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高考押题卷 语文(二)学生版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一是促进成果转化。要促进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创新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摘编自《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B.如果解决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C.不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还是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要减少干预。D.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激励,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有力手段。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阐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
C.文章着重从企业、政府职能、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方面,阐述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D.文章整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先综述创新的地位及迫切性,接着分述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
B.如果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重大科技问题,就说明我国达到领先世界的创新水平。
C.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从而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
D.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有各自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互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主 角
陈彦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很多年后,成名后的忆秦娥记得,改变她命运的时刻,是一个太阳特别暴烈的下午。她正在家对面山坡上放羊,头上戴了一个用柳条编的帽圈子,柳叶都被太阳晒蔫干了。她娘突然扯破喉咙地喊叫,说她舅回来了。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戏要开演前,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他噗噗地吹开茶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就像两根“筷子”的鼓槌来。“筷子”头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都要折断了,可手一松,又立即反弹得溜直。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整个山沟,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看的人越多,她舅手上的小鼓槌就抡得越欢实,敲得那个快呀,像是突然一阵暴雨,击打到了房瓦上。那鼓槌,看似是在一下下朝鼓皮上落,落着落着,就变成了两个喇叭筒子,好像纹丝不动了。可那鼓,却发出了皮将爆裂的一迭声脆响。以至戏开始了,还有好多人都只看她舅,而不操心场面上出来的演员。好几次,她都听舅吹牛说,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到他这敲鼓的好手艺。省城大剧院的戏,舅说也看过几出的,就敲鼓那几下,还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见了就是骂,说他一辈子就知道在女人窝里鬼混。
舅对娘说:“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赶晚上把娃领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车上县。” 娘就赶紧张罗着要给她洗澡、梳头。她舅说:“一定要把头上的虱子、虮子篦尽,要不然进城人笑话呢。”她娘说:“知道知道。”娘就死劲地在她头上梳着篦着,眼看把好些头发都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痛得她躲来躲去,可娘还不停地梳。
招弟也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头嗡的一下就木了。她想,那咋都是她姐来弟的事。来弟比她漂亮,能干。可没想到,这事竟然是要让她去了。
洗完头,娘给她扎辫子的时候,她问:“这好的事,为啥不让姐去?”
娘说:“你姐毕竟大些,屋里好多事离不开。我跟你爹商量来商量去,你舅也同意,还是让你去。”
“我去,要是人家不要咋办?”她问。
娘说:“你舅在县剧团里,能得一根指头都能剥葱。谁敢不要?”
娘把她姐的两个花卡子从抽屉里翻出来,别在了她头上。这是姐去年挖火藤根,卖钱后买下的,平常都舍不得戴。
“姐不让戴,你就敢给我戴?”她说。
“看你说得皮薄的,你出这么远的门,戴她两个花卡子,你姐还能不愿意。”
娘说完,咋看,又觉得她身上穿的衣裳不合适。不仅大,像浪浪圈一样,挂搭在身上,而且肩上、袖子上、屁股上,还都是补丁摞补丁的。娘想了想,突然用斧子,把她姐来弟的箱子锁砸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娘从那里翻出一件绿褂子来。那是来弟姐前年过年在供销社买的,只穿了两个新年,加上六月六晒霉,拿出来晒过两回,再没面过世的。那褂子平常就一直锁在箱子里,钥匙连娘都是找不到的。
她咋都不敢穿,还是娘硬把绿褂子套在了她身上。褂子明显大了些,但她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出门时,舅说:“你看你们把娃打扮的,像个懒散婆娘一样。再没件合身衣服了?” 娘说:“真没有了。就身上这件,还是她姐的。”
舅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唉,看看你们这日子。不说了,到城里我给娃买一件。走!” 刚走了几步,娘就放声大哭起来。其实,招弟也舍不得娘。
刚出村子,她舅说:“得把名字改一下,以后不要叫招弟了,就叫易青娥吧。省城有个名演员叫李青娥,你叫易青娥,说不定哪天就成大名演员了呢。”舅说完,还很是得意地笑了笑。
突然变成易青娥的易招弟没有笑。她觉得舅是在说天书呢。易青娥舍不得娘,也舍不得那几只羊,它们还在坡上朝她咩咩叫着。十几年后,易青娥又变成了忆秦娥。
(节选自陈彦《主角》,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关于天气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当时天气的炎热,又展现了主人公小时候单调而又贫穷的生活。
B.娘和爹爹以及舅舅都偏爱招弟,主要是因为她虽然年纪小,但是艺术天分很高,容易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
C.在叙述视角上,本文主要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文章所表达的客观社会现实。
D.文章结尾处“她觉得舅舅是在说天书呢”,表现了招弟对于生活中突然而来的变化茫然无措的心理。
5.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穿插有关舅舅的文字,有何写作意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文中招弟的心路历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
语文试卷
第4页(共12页)
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然而,有的地方打着建设特色小镇的旗号,继续走跑马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搞产业园区建设的老路。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相悖,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配置扭曲。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二:
表格一 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7月排行榜最新出炉
(资料来源于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表格二 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区域分布一览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注】从小镇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多达47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资料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很多国家,政府还通过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位于纳帕谷,整个山谷除了酒庄和八个小村落外种满了葡萄。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纳帕郡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对八个小镇提出了“葡萄酒本身、葡萄酒+体育运动、葡萄酒+商业艺术、葡萄酒+休闲养生”四个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
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许多国家的特色小镇不仅绿树成荫、干净
整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底蕴,更不存在“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瑞士小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嵌入式开发”原则,在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几代人用几百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小镇,让环保、绿色、舒适成为了小镇标准。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布局,而是在原有城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B.建设特色小镇,除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新型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语文试卷
第6页(共12页)
C.我国特色小镇分布并不均衡,这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可喜的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当前建设特色小镇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走弯路的现象。
B.材料二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以及区域分布情况,在浙江地区,旅游资源在特色小镇排名中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材料三则从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角度指出了借鉴的方向。
D.材料三中表明,只要对“产业生态位”的准确把握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E.材料一和材料三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方向上都有所暗示,其中都提及了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9.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少警悟,家贫力学,既长,遂通诸经。延祐..初,以《春秋》中乡贡,上礼部..,下第。五年,遂登进士第。以母年八十,上书愿夺所授官一等或二等,得近地以便养,不允。南归奉母之官。州民李氏,以赀雄,其弟死,妻誓不他适,兄利其财,嗾族人诬妇以奸事,狱成而泽民至,察知其枉,为直之。会朝廷征江南包银,府檄.
