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0: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将其纳入企业整体战略管理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实施,员工整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复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风险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必须正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问题,树立风险意识,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对于识别和防范风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办法的建立,旨在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防范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规划中的风险预防

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要结合企业战略对企业未来几年的整体用工做一个预测,包括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与现状进行对照,形成差距分析,进而提出具体性的人员招聘(或解聘)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总体均衡。

人力资源规划若是总量不够,就有可能带来人才短缺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用工需求;人力资源规划若是总量过大,大量招聘新员工,也有可能造成人员规模过大,人浮于事,相当于“人才积压”。

应对方法:做好人力资源预算工作。各经营单位需比对上年度经营状况及岗位编制,依据本年度经营利润目标,来确定年度人力资源预算。主要包含经营目标的确定、人员岗位编制的确定及工资、社会保障体系、培训、招聘、公司福利(各类补贴及过节费)、办公业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劳动纠纷法律咨询费、补偿费等费用支出预算。

许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很不规范,甚至根本没有人力资源规划意识,只是做一些非常简单的估算与预测,这是不利于企业健康有效发展的。

二、员工招聘与录用的风险预防

人才招聘是推动企业人力资源不断更新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人才招聘工作对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聘需求不清晰,人员需求超过人力资源规划的风险。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加强招聘需求评审,判断有无增员的必要,剔除无效的需求。

2、任职资格设计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人才定位,耗费了大量时间,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这就要求主管招聘工作的人员和用工部门主管领导进行充分沟通,人才入职后要负责什么工作,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从而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

3、面试流程混乱,缺乏标准的风险。整个面试过程,不仅仅是企业在选择人才,人才其实也在观察企业,周到的接待服务、良好的面试流程都是打造企业雇主口碑的机会,也是宣扬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的机会。

4、关于用工年龄的风险。劳动者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上有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因此根据巴音孟克集团及所属公司的产业特殊性及相关法律,避免聘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避免聘用超过50周岁的女性,超过55周岁的男性。退休返聘员工单独签订劳务合同,进行用工风险的特别约定。本办法下发后,涉及到员工超龄的单位,需和员工进行沟通谈话,友好的进行劳动关系解除。

5、校园招聘的风险,应届毕业生面试评价好但实际入职后发现能力素质差,因此要优先考虑先实习后试用的方式。

6、高管聘用的相关风险,因其管理责任大,获取的企业经营信息多,薪酬较高,一旦发生纠纷,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高管聘用过程中一定要向上家任职单位做背景调查,同时约定服务周期及经营目标。

7、员工录用前风险处理,需要进行充分的试用沟通,必要的地方需要双方签字确认。包括试用前的3-5天观察期,观察期过后确定试用期及试用工资,入职后所负责的工作职责沟通,试用期随时解除劳动关系的约定等。

8、员工正式录用的风险处理,需要提供身份证、上岗资格证尤其是特殊岗位操作证、3个月以内的有效体检报告,餐饮从业者需提供健康证及血液检测报告。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入职人员的学历证书真伪进行查询。入职人员均需提供离职证明,或签署劳动关系唯一性的申明书。

9、员工录用一个月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针对社保在外地或挂靠到其他企业单位的,需要签署弃保申明。

10、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11、单位应当做好员工录用后的职业病防护,对于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岗前说明职业危害并定期做身体检查,尤其是离职前的职业病检查。

三、员工培训工作中的风险预防

培训工作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范畴,主要注重员工的培养引导和技能提升,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员工培训机会可以视为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员工培训也存在较高的培训成本。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公司委派学习和培训,不签订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的风险。出去学习培训,企业往往要承担员工的培训费、食宿费、员工工资等费用。但员工没有服务期的约束,很可能在公司委派学习归来后另攀高枝,让企业白白浪费了财力和精力。

2、不能提供内部或外部培训机会给当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任何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一定要先给予一些工作技能技巧的培训机会,如经培训还不能胜任的,才可以进行劳动关系的解除。

3、不做培训需求调查,只注重培训机构的名气。很可能出现讲师讲的内容已经是公司已合理规划解决过的难题。因此调查公司和员工的培训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培训工作真正服务于员工的日常工作。

