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主干知识筛选》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主干知识筛选》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一线政治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实效性
辽阳县一高中政治组:赵洪亮
本学期,在王恩义秘书长的领导和组织下,郊联体编写了《高中政治主干知识筛选》,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政治主干知识筛选是用知识结构来表述政治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易于老师学生上手,而且高屋建瓴,非常形象、非常直观、非常有效,因此“主干知识筛选”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依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目前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有些教学活动日趋形式化、环节日益繁琐化、内容日渐空泛化、教学滑向表演化,进而落入了追求花样、效力低下的漩涡,这就成为抑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效能提升的瓶颈。实际上,教学活动的最终效能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收获,尤其是学生对一节课主干知识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围绕一节课的“主干知识”来组织施教,来做文章、想办法、搞教学即可,无须在授课中把一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甚至达到每点必讲、细节雕琢的“过度”水平。换言之,不抓重点、没有中心、远离主题的教学才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失效、低效、无效的病根。在聚焦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把非主干知识“下放”给学生,让一节课中学生的有效之“学”、有价值之“学”走向最大化,让教师的“教”直击靶心,让教学活动多做“有用功”,是教师创建高效课堂教学,远离低效课堂教学,走向理想的“低能耗、重实效”
课堂教学。
主干知识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筛选,即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中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旋转的那些课堂知识,这些知识教学的顺利完成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言之,主干知识是指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让学生去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是一个学期教学、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链环,是联系全部教学活动的主心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全体中抓主体,在整体中抓主要方面,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特征。在特定活动中,一切构成要素在其中的地位都是有主次之分的,抓住了重点就等于抓住了活动的主题和主脉。“有所为也就有所不为,无所不为也就无所为”。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任务的重点与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的重心,教学活动的效能就具有了坚实的保证。
主干知识筛选的根本意图就在于把那些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目的、反映课堂教学主导价值的学习内容提取出来,为学生搭建一条顺畅的核心知识连锁桥,使之成为学生迅速实现学习目的的基石。
【例如: 2012年高考海南卷文综政治题25(2)】 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
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不久,陈列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见。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相关部门根据这些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 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6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总结】
1、矛盾含义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要求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
3、矛盾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揭露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7、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便弄清事物性质,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任其自流,不加控制)
8、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矛盾观】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 A 和 B 的关系------(通常在题中是一对反义词或表转折意味的词;如题中“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就很自然的让我们想到应用【矛盾观】中的1;2;3点原理去分析。)
(2)答案: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失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芭比之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2分)
主干知识筛选的开展具有以下实际意义:
(一)增进教师的授课效益意识。促使我们关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力、心力、体力消耗与成本,引导教师走上一条“低耗高效”的教学新轨道,推动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的改革。
(二)促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致力于探索出一种以主干知识教学为主题、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线、以教师辅学助学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的内在程序更加科学,教学流程更富有效能。
(三)主干知识筛选的运用大大提高师生对政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我在梳理主干知识的过程当中感觉到,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要想让学生胸中有一棵 “主干知识筛选”小树,教师胸中必须先有一棵 “主干知识筛选”大树。教师首先要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梳理出一个系统的逻辑,知识网络,主干知识筛选的功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的堆积。“主干知识筛选”实际上是要帮助我们在归纳知识点的同时,分清知识点的主次关系,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在“主干知识筛选”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发现教学重点难点,搞清知识点内在联系的过程。
“主干知识筛选”的过程,还有助于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科,把握教材的功能。在对知识的梳理与归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学科内涵,更能够在进行“单元主干知识筛选”“章节主干知识筛选”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更全面也更深入的挖掘。当主干知识筛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任务、问题、教学内容等信息就已经一目了然了。分析“主干知识筛选”上所呈现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未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主干知识筛选”所显示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平台,带领学生对未掌握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建构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步分析 “主干知识筛选”之后,我就必须对其所显示的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分清主次详略,分清已有和未知。
(四)主干知识筛选的运用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接触
知识树的前两周,我只是在备课本上自己画,找规律,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渐渐的,我觉得我应在课堂上把主干知识呈现给同学们,于是在讲生活与哲学时,我就第一次用主干知识树指导教学,我先在黑板上画好树的三大枝,然后随着知识的分析,小的枝叶也一点点在树上长了出来,最后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框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很兴奋,在欣喜之余知道了这节课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层次性。刚开始的几节课都是我在黑板上画主干知识大框,学生跟着看,后来我觉得何不让学生也来尝试一下呢?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得要求上黑板自己进行主干知识筛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非常的有趣。怎样才能筛选好呢?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去把握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只有自己做到脉络清晰了,才有可能总结好主干知识筛选。这样学生就不把读书当成了一件简单枯燥的事情,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乐趣。这种乐趣激励着他们进一步的在自己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和完善内心丰富的世界。
