第一篇:记忆的味蕾
记忆的味蕾
远离家乡,漂泊于异乡的你,最留恋的是故乡的哪样东西呢?故乡的山?水?亦或是人?我想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美食是我最留恋的物体之一。
说起我的家乡——上栗,这个土地肥沃,红壤广阔的地带,盛产的作物可不少呢!我今天要带你尝一尝的是小时候刻在我记忆中的,一样毫不起眼的东西——红薯。
秋天时,红薯也成熟了,城里人头一次到乡下,可能都瞧不上这“灰娃娃“吧,可你别看他现在灰头土脸的,把沾的泥土洗净,露出的粉红色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呢!他有多种吃法,洗净后不想削皮,你也可以直接生吃,咬一口嘎嘣嘎嘣脆,甜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牙口不好的老人,也可以将他们丢到蒸锅当中蒸个20分钟后捞起,软软糯糯的根本不用嚼,含在嘴里就化了,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吃完,牙缝里残留的那股甜味都够你回味一下午的。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恐怕要数把他烤着吃吧,捡一堆柴火,烧旺后,将红薯连皮埋进火堆里,时不时地给他翻个个儿,使他的每面都受热均匀。切记不可操之过急,这时的火不可烧得过旺,否则会将里面的肉烤焦,只能靠这些火石慢慢的将他煨熟,那么怎么判断他熟没熟呢?从外表是很难看出的,我们可以拿一根筷子从中间戳进去,如果感觉到里面还有硬块,说明没熟,要是一戳到底都是软软的,那么恭喜你,可以开吃了。剥开外面那层被烤得又硬又黑的壳,橙红色的肉连着热气扑鼻而来,闻着这股香气,大多数人肯定都忍不住直接下嘴就啃,所以通常的下场就是舌头给烫麻了,哈哈,还是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拿个勺子挖一小勺出来小口小口地吃,才会免受那”皮肉之苦”。小时候听家里人说红薯不能一次吃多了,会有胀气拉肚子的可能,可是作为吃货的我对美食哪里会有节制呢,记得有一次,终于拉肚子!所以,红薯虽好,切不可贪吃哦。
好了,不说了,口水已流到了下巴,我要去找红薯了。欢迎到我家品尝!欢迎来上栗做客!
第二篇:童年的味蕾成年的记忆杂文随笔
小时候番茄鸡蛋打汤。热滚滚的水,放番茄几瓣,打鸡蛋,待水沸翻腾,将鸡蛋冲入,放几根葱花葱白,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蛋花汤就新鲜出炉。颜色好看,红的,黄的,白的,绿的,都有。最美的,当数漂浮在汤中的葱花,白汪汪,绿油油,养眼,漂亮,新鲜。
当然好喝。一勺子一勺子地送将嘴中,鲜美、腻滑、酸爽,胜过了人间无数的美味,恨不得一个人独吞,但是无奈是弟妹眼巴巴在边上盯着,数着递进嘴中的勺数,哪敢多喝,也哪能多喝?剩下的时间,弟弟妹妹们轮番上场,我,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不知道父母有没有享受过番茄鸡蛋汤的待遇,我能清楚的,小时候的每一碗鸡蛋蛋花汤,都是我们仨喝得碗盘见底的。
邻居家的叔父逗我:“以后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好吃的忒多,你都想吃些什么?”我冲口而出:“番茄蛋花汤!”我以为人间最美好的食物——就是这了。幸亏,家里还养着老母鸡,老母鸡还下着蛋,咕噜咕噜叫唤两声,就有热滚滚、圆溜溜的鸡蛋。也幸亏,菜园里种着葱,葱排着行,列着队,葱根儿白,葱尖儿绿。父母说:你们呀,这是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
母鸡,倒是天天下着蛋,但这番茄,却不是季季都有。冬春两季,没有了番茄,自然就喝不上番茄鸡蛋汤了。垂涎着,但也没辙,眼睛儿直往菜园里望。可是,菜地里,只有冬日里萝卜,春日的葱,番茄的种子刚在地里翻了个身,离苏醒还远着呢!餐桌上,硬邦邦的是炒豌豆,辣得下巴都能掉下来的是豆豉。就这样热饭就菜,的确难以下咽,关键是天天吃,顿顿如此,就难为人了。
