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尧林仙居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尧林仙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尧林仙居 沙爱民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加剧和大量“四二一”(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由过去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已是大所趋,未来城市社区将承担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是摆在老龄工作部门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尧林仙居社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尧林仙居社区老年人口现状。
尧林仙居社区现有常住居民 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 人,约占社区人口总数的;80岁以上老年人 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空巢老人有 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及人们择业观念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越来越重。
二、目前社区老年人居住、养老和居家服务情况。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与配偶)和儿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儿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无子女。五是老人(或与配偶)与成年或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
(二)生活来源。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积累,子女供养,政府供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以上几种情况中,靠子女接济和吃养老保险金生活的老人数量最宠大。
(三)居家服务情况。目前社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人康复中心各一个,由于规模小,经费不足,加之刚起步没什么经验,管理还不完善,两个站点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算提供有偿服务,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自己无力承担服务费用。老年人口多,福利机构少,床位有限,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处在被动的养老境地。
三、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独感已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开始出现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机能衰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这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二)各种老年人日常生活辅助设备缺乏。各种老年机能问题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种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在调查中了解,听力有问题和行走不便的高龄老人人数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设施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有关老年人生活辅助设备相当奇缺,给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多数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有偿服务。在调查中了解,多数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接济,而子女本身并不富裕,给老年人的生活费相当的少,只够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用在健康、医疗等上的开支很少,对社区提供的有偿服务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在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讲,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进食、烧菜做饭、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外出活动共十项内容。在十项具体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成为主要的困难。
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项需求中医疗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
(一)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还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照料成本很大。这让子女和老人都很为难,相反,对由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照料人选,情况就会得到大改善。在调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有:小时工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室日托、上门做饭、日常登门巡视、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家庭修理、修电器、送货上门、邮寄等。
(二)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社区卫生站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择。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是老年人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的另外一种方式。在走访中得知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站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较为普遍,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专业护理、找办取药、急救、康复、健康讲座和指导等内容。在老年人报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为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老人有多种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健康服务有广阔的前景。
(三)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务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求的重要内容。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内容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包括:文体娱乐、表演展示、绘画、法律咨询、心理咨询、读书读报等。由此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五、如何建设好居家养老服务站
(一)把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政府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一项得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必须要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必须作为这项工程的初始动力,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趁居家养老服务刚刚起步之际,各级政府要迅速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资金、政策上要大力扶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加强社区老年人协会建设,积极探索老年人协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义工制度,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加入到为老服务中来。
(二)加大投入,最大限度为老人提供购买服务。依托社区,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通过由政府、中介组织无偿或低偿服务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为居家老人特别是“空巢”、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社区要建立健全辖区老年人明细档案,为辖区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燃气、电信、通讯、邮政等各服务行业及单位,要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孤寡、“空巢”老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改建和兴建美观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包括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提高利用率。整合社区内驻地单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四)社区要努力做好为老健康、日常照料、精神文化等服务工作。扎实做好为老健康服务工作,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平台。社区要经常邀请医疗健康方面的专家,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种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能力。努力完善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托和日托服务,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开展志愿陪伴等形式多样的温情关爱服务。鼓励老人走出家门、步入社区、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与发展。发动驻地单位和“4050”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低偿优惠服务或志愿服务。家政服务公司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保姆服务、小时工上门服务、家庭房屋门窗和上下水修理、电器维修、上门做饭、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等服务。
