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0: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篇: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路网不断加密,互通性不断增强,交通流量迅速增长。截止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里程已达275公里,拥有3个互通,23个出口。然而,高速公路在发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团雾、雾天等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已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其现场之惨烈、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是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所不能比拟的。雾天是高速公路的“第一杀手”,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者的共识,加强团雾及雾天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团雾及雾天发生的特点规律

(一)雾天的形成与特点。雾是在水气充足、风力微弱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乳白色天气,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大雾天气具有先薄后浓、弥散蔓延、连续性强、面积大等特点。

(二)团雾的形成与特点。团雾,气象用语称之为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直接使贴近路面的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团雾的形成条件有三大要素:晴夜、微风和充足的水汽。团雾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雾天气有所不同,呈块状,控制范围比较小,就象一大堆棉絮飘落在地面上,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能见度极低。团雾具有范围不大、积 1 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

(三)团雾及雾天的规律。经过对我市雾天情况的统计分析,呈现以下规律。

1、从季节分布看:暮春、初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容易起雾;深秋和初冬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如果连续几日气温偏高,风力不大,夜间就容易起雾,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俯冲南下,刮起强劲的东北风或西北风,雾才会消散。但当冷空气消退,气温逐渐上升,雾又开始占据上风。

2、从发生时段看,一般生成于夜间的后半夜或者清晨,日出前最浓。多发时段一般为晚10时至次日早8时,特别是秋冬季节尤为严重。

3、从区域地形看:一般出现在地势低凹、河网较多、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南通滨江临海,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地表湿度相对较大,因而容易产生大雾天气。且高速公路两侧多为河流、水塘和芦苇,因此在局部路段团雾“魅影”频现。

二、团雾及雾天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从全市范围来看,各高速公路路段雾情不同,团雾分布不均,再加上雾情的突发性,不易从全局上掌握。大雾的发生尤其是团雾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路面能见度下降。由于雾气使光线发生散射,并吸收光线,驾驶人看不清前方和周围的情况,致使估计车距、车速不准确,对交通标志、路面设施识别产生困难,导致驾驶人产生犹豫、疏忽、甚至是错觉,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当遇到前方堵塞,由于雾气阻碍视线,目标轮廓清晰度下 2 降,大部分驾驶人往往采取措施不及,容易引发碰撞事故。此外,由于受到局部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条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雾气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驾驶人很难根据各路段不同的能见距离及时调整自己的车速和车间距。

二是路面附着系数下降。大雾通常发生在夜间后半夜和清晨,这一时段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入夜后路面与空气之间形成温度差,使得路面上凝结一层薄薄的水层,如同铺垫了一层薄膜。再加上雾水与积灰、尘土、油污等混合,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明显减小。尤其在冬季,雾水会在道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使行驶车辆的抗侧滑能力、制动能力都较平时大为降低,容易出现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打滑、制动跑偏等现象。

三是雾天行车压力大。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更具危害性,易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引发多车追尾事故。据报道,今年12月13日上午8点4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坨坨雾”袭击了成都绕城高速文家场至双流路段,能见度不足5米,造成137辆车连环追尾。由于团雾具有控制范围不大、积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所以很难使驾驶人能够提前发现和掌握行踪,特别是在视线不良的后半夜和清晨,驾驶人在远处根本无法发现前方的团雾,等行驶到近处发现后,想减速已经来不及了,汽车一头扎进了能见度极低的雾中,四周白茫茫,就像掉进了牛奶中,想减速怕被后面跟车追尾,不减速又怕与前面减速的车辆或事故、抛锚车辆相撞。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心理压力增大,有的过度紧张、产生恐惧感,导致驾驶动 3 作变形,惊慌失措而引发交通事故;有的想快速通过雾区继续高速行驶,如果前方有减速车辆或者事故、抛锚车辆停放在路中,那么一起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四是缺乏雾天安全驾车意识。由于大雾影响范围广、面积大,有些驾驶人急于赶路,易产生烦躁心理,情绪急躁,就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高速行驶,同时心怀侥幸,试图在通行条件进一步恶化前通过发雾区域。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遇到紧急情况更是难以及时处置,易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引起火灾。还有一些驾驶人缺乏在雾中行车的安全意识,在事故发生或车辆抛锚后,不及时转移到高速公路外,而是留在车内或在现场查看车辆损失情况,结果被后车再次撞击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三、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勤务安排、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加强。

