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0: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

第一篇: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

笔者对近两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进行研究发现:多数作文题适合写议论文,尤其是2015年浙江卷,虽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题干中明确写着:“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说白了就是要写议论文。而2016年浙江卷更是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可见,议论文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而我们的学生却写不好议论文。鉴于此,本文拟对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

(一)写法单一

一般为“三段体”:中间三段,三个人物,开头结尾各一组三句的排比句。

(二)例子趋同

名人名言分三类。一是中国文人;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二是外国科学家:牛顿的苹果、爱迪生的电灯、居里夫人的镭,陈旧乏味。三是“最美”人物: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

(三)缺乏阐释

以事例代分析,以记叙代论证。行文缺乏对所举事例的解剖、质疑、分析,而是在记叙之后直接嫁接一个武断的观点。

(四)没有逻辑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与衔接。行文既无推理,也无深化,杂乱无章。

(五)观点武断

观点非黑即白,缺乏全面分析,在偏执的路途中一条道走到黑。

(六)立意肤浅

表现为两种极端。一是空话套话,任意拔高。二是就事论事,跳不出思维定势的樊笼。

(七)语言平庸

与立意肤浅相对应,语言表达平庸。一类辞藻华丽,语句优美,是为浮华;一类用语老套,人云亦云,词不达意,是为苍白。

二、对策

(一)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解决不想说话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长期的摸索与反思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

1.随笔写我心。每周一次,没有题目,不限话题,不管文体,字数随意。在这里,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2.评价促表达。对于随笔的批改,老师应报以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体贴自我,抒写性灵。在批阅的过程中,可以参照网络上的“跟帖”、“留言”,与之积极互动,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二)增加学生生活厚度,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

写作来源于生活,厚重的生活积累与深刻的人生体悟就是它的基础。由于客观原因,学生被禁锢在学校里面,接触社会的面积很小。这就需要老师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增加学生的生活厚度。

1.耳听世界。我曾经在天台的一个中学实习。这个学校早晨的起床铃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从起床吃早饭到早自修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关注新闻热点。

2.眼观八方。课前五分钟,我会播放事先搜集的一些新闻图片,让学生了解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保持灵感之水源远流长的捷径。通常的做法是以写促读,让学生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将其中对自己心灵引起触动的词句或者段落进行摘记。

(三)挖掘思维深度,解决怎么说话的问题

议论文的精髓是有话好好说,一步一步地说,层层深入地说。遗憾的是,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话不知怎么说。

因此,要写好议论文,关键是要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训练。我认为可以分三步走:

1.学会反思

打破固定思维,勇于质疑,学会寻找反例。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没错,但失败是落井之石也不是没有道理。正如笨鸟先飞有道理,但笨鸟不一定先飞也不是没道理。又如,知足常乐是对的,但知足就不可能常乐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如此不断反思,思维才能活跃,论证才有思辨。

2.善于分类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试着给事件分类。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分别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比如,上面提到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失败会让人坠入深渊。或者,对于什么样的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什么样的人,失败是落井之石。如此分门别类,思路才会清晰,论证才会有力。

3.分析原因

透过事件的表面,探寻深层次的原因,试着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面对同样的失败,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一败涂地?如此不断分析,思维才会全面,论证才会层层深入。

当然,学生的思维训练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并启发学生不断应用于实践。

最后,我想说的是,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在三年的时间里做系统的写作指导,也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写作中不断磨练,逐步提高。

第二篇: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论文题目: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

识的培养

关键词:议论文

读者意识

思维能力

培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其中的议论文写作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久的写作方法模式下,作文中大面积出现模式、结构、套话、假话,而这样的结果是完全背离了写作的初衷,不能积极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的。而写作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思维的一种直接实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提高写作水平,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而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本文主要在三个方面对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议论文读者意识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分析