(五)搞好老年产品的市场开发。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金融、信息、房地产、家电等企业、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种服务网点建设。加大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制定鼓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如企业研发、生产老年人需求的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等各种辅助设备。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建议劳动和民政部门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纳入到整体就业规划中,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
六、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
社区老人千姿百态,需求多种多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很薄弱。面对现实,我们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创建了“从抓两头入手,构建了走出来,走进去”的服务模式。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谓抓两头就是一方面抓好居家养老服务中普遍性的养老问题。就是60岁以上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抓好孤独、空巢独居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生活自理的老年人重点是精神慰藉。为此他们尽可能动员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的活动场所自我锻炼、聊天、娱乐等,融入社会亲情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就由社区服务中心根据需求“走进家门”进行多样化服务。目前分布于社区的健身辅导站、晨练点、文体代表队、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已经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节假有汇演。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很多,覆盖面92%;关于三无老人,除邻里结对,低龄老人走进家门,定期服务外,其余大都由社会服务单位按协议需求,上门送餐、保洁、护理、聊天等有偿、低偿服务,“走出来,走进去”的服务模式,基本上满足了老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服务中正尝试低偿、无偿服务方式。在推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服务需求试行了不同的服务方式。具体是:对合作协议企业单位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低偿收费。如:尧林仙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一些协议企业提供的服务就按低于市场20%的价格收费;对社区卫生站为老人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免于收费,上门医疗服务实行低偿交费,志愿者参加的服务就是无偿服务,低龄服务高龄就是偿试贮蓄服务等等。
七、居家养老的现状和现存问题的思考(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
尧林仙居社区是一个经济社用房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社区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工作的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其次,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第三,基础设施较差,配备也比较单一。
(二)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
现尧林仙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建有多支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因缺乏经验,不能充分、长效发挥助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专职、志愿者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上述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第三,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
(三)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
从目前的情况看,花园社区虽然依靠上级部门的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务,但是因管理资金来源有限,社区又没有经济来源为居家养老服务站继续注入资金,使为一部分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得一些后续服务受到制约。若要提供较为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四)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
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对这个贴合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了解。对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积极开展和鼓励相关企业加入到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中来。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完善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有一个充分的心情宣泄、情感疏通之所。加强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老年人每天都能开展舞蹈、歌咏、戏曲、乒乓等文体活动。根据调查,对于小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状况,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讲座。
(二)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敬业的为老服务队伍,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完善对志愿者的意愿及服务特长与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以方便对志愿者进行分类,拓展邻里互助式志愿者服务,使志愿者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服务效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并得到较好效果。
(三)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服务购买意识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政府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较高层次的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四)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促进市场化运作
加大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宣传,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观念。企业也应关注日益庞大的“夕阳红”这个经济产业,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二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东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一、引言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加剧和大量“四二一”(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由过去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已是大所趋,未来城市社区将承担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是摆在社区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阳光雨家政服务中心对长治市东街社区的居家养老有关调查做以总结和阐述。
二、东街社区老年人口现状
东街社区现有常住居民5487人,社区老年人口有1470多人,60岁-69岁的老人有779人,70岁-79岁老人有452人,80岁-89岁老人有206人,90岁-99岁老人有32人,100岁老人1人,老人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26.79%,空巢老人有52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3.5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及人们择业观念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越来越重。
三、目前社区老年人居住、养老和居家服务情况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与配偶)和儿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儿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无子女。五是老人(或与配偶)与成年或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
(二)生活来源。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积累,子女供养,政府供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以上几种情况中,靠子女接济和吃养老保险金生活的老人数量最宠大。
