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生水起逐浪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风生水起逐浪高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
面深化改革述评
“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总书记发出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号令。
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雄安新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一连串重大改革连续推出,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等改革探索陆续推开,自贸试验区改革、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改革举措接续推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新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跃然如见。
“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接续奋进,改革大业迈入新阶段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如今已完成过半。
越是进入倒计时,越是来到深水区,就越需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掀开了中国改革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改革决心更坚定。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改革思想更明确。党的十九大总结过去5年历史性变革,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作出集中阐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最根本成就,在推进改革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乘势而上、攻坚克难。
改革方向更清晰。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就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出部署。
改革脚步更有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面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158项改革举措。
改革,这一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旗帜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愈加鲜亮。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一如既往,把改革这件大事牢牢抓在手中,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改革落实情况亲自过问,先之劳之、率先垂范,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崭新局面。
改革的种子,往往从基层实践中萌发。在一次次深入各地各行业的调研考察中,改革的思考更加成熟。
大雪时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却是碧水蓝天,暖阳高照。党的十九大闭幕一个多月后,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第一站来到江苏徐州。
“国有企业要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从发展实体经济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总书记为全面深化改革划出重点。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江苏到海南,从湖北到山东,总书记问改革之效、强改革之识、聚改革之力。
4月的海南,生机盎然。
来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规划馆、走进超级水稻展示田,了解科技创新情况、关心信息化建设,对办好经济特区提出明确要求、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重大部署……总书记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前进方向。
初夏的齐鲁大地,万物勃兴。
访社区、入企业、进农村,问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看生态综合治
理新貌、听企业由弱到强历程、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总书记为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滚滚长江,奔涌向前。
深入湖北宜昌和荆州、湖南岳阳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等情况,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把握好保护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改革的征程,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在一项项着眼长远的部署中,改革的路径更加清晰。
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时代潮头。
改革开放走过40年艰辛历程,进入深水区。面对改革攻坚要解决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困难和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发出号召:“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把准改革发展之脉。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时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谋定守正出新之策。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三个“不能变”,进一步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会议同时提出,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
再启攻坚突破之局。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首次亮相,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善为精准发力之举。根据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对158项改革举措进行梳理,列明牵头单位、改革起止时间、改革目标路径、成果形式等要素,形成了未来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施工图”,立下“确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军令状。
改革的脚步,只能也只会向前迈进。在一次次旗帜鲜明的对外宣示中,改革的决心愈加彰显。
2017年11月10日,越南岘港。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
度将更强。”
言必信,行必果。聚焦利益掣肘的领域,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全面深化改革云帆遍挂、大潮奔涌: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相继推出,表明了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的鲜明态度;关键领域的60多项改革文件全面出台,彰显着改革重点再聚焦,钢牙啃硬骨、重拳破沉疴的空前力度。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4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郑重宣示新时代开启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几天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提出了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的现实路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所宣示的:“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部署布局更大、起点更高、勇气更强,全面深
化改革呈现新气象