泽民分辨,民不扰而事集。镇守万户朵儿赤,持官府短长,郡吏王甲,殴伤属县长官,诉郡,同僚畏朵儿赤,托故不视事..,泽民独捕甲,系之狱。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事杀推官梁楫,事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坐系者二百余人,省府官凡六委官鞫问,皆顾忌淹延弗能白,复檄泽民谳之,狱立具,人服其明。
有僧净广,与他僧有憾,久绝往来,一日,邀广饮,广弟子急欲得师财,且苦其棰楚,潜往他僧所杀之,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十五年,蕲黄贼陷徽州,时泽民居宣州。已而贼来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雅重泽民,日就之询守御计,城得无虞。明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来寇城,或劝泽民去,泽民曰:“我虽无官守,语文试卷
第7页(共12页)
故受国厚恩,临危爱死,非臣子节。”留不去,凡战斗筹画,多泽民参决之,累败贼兵。既而寇益众,城陷,泽民为所执,使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年七十。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B.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C.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D.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祐,元朝元仁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B.礼部,“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户籍、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等。C.檄,即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政府公告或者文书。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汪泽民勤勉好学,博学多才。汪泽民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通晓经文,凭借自己的才华,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B.汪泽民孝顺母亲,甚至愿意为此降职。母亲年老之后,为了方便奉养自己的老母,愿意就近任职,但是母亲却不允许。
C.汪泽民刚正不阿,断案如神。汪泽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妇女伸冤,逮捕罪人王甲,找出杀害僧人的真凶,使很多案件水落石出。
D.汪泽民忠于国家,宁死不屈。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参与守城筹划,多次击败敌军,但是,不幸在战斗中被敌人逮捕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2)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题八咏楼【注】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注】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绍兴四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
语文试卷
第8页(共12页)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千古风流八咏楼”,可以说写尽八咏楼之气魄,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B.“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通过写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名胜,引发作者慨叹身世之苦。C.“水通南国三千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婺州水道非常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D.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主要以“三千里”之遥和“十四州”之广极力写出婺州地位之重要。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符号上。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E.作者非常重视文字技巧,气势恢宏而又宛转空灵,这样写来,有助于作者作品风格的多样化。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15.有人点评此诗歌“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登高》“,”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轼的《赤壁赋》中“,”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
(3)李煜在《相见欢》一词中,“ ”这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写出庭院的冷清。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2017年,周冬雨登上20家时尚杂志封面,拿下十几个一线大牌代言,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下蹿红速度最快、吸金最多的小花旦。
②脸书数据泄露事件弄得满城风雨....,扎克伯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拥有大量用户的苹果公司也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③近年,一种号称具有排瘀、收腹、减肥保健效果的肚脐贴让许多爱美的女性趋之若鹜....,但它真能帮人轻松减肥吗?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
。⑤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学奥数、学书法、学古筝、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⑥在皮埃罗·斯加鲁菲看来,人工智能中除了家喻户晓....的阿法狗,神经网络识别图像内容和生成虚拟场景的能力进步更加令人振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2页)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王与老李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在偶然相遇时,老王兴奋地对老李说:“久仰大名啊!” B.李老师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有幸拜读了他的大作,并斗胆对其中几处进行了斧正。C.昨日您光临寒舍,不巧,我出差在外,未能见面,明日我将登门拜访,请您在家恭候。D.在一次元旦联欢晚会上,王利表演了一个精彩的魔术后,说:“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为什么网页防篡改产品一直广受欢迎?首先,①。“恢复”是事后,“防”是事前,只有事前作用失效了才有事后恢复这一说。其次,②。是静态网站,还是动态网站?还是APP后台网站?与数据库是不是有关联?再次,③。自身安全性要做到具备各种隐藏伪装技术、加密技术;不过易用性这个挑战似乎更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生活和健康,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必然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只要实施大庄园制度就会改变这种现状,从而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①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未必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② ③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四川一小学为全校36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2页)
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
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第11页(共12页)
语文试卷第12页(共12页)
第二篇:2015语文高考猜题押题卷
语文补充试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1 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乖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1988年l1月6日题词)(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 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1)(5分)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A项强加因果;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2)(6分)①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④培养了大批人才。(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3)(6分)①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②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③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②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④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南开校父”严范孙本事
天津老城西北角有个文昌宫,其西侧不远处即是严翰林胡同,此地坐落着一片大院套小院、合计约百余间屋舍的大宅院,它的主人便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严修先生(1860——1929,字范孙)。如今严家老宅在城市改造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人们何曾想到:此处竟是南开学校百年历程的发轫地所在。
就教育背景而言,严修与封建王朝时代应试求官的士大夫并无二致,饱读圣贤经典,沉浸科考之中,年仅二十四岁便登上科举顶巅,进入翰林院。他受益于来津主持问津书院的“清流”领袖张佩纶,并由此结识李鸿章和张之洞。青年严修显然更倾心于抱持“经世致用”之学的张之洞,这与他作为盐商家子弟追求实用价值的求知取向不无关联。与众不同的是,严修在应试科举的同时,尚有一条求知“副线”:对于算学兴趣浓厚。早年他师从陈奉周学习算学,“平日于代数、几何致力最深”,后来任职翰林院仍旧兴味不减,以至于出任贵州学政期间竟将算学题列入书院考题之中,曾求助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荐算学讲师到黔执教,任满归途中又在沪上选购五纬捷算》、《圆锥曲线说》等相关书册。其偏重“实学”的自觉,较之甲午战后风气大开士大夫整体“学术转型”,明显提早了十多年。在贵州学政任所,严修跟从祁祖彝学习英文,大约十年之后任职学部期间,仍每日与陈宝泉等坚持习读英文不辍。他的趋新倾向,还体现在戊戌前为其长子智崇开列“中西合璧”的学习方案上,其中颇敢舍弃:“训诂之学,金石之学,校勘之学,虽不学可也;骈文,古近体诗,不学可也;极而言之,时文、试帖、律赋、不学亦可也;字则小楷最为切用,求速求匀,而能事毕矣,篆隶不学亦可也。”一个翰林出身的文教高官对国学采取如此“放达”的态度,至为少见。
除了洋洋大观的严氏日记和一些唱和酬酢的诗词之外,严修绝少有著作行世。他中年时发过这样的感慨:“好争者必不直,好盟者必不信,好怒者必不成,好察者必不智,好服药者必 5 不寿,好著书者必不通。”洞明世事使他“轻著述而重躬行”,择取“毕竟须回实处去做”的路径,与一般文人的崇尚虚文显有不同。
1898年之于严修,是个充满转折又预示着新机的关键年份。因奏开“经济特科”而开罪于自己的恩师和翰林院顶头上司徐桐,事实上断送了他前期的京官生涯。同年六月间,在好友徐世昌的引介下,严修在天津小站结识了在此练兵的袁世凯、段祺瑞等一批新进军人,彼此印象颇佳,日后随着北洋系军人的政治崛起,严氏在北方的兴学活动得到这个实力集团的鼎力相助。是年冬,严家私塾开馆,严修为其子弟们聘请的“新学”教师乃张伯苓,这位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前海军士官在此教授英语、理化知识以及健身怡情的体育游戏。严、张联手合作,为此后创设北方名校奠定了根基。
严修的两次日本之行,无疑为他其后的兴学活动提供了参照和动力。上世纪初,先进人士纷纷东渡“取经”,清廷新政更明确要求文教官员必须赴日本考察之后方能履职。在这样的背景下,1902年秋严修楷同两个儿子自费东游,其收获和感慨自不必说,本国求新过程中的诸多困惑竟也在游访间获致释然:一日游关西寺院,闻钟声悠扬,观众僧诵经,因而顿悟:“讲学问不必废词章,讲教化不必废僧道”,新与旧并非水火不容。东游归来,严修与一些津门士绅集资办学。他们将会文、问津两个书院改建为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又应天津知府的要求,废庙兴学,建起官立学校多处,严家老宅更增设了蒙养学塾和女子学馆。一时间,津门兴学之风颇盛。
在教育史上,严修可谓中国近代认真借鉴日本经验的代表性人物。他两次东游的一个附带收获,是聘订了一批日本教习来华执教。他参与改建的天津民立第一小学的教员中日本教习竟有七人之多;直隶各地建立劝学所的实施方案也是由日本人制定。当时,对于支付重金聘请日本教习曾经有种种非议,严修的态度十分明确:“教员用东人需费诚巨,然不如是,则内容仍不可问;且不如是,则永无可以不用东人之日。故此费不能惜也。”同时,他选送近百 6 名官绅青年进入东京弘文学院、经纬学堂等校学习法政、师范、印刷等课业,后来主政晚清学部,部内留日归来者明显居于多数。他坚持认为:欧洲之程度,我国数十年内,恐无赶及之望,“果欲学步他人,只可仍从日本入手。否则一片空论而已”。