四、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独感已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开始出现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机能衰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这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二)各种老年人日常生活辅助设备缺乏。各种老年机能问题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种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在调查中了解听力有问题和行走不便的高龄老人人数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设施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有关老年人生活辅助设备不丰富,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多数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有偿服务。在调查中了解,多数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接济,而子女本身并不富裕,给老年人的生活费相当的少,只够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用在健康、医疗等上的开支很少,对社区提供的有偿服务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在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讲,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进食、烧菜做饭、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外出活动共十项内容。在十项具体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成为主要的困难。
五、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项需求中医疗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
(一)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还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照料成本很大。这让子女和老人都很为难,相反,对由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照料人选,情况就会得到大改善。在调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有:小时工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室日托、上门做饭、日常登门巡视、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家庭修理、修电器、送货上门、邮寄等。
(二)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择。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是老年人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的另外一种方式。在走访中得知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较为普遍,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专业护理、找办取药、急救、康复、健康讲座和指导等内容。在老年人报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为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老人有多种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健康服务有广阔的前景。
(三)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务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求的重要内容。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内容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包括:文体娱乐、表演展示、绘画、法律咨询、心理咨询、读书读报等。由此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六、加强管理力度,组建为老服务队伍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关键要抓好为老服务队伍建设。我们主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者队伍。二是抓好专业队伍建设。三是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
七、今后工作打算
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区资源,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已快半年,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意识不强,自愿来社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少,要求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更少。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敬老、社区助老、家庭养老的良好风气。
2、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由于服务场地有限,辖区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受限。我社区要充分利用辖区人力、物力、财力,整合社区资源与驻辖区单位等签订为老服务协议,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3、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协作,对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其次是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并开展“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激发为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服务意识,使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可得到进一步提升。
4、全面开展上门服务。托老站日托、周托服务场地有限,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做好上门服务。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上门服务人员要随喊随到。服务要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扫、购买、护理、康复、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陪同游览、购物,陪同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是陪同聊天
八、结语
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对居家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工作作为街道的民生工作来抓,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探索创新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改)
关于弯腰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加剧和大量“四二一”(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由过去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城市社区将承担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是摆在老龄工作部门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景德镇市老龄办走进昌江区森林社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居家养老
对策
一、弯腰树社区老年人口现状。弯腰树社区现有常住居民多少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60人,约占社区人口总数的18%;80岁以上老年人98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2%;空巢老人有3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35.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及人们择业观念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越来越重。
二、目前社区老年人居住、养老和居家服务情况。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与配偶)和儿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儿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无子女。五是老人(或与配偶)与成年或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
(二)生活来源。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积累,子女供养,政府供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以上几种情况中,靠子女接济和吃养老保险金生活的老人数量最宠大。
(三)居家服务情况。目前社区有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一个,由于规模小,经费不足,加之刚起步没什么经验,管理还不完善,站点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算提供有偿服务,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自己无力承担服务费用。老年人口多,福利机构少,床位有限,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处在被动的养老境地。
