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5 00:5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在飞速前进与发展,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决定了知识可视化将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突破。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从多个角度结合实际分析了如何运用知识可视化教育模式的策略,希望本文给予的建议和分析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需要飞速进步,创新改革是必然之路,多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带入到教育体系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大革新意义。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将对学生语文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

一、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小学生快速掌握文字及应用文字

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式通常会用到许多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能为小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能够形象、直接地展现教学中各个要点,包括字词语句等,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知识可视化的一些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学生们也能更容易学会语言的用法,和在其他地方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

(二)应用多媒体器材进行课件演示,增强小学生印象

由于小学生接受理解的能力和主观学习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知识的拿捏与熟悉度的掌控也才刚刚开始,通过运用多媒体器材的教学便能形象地呈现和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达成高效的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直面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

知识可视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展示,同样还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将学习内容里遇到的问题直接提出,并经过讨论来解决,让所有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分享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学习思想的发展。

二、知识可视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知识可视化教学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将进入快速革新之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样需要大幅提升。由于小学生年纪还小,学习知识和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尚为薄弱,对课堂知识及课文的吸收较缓慢,因此加强构建知识可视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提升学生们的专注度,并通过加强直观互动性,实现教与学真正一体化,从而培养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趣味学习的目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升。例如某小学利用多媒体器材,进行图文演示教学模式。教学中字、词、句的不同组合及应用方法被立体化呈现,并通过图解,形象地描述了词句表达的多面含义,这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完善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积累。

(二)提升师资水平,以掌握新教育方式的教学手段

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都存在教育模式太传统单一化,特别是一些稍微落后的地方,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都没有新时代科技知识。不过目前的教育发展必然需要教师们进行自我升级,丰富教学手段,能有效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教育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需要教师们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扩充教学方式方法,学会使用科技教学。教育机构及学校应注意对老师的培训指导,使教师们快速学会并掌握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对新设备、新技术、新概念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用能力,从而运用到新时代的教学中去。此外,在知识可视化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做学习笔记,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知识体系,用于之后的学习中,成为学习经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主动性,在良性循环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比如某校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教学时,运用视频教学方式,生动地演绎了小蝌蚪的出生环境、孵化过程,以及如何经过千辛万苦,克服危险与困难,一路寻找妈妈的成长经历。积极调动了学生们的情绪,期间穿插教学互动,运用学生互相提出讨论问题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活泼且不乏专注。

(三)增加教育革新的投资,提供设备支持

知识可视化教学方式的运用,需要依靠大量多媒体及各种科技设备,正如当今社会发展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一般,科技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已呈现一种发展的趋势。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属性来看,先进科学技术必不可少,在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全面促进小学生适应社会及各种能力的提升。所以,只是增强教师教育理念革新思想,应用知识可视化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各教育部门还需要提高教育资金的支持,为学校提供足够的科技教学设备,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小学语文教育做出实际贡献,尽力支持帮助稍微落后的地区以实现科技化教学。正如某贫困地区小学在得到社会各界力量支助下,实现教学现代化,运用大屏幕视频等教育器材,成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教育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现代化时代里培养出更加全面有用的人才尤为重要。要看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也要结合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进行有计划、有针对的教育革新。知识可视化的教学理念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下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兴国,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培养和储备更多优质人才。

【作者单位: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实验小学 江苏】

第二篇:思维可视化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设计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黄志坚 江苏省江阴长泾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叙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记忆的工具,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脉络,节省备课时间提高效率,通过教师发散性的思考,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改善学习效率。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学、课堂教学 1.课题的提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结构是网络式的,要求知识元素的呈现和表达应该是非线性的。与传统教学作比,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思维导图的引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超文本阅读能力和知识网络的快速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编码和信息提取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思维导图的认识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是一种发散性思考并能增强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能力的可视化的学习工具。它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协同运作,以树形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思维。由于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开启人类大脑的潜能。

思维导图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图表、颜色遵循着与人类大脑处理事务的思考模式相吻合的规则,利用导图把长串枯燥的信息变化成容易记忆,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让学习者更有效的把信息储存进大脑或是迅速提取。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有效的并具有个性色彩的做笔记的方法,用文字将个人的思维完全展现出来。