随着南开中学十年办学经验的积累,筹办大学日益提上日程。一九一五年春,严修偕张伯苓先后走访参观京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学校等机构,考察大学的基本情况。一九一七年始,张伯苓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教育学。直到1919年9月,南开学校大学部终于正式开学。继而创建南开女中,不久又增设南开小学之议。至此,南开学校在天津形成了自小学、中学到大学、女中的完整系列规模。
(选自张晓唯《民国学人的盛年与黄昏》,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传记开篇对如今严家老宅在城市改造中已不复存在的感叹,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这位“南开校父”的怀念之情,激发了读者了解严修的阅读欲望。
B.严修出身盐商家庭,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科举及第进入翰林院后,因受张佩纶、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影响,抱持“经世致用”之学。
C.严修早年喜欢算学,任职翰林院仍兴味不减,体现了他对“实学”的自觉,这种“自觉”比其他士大夫提早了十多年。
D.和一般文人的崇尚虚文不同,严修“轻著述而重躬行”,除一些日记和应酬诗词外,绝少有著作行世,因为他认为“好著书者必不通”。
E.本文记述了严修重视“实学”、兴办“新学”的经历,展示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突出成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2)严修能够取得一系列办学成绩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7(3)为什么说严修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认真借鉴日本经验的代表性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4)一个翰林出身的文教高官对国学采取那样“至为少见”的“放达”态度,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分)
A,3分;D,2分;E,1分(“生动形象”不合理)(B抱持“经世致用”之学是受张之洞的影响;C比“风气大开士大夫整体‘学术转型”’,提早了十多年)
(2)(6分)
①能够迎合时代潮流,创办新学教育;(或在教育上主张中西合璧,对国学采取“放达“的态度)
②重视实践;不好空谈,绝少著作行世。
③借助实力人士的帮助,如北洋集团和张伯苓的帮助。
④借鉴国内外的办学经验,如去日本考察、聘用日本人执教和走访京津两地的大学机构。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3)(6分)
①日本之行解决了他在本国求新过程中的诸多困惑,为他后来的心学活动提供了参照和动力。
②不惜重金聘请日本人来华执教,一些学校的实施方案也由日本人制定。
③选送大量官绅青年进入日本学校学习,主政学部时又大量重用留日归来者。
(每点2分)
(4)(8分)
参考一:①采取这种态度说明严修意识到学问的意义在于“实用”。他的盐商子弟的身份让他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②他大力兴办新学教育,主张开“经济特科”,选送学生到日本学习法政、师范、印刷等课业,都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③他并非否定国学,因为他本人也饱读圣贤经典,并由此进入仕途,他的这种态度无非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④他的这种态度和我们现在教育提倡的“学以致用”的思想是一致的。参考二:①采取这种态度说明戊戌前的严修比较偏激。盐商子弟的身份让他更多地看到了学问实用的一面,而忽略了学问对人精神影响的一面。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特别是日本之行让他明白了新与旧并非水火不容的道理。③他本人饱读圣贤经典,并由此进入仕途的经历对于他日后的成就应该不无关系,这恰恰说明了他以前主张舍弃的东西也是有价值的。④他对国学的那种言论无非是对传统文化中不重视实用现象的愤激之言。
(每点2分,有道理即可酌情给分)
1、众所周知,诺贝尔是瑞典的化学家、产业家、甘油炸药的发明者,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顶之多,他当时的遗产約有三千三百万克朗(约折合920万美元)。1895年11月27日,他用这笔巨额遗产创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金。他对金钱和财物从不贪得无厌,对旁人他慷慨施舍,对发展科学他大力资助,自己却过着俭朴的一生。他曾说过:“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紀念碑等荣誉,更值得我关心”。诺贝尔奖,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個人最高荣誉,也是威信最高的国际性大奖。
2、世界首富盖茨一直表示“财富并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支配它而已”,希望自己对世界有“正面的贡献”。不久前在接受英国电视节目访问时,宣布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表示这是他和妻子梅琳达的共同决定。,“我们决定不会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3、2006年股神巴菲特也承诺把自己99%的财富捐赠给比尔梅林达基金和慈善机构。2010年盖茨和巴菲特联合号召美国所有亿万富人损赠一半的财产,据说目前同意签约的已有40 9 位左右。日前,美国华裔生物制药大亨陈颂雄也响应了“捐赠号召”,决定将捐出至少一半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在取得70多亿巨大财富的同时,陈颂雄不忘回馈社会。他总共向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尼卡的圣约翰医院捐赠1.35亿美元,还提供1亿美元保证金帮助当地一所医院重新启用。4、2004年7月,蚌埠怀远县农民张桂硕在深圳将自己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江苏镇江一患白血病女孩,他还因长期无偿现血荣获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2001———2003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荣誉证书。5、2004年至今,在北京打工的六安农民张仁杰,利用打工的微薄收入,创办专门救助流浪者等困难群体的公益网站——— "感恩中国”网站,一年义务救助了近200位病残、流浪、乞讨者。
6、一个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又取了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然后又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也有东西要卖。
两年之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商贾云集的慈善募捐会议时,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书商迎了上来,紧握着他的手不无感激地说:”先生,您可能早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我一直认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富商万万也没有想到,两年前一句普通的话竟能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了自尊心,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找回了自信心,一个自以为一无是处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终于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不难想象,这位富商当初即使给年轻人很多钱,没有那一句尊重鼓励的话,年轻人也断不会出现人生的剧变。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7、特里莎修女1910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因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她18岁时离开 10 家乡来到印度,投身于慈善事业。1949年,特里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创立了慈善机构——“慈善会”,并且以此为基地,在印度开展救助孤儿、穷人、老人和麻风病患者的慈善工作。特里莎修女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她曾先后获得印度尼赫鲁奖金、美国约瑟夫·肯尼迪基金会奖金和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平奖金,并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修女尚且如此,正常人情何以堪!)
8、《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9、名言
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伊索
三、参考题目
人性的光辉 快乐的真谛 浇铸一种新的人性 快乐是一种选择 我为什么生活 荒漠甘泉 边走边悟 这种动物叫做人 咖啡中的爱 爱的力量 爱的真谛
四、美文欣赏: 为世界留一杯爱 罗莹(50分)
由爱,友爱,爱。——题记
爱是由凋败的寒冷中盛开了璀璨的年华;爱是由云雾的蔼蔼中生出了动人的天蓝;爱是由芳晨的凝固中衔出了窈窕的柳枝。爱的真谛是,为世界留一杯爱。
用你临走的嘶吼,为世界留一杯爱。大爱无私,小爱暖人。他生来就如此俊俏,不爱世俗脂粉,却爱芳香野草。岸芷汀兰,是他的闲趣;汨罗投江,是他的结局他有百合一般纯洁的心灵,即使出淤泥也不染;他有高山一般壮阔的志向,即使万丈深渊也不屈。官场步步纠心,纠住了他的发丝,纠住了他的衣襟。屈原孑然而立,必然敌不过的是奸计。如此,又怎样,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灭心中的爱意。他爱高尚,爱公正,爱廉明,爱受他庇护的百姓。为了爱,烈火焚身,粉身碎骨,他没低头。他的爱是大爱,就算从此就这样化作一缕轻烟,也这样爱了,更把爱留了下来。为世界留一杯爱,爱得至死不渝。
用你大漠的身躯,为世界留一杯爱。倘若我微笑,便笑靥如花,定是动人的,任他是谁。她不美貌,却美好,她不受世俗的限制,但她追寻爱的那份童真却是骄傲。作为一个作家,她的幻想总是惹人莫名其妙,即使是伴着幻想游历了世界各地却还是不满足。踏上撒哈拉沙漠旅途的那一秒,我猜是她最兴奋的时刻。作为一个女孩子,尽管艰苦,她却从不曾抱怨。没有后退,没有嘶声力竭,更没有后悔踏上这片漫漫黄沙的苍凉。她在这里放声高歌过,有幸福,有满足;她在这里垂死挣扎过,有绝望,有悲泣。可是她依然坚持写作,把她全部的爱写进书本,然后与我们分享,于是,我们也爱上了她。三毛的传奇是一本本札记,一切一切,令人憧憬,令人感动。她的爱是小爱,但却用这小爱暖了我们的情。为世界留一杯爱,爱得天昏地暗。
用你血气的手掌,为世界留一杯爱。爱令人快乐,给人悲伤,使你独立,让你坚强。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我,也要给世界一杯爱的力量。尽管微小如蚁,却美如神。在书海中飞翔确实是一生的畅想,但是我却想象为社会尽一份力量。我愿用我的知识教人坚强;我愿用我的爱心唤人成长;我愿用我的手掌造一方天堂。知道这世界总是充满悲伤,但我一定要为世界添点阳光。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就发出加倍的力量。我心中有爱,爱世界,爱生活,爱人。所以我也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爱。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一件件小事也能汇成大海;只要我们行 12 动起来,一个个脚落也能充满爱。为世界留一杯爱,爱得坚贞不移。
爱教人成长,爱教人善良,爱也教人坚强。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也为世界留一杯爱。让爱,爱得地久天长。无言的帮助(48分)斯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你只需伸出一只手,便可救人一命于悬崖;有时你只需给予一杯水,便可拯救一人于沙漠;有时你只需一个微笑,便可挽救一生于困境。帮助不是非得贡献自己大部分财产,帮助不是非得大张旗鼓。帮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也可以无言。道德沦丧,谁人还信无私的帮助?由于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达到了可以不择手段的程度,人们自己不愿做出无私的帮助,更不愿相信别人的无私帮助。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道德的沦丧。十几个路人从身旁走过却不愿伸出援手,结果我们失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还有近年来关于“红十字会”的关注,广大百姓为帮助贫困的人寻求到了这一途径,最终却不知道自己捐献的血汗钱究竟到了谁人手里。人们不相信红十字会了,更不相信这个社会还有无私的帮助。怎办?道德沦丧了吗?谁还愿意帮助别人了呢?
历史见证,慈善事业还有光明的帮助。我国慈善事业还是比较兴盛的,许多企业名人,社会名流,明星都很愿意参加慈善活动。我国最大的慈善家陈光标称为“第一慈善家”,不是说他是我国第一个参与慈善事业的人,而是捐款最多的人。据统计,陈光标已经捐献一百多万。最重要的是每次捐款他的高调不是为自己提高名气,而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事业。原来,道德依然存在,光明的帮助如火炬照亮你我他。意义重大,无言的帮助蕴藏无穷力量。人有一个很特别的情感,自尊心。有些人在落魄的时候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别人是在可怜他,他不需要施舍。
所以有时候光明的帮助会伤害别人。但是如果你给予无言的帮助,而他最终获得了成功,那 13 么他是真心感激你的。这种现象在外国极其普遍。什么是无言的帮助?不是直接在他面前放一叠百元大钞,不是叫一个失业青年直接坐上经理位置。如果一个贫穷的人在卖笔,你把卖笔的技巧,比如包装,销售等方法告诉他,这就是无言的帮助。而不是把他所有的笔都买下来,无言的帮助还有许多途径,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感叹!社会的正能量!无言的帮助给予别人真正所需要的!