(一)写作目的偏差

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部分中反复出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即要将不同的目的要求纳入写作构思范围内,时刻不忘培养和他人切磋交流的写作习惯。无论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着重强调了写作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功能,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高中生并没有重视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这一功能,写作目的出现严重偏差。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下笔写作时考虑的第一要务不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深深烙印在他们脑海的是如何能进入高等学府,这一阶段的学生被高考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在语文试卷中占很大比例的写作自然成为学生获得高分数的工具。在学生看来,试卷上的文字就是用来取悦老师的,获得老师的青睐才是写作的唯一目的。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文字纳入阅卷老师认可的轨道,如可才能让阅卷老师为自己的文章多打几分,这些严重偏差的写作目的完全遮盖了“表达与交流”的写作本质。

(二)写作动力缺失

学者刘冬梅在《高中议论文写作策略研究》一文中,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态度作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反思。在调查中,“把写作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享受”和“把写作看作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可谓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的调查结果分别为10%和18%,与之相比,将写作视为一种任务的高中生数量剧增,占到72%。这一调查结果将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态度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如果我们将写作行为分为积极写作和消极写作,将写作视为一种任务或是将写作作为最令人讨厌的事情很显然都是消极的写作行为。这样一来,四不像的议论文文体的出现和毫无说服力的议论文字就不难理解了,消极的写作驱动力只会导致学生急功近利,将凑够字数和盲目引用华丽的词藻作为取得高分数的法宝,长期如此,学生的写作目的离表达与交流越走越远,学生的写作动力也一点一点消失殆尽。当议论文写作不再是学生主动、积极的需求,随之而来的的就是厌倦和畏难情绪,写作完全变成了一种消极无益的行为。

(三)写作模式化

高中生为作文分数而写的写作目的,使学生失去了运用议论文文体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阅卷教师这一单一的读者对象使学生无法确立论点,只能死记硬背各种万能论据,生搬硬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学生自己都不愿意再读一遍做进一步的修改,更不用提说服读者了,况且学生脑海中读者始终定格在单一的教师身上。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显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也无法享受与读者产生共鸣的胜利感。

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培养建议

(一)转变议论文写作教学观念

一、教师转变议论文写作教学观念

议论文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是以理服人的文章,它的目的在于说服读者,使读者赞成自己的观点。这种特殊的文体就对学生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有文章段落安排的谋略,更重要的是思维品质要过关。

要让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即能约束自己,又能考虑读者的需求,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议论文只重视结构布局、材料运用转变为与培养学生的议论文思维品质并重。

二、学生转变议论文写作观念

在议论文写作练习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议论文写作写作的本质所在,学生需要认真地依据一定的思路对文章做深入的分解,仔细研读文章每一部分的意图和性质,摸索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各部分和整体整合起来,探讨各部分为整个文章中心服务的方式。在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对个个部分进行综合,这样才能掌握文章的实质。议论文的分析与综合,从一般模式来讲,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每一篇议论文的分析与综合又有特殊的内容及表现内容的一定的语言表现形式。例如荀子的《劝学》,先在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个综合性论点,然后首先分析学习的意义,第三段分析学习的态度。第一层分析阐明学习在于积累,第二层学习贵在坚持,第三层分析学习贵在专心。三层分析,都由“学不可以已”综合起来。更多的课文是提出中心论点后,进行横向、纵向,或者是纵横交错的分析,最后综合结论。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端正议论文的学习态度,以分析与综合的思维学习优秀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坚持以清晰的思路练习自己的议论文写作,相信学生的议论文水平会有很大的进步。

除了上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判断思维、推理思维、类比思维、纵横思维等,相信有优秀的思维品质做支撑

(2)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关注读者

读者维度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练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议论文写作前对读者进行分析应该是首位的,对读者的分析,应该贯穿在整个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包括写作前学生面对材料对论点的确定,包括为说服读者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式,更包括写完后对议论文的修改和润色。

二、写作中的读者分析

依然以“毕业班学生是否要补课”为例,比如选择“不应该补课”为论点,首先确定读者群是家长、老师、校领导等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整个议论文写作中,包括论点的确定、论据的选择和呈现方式等,就应充分考虑他们对论题所持的不同态度。