4、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员工进行特殊作业的,应当安排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作业,归口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审查其从业证件,必要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5、单位或部门应当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并且有责任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督促员工遵守。

四、员工薪酬相关工作的风险预防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薪酬体系都是高风险区,这与薪酬自身的特点以及员工对薪酬的期望与要求密切相关。薪酬体系的两大核心是薪酬水平与薪酬结构,人力资源薪酬风险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薪酬水平风险,通俗地讲,薪酬水平就是薪酬的高低,衡量它的主要标准就是薪酬的公平性。薪酬公平性又分为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内部不公平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进而造成不好的工作氛围;外部不公平经常导致核心员工流失,部分员工无法安心在企业工作。

因此企业薪酬制度的建立与修订既要符合公司经营情况,又要符合市场行业薪酬水平。

2、薪酬结构风险,主要体现在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浮动薪酬比例过高,在给员工形成激励的同时也给员工带来极大压力,造成薪酬的不确定性,员工也缺乏安全感。而在固定薪酬过高情况下,员工的安全感固然提升了,但激励性可能就要差一些。

因此在确定薪酬比例时,企业可以按岗位工作性质与特征将所有岗位分为多个序列,如一般管理序列、职能序列、营销序列、技术序列、技能操作序列,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序列的薪酬结构比例。

3、任何员工包含高管人员入职,其工资个人所得税均由本人承担。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义务,因此公司提供的均是税前工资。

4、工资作为员工劳动报酬的体现,人力资源处只负责工资核算,针对需要代扣工资的情况(正常工作业绩考核除外),均需提供单独的授权代扣委托书。

5、人力资源处负责依据当月员工在岗情况及出勤情况核算工资,对工资核算与发放负责;财务人员对工资核算数据正确与否负责;各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员工薪资是否发放负责。避免工资发放的环节风险。

五、员工绩效相关工作的风险预防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一般情况下,单位员工是比较认同绩效考核的,认为绩效考核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绩效考核就是走过场,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甚至存在反作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绩效考核成效。对于后一种结果,其本质上相当于人力资源绩效风险。归纳起来,它又存在多种更具体的表现形式:

1、考核指标不明确无法量化。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相当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缺乏明确量化的考核指标,员工的工作业绩就无法得到有效评价,绩效考核就形同虚设。

2、考核实施过程走过场。有了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但没有形成健康的绩效考核文化,大家认为绩效考核就是扣员工工资,往往碍于情面在实施考核时所有员工都得高分。这样就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来意义。

3、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应用。绩效工资是绩效考核最常见的应用途径。但要是员工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重过低,而考核结果又没有其它的应用方式,优秀员工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优胜劣汰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企业应该设计系统性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性机制来控制绩效考核风险。这些具体措施或内容包括:设计易于量化的KPI考核指标、选择符合实际的考核周期、加强企业绩效考核文化、严格执行考核、强化绩效考核反馈等。

六、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预防

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都要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就存在风险也就是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风险。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基本法”,但企业在制定及修订规章制度时,必须依据国家、地方相关法律和规定。企业规章制度必须涵盖管理各阶段、各层面、各业务、各环节,包括招聘、录用、入职培训、试用管理、薪酬方案、福利休假、社会保险、绩效考核、员工奖惩、离职管理等,按规范流程进行公示或告知,并保留相关凭据。比如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企业网站公布或公告栏张贴,汇编成册发放给员工(保留发放签收记录),规章制度培训(保留培训签到记录),也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将企业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各阶段的不同风险,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均需站在企业发展的层面来理解和执行人力资源管理。

及时处理劳动纠纷与诉讼。出现劳动纠纷时,应及时成立协调小组,充分了解纠纷的起源和实质,尽量用协调一致的方式化解纠纷。若无法化解或企业不存在过错,则可选择诉讼方式维护权益,但应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凭据信息,包括《劳动合同书》、出勤记录、薪酬支付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违纪违章记录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性平台,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的防范,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规避无谓的法律风险,并将“事后救火”转移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有效途径上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成本,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技能,从而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第二篇:2018年最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

一、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

人力资源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实施,员工整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复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风险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因此必须正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问题、树立风险意识,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为了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防范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特拟定本办法。

二、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开发、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三、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正式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防与管理均依本办法执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

