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

时间:2019-05-15 00:0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

第一篇: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

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其背后必定承载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卓绝精神。青春是青年的理想信念,青春是年轻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青春更是摆在众多青年面前的一道沟壑,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对梦想的追逐,印刻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轨迹,让时代洋溢着青春的能量,挥洒年轻的汗水成为发展之要。

当下青年遇到的问题:青年成长成才,自强不息是前提。一位哲人说过,任何事情的美好,都是需要交换的。富足的生活不会轻易到来,都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物质充裕的生活也滋长了年轻人没付出就想去享受,不付出就想去啃老,“大学生嫌生活费太少抱怨母亲随是个例却暴露出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传统美德的缺失。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去努力走好人生路”

青年和创新的关系,青年对于创新的作用:青年成长成才,开拓创新是主旋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并且勇于创新的人们,尕松成林是一位冲破世俗藩篱的年轻人,凭借着创业的决心和拼搏的任性,从一个年轻的志愿者,蜕变成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然而,他创业的激情始终没有变,他正用更多的方法,吸引更多创业者抱团发展。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驱动,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渴望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中国的未来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对青年,青春做一总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青年一代,要把艰苦的环境当成磨炼自己的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城市名片”与“城市良心”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城市名片”与“城市良心”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资料中说:下水道作为城市的良心,井盖作为城市的名片,既是检验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数、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城市管理者有无智慧和人本情怀的重要尺度。请结合给定资料,以《“城市名片”与“城市良心”》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要求:见解深刻,主题突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迹清晰。不少于1000字。

城市光鲜亮丽的形象是城市亮丽的“名片”,城市的名片使我们的建筑景观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看不到的基础工程设施、地下管网等地下建筑是城市建筑的内在,是我们城市的“良心”。城市名片的建设更多体现在高楼大厦等“面子工程”上,而城市良心的建设更多的打造方式是下水道等“里子工程”。因此,打造既有光鲜外表又有内涵意义的城市必须将城市的面子和里子相结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优美,交通的便捷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亮丽的建设。相应的城市管理与建设者也就越来越关注城市建筑的形象美,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楼大厦、地标建筑等“面子工程”上,而相应的,下水道等“里子工程”的建设力度却相对不够。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城市的空有外表,甚而使得城市建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短命建筑”,一桩桩建筑因为排水问题、质量问题等最终成为建筑垃圾。因此,城市的建设要让让环境宜居,人民满意,就必须达到名片与良心的结合。

打造“城市名片”,是城市建设的目标。一座城之所以会让众多的游客流连忘返,之所以能成为本市居民的理想居所,首先就必须有适宜人们居中的生活环境。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精神享受的追求,旅游产业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转变方向,例如有的人喜欢平遥古城建筑的历史意蕴、古风十足,有的人喜欢上海现代化建筑的时尚气息、时代元素,完全不同风格的一座座城正是因为能够打造成具备自己的建筑特点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因此,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注重打

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城市名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的实用性固然重要,但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目标,城市的亮点就十分重要。

守住“城市良心”,是城市建设的根基。长期以来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地方建设者更多关注的关注建设速度,只是考虑到地上建筑漂亮、整洁,却对地下设施建设少有过问。久而久之,由于地上的“亮丽”与地下的“落后”形成的鲜明对比,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人间悲剧。处处可见的井盖“吞人”事件的上演就是因为城市良心走得太慢所致。地下管网建设应当同样成为城市建设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对于地下管网尽可能做到地下规划一张图,管道布设一条线,责任单位一部门,这应当是地下管网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同理,城市建设中其他的所有基础建设工程必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为城市打造成亮丽风景线的前提。

不论是小小的“城市名片”还是深埋地下的“城市良心”都关系群众安全,关系民众切身,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要打造名片,更要注重良心,只有将二者并驾齐驱,城市的建设才会更健康,更持续,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第三篇: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用和谐促发展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用和谐促发展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五味杂陈之为和,五音相映之为谐”和谐是不同之间的协调共生,和谐是美好的体现。和谐是修身之要,和谐是齐家之本,和谐是治国之纲。同样和谐强调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和谐文化来修身来处世来顺应自然。