1、同意的读者

从议论文写作的本质意义上来说,同意的读者似乎让整个问题变得简单,议论文的写作也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但事实上这部分读者毕竟在读者群中占到很大比例,学生还是有必要将自己的论点、论据完整阐述一遍,让这部分读者更加坚定不应该补课的信念,更加信心百倍地说服其他读者。

2、中立的读者

中立的读者对是否应该补课这一论题几乎没有看法,这个论题对他们来说毫无感觉,因此这部分读者便成为我们要争取的主要读者。学生必须首先弄清楚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学生补课与否跟他们无关。是因为自己没有切身感受还是因为对当前的现象不太了解,或者是因为过于服从规定条例,认为毕业班不会出现补课的现象?还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关注也不会改变当前的现实?还是因为周围人都觉得无所谓,所以自己也就无所谓?在下笔写作时,学生必须对上述因素做全面的分析,并对这些因素作归类总结,一一解释、分析,帮助中立的读者作出理性、客观的决定,最大限度将这部分读者变成赞成的读者。

3、反对的读者

我们必须承认,一些读者持反对态度经过了深思熟虑,而有一些读者则是完全凭借自己的直觉感受,并没有以理性、全面、认真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不应该支持。比如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就忽略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补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必须冷静,不能慌乱,我们能做的是搜集大量可靠、真实得数据,用数据说明一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让补习班补课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压力,详实的数据,孩子们补课的现状及严重后果,这才是有可能改变这部分读者态度的最重要的依据,也许这些还是不能让这部分读者改变态度,但至少他们会因为学生提供的依据而改变自己看待为题的方式,会理性地从较全面的角度考虑补课这种想象。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读者不是仅凭直觉做出的判断,他们是在做了深刻、全面的分析后,才做出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毕业班学生就应该补课,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他们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改变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这部分读者而言,学生不能生拉硬拽,不能非要让他们赞同自己的观点,而是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只需要在文章中客观地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一情况描述即可,切不可肆意诋毁。

(三)写作反馈阶段关注读者

一、为学生的思维打开提供更大的平台

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寻找更多发表渠道和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这将是很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反馈方式。

二、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将多远评价主体引入写作反馈阶段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理论支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由课程标准的规定内容,我们不难理解,教师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学生文章的唯一评价者,教师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亲朋好友、所有社会人士,甚至作者本人,一起构成了文章评价的主体系统。

同时,教师这个评价主体也是很重要的,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的阶段,很大程度上也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地位,进行真诚而平等的对话交流,在评价过程中做好减法,不断下放自己的权利,准确定位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摒弃传统的功利化写作教学目的,用交流者的目光去对待本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写作个性特征。

学生本人也可以是写作评价的主体,反复地对文章进行修改也是对学生、对选定读者群的尊重的表现,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最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和表达的中心思想,自己要以怎样的情感抒发方式达到怎样的写作目的,学生本人最清楚不过。将学生纳入评价主题行列,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作为读者中的一员,以读者的身份和眼光客观评价自己的文章,看论点是否准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方式是否恰当,文章结构是否严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自己的写作态度才能到达新的高度。

结语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点。而在写作教学中议论文的写作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论文就高中议论文写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在对议论文写作重视读者意识的阐述基础上,进行了议论文写作思维的知识建构,进一步探析了目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困境,进而提出高中议论文文体写作思维的培养策略,以求在议论文写作思维方面的教育教学有所提升。在高中议论文写作过程之中,一定要构建写作思维的教学序列,培养写作思维得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改进写作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专著: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作文教学法[M].上海:中华书局,1989.[2]林崇德:《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3]夏丏尊.夏丏尊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4]朱自清.国文教学·论教本与写作[M].上海:开明书店,1947.[5]孟庆立,赵锦良:《常用论说文的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6]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7]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9]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崔允,张华,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论文:

[1]华霞明.“读者意识”解构[J].新闻记者,1999(3).[2]唐恒.加强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J].四川教育,1998(6).[3]杨荫浒.论作者的读者意识[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6).[4]余永祥.论作者的读者意识[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潘新和.夏丏尊的写作教学观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3).[6]祝新华,谢锡金.形成读者意识 表达真情实感[J].湖北教育,1998(12).[7]张春林.文学批评的读者意识[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8]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的再认识[J].语文新圃,2002(1).[9]吴丹青.“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的思考和实践[J].教学月刊,2011(20).[10]范伟华.不同层次学生读者意识与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6).