一、人力资源规划中的风险预防

(一)风险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要结合公司战略对公司未来的用人需求做一个预测,包括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与现状进行对照形成差距分析,进而提出具体性的人员招聘(或解聘)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总体均衡。

人力资源规划如果总量不够,就有可能带来人才短缺风险,影响公司正常用人需求;人力资源规划如果总量过大,大量招聘新员工,也有可能造成人员规模过大人浮于事。

因此需做好人力资源预算工作:公司比对上经营状况及岗位编制,依据本经营利润目标,来确定人力资源预算。主要包含经营目标的确定、人员岗位编制的确定及工资、社会保障体系、招聘、培训、公司福利、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补偿费等费用支出预算。

二、员工招聘与录用的风险预防

人才招聘是推动公司人力资源不断更新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人才招聘工作对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聘需求不清晰,人员需求超过人力资源规划的风险。因此需要人力资源部加强招聘需求评审,判断有无增员的必要,剔除无效的需求。要求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和用人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人才入职后承担的工作职责,需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从而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

2、防招聘到不符合企业要求或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有的求职者为了获取职位,可能会采取许多手段,向企业传递一些利己的虚假信息,影响招聘主管及需求部门负责人面试时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招聘主管应严格审查其身份证明及过往经历等等,确保其材料真实性。

3、面试流程混乱,缺乏标准的风险。整个面试过程,不仅仅是公司在选择人才,人才其实也在观察公司,周到的接待服务、良好的面试流程都是打造公司雇主口碑的机会,也是宣扬公司文化吸引人才的机会。

4、关于用人年龄的风险。候选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上有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避免聘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退休返聘员工单独签订劳务合同,进行用人风险的特别约定。

5、校园招聘的风险,应届毕业生面试评价好但实际入职后发现能力素质差,因此可以考虑先实习后试用或导致辅导制的方式。

6、高管聘用的相关风险,因其管理责任大,获取的公司经营信息多,薪酬较高,一旦发生纠纷,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高管聘用过程中一定要向上家任职单位做背景调查,同时约定服务周期及经营目标。

7、员工录用前风险处理,需要进行充分的试用沟通,必要的地方需要双方签字确认。包括试用前的3-5天沟通和观察,确定试用期及试用细节,入职后所负责的工作职责沟通,试用期随时解除劳动关系的约定。

8、员工正式录用的风险处理,需要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及职业资格证书,3个月以内的有效体检报告。人力资源部要对入职人员的学历证书真伪进行查询,入职人员均需提供离职证明,或签署劳动关系唯一性的申明书。

9、员工录用一个月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及时购买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10、公司做好员工录用后的职业病防护,对于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岗前说明职业危害并定期做身体检查。

三、员工培训工作中的风险预防

培训工作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范畴,主要注重员工的培养引导和技能提升,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员工培训机会可以视为公司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员工培训也存在较高的培训成本。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公司委派学习和培训,不签订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的风险。出去学习培训,公司往往要承担员工的培训费、食宿费、员工工资等费用。但员工没有服务期的约束,很可能在公司委派学习归来后离职,浪费了公司的财力和精力。

2、不能提供内部或外部培训机会给当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任何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一定要先给予一些工作技能技巧的培训机会,如经培训还不能胜任的,才可以进行劳动关系的解除。

3、不做培训需求调查,只注重培训机构的名气。很可能出现讲师讲的内容侧重通用型,对公司的具体情况没有指导意义。因此调查公司和员工的培训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培训工作真正有利于员工能力和技能的提升。

4、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员工进行特殊岗位作业的,应当安排有资质的人员从事作业,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审查其从业证件,必要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5、公司或部门应当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并且有责任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督促员工遵守。

四、员工薪酬相关工作的风险预防

薪酬体系是高风险区,这与薪酬自身的特点以及员工对薪酬的期望与要求密切相关。薪酬体系的两大核心是薪酬水平与薪酬结构,人力资源薪酬风险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薪酬水平风险。薪酬水平就是薪酬的高低,衡量它的主要标准就是薪酬的公平性。薪酬公平性又分为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内部不公平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进而造成不好的工作氛围;外部不公平会导致核心员工流失。因此公司薪酬制度的建立与修订既要符合公司经营情况,又要符合市场同行业薪酬水平。