和谐促进人内心的平和,是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内心平和、物我两忘是中国文人长久以来追究的内心境界,然而却不得不承认当代人在处理与自我关系之时却背离了这样的原则,当代或是繁忙庸碌无所作为,或是性情乖张轻易发怒。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于工作压力巨大,每天深陷在沉重的工作之中,让人难以释放压力;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矛盾多样化,在生活中每个人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矛盾,甚至随时可能激化,难以找到知心的朋友。但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中逐渐遗忘了曾经最终重要“和谐”,缺乏和谐理念必然看待自我看待世界变得不再平和。因此当代社会要重拾和谐理念推进人们的内心平和,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促进人与自然正确相处,是绿色发展之基。关于绿色发展,总书记曾用生动的语言加以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道路却是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从肆虐雾霾到到水土流失,从土壤污染到乱排污水。种种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不协调。而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和谐”理念正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和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表述。因此唯有在发展中重树和谐的理念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进而促进绿色发展。

和谐改善社区人际关系,是共享发展的发力点。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邻里关系不和谐那么必然会导致问题积累社会矛盾多发。中国历史上不乏和谐邻里的例子。例如“六尺巷”就是这样的典型。当宰相的家人与邻居争地之时,千里传信希望宰相能够利用职权“帮助”一下家人。而宰相回复却留下了千古佳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

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传递了邻里和谐之道。最终两家人各退三尺形成了邻里和谐的象征“六尺巷”。一封家书传递的是和谐之道,六尺巷正为当代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需用和谐理念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践行和谐文化,是促进人自身协调发展根基;学习和谐文化,是与人和谐的初始一步;追求和谐文化,更是促进生态和谐的必由之举。可以说和谐文化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践行核心就是在促进协调发展,就是在推动共享发展,就是在实现绿色发展。

第四篇:策论文

讲规矩

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秩序、现代社会秩序建立的核心,所谓契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规矩”二字。当中国以大国形象打开大门走向世界舞台时,越来越多“不讲规矩”缺乏契约精神的行为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文明的中国游客、不诚信的中国商家、办事效率低下的中国政府……究其原因,核心在于符合现代社会的“规矩”没有建立起来,“不讲规矩”的思想大行其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每个人的心中没有办事的规矩,每个企业办事不讲规矩,每个政府工作人员不讲规矩,那么,诸如随处丢垃圾、大声说话等不文明行为就不会减少,恶性竞争、欺行霸市、弄虚作假等扰乱经济秩序的现象就不会得到遏制,以及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的工作作风就不会得到好转。所以,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规矩,为国家发展引领发展方向;行业需要有自己的规矩,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个人同样需要讲规矩。规矩需要从外到内、内化于心,使外在僵化的规矩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讲规矩需要靠法治为守规矩营造外在环境。讲“规矩”首先得有“规矩”,有“规矩”之后还得有保障制度,确保人们“讲”规矩。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不同的组织则有各自的纪律。现实是,尽管有条条规矩在,依然有人我行我素,对规矩视若无睹。因此,想要让人人都讲规矩,就必须明确如何“讲规矩”,关键要靠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制度强化人们养成讲规矩的思维习惯。出台八项规定、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等,其作用就是更加明确政府及公务人员的行为界限;东莞市设立“红黑榜”,核心就是给企业立规矩。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对网络经营及个人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靠明确的制度限制不法行为,这是“讲规矩”的大前提。