好吃的娃,自己有办法。可以蛋炒饭。鸡蛋是现成的,刚从鸡窝里掏出,还带着一点点的温热。将鸡蛋磕破,打入青瓷的碗中,搅拌。热锅,起油,倒入搅拌的鸡蛋。不肖一会,鸡蛋便膨胀开来,铺成了一片诱人的金色。将冷饭倒入锅中,翻炒,加盐,放入嫩绿绿的几片白菜叶子,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饭就大功告成。只是,这碗鸡蛋饭可你可别想独吞,边上,照样弟弟妹妹们紧盯着着,垂涎欲滴。也甭想天天能吃到蛋炒饭,那时节,鸡蛋可金贵着。招待客人,换来油盐酱醋,不少的生计,都指望着它。
还有开水泡饭——冷饭加凉白开。加一勺豌豆,拌一点豆豉,焖盖上几分钟。稍待一会,揭盖,只见白开水上,晃荡着一些油星子,豌豆儿褪去了褐色,皱起了皮,而香味,扑鼻而来。吃起来更香,豌豆“嘎嘣嘎嘣”的响,白米饭“滋滋”地甜,而豆豉“嘶嘶”地辣。一口下去,咸、辣,脆、香,各种滋味都有。一碗开水饭,倒成了童年的“美味佳肴”,至今回味,让人垂涎,令人生出一些“此饭应该天上有”的感觉来。
焖饭也是一绝。土豆、红薯、芋头,地窖里肯定能找到身影。这时,土豆焖饭、红薯焖饭、芋头焖饭一一登场了。这是技术活,母亲父亲才熟络。先要煮米,大锅。待到米煮得半生半熟,弥出浆色的米汤。这时候拿一有漏眼的圆簸箕,滤出米汤,留半生不熟的“夹生米”,晾着。趁着热锅,下已经切块成形的芋头、土豆、红薯,加油盐翻炒,也至半生。最后,将“夹生米”盖在锅里炒得半生的芋头、红薯、土豆上,加水,猛火蒸煮。不到半个时辰,揭锅,香气扑鼻。小时,最好这一口。白米饭沾染了油盐和芋头、红薯、土豆的香味,好吃得能把舌头吞掉。豆角也能焖饭,南瓜也能焖饭,只是,这要等到春秋两季才行。
夏天,还捏过荷叶饭团。荷叶团团绿,从屋门口的池塘里拽下两枝,洗净,锅里蒸几分钟,半熟,就成了包裹饭团的好材料。外出干活,就做荷叶饭团,带出方便,菜都免了——将荷叶切长条,铺饭上面,薄薄的均匀。中间,撒菜。青菜,土豆,一股脑卷起来,荷叶饭团就成了。吃起来,有荷叶的香味。只是饭团裹不紧实,米粒松散,一边吃,一边掉米。那时,想来是不知晓有“寿司”这种物事。寿司裹得圆实,非得要一锅松糯粘软的饭不可。
民以食为天。毕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喂饱一张肚皮,最为重要。菜园里的黄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能生吃,脆生生的,也不见拉肚子。树上的叶子也吃,榆钱,枸杞,嫩生生的,做榆钱饭,清炒,上汤,有清嫩的味,好吃。地上的还有地皮,雨后满地疯长,揭起来,也是一道菜。还烤过水田里的泥鳅、黄鳝,池塘里的虾,一股土腥味,螃蟹烤起来味道不错,只是干瘪瘪的,没肉。还撑着胆子烤过蜂蛹、蝉蛹、蚂蚱,只是看着可怖,没敢下嘴。据说,蝉蛹烤出来好吃,喷香,流油。还有一种蔷薇科的植物,春天抽嫩茎,掐头去尾,嫩茎的味道盖过水果。我经常吃。毛针草三月肥嫩,过了四月,味老,如同嚼蜡。“三月三,抽毛毡”这句俗语,就是从我们那旮旯流出来的,很贴切,很民间。
童年的记忆是什么?是时间的,是空间的,是地理的,是视觉和具象的,是无数可触可感的重合,叠加——是你亲亲的故土,是你的憨厚的乡亲,是你的耿直的儿时玩伴。是你儿时一眼望不到头,绵延不断的群山,是群山的后面,静谧的村庄。是村庄后潺潺流淌的小河。是傍河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是人家屋檐之上,升腾的炊烟袅袅。是炊烟袅袅飘荡之中,摇摇晃晃的日子,是坐在日子和岁月之上的年复一年,繁衍生息。它也是味觉的,是嗅觉的,是抽象的,是片段的,是记忆的缠绕,是回忆的叠加,或许,只是过年时节,穿上一件新衣服的愉悦。只是一段在冬天的午后,在小河边打水漂断续的笑声。只是推窗时恰巧碰上的一声鸟鸣。是鸟莫名地飞走,而我们看着,升起的一缕莫名的惆怅。或许,是三月的蕨菜稀饭,含着春风的味道。或许,是冬日的排骨莲藕汤,只有母亲拿手,那是走过了许多他乡,路过了很多的城市,我们没有遇到的,只属于妈妈的味道。
总相信,味觉是一个人最顽固的记忆之一。而童年你所尝过的味道,也总能成为你长大之后最珍贵的记忆——即使多年之后,你仗剑天涯,远走它乡,那从童年的胃里、肚子里泛出一阵阵的慰贴感、幸福感,都会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恰如其分地出现,去勾引你,诱惑你,令你百转回肠,顿生惆怅。有些时候,乡愁对于一群人来说,是味觉的乡愁。
