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92)大全
www.xiexiebang.com
细目三 滋阴润燥
滋阴润燥剂,适用于脏腑津液耗伤所致的内燥证。症见干咳少痰,咽干鼻燥,口中燥渴,干呕食少,消渴,便秘。
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麦门冬汤
【组成药物】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四枚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①虚热肺痿。②胃阴不足证。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虚热肺痿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全方配伍特点:
一是体现“培土生金”法;
二是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
全方配伍特点:一是体现“培土生金”法;二是大量甘润药中少佐辛燥之品,润燥相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胃阴虚,气机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短气喘促,或口干呕逆,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津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若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养阴益胃止痛之功。玉液汤
【组成药物】山药一两 生黄芪五钱 知母六钱 生鸡内金二钱 葛根一钱半 五味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
【功用】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主治证候】消渴气阴两虚证。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证乃肺燥胃热肾虚所致。治当益气生津,润燥止渴。方中天花粉滋阴生津,润燥止渴;阴津不足,以五味子酸能化阴,固。肾生津,共为君药。气能化阴,以黄芪、山药益气生津液,补脾固肾水,助天花粉、五味子气化阴津,共为臣药。虚热内扰,以知母清热益阴生津;辛开透达,以葛根升阳生津,助脾气散精;虚热困脾,以鸡内金助脾气之运,化水谷为津液,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益气生津,润燥止渴之效。增液汤
【组成药物】玄参一两 麦冬八钱 细生地八钱。【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证候】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典型例题】
温燥伤肺证,治宜选用
A.养阴清肺汤 B.百合固金汤 C.麦门冬汤 D.清燥救肺汤 E.杏苏散 【答案】D
麦门冬汤的组成中,除麦冬、甘草外,还有哪组药
A.半夏、人参、茯苓、粳米 B.半夏、人参、粳米、大枣 C.半夏、茯苓、生姜、大枣 D.半夏、人参、粳米、生姜 E.茯苓、人参、粳米、大枣 【答案】B
清燥救肺汤中培土生金的药物是
www.xiexiebang.com A.人参、阿胶 B.阿胶、甘草 C.人参、甘草 D.阿胶、麦冬 E.麦冬、甘草 【答案】C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细目一 概述
考点一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行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祛湿剂主要适用于湿病。
考点二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湿属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最易阻碍气机,而气滞不化,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化。
2.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
细目二 燥湿和胃
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平胃散
【组成药物】苍术四两 厚朴三两 陈橘皮二两 炙甘草一两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
【配伍意义】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主方。藿香正气散
【组成药物】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一两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各二两 藿香三两 炙甘草二两半 姜三片 枣一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配伍意义】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浊所致霍乱吐泻的常用方。方中藿香用量偏重,即取其辛温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为君药。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共为臣药。桔梗宣利肺气,有助解表,升水之上源,以助祛湿;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又调和营卫,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又调中和脾。
全方配伍特点:表里同治,以治里为主。运用:
(1)辨证要点 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3)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细目三 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剂,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病证。
考点 方剂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茵陈蒿汤
www.xiexiebang.com 【组成】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数等
【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利湿与泻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全方配伍特点:利湿与泻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重于热者,可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三仁汤
【组成药物】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薏苡仁六钱 半夏五钱。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湿重于热者。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之证乃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所致。治当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方中杏仁宣利上焦气机;湿阻于中,以白蔻仁宣畅中焦气机;湿困于下,以薏苡仁渗利下焦气机。三药相用,以宣畅、降泄、渗利三焦气机,共为君药。湿阻三焦气机,以通草、滑石、竹叶,清热利湿,共为臣药。脾主化湿,气能化湿,以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之效。
全方配伍特点:宣上、畅中、渗下,从三焦分消湿热病邪。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二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66)
www.xiexiebang.com
细目三 补阳药
考点一 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鹿茸
【性能】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应用】1.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
2.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3.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用法用量】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凡发热者均当忌服。紫河车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主治病证】1.阳痿遗精,腰酸,头晕耳鸣。2.气血不足诸证。
3.肺肾虚喘。补肺气,益肾精,纳气平喘,单用有效。
【用法用量】1.5~3g,研末装胶囊服,也可入丸散。如用鲜胎盘,每次半个至一个,水煮服食。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单独主治病证。
www.xiexiebang.com 淫羊藿
【性能】辛、甘,温。归肾、肝经。【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应用】1.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2.风寒湿痹,肢体麻木。【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巴戟天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主治病证】1.肾阳虚阳痿、宫冷不孕、小便频数。
2.风湿腰膝疼痛及肾虚腰膝酸软无力。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服。仙茅
【功效】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杜仲
【性能】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1.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2.胎动不安或习惯性堕胎。【用法用量】煎服,10~15g。【使用注意】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续断
【性能】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应用】1.阳痿不举,遗精遗尿。2.腰膝酸痛,寒湿痹痛。