讲规矩需要靠德治为守规矩奠定内在基础。所有的制度最终都要内化于心才能最终作用于人的行为,仅仅依靠强制的制度管理并不是管理的终极目的,要使人人都养成“讲规矩”的自觉性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正如村官黄家祥为自己立的“规矩”,制定“四议两公开一表决”制度,按制度为村民办事不收取私利,这需要每一个公务人员学习。治理不文明行为,最终也需靠代表中国形象的国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国外的风俗习惯。对于行业的不正之风,同样可以健全行业组织,通过自我约束治理的方式,使违背行规的企业永无出头之日,确保经济发展的良性秩序。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守纪律讲规矩、拥有契约精神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不仅需要靠法治约束,更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夯实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1060字)

第五篇:2018遴选策论文:老年代步车乱象亟待依法治理

遴选策论文:老年代步车乱象亟待依法治理

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主管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势必会造成乱象丛生。因此,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完善有力的监管措施迫在眉睫

在不少地方,一些外形尺寸与机动车无异的老年代步车,不需要办理任何证照手续就大摇大摆上路,成为公共安全一大隐患。此类“老年代步车”的问题可谓老生常谈,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对老年代步车到底该如何治理,尚无确切的答案。因存废的大方向不明,往往是治理一段时间后,老年代步车保有量又持续增加(5月3日《法制日报》)。

不用驾照,不需要牌照,内部构造和电动车差不多,有方向盘,有前进挡和后退挡,前后两排座位,这种被称为老年代步车的新型电动车,出门不用挤公交、不会担心被风吹雨淋,受到不少人喜爱。尤其是,新能源电动车概念营销的广泛推出以及人们环保出行意识的增强,老年代步车有着一定的市场空间。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安全无保障、在行驶中频频违法的老年代步车,如同新型马路杀手。比如,有些车辆起步猛、底盘轻,车速一快,极易发生侧翻,加之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乱穿马路、闯红灯、逆向行驶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使用者和环境中其他人都潜在着危害。并且老年代步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曝光,已成为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

让老年代步车安全规范上路,首先有赖于制定完备的法规。比如《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草案)》规定,北京市将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全环节管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后方可上路。针对动力驱动三轮车、四轮车以及电动摩托车,条例草案明确了其机动车属性,将另行制定管理措施。这样的管理手段很有必要,而这也是道路安全的基石。

其次,需要完善老年代步车生产标准。诚如业内专家建言,应对老年代步车等低速电动车进行供给侧改革,制定专门的国家生产标准。唯有对这些老年代步车在质量参数、行驶速度与续驶里程、安全技术性能等方面完善相关强制性标准,并按标准生产销售,才能为老年代步车安全规范上路提供重要保障。

再者,完善监管措施,以规避老年代步车野蛮生长。比如,有记者针对老年代步车市场野蛮生长进行调查,打了一圈政府热线,似乎消协、工商、交管、质检等部门都有管不了的苦衷。由此可见,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主管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势必会造成乱象丛生。因此,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完善有力的监管措施迫在眉睫。

总而言之,老年代步车需要一个合法的出口,毕竟,代步车速度快、车身小、能载人载物、不堵车,满足了特殊人群快速通行的需要。但为了更安全的出行,唯有走好“法治规范化道路”,这样的代步车才能成为真正的安全车。同样,对于驾驶员,也须时刻牢记依法文明这一安全驾驶准则。唯有如此,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真正负责。

下载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遴选策论文:青年与青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遴选策论文:走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之路

    2018遴选策论文:走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之路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2018年江西遴选策论文——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

    2018遴选策论文:“下清单”贵在“抓落实”

    2018遴选策论文:“下清单”贵在“抓落实”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

    2018遴选策论文:深度扶贫切忌“三种心态”

    2018遴选策论文:深度扶贫切忌“三种心态” 脱贫攻坚本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干部是主心骨,选派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业务能......

    2018遴选策论文:坚决狠刹基层“镀金干部”

    2018遴选策论文:坚决狠刹基层“镀金干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旗手”(★)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旗手”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衡量“中国梦”的标杆标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首先要确保完成“第一......

    2018遴选策论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8遴选策论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城乡环境面貌明显......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弘扬孝道文化正能量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弘扬孝道文化正能量 弘扬孝道文化正能量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