2、薪酬结构风险。主要体现在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浮动薪酬比例过高,在给员工形成激励的同时也给员工带来极大压力,造成薪酬的不确定性,员工也缺乏安全感。因此在确定薪酬比例时,可按岗位工作性质将所有岗位分为多个序列,如管理序列、职能序列、营销序列、技术序列、操作序列等,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序列的薪酬结构比例。

3、任何员工包含高管人员入职,其工资个人所得税均由本人承担。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义务,因此公司提供的均是税前工资。

4、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当月员工在岗情况及出勤情况核算工资,对工资核算与发放负责;财务人员对工资核算数据正确与否负责。

五、员工绩效相关工作的风险预防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员工一般比较认同绩效考核的,认为绩效考核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绩效考核就是走过场,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形式主义本质相当于人力资源绩效风险。归纳起来有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考核指标不明确无法量化。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相当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员工的工作业绩就无法得到有效评价,绩效考核就形同虚设。

2、考核实施过程走过场。有了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但没有形成健康的绩效考核文化,大家认为绩效考核就是扣工资或奖金,碍于情面实施考核时搞“平均主义”。

3、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应用。绩效工资是绩效考核最常见的应用途径。但要是员工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重过低,而考核结果又没有其它的应用方式,优秀员工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优胜劣汰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公司应该设计系统性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性机制来控制绩效考核风险。这些具体措施或内容包括:设计易于量化的KPI考核指标、选择符合实际的考核周期、加强公司绩效考核文化、严格执行考核、强化绩效考核反馈等。

六、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预防

员工在公司中的行为都要受到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就存在风险即公司与员工劳动关系的风险。公司在制定及修订规章制度时,必须依据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涵盖管理各阶段、各环节,包括招聘、录用、入职培训、试用管理、薪酬方案、福利休假、社会保险、绩效考核、员工奖惩、离职管理等,按规范流程进行公示或告知,并保留相关凭据。公司网站公布或公告栏张贴,汇编《员工手册》发放给员工,规章制度培训(保留培训签到记录),也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公司规章制度作为附件。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各阶段的不同风险须高度重视,尤其是是公司高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均需站在公司发展的立场来理解和执行人力资源管理。

及时处理劳动纠纷与诉讼。出现劳动纠纷时,应及时成立协调小组,充分了解纠纷的起源和实质,尽量用协调一致的方式化解纠纷。若无法化解或公司不存在过错,则可选择诉讼方式维护权益,但应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凭据信息,包括《劳动合同》、出勤记录、薪酬支付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违纪违章记录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性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的防范,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规避无谓的法律风险,降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成本,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方式

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以防范。其中,主要方式有回避、转移、预防和抑制等,企业可视当时的情况和条件加以选择。

回避风险方式

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技术中最简单,也是比较消极的一种方式。风险回避有许多限制条件:第一,有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不能回避的,只要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就必然存在风险;第二,回避风险可能带来经济损失,因为回避风险的同时,有可能错过机会;第三,回避了这种风险,却可能产生那种风险。尽管如此,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较差时,采取回避风险的方式还是十分必要的。

1.放弃风险项目和活动。由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是不能控制的,这时可以采取放弃的办法回避风险。如到经济不发达地区投资,由于经济环境差,技术人才缺乏,有可能产生招聘人才失败的风险和员工流失的风险,企业没有能力承担时就可放弃该项目的投资。一些社会人文环境差的地区,容易发生员工道德风险,可采用放弃到该地区投资或从事业务活动的办法回避风险。为了防止培训后员工流失发生培训风险,特别是培训费用很大时,应当放弃培训计划。

2.免除风险单位或个体。处于政治法律不健全、经济波动很大、社会人文环境较差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屡屡发生员工流失、道德事件或员工伤亡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出售或出租的办法免除风险;在经济和技术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员工,或者员工流失危机频频发生,也可以采用出售或出租的办法免除风险;对经常发生道德风险事件和管理失败事件的员工,可以采用开除和辞退等办法免除风险;等等。