第三篇: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PPT

公开课《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中的记叙》。它是高中一年级必修3写作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写作议论文能力有明确的要求。从写作观念上看,《标准》强调写作是个人的自由表达,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

从写作内容看,《标准》突出了“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

而考试中的作文题目在文体上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倾向于议论文写作

二、说理论

1、、指导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写作指导为媒介,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线,引导学生去积累事例,要多读书,勤思考。

2、理论支持: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交流探究+学生的主动接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导学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三、说目标(含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导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理解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议论文的要求。

了解写事实论据(事例)的要求。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写事实论据(事例)的方法。

情感目标:从材料的搜集,联想到要多读书积累,要善于观察生活,要勤于思考现象,从而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教学重点:了解写事实论据(事例)的要求,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写事实论据(事例)的方法。

四、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教授新知识时,自然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议论文写作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困难,普遍存在着读书量少,思考问题不深入,论证意识不强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不要求讲文体知识,可以说现成的议论文,学生都不能有条理地读透、读懂,更不要说下手来安排结构,有理有据地写成文章了。所以我选择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议论文写作指导。

五、说教法

(一)从学情出发,首先把握两个原则:

1、注意高视点、低起点,先把“确立论点”落实到实处,再深入研讨写事例的方法。

2、重视语文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选事例、写事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

其次采取以下具体方法:

第一、充分做好预习准备。搜集事例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第二、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时。

第三、分解重难点,以确保学生做到一课一得。

(二)从课本身出发,需注意:

作为写作指导课,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比如说:怎样通过事例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怎样在得出结论后,学生能自己补写好事例。教师只能起到

一个引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三)教学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来得出写事例的三个要求和简明语言的表述形式,让学生自己在交流讨论中品味体验。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几个需要讨论和理解的问题、材料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们去思考。

六、说学法

从《语文课程标准》导学本课,我采用讲练结合式、小组合作式,引导学生探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七、说程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指导学习:课前搜集积累材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设计依据:能够搜集积累材料是写作议论文必备的条件,所以课前准备是必须的;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可以推动学生思考,领会写作要领,发挥他们自觉学习、探讨的能力。)

导入:课前音乐欣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flash 新授课:

(一)、请看下面的观点和两个事例,哪一个事例能证明观点?

观点:“成功离不开勤奋”

事例:

1、少年毛泽东即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鼓舞着他克服了日后革命征程中的重重险阻。

事例:

2、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虽以残暴闻名于世,但他勤于政事却是值得称道的。传说他每天必须看120斤的竹简文书,看不完就不休息。秦国得以结束诸侯割据的状态,统一全国,和秦始皇的这种勤奋精神是分不开的。

小结:事例论点要统一(即所写事例能证明中心论点)

(二)、请看下面的观点和两个事例,哪一个事例能更好地证明观点?

观点:挫折铸造成功。

事例:

1、我们学校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2、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他并没有被挫折吓到,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事例要典型(最好是写名人名家的事例)

(三)、请看下面的观点和两个事例,哪一个事例叙述得更有利于论证观点?

