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换届风气大家谈 征文
有人说,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而一个党员干部是不是站在“信仰高地”上,其日常品行、情操和行为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不是作秀,群众一眼就看出来了;服务好不好,一放到平时就水落石出了。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有大规矩,它标注着党员干部说话做事的正确“打开方式”。今年是地方党委换届年,如何保证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不仅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的态度与责任,也是实现“九严禁”政策出台的初衷。
“九严禁”要求党员干部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严格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总书记提出这样的要求,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向。关键而危急的场合,向来是评价党员干部表现的重要方面。细节中最见态度。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实行“九严禁”,才能把换届工作做得更好。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而不好的作风,自然也会对党的形象产生极大损害。“九严禁”的内涵要求既是为群众选出个好干部,同时也是注重从选举规范的角度给党员立规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大规矩,只有落实到党员队伍的选举管理中去,才能让制度的笼子越来越严密,锻造出优良的党内作风,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不忘初心,始能继续向前。党走过95年的风雨历程,始终把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视为生命线。这种硬碰硬的规矩、实打实的做派,“九严禁”的出台依然是我们今天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精神遗产。
我们常说,党纪严于国法。因此,党员干部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样的规矩,必须在选举生活中也要体现。唯有千千万万党员兢兢业业、卓有成效地做到这一点,党的事业才能牢牢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
第二篇:换届纪律大家谈
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 2011年新一轮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陆续展开,做好新一轮换届工作,是今年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换届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任务的实现。
通过这次换届,将那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优秀领导人才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必将大大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下是对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几点作法:
一、坚决落实上级要求,保证换届风清气正。我们认识到,风气不正是干扰这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最大危险。所以,在换届一开始就必须把保证风清气正摆在换届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狠抓好、抓出成效。成立换届领导小组,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求镇全体党员干部要牢记中纪委、中组部关于“5个严禁、17个不准、五个一律”纪律要求,贯彻学习省、市、县关于乡镇换届工作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加大宣传教育,严明换届纪律。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信谣不传谣,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组织观念,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坚决服从组织需
要,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利用会议、录像、宣传小册、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换届纪律,保证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参加推荐、选举的人员和代表都知晓“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要求。
三、畅通监督渠道,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充分发挥纪检监督部门职能,在换届前后,纪检委、组织部们成立监督组,对换届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督,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层面,跟踪监督参加换届的有关人员、有关干部人选等遵章守纪的情况。针对民主推荐、干部考察、换届选举等关键环节,采取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办法,深入了解掌握干部遵守纪律情况和换届风气状况。通过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待群众来访等多种形式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反映的违纪问题,要迅速受理、深入调查,早发现、早查处、早制止。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
第三篇:水利大家谈征文
榆林水利大家谈征文
——浅谈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前言
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影响很大,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等是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水土流失的一般机理和危害做抛砖引玉的探讨,并结合对榆林地区实际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初步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另外对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工作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水保科普宣传
正文
一、(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水土保持学》王礼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我国水土流失遍布全国各地,不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据2006年水土 保持公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9.1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16.00亿t,其中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在河口镇到龙门之间,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的晋陕蒙峡谷地带,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万t/平方公里,局部地取高达5~6万t/平方公里。
(3)榆林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300米,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境内有53条河流,北部有200多个内陆湖泊,其中红碱淖为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
榆林地区水土流失现状:榆林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36900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13.83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累计完成11591.7平方公里;淤地坝累计完成2.4万座,可淤地962.46平方公顷。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1)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上。
流域上游山丘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降低蓄水、保水能力;同时缺乏拦蓄降雨和径流的蓄水保水措施,就会使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大部分降雨以地表径流方式汇集河道,成为山洪流入江河湖海,土壤入渗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以至水位下降。暴雨时山洪爆发,暴雨过后河流又很快干枯、土壤干旱、人畜用水困难。水土流失淤积水库,阻塞江河。地表径流携带泥沙和固体废弃物,沿程淤积于水库和河流中减低和水库调蓄和河道行洪能力,影响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洪涝灾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8亿t中,约有4亿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cm,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2)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外营力对土壤及其母质的分散、剥离以及搬运和沉积上。
由于雨滴激溅、雨水冲刷土壤,把坡面切割的支离破碎,沟堑纵横。在水力侵蚀严重地区,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15%,支毛沟数量多达30~50条/平方公里,沟壑密度2~3km/平方公里。上游土壤经分散、剥离,砂砾颗粒残积在地表,细小颗粒不断被水冲走,沿途沉积,下游遭受水冲砂压,如此反复,细土变少,砂砾变多,土壤沙化,肥力降 低,质地变粗,土层变薄,土壤面积减少,裸岩面积增加,最终导致弃耕,成为荒山荒坡。