无言的帮助比一般的帮助更值得提倡。“无言”中其实蕴含了最强大的力量和最温暖的拥抱。“无言”中暗藏了大量的话语,那是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懂的语言。窗体顶端
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双调] 殿前欢·客中
[元]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①,红叶湓江岸②,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①青泥:指青泥岭,坎坷难行。剑关:剑门关,地势险要。②湓江:长江的支流。(1)“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2)在这首元曲中,“望”和“随”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做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1)对比。“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将功名之渺小和仕途奔波之艰难进行对比,突出了追求功名的沧桑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4(结合诗句阐释1分,产生的艺术效果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望”长安,可见作者对功业之渴望,但“可望而不可及”,前程渺茫,鬓发已斑。(1分)“随”征雁,言极被动,明知功名虚幻,却还要四处奔波。(1分)作者内心无法挣脱的矛盾,以及无法把握的人生无奈和悲哀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见解,言之成理亦能得分。)
第三篇:2018高考押题卷 语文(二)教师版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
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一是促进成果转化。要促进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创新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摘编自《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B.如果解决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C.不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还是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要减少干预。D.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激励,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有力手段。【答案】D
【解析】A项,“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错,根据原文,“重大
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B项,“就一
定能全面提高”太绝对化;C项,“政府都要减少干预”表述有误,原文是“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阐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
C.文章着重从企业、政府职能、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方面,阐述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D.文章整体思路是先总后分,先综述创新的地位及迫切性,接着分述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
【答案】B
【解析】没有对比的手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也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
B.如果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重大科技问题,就说明我国达到领先世界的创新水平。
C.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从而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4页)D.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有各自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互补。【答案】B
【解析】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我国科技创新……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主 角 陈彦
很多年后,成名后的忆秦娥记得,改变她命运的时刻,是一个太阳特别暴烈的下午。她正在家对面山坡上放羊,头上戴了一个用柳条编的帽圈子,柳叶都被太阳晒蔫干了。她娘突然扯破喉咙地喊叫,说她舅回来了。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戏要开演前,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他噗噗地吹开茶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就像两根“筷子”的鼓槌来。“筷子”头朝鼓皮上一压,眼看“筷子”都要折断了,可手一松,又立即反弹得溜直。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整个山沟,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看的人越多,她舅手上的小鼓槌就抡得越欢实,敲得那个快呀,像是突然一阵暴雨,击打到了房瓦上。那鼓槌,看似是在一下下朝鼓皮上落,落着落着,就变成了两个喇叭筒子,好像纹丝不动了。可那鼓,却发出了皮将爆裂的一迭声脆响。以至戏开始了,还有好多人都只看她舅,而不操心场面上出来的演员。好几次,她都听舅吹牛说,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到他这敲鼓的好手艺。省城大剧院的戏,舅说也看过几出的,就敲鼓那几下,还没有值得他“朝眼窝里眨的”。不管舅吹啥牛,反正娘见了就是骂,说他一辈子就知道在女人窝里鬼混。
舅对娘说:“麻利把招弟收拾打扮一下,我赶晚上把娃领到公社住下,明天一早好坐班车上县。” 娘就赶紧张罗着要给她洗澡、梳头。她舅说:“一定要把头上的虱子、虮子篦尽,要不然进城人笑话呢。”她娘说:“知道知道。”娘就死劲地在她头上梳着篦着,眼看把好些头发都硬是从头皮上薅掉了,痛得她躲来躲去,可娘还不停地梳。
招弟也不知是高兴还是茫然,头嗡的一下就木了。她想,那咋都是她姐来弟的事。来弟比她漂亮,能干。可没想到,这事竟然是要让她去了。
洗完头,娘给她扎辫子的时候,她问:“这好的事,为啥不让姐去?”
娘说:“你姐毕竟大些,屋里好多事离不开。我跟你爹商量来商量去,你舅也同意,还是让你去。”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4页)
“我去,要是人家不要咋办?”她问。
娘说:“你舅在县剧团里,能得一根指头都能剥葱。谁敢不要?”
娘把她姐的两个花卡子从抽屉里翻出来,别在了她头上。这是姐去年挖火藤根,卖钱后买下的,平常都舍不得戴。
“姐不让戴,你就敢给我戴?”她说。
“看你说得皮薄的,你出这么远的门,戴她两个花卡子,你姐还能不愿意。”
娘说完,咋看,又觉得她身上穿的衣裳不合适。不仅大,像浪浪圈一样,挂搭在身上,而且肩上、袖子上、屁股上,还都是补丁摞补丁的。娘想了想,突然用斧子,把她姐来弟的箱子锁砸了。娘从那里翻出一件绿褂子来。那是来弟姐前年过年在供销社买的,只穿了两个新年,加上六月六晒霉,拿出来晒过两回,再没面过世的。那褂子平常就一直锁在箱子里,钥匙连娘都是找不到的。
她咋都不敢穿,还是娘硬把绿褂子套在了她身上。褂子明显大了些,但她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出门时,舅说:“你看你们把娃打扮的,像个懒散婆娘一样。再没件合身衣服了?” 娘说:“真没有了。就身上这件,还是她姐的。”
舅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唉,看看你们这日子。不说了,到城里我给娃买一件。走!” 刚走了几步,娘就放声大哭起来。其实,招弟也舍不得娘。
刚出村子,她舅说:“得把名字改一下,以后不要叫招弟了,就叫易青娥吧。省城有个名演员叫李青娥,你叫易青娥,说不定哪天就成大名演员了呢。”舅说完,还很是得意地笑了笑。
突然变成易青娥的易招弟没有笑。她觉得舅是在说天书呢。易青娥舍不得娘,也舍不得那几只羊,它们还在坡上朝她咩咩叫着。十几年后,易青娥又变成了忆秦娥。
(节选自陈彦《主角》,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关于天气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当时天气的炎热,又展现了主人公小时候单调而又贫穷的生活。
B.娘和爹爹以及舅舅都偏爱招弟,主要是因为她虽然年纪小,但是艺术天分很高,容易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
C.在叙述视角上,本文主要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文章所表达的客观社会现实。
D.文章结尾处“她觉得舅舅是在说天书呢”,表现了招弟对于生活中突然而来的变化茫然无措的心理。【答案】B
语文试卷
第4页(共14页)
【解析】“因为她虽然年纪小,但是艺术天分很高,容易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表述错误,于文无据。
5.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穿插有关舅舅的文字,有何写作意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在文章的写作顺序上,这段插叙使行文起伏变化,有了波澜,避免文章呆板、拘谨。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了舅舅多才多艺的一面,也表现了舅舅“浪荡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③从小说情节上,戏台对于招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为主人公以后艺术道路的成功作铺垫。6.文中招弟的心路历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放羊时候的百无聊赖;②回忆赶场子的时候,看舅舅敲鼓的沉醉和入迷心境;③得知母亲送她跟随舅舅去学习戏剧消息后的高兴和茫然的矛盾心理;④和家乡、亲人离别时的不舍和依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然而,有的地方打着建设特色小镇的旗号,继续走跑马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搞产业园区建设的老路。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相悖,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配置扭曲。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二:
表格一 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7月排行榜最新出炉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4页)
(资料来源于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表格二 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区域分布一览
【注】从小镇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多达47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资料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很多国家,政府还通过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位于纳帕谷,语文试卷
第6页(共14页)
整个山谷除了酒庄和八个小村落外种满了葡萄。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纳帕郡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对八个小镇提出了“葡萄酒本身、葡萄酒+体育运动、葡萄酒+商业艺术、葡萄酒+休闲养生”四个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
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许多国家的特色小镇不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底蕴,更不存在“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瑞士小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嵌入式开发”原则,在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几代人用几百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小镇,让环保、绿色、舒适成为了小镇标准。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布局,而是在原有城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B.建设特色小镇,除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新型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C.我国特色小镇分布并不均衡,这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可喜的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答案】C 【解析】“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表述错误,根据表格二可以得知,西南地区存在“同质化现象”。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语文试卷
第7页(共14页)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当前建设特色小镇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走弯路的现象。
B.材料二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以及区域分布情况,在浙江地区,旅游资源在特色小镇排名中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材料三则从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角度指出了借鉴的方向。
D.材料三中表明,只要对“产业生态位”的准确把握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E.材料一和材料三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方向上都有所暗示,其中都提及了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答案】BD
【解析】B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表述错误,应该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D项,“只要……就”的逻辑关系不正确,太绝对化。
9.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4分)
【参考答案】①政府通过创新理念和包容性政策积极引导。②市场推动产业融合形成主题性强的产业链。③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少警悟,家贫力学,既长,遂通诸经。延祐..初,以《春秋》中乡贡,上礼部..,下第。五年,遂登进士第。以母年八十,上书愿夺所授官一等或二等,得近地以便养,不允。南归奉母之官。州民李氏,以赀雄,其弟死,妻誓不他适,兄利其财,嗾族人诬妇以奸事,狱成而泽民至,察知其枉,为直之。会朝廷征江南包银,府檄.