三、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独感已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开始出现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机能衰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这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二)各种老年人日常生活辅助设备缺乏。各种老年机能问题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种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在调查中了解,听力有问题和行走不便的高龄老人人数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设施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有关老年人生活辅助设备相当奇缺,给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多数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有偿服务。在调查中了解,辖区内多数是改制企业移交于社区管理,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部分是有退休金,而子女都是下岗失业人员,有时还需要父母给予救济。所以用在健康、医疗等上的开支很少,对社区提供的有偿服务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在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讲,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进食、烧菜做饭、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外出活动共十项内容。在十项具体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成为主要的困难。
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项需求中医疗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
(一)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还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照料成本很大,这让子女和老人都很为难,相反,对由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照料人选,情况就会得到大改善。在调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有:小时工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室日托、上门做饭、日常登门巡视、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家庭修理、修电器、送货上门、邮寄等。
(二)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社区卫生站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择。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是老年人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的另外一种方式。在走访中得知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站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较为普遍,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专业护理、代办取药、急救、康复、健康讲座和指导等内容。在老年人报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为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老人有多种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健康服务有广阔的前景。
(三)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务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求的重要内容。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内容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包括:文体娱乐、表演展示、绘画、法律咨询、心理咨询、读书读报等。由此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五、居家养老服务对策
(一)把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政府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一项得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必须要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必须作为这项工程的初始动力,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趁居家养老服务刚刚起步之际,各级政府要迅速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资金、政策上要大力扶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加强社区老年人协会建设,积极探索老年人协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义工制度,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加入到为老服务中来。
(二)政府要加大投入,最大限度为老人提供购买服务。按政府分级负责,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依托社区,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通过由政府、中介组织无偿或低偿服务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为居家老人特别是“空巢”、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社区要建立健全辖区老年人明细档案,为辖区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燃气、电信、通讯、邮政等各服务行业及单位,要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孤寡、“空巢”老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改造已有养老院,根据实际情况,兴建一批养老院。兴建的养老院既要考虑福利性质,也要考虑市场运营。建议市、区联合民政、建设等部门,认真规划,科学论证,并予以财政支持。搞好活动场所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改建和兴建美观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包括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提高利用率。整合社区内驻地单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政府财政投入和福利彩票,增加社区体育健身器械的供给,扩大健身器械的种类,提高健身器械的质量。
(四)社区要努力做好为老健康、日常照料、精神文化等服务工作。扎实做好为老健康服务工作,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平台。社区要经常邀请医疗健康方面的专家,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种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能力。努力完善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托和日托服务,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开展志愿陪伴等形式多样的温情关爱服务。鼓励老人走出家门、步入社区、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与发展。发动驻地单位和“4050”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低偿优惠服务或志愿服务。
丰富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建议市、区二级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文化、新闻、体育等部门策划,社区承办,成立各种文体兴趣小组,不断满足老年人文化读书读报、表演展示、绘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鼓励、发动和吸引驻地单位、专业文体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家庭个人等积极参与。加强社区老年学校建设。开设书法、音乐、绘画、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丰富老年学校课堂内容。
(五)搞好老年产品的市场开发。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金融、信息、房地产、家电等企业、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各种服务网点建设。加大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制定鼓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如企业研发、生产老年人需求的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等各种辅助设备。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建议劳动和民政部门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纳入到整体就业规划中,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
第四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养老问题既是一个重要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未来时期我国基本的国情特征,“人口红利”将转变为“人口债务”,XX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1.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3.91万人,占总人口的12.4%;80岁以上老人有3910人,占总人数的1.24%;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3.13万人,占老年人口80%。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速,更多的中青年人离开农村、离开父母外出务工,使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到XX年底,我县将有空巢老人1.4万左右,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5.8%,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必将给我县养老事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一、我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近年来,我县在合市镇大耿村、左坊镇清江村、陆坊乡陆坊村、秀谷镇徐坊村等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一方面,一些行动方便的老年人可以走出家门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享受娱乐、健身等服务,消除了孤独感;另一方面,为有些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进行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出台、制度建 立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一是在政策扶持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在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要充分利用农村大院、依托村委会等,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并制定了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奖补政策,对按规划和标准新建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补10万元左右。而我县还没出台相应配套的政策性文件,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致使我县城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不够快、规模不够大。