思维导图式笔记,与传统的线性记录方法完全不同,以中心主题为中心向周围发散的直观形象的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发展,思维导图理论日渐成熟,受到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和工作者的追捧,新加坡等国已经把思维导图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用“画”的方式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具有让思维可视化、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等优点,被誉为 21 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3.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

3.1导图绘画课堂教学板书,构建核心知识体系

传统的教学板书,通常呈现的方式为线性关系,各知识点间缺乏逻辑联系,教师展示思维也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整体性把控薄弱。

导图式教学板书就是使用思维导图,利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把零散的知识点都列在图上,在头脑中以全景图形式全面整合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创设情境,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教学设计逻辑结构清晰明了,更加系统、科学,能够有效整合各知识点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板书

思维导图式板书

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式板书有效促进师生间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与专注度。在良好互动中共同构建课堂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思维引导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2导图设置探究路径,实现思维逻辑的可视化

教学就是学生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深加工,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准确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运用导图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承接关系,对学生提高综合探究能力,探究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借助图示更为明确的构建合理化的知识框架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

例:选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导图式探究性问题。

透过导图,能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构建过程学生保持思维的连续性,不断强化所学知识的意义。运用思维导图,设置探究要渐进式呈现材料信息,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秩序,采用归纳式教学顺序,使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协作学习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思维导图为勾手,实现思维逻辑的可视化,组织学生活动中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在共同体组织中完成探究,展示合作成果。教师以案例为线索,在实例问题解决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点的能力。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记忆模式,让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爬坡状态,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体验和成功的乐趣,激起主动学习的欲望。3.3思维导图在复习课、试卷解题分析中的运用 教学复习课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章节内容复习时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系统归纳,把知识编织成网,整体上掌握和运用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例:选用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示例如下:

思维导图能够在习题解题分析中有效地推动思维的深化,捕捉试题的有效信息,排除题目的干扰因素,从而为更为准确的推向考核的知识,更好地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析:依据题目主题,列出思维导图如下:

通过构设的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分析并罗列出核心考点知识材料背后所包含的知识原理,从而根据答题要求做出具体化的回答。此外,把做题的方法策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加以陈示,也有利于清晰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步骤要求,更好的掌握解题的方法策略,解题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回顾知识,促进知识网络构建,拓展解题思路,变枯燥的解题过程变得灵活,轻松,有趣。

4.教师思维导图引导教学后的思考

4.1有利于备课组集体思考,完成教学设计

在备课活动中,每个教师补充发言时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备课活动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容易跑题,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逐一解决整理,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共享。例:

4.2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与对话

在思维导图引导教学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案例分析,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教学情境中,各自对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先通过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探究的动手和学习能力,后进行合作协商,使各自的认识得到完善和拓展。寻找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实施合作化学习既能互相启迪完善认知结构,又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并引发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4.3改善师生信息加工,提升思维发散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应该借助思维导图对其课堂设计、学习进行辅助并养成习惯,这样长久坚持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问题,这样才会有长足的进步,也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思维的发散,促进思维的灵敏、快捷,增强学习乐趣和成功感。参考文献:

[1]徐晨红.蔡亚萍.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22-23.[2]伊向超.胡彩莲.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教学系统设计”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7)59-61.[3]耿夫相.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以“人口的增长”为例 [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8)35-36.作者简介:黄志坚 中学一级 硕士 研究方面:生物学教学

第三篇: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语文教学应用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语文教学应用

学习体会

坝子中学 任轶

本人有幸参加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大方由教育局组织的由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汲虹主任及王娜娜老师的《2013初中语文主题培训》。通过汲虹主任的培训,认识了思维可视化工具,认识了思维导图,并学习了思维导图的制作,现结合学习和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途径)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国外教育界称之为“概念图”(Concept mapping),国内也有译为“概念地图”的,我们一般使用“概念图”的说法。所谓“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人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可以想到,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便有概念图的交流传播方式,如远古的象形文字与符号、古代的周易八卦图、人们使用地图表达地形和方位以及儿童自发的用涂鸦来传达自己的想法等。可以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知识图由概念网络构成,网络包括节点和连线,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用网络状的图形表示,将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线条上,逐层分支 成多层线条。