就像那一碗儿时的蛋花汤。如今,鸡不用养了,照样有鸡蛋,超市里、菜场里,都有。番茄、葱花,一年四季,都能得见。汤打出来,颜色照样好看,红的,黄的,白的,绿的,都有。葱花,依旧漂浮在汤中,白汪汪,一样的绿油油,养眼,漂亮,新鲜。尝一口,只是,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味道。
多年后,我们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故乡。连同,那味蕾里藏着的深深的美好。
第三篇:味蕾之恋的故事
总能在食堂的一角看到年轻恋人们一起吃饭。男孩拿着饭盒,在长长队伍中等待,也不问女孩吃什么,却总能找到她喜欢的。味蕾上的喜爱,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了解吧?
记得高中时,宿舍有个女孩,那天和男友约会归来,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们,和男友吃早饭时,他习惯性地叫了两份,她急忙对他说,她不吃辣。男友却很自然地说道,我知道呀,早听你说过了。她说,那一刻她的眼泪都快要涌出来了。她轻声感叹,十几年了,终于有人了解她的喜好。那一晚,宿舍的女孩们集体沉默,甚至还听到有人轻声啜泣,那番话触动了每个女孩的心。是呀,曾有过谁,能在我们单薄的青春里,给我们一份温暖?时至今日,还常常为这件事感动。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周末才能回家。母亲总在周末时,做上一桌子父亲最爱吃的菜。所以我总是期盼周末的到来,能美餐一顿。那时的我,还很不明白母亲的用心。成年后,我却越来越感动于父母间平淡的爱情。
其实爱一个人,就会慢慢熟悉他的味蕾,味蕾的习惯最后变成了自然,彼此相濡以沫。
世间美好的爱情,大抵也是如此吧。
第四篇:由味蕾衍伸出的思考
留在心间的余味
——简析《舌尖上的中国》
“吃”对于人类来说,向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值得称道的,在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我们的先人在对于怎么吃这个问题,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与执着。7集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对象,以超越地域、阶层、文化、历史的视角呈现给观众一个异常新奇却又熟悉万分的图景。
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之后5天内,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网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食品类成交增长16.7%.比如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就暴涨了48倍。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①。
一部纪录片何以引得观众如此追捧,除了中国人对于美食固有的热爱之外,这部片究竟如何打动了日渐挑剔的观众?如何在播放结束后,网上热议不断?本文试做简析。
一、题材立意:从普通中探寻深刻
毒大米、地沟油、毒白菜、毒腐竹、问题牛奶、问题酸奶„„当媒体将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于我们面前时,中国人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下,我们却没有吃到更为干净的食物。充斥在恐怖的问题食品环境之中,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及公众敏感的神经,我们不禁要问:食物如何返璞归真?