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1、事例:(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2)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 的负担。(3)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和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一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4)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5)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2、我们不妨这样叙述: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

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小结:事例要简明,其表述形式:谁+怎么样+结果

(四)、练习1:围绕“挫折磨砺人生”这个中心,用简明的文字,把以下材料作为论据叙述出来。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的丈夫居里先生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在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后,居里夫人虽然内心万分悲痛,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于是她更加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她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并且,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权的申请,将镭的提炼方法无偿公布于世,更显示出了她高尚的品德。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答案:居里在与居里夫人一起证明了镭的存在之后不久,便不幸因车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但她忍住巨大的悲痛,毅然挑起了两个人的担子,继续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并于1911年再度获得了诺贝尔奖。

(五)、练习2:在下面的观点中任选其一补写事例:

观点一:成功离不开勤奋

观点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观点三:坚持就是胜利

(六)整理笔记,小结本堂课的收获:

1、事例观点要统一

2、事例要典型

3、事例要简明。其表述形式:谁+怎么样+结果

(七)作业:为你所选的观点补写道理论据,下次作文讲怎样写道理论据。

八、说板书 :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

九、说感悟

成功的研究性课堂,应如优美的散文,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形散神聚”。“形散神聚”的关系就是“放”和“收”的关系,教师在组织和引导中要把学生自主探讨的权利,学生合作交流的权利,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权利,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放给学生。为此,我还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审视和反思问题,那些经过同学间的合作或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完成;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但是它能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心智的问题,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且很重要的问题,我还要引导学生使之系统化、醒目化,并将其“导”入研讨的轨道;其它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作为课后研讨作业布置下去。(我在布置作业的设计上对这一点有所体现)

总之,这一节课还只是一个尝试,在授课中的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多指导帮助。

高一年级 张道权

2013-6-6篇二:高二议论文写作课件:理足气盛出雄文——学会对议论文材料进行分析

高二议论文写作课件:理足气盛出雄文——学会对议论文材料进行分析

理足气盛出雄文

——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

高考议论文:观点+材料=?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 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事理探究的思维方式

一、对常见问题作具体分析。

有的问题,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我们能探究因果,分析与之相联系的要素,一分为二地进行一番分析,其理自然就会出来。

二、对现象问题作本质分析。

社会中好多事情,论现象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深入到其本质,就很有问题了。

三、对偶发事件作历史分析。

生活中偶发事件常见,而文章能作历史分析的却鲜见,倘若我们能从偶发事件中看到历史的必然,就可以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了。

四、对个别事件作影响分析。

此种分析法,即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将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去看待,去评判。

五、对眼前问题作长远分析。

六、对行为问题作心理分析。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行为受心理支配。因此,对一些行为作一番心理剖析,就会产生撼人心灵、启人思索的效果。

旁观者的心理分析

例文一: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思维的缜密。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掌握分析论据的方法

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1、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修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1、因果分析法:

1、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1、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

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论点:相信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汉末,群雄逐鹿,豪杰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视眈眈,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仲谋拔下佩剑,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是曹军墙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为何吴国能在群雄中占得三足鼎立之一席,成就霸业?孙权对自己的信念是坚持自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我意已决的回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时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是什么让魏征刚正不阿?是什么让魏征在天子面前毫不畏惧?是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魏征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臣子,就必须承担起为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着想的责任。于是他用自己的勇敢不屈,让世间多了一面命镜。在这明镜中,反射出了魏征谏言的执着,反射出了大唐的兴盛来源,也反射出了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让丛飞放弃自己的富贵而用钱捐助他人?是什么让丛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为贫困的孩子担心?是责任!看着失学儿童那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渴望的眼神,丛飞意识到,帮助他们是自己一生的责任。于是他四处奔波,把演唱会所得的钱都捐给了贫穷孩子。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让每个人都看到一位歌手背后的伟大人格。责任,让他们的形象熠熠生辉,绽放出无限的光芒。责任,让他们的名字永留汗青,让人们看到,他们人格的伟大、崇高。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假设分析法: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2、假设分析法:

分析: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但说理是可否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

例1: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篇三:2011届高考作文专题复习: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教学课件)2011届高考作文专题复习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良乡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张志军