1、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牢固树立预警意识。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雾天等恶劣天气信息沟通常态化机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切实做到天气变化“早知道”。同时,要根据辖区雾情的一般性规律特点,在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的时段,在沿线河流、水塘较多的路段,定时派出警力上路巡查,巡逻民警要牢固树立预警意识,做到“勤巡、细察、快报”,坚持路巡报告制度,一旦发现有雾情发生的迹象,必须快速上报信息,达到早发现、早准备、4 早防范的目标。

2、加强路况信息发布,提示注意行车安全。加强雾天天气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批有关雾天安全行车的宣传资料、光盘,向广大驾驶人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声讯查询、手机短信、互联网、交通广播实时播发;利用交通诱导屏在城市主要道路、路口、出入口、交通集散地实时播报;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摆放雾情标志、标牌等方式,实现远程发布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让驾驶人提前了解高速公路通行状况、提前调整出行时间和选择合理线路,提示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

3、结合雾情变化情况,科学调整勤务方式。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根据预警信息和雾情变化情况,加强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科学调整勤务方式,加强值班备勤。在大雾多发季节要以巡逻为主、定点值守为辅,加强夜间后半夜和清晨的巡逻密度和频率,同时协调路政、清排障等部门实行错时巡逻。发现雾情,巡逻警车要通过警灯、车顶上显示屏显示字幕、喊话提示、带路通行等方式提醒驾驶人谨慎驾驶或者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将快速行驶的车速迅速降低到安全时速。同时,根据雾情的变化情况以及封道、分流等交通管制措施的要求,科学调整勤务方式,合理安排警力,果断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4、完善处置工作预案,健全多方联动机制。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根据团雾、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辖区大雾天气发生的规律特点,在原有处置工作预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创新,使工作预案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加符合实战需要。5 同时,要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大队之间、与高速公路相邻路面大队之间以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路政等部门的多方联动联勤机制。高速公路大队之间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沟通交流,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共保路面安全;与相邻路面大队之间要加强配合,做好交通疏导、分流衔接工作,确保雾天等恶劣天气分流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分流车辆及时安全的驶入其它道路,同时路面大队要协助做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宣传和提示工作;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路政部门之间,要通过“一路三方”联席会议,实行联勤机制,强化路面管理,提高管控能力,组织开展实战演练。

5、强化交通科技建设,不断提高管控效率。尽快建设覆盖我市沈海、沪陕、启扬高速公路的电子监控系统,逐步建成集管理、调度、监控为一体的电子监控系统,积极研发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由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在高速公路沿线多雾段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安装气象检测器,实时检测高速公路路面能见度、风速等天气情况,并实时将信息传输至管理部门,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雾情,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针对性。同时,装备除雾车,喷射液态二氧化碳使雾凝结成水滴,以达到除雾的目的。

6、增加驾驶培训项目,提高紧急处置能力。改革现有驾驶人培训模式,增加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技能的考核内容,同时要求驾驶培训学校对驾驶人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模拟训练室和考试室,使驾驶人身临其境,从而掌握恶劣天气条件下必 6 要的安全驾驶常识,炼就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增强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目标。