同时,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滨海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蒸发强烈时,土壤深层含有盐份的地下水就会由土壤毛管空隙上升,在表层土壤积累时,逐步形成盐碱土。
榆林地区按侵蚀类型可分为北六县(主要是风沙草滩区)和南六县(主要是丘陵沟壑区),本地区水蚀、风蚀交错,个别县区如(子洲县)重力侵蚀分布较广,2010年3月10 日,榆林子洲县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发生山体滑塌地质灾害,滑塌土方约9万方,共25间房屋被埋压、17人遇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造成滑坡的因素中,重力侵蚀占主要因素。
(3)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为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水和土都是不可替代的的珍贵地质资源,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破坏,使生物生存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2004年11月2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负责人AchimSteiner说“目前,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和快,研究表明物种灭绝的比率,比原先预料的要高1000倍。”截止2000年全球有50万~2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约占全球生物物种的15%~20%。我国目前植物种类有289种濒临灭绝,动物种类有近10种基本灭绝,20种处于 濒危状态。
(4)开发建设项目所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模式。在工程建设期,由于扰动、开挖原地貌,从而使原地表土壤、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裸露面积,表土的抗蚀能力减弱,加剧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将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主要危害表现在:
1、扩大侵蚀面积,加剧洪涝灾害
工程扰动地表面积较大,扩大和增加了原本侵蚀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治理和防护,势必加剧这一区域水土流失,并可能会给主体工程的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如建设过程中乱挖乱填,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必将损坏原农田灌溉渠系,影响铁路、公路运输及河流行洪安全,并给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2、破坏地表植被,促发土壤侵蚀
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结构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弱。当遇高强度、短历时暴雨时,大量泥沙将被洪水冲入河道,在一定地段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对下游流域构成危险;在丘陵沟壑区,坡面集流将会冲毁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地埂、田坎,增加单位面积细沟和切沟数量,有进一步发育演变为冲沟的可能。
3、诱发地质灾害,引起生态恶化
建设过程中如不防治好水土流失,可能会诱发一些小型地质灾害.在建设过程中扰动和损坏了原土层结构,易引起滑坡和泻流,同时开挖及排弃的大量土石沙,大大增加沟道输沙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对生态环境和下游河道行洪构成潜在影响。
4、损坏占压农田,影响农业耕作
开挖将损坏农田土层结构,即使修复,短期内难以恢复地力,影响当地农业发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熟土剥离、分别堆放、回填表土、合理恢复的土地整治措施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农业损失。
5、冲刷侵蚀,影响安全
在地面坡度较大的切沟地段,暴雨径流极易汇集成较大山洪或集流,形成冲沟,洪水冲刷使沟谷扩宽,河沟槽下切,可能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三、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是在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的水土流失地区,实施人工植树种草或通过封禁实现自然恢复的措施,以增加地面有效植被覆盖,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目标。植物措施不仅是一种生态治理措施,更是一种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措施,它能很好地解决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资源配臵及高效利 用、农民就业机会增加与收入提高及生活质量改善、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2)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在广大的农村,加之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植被建设与农民赖以生存土地息息相关,植物的开发利用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水土保持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给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为水土保持走向千家万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既是治理措施,又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措施,是解决“三口”(人口、牲口、灶口)、“三生”(生活、生产、生态)和“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可持续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和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包括修建在各类侵蚀沟的坝系工程和分布在支毛沟起到拦截淤泥的谷坊工程。以榆林为例,无定河流域自1983年实施重点治理以来,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1.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85亿元,治理506条小流域,治理面积8631.29平方公里;佳芦河流域94年被世行列入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项目区面积800平方公里,治理期8年,总投资1.3亿元,其中世行贷款7830万元,累计完成 治理面积308.8平方公里;风沙草滩区60万亩商品粮、副食品基地建设项目于1991年立项实施,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建设“三直一平四配套”高标准基本农田60万亩,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3万亩,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治沟骨干工程在我市实施10多年来,国家投资2523万元,已淤坝地3.81万亩;窖灌农业项目通过在缺水地区实施“321”(户均3眼窖、2亩田、1亩园)工程四年来,共实施管网工程250处,机井1291处2.64万眼,泵站582处,手动泵926处,打窖16.8万眼,蓄水量705万方,在解决76.82万人5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的同时,发展窖灌农田4.8万亩,使不少山区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和家庭吃菜问题;水保债券项目98年实施以来,国家投资386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216.78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45座;清涧河、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国家投入治理资金346万元,完成治理面积57.57平方公里;沙棘生态工程94年实施以来,国家投资349万元,累计栽植沙棘林27万亩,开辟出砒砂岩区水保治理的新路子。通过充分发挥这些重点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新水保法第二十七条强调,应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
3、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根据所起的作用和形式可分为三大类。①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主要有:沟垄种植,特点是等高开沟起垄,包括水平沟种植(即套犁沟播)、垄作区田、平播起垄、中耕换垄等;坑田种植(也称掏钵种植)、大窝种植,种植坑上下交错,等高成行;新式圳田,通过耕翻培埂,形成0.7~1.0m宽的窄小梯田,类似蓄水聚肥耕作及抽槽聚肥耕作;水平防冲沟,主要在夏季休闲地或牧坡地上用犁横向开沟。②以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用麦类、豆类、玉米、高粱疏密不同、生长季节不同的作物与牧草实行等高间作套种,可以增加植物被覆或被覆时间,如果采用不同作物与牧草、灌木等高带状间作轮 种,也有改变小地形,减缓地面坡度的作用。在经济作物区也有采用地膜(即塑料薄膜)覆盖,减少土壤蒸发。③以增加地面覆盖,增强土壤抗蚀力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主要有保留作物残茬或秸杆覆盖,以及少耕、免耕、砂田等方法,可以保护地面,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抗蚀能力,防治水蚀、风蚀,提高粮食产量。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效益简评:各地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都有显著减少冲刷,改良土壤,增加产量的效果。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水蚀地区,采用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可减少径流50%~80%,减少土壤冲刷50%~90%;在东北风蚀地区,可减少土壤风蚀50%~70%;在南方四川等省可减少径流50%~70%,减少土壤冲刷50%~80%。同时,可使土壤中氮、磷、钾肥、有机质及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增大,渗透贮水层加深。增产粮食一般为20%~50%。