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我县居家养老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尤其在管理制度、服务对象建档制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考评制度和调研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影响了全县居家养老服务业的管理,目前,我县居家养老服务行业还没有真正地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
三是在服务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居家养老中心4个,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常养老服务,但在服务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基本上靠政府行政手段和志愿者“雷锋”式服务开展工作。而居家养老作为目前养老的主要方式,缺乏日间照料、精神慰籍、中午配餐等养老服务的项目,不能更好地满足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家庭亟需的家政服务需求。
四是在关爱空巢老人方面有待新探索。我县在关爱空巢老人方面历来重视,如:空巢老人可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需要吃中饭的,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2元的餐费补贴、为空巢老人开展义诊、为空巢老人每月无偿理发、不定期为空巢老人免费维修水、电、气灶、家用电器等,但还不能满足空巢老人需求,目前,我县在关爱空巢老人一块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空巢老人作为新时期农村老人的主体部分,应该得到更加有效的重视,在关爱空巢老人方面还有待探索和创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制定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明确服务项目;制定各项具体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标准,做到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定社会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办法,全面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登记评定、标准引导和信息化管理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使老年人享受到更规范、更有效的服务。
二是夯实基础,抓好新一批居家养老点建设。进一步发展好一批新的农村居家养老村,目前,琅琚镇厚山村、XX乡靖思村、浒湾镇彭家村、合市镇田南村、对桥镇旸田村、黄 通乡前门村等村现都在建设当中。
三是加大投入,壮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鼓励和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居家养老资金筹资能力,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爱心捐助为居家养老服务筹集更多的资金,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是拓宽思维,深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转换思维模式,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增强社会主体感和责任感,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依托现有的各类资源,以服务站为基础,以结对服务为主流,搞好居家养老服务。
三、相关意见建议:
1、进一步细化农村居家养老的扶持政策,把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项目,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基金,鼓励企业、社会贤达捐助养老事业,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慈善捐助资金”的养老资金筹措机制;根据服务容量、服务质量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将从事相关服务的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从而促进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利用就业再就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和资源,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力度,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3、进一步科学谋划养老事业,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培育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科学谋划为老服务。
XX年11月8日
第五篇: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Page 1-----------------------
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李兵(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部 博士)
张文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博士)
洪小良(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部 博士)
课题组成员 李红兵 李兵 张文娟 孙廷俊 田颖 黄丽华 洪小良 杜鹏
摘要:本文在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政策理论模
型,即“任务排序模型”,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出一个较为
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任务排序模型;政策体系
前 言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善之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据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到2005年底,全市
常住老年人口224.3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6%,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
人口的增长速度。西城区老年人数量大,比重大,且发展速度快。2005 年西城
区的家庭规模仅 2.81 人(以 2005 年西城区数字代替)。月坛街道现有常住居民
12364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6892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1.75%。其中
80岁以上老年人4123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5.3%,空巢老人有2439户,3454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2.8%。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老人和空巢
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为探索和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街道自 2004 年 8 月在汽南社区开展“无围墙敬老院”——居家养老服
务的试点,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初步形成了民间组织操作、市场化运作、专业化
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运行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区居家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需要在总结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带有方
向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努力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水平。因此,开展“月
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调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战略意义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和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一五”期
间 “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这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指针和理
论依据。而我们基层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将中央的精神,即促进社会事
业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和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就是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丰富中央精神,为贯彻落实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供新鲜经验。