改革越深入,矛盾越凸显,迫切需要从更高层面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阶段,部署了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绘就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更对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接力探索、接续奋斗,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在总书记坚强领导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一幅更加瑰丽壮阔的改革宏图徐徐展开。
这是更谋长远的改革大布局——
2018年3月11日下午,热烈的掌声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唯有宪法与时俱进,才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业长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宪法修改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步。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修改宪法提出迫切要求。
2017年9月2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明确提出了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必须贯彻的“四个
原则”。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一次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在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为这次宪法修改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伟大变革。”海外舆论如此评价。
如果说宪法修改是为更深远、更全面的改革部署奠定的根本基石,那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则是对制约各项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精准出击。
2018年5月的最后一天,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
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整合了人社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部门相关职责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揭牌。
至此,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的25个应挂牌的新组建或重新组建部门,全部完成挂牌。
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从根本上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面临的职责重叠、分散交叉等问题,早在2015年,总书记就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深化机构改革进行调研。
此后,总书记又多次主持会议研究这一课题,并亲自担任十九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2018年,在中央深改委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又提出“转变和优化职责是关键”“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不仅要把‘块’切好,还要把‘条’理顺”等具体要求,为机构改革科学有序、有条不紊推进指明了方向。
这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重大变革——涉及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超过80个,既横向统筹党政军群,又纵向统筹中央地方,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
短短几个月时间,新组建或重新组建部门陆续完成挂牌、转隶、拟定“三定”方案等工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气势如虹、势如破竹,机构优化协同高效的效应初步显现。
舆论认为,在这场机构改革大潮中,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向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奋进。
这是更高起点的改革再出发—— 2018年,海南经济特区迎来而立之年。
30年前,党中央决定海南建省并成立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使海
南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30年后,海南迈步从头越。
4月13日,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第二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提出27项具体举措,以海南为新标杆,向世界展现中国更高起点推动改革开放的新蓝图……新定位、新战略、新布局,赋予了海南未来无限的创新发展空间。
海南的改革再出发贯穿于30年悠悠岁月中,雄安新区的改革再加速则只在短短一年间。
区域协调发展,是下好“十三五”时期全国一盘棋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京津冀地区,恰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典型缩影。
多次深入考察、反复调查研究,从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思路,到论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总书记对设立雄安新区的战略思考不断深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
设立一年多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财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为把雄安新区打造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提出,赋予雄安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创新发展、城市治
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
从南海之滨到未来之城,放眼中华大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扩大开放的改革举措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抓紧筹备落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建立“一带一路”商贸和投资争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吸吮着40年改革开放积蓄的丰厚养分和过去5年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站上更高起点: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再推湖长制,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这是更涉险滩的改革攻坚战——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唯有以更大决心、更强勇气破藩篱、涉险滩,才能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攻克深度贫困,正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中
之重。
面对问题绝不退缩,面对困难尽锐出战。
2018年5月3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改革各项工作要更加聚焦发力,更加强调一把手负总责、更加强调聚焦问题破解难题、更加强调压实责任加强督战,以不断深化、精准的改革举措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直指一些地方出现的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确保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精准、帮扶扎实、群众满意。
何止是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的改革举措一个接一个: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形势;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这是更惠民生的改革新指向——