3.崩漏下血,胎动不安。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5.痈肿疮疡,血瘀肿痛,乳痈肿痛。能活血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崩漏下血宜炒用。肉苁蓉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使用注意】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亦不宜服。补骨脂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主治病证】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益智仁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主治病证】1.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数。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及口涎自流。【用法用量】煎服,3~10g。
www.xiexiebang.com 菟丝子
【性能】辛、甘,平。归肾、肝、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应用】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及宫冷不孕。为平补阴阳之品。
2.肝肾不足,目暗不明。3.脾肾阳虚,便溏泄泻。4.肾虚胎动不安。5.肾虚消渴。
沙苑子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蛤蚧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主治病证】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2.肾虚阳痿。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每次1~2g,每日3次。浸酒服,用1~2对。【使用注意】风寒或实热咳喘者忌服。冬虫夏草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主治病证】
1.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2.久咳虚喘、劳嗽痰血。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功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为劳嗽痰血多用。可单用。
3.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有补肾固本、补肺益卫之功。【用法用量】煎服,5~15g。也可入丸散。【使用注意】有表邪者不宜用。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三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98)
www.xiexiebang.com(二)证治分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2)风热犯肺证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桑菊饮加减。(3)风燥伤肺证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
2.内感咳嗽
(1)痰湿蕴肺证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证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4)肺阴亏耗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www.xiexiebang.com 考点四 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略)考点五 咳嗽的转归预后(略)考点六 咳嗽的预防调护(略)
细目三 哮病
考点一 哮病的概念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考点二 哮病的病因病机(一)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二)病机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痰伏藏于肺,则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哮证发作的病因病机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考点三 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一)诊断依据 1.呈反复发作性。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3.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二)病证鉴别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考点四 哮病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哮病的辨证首先辨哮证发病特点,其二辨哮之寒热偏盛,其三辨肺脾肾之虚。(二)治疗原则
当宗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 治本”为基本原则。(三)证治分类 1.发作期(1)冷哮证
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2)热哮证
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www.xiexiebang.com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代表方: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证
主症: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代表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四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30)
www.xiexiebang.com 考点四 辨痒
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皮肤肌表,皮肉间气血不和。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1.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牛皮癣、白庀、瘾疹)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脓疱疮)
3.热胜 皮肤瘾疹,掀红灼热作痒,只发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接触性皮炎)。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牛皮癣、慢性湿疮)。
6.肿疡作痒 见于毒势炽盛,病变发展,或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消散之际。7.溃疡作痒 ①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②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③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之象。
考点五 辩脓 1.成脓的特点:
(1)疼痛 阳证,灼热痛甚,拒按明显。阴证脓疡,则痛热不甚,而酸胀明显。
(2)肿胀 皮肤肿胀,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3)温度 阳证脓疡,局部温度增高。
(4)硬度 按之坚硬,指起不复,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按之大软,指起即复为脓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
(1)按触法 用两手食指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距离,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则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感觉,称为应指。
(2)透光法
适用于指、趾部甲下辨脓。即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光线,然后观察患指(趾)部表向,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阴影即有脓。
(3)点压法
适用于指、趾部脓液很少。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网钝物,轻轻点压患部,如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疑脓肿。
(4)穿刺法 适用于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者。(5)B超
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判断脓肿大小,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3.辨脓的部位深浅 为切开引流提供进刀深度 1.浅部脓疡 如阳证脓疡,患部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掀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2.深部脓疡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1.脓的形质 宜稠不易清。2.脓的色泽 宜明净不宜污浊。3.脓的气味 脓液一般略带腥味。考点六 辨溃疡
1.辨溃疡色泽 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疔疮走黄。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
2.辨溃疡形态 化脓性溃疡,创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
www.xiexiebang.com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考点七 辨出血
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准确辨认出血性状、部位、原因,对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 内治法