归纳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三原则”和“五技巧”,其实,我们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早就自然地使用了思维导图的方法,例如,历史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历史事件的实践线、生物老师用框图来表示生物分类、语文老师画出作品人物的相互关系和文章的结构等。在数学学科中,思维导图就应用得更多了,如:各种数量关系图,知识框架图,解题的步骤,解题用到的线段图„„只是没有把它们归纳成“思维导图”而已。可见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有很广的应用基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情景:

1、作阅读笔记

把文章的内容,化繁为简,以概念图形式扼要地表达出来。

2、作学习的总结

完成某个学习单元或课题后,利用概念图把学习心得或成果显示出来。

3、构思写作的内容

利用概念图,初步构想文章的内容,然后进行选材及组织材料等计划工作。

4、构思专题研究学习内容 利用概念图,初步拟订专题研习的大纲。

5、自我检测

在学习某个单元或课题前或后,分别绘画概念图作比较,以检视有否建构新知识或扩展学习的范畴。

6、协作学习,建构新知

学生比较各自绘画的概念图,讨论修订,然后整理、综合成一个新的概念图。

7、作授课教案

新上一堂课,可以把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并且训练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建构在专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平台,因此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优秀的专家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工作,就象时刻在专家的指导下工作一样,所以无论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在教与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生涯中,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表达自己的各种创意,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问题,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故事来。

在学习中,得知两位老师千里迢迢,没有要我们大方的一切费用,她们很伟大,值得我们学习。

第四篇:三石小学 思维可视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思维可视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思维可视化作为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整体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强化思维创新水平。既可以作为做总结性教学又可以分段式教学,这种灵活多变的方式更加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思维可视化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为中心点展开论述,具体阐述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应用、语文教学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途径)呈现出来。思维图就是利用图示的方法表达人们头脑中概念、思维和理论等,是将人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现状要求与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从思维可视化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而言,其有利于实现中学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思维可视化在文言文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示整篇课文的体系结构,简约直观地将课文重点、难点及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体系结构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能轻松掌握整篇课文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初中二年级的《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课文知识点很多,文言文中字、词、成语、句式等,还涉及了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采用的艺术技巧等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整篇课文,对课文内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往往是教师花费很长时间去讲解,学生耗费大量精力去阅读,却收效甚微。在学习本文时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就能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在课上边讲解边展示,通过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连接呈现,将知识可视化,直观地给出课文的主要结构和层次,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除了教师的呈现讲解外,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理清了学生的思路,教师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这课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内容,在教师和小组同学的讨论和互动后,在班级版面上展示并讲解课文章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同时有加强了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对于语文来说,每课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这样就容易显得杂乱,不便于记忆。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构建知识框架。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连成知识网,避免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地堆放。对于一课的复习来说,将知识整理成简洁明了、利于记忆的思维导图形式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有助于记忆的思维导图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 “十拿九稳” 的记忆方法,使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成倍增长,从而提高学科的复习效果。语文思维导图可以说得上是一棵 “语文知识树”,这棵知识树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序列性。它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重在建立知识体系,使各知识点从无序到有序。用它来复习学过的知识,就像把知识一个个串接起来,有利于记忆与掌握知识。更有利于为初三复习冲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可视化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上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记忆力。语文教学中,很多需要背诵,如古诗词、文言文还有一些优美的段落,这些东西死记硬背很容易再次忘掉,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大大提高记忆力。教师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的特点采用了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为切入点,教师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将山的实景展示给学生,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环境,更好的理解文章,提高记忆力。大体的步骤如下:首先结合课文,整体把握思维导图的布局,弄清图中区域和课文段落的关系,然后观察图中的关键图符(关键图符一般用粗线条),最后沿着曲线移动视线,在脑海中复述课文的整体。

三、思维可视化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是建立在一种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不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来面目,学生在使用时更是时常处于“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困境之中,尤其是篇幅较长、理解难度比较大的课文,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去更多的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内容,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切的积极功效都来自于思维导图所拥有的激发放射新思维、提高注意力、延长记忆力的独特功效。