进入旅游旺季,清新整洁的山东滨州狮子刘村,农家乐宾客盈门。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鲁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告别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脏乱面貌,代之以生产生活功能分区、垃圾污水有序治理的崭新景象。
2018年2月,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公布。
半年来,多个省份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涉及数亿农民生活质量的改革迅速从顶层谋划落实为张张施工图。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改革突破口。
——向着优质公平目标,教育改革在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基础上,进一步向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等拓展。
——立足分级诊疗、医药分开、基本医保全面联网等医疗改革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出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等改革举措,缓解看病贵、看病难。
——继此前大力推行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等改革举措后,党的十九大后开始探索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进一步打破人口自由流动的壁垒和羁绊。
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精准出击,始终向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
决心坚定、勇气不泄,一处处改革险滩正在不断突破,改革活力正在日益迸发。
“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关键还是要真抓实干”——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紧抓不放、挂牌督战,又对新的改革任务加速推进、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改革打开新局面
2018年7月17日,两则关于改革的新闻引人关注: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宣布,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全国31个省份已全面建立河长制,100多万名河长已经上岗,很多河湖由此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河湖状况逐步好转。
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效应逐步显现,改革首月就实现净减税348亿元,让实体经济企业有更充裕的流动资金投入到智能化、数字化等新经济领域。
一手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出台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手抓党的十九大后新出台改革措施早期收获,同一天的两则新闻,是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真刀真枪抓改革落实的生动反映。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实、难在落实,成也在落实。
“一定要有求实精神,真刀真枪干。”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
第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对新阶段狠抓改革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已经召开的5次会议相关新闻稿中,“落实”一词高频出现16次。
“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问题”“要把调查研究突出出来,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工作做实做深做好”“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抓好改革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重大改革纷纷落地开花——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从上海开始,自贸试验区试点不断扩围,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
2018年3月28日,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个方案,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
这是继十八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这3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后,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一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任务陆续推出,抓改革落实始终是党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以此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落地生效:
价格改革围绕“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的方向多点开花、纵深推进,既形成了顶层设计,又在医药、能源、交通、水电乃至景区、专车等诸多领域逐步放开,企业运行成本、政府管理成本、民众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农村土地改革以“盘活土地资源,激活农村潜力”为落脚点,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接续推进,催生出乡村振兴的巨大内生动力。
产权制度改革把“有恒产者有恒心”写进中央文件,给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下“定心丸”,也让更多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迸发:过去7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始终居世界首位;过去不到两年,全国有13万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安徽完成改革的试点村集体资产一年增值39.4%。
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
突出重点、挂牌督战,改革督察真刀真枪进一步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结束后,改革督察持续发力。
2018年6月2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江苏泰州泰兴市数万吨化工废料非法填埋长江岸边,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整改却宣布完成整改。
被通报后至7月6日,当地有5名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今年5月底,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至7月7日,6个督察组对10省区完成督察进驻,共受理有效举报3.8万余件,各地问责4305人。
环保督察“回头看”的利刃,刺破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诸多敷衍塞责的“落实假象”,而中央改革办组织的改革全面督察和专项督察,则从机制层面将方方面面抓改革落实的情况进行了“真实还原”。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改革办迅速组织对山东、黑龙江、四川、广东等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察,还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围填海管控办法落实情况、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落实情况等进行了专项督察。
督察人员深入一线召开座谈会、查看台账,实地查看社区、企业、农村等改革推进和落实情况,既有效发掘了一批基层抓改革落实的有益经验,也如实反映了一些地方存在的改革认识不清、落实不力等问题,既严肃批评工作不足又明确提出整改建议,推动相关改革进一步
落地开花。
扎实落地、抓出成效,改革不断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至6.9%的中高速区间。