考点一 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1.消法
含义: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适应症: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2.托法
含义: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适应症:外疡中期,即成脓期。分类: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3.补法
含义: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
适应症: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
考点二 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1.清热法
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2.和营法 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种治法。
3.内托法
用补益和透脓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细目二 外治法
考点一 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1.膏药 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各个阶段。太乙膏、千捶膏: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通用方。太乙膏 性偏清凉,消肿、清火、解毒、生肌。千捶膏,性偏寒凉,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此外,薄型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勤换;厚型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少换,一般5~7天调换一次。
注意点:过敏。
2.油膏
现称软膏。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www.xiexiebang.com 金黄膏、玉露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疮疡阳证。金黄膏,长于除湿化痰,对肿而有结块,尤其是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更适宜。玉露膏,性偏寒凉,对掀红灼热明显,肿势散漫者效果较佳。冲和膏,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适用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适用于阴证。溃疡期可选用生肌玉红骨、红油膏、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红膏,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经久不能收口者。红油膏,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疯油膏 润燥杀虫止痒,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青黛散,油膏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蛇串疮、急慢性湿疮等皮肤掀红痒痛、渗液不多之症,或痄腮,以及对各种油膏过敏者。消痔膏、黄连膏,消痔退肿止痛,适用于内痔脱出、赘皮外痔、血栓外痔等出血、水肿、疼痛之症。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油膏应薄而勤换。如油膏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调制油膏。在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油膏宜薄。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五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38)
www.xiexiebang.com
细目五 乳癖
考点一 乳癖的概念与特点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考点二 乳癖的病因病机
1.由于情志不遂,忧郁不解,久郁伤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
2.因冲任失调,使气血瘀滞,或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房结块、疼痛、月经不调。
考点三 乳癖的临床表现
好发病年龄在25~45岁。城市妇女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地位高或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早、低经产状况、初次怀孕年龄大、未授乳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也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痛甚者不可触碰,行走或活动时也有乳痛。
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一,一般在1~2cm左右,大者可超过3cm。
考点四 形态常可分为以下数种类型。1.片块型
肿块呈厚薄不等的片块状,圆盘状或长圆形,数目不一,质地中等或有韧性,边界清,活动度良好。
2.结节型 肿块呈扁平或串珠状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中等或偏硬,活动度好。亦可见肿块呈米粒或砂粒样结节。
3.混合型 有结节、条索、片块、砂粒样等多种形态肿块混合存在者。4.弥漫型
肿块分布超过乳房三个象限以上者。考点五 乳癖的辨证论治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1.内治
(1)肝郁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2)冲任失调证
证候: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www.xiexiebang.com 2.外治 中药局部外敷于乳房肿块外,多为辅助疗法,如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盖贴;或以生白附子或鲜蟾蜍皮外敷,或用大黄粉以醋调敷。若对外用药过敏者,应忌用之。
细目六 乳核
考点一 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1.特点
乳核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其特点是好发于20~25岁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历代文献将本病归属“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的范畴。
2.临床表现 多发于20~25岁女性,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肿块常单个发生,也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0.5~5cm之间,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考点二 乳核的辨证论治
单发纤维腺瘤以手术切除为宜,多发或复发性纤维腺瘤可试用中药治疗。1.内治
(1)肝气郁结证
证候: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叹息。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加减。(2)血瘀痰凝证
证候:肿块较大,坚硬木实,重坠不适,伴胸闷牵痛,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等。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细。
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月经不调兼以调摄冲任。2.外治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7天换药1次。
细目七 乳岩
考点一 乳岩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生育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男性乳腺癌较少发生。
考点二 乳岩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一)一般类型乳腺癌
常为乳房内无痛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黏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溢液。
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癌肿转移
www.xiexiebang.com 至腋下及锁骨上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相黏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炎性癌 临床少见,多发于青年妇女,半数发生在妊娠或哺乳期。起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皮肤水肿、充血,发红或紫红色、发热;但没有明显的肿块可扪查到。转移甚广,对侧乳房往往不久即被侵及。并很早出现腋窝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本病恶性程度极高,病程短促,常于一年内死亡。
2.湿疹样癌 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癌的0.7%~3%。临床表现像慢性湿疮,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渗出因而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状痂皮。病变的皮肤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多数患者感到奇痒,或有轻微灼痛。中期,数年后病变蔓延到乳晕以外皮肤,色紫而硬,乳头凹陷。后期,溃后易于出血,乳头蚀落,疮口凹陷,边缘坚硬,乳房内也可出现坚硬的肿块。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