第二篇:雾天防范与对策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已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本单位所属路段雾天交通事故的统计和跟踪研究分析,综合研究“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的相互影响,从减少路上危险源,加强雾情收集和发布,加大车辆管制力度以及提高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水平四个角度来有效防范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于高速公路两侧大多是农田、树林以及江河、湖泊、水塘等水网地带,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很容易产生浓雾。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因雾引起的事故已占事故总数的25%以上。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了各级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和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的涌动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以前因雾“一封了之”牺牲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做法显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有效预防高速公路雾天交通事故发生已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几年来工作中所遇到的交通事故个案的跟踪统计分析,并综合研究“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提出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提供准确信息

利用现有监控设备,从多渠道加强对雾情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为驾乘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监控中心(有的叫总值班室、调度指挥中心)

要加强对路况信息的采集。通过查询气象预报网站、121信息台等方法,尽早获取气象发展趋势信息;利用沿线设置的闭路电视系统(CCTV)和能见度检测仪及其他各种气象检测设备,实时了解道路上的气象状况;及时向在路上例行巡逻的交巡警、路政人员了解情况;通过沿线收费站向过往司乘人员了解路况。通过以上途径,基本上能掌握了路上是大范围有雾,还是局部有雾,以及雾的具体位置、能见度等情况。

一旦有雾产生,监控中心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通知相关单位加强防范。通知相关收费站在道口附近摆放恶劣天气警示标志牌,并在发放通行卡时一并发放雾天行车须知“黄卡”给驾驶员,提醒驾驶员关注雾情;充分利用沿线可变情报板(CMS)、可变限速标志(CS LS)发布“前方有雾,减速慢行”、“雾天行车,拉大车距”、“进入雾区,禁止超车、停车、急刹急转”等行车警示信息,指导驾驶员在进入雾区、雾团前适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防止操作失误,从而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及时开启设置在高速公路大桥、互通立交等主要构造物上的灯光照明系统以及收费站、服务区广场高杆灯、中杆灯,为过往车辆提供照明,提高能见度,诱导路径;及时将雾情通报当地的交通广播台,以方便驾乘人员通过车载收音机了解路况。

加强交通管制

严禁故障车、超限车上路,减少路上危险源。在大雾等恶劣天气,加强收费站入口控制管理,严禁车况差,灯光不全等故障车和超高、超宽、超载的“三超”等车辆上路行驶。此时,若放行一辆故障车、超限车就是增加一个事故隐患,这就要求收费员在发卡前要加强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劝阻和禁上。在车流量较大的站,比如:主线站、中心站等,还需要高速公路交警在道口强制执行。

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规范车辆的行驶行为。实施车辆间断放行控制。当能见度在100—50米/时,可在各收费站入口实施间断放行车辆管制:一般每5-10分钟放行一次,10-20辆车/批次,人为控制驶入车辆的密度和流速。也可把客车、货车分类编队放行,减少相互干扰;在车流辆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要同时开启多个道口,防止从多个道口上路的车辆并行时互相超车或并线时发生碰撞;雾情发生时,交巡警、路政部门应加强道路巡查,对辖区内事故多发地段和恶劣天气下易形成危险的路段实施重点管制,不断地用车载喇叭广播提醒驾驶员注意雾天行车安全,拉大车距,匀速行驶,必要时,可以实施车队模块化通行,强行控制车速和行驶路线。具体做法是:将若干车辆有序地排成一个通行车队模块,以模块为单位通过雾区,车队模块中的所有车辆必须按照统一的车速缓慢通行,模块的首尾有警车监督限速,任何车辆不得超越警车,模块之间车辆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安全行驶距离。但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车流量较小和雾区里程较短的情况。在不同的雾情下,车辆行驶管制措施可参见表一;实施交通诱导管制,当发现车流量较小时,要引导部分车辆从最近距离匝道站驶离高速公路或有限度进入服务区暂避,总而言之不能让大量车辆滞留在雾区的路上。