研究机构认为,新动能的加速培育,源自简政放权、降费减税等改革措施释放的活力。而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则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今年以来,新一轮混改试点深入推进,企业活力不断增强;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重点举措初见成效,企业家精神日益彰显。与此同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对外开放主动提速。
良好的改革发展态势和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得到世界积极回应。中国美国商会《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4%的会员企业计划于2018年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改革的成效既写在中国经济的“颜值”上,也写在人民群众不断收获的笑脸上。
今年4月,来浙江义乌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群众发现,这里出现了一个“跑一次没办成”窗口。
以给自己“挑刺”的勇气,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这里轮流值班,面向群众收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建议和意见,并结合群众办事案例研究分析和破解“难点”“堵点”。
2018年3月,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推动这项改革在各地落地开花,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7月,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继续对此聚焦,审议通过《关于浙江等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中央层面解决的事项清单及工作建议》,从中央层面为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基层改革探索加强制度和政策设计。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推动更多居民健康“守门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等一体化服务。
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推动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已经触手可及。
2018年,党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156项任务。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按照总书记明确要求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断推深做实,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氛围。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党的十八大以
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筑牢的坚实根基,在不断迈入深水区的壮阔进程中,改革大业一定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续写新时代的壮丽新篇。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记者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胡浩、林晖)
来源:人民网
第二篇:坚定不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决定》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目标、新观点、新论述、新举措。尤其在总的目标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新的说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全面勾画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上的改革方向,这是决定我们党正确把握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总路线图,它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决定》还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和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面阐述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改革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担当的深化认识,深刻表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我们坚信,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必将继续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建立完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体制机制建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将继续引领未来中国的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美好和广阔的时代前景。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一些问题之所以难推进、难解决,是因为有的属于体制机制遗留的老问题,有的属于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源自思想观念障碍,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的办法解决。我们必须从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领会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重大意义,吃透中央《决定》精神,结合我省省情实际,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学习贯彻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切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号角。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我省改革,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这是新形势下指导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全省改革发展实践起到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重大抉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意见》从16个方面明确了63条具体改革措施,确定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和主攻方向,厘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对我省各领域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份周密而详尽的改革计划,既准确体现中央精神,又深入结合我省实际,既主动反映社会呼声,又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充分体现出省委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态度和行动自觉。