(五)主干知识筛选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没有进行主干知识筛选的时候,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死记硬背,很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体系构建不起来。这样在学完一节课,甚至一本书的时候,学生的感觉往往是心中没底。抓不住重点,更不用说消化吸收了。底子相对来说薄弱一点的学生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最终对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而主干知识筛选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不足。主干知识筛选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只要是多看一看课本内容,知识体系很快就可以构建起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自己每天学
到的知识有一个概括和反思。这样一层一层的把知识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再把知识一点点的吃透。一节课以后,一个星期以后,甚至一个学期以后,学生都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哪些方面掌握得足够熟练,还在哪些环节存在疑义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即随着教材的更新与改革,有些主干知识会有所变化,如不及时更新,就会落后与教材的发展,这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共同积累与探讨,及时的进行修订。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主干知识筛选的运用,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使学到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做到聚点成线、成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主干知识筛选,使教师们能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本单元或本册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对教材的钻研更加深入,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活泼,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课堂容量大了,老师反而感到轻松了,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学生真正由 “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原来学习很差的学生也骄傲的举起了手。主干知识筛选使教育教学效果能够有效达成,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既要向学生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认知、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直观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契合了学生以形象思维居多的思维特征,有效地渲染思想政治课堂的气氛,创设情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因此,备受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青睐。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幻灯片的制作、媒体的准备、媒体的链接调用等过程实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简单谈谈高中政治课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倾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集光、声、色、像为一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并配以动画、闪烁效果,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亲临其境的情景教学氛围,借助它的形、声、色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极大热情,同时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正确的信号加以强化,这样多媒体就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且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例如在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课题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海尔公司从一个集体企业逐步发展成全球闻名的大企业的录像,同时投影上不断显示海尔发展的数据材料(条形上升图),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我提问:①海尔的成长依靠的是什么?当学生回答是经济效益时,我通过点击鼠标使得答案出现,学生马上有了直观的答案。②什么是经济效益呢?用公式如何表示?学生回答后,我又用鼠标点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这样一来,整个材料的分析一目了然,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在有感性材料的参与下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思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很直接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阶段。2.有利于把政治知识形象化,变枯燥为生动有趣。
思想政治课教材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如果只单纯地靠讲述和文字表达,就会让学生觉得十分枯燥抽象,理解起来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学生吸引力不强。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把这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给学生以多重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起有意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又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例如我在讲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时,制作了一个课件。播放一段关于张家港两个文明的录相,引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播放“走进新时代”(师生跟着一起唱,气氛很好),分析歌词所包含的哲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进行现代化教育。3.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恰当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供图文并茂, 动静结合, 声情结合的教学环境, 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提高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范围, 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师有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讲哲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内容时, 我用VCD放出《说句心里话》这首歌, 让同学们跟着画面齐声唱,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然后用电脑动画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在“我”和“她”之间, “家”和“国”之间充满联系, 进而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放出录像“三峡截流”片断, 问“三峡工程蕴含着哪些联系?”, 让学生各抒已见, 然后联系胡主席访美事件升华到“中国要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在讲到联系的客观性时, 通过欣赏“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种蛋得„„”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得出“联系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结论, 再让学生联系身边实际举例, 锻炼学生能力。再比如在讲述高二哲学“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特点”这一框时, 先用多媒体系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以他的生平事迹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热情。4.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远古到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如亲眼目睹,化难为易,化远为近,更加形象化,这有利于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我在制作“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课件时,我利用电脑从网上找了两个典型人物。第一个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图),介绍他获得的一系列称号以及他能得到这么多称号的原因。第二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强调他为中国及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他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将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然后让学生分析两位人物各突出了他们的什么贡献?由此归纳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得出本课的中心观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此设计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又进行了时事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达成了教学目标。