2、现实意义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 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
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是月坛街道
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居家养老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将是月坛街道在和
谐社会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因如此,社区居家养老研究才具有挑战
性,才有可能在政策上和工作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因此,作为推动社会事业和
老龄事业发展的基层部门,必须发挥首创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集中力
量,加强前瞻性、超前性和开拓性研究,力求在社区居家养老研究上有所突破,为提高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水平,为完善和充实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政
策,为北京市和国家出台居家养老政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一 月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回顾
月坛街道从2004年8月开始在汽南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在试点
过程中,以“无围墙敬老院”为实践理念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的品牌,构筑以满足
“融合社区区域资源,提供规范标准为老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从
提出无围墙敬老院的构想到现在渐显雏形,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民间组织承办、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服务补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运行模式。
(一)、运行机制
汽南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的核心就是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概括
讲,就是通过政府的倡导和政策的引导,在一个社区或资源互补、服务半径适当
的相邻社区中,通过搭建养老服务平台,经纪养老服务资源,培育为老服务联盟,规范养老服务标准,使社区养老趋于有效、有序、规模、规范,形成一个社区养
老生态体系,逐渐使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人文化的养老服务走进老人家庭
和老人心中。
具体而言,无围墙敬老院的运行模式是由覆盖全社区的、由敬老巡视员加
楼门组长加志愿者构成的老年服务需求获知网络,搜集并整理老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社区建设协会这样一个具有法人资格和法律地位的区域资源经纪平台,协
会依据需求吸纳包括无围墙敬老院在内的为老服务供应商或机构加盟,并逐渐满
足老人需求,巡视员等监督并向社区建设协会反馈供应商或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
和老人满意度,再顺次调整传递控制,形成良性运转的闭环体系。其中,服务支
持平台就是无围墙敬老院的站群建设。这其中热线服务+居家服务+全托和日托服
务+活动中心服务构成社区养老体系,与之相对应的热线服务包括巡视员巡视、邻里探望、96156的电话服务等。居家服务包括家庭病床和上门家政服务等,全
托和日托服务则主要是机构养老站群中各站点的整合,活动中心服务是由文化活
动站群中的各站点提供。
当把汽南社区这一作法放大到月坛街道时,并不是月坛街道所辖26个社区的简单组合,而是整个月坛地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以站群形式的叠加。这其中
站群就包括养老设施站群、健康医疗服务站群、家政服务站群、综合服务站群。
不同功能的站群,根据需求和实际状况确定在月坛地区的分布格局。譬如:月坛
地区的健康医疗服务站群就包括月坛社区卫生十个站一个中心及 13 个单位卫生
所站;家政服务包括四个加盟公司,分布在地区的四边;综合服务站群就包括了
月坛街道的所有社区服务中心,譬如,社区教育学校、爱心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
设施和站点。每一类站群都涉及对其相对专业化的管理。
在街道层面,在月坛地区建设协会下,成立了月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它
作为民办非企单位,受街道委托,负责从地区层面优化整合资源,规划发展居家
养老服务站点,制定标准,了解需求,拟定规划,培训队伍等工作。其中包括通
过会员制的方式,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将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紧密地连
接起来。
机构养老在月坛地区很难有相对集中、规模很大的敬老院,但能满足老人
在社区就近参加机构养老的站点,还有可挖掘和整合调整的空间。这些站点的床
位数基本上不超过 20 张,若单独管理则很难形成规模,很难专业化,也很难在财政上持平乃至微利运营。我们现在将分散在三处的站点交由一个老年服务管理
机构管理,有效地缓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正新建的站点也将交由该机构统一管理。
街道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逐步坚持做到:设施建设标准化、队伍
建设专业化、服务程序规范化。
1、设施建设标准化。街道设计老年住宅和建筑装修建设标准,做出设计规
划。由市、区、街道共计投资二百多万元,建筑面积近千平米,集住养、送餐、健身、娱乐、文化等服务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就完全应用了这一建筑装修标准。
2、队伍建设专业化。首先是自身队伍建设,街道现有居家养老专职工作人
员8人(兼职5人)、人才培训储备70人。他们均经过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和民政局共同组织的培训或街道自由师资的专业培训。加盟机构队伍的工作人员
除参加本单位的岗前培训外,在加盟机构队伍的工作人员除参加本单位的岗前培
训外,在加盟后还纳入到市、区、街道组织的各项培训中。
3、服务标准规范化。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态度,街道
以政府购买服务老人提供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督导队伍,他们主
要负责监督各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了解老人需求、调解发
生问题。在督导服务工作中,他们严格按照“四有”的管理制度,即:有记录、有反馈、有调查、有评估,进行严格有序的督导。
(二)、经验概括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定位,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试
点经验的普遍性在于从社区层面探索创新出协会兴办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模式,突破了传统居委会组织社区服务模式,为社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 经验。因此,要结合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兴办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主
体地位。
2、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群建设。汽南社区“无围墙
敬老院”试点经验的特殊性在于其社区的老年人口构成和需求比较突出,社区可
利用资源比较丰厚,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作用显著,有着其他社区不可比拟的优
势。因此,社区在设施建设上,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群
建设。站群设施重点应解决的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服务,站群的项目服
务重点应解决居家老人的服务。
3、充分发挥街道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统筹协调职能和作用。充分挖
掘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把街道内部的、辖区单位的、社会组织的,包括社区的 家庭的资源整合起来,为构建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所用。积极培育骨干队伍和
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和项目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居家养
老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能
力和水平。
(三)、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未来月坛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
-----------------------Page 5-----------------------
方面认真加以完善:
1、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体系,并在这一政策体
系下开展工作。
2、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和风险。特别是服务的保险问题、个性化服务收费与风险合理平衡等问题,需要相关政策给以支持和保障。
3、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需要明确与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服务内容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结合老人多种类型和多
种项目的服务需求,确定开发服务内容和标准。
4、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需要培育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取决于服务
队伍建设的水平,培养和建立一批有爱心、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的居家养老
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是当前和今后的任务。
二 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基础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离不开理论指导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理论在社区居家养
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联系经验研究和政策的纽带,老龄研究者应该努力
创造理论模型,帮助老龄政策制定者提高政策水平。
(一)、概念阐述