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必须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围绕《意见》的深入实施,把中央总体部署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改革和重点领域突破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紧密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紧密结合起来,以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地方实际、符合群众期盼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改革任务和改革举措,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必须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紧扣我省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突出激发市场活力导向、推动转型升级导向、扩大对外开放导向、利民富民惠民导向、持续优化生态导向,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取得突破,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突破,在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在建设创新型甘肃上取得突破,在强化金融服务上取得突破,在完善发展成果考评体系上取得突破,以点带面牵引和推动整体的改革、全局的改革、系统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推进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历史的担当感和使命感,切实肩负起组织改革、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重大责任。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改革举措,以敢于破冰的魄力提出改革举措,深入系统地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奋力开创我省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新局面。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千帆竞秀逐浪高
千帆竞秀逐浪高
——蓝山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龙 锋
金秋时节,走进三蓝大地,满眼是丰收景象。
在信念和激情的鼓动下,蓝山“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硕果,如同这个季节,随处可见绚丽的色彩恣意盛放: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专门调研并高度评价蓝山基层党建工作;涌现全国先进典型8个,省市先进典型20多个。其中,毛俊村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蓝山县驻东莞市企业联合党委书记雷建基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4月以来,全县790个基层党组织、15300多名党员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科学跨越、富民强县的动力源泉在39万勤劳朴实的蓝山儿女中竞相迸涌„„
创新载体,彰显蓝山特色
“蓝山通过丰富自选动作,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本地特点,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推动了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7月20日,刚刚结束全省县市区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的蓝山县委书记魏湘江在接受湖南卫视专访时说。
为了确保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蓝山县委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邀请党建专家谋划创先争优活动,凝炼活动主题,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先后通过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农村、社区和学校党员代表座谈,在蓝山新闻网开设“创先争优大家谈”,向基层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开展“问计于民”活动,征集创先争优活动“金点子”。针对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以及科教文卫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县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精心设计了争当带富先锋、创业先锋、服务先锋、和谐先锋、余热先锋等“十大先锋”创争载体,高位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还积极组织力量分别制定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考核标准,把公开承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群众评议、领导点评和组织考核三轮驱动。突出上级点评与同级点评相结合、集中点评与分散点评相结合、定期点评与随机点评相结合,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
“这块牌子挂出来,感觉心里沉甸甸的,以前觉得自己和普通群众没两样,现在不同了,我要对得起‘党员家庭户’这份荣誉!”2012年7月1日,蓝山县荆竹瑶族乡友爱村81岁的老党员指着刚挂上家门口的先锋承诺公示牌说。
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党员家庭户”挂牌活动,只是该县创新创先争优活动载体的镜头之
一。两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围绕建设“湖南开放的桥头堡、湘南开发的排头兵、永州赶超的先行县”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先后集中开展了“百个支部举党旗”、“千名党员温誓词”、“万名党员戴党徽”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县域经济中创先争优;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创先争优;在立足岗位、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工作能力。
“一个党员一盏灯,立足岗位勇争先;一个党员一面旗,模范先锋前看齐”、“贪污是根针,刺痛百姓心;廉洁是盏灯,照亮万家人”、“为人做官讲党性,创先争优重品行,真抓实干做表率”„„。一条条朗朗上口的“红段子”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蓝山县城的千家万户,就这样滋润着一名名党员干部的心田。
“发短信话传统”、“读党章忆党史”、“戴党徽温誓词”、“传党旗促发展”、“践诺言作贡献”。活动载体的不断创新,既保持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延续性,也使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
“要坚持群众为先,想基层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对机关和机关干部的满意度”。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德校这样为创先争优活动定位。
2012年2月15日,蓝山启动了以深入群众、深入村(社)、深入项目、深入企业,机关与村、企业结对子,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困难职工结对子,群众对机关的满意度测评的“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作风建设主题年活动,通过拓展外延,不断丰富创先争优活内涵。
今年3至5月,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主任盘德平带领工作队4次深入甘溪村现场办公,并先后辗转长沙、永州、株州等地,帮助该村筹集1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被当地群众誉为“致富路”的出村公路和农田灌溉“民心渠”。
在50多名县级领导办点示范带动下,全县113个单位2000多名工作队员分别深入基层、深入项目、深入企业,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攀穷亲”、“结农缘”、办实事。
今年3月10日,蓝山县所城镇万年村70多岁的特困户郑少清在村逢人就说他遇到的新鲜事:“真没有想到,我照着民情联系卡上的号码打了一个电话,邓书记就带人帮我想办法筹集危房改造资金了,民情联系卡真心为民就是好!”。
如今,像郑老这样的“新鲜事”在蓝山已经不再稀奇了。“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2.11万次,召开座谈会80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79篇,收集意见建议2644条,撰写《民情日记》近7万篇,承诺4176事项,兑现承诺3288项。