泽民分辨,民不扰而事集。镇守万户朵儿赤,持官府短长,郡吏王甲,殴伤属县长官,诉郡,同僚畏朵儿赤,托故不视事..,泽民独捕甲,系之狱。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事杀推官梁楫,事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坐系者二百余人,省府官凡六委官鞫问,皆顾忌淹延弗能白,复檄泽民谳之,狱立具,人服其明。
有僧净广,与他僧有憾,久绝往来,一日,邀广饮,广弟子急欲得师财,且苦其棰楚,潜往他僧所杀之,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十五年,蕲黄贼陷徽州,时泽民居宣州。已而贼来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雅重泽民,日就之询守御计,城得无虞。明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来寇城,或劝泽民去,泽民曰:“我虽无官守,语文试卷
第8页(共14页)
故受国厚恩,临危爱死,非臣子节。”留不去,凡战斗筹画,多泽民参决之,累败贼兵。既而寇益众,城陷,泽民为所执,使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年七十。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B.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C.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D.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祐,元朝元仁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B.礼部,“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户籍、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等。C.檄,即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政府公告或者文书。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答案】B 【解析】“户籍”错误,掌管“户籍”为户部职能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汪泽民勤勉好学,博学多才。汪泽民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通晓经文,凭借自己的才华,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B.汪泽民孝顺母亲,甚至愿意为此降职。母亲年老之后,为了方便奉养自己的老母,愿意就近任职,但是母亲却不允许。
C.汪泽民刚正不阿,断案如神。汪泽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妇女伸冤,逮捕罪人王甲,找出杀害僧人的真凶,使很多案件水落石出。
D.汪泽民忠于国家,宁死不屈。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参与守城筹划,多次击败敌军,但是,不幸在战斗中被敌人逮捕杀害。【答案】B 【解析】“但是母亲却不允许”表述错误,应该为“但是却不被朝廷允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2)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4页)
【参考答案】(1)朵儿赤贿赂巡按御史,接受王甲家人的申诉,想要释放王甲,汪泽民严肃地与御史争辩,御史沮丧惭愧,当夜即离开,于是最终将王甲治罪。(“赂”,贿赂;“辨”,争辩;“沮怍”,沮丧惭愧;“乃”,于是。大意1分)
(2)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含冤承认,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没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明日”,第二天;“胜”,忍受;“考掠”,拷问;“诬服”,含冤承认。大意1分)【参考译文】
汪泽民,字叔志,徽州路婺源州人。年少时机警聪明,家境贫困,努力学习,长大后,通晓各种经书。延祐初年,以《春秋》考中乡贡,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落选。五年,终于考中进士。因母亲年已八十,上书请求情愿削减所授官职一等或二等,而求到故乡附近任职以便奉养母亲,未得朝廷允许。回到南方迎接母亲一同赴任。平江州民李氏,以家财富有称雄,他弟弟死了,弟妻发誓不改嫁,李氏图霸弟弟的家产,唆使同族人诬告弟妻与人通奸,这案已判定而汪泽民到任,调查了解了她的冤屈,为她平反。又碰上朝廷征调江南包银,岳州路下达文书派汪泽民办理,百姓未受侵扰就将包银办齐。
镇守万户朵儿赤,把持官府的是非,郡吏王甲,打伤属县的长官,告到郡中,同僚畏惧朵儿赤,借故不受理此事,只有汪泽民收捕王甲,关押入狱。朵儿赤贿赂巡按御史,接受王甲家人的申诉,想要释放王甲,汪泽民严肃地与御史争辩,御史沮丧惭愧,当夜即离开,于是最终将王甲治罪。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之事杀死推官梁楫,事情牵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牵连入狱的有二百余人,江西行省和潮州府共六次委派官员审理,都因顾忌而迁延不决,又下文书命汪泽民审理此案,立即判定罪行,人们佩服汪泽民的明察。
有个叫净广的僧人,与别的僧人有宿怨,长期断绝往来,一天,那位僧人邀请净广喝酒,净广的弟子急切地想得到师傅的财物,而且苦于净广的杖责,偷偷地到那位僧人的住所将净广杀死,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含冤承认,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没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汪泽民取行凶的刀观察,刀上有铁匠的姓名,召来铁匠询问,是净广弟子的刀,一次审讯就吐出实情,当即给净广弟子带上刑具,而释放了那位僧人,人们惊讶泽民有如神明。
至正十五年,蕲州、黄州贼寇攻陷徽州,当时汪泽民居住在宣州。不久贼兵进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素来推重汪泽民,每日到汪泽民处征询守城防御的计策,宣州城得以平安无事。第二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变,进犯宣州城,有人劝汪泽民离开,汪泽民说:“我虽然现在没有官职在身,往日却受国家厚恩,面临危难却贪生怕死,不是为臣子的节义。”留居不去,一切战斗筹划,大多有汪泽民参与决定,屡次打败贼兵。后来贼兵愈益增多,城被攻陷,汪泽民被贼寇抓获,让他投降,汪泽民大骂,不为所屈,于是遇害,享年七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题八咏楼【注】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4页)
【注】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绍兴四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千古风流八咏楼”,可以说写尽八咏楼之气魄,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B.“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通过写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名胜,引发作者慨叹身世之苦。C.“水通南国三千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婺州水道非常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D.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主要以“三千里”之遥和“十四州”之广极力写出婺州地位之重要。
②脸书数据泄露事件弄得满城风雨,扎克伯格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拥有大量用户的苹果公司也....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③近年,一种号称具有排瘀、收腹、减肥保健效果的肚脐贴让许多爱美的女性趋之若鹜,但它真....能帮人轻松减肥吗?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
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E.作者非常重视文字技巧,气势恢宏而又宛转空灵,这样写来,有助于作者作品风格的多样化。【答案】BD 【解析】B项,“引发作者慨叹身世之苦”表述不准确,应该是“引发作者慨叹八咏楼可能落入敌手的家国之愁”。D项,“对比的手法”表述错误,主要是对仗的手法。
15.有人点评此诗歌“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从思想情感上看:不同于李清照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的哀婉凄美,此诗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江山留与后人愁”写出了诗人愁肠百结,心忧国事,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哀叹宋室之不振;更是对割地赔款、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讽刺。
②从用词上看:“千古风流”“三千里”“气压”“十四州”等词凸显壮阔的诗歌意境,以豪气和壮阔的意境展现作者心忧天下的内心愁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登高》“,”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轼的《赤壁赋》中“,”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
(3)李煜在《相见欢》一词中,“ ”这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写出庭院的冷清。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2017年,周冬雨登上20家时尚杂志封面,拿下十几个一线大牌代言,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下蹿红速度最快、吸金最多的小花旦。
语文试卷
第11页(共14页)
⑤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学奥数、学书法、学古筝、上英语
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⑥在皮埃罗·斯加鲁菲看来,人工智能中除了家喻户晓....的阿法狗,神经网络识别图像内容和生成虚拟场景的能力进步更加令人振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①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错误。②满城风雨,形
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使用正确。③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
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使用正确。④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
一定的程序。指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不合语境。应改为“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⑤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语意过重,使用错误。⑥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
知道。使用正确。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主要集中在传统
文化、政治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符号上。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
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答案】B
【解析】A项,语义重复,去掉“是尤为关键”中的“是”或“尤为”。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到“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之前;D项,主语残缺,去掉“在……上”。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王与老李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在偶然相遇时,老王兴奋地对老李说:“久仰大名啊!”