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
出:一方面,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传统的家庭养老面
临巨大的压力。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但老年人习惯于既定的生活
方式和熟悉的社区居住环境,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
老,从观念上和心理上更愿意在家中接受各种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西城区人口
老龄化程度高,而发展社会养老的资金和地域空间有限,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养
老院等社会福利设施,尤其是月坛这样是一个中心地带。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
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成为必然。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和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具有投资少、覆盖面
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综合月坛街道三年多的社区居家养老实践,参考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就是指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的参与和
投入,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完善社区服
务功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所需的服务。可以
说,社区居家养老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解决城市老龄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
-----------------------Page 6-----------------------
有力举措,符合社会前进的方向。
根据定义,我们还必须明确,政府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中各
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采取何种方式参与?具体用什么样的办法措施来解决社
区居家养老问题?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所以,当谈到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老
龄政策中的作用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区分政府作为老龄政策的管理者和政府作为
老龄政策计划的组织者的差异(参考Rosner,2003)。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要区分执行社区居家养老政策的市场行为和福利行为。即第一,政府组织针对老
龄问题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国家按照中央或地方的水平,直接提供服务。如果
服务的平等性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话,政府组织活动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供给方
式。第二,政府强制公民关心自己的福利,并可能补贴付款,如养老保险和医疗
保险制度。但尽可能多地把贯彻和实施政策的机会留给市场,并对市场行为进行
宏观调控和干预。
(一)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生理机能问题
为了掌握影响目前老年人生活状况的主要生理机能问题,我们将比较常见的几种机能衰退症状分为: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3.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
化服务
(三)健康服务需求
1.医疗护理资源的利用状况
2.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
3.对完善社区卫生设施需求
(四)精神文化需求
1.老年人对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
(一)核心任务
1、健康服务计划
健康服务是老年人第一位的需要,该计划包括:
(1)健康讲座。充分利用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活动场所,邀请医疗健
康方面的专家,开展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种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
意识和能力。这项任务已经开展,下一步应当在内容和形式上继续丰富、深化和
扩大。建议该任务主要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支持,市、区
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站积极配合,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2)努力完善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社区卫生站
为依托,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建议由街道、社区配合,市、区卫生部门
尽快设立社区全科大夫,建立巡视门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从大医院派医生到社
区卫生站,方便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看病;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合理的药品需
求;更新社区卫生站的医疗器械。市劳动保障尽快研究制定政策,提高老年人在 社区看病报销的比例。
(3)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明确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培育社会组
织和企业兴办医疗健康护理业,健康护理业采取准市场化或市场化的运营方式。
服务内容主要涉及陪同看病服务、家庭病床、专业健康护理、急救服务、代办取
药、体检和康复等。贫困老年人的护理费用可由市、区、街道三级政府全部或部
分承担,采取准市场化的运做方式;其他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可采取市场化运做;
建议市、区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站积极配合此项工作。同时,希望国家和市劳动
保障局能够研究和出台政策,把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的费用纳入报销范畴。这是
一项长期工作,但现在就要着手进行。)进一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制度。建议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
(上,市、区和街道三级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区、街道三级民政、卫生
和老龄部门相互配合,摸清贫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积极探索建立贫困老年人医
疗救助的追踪制度,探索实施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的准市场化运做机制。同时,考虑贫困边缘老年人的医疗救助问题。这项工作既是当前任务,也是长期任务。
2、日常照料服务计划
这是老年人第二位的需求,具体包括:
(1)继续完善社区日常登门巡视制度。由敬老巡视员加楼门组长加志愿者
组成的巡视员队伍,搜集并整理老人的需求信息,传递给社区建设协会、为老服
务供应商或机构,逐渐满足老人需求。巡视员监督并向社区建设协会反馈供应商
或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老人满意度。加强社区民警与空巢老人的联系,加强对
空巢老人居住地的巡视,向社区民警提供重点空巢老人情况,以便为老人及时提
供救助。为更多的高龄空巢老人义务安装了紧急求助铃。同时,完善邻里探望、志愿服务等。
(2)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充分利用96156的电话服务,整合社会为
老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照料需求。
(3)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整合机构养老站群中各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全
托和日托服务。区、街、居各个层面都要建立温情服务网,对高龄老人、空巢老
人开展志愿陪伴等形式多样的温情关爱服务。鼓励老人走出家门、步入社区、融
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与发展。发动驻地单位、辖区服务网
点和“4050”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低偿优惠服务或志愿服务。
(4)家政服务公司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保姆服务、小时工上门服务、家
庭房屋门窗和上下水修理、电器维修、上门做饭、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
甲及修脚、理发等服务。为保证老年人的权益,建议街道和社区要对家政公司进
行监管,特别是保姆服务,要选择守法经营、信誉好、服务周到的家政公司进驻
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同时也要保证家政公司的合法收益。
(5)送餐业务进社区。不建议政府投资兴办针对老年人的配餐中心,即使
投资兴建,也要在市、区和街道一级建,要考虑规模效应。理想的办法是,由街
道和社区向社会上的配餐公司发布需求信息,鼓励和有选择地吸引配餐公司为老
年人提供服务,配餐公司与老年人之间的供需关系则由配餐公司与老年人双方具
体协商,街道和社区加强协调和监管工作,保证双方的利益。
(6)不断满足贫困老年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政府采取补贴、购买服务或
准市场化的运做方式,依托社区建设协会、其他社会组织或公司,为贫困老年人
提供服务。
过去几年,月坛街道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下一步需要做的事
情就是巩固、完善和提高。
3、精神文化服务计划
这是老年人第三位的需求,具体包括:
(1)进一步丰富文体娱乐活动。建议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提供政策资金
支持,文化、新闻、体育等部门策划,社区承办,成立各种文体兴趣小组,不断
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文化读书读报、表演展示、纺织绘画和工艺制作
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鼓励、发动和吸引驻地单位、专业文体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家庭个人等积极参与。
(2)加强社区老年学校建设。开设书法、音乐、绘画、英语、计算机等课
程,丰富老年学校课堂内容。