为了切实解决老百姓“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全县窗口服务单位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组织考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争创岗位奉献先锋、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评树示范单位、评树满意窗口、评树先进个人的“三亮三评三创三树”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现场打分、网络测评等办法,在全县68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评选树立“红旗窗口”9个、“示范单位”16个、“服务标兵”24名,使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标尺、比有榜样、赶有目标。
在转变作风的过程中,该县坚持“既要催马跑又要拉缰绳”的方针。县纪委先后下发了
《关于实行国家工作人员挂牌上岗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蓝山县国家工作人员作风问责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诫机制,并对7名顶风违纪人员分别给予了年终考核不称职、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处理。“双管齐下转作风”的有力举措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治疗少数干部“精神不振、工作不实、为政不廉、形象不佳”等病症的苦口良药。
改善民生,打造满意工程
“上学免学费,看病有实惠,年老领薪水”。这句顺口溜表达了城乡群众对蓝山县创先争优活动带来新变化、新气象、新成就由衷的赞誉。
为了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惠民利民的过程。每年年初,县委都要安排25个乡镇办事处党委和43个县直职能部门在县委政府工作会上,对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公开承诺,并汇编成册发放到全县“两代表一委员”手中,接受社会监督。
县创先争优办公室组织县公安、教育、卫生、城管、规划、环保、国土等20个民生重点部门的“一把手”围绕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行政收费和优质服务、违诺责任等在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作出公开承诺。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可操作、能践行、好检测”的要求,围绕定诺、亮诺、践诺三环节,立足实际办实事。
在2012年8月22日举行的“蓝山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启动仪式”上,600余名年满60周岁的瑶胞高兴地领到了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银行卡,捧了上“金饭碗”。
“种田的农民也能领取‘退休金’!”这只是蓝山惠民交响乐中的一个小小音符。
该县还充分依托县级职教中心,积极打造“教育惠民”新平台:在全省率先实施“9+3”免费职教模式(九年义务教育+三年中职教育),实行“读书不要钱、就业有保障”惠民政策,创新“前厂后校”、“校企合作”、“订单教学”、“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招生即招工、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县职业中专招生从2008年的不足300人上升到去年的1173人;职教中心完成各类培训4万余人,为园区提供了近3万名优秀技能人才,有效破解就业、就学、用工“三难”,实现企业增效、教育发展、农民增收,省委书记周强要求在全省推广,郭开朗部长在去年全省职教工作会议上对蓝山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蓝山县抓职教经验要在全省职教工作会上总结推广。
今年6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副市长黄志光带队的贺州医改考察团专程来到蓝山考察医改工作。自2011年7月以来,先后有266个市县区来蓝山考察学习。
吸引众多考察者的是该县2011年首创的“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参合农民因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只需要自付10元,其余全部补偿;参合农民在卫生院住院治疗每次住院自付100元。县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改革7500万元,并为乡镇卫生院招聘10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据统计,仅2011年该县卫生院门诊就突破20万人次,补偿资金1000万元;住院突破1万人次,补偿资金1500万元。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全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模式,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医改新举措提名奖”。北京协和医学院、湖南南华大学分别确定课题进行专题理论研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
闻天下》栏目对此进行专门报道,省、市领导和全国人大代表热切关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陆续采访蓝山。蓝山“10+100”模式被作为2012年湖南省十大卫生惠民措施的第一件在全省推广。今年,该县又推广了“5+10+100”医疗模式,即群众在村卫生室就医实行一费制,每次诊疗自付5元,其余由新农合全额报账。7月1日,在全县实施“20+300”、“50+600”限额付费医疗模式(农民在妇幼保健院就医,门诊自付20元、住院自付300元;在中心医院就医,门诊自付50元、住院自付600元,其余由新农合基金全额补偿),可为农民减轻负担5000万元以上,普遍存在的农民因重病、大手术返贫、致困现象有望破题。
2012年,蓝山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再次迈出重要步伐,启动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即在全县非公企业推行农民工“每天多做一小时,十五年后拿工资”的“1×15”模式。同时,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城镇居民、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题;并逐步将城郊农民纳入城市社区管理,解决好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统筹推进,夯实基层党建
万事先抓急、固本先强基。
从全国高校选聘50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农村人才库;与花都区委组织部“攀亲”结对;组织50名优秀农村党支部赴广州培训„„。一项项创新之举,实现了蓝山基层党建的新突破。
县委把加强基层组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来抓,大力实施分类定级、分项推进、分级投入、分工负责、分村考核“五分” 模式,以此促进基层党建上档升级,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蓝山县成家村曾是全县有名的“难管村”、“械斗村”、“贫穷落后村”。说起这几年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转变,村民们对村支“两委”纷纷竖起大拇指:“搭帮村里这些好干部,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让农村党支部“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蓝山注重全面摸底建台账,分类定级抓晋升。本着规范程序摸底、建立台账排位、对标定位整改、结对帮扶推动的原则,按照“党支部自评、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全县706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科学分类。同时,突出对标定位、分类施策帮助基层党组织量身制定整改方案和帮扶措施,并选派了60名经验丰富的退二线科局领导到“好”和“较好”类重点村担任科学发展指导员;对113个“一般”类的村党支部,由乡镇办事处党委班子成员直接兼任第一书记;对31个“较差”村党支部,则从县直单位选派了31名年品行好、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走进蓝山县大山深处的荆竹瑶族乡新寨村,一栋崭新的楼房格外引人注目,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楼前高高飘扬,宽敞明亮的村支“两委”办公室里,会议桌椅、办公设备、电教设施一应俱全。这就是新寨村党员群众的“新家”。“过去找村委会是拣最破的房子找;现在是拣最新的找„„”女支书吴炳竹的朴实话语折射出了该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变迁。