以前读书阅读就是一个读,阅读完课文,最多就是写个读书心得或者仿写类似的文章。好多学生不会写,乱写一通,但是有了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了思维导图,学生脑海里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思维,可能只有一部分思维,但是也是闪光点,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思维作为学生理解中学语文知识点以及更深层次内部规律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情境。利用语文知识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教学中,利用视频图片慢慢展现课文场景,学生思索并把自己融入进去,慢慢就有了自己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学生也会慢慢喜欢这个模式,比之前的常规教学有了视频,有了图片,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思维,学生自己大脑里面慢慢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线条,这样更加容易学生掌握知识,扩展自己的思维。

四、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令学生、老师、家长操心最多也最为头疼的一项内容,大家都在抱怨学生没有可写的,写不出东西来;尤其是现在,学生越发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每日只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虚拟世界,形成了思维单

一、积极性普遍不高等现象。

如何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独特感受倾注于笔端或者采取其他工具将其表达出来呢?“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语文课程目标又如何实现呢?

思维图式之于写作教学同样具有较大的功效。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有关材料。先将作文题目或主题以一合适的图形至于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中心图有关的的内容、材料,并对思维结果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在作文构思时,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

组,大家共同绘制作文的思维导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时,学时按照思维导图行文,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五、思维导图在其他方面的使用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思维导图的应用外,其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多,如:

1.作为课件使用。

教师可以在课前或在课上制作思维导图来展示课程内容。课前制作,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导图的制作与完善,也节约了课堂时间;课上制作虽然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头脑风暴”中形成更具创新性、实用性的思维导图,也使学生形成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双主体。2.作为复习材料使用。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复习工具,引导学生对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提高记忆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学生复习语文知识的一种工具。3.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

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作为笔记,符合托尼·巴赞创制思维导图的初衷。利于学生听课,而不必因记笔记而无法听老师的讲解,也利于学生形成筛选意识,将老师所讲的内容经过筛选,提取关键字,做成课堂笔记。4.用于小组的合作式的学习。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绘制一副某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式的操作模式,并在小组活动中锻炼合作的品质。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已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维可视化结合学生的特性、认知特点创建一个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识点。

第五篇:“古文字”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古文字”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古文字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古代汉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对古代字词本义的探求和理解,有效辨识近义词或同义词,还有助于把握文言句意,正确认识古代文化。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要以造字结构为基础分析字形,字词的分析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提升任课教师的古文字素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文字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

一、引言

古代汉语历来被学生视为晦涩难懂、难学难考的课程之一。从内容上看,古代汉语讲授的是古代字词语法和文化知识,距离现代化的今天有很大的距离;从教学方法上看,大部分老师采的都是传统的泛读法、练习法等填鸭式教育,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现阶段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倍功半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探索着将“古文字”知识引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古文字学的创立和主要理论

汉语文字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悠久、著作宏富,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汉语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字,包括文字的性质、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以及文字的形音义等。和古代汉语课程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汉语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古文字学,古文字学最早孕育于宋代的金石学中(金石学是以青铜器及其铭文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的内容实际上包括有铭刻学和考古学两门学科[1]),直到晚清时期,随着音韵学、训诂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使得古文字学终于从金石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古文字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字,包括汉语文字的起源、汉字的构型、汉字的形体演变以及考释方法等。

在历代古文字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著作,如吴大徵《字说》、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名原》等;学者们在研究中也归纳出许多重要理论,其中,尤以”六书“理论最为显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明确界定了“六书”的概念,它是对文字结构的概括,包括:指事(如:上、下),象形(如:日、月),形声(如:江、河),会意(如:武、休),转注(如:考、老),假借(如:令、长)。[2]经过历代学者的讨论,对“指事”“象形”“会意”“形声”的认识日趋一致,但对“转注”“假借”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有的学者认为“转注”“假借”为造字之法;戴震则指出此二者为用字之法,并明确阐述,产生极大影响。[3]由此,“六书”理论便确认为是“四体二用”之说。

三、“六书”理论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六书”理论揭示和概括了汉字形、音、义的内在关系,对于古代汉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可以增强对字词本义的探求和理解