语文试卷
第12页(共14页)
B.李老师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有幸拜读了他的大作,并斗胆对其中几处进行了斧正。C.昨日您光临寒舍,不巧,我出差在外,未能见面,明日我将登门拜访,请您在家恭候。D.在一次元旦联欢晚会上,王利表演了一个精彩的魔术后,说:“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答案】D
【解析】A“久仰大名”,指早已仰慕,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气话,用在多年好友之间不合适;B“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正;C“恭候”是敬辞,指自己恭敬地等候别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为什么网页防篡改产品一直广受欢迎?首先,①。“恢复”是事后,“防”是事前,只有事前作用失效了才有事后恢复这一说。其次,②。是静态网站,还是动态网站?还是APP后台网站?与数据库是不是有关联?再次,③。自身安全性要做到具备各种隐藏伪装技术、加密技术;不过易用性这个挑战似乎更大。【参考答案】①防篡改重点是在“防”
②对于防护对象要了如指掌
③关注于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和管理易用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生活和健康,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必然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只要实施大庄园制度就会改变这种现状,从而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①农民土地分散、分散管理未必导致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② ③
【参考答案】②实施大庄园制度未必会改变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的现状。
③实施大庄园制度,改变个别农户生产操作不当而出现偏差的现状,未必能够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四川一小学为全校36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
语文试卷
第13页(共14页)
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指令性很强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当我们接触这样的文章,首先,就应该第一时间锁定材料中的审题指向“如何看待戒尺走进课堂”。如何看待,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①赞成:教育惩戒权作为立法赋予学校或教师的权力,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化,具有典型的公法特征。戒尺教育本是祖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尊崇师道尊严的古代中国,戒尺就是老师教育的辅助手段,彰显教师威信,教孩子尊师重道。
②反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负面情绪把控能力等,可能会直接决定戒尺是有效“惩戒”还是沦为变相“惩罚”,毕竟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把握好戒尺力度,最后必然会有学生受到过度的伤害。
③辩证分析:“教师要眼中有光,心中有戒尺。”教育者首要的是心中的“爱”,有爱才有教育的魅力。“戒尺”是一把“软”尺子,对学生的惩罚要适当有度。
语文试卷
第14页(共14页)
第四篇:2018(江苏省)高考语文押题卷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
江苏省高考压轴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其实它就是与人的灵魂律动 ▲ 的心理状态。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 ▲ 的高节奏 ▲。至于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是在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A.体戚相关
心跳目眩
律动 B.息息相关
心跳目眩
躁动 C.休戚相关
目眩神迷
躁动 D.息息相关
目眩神迷
律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
B.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C.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D.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3.下列诗句都与梅有关,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项是()(3分)..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C.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林通《山园小梅》)D.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①陶诗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 ②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
③陶诗中荒墟草屋、榆柳桃李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 ④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到的
⑤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 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①⑤④③②⑥
B.③⑥④①②⑤
C.②⑤③④①⑥ D.②⑥④③①⑤ 5.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
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徐中丞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农也,公幼闻邻儿读书声,乐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儿臵村塾中。”许之。遂中康熙癸巳进士,累迁至福建汀漳道。漳俗斗杀人。捕之辄聚众据山。或请用兵,公曰:“无庸。”命壮士分扼要隘三日,度其食且尽,遣人探入,怵以好语.曰:“垂手出山者免。”如其言,果逐对出。乃伏其仇于傍,仇大呼曰:“为首者某也。”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迁江苏布政使,丁父忧,诏夺情不起,服阙入都,純皇帝问山东直隶麦何如,曰:“旱..且萎。”问得雨如何,曰:“虽雨无益。”问何以用人,曰:“工献纳者虽敏非才,昧是非者虽廉实蠹。”上深然之,寻迁江苏巡抚,公于要路不通一刺,而于乡会师门不忘,曰:“此.人生遇合之始也。”
治狱如神,有宿松民孀田氏,事姑孝,兄某利其产,逼嫁之,与群匪篡焉;妇刎于途,....诬以坠水。公坐堂上,见黑衣女子啾啾如有诉,召兄某质之,则毛发析洒,口吐实情。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凡狱,决宪于辕垣,绝人影射,守令来谒,命判试其才,教曰:“深文伤和,姑息养奸,戒之哉!夫律例,犹医书本草也,不善用药者杀人,不善用律者亦如之。”
性廉信而绝不自矜,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家人耳语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惭谢过。少顷论公事快,挥洒如故。听讼饥,家人供有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盖误朱为饴糖,笔箸交下,不能复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灯荧荧然,手披目览,虽除夕元辰勿辍。幕下客怜之,治具邀公,公猛啖,不问是何膳饮,...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唾涕,知爱民忧国,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丰,亦不容心于俭也。抚吴未逾年,以疾乞归养,舟次于淮安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听,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章上,人以比朱文端公。上云悼惜,赐祀贤良祠,年五十八。
(选自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怵以好语曰 怵:害怕,恐惧 .B.虽廉实蠹 蠹:引申为有损国家的人 .C.与群匪篡焉 篡: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D.治具邀公 治:备办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任,文中徐中丞未除丧服就重新入朝。B.事姑孝:古文中的舅姑常指公公婆婆,文中写田氏为婆婆守孝。
C.髭顾:分别指人嘴上边的胡子和腮,现在词语“解顾”中的顾和文中意思一样。D.元辰:可以指吉利的时辰和元旦,文中应指元旦。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3 分)▲ ▲(2)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5 分)▲ ▲ 9.根据三、四段,概括徐中丞办案的特点。(4 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10.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 1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传达了哪些情感。(6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3)▲,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7)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起于累(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李耳《老子》)
(8)新故相推,▲。(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东过渭河,田堰层迭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恰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各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尝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13.简析第③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 ▲ 14.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 ▲ 15.文章结尾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4分)
▲ ▲ 16.请探究文章以“在河之洲”为题的深刻意蕴。(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音乐性的美
李泽厚
①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②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众多摹本,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冯、虞、褚的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吗?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③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④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慢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
⑤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宜矣。内容前面已说,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言(即其中夹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是当时在整个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它们也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节)
17.第②段中引用诗句“当时年少春衫薄”目的是什么。(6分)
▲ ▲ 18.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 ▲ 19.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标题“音乐性的美”的内涵。(6分)▲ ▲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虞书》论乐首曰诗言志推本于言志以此知上世之说诗未有不先义理者也。《论语》所载圣人之以诗为教者,无非治心治身、事父事君之道,曰不学于此,则无以从政,无以能言,其犹面墙而立。若是者,岂声歌之说乎?抑义理之说乎?郑氏知乐之当歌诗耳,若夫诗之重夫歌者,则彼乌足以知之?
——[清]程廷祚《诗论》
【注】郑氏指郑樵,宋代学者。
【注】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虞书》是五经之一《 ▲ 》中的篇目。《论语》中孔子曾用“兴、▲、▲、▲ ”四个字来概括《诗》的教化作用。(4分)23.这段材料中,程廷祚反驳了什么观点?(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张飞常因嗜酒败事,如他在安喜县鞭督邮致使刘备逃匿,在徐州痛打曹豹被吕布打败,在瓦口隘险被张岱生擒,在阆中鞭打末将遭谋杀。
B.《茶馆》中的常四爷,因谈国事而获罪见其耿直,丧失“铁杆庄稼”特权后自食其力见其吃苦耐劳,送菜给王利发和为松二爷买棺下葬见其重情义。
C. 掌管水码头的顺顺有两个儿子,虽然天保的豪放豁达、不拘小节更像自己,但顺顺更偏爱气质似母亲,不爱说话,聪明而富有感情的傩送。D. 霍拉旭一直是哈姆莱特忠诚的朋友,他告知哈姆莱特鬼魂之事,保守哈姆莱特装疯的秘密,帮助哈姆莱特观察看戏的国王,哈姆莱特中剑后又欲和他共死。
E. 由于不认识字,阿Q在被砍头前只好请长衫人物替他画一个圆圈,他起初还遗憾画得不够圆,后以“孙子才能画的很圆的圆圈”的理由又原谅了长衫人物。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有“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的诗句。这“尺幅鲛鮹”是什么?其下落如何?(5分)
▲ ▲(2)《茶馆》第二幕中,王利发遇到了哪些社会恶势力的敲诈?他的处理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5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学与乡愁 陈少聪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书写,俯拾即是。拿起一本唐诗宋词汉赋来,每三两页必有一篇写乡愁。有写流放离愁的,有写出塞征人的悲怆的,更有无数写闺中怨妇的凄怆和游子的羁旅思归。凡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几首来。“乡愁”恐怕早已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了吧。
古人出门是大事,往往一别经年,山川阻隔,千里迢迢,那种乡愁摧肠揪心。几千年前《诗经》里就充塞着书写乡愁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诗里高适的《燕歌行》写征人的苦辛,少妇的悲怆,又是多么动人心魄。杜甫写昭君出塞的千古名句,读了更是令人心碎神销。随手拈来,便有如许之多沉重的乡愁之作。
“乡愁”在英文里译为nostalgia,指对过去的眷念之情。纯粹古典的乡愁因地理的隔离而引起,是种痛苦;而nostalgia则属于一种甜蜜的忧伤。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表述的几乎全是这种对过往的眷念之情。记忆往往于人们最不经意之际猝地来袭,常因某种音符、某个旋律或某种气味等等感官的刺激而骤然之间勾起浓烈鲜明的回忆。
还有一种乡愁,境界更加抽象,它除了追念既往,也遥想无穷的未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诗。崔颢的《黄鹤楼》所写也是类似的境界,诗中的“乡关”未必指家乡,更像泛指人生的归宿。诗人对生命世事兴起无限感怀:人生何其渺小,人生当何去何从?这种乡愁,不限于诗人,是人类自古以来共有的感怀。人生短暂,似白驹过隙;在宇宙间,人永远只是一个过客。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不也正有同一种感慨吗?诗人在接触到这旷古的大寂寞后,也是接触到终极的乡愁的时刻,而这刹那的悲情与颖悟,往往启发了伟大文学作品的诞生。