加快信息化建设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化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中的应用,它以强大的通信网和各种信息服务设备为基础,并集丰富的软件系统、应用工具和多功能于一体,为公路交通部门和广大驾乘人员之间搭建信息交换平台。根据雾天交通管理的需求,可以考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对所辖高速公路沿线历年雾天气象资料的详细统计分析,科学绘制出全线或路段团雾多发地点概率分布曲线图,并以此为依据,在处于监控盲区的团雾多发路段两侧护栏或车道上,布设太阳能黄色闪烁警示灯(类似飞机场跑道灯),能够在浓雾团中显示出道路、线路轮廓,进行交通诱导,以便驾驶员即使处于团雾中也能知道汽车在道路上的具体方位,避免车辆方向失控,酿成事故。这一措施尤其适用于防范局部团雾。

可考虑开通道路两侧广播系统以补充、配合CM S、C S LS情报板信息,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多渠道道路交通信息。因为在浓雾等能见度很低的恶劣天气,或道路交通流量很大时,利用路旁或门架式CMS、C S L S,向瞬间通过的驾驶员发布交通诱导信息的效果受到极大限制。此时如果通过路侧广播系统可不受气候、时空、地点等限制,能让驾驶员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种道路信息。

路侧广播系统是利用设在路肩或中央分隔带上的感应天线专门向过往驾驶员进行的广播,不用播音员,广播内容是由监控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编辑加工、语音合成后播出。由于它可以通过设置在某一路段的发射天线,对不同路段,不同车流方向播送不同信息内容,所以整个路侧广播系统播放的信息量很大,内容随时间、地点而变,有针对性很很大的自由度,是对可变情报板的重要补充

第三篇: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安全

初探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对策分析 雾天是恶劣天气条件下影响道路安全通行的“头号劲敌”。作为高速公路经营者、管理者必须肩负起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重任,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通行环境。本文以基层工作者的视角,就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雾天三大事故原因

(一)驾驶员操作不当是雾天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从驾驶员培训材料来看,未对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进行实车培训,导致部分驾驶员应对恶劣天气“先天不足”。其次,驾驶员雾天行驶高速公路受视野不清、无明显参照物、距离感失真等客观因素影响,车辆常常会偏离行车道,甚至走S型来探路,产生了安全隐患。再者,部分营运车辆驾驶员受经济利益驱动,强行超载、超速行驶。

(二)夜间团雾与疲劳驾驶的结合易酿事故。高速公路修建于城郊,如果附近再有湖泊或水库,在季节性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常会在深夜或凌晨出现团雾,而这段时间正是驾驶员易出现生理疲劳的时间。驾驶员在正常路段放松警惕、疲劳驾驶,一旦进入团雾路段将会措手不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救援、排障现场存在着诱发二次事故的隐患。一是因雾天视线不清,驾驶员违规超速行驶,车辆闯入救援、排障作业警示区发生二次事故。二是救援、排障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对多车、危险品等复杂特情,施救作业

力量不足,加之事故处理现场分工不清,统一指挥不力,致使排障作业时间长,发生二次事故机率增大。

二、增强雾天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以人为本,加强沟通互动

高速公路管理者应加强宣传与提示,普及雾天安全行车常识。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形式,多渠道宣传高速公路雾天道路管理办法及行车注意事项;二是雾天道路管制过程中提供实时服务,通过收费入口提示、电子屏幕滚动提示、道路巡查喊话等方式,提示高速公路使用者严格执行道路管制的相关规定,使驾乘人员“被提醒”,增强行驶中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二)贴近实战,强化特情演练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突出简捷、高效的原则,在实战中完善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特情处置预案,定期与高速交警、路政、消防、医院等部门进行模拟雾天复杂特情处置联合演练,开展道路信息采集、道路分流、事故现场救援排障、路面引导车辆等演练项目,对于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力求达到简捷、高效和安全的目标。

(三)创新思路,实现道路管理新突破

1、雾天条件下,高速公路交警设立流动测速装置,对雾天违反道路等级限速的驾驶员予以重罚。

2、研制新型橡胶减速振荡带。由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会同交警、路政三方,共同组织调研、论证,聘请相关单位