转移风险方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协议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部分地转移到企业及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相比,能够进行风险转移的情况比较少,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保险方式。为了防止员工因健康原因和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给企业造成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投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那些具有很大危险性的工作,如驾驶、爆破和野外作业等,投保尤为重要。职业责任保险也是通过保险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它是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时,因疏忽或过失造成合同对方或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导致的经济赔偿责任为承保风险的责任保险,这是由企事业单位投保的团体业务。通过投保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时因疏忽和过失造成的损失转移到保险公司。

2.担保方式。担保是指保证人对被保证人的行为不忠、违约或失误负间接责任的一种承诺。如果职业介绍所、猎头公司、推荐人向企业承诺,当他们所推荐的员工在应聘、工作和离职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和违约行为时,由他们间接承担一部分责任。当然为取得这种承诺,用人企业需要向这些机构交纳一定的费用,并以合同形式规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有了这种担保后,用人企业就可以把由于员工行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损失,转移到职业介绍机构、猎头公司和推荐人身上。

3.企业业务外包方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部分地或全部地外包供应商的过程。如企业可以用合同的形式把企业的招聘、考核、测评和培训等业务活动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自己能力不足造成的管理风险和消除内部管理带来的徇私舞弊等道德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对供应商的服务提出要求,当他们的服务达不到要求时,根据合同的约定要他们给付赔偿金,从而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

4.开脱责任的合同方式。即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增加附加条款而开脱责任。在附加条款中要求应聘人员保证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并规定由于应聘者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和损失由其自己负责。许多工种对应聘者的身体、精神等条件要求很高,如果应聘者提供虚假信息蒙混过关,则为日后发生相应的风险事故留下隐患。这种隐患带来的损失可以通过签订开脱责任的合同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

预防风险方式

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和作用的机理进行分析,包括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从而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有关理论,用它们可以指导风险的防范工作。

1.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信息不对称不完全是产生道德风险和契约风险的根本原因。为了防止这类风险的发生,必须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管理。为此,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加强信息的过程管理,加强对信息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评。

2.加强制度管理。现代企业的运作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比如,劳动工资制度如果不合理,特别是如果执行不公,则会导致人员流失危机的发生;如果财务管理制度有漏洞,执行不力,则为贪污、挪用公款、公款消费等道德风险的滋生搭建了温床。加强制度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权力之间的制衡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制度得到全面地履行。

3.加强激励。实证研究表明,道德风险和员工流失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激励是否得当到位密切相关,如果激励得当到位则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此,企业应强化激励机制,力争做到激励公平,做到多元化激励、差异化激励、人性化激励和长期化激励。

4.缓解员工压力。适度的压力能够为工作带来动力,压力过大则会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带来员工健康方面的风险;同时,由于压力过大,员工为了减轻压力,有可能出现道德方面的风险,或者为了逃避压力,到其他企业工作,产生员工流失风险。通过减轻员工过大的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抑制风险方式

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以采用回避的方法,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对于大部分风险事件,可以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所以,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就要预料风险事件发生后将出现的种种情况,事先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和蔓延;或者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事前采用的防范措施是基于对企业人方资源管理风险发生后出现的种种情况的预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员工的流失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损失的发生,在培训员工时,要求他们会两种以上的工序操作,专中带普;在管理人员中普遍设置副职和助理职务,一旦正职缺位,副职可以随时行使正职职权;还可以建立干部储备制度,以满足各种缺员的需要;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辞职需提前三个月通知企业。这些措施都可以保证员工流失后企业能正常运转。(2)防止商业秘密泄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秘密,这些商业秘密是企业保持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员工流失后,有可能有意无意地泄露这些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损失,削弱其竞争力。因此,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商业秘密的保护,只让必要的人知道,或者把这些秘密分散,只让他们知道一部分。(3)防止培训费用损失。员工的流失会造成培训费用的损失,为此在培训时应签订培训合同,给被培训者设定最低服务年限,或者培训费用由企业和被培训者分担。(4)防止客户资源流失。客户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资源,他们的流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损失,对客户的管理和联系要以公司的名义进行,而且不能让同一个人与之保持联系。(5)防止技术流失。企业人员的流失,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流失,会造成技术的流失,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为此,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企业技术档案,由专人负责掌管;研发阶段的技术,要有阶段性的总结汇报,防止成果未出来时研发人员流失;企业的核心技术只能由少数人掌握,并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管理。(6)防止企业声誉损失。员工流失后,有可能产生诋毁原企业的言行,给企业造成声誉上的损失。所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注意公平、公正,要注意提升员工的士气和情绪。(7)稳住企业人心。当企业流失的人员较多,而且流失的人员影响力又较大时,会造成企业人心涣散,使员工感到企业没有前途。为此,在平时管理中要注意各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人物要给予高度重视。