一、议论文写作的整体构思 训练体系安排概要: 次序 体 裁 内 容 训 练 点要 求

1、议论文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中心明确。

2、议论文结 构 掌握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结构完整。

3、议论文论证的方法 运用

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理效果。

4、议论文深刻透彻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5、议论文 有文

采学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

6、议论文有创

新 学会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7、记叙文审题与

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中心明确。

8、记叙文构思与表

达 学会巧妙构思及多种表达方式。

9、记叙文几种实用

技巧

(一)(化虚为实、化理为形)

10、记叙文几种实用技巧

(二)(化平为奇、化情为物)

一、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做

到两符合一明确――“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中心明确”。[写作指

导]

1、明确作文类型(四步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2、掌握写作要点和技巧 [操作要点] 第一、化大

为小与小题大做 第二、化虚为实与由实入虚

第三、确立论点要明确、准确。第四、确立论点要合情合理。第五、确立论点要有新意,有启发性。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论得到与失去》,(2)要

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

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让我深思的一瞬间》一题,(3)

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个前提两个重点)

前提:分清材料作文构成和材料类型重点: 一是读懂材料:针对

不同类型材料,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信息点),抓住材料的中心,把握题旨。二是选好角度。注意不同的主体、立场、条件等

1、材

料作文的构成:材料+要求

2、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故事型:它

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言故事。论说型:它包括名言警句、哲

理语段、议论文段。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

事。情景型: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生活场面,特别的细节)。图

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读懂材料: 针对不同类

型材料,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把握题旨。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

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

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

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这则材料会使人产

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角度 立意

1、(对人而言)奇形怪状的树根,a、物

各有值,人尽其材 木匠视之无用。b、给“树

根”加一把标尺 艺术家加以雕琢 c、应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而成艺术品。d、天生我材

须雕琢

2、(对树而言)a、天生我材必有用 树根

究竟是“材”b、认识自身价值,不要妄自菲薄 还是“非

材”呢 c、一切事物在其特定的时空点上都是“材”

一、话题作

文的审题、立意

1、明确话题作文构成:提示性材料+话题+要求

2、明确话题作文类型 ⑴观点型话题作文 :《直面挫折》《从零开始》

⑵关系型话题作文:《位置与价值》

⑶范围型话题作文 :《尊严》化大为小 ? a.?? ①加限制性成分。可前加修饰语或后加中心语等。例如以“创新”为话题:

1、勇气是

登上创新之颠的云梯。

2、智慧是滋养创新之树的甘露。?

3、奋斗

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②以小见大。把话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

一侧面、某一细节、某一场景写深入、充实、生动,而不必面面俱到。例如 话题:“人与文化”

小题大做 b.有些题目、材料是很具体、微小的,如果就事论事。立意就不高、不开阔。这时就需大处着眼,从小到大,就事说理。

?? ①把具体事物同某种哲理、精神联系起来。

?? ②把文章放入社会背景、时代高度中去。可以谈规则、谈道德、谈风气、谈奉献、谈和平、谈环境、谈交流、谈战争、谈社会现象等。?? ③在文章中凸显“生命意识”“文化气息”“现实精神”

三、化虚

为实与由实入虚 ?康德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

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说:只要每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做,从此你的工作和

生活都会有奇异的色彩。

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或许终身吃苦,但我们应该活得精彩。请以“精

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指津

二、议论文的结构 [训练

目标]掌握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启感式、六步定

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写作指导]考纲上关于基

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就是要

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

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写作过程]

1、由散到聚

2、由聚到散 六步定式(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图示

如下: 正 点深 联 总 反 逆境与成才(点)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

与成才的关系呢?(正)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

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

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曾被流放;还

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无

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与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反)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由此而沉沦。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深)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的本身。对于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常听人说:如果没有怎样,自己会是个人才。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该称之为人才。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联)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和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

第四篇: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听与读为“吸收”,说与写为“输出”。就输出而言,口头表达为说,书面表达为写,作文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用笔说话”的本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用笔说话”的能力,就必须要重视作文教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适应当时的教学观念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开始变得苍白。教学双边活动的科学化,日益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付诸行动的命题。在中学作文教学这一范畴,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规则,教与学同处于感性、经验的层面。这一局面越来越使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而解决这种困惑,也就成了所有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义务。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沦依据