仿照高速公路路面减速振荡带,研制出便于携带、摆放的实体橡胶制品振荡带,铺设于高速公路救援排障、道路分流、借道通行等现场,通过车辆轻微颠簸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达到保障事故现场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

3、建立交通联动预警服务机制。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一是要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做好高速公路沿线焚烧秸秆的监管工作,消除人为的高速公路烟雾隐患;二是要严格落实与高速交警、路政大队及安监等相关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雾天应急处置及现场指挥调度的分工职责,确保一旦出现雾天及发生事故时,各相关单位能够及时联勤联动,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能够有条不紊进行;三是通过气象部门的雾情预警,及时在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上滚动播出气象信息,同时通过电台、互联网、报纸等媒介全方位、多层次地向社会各界提供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尽最大可能减少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通行安全的影响。

第四篇:浅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雾天的安全管控

浅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雾天的安全管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至2012年,我国就已建成9.6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数位居世界第一位,而我们湖南更是以5266.5公里的高速总里程居全国第三。高速公路固然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使得交通事故不断增加,给我们高速交警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高速公路上,大雾是造成交通事故最严重的灾害天气之一,由于雾天能见度底,遇到突发事件很多时候来不及做出正确处理,所以在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素有高速公路“第一杀手”之称。

湖南多山地,湿度较大,极易产生雾天,这对我省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顺畅必须要面对这一问题。因此,研究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安全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雾的定义和成因,以及种类

(一)雾的定义。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一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是一种自然现象,从微观的角度说,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二)雾的成因。

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是否超过饱和量跟温度有关,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就越多,当温度降低,空气容纳的水汽减少,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这些凝结出来的水分子足够多时,就会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互相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空中,就形成了雾。

(三)常见雾的种类及特点。

1、平流雾。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通常发生在冬季,沿海地区较多,湖南较少见。

2、蒸发雾。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会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域周围。

蒸发雾又称蒸汽雾,当暖雨水下降到锋面(锋面是指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

种气团的交界面)以下的冷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时也常生成蒸汽雾。

3、辐射雾。辐射雾俗称团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者早晨,日出前后较浓,且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常发于潮湿的山谷、洼地、盆地。

辐射雾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雾天气有所不同,它呈块状,控制范围比较小,就象一大

堆棉絮飘落在地面上,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能见度极低,具有范围不大、积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

湖南地区多山陵,雨水充沛,空气湿度较大,所以在这三种常见的雾中,相对而言较容易形成辐射雾。而我省高速公路大多从山谷、洼地或者山林之间穿过,所以在高速公路上更容易遇到辐射雾。

4、按能见度分类:(1)轻雾——能见度在500-1000m;(2)大雾,能见度

在200-500m;(3)浓雾,能见度在50-200m;(4)强浓雾,能见度不足50m;当能见度小于200m时,雾天对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就已造成较大影响。

二、雾天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大雾的发生,尤其是辐射雾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路面能见度减低,驾驶员视线受阻。雾气会使光线发生散射,并吸收光线,使

得能见度减低,驾驶人视线受阻,看不清前方和周围的情况。在白雾茫茫中,驾驶员很难估

计车距,甚至根本不知道前方有车,对交通标志、路面设施识别也会产生困难,导致驾驶人产生犹豫、疏忽、甚至是错觉,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当遇到前方追尾堵塞时,由于雾气阻碍视线,目标轮廓清晰度下降,大部分驾驶人往往采取措施不及,极易引发“二次事故”和“连环事故”。

(二)路面湿滑,附着系数下降。雾水落在路面,使得路面上凝结一层薄薄的水层,如同铺垫了一层薄膜,再加上雾水与积灰、尘土、油污等混合,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明显减小。尤其在冬季,雾水会在道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使行驶车辆的抗侧滑能力、制动能力都较平时大为降低,容易出现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打滑、制动跑偏等现象。