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可以通过文字古文形体的分析来辨别字义,加深对字的本义的理解和认识。如“我”,现代汉语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自己”。《说文解字》:“我,施身自谓也。”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基本相当。然而追溯“我”字的古文字形:甲骨文作,像带有齿刃的钺之形,金文作、春秋金文作,皆是兵器之形。可见,“我”最初应表示某种兵器,战国以后,除作人名、地名外,多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4]在这里,应该严格区别“我”作为字的本义和作为词语的义项。

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古代汉语词汇中,以单音词占多数,即一个字代表一个词语。如《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姑待之’。”13个字皆为单音节词语。因此可以根据字的古文形体和造字构型来辨识词的本义。

如“亡羊补牢”中的“牢“字,现代表示“牢固”或“监牢”的意思,然而把这两种意义放入成语中显然都不太准确。“牢”,甲骨文中上部作(覆盖之形),下面是(牛)。检《说文》:“牢,闲,养牛马圈也。”,是有牛羊的圈栏之形。将成语中的“牢”翻译成其本义“关牛羊牲畜的圈栏”,显然更为准确。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诗句“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讲究结构对称,此处的“秉”显然不是“拿”“持”的意思,而应是和“穗”相对应的名词性词语。《说文》:“秉,禾束也,从又持禾。”甲骨文形体作,金文作,战国形体为,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会手持禾之意。因此,文中的“秉”即泛指禾稻、庄稼。

(二)可以有效辨识近义词或同义词。

“伐”“袭”“侵”是一组意义相近却又有所区别的近义词。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追溯?@两个字的古文字形:“伐”,甲骨文作,金文作,从戈从人,会以戈击人之意。“侵”,金文作,从人、从又、从帚,会人以手持扫帚渐进扫除之意。《说文解字》:“侵,渐进也。”

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伐”主要指征伐、讨伐,而“侵”有逐渐逼近、渐进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

再如:“流”“采”“?d”是一组同义词。《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

“流”,形声字,篆文作。《说文》:“流,水行也。”这里有顺水寻找的含义。

“采”,甲骨文作,金文作,从木从爪,会以手探取果实或树叶之意。说文》:“采,捋取也。”

“?d”,指的是可以使用的水草、野菜。《说文解字注》:“?,择也。《玉篇》引诗:左右?之。按毛诗作?d,择也。盖三家诗有作?者。”因此,“?d”作为动词,含有边挑选边摘取的意思。

由此可知,上文中的“流”“采”“?d”虽都有“采、取”之意,用文字学理论进行辨别,即可发现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

(三)可以帮助准确把握文言句意

学习古代汉语,最终是为了熟读文言文,把握文章内涵。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因此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礼记?礼运?大同》一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归”字,现代汉语多指“返回”“还给”,将此相关义项用在文中显然解释不通。追溯“归”的古文字形: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春秋金文作,会意字。《说文》:“?w,女嫁也,从止从?D省,声。”“归”在文中应是理解为女子出嫁。这样,此句就可以翻译为:“所以人们不能只以自己的父母为双亲,只以自己的孩子为子女。要使社会上的老人可以安享晚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子可以顺利成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子的老人,以及有疾病残废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子有自己的职业,女子有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掌握“归”的这一义项,显然会在理解句意上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文意的把握。

又如《尚书?周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中的“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会双手握丝成绳之意。用尽丝线编成绳索,文中“索”即为“尽”,“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即为:“古人曾经说过,母鸡是不会打鸣的。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这篇文言文的背景在周武王十三年,武王在周文王所创基业的基础上,联合大小诸侯,亲帅士兵伐商。决战之前,周武王在殷都朝歌的南郊―牧野誓师,进行战斗动员。此篇即为誓师的誓辞。武王在这里引古人语“牝鸡无晨”,是用以斥责商纣王昏庸无道,偏信宠妃妲己,使得朝纲混乱,颠倒阴阳,民不聊生,国家灭亡。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文言文学习中只有对文言篇章中重要字词理解透彻,才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四)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

王力先生曾说过:“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5]。运用“六书”理论对古代常用文字的造字方法和结构形体进行解说,可以加深对文字所蕴含的文化习俗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兴趣。