于漪说:“学生应具备相当程度的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今日学习语文、学习各门功课的需要,更是为明日做真正的合格公民打基础。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一样,陪伴人工作,陪伴人继续学习,陪伴人的一辈子。”这种写作教学培养能力观可以说是十分中肯的,对于走出写作为应试的阴影无疑是一剂良药,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作文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窗口,也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

目前的现状

1、缺乏系统的写作素材。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作文研究的专家很多,但却没有研究出适合中学生写作的系统的训练素材,虽然市场上有关作文的辅导书很多,但其写作的基本原理几乎同出一辙,异口同声,缺少完善的体系,缺少科学的阐述,它不能适应中学生语文的素质教育。

目前正在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其中虽然编有“写作、口语教材”,但是脱离教科书的另一部分“阅读教材”,脱离中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很多中学生都讨厌写作文。

2、作文教学的热忱急剧降温。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半壁江山的位置,有40%分值。但是由于作文水平提高时间周期长,花了许多气力,收效甚微。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单不说学生,就说老师的积极性都大打折扣,对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在学校要检查作业时相应地布置几篇作文,学生自然也是应付式地“胡画”或“移植”几篇。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作文本上也有几篇作文,但从质量上来看,都不敢恭维。仔细看题目都还停留在同类题目或同种文体的机械性的反复训练,缺少系统性、梯度性、序列性、针对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作文写的不少,水平提高却不多,陷入一种“不爱写不会写,更不爱写更不会写”的恶性循环中;老师也自然不能从这样的作文中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师生对于作文的关注程度自然“降温”。而假话作文、套话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要学生作文提高就成了“天方夜谭”。

3、作文评改效率低下,也是作文很难提高的一大障碍。时常是作文收一周、改一周,经过很长时间的消磨,等我们再评讲时,作文记忆早已消失殆尽,讲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4、封闭式的教学方法,阻塞了学生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获取新鲜信息的渠道,压制了学生活泼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导致学生个性萎缩,才智散失,灵感枯竭,这种失去活力的作文训练,根本不可能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

根据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本课题采取了以下研究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学以致用

在语文教学中,让作文训练处处体现,可以进行口头训练,也可以展开书面训练。我校的自主教学模式中有当堂训练和拓展延伸,我们充分的利用这一环节。比如在学习《这个世界的音乐》,让学生讨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问题;学习《〈兰亭集〉序》时让学生结合名人事例讨论生死观的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既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加深文章的深刻性。

分析课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情绪。写作需要心境,需要情绪,“观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意满海”的写作情绪也是习惯使然,平时读文章时我们要点燃学生激情,适时引领学生体会“从平凡处走向极乐世界”的惊喜,多一些心灵共鸣的快感。这样来培育一颗颗写作的心灵,为写作文做情绪上的铺垫和积蓄。比如学习《我与地坛》,它是史铁生的一篇语言精美、感情厚重、思想深长的散文。字里行间渗透出领悟生命的豁达态度,热爱母亲的深挚情怀。师生研读时,内心砰然,共鸣阵阵。在这种情况下,我随即布置几个作文题目,供学生参考:《感悟生命》、《生命的意义》、《我思故我在》、《享受母亲的唠叨》、《母亲的玉照》等带着阅读课文中的情绪,学生成文时毫不费力,洋洋洒洒,佳作迭出。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一是引用课文当中有意味的句子,这可以和名句名篇的背诵结合起来。二是概述课文中出现的能说明某些观点的事例。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能从妻妾客的赞美中体悟出感情亲近与有失公正的问题;《鸿门宴》中项羽则不善听取他人意见放虎归山的教训;《勾践灭吴》中勾践面对“变化”而适时改变自我,从而取得胜利的经验。另外,作者写文章本身就是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朱自清在黑暗的年代里能沽身自好,不失铮铮铁骨;李乐薇能在繁杂的生活中为自己建立清新宁静的精神家园;史铁生在遭受命运的打击之后,选择了思考,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在创作中获得了新生;川端康成能从“海棠花未眠”中发掘独到的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反复体味这些高尚、美好、深刻的思想,写作时,或信手拈来,随手征引,或将其思想内涵渗透其中,自然能提高作文的品位。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经常会有“无米之痛”。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校的图书馆也为学生开放,班级可以组织集体去借阅,图书馆也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同时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汉代扬雄善于模仿司马相如;晋代陶渊明模仿《古诗十九首》而作《拟古九首》,并在其佳作《闲情赋》序中坦言效法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唐代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句,写出了《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唐代李白模仿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而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鲁迅的《狂人日记》模仿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现当代许多作家也大量模仿了欧美作品。古往今来,模仿他人者不计其数,但唯有那些“继往而开来,模仿以创新”者能名闻天下。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得好:“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所以鼓励学生模仿高考优秀作文的章法,模仿课文里的表现手法等。