(三)雾天行车压力大,易疲劳。大雾多发生在夜间和清晨,这段时间驾驶员大多精

神状态不佳,而且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多数是长距离行驶,枯燥冗长的驾驶环境中驾驶员注意力会无意识散漫。在大雾中驾驶,由于处于一片白茫茫之中,看不见参照物,驾驶员会高度紧张,持续的雾区行车,会加速造成视觉和大脑的疲劳。

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视线不良,这些状况附加在一起时,不良后果相互叠加,使得

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迅速增加。

(四)缺乏雾天安全驾车意识。部分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够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在大雾中限制自己的车速。尤其有些货运、客运司机急于赶路,心浮气躁,心理怀有侥幸,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当汽车在雾中行驶时,如果安全意识不强,速度过快,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

(五)辐射雾突然性强。据笔者了解,在湖南地区大多为辐射雾、俗称团雾,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更具危害性,易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引发多车追尾事故。由于团雾具有控制范围不大、积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所以很难使驾驶人能够提前发现和掌握行踪,特别是在视线不良的后半夜和清晨,驾驶人在远处根本无法发现前方的团雾,等行驶到近处发现后,想减速已经来不及了,汽车一头扎进了能见度极低的雾中,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驾驶人过度紧张、产生恐惧感,导致驾驶动作变形,惊慌失措而引发交通事故。

三、如何做好雾天高速公路安全防控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雾情的分析,以及结合湖南地区的特点,对于如何做好大雾天气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防控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巡查,建立高效预警机制。高速公路交警部门要时刻关注天气动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配合,科学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在可能起雾的天气加大巡查频率,做到 “早知道,早预防”。

各中队根据辖区内雾情的规律特点,在昼夜温差大、大雾多发的季节,在容易起雾的路段,定时派出警力上路巡查。譬如笔者辖区内某一路段经常起雾,民警在了解其雾情规律后对这段路安排了较科学、针对性较强的巡查计划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除此外,民警还要牢固树立预警意识,做到“勤巡、细察、快报”,坚持路巡报告制度,一旦发现有雾情发生的迹象,必须快速上报信息,达到早发现、早准备、早防范的目标。

(二)强化安全宣传,加强路况信息发布。加强雾天安全行驶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制作有关雾天安全行车的宣传资料,譬如道交法限定的雾天行车车速标准、遇到大雾时该如何驾驶、大雾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处置、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等,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即时发放,对于宣传工作要做到位,而不是形式主义。

高速路上起雾时,在高速入口摆放雾情标志、警示标语,预先提醒广大驾驶人注意大雾。在起雾路段,做好示警工作,通过车载电子显示屏、喊话器提醒过往车辆安全行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频广播、网络、手机短信以及路面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发布路况信息,让驾驶人提前了解高速公路通行状况、调整出行时间和选择合理线路,提示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

(三)积极防范,快速反应。当出现浓雾天气时,采取机动巡逻和定点执勤相结合的方式执勤,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路口、危险区域的巡逻和管控。现场施救车辆应停靠在收费站或服务区内,保证警力充足,施救设施齐备,以备发生事故时缩短出警时间,有效的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四)完善雾天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预案。各中队结合辖区内大雾天气的规律及特点,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总结雾天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雾天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预案,使工作预案更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五)加大部门联动,健全协作机制。加强与管理处路政部门、监控中心的协调联动,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对高速公路易发大雾的路段,协调沿线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视情增设示警灯、广场灯、高清监控探头等安全设备;加强与地方公安交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做好恶劣天气实施外围交通分流措施,防止交通堵塞;

(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管控。增加路面监控探头,建设覆盖全路面的电子监控系统,利用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及时反应路面情况,发现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沿线多雾段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安雾天能见度检测仪,建立低能见度预警系统。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雾情,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给重要路段装备除雾车,喷射液态二氧化碳使雾凝结成水滴,增强主动防控能力。