26.以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 ▲ 2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如何表现乡愁的?(4分)
▲ ▲ 28.材料中写到了哪几类乡愁?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B(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材料中无“忧喜祸福”,不用“休威相关”。神迷,心神摇荡,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与“神迷”无关。律动,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躁动,浮躁好动。与“急功近利”等呼应,用“躁动”。)
2、C(A不符合逻辑,应该是六分之一在前,五分之一在后。B并列词语语序不当,“论证与调研”应改为“调研与论证”;成分赘余,删去“在„„后”或“经过”D成分残缺。可在“利用”后加“的城市”。)
3、D(“吹梅”代指吹《梅花落》曲子,其余各项运用了比拟手法。)
4、D(先综述,再具体。)
5、C(寓意牵强附会,没有“历经坎坷”之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A(怵:引诱,诱惑)7.(3分)A(“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8.(1)(3分)(徐中丞)立刻捉拿首犯示众,众人惊慌散去。徐中丞随后追捕(其它)犯人,(其它)犯人再也没有敢占据山林了。评分建议:“徇”、“ 嗣后”、语句通顺,各1分。
(2)(5分)天气严寒,徐中丞的大衣皮皮毛脱落,按察使包括把自己貂衣借给徐公,徐公披上后忘记了(别人的衣服),鼻涕和唾液都抛洒在貂衣上。
评分建议:“裘秃”、“假”、“披之如忘”、“涕唾交挥”,语句通顺,各1分。9.(4分)擅长攻心(方法奇特);善用律令;勤勉专注,一心为公。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徐中丞名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亲名叫徐农。徐中丞小时候听到邻居家小孩读书的声音,非常高兴,跪在祖母面前说:“希望送孩儿到村里私塾去读书。”祖母答应了他。于是(徐中丞)考中了康熙癸巳年进士,多次升迁至福建汀漳道台。漳州民风好斗常杀人。抓捕他们就会聚众占据山林。有人请求派兵镇压,徐中丞说:“不需要。”命令强壮的士兵分路扼守险要关隘三天,估计他们的粮食将要吃完,派遣人深入打探,用好言好语引诱说:“垂下手(指缴械投降)走出山林的就免除罪行。”按照他说的,果然逐一成对走出。(徐中丞)于是埋伏那些人的仇人在道路旁,仇人见了大声呼喊说:“为首的人就是某某人。”(徐中丞)立刻捉拿首犯示众,众人惊慌散去。事后徐中丞追捕(其它)犯人,(其它)犯人再也没有敢占据山林了。
(徐中丞)后来升任江苏布政使,遭遇父亲去世,服丧期间皇帝下诏让他出任,他没有答应,直到守丧期满丧服除去才进入都城,乾隆皇帝问他山东、河北的麦子长势怎么样,(徐中丞)回答说:“因干旱麦苗将要枯萎了。”(乾隆)又问如果得到雨水会怎么样,(徐中丞)回答说:“即使下雨也没有益处。”(乾隆)又问到任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徐中丞)回答说:“那些擅长建言献策供采纳的人即使机敏也不是真正的人才,那些不明是非的人即使清廉实际上是有损国家的人。”皇上深深地感到他说的话是对的,不久就升任江苏巡抚一职,他对于权贵不去打探一点消息(意即不巴结奉承),但对于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以及同出师门的是不会忘记的,他说:“这是人生彼此相遇投合的开始。”
(徐中丞)审理案件如有神助,宿松有个寡妇田氏,对她的婆婆很是孝顺。她丈夫的哥哥为夺其家产,逼迫她改嫁,找一帮坏人用不正当的手段逼迫她,结果她自刎于途中。那哥哥诬赖说她是掉进水中淹死的。徐公坐在公堂上(审理这个案子时),让一个黑衣女子现身堂上声音凄清地如有冤情哭诉,然后招来田氏丈夫的哥哥对质,田氏丈夫的哥哥一见就毛发颤栗,说出了实情。徐公对自己用搬神弄鬼的办法破案深感愧疚,而满庭官吏都看到和听到了,这事也不能掩盖了。所有案件,都在官署依法判决,杜绝别人影响,太守县令如果来拜谒,(徐中丞)就会让他们判案考验他们的才能,并教导他们说:“苛刻地引用法律条文就会伤了和谐,太过迁就包容就会助长坏人作恶,这些要警戒啊!法律条例,就如同医书《本草纲目》,不善于用药的人就会(用它)杀人,不善于使用法律的就和那情况一样啊。”
(徐中丞)性格清廉诚信而绝不自我夸耀。曾经在庆贺长至节(即冬至节)时,天气严寒,徐中丞的大衣皮毛脱落,按察使包括(人名)把自己貂衣借给徐公,徐公披上后就好像忘记了(别人的衣服),鼻涕和唾液都抛洒在貂衣上。家人私下里轻声说:“这是包公的衣服。”徐公非常惭愧赶紧谢罪道歉。一会儿谈论公事兴起,(鼻涕和唾液)挥洒如故。听诉讼审理案子(徐中丞)饿了,家人就供用米饭,他一边判案一边吃饭,不一会儿嘴角、面颊都红了,大概是误把红色墨水当作饴糖了,毛笔和筷子交替而下,不能够再辨别了。晚上坐在白木床榻上,点着一盏光焰闪烁的灯,手里拿着书在读,即使是除夕元旦也不停止。幕下的门客怜爱他,准备了丰盛的酒席邀请他,徐公则大吃大喝,不问是什么样的饭。他平常日夜思考的,一举一动之间,都是爱民忧国的事情,知识感到时间不够罢了。所以对穿衣吃饭睡觉的事情,人们常常因此供给他,徐也是因此欣然接受,不把丰盛还是节俭放在心上。担任吴州巡抚未超过一年,就以疾病请求告老还乡,船停靠在淮安的时候去世了。他在遗书上说:“希望皇上革除弊政,不要反复改变政策;广泛地考察但心中要有主见。爱护百姓不让他们骄傲,选用人才要先追求他品行端正。”奏章呈上,人们以此把他比做朱文端公。皇上痛悼惋惜,赏赐祀贤良祠,享年五十八岁。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点名时令为秋季(1分),与尾联“捣衣”照应(1分);描绘了萧索的景色(1分),烘托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1分),奠定了全诗感伤、凄凉的情感基调(1分)。
11.诗人通过城弧鸟独等描写,流露了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2分)乡心欲绝时听到了远处的捣衣声,表达了作者无尽的乡思;(2分)全诗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2分)(只要答到具体的情感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蟹六跪而二螯;(2)朝菌不知晦朔;(3)雷霆乍惊;(4)猿猱欲度愁攀援;(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清荣峻茂;(7)生于毫末;(8)日生不滞。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3.① 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2分)②承前文对“在河之洲”的憧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2分)
14.从视觉和人的内心(心理)感受角度(1分),运用排比、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又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1分)以及多组叠词,语言富有韵味(1分),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2分)
15.① 自然生态美丽动人;(1分)②人们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1分)③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分)
16.①“在河之洲”是窈窕淑女曾经生活、恋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神秘的中华远古文明的神往、缅怀。②“在河之洲”演绎过周文王与民间淑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真挚爱情的歌颂、赞美。③“在河之洲”有着美丽的芦苇、温泉中有着尽情戏闹的男女,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欣赏、钦慕。④“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7.表明初唐诗歌风流、潇洒的特点,以此类比冯、虞、褚书法的轻盈华美、婀娜多姿,进一步说明初唐的审美理想(或趣味标准、艺术要求)。(每点2分)18.首先,指出孙过庭把盛唐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其次,阐释孙过庭抒情理论的内涵: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抒情”,它们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最后,得出结论: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每点2分)19.①音乐性的美表现为浪漫性、抒情性,是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②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进盛唐各艺术部类,传递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图和文化心理,成为盛唐时艺术的美的灵魂。③形式上表现为盛唐时“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形的七言,与它们的音乐性特征密切相关。(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20.评分参照2017年江苏高考评分细则。
文题材料中,有一个关键词“低头族”,它是由“手机”和“冷落”的英文单词组合而成的;一个关键句“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由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看出,立意应该侧重于“低头族”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对“低头族”现象给予肯定。
作文题目尽管要求自选文体,但就这个作文材料来看,写议论文要好一些。因为如果写记叙文,则可能只是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低头族”现象,如某人因沉迷于手机,结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亲情淡漠、事业遭受失败等。如果写议论文,则大有内容可写,如分析“低头族”现象的表现、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从而使文章有深度。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1)凡事应讲求度。合理使用手机,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过度依赖,沉湎在手机的小世界里,就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淡漠。
(2)不应该被手机所左右。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必然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疏远,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3)低头族,请抬起头来。“低头族”除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身体健康外,长此以往会制造人际“沟壑”。不少人手机中的熟人、朋友成百上千,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
(4)唤醒自制力。如果因“低头”淡漠了友情、亲情,损害了身体健康,罪魁祸首不是手机,而是我们的自制力。要唤醒自制力,既需要自我警醒,也需要社会给予提醒。
(5)切莫被科技所“害”。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加便捷,如果不能正确应用,或许被科技所“害”。正确运用科技吧,现实世界总比虚拟世界真实和温暖。
(6)不要患上手机依赖症。一味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会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和现实世界断了联系,等到需要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
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虞书》论乐 / 首曰“诗言志” / 推本于言志 / 以此知上世之说诗 / 未有不先义理者也。
22.尚书(或“书”)观、群、怨(4分,每空1分)23.(郑樵持有的)声歌之说(“说诗以声歌为先”亦可)。【参考译文】
《虞书》评论音乐,首先说“诗歌表达思想情感”。从表达思想情感上来推求诗歌的根本,因此知道上古评论诗歌,没有不以义理(即思想内容)为首要标准的。《论语》记载孔子用《诗》来教导子弟的,都是提高身心修养、孝敬父母忠于君主的道理,并且说不学习《诗》,就无法治理政事,无法善于辞令,那就如面对着墙站着而一无所见。像这样,是主张以声音曲调为首要标准呢?还是主张以思想内容为首要标准呢?郑樵知道音乐包括唱诗罢了,如果说诗重视歌唱的话,那么他哪里能够知道其中的道理(即根本上,诗是通过其思想情感的抒发而不是通过歌唱来发挥其教化功能的)呢?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A E(A.“在瓦口隘险被张岱生擒”错误,张飞以酒智取瓦口隘;E.阿Q自己画的圆圈)25.⑴是宝玉赠黛玉的(1分)两条旧手帕(2分)。黛玉临终抱恨将此焚毁(2分)。⑵巡警、大兵、特务(3分)。圆滑世故(1分)、逆来顺受(1分,“委曲求全”“胆小怕事”亦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体裁多样;数量多;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表现了许多阶层/人群的生活);流传广泛(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感人至深;形成传统。(一点1分,答五点给满分5分)
27.今昔对比,借景抒情。(每点2分)
28.“纯粹古典的乡愁”,因长期远离故土(2分);“对过去的眷念之情”,因感官刺激而骤然勾起浓烈鲜明的追忆(2分);“终极的乡愁”,因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人生归宿的不确定(2分)。
第五篇:2014高考政治押题卷
2014年高三政治押题卷
出题:郫县二中高三政治组
一、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原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2013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 16万亿美元,货物贸易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大约90%是贴牌产品,对此,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
① 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③ 形成出口竞争的新优势④ 开辟更大的国际市场
A ①②B ①③C①②④D ①②③
【考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解析】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材料无关
【押题依据】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今年热点,外贸结构改革方向又是重点内容
2.(原创)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休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节假日更希望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充分享有高质量的休闲生活的措施:
① 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② 延长休假时间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④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考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
【解析】高质量的高低和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②,其余都可以
【押题依据】影响消费的因素是考试的重点,本题根据变化的实际,从另一个方面高质量出题,这是高考在旧有知识上创新的体现
3.(原创)右图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
响(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当下严格落实厉行节约,使高档烟酒价格出现回落
②清明节文明祭祀,鲜花的需求量增加,价格提高
③农民春耕在即,化肥需求量增加,价格出现涨势