《舌尖上的中国》恰好出现在这个时机。
美食类的电视节目观众并不陌生,几乎各个电视台都有相关的固定栏目。但传统的电视美食节目表现方式较为单一,侧重点多为教会人们如何做好一道菜。以“美食”为主题,制作一部7集,每集长达52分钟的纪录片,如何打破常规,让观众看出新意,着实考验制作团队的编排功底。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首先需要一个好的选题,《舌尖上的中国》从名字上乍一看只是介绍各地的美食,实质却是以美食为载体,将一些与之相关的、容易产生分享讨论的价值观、生存状态等话题和哲学思考留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在视觉和感官上给观众造成冲击,更多的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朴实、自然的饮食文化;隐藏在食物背后的历史、智慧、人物;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各民族的包容还有社会工业化文明进程中的反思„„
1.通过美食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包括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如纪录片第一集开头所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由于幅原辽阔,气候差异,因此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背后同样凝结了当地人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无限的智慧。
群山连绵,蓝天白云香格里拉;水雾缭绕,山清水秀的诺邓山区;水网密布,一望无际的两湖平原;寒风凌烈,晶莹剔透的查干湖;丘陵繁布,沟壑万千的陕北高原;层层叠叠,一片生机的贵州梯田;牛羊成群,山峦起伏的蒙古草原„„随着探寻一个个美食的脚步,中国美轮美奂的平原山川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
各地独特的建筑同样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散落有致的蒙古包、红墙石砖的建水古城、小桥流水① 的江南水乡、粗犷简练的陕北窑洞„„
为生计所累的大多数现代人也许一辈子也没办法去到这么多的地方,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将这些负载在事物背后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一一呈现给了观众。从造型和色彩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清新和独特,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2.美食的制作的背后,展现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及宽广的科学。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的视野却越来越偏离经典的传统饮食。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活中平凡的食材里蕴藏着古人的的创造与智慧。
导演并没有选取昂贵、珍惜的食材来博取观众的眼球,纪录片中出现的食物多是日常生活中当地人触手可及的原料。正是因为普通,我们才越发会忽略它们背后的故事,而制作者却深知其价值所在。
豆腐、黄酒、酸菜、酱油„„这些都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但当豆腐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感叹老祖宗们的聪明与智慧了。将难以消化的大豆转化为豆腐,再以豆腐球、毛豆腐、豆腐花„„不同形态、不同烹饪方法的美食,却取材于最初由于难以被人体吸收而陷入尴尬境地的大豆,无形之中,让观众对这份普通充满了敬意。
食物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这部纪录片吸引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食物的解读,制作者可谓下足了功夫。虽然主体上是一部社会人文类的选题,但其在科学性上也丝毫不能让人怠慢半分。
几乎每一种食材的介绍都包含了当地的自然气候、发展历史、制作习惯以及营养构成。如《转化的灵感》一集中,对豆腐的的由来做了详尽的解释,并且尽可能地介绍不同不同地区对豆腐的不同的加工方法。将制作豆腐的步骤以化学及生物的角度做了科学的解释“那些原本让大豆尴尬的不利因素,胰蛋白酶抑制剂、不能被吸收的糖、以及植酸,在中国人古老的转化手段中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消除了”。这些科学名词的插入,恰合时宜地消除了一味地人文式讲诉带来的煽情与俗气。而云南白族的“乳扇”则让观众了解了八百年前忽必烈远征云南的历史„„
各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制作者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没有一丝生硬与造作。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令人垂涎的美食,更看到了食物背后百转千回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度的农耕文明史、民族迁徙史、自然气候、地质构造;饮食中所运用的生物、化学、营养学知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习惯在观众眼前一一呈现。
3.探寻食物的过程,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怀。
在超市、菜市场我们看到的都是已经明码标价、整齐排放的各类食材;去街边摊、高档饭馆我们吃到的是可口的美食。这些过程中,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一道菜的食材开始,包括辅助的调味料,任何美食都是由人创造的。对“人”的关怀,是这部片另一条重要的脉络。