-----------------------Page 40-----------------------
(3)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社区协调联系,并提供场所,公检法、律师事
物所、卫生、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部门以及个人积极参与,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咨询需求。
(4)发挥驻地老年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发动热心社区活动的老年人,特别
是行政机关退休的老人以及男性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活动,促
进社区融合和人际关系和谐。
(二)配套措施
1、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养老设施建设。改造已有养老院,根据实际情况,兴建一批养老院。
兴建的养老院既要考虑福利性质,也要考虑市场运营。建议市、区、街道联合民
政、建设等部门,认真规划,科学论证,并予以财政支持。
(2)活动场所建设。在老社区有限的空间内,根据实际情况,改建和兴建
一定数量、美观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包括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文
化广场等,提高利用率。建议市、区和街道联合建设、民政、文化、体育等部门,认真规划,并予以财政支持。
(3)整合社区内驻地单位资源。如何将驻地单位的为老服务设施和资源纳
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建议全国老
龄委汇同中央其他部委,以及市级委办局,在社区建设框架内,能够拿出有效可
行的指导意见,以便基层落实。
(4)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议在“楼车”试点的基础上,采用各级政府和驻
地单位投资,社会力量捐助等办法,落实建设部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
(5)增加健身器械。建议市、区、街道联合建设、体育等部门,利用政府
财政投入和福利彩票,增加社区体育健身器械的供给,扩大健身器械的种类,提
高健身器械的质量。
2、制度建设计划
(1)继续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中来。建议中央和市两级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需要持久地开展。
(2)继续完善社区建设协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和加强社区建设协会的 为老服务作用。区和街道在此项工作上应有一个统一的部署。
(3)加强老年人协会建设。积极探索老年人协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建议民政部、全国老龄委和市民政局、老龄委两级部门出尽快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区和社区要加强对老年人协会的40
-----------------------Page 41-----------------------
管理和指导。
(4)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议中央、市、区出台明确的指导意见,建立义工
制度,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加入到为老服务中来。
3、社区环境整治计划
(1)治理小区环境卫生。建议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发动老年人协
会清理垃圾。建议环保部门、街道和社区拿出有力措施,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出
资或要求物业增加垃圾桶数量,杜绝小区乱扔垃圾现象,进一步规范宠物饲养行
为。
(2)社区内停车场规划。建议区、街道和社区联合建设、公安、城管、交
通和驻地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拿出具体措施和办法,解决老社区的停车位问题,规范停车行为,让出消防通道、急救通道和活动场所,方便老您人行走、活动,这项工作很难,但也要认真考虑。
(3)保障交通安全。建议市、区、街道和社区联合交通、公安、城管等部
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穿越小区公路的交通拥挤和交通安全问题,方便
老年人出行。
(三)辅助政策
1、行政管理计划
行政管理计划主要针对老龄办而言。
(1)定期报告制度,使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改进工作。
(2)建立评估机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质量等进行监督评估。
(3)完善数据库建设,使其成为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知识和信息宝库。
(4)完善行政咨询和专家咨询制度。就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开展咨询活动。
(5)科研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由老龄办牵头负责该项工作,计生等部门参与。
2、市场开发计划
所谓市场开发计划,就是如何培育市场,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业。
(1)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金融、信息、房地产、家电等等企业、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有难度,但前景看好。建议
政府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培育。
(2)能否在老社区建大超市,方便老年人购物。建议街道、社区联合商务
部门,与商家联系,进行论证。
(3)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开发。建议各级政府制定鼓励措施,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政府为商家提供老年人需求信息,引导企业研发、生产老年人需求的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操作器具、协
助吞咽设备等各种辅助设备。
(4)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建议劳动和民政部门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业纳入到整体就业规划中,并予以政策上的优惠。
3、协调关系计划
(1)协调街道与驻地单位的关系,协调社区与驻地单位的关系,特别是与
中央单位、北京市单位的关系。
(2)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加强街道、社区居委会与社区
居民的联系。
(3)明确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职权划分。加强政府对小区物业公司的指
导和监管,协调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4)促进代际和谐。鼓励家庭照料和子女照料。建议国家、市、区在这些
方面出台相关政策。
辅助政策是一项需要从长计议的工作,有难度,但值得去做。
(四)小 结
总之,一个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应当由以上三个部分、九项
计划、三十九个条款组成。当然,我们所初步构建的这一体系,仍然有待于丰富
和完善,特别是针对女性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服务政策。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
和明确的问题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哪些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是需要推
向市场和社会的等等。
结束语
发展老龄事业,解决社区居家养老问题也已经成为我们月坛街道在和谐社会
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力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的工作水平,力求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所突破,并步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
这次调查研究,我们也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1、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是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
过去,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缺乏总结和概括。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初步形
成了一个适合月坛街道特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不仅将已有的好的 经验和做法总结纳入进来,还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思路和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政策上的创新。
2、加强老龄办的职责是有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
从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办并非可有可
无,老龄办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老龄办的职能是不可替代的。社区居家养
老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各成员单位的配合和具体落实,而老
龄办的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制定政策。建议强化老龄办的工作职责,突出老龄办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实践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是丰富政策研究的有益尝试。
我们没有沿用以往的做法,简单地搬用国外的学术理论来指导调研,而是根
据多年的实践,经过认真的摸索和思考,提出了能够指导我们月坛街道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的理论,这是一种尝试,更是理论上的创新。
4、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哪些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是
要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做的,哪些是要发挥家庭个人作用的。如何在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工作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市场,发展社会组织,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我们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