事后防范措施是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发生后采取的一些措施,目的是使损失尽可能地减少。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事后措施。员工流失后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转时,通常的做法是:延长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当然要增加相应的报酬);从企业外借调相应的人员;招聘l临时工;紧急招聘。(2)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事后措施。最主要的是以合同的形式要求他们不得泄露商业秘密。(3)防止培训费用损失的事后措施。当辞职者没有完成规定的服务年限时,可以按合同的规定要求其交纳相应违约金。(4)防止客户资源流失的事后措施。销售员工辞职时,向他们提出要求,不要到同类企业从事销售工作,更不能带走客户。对辞职人员负责联络的客户要进行重点管理,掌握他们的动态,防止客户流失。(5)防止技术流失的事后措施。技术人员特别是关键技术人员辞职时,要及时收回企业的有关技术资料,并签订有关协议,流出员工不能出卖属于本企业的技术。(6)防止企业声誉损失的事后措施。要特别留意有关媒体,如果有对企业进行恶意炒作的行为,要及时辟谣。(7)稳住企业内部人心的事后措施。这时企业要做好思想工作,并采用相应措施,稳住人心。

作者:黄建强 李录堂 章喜为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第8期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测及防范

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预测及防范

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防范目前已在各管理领域被广泛推崇。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运用、调配、持续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AIRKT结合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总结和分析前期工作成果的同时,研究分析了9项风险控制点重点加强预

测和防范控制,以提升AIRKT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

风险控制点一:员工平均收入

员工平均工资收入是员工稳定和满意度的重要衡量因素,尤其是对流动性较大的岗位,如:业务经理、导购员、一线生产员工。在AIRKT内部,生产序列员工实行计件制或计时制,工资总额承包,生产员工收入透明化,并且在公司内部和市场行情有可比性,并保持一定的竞争力。非生产性人员则按管理咨询导入后的职级职带确定薪酬,分配较为合理,后期将重点考虑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公司对员工平均收入关注的重点应为驻外机构业务经理和导购员,AIRKT后期将结合历史工资收入数据,在人力资源分析简报中定期公布各驻外机构业务经理和导购员平均工资收入排名,鼓励各单位在不断提升工作业绩的基础上主动减

员优化,实现员工收入的增长。

风险控制点二:员工流失率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生产员工流失率较高的主要是25岁以下员工,其中,大部分为劳务派谴员工,进入生产单位后受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流失,该类员工管理关系主要在劳务管理公司,对用人单位而言风险较低。而生产技能型员工流失原因主要为借调或分流、自动离职、另谋职业等;而工作5年以上且生产技能操作骨干员工流失较低,并且公司建立核心技能人才库,实行集资建房等员工福利措施,该举措是降低骨干员工流失率,提高人员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同时,AIRKT制定了员工分类管理办法,针对生产序列员工进行分类管理,打通生产员工职业发展通道,重点对班组长、A类员工重点关注,减少

员工流失,降低人工成本。

风险控制点三:员工投诉事件

员工投诉可细分为个别投诉和集体投诉两类。目前,公司层面已建立总经理信箱、总经理接待日、AIRKT论坛等多种信息沟通渠道。AIRKT内部,也开设有员工沟通的公告牌,员工可通过公告牌逐级向上沟通,其目的是通过双向沟通互动,建立和谐的工作文化氛围,员工也可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对于员工反映问题或投诉事件,各级管理者须强化快速反应意识,做好疏导、沟通、解释工作,尽量把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升级并引起连锁反应。为此,公司在制定干部KPI考核时,也将员工满意度、投诉事

件作为对单位领导的考核软性指标。

风险控制点四:分配公平、合理性

加强薪酬分配公平性、合理性的风险防范,尤其是对分配自主权较大的单位,如生产厂、营销片区中心。为此,AIRKT特别针对生产制造单位,采取计件单价与总额承包的方式进行薪酬分配控制。在薪酬方