在原始森林里执着寻找松茸的单真卓玛和妈妈;在毛竹林里细心挖掘冬笋的老包;在溪边认真搭建土灶的老黄父子;在偌大的藕塘里挥汗如雨的圣武和茂荣;在曾外祖母的陪伴下一起做年糕的宁宁;旅居日本回归家乡的郭长龙;一心想腌制好吃的咸鸭蛋的国际名厨„„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不是帅哥美女、政客显要,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甚至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找到自己或者邻居的影子。这些人的身份、年龄、性格、处境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简单的淳朴。他们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却从不为了图利而过多地向自然索取。中国最朴素的思想在里面无时无刻不渗透在他们的行为、言语中。
纪录片中的普通劳动者,都是以自己最本真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嘴角上最淳朴的笑容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为荣。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家。也许生活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轻松,如同下海捕鱼的作业船一样不是每次都能有所收获,但只要能有所收获,满足与幸福就溢于言表。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展示毫无粉饰的食物链,从获得到制作成席,无一不烘托出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对这片土地的眷念。
夫妻俩一起做豆腐、小女孩跟着大人学包饺子、同村人一起给长者做寿、邻里间帮助腌制泡菜„„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以及大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我们不禁有所回忆和感慨。家庭的团聚,家庭的传承,家庭的凝聚力,这些最普通的情感在现在却愈发地难得。城市间的高楼林立,人和人之间也建起了一堵实实在在的墙,门对门却不相识的情况不在少数。邻里互助,老幼有序,其乐融融等中国古人历来称道的美好价值观正在离我们远去。
二、组织结构:电视语言的纯熟运用
7集的纪录片没有丝毫的拖沓、造作之感,丰富细致的画面,娓娓道来的讲诉,使得观众在结尾处意犹未尽,得益于制作者电视语言的纯熟运用。
1.编排手法:散而不散,错落有致
好的选题虽然是一部叫座的作品的基础,但却不能保证一定能产生这样的优质作品。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6个民族,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带等多个温度带,食材资源丰富,饮食习惯差异明显,只有将这些素材合理整合,形成体系,才能最终成就一部好的作品。
该片共分为七集,分别命名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在陈述上采用碎片化的剪辑方式是这部纪录片的其亮点之一,内陆与沿海相映衬,南方与北方相对比,把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原始食材的生长环境,再大到文化的差异和味觉审美等不同场景的切换,从而包罗万象,尽可能地反应了完整的中国美食。
以《五味的调和》一集为例,本集中汇聚了甜、苦、咸、酸、辣、鲜等中国人日常饮食中常食用的味道,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由于酸、甜、苦、辣、咸这样的表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所以各个片段的转承衔接得也十分自然。
不同主题的分类,尽可能地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囊括在内。对食物的不同层次的加工,由浅入深;以自然开篇又以回归自然收尾,首尾遥相呼应,形成一体。独立成篇的基础之上,整体又是一种深化和回归。
同时,人物本身的故事性使得叙述更为生动。比如第一集中:“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这种穿插的碎片化剪辑,无形中构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整部片子更加趣味化。
2.视听语言:画面细腻,解说深刻
电视艺术由于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感官享受。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只有将声画两种元素合理地进行组合,才能使纪录片中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除立意新颖,内容有看点外,精致细腻的影像、充满哲理的解说词,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开篇对该片的主题进行介绍时,运用多组全景的切换将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山林、高原、湖泊、海岸线一一呈现给观众,长镜头的运用使得画面异常宏大,凸显出中国自然环境的多姿多彩。而讲到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等具体动作时则将镜头聚焦在人们的具体动作上,侧面也强调突出了劳动者的兢兢业业。
如在介绍老黄父子制作食盐一段,镜头首先对准了大理诺邓山区群山之间,瀑布川流直下,远处白云朵朵、天空湛蓝,红色的砂岩格外醒目,接着将整个山区的全景至于观众眼前,交代了盐井所处的环境。这种对食物来源地的背景介绍手法贯穿于整个纪录片之中。使得观众对于食物的来之不易以及特殊性有了充分地了解,同时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对于镜头前的劳动者,导演则多是采用跟踪记录的手法,真实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记录以卖豆腐球为生的姚贵文夫妇时,导演用镜头跟随着这对夫妇详实地记录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以及姚贵文摆摊设点,传统的计量方式,归家后夫妻之间镜头前的对话。导演想要观众能清楚地看到这些中国最普通劳动者勤劳、淳朴的一面,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很自然地实现了。