第五篇:雾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雾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对雾霾天气的来源(汽车尾气、沙尘暴、扬尘、工业废气等)进行了简要分析。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对PM2.5的未来治理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雾霾,成因,治理。

2013年以来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重庆、天津均为历史同期最多。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污染“PM2.5”已经不是一个新词。其实是对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这些颗粒很细小,肉眼看不到。打个比方,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是70微米,而这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别看PM2.5粒径小,却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它们能在大气中停留更长时间,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身健康的影响更大。一般来说,产生雾霾的祸首主要是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某些污染物危害很大,其中就以PM2.5和氮氧化物为主"。雾霾形成的物理过程,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平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2.解决对策: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都采取减排措施来提高空气质量[1,2]。伦敦采用以下三招摘掉了雾都帽子:1)通过立法提高检测标准,2)通过规划公共交通与控制尾气、减少污染物排放,3)建设城市绿化带;纽约则规定发动机空转不得超过3分钟[2],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PM2.5进行防治:建立并不断严化空气质量良量标准体系;制订总量控制目标和区域减排战略;建立科学的区域PM2.5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综合开展多污染物的协同减排[3],河北的张婷婷提出以下措施:实施区域污染分区分类管理;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增加科研投入与科技创新[4]。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还发现聚四氟乙烯/尼龙过滤器包控制硝酸盐的排放量.同时,研究表明,在煤粉中加入含镁添加剂可有效的减少其在燃烧过程中PM2.5的排放量[5],而改善空气质量会使健康及货币收益显著提高[6]。目前Tucker等人已经着手研究开发改进公路上的柴油车,木火炉和壁炉,石油和燃煤锅炉,生物质露天焚烧的排放因子,从而控制PM2.5的排放量[7]。在后人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将不再是两个矛盾的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现阶段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模式,从而还我们一片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N.Schleicher, S.Norra, Y.Z.Chen, et al.Efficiency of mitigation measures to reduc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A case study during the Olympic Summer Games 2008 in Beijing, Chin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427-428: 146-158.[2]H.Liu, X.M.Wang, J.P.Zhang, et al.Emission controls and changes in air quality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Asian Games.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2: 1-13.[3]梁励.他们怎样打败PM2.5[J].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 2: 1-2.[26]王尔德.欧美如何治理PM2.5[J].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 6: 1-2.[4]张婷婷.PM2.5污染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 2012, 3: 19-23.[5] Y.J.Wei, Q.Y.Wan, L.Zhang, et al.Effect of magnesium additives on PM2.5 reduc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 105: 188-194.[6]M.Pascal, M.Corso, O.Chane C.Declercq, C.Badaloni, G.Cesaroni, S.Henschel, K.Meister, D.Haluza, P.Martin Olmed S.Medina and on behalf of the Aphekom Group.Assessing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s of urban air pollution in 25 European cities: Results of the Aphekom projec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49: 390-400.[7]W.G.Tucker.An overview of PM sourc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65-66: 379-392.

下载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雾霾天气的浅析与对策

    雾霾天气的浅析与对策摘要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这个曾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最近却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新闻的头条,最近,我国中东部地区逐......

    雾霾的危害与管理

    浅谈雾霾的危害与管理 【摘要】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霾,也称灰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

    浅谈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如何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管理问题。当前......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话题,几乎谈霾色变。文章对雾霾天气的成分成因,对环境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雾霾天的......

    杭州雾霾成因及对策[全文5篇]

    1 浙江财经大学环境资源法期中论文 浙江财经大学本科课程论文 题目:杭州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对策 学生姓名孙林专业名称法 学 班级 3班 学号 140106100329 2016年 5月 1 日 2......

    北京雾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北京雾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雾霾形成原因,综合多种类数据,揭示了北京雾霾成因的一些误区,指出空气污染物并不是北京地区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气象原因才是罪魁......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摘要: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列举了国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翻译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下面是其原文及翻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