案和承包协议中明确了生产旺季,单位计件费用的预留,用于淡季工资支付,降低管理风险;同时鼓励各生产单位减员优化,明确激励措施,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片区中心则按独立核算分配方式进行。

风险控制点五:管理方式方法

在AIRKT内部,由于各级管理者性格特质、管理风格决定对下属员工管理方式存在差异,员工理解程度不同,会诱发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工作中会存在情绪化。为此,AIRKT建立了员工信息沟通渠道,员工可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信件、直接面谈等方式反映问题真实情况,既能缓解员工在工作中的误会,也能及时指出管理者工作中的不足,监督管理者及部门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工作行为。同时,AIRKT层面可定期通过以座谈会、员工交流会、班组长沙龙等方式传达公司领导的管理意图,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风险控制点六:员工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是员工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AIRKT淡、旺季差异明显,员工流动频繁,旺季招收、淡季分流,存在“大进大出”现象。为此,保持骨干员工稳定性尤其重要。针对生产序列员工,AIRKT制定了《员工分类管理办法》,对生产员工细分成A、B、C类,重点关注A、B类员工,该两类员工的异动均严格按审批流程操作,个别关键岗位要组织面谈,分析异动原因,尽可能挽留员工。同时,AIRKT在生产淡季来临时提前启动淡季人员分流方案,并从淡季政策、待遇上考虑,体现不同岗位层级的差异。为肯定员工长期服务公司的个人意愿,公司层面建立了核心技能人才库,入库人员可享受与正式员工同等福利待遇;AIRKT还建立了营销核心人才库,为原地聘员工办理公司正式入职手续,并参照享受劳务合同制

核心员工同等待遇。公司实行的一系列满意工程,将有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稳定员工队伍。

风险控制点七:员工入职条件、任职资格

员工入职条件、任职资格是影响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企业长远发展人才队伍储备提升具有深远影响。建立决策型、专业型、管理型、操作型人才队伍,是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AIRKT在《员工招聘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各岗位的入职条件和任职资格,员工入职必须符合岗位基本任职资格,用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选拔面试时,应对业务能力和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该问题作为风险点控制因素之一,如不加以严格控制,在未来三五年,势必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水平和公司发展。

风险控制点八:员工裙带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比如夫妻在同一个工作部门、上下级的亲戚关系等等。裙带风的产生,对公司发展及员工管理极为不利。为此,AIRKT拟考虑在内部或外部类似岗位人员进行岗位互换,调配相关人员到其它部门。该措施如能顺利实施,后期可定期进行清理,同时员工在调配时,需先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是否存在裙带关系。公司层面为规避这一风险,对管理干部夫妻或

亲属任职岗位均有明确要求。

风险控制点九:员工个人问题

员工个人受心理、家庭、职业发展、团队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存在不稳定因素。员工个人问题作为风险控制点之一,公司拟针对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关键序列人才,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需求,公司层面给予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及时为员工排扰解难。有分析人士指出:新时期的企业管理将是从人治——法治——文化治的角色转变,企业文化也成为时下管理的精华之一。为此,AIRKT在着力提升管理品质的同时,应努力营造工作文化氛围,以适应新时期AIRKT改革和发展,打造具有AIRKT特色的金牌

管理品质。(乘风)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用工风险防范讲师-李丹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

三、《用工风险防控与裁员策略、补偿金计算误区》

课程目标:

1、清晰掌握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类型与实施程序;

2、全面掌握与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实践操作口径;

3、运用诉讼与抗辩、举证技巧以减少企业的诉讼与用工成本,减少企业对外支出。

授课风格:

李丹老师首创在快乐中学习劳动法的理念,用“亲民化”语言诠释晦涩难懂的专业法律术语;用专业理论+案例互动+战略思维 “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鼓励启发学员学习和思考;彻底颠覆了企业管理决策层对传统意义上风险预判的思维模式,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倍受企业与学员推崇。

课程对象:

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经理)、行政总监(经理)、薪资福利主管(专员)、绩效主管(专员)、社保主管(专员)、培训主管(专员)、培训师、招聘主管(专员),工会、企业法律顾问,各类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以及总经办、办公室、企管部、综合部、人事部、劳资部、销售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当前经济严寒下员工关系管理特殊性

1、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特点

2、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员工的主要心理诉求--个人意识与法制意识的“苏醒”

3、“员工关系管理危机”的处理重点--如何预防及控制危机?