而丰富多彩的美食,导演则用近景使观众得以亲密接触。由于食材本身色泽构成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一定量的特写使得美食的诱惑由镜头衍伸至味蕾,充分刺激到观众的感官,引起共鸣。
而画面难以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则是通过充满哲理的解说词,适时地抛给观众,在精神层面留下“余味”,同时使得整个纪录片的主题得到升华。
如在《主食的故事》一集中,片尾讲到春节时讲到“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很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中国人的春节情结。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则不禁让身处外地的游子勾起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
该片里所介绍的美食,其食材绝大多数取自天然,远离污染,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没有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痕迹;人物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却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国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以食物为依托,从而展现导演对人的关怀,对传统的劳作方式的赞美,对传统的家庭观念、邻里观念的推崇,这部纪录片将诸多的思考留给了观众。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使得都市里的人们日趋追求速度,所谓的国际化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同时,很多本为中国人推崇的传统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正逐步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腰包是鼓了,想得到什么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却越来越低了。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出现使得整日伏案工作的都市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导演刻意对拍摄对象进行了取舍,使得这部片呈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一种遗失的美好,或者说是导演构建的一个“美食的乌托邦”。但从立意到制作及反响来看,该片无愧为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
第五篇:味蕾上绽放的爱作文(定稿)
味蕾上绽放的爱作文
味蕾上绽放的爱李北辰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令正秋,漫步于街巷,小草少了几分幼稚,却多了几分深沉。正是一副淋漓尽致的秋景图。许久,当天空中的艳阳洒下最后一抺余辉,洒在枝叶丫杈的树上,也为这个秋天增添了几分朴实。轻快的步伐伴随着悠长而又宛转的步调,踏着活泼的旋律,步入富迪„„ 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花花绿绿的糖果令人眼花缭乱,食品柜上陈列着各种各样令小孩子眼馋的食物。但抛开这一切,唯独令我留恋的便是那在某个角落的月饼,用红色的塑料袋包装。精致的盒子显得精美。
也许有的人不顾一切,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我眼中却是一块块宝物。做工细腻的饼上勾勒出绚舞的线条。饼内各馅俱全,应有尽有。灯光透过塑料袋,为袋内的月饼点缀出微微泛红的光芒,令我恨不得想立马咬一口。
想到那软绵绵的甜意,润滑的饼皮缓缓入口,在齿上穿梭,在舌尖上游荡,顿时获得了味蕾上一亿个细胞的礼赞,缠绕在你的心头,久久不能褪去,意犹未尽。恨不得想立马吞一口,想象着月饼在口中融化,顿时想起了,在那记忆的尽头,一个童稚的声音响起,“姥姥,我要吃月饼!”“别急,孩子,我马上给你做。”一个温柔和蔼的声音响起„„
那就是我的姥姥,年近八旬的老人,岁月之刀已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无情的伤痕,但心中的爱日益厚浓。在那记忆的深处„„姥姥曾给我们做了很多次的月饼,每次总是做一大包,不管别人爱不爱吃,却硬是被我全部吃下。我对月饼的爱,就象姥姥对我的爱,但现在我已再也不能吃到姥姥那干枯的手,亲自烹任出来的月饼了,在记忆的港湾,她伴随着我最爱吃的月饼一起被删去,只留下了永远的烙印,但随着时间的流沙,终有一天将她和它掩埋,把他们送到我灵魂的最深处,让他享受我出生时最洁白最纯净灵魂的爱,直到永远„„
现在,又看见了月饼,如同看见了姥姥一样,将它带回去。但吃起来却没有姥姥月饼的味道,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味道,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将我时时刻刻的牵引着,在我的每个味蕾上都绽放出精彩而又绚丽的花朵„„ 看着这月饼,我又想起了姥姥他那慈祥和蔼的笑容,仿佛以前与姥姥在一起 的种种依稀浮现在眼前,那含泪时的微笑,那饱受屈辱时的泪水,都被姥姥用爱的手掌一一化解,如今这月饼却成了我最美好的,最神圣、最洁白、最亮丽、最精彩的回忆,然而,味蕾上绽放出的花朵,却成了我回忆时最美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