如“女”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女子侧面两手交错之形。《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李孝定认为:“女,象踞而两手有所操作之形,女红之事,多在室内也。[6]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分工明确。成年男子主要是在室外耕田干活,工作挣钱养家;而女子则主要在庭院室内,整理家务或织布女工等,很少出门。主内的女子居家操持家务,曲线柔美正是体现在女字形态上的跪踞且双手有操作之形的外在。[7]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并非自人类产生时就有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显现、社会地位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的。

四、应用“古文字”知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以字的造字结构为基础分析字形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把一些字词错误理解,究其原因,还是对字的结构不甚明了。?@时利用文字学知识对字词进行形体分析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词的形音义及其内在关系。在进行字形分析时,应注意要以字的造字结构作为作为依据和基础进行分析,而不能以字的构型结构为基础。

例如:“暴”。《荀子?劝学》中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的“暴”字,有的直接分析为“日共水”,这样在意义上就很难解释通,事实上,“暴”是会意字,古文形体作,会双手捧米于日下曝晒之意。

还有的把“章”分析为“立”“早”,把“?佟狈治鑫?从“月”“?弧钡龋?都是对字的造字结构没有正确认识,进而无法正确理解词义。

同时,在利用文字学理论分析字形时,不应过度拘泥于《说文解字》。汉字的特点之一是字形表意,然而其形符往往只是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示某一类事物或象征性地表示某抽象概念,在使用时应灵活运用。如:“牧”,甲骨文作,金文作,会手拿鞭子赶牛之意。《说文》:“牧,养牛人也。”从字形上看,牧指的是放牛,但绝不仅仅只指放牛,放马、放羊等也都可以称为“牧”;同样也可以指代牧羊人、牧马人等。

(二)字词的分析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

词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些词语通过辐射、链条、综合等结构方式,引申出更多的义项。[8]利用古文字知识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固然有利于对字词本义的探求,但在探求词义的过程,不应拘泥于《说文解字》,而是将字词与所处的位置及具体文言文相结合,由于文章时代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字词在文言文中使用的都是本义。

如:“亡”,本义是“逃跑、逃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中“亡”引申为“遗失、无”;《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亡”翻译为“消亡、不存在”。因此,在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分析时,不仅要把握字词的构型结构,还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通过对文章大意的分析和理解,判断出准确的词义。

再如上文中的“牢”,本义指的是关牛羊牲畜的圈栏。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土有画地为牢,势不可人,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中的“牢”字,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出其含义应是由“圈栏”这一本义的作用而引申出的“关押、囚禁”之意。

(三)教师的古文字素养要不断提升

建国以后,随着大批文物的出土和发掘,古文字研究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研究的成果也是日益增多。古代汉语教师应关注古文字学的发展现状,了解和掌握古文字学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注重提升自身的古文字素养。同时,在运用古文字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应明确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注重针对性。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画、音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亳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汉语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编号:2015JYXM17]的研究成果。)

注释:

[1]夏鼐:《殷周金文集成“前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年版。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3]戴震:《戴震集?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版。

[7]张琳琳:《从女部字窥探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8]易国杰,黎千驹:《古代汉语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王文静 安徽亳州 亳州学院 236800)

下载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在军队中的应用之分析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在军队中的应用之分析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远在春秋战国之时,人们早就深刻意识到,军队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全的重要......

    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可视化的运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成功,研究内容涉及思维可视化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评析标准等诸多方面。我校目前处于引进阶段,小学数学教......

    《高中政治主干知识筛选》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主干知识筛选》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一线政治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辽阳县一高中政治组:赵洪亮 本学期,在王恩义秘书长的领导和组织下,郊联体编写了《高中政......

    可视化编程技术及其应用 简介

    可视化编程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课程号: 课程名称:可视化编程技术及其应用英文名称:Visual program technology 周学时:2-3学分:3.5 预修要求: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简介:可视......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德安县蒲塘小学 方春妹 人们常说:“人为万物之灵长”,这是因为与万物相比,人有着复杂的心理。在人类知识的科学体系中,心理学居于中心地......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

    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宝应县曹甸镇下舍小学 闵信成 邮编220800 引言 根据: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