5.有利于扩大政治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信息容量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浓缩教材精华,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使许多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在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中揭示出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理解和掌握,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既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给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便利的条件,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它,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政治,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实效性。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定兴一中 张彦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既要向学生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认知、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直观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契合了学生以形象思维居多的思维特征,有效地渲染思想政治课堂的气氛,创设情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因此,备受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青睐。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带来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而教学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否则教学实践将是盲目的。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总之,这一理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媒体由教具变为学具,为学生的自由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一理论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即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整合的结果不是产生新的学科课程,而是产生新的教学类型,即数字化学习。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使学科课程教学不只看到学生的昨天和今天,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造行为,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因此,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科特点,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电影、电视、录像、录音、电脑网络等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辟新思路,让学生多动脑思考。要做到这些,就应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入手。3.1 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能力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记忆力强,事半功倍;记忆力弱,事倍功半。所以,加强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利用录音资料,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基本概念等要求机械记忆,基本原理、观点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搞清各课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以及各课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驾驭教材,变厚书为薄书。二是利用录像资料,引导学生遵循遗忘规律。告诉学生,任何知识都会遗忘,关键是如何在没有遗忘之前去巩固。在巩固旧知识时,要反复记忆,记忆次数愈多,巩固愈牢,遗忘愈慢。
MDCC移动开发者大会精彩荟萃
智能硬件
移动开发
产品体验
粉丝经济
社交游戏
三是利用电脑课件,注重课堂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理清线索,使学生在课堂中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四是利用电影电视剪辑资料,教给学生记忆时间。每天早晚八九点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时间记忆,效果很好。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记忆效果普遍有所增强。
3.2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对一个人成才非常重要。笔者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采取“看、听、访、讲”等方法。“看”就是要求学生每天看电视新闻联播,看报纸,了解地方大事、国家大事、天下大事,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听”就是听广播,听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访”就是调查访问,利用电脑网络信息,要求学生访问工厂、街道、商场、家庭以及城市、农村的变化。“讲”就是师生共同讲解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如笔者每次上课都针对国内外大事提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从而把学生由课堂引入国家、社会乃至世界,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散了学生思维。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学生的观察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与社会、政治、经济、民主、法制、伦理、道德等有很大关系,产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中难度较大、抽象、深奥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直观性的展示,由抽象变具体、枯燥变有趣、深奥变浅显,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如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教新课标版)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动画“小马过河”的直观、形象的视听材料为学生展现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等,可见多媒体是一种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
在高中的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密切。思想政治课教学能通过多媒体灵活及时地呈现各种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焦点等新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的特点。如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教新课标版)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最新全国人大会议的图片和视频片断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大的相关知识。6 不要夸大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忽视思想政治课堂特有的魅力和个性
曾几何时,对评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劣有一条明文规定:课堂中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否精美。甚至还把制作的课件是否用更先进的教学软件作为评判“优质课”标准之一。因此,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可谓不用尽心思,一个较为精美的课件,花上一周甚至半个月时间的也有之;一个课件几十张幻灯片,真可谓目不暇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鸣得意地展示课件,原先所谓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思想交流、讲解,在声、光、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对思想政治课的观点、原理的深刻含义,无暇思考,整节课教师手忙脚乱,不停地操作鼠标,不停地点击画面,课堂上轰轰烈烈,学生不知不觉地满足于“新、奇、特”的情景画面。一节课下来,学生更多的是获得一些感官刺激,对于思想政治课具有理性思维的观点则陷入迷茫,更谈不上受到思想教育了。深究之,教师不自觉地夸大多媒体中的辅助功能是其根本的造因。
多媒体对课堂教学作用的定位是辅助作用,不少教师却使之变为主导作用。因此,教师
与其在制作及展示课件上下大工夫,不如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语言、形态、眼神等,循循善诱,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把课堂的主导回归到传统的讲解交流、对话、讨论上来;让多媒体课件起适时点缀辅助教学作用,辅助师生更深层次的交流,这样的思想政治课堂才真正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性。不少过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政治课教师感叹到:“原来老师在课堂上的个性和魅力没有了,现在能吸引学生的手段越来越少了。”笔者认为感叹之余,是否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把多媒体辅助功能夸大了?应该明确多媒体仅是辅助而非主导的作用,让多媒体左右了课堂教学,这是令人可悲的结果。