第二部分、劳动合同管理篇

1、怎样应对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此类情况的有效处理方法?

2、有关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具体法律规定及企业应对技巧?

3、如何正确设计和使用企业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操作流程?

4、仲裁和司法部门怎样处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关系?

5、如何合法有效的培训服务协议防范员工接受用人单位出资培训后的跳槽?

6、竞业限制协议与核心员工如何管理?

7、新法实施后劳动派遣使用中出现有哪些新问题及对策?

第三部分、工资奖金、工时制度及休息休假

1、揭示社会上对“同工同酬”的误解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正确应用

2、怎样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协商和约定工资?

3、企业在奖金分配和发放上的常见法律错误及改进对策?

4、拖欠或克扣员工工资的常见形式及其法律后果

5、年休假、探亲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哺乳期、工伤假等各类假期的规定及其法律适用

6、标准工时、综合计算工时、不定时工时制之区别与正确运用;

7、如何应对加班费争议及其案例剖析?

8、怎样合理设计工时制度,降低管理风险及加班成本?

9、加班加点的工资计算标准与支付;

10、怎样正确理解与应用员工患病医疗期规定?

11、病假工资、产假工资、工伤期间、停工期间、休假期间等各种情形下的工资支付;

第四部分、裁员篇

1、新法对企业裁员的规定及企业依法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2、企业裁员的各种方法及每种方法需满足的法律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

3、企业裁员的整体策划及如何制定裁员步骤、程序及裁员方案?

4、裁员时对患病或三期女工等弱势群体有哪些特殊保护政策?

5、裁员成本(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与裁员法律文书制作技巧;

6、保障裁员成功的关键点及裁员应注意的法律风险?

7、怎样善待被裁员工及裁员后如何对待留任员工?

第五部分、降薪篇

1、企业整体或大面积降薪的法律风险与解决方案

2、企业整体或大面积降薪的策划、操作思路与保障成功降薪的关键性问题解析

3、企业降薪的法律操作实务与法律文书制作技巧

4、保障企业降薪成功的程序、操作步骤及相关问题处理

5、企业成功降薪的实例介绍以及降薪操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第六部分、劳动争议篇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构建的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原有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区别和变化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仲裁时效的新规定及应用技巧

4、一裁终局的案件对企业的不利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5、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以及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质证技巧

6、劳动争议案例剖析:

剖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争议典型案例

剖析工资支付争议典型案例

剖析疑难工伤争议典型案例

剖析培训服务期违约和竞业限制争议典型案例

7、诉讼中出现法律冲突的情形及其法律适用

8、生效裁决或判决书的执行及难以执行的处理原则

下载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办法(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及防范研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 要 中国自入世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尽快提高自身实力并拥有核心竞争优势,以占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各位领导和尊敬的企业老总、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 我很荣幸能在今天与各位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方面进行一些交流。一个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调查问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调查问卷 调查日期:年月日问卷编号:企业名称:经营范围:通讯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请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地在以下选项上划√或者在上填写答案。 一、员......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来源:原创作者:姜晓亮律师发布时间:2010-3-19 点击数: 1452涉及的问题:一。员工辞退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员工违纪及辞退 2、如何避免辞退员工时的法律......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浅析_以_劳动合同法_为基础(精)

    一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 ,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实现 从 “ 以人管人 ” 向 “ 以制度管人 ” 的转变 :在国家层面 上 , 要求制定相应的劳动法律......

    人力资源管理-

    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2006年1月,我公司承接了某石化公司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开发工作,我作为 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同时负责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招聘体系 外部招聘 一招聘前期 招聘前期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前期的招聘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用人部门必须将所需人员详细的岗位要求发于人力资源。例如: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10项工作】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发展; 4、绩效与激励;5、薪酬福利;6、员工关系;7、企业文化;8、HR信息化推进;9、优化工作环境;10、员工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