④由于网络购物快速增长,促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解析】由图可知同样价格需求增加,符合题意的就只有②③
【押题依据】前两年高考都是带来的曲线图的变化可能是什么,这次有可能反起考,这样难度通常还要大些
4.(改编)2013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104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4年乙国单位A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B.12C.16D.10
【考点】汇率计算
【解析】2014年甲国增发货币20%后,甲、乙两国汇率变为:(1+20%):6=1:5,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故乙国单位A商品的价格为:120÷(1+50%)=80元。所以,2014年乙国单位A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5=16
【押题依据】去年没有出计算题,不代表今年也继续不出,汇率计算是学生的一个易错题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自2013年至今查处的8起典型新闻敲诈案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是新闻界病害,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回答5—6题)
5.(原创)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治理。积极治理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政府及工作人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舆论监督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应的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政治生活主体
【解析】①②③都是积极治理的原因④和题无关
【押题依据】解决新闻敲诈和假新闻需要很多行为主体共同努力,本题从为什么下手,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型题型思路,所以押题
6.(原创)解决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推动形成健康的新闻传播秩序的措施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完善相关法律,实现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④司法机关做到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保障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利益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政治生活主体
【解析】①错,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以②③④
【押题依据】与上一题有密切联系,本题从怎样下手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型题型思路,所以押题
7.(改编)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如此填补A.要着重抓主要矛盾
B.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重视量变防微杜渐
【考点】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解析】漫画中木桥中间已经腐朽,修桥在关键在于重新寻找新的桥体,而不是简单地填补眼前的漏洞,强调办事情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BCD均与题意不符。
【押题依据】漫画题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所以押此题
8.(改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对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情随境迁,环境变化是人们心情改变的根据
②人生在其不同阶段,面对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③人生经历等主体因素会影响听雨时的心情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点】唯物辩证法
【解析】该词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没有情随境迁,环境变化,也没有体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②和③符合题意
【押题依据】本题以人文题材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古诗词历来都是高考所喜爱的考试题型,所以我们不能忽略
9.(改编)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震撼世界。在一些人心目当中,中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①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这是作为大国的基本要求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点】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①不是历史唯物主义③错误②④正确
【押题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多考经济生活,转变思维从哲学角度思考也很重要
10.(原创)2014年3月18日韩国“暖炕”申遗的新闻发布,国人的心态挺好玩,一边是追着“星星”赏韩流,大赞韩国文化,美女恨不得嫁给都教授;一边对韩国式申遗,嗤之以鼻,大有一种“泱泱大国,天朝上邦”的文化优越感。对此给我们应树立的正确态度是
A.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树立民族文化意识。
B.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建设文化强国。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尊重文化多样性。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传统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考点】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解析】B、D错应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优秀文化促进作用C不符合题意
【押题依据】面对韩文化与我国文化应树立正确态度,故非常重要
11.(改编)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的结果
B.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考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所以选B
【押题依据】由于受必修一影响,很多学生分不清楚相对剩余价值究竟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高考对区分相对和绝对这点涉及较少
12.(改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本质上一致的地方是
A.依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B.国家政权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奉行更加灵活自由的经济政策
D.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考点】市场经济类型
【解析】中美本质上一致的只有A,BCD不符合题意
【押题依据】中国目前改革状况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区别联系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
13.中国的城镇化无疑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城镇化的完成,意味着中国5000农业文明的正式落幕,中华文明正式与国际城市文明接轨,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解新型城镇化】
图
1、新型城镇化的三大转型表1表
1、我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1)(原创)解读图1和表1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考点】城镇化建设
【押题依据】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今年改革的热点,用图标题很少出现,往年题型常以数字为说明问题,押题题型上也是文字和数据相结合。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在12月14日发布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公报中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清新之风,令人耳目一新。
(2)(原创)结合材料,运用“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知识阐释建设“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的正确性。(12分)
【考点】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押题依据】记得住乡愁,看起是文化知识,却以经济生活角度出题,出题
角度符合高考变化,乡愁的城镇化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既有热点,又有内容创新,符合高考要求
【本质是人的城镇化】
201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三个1亿人”的目标: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的城镇化,找准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有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满足于速度和数量上的提升,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在规划环节,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在实施环节,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城镇化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原创)根据材料和表1信息,分析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如何坚持工作原则。(12分)
【考点】政府工作原则
【押题依据】政府角度这样的大切口考的很多,学生容易忽略这样的小切口题,所以押此题
14.材料一: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随着改革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省委深刻认识到,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近年来我省个别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影响了四川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法治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党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依法办事要重法律权成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全面深化四川改革的反复探索中走出一条依法治省的新路子。
(1)(改编)联系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四川探索依法治省新路子的必要性。(12分)
【考点】求索真理的历程
【押题依据】政府机构改革是热点话题,关于怎么改学生也比较清楚,站在哲学角度出题主要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材料二: 关于中欧青年人交往的寄语,表达着习主席对中欧未来的期待——“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希望中欧双方的同学们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进中国和欧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进中国、欧洲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奋斗,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
(2)(原创)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分析中欧各国应如何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
【押题依据】建设文化强国,使文化积极的走出去,是文化生活的热点话题,文化多样性,单独成问题来考,高考还比较少所以押此题
2014高三押题卷答案
1—5DDBCA6—10CABDA11—12BA13、(1)图1反映了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2分)表1反映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与2020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任重而道远(2分)。
(2)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4分)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分)
③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4分)
(3)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3分)
②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以人为本,把人的城镇化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就业、户籍、社会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3分)
③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定城镇定位,科学规划、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3分)④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倾听群众呼声,汇聚群众智慧,尊重群众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科学民主决策。(3分)
14、(1)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探索依法治省新路子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3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依法治省新路子源于改革发展中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3分)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3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和发展真理永无止境。探索依法治省新路子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3分)
(2)①承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同规律,同时也存在差异,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欧各国要加强交流和交往,增进了解。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中欧各国在文化交流上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欧各国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