第四篇: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需要以政治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高中政治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便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形式;道德素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包含智育与德育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知识作为基础,以学生的求知欲为前提条件,并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高中政治课堂中,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而这也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需要先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善。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理念要实现生活化,需要根据人文主义学习观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改善,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高中政治课要实现教学理念生活化,需要依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实现,而这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高中政治课教学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生活体验是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要想得到更好实施,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由课堂学习引入到生活中,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便提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政治教学有更好的体验,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对政治知识进行讲解,对案例引出的政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将抽象化的政治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比如,在讲解“经济制度”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讲解,如金融危机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内容。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等两个方面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这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焦艳凤.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3(12).编辑孙玲娟
第五篇: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从一节哲学课谈起
韩海霞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教学的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微课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在高中政治课堂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问题,就这些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运用的存在问题
(一)硬件设备投入大影响微课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微课教学要求良好的硬件支持,如互联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教学媒体设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要想每人都有一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施较为困难。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别,必然出现有的同学拥有性能较高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施而有的同学只能在周末回到家里使用台式电脑等观看微课视频,致使推广和普及微课教学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学校和家长对教学媒体设备的顾虑和抵触。在微课教学中要借助互联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教学媒体设备才能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教学媒体设备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娱乐功能,而中学生心智没有完全成熟,自控能力不够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存在小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微信等社交媒体。所以部分学校和家长对教学媒体设备是否会对学习有负面影响存在较大的顾虑和抵触,这影响了微课教学的发展。
(三)教师的微课设计和制作技术影响微课的运用和推广。在微课教学中根据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设计与开发微课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微课视频需要有一个好的制作环境和性能较高的录制设备,这样录制的视频的画面才清晰、声音才宏亮清楚。当前制作微课的软件很多,运用这些微课的软件把视频和图片等丰富的时政材料与书本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制作成生动的微课视频不是一件易事。若是教师只是简单地读一下PPT上的文字就录制成微课视频则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微课的运用和推广。
(四)微课教学可能会加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差距。微课教学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在课前开发的微课让学生先预习,并对难于理解的重难点的知识结合微课进行学习,但是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知识的接受有差异,这就会让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可能会进一步拉开差距。例如《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仅仅在课前让学生看看微课就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矛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的话,势必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中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差距。
二、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运用的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教学媒体设备的投入。互联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平板电脑等教学媒体设备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基础和前途,没有这些硬件设施的话微课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教育部门、学校等要循序渐进的推进学校的教学媒体设备的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在充分发展学校原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配置性能较低的平板电脑等,再逐步建设起微课教学所需的教学设施。
(二)学校和家长要进一步加大对微课教学的支持。互联网络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教学媒体设备作为新事物走进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若对其全面否定就没有坚持辩证地看问题。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教学媒体设备促进教育发展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固然有其弊端,但可以通过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媒体设备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发挥着促进教学发展的利器的功能。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微课设计和制作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技术为微课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支持,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熟练掌握如Camtasia Studio、Focusky等较常用的软件,运用这些微课的软件把视频和图片等丰富的时政材料与书本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制作成生动的微课视频。杜绝照本宣科式的读PPT上的文字录制的微课视频。如《经济生活》中汇率的微课可以采用人民币升值的视频和Focusky相结合可以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可以深入浅出地解释汇率的抽象知识。
(四)增强微课教学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效果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平衡。制作好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使用的微课,形成以微视频为核心,与微课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和“微点评”等扩展性和支持性资源。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丰富的微课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东西。并对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设计和制作微课时可以融入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选用问题探究、情境体验等不同素材,在课堂中延伸其探究活动、互动环节,增强课堂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享受到成功,从而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率。
总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教学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顺应潮流不断探索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深刻认识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运用的存在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高中政治教学在立德树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