“明确重点求突破,分项推进全覆盖。”是蓝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得意之作。为了抓实“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县委明确了49名党员县级领导直接联建工作制,县委组织部选派了100名党建指导员进驻“两新”组织帮建。截至今年8月,全县已建“两新”组织党组织186个,组建任务完成率列全市第一。“会议流动开、公章随身带、办公靠膝盖”曾经是蓝山农村的一大怪,为了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无处办公”难题。今年以来,县委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抓落实,后盾单位包村抓帮扶,驻村干部包村抓推进,村干部包村抓实施”的工作责任制,筹集建设资金1200余万元,完成了85个新建和110个改建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村村有村部。县委组织部还从县、乡机关和高校毕业生中选派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党员到358个行政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完成了“大学生村干部”全覆盖任务。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是蓝山党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该县依托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县15000多名党员中广泛开展在家亮门牌、出门亮胸牌、岗位亮标牌的“三亮”活动。同时,着力打造“流动先锋”,建立驻花都流动党支部,派驻“蓝山县驻广东省流动党员党工委”,将蓝山驻东莞企业联合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建立集党建、计生、商务、法律咨询、劳动保障“五位一体”的蓝山县驻东莞市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直接服务蓝山在粤的10余万名流动人口。今年7月,县委组织部又成立了“蓝山县驻花都区党支部”,为流动党员再添新家。
“有人管事,还得有钱办事!”这句话道出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心声。为此,县委突出多措并举抓保障,分级投入解难题。按照“县级财政重点投入、部门联村帮扶投入、乡村自筹投入”的方式筹集党建资金4050万元,着力推进村级场所建设、流动党员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乡镇危房改造和五小设施建设。11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结合“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都联系帮带一个行政村,共落实帮扶、帮建资金800万元。
为实现“强化责任抓落实,分工负责增活力”的党建目标,蓝山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把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层层分解,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基层党组织各司其职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立领导干部办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党员县级领导每人联系指导一个乡镇、帮扶一个村(社区)和企业,推动全县80个省、市、县党建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县委组织部实行“部领导分片包干、分项落实”制度,将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副部长、部务委员。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进一步完善议事细则,乡村两级形成了班子集体议党建、班子成员分工抓党建的工作格局。
“过去当村干部,干得好坏一样领补助、享待遇。现在,就不一样了,村干部当得好不好,群众来测评;村干部是上还是下,群众说了算!”在2012年上半年蓝山县村干部考核获得“最高奖励”的大洞办事处上奎村主任吴雄生深有体会地说。
至此,蓝山县的“创新机制强管理,分层考核见成效”机制开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通过创新党建考核机制,建立县、乡、村“分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开展季度党建述职活动,在全省率先将村支“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纳入县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畴,引入群众满意度民主测评机制,严格落实“末位淘汰制”和“一票否决制”。成立督查组,以明查暗访、通报情况、责任追究等,推动考核的全面实施和结果的充分运用,着力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今年以来,全县有3名村干部被责令辞职、2名村干部被停职。过去主要靠县乡落实的人口计生、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纠纷调处等“老大难”工作,开始向“村为主”转变。蓝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调在全省排位由2009年的第116位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第16位,并被评为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和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
每一项创先争优的成果,都积淀为奋进的底气,激发出发展的豪情,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创先争优活动的推动下,蓝山儿女正阔步走在建设产业蓝山、生态蓝山、和谐蓝山、幸福蓝山的康庄大道上。
第五篇:全面深化改革要科学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科学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方向,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航向已经明确,目标令人振奋,蓝图令人向往。如何按照既定的航向,实现既定的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深化改革是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确保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如何科学推进呢,从总体上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强化学习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充分宣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项改革举措,认识重大意义,领会精神实质,憧憬改革愿景。从而使他们充分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全面参与改革。
二是要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分解。要结合实际,对深化改革六个方面体制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经过充分征求广大群众、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分别形成具体的实施推进方案。
三是要科学推进,稳步实施。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
帆风顺,必定会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因此,必须科学推进,稳步实施。要做到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先点后面;要有序推进,不能盲目冒进,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能徘徊拖延、观望等待;要科学决策、征询尊重民意,而不能主观臆断、刚愎自用、违逆民意;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而不能东施效颦、搞一刀切;要协调推进,注重各项决策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不要顾此失彼、虎头蛇尾;要扎扎实实的真干、真落实,不要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说一套、做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总之,要科学统筹,使改革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激发全社会的正能量。
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要充分利用巡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组织专门的力量,对深化改革重大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检查。通过民意测评、查验实效、走访群众等方式,检验深化改革各项重大措施的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