四、水土保持科普宣传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全民性的系统生态工程,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新水保法,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宣传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其目的是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其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和自我约束。比如,只要有开发建设项目上马,只要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项目生产建设单位要主动接受政府水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五、结论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笔者相信,有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牵头治理,群众的广泛参与,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群众路线大家谈征文
“群众路线大家谈”征文
学习群众路线践行师者品德
二七区兴华小学韩凯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育、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崇高的。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走群众路线,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首先,党员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行胜于言。我们要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对我来说,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最大体现,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
其次,党员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勇为人先。党员教师必须要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多学习敢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要坚定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促教风。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让自己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走对路,不走偏路,端正自己思想。在其他教师面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吃苦争先、不计名利,立足平凡岗位,刻苦钻研业务,以敢于负责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品格,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以一流的业绩体现先进性,以实际的贡献走在群众前列。
第三,党员教师必须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要时刻讲奉献,讲方法,讲品德。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容,真正反映一个党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因此,党员教师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最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总之,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更加明确了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用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
第五篇:廉政建设大家谈征文[定稿]
党员的执政意识,就是如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巩固好政权的思想观念。每个党员都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与组织在实际上参与掌握国家的政事,自己是在代表党为人民执掌政权,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执政党的形象,必须以执政党成员的权利、义务、素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员执政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执政党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的强弱。
党员执政意识集中体现了执政党成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反映了国家政权建设对执政者的崇高要求,凝聚着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党员的殷切期望。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目标。一切共产党员都应为之孜孜以求,百折不挠,奋斗终生;二是守根固本的基本原则。政权要永不变色,社会要长治久安,国家要繁荣昌盛,民族要团结进步,科技要日新月异,必须一以贯之地信守立国之本,走好强国之路,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三是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共产党执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人民是主人,自己是公仆而不是当官做老爷,要处处维护和谋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时时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血肉关系;四是立党为公的奉献精神。执政党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五是目光高远的大局观念。共产党员虽然生活、工作在某一具体单位,但执政却不能仅仅代表这一个小单位的利益,而是代表全民族、整个国家,甚至要考虑到世界人民的利益,必须树立服从大局、服务于大局的整体观念;六是有所作为的创业理想。执政就要有“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雄心壮志,就要尽可能创出有口皆碑的政绩;七是法大于权的违纪准则。共产党员应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决不能“大权在握,无法无天”,而要在法纪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坚持依法用权,依法办事,崇尚法治,反对人治;八是身体力行的表率风范。执政党党员是人民群众目光聚集的人物,在完成工作任务方面,必须堪称模范,在学习团结方面为人师表,在社会公德、“三个文明”建设方面以身作则,努力使自己的素质适应执政的需要,真正成为“三个代表”中最优秀的分子;九是保持一致的整体观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有“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意识”,有“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政治责任感,自觉维护党的威信,执行党的决议,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党的团结,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执政党成员必须明确,水能载舟,亦能履舟,这就是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谨慎为政,重大决策要慎之又慎,尽量减少失误,不能贻害于民。
提高共产党员的执政意识,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的升华,是对旧观念、旧习俗的彻底否定,是对新形势、新特点的艰苦适应,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痛苦过程,因而决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之事,必须付出巨大努力。各有关党组织部门必须抓好“四个结合”:一是加强“后天补养”与预防“先天不足”相结合。一些党员的执政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就是与“源头”把得不严有关。当前,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降低标准发展党员,甚至把发展党员数量作为工作目标任务,导致个别党员同志,认为加入了党组织,就是进入了“保险箱”。面对这类现象,只有不断加强“后天补养”,抓好思想入党,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培训教育力度,使党员健康成长。二是自我修养与组织督导相结合。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从各方面加强修养,使自己具备执政党党员所必需的素质。同时,各级党的组织还必须切实加强督导。通过强有力的教育、管理、监督、引导,不断增强执政意识。三是完善管理措施与加强内外监督相结合。完善管理措施,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而要使措施见诸行动,不能没有及时、有力的监督。措施是实行监督的依据,监督是落实措施的保证。当前,要建立健全一套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并要切实发挥其作用。四是思想清理与组织处理相结合。各党组织应该经常抓好党员的思想清理,及时清除那些与执政党建设,与政权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思想,同时把强化执政意识与执政实践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