(三)多渠道获取写作资源,让学生有真话可写

作文教学从源头抓起,把源泉开拓得宽一些,广一些,让学生多接触目益向前发展的社会,要接触人与人的关系,接触人和物的关系。不局限在课内,要拓展到课外、校外,抓好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并通过课堂演讲、周记等形式让学生仔细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四)作文教学加强针对性训练

“攻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系统的训练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知识储备,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建立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情况登记表,可以设计十项内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语言表达、文采、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积累)分别为每一次学生的作文进行分值量化,经过几次的打分量化,学生的作文知识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就更有针对性的要求某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有意识的注意某些写作环节。

戏剧界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写作更是如此,“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多写仍是提高写作水平方法,写作的路上虽有荆棘密布,但更有艳丽的花朵招摇,一旦学生走进了流光溢彩、顾盼生姿的文字世界,相信一定会由衷的爱上她。

(五)提高作文的时效性,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是通过一篇作文,一次命题考试加上平时作文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样的评价,只重视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其它诸多因素;这样的评价只是判断,是为评价而评价,而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评价的功能是认识、反馈、导向,更是激励。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学生作文采用的是多元化评价。这样,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提高作文的时效性,多维度评价,必要时要随改随批随纠正,让学生有信心写作。书面作文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作文课由教师、学生当场点评。让学生成为作文的“裁判”,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六)鼓励老师“下水作文”

在学生进行写作的同时,也适当鼓励老师下水作文,这样不光有说服力,而且还利于老师自身把握准教材。

四、研究成果

通过实验研究,实验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能力和模式的灵活运用普遍得到提高,加速了实验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实验班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消除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写作文由厌写转为喜写、乐写。

1、实验老师总结汇报

实验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确树立目标,平时在作文教学中以结构和语言的训练为主,因为近几年的高考均为话题作文,立意较为明确,审题比较容易。清楚了这些,就等于拨开了云雾,我们找到了作文训练的主攻方向。

结构也有许多的模式,经过比较,我们确定并列式结构是高考作文最佳的结构模式。首先,它开宗明义,于开头便提出观点,入题比较快。其次,它把中心话题分化成为若干个小话题,说理议论比较充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模式层次特别清晰,开头结尾反复强化中心论点,首尾呼应,中间每段的开头句,都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连起来读恰成排比,是对中心话题的不同侧面论述。这样文章一目了然,又突出了中心。我们的作文训练,就从众多的作文结构模式中“删繁就简”,选定一种。根据“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要求反复训练,往往在高一时期,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一模式,且能活用于别的文体。

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的语言功夫。苏轼说:“少小文章须绚烂。”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

一、会用修辞,特别是排比,让它成为学生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会用成语,每篇文章不少于十个。

三、会引用诗文、名言,学以致用。

四、善用举例,举例精当,举例新颖,举例丰富,通过举例展示学识,充实文章内容。

五、会描写,让细腻生动的描写为全文增色,成为既能打动人又能使文章出彩的亮点。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通过对结构和语言的有意强化,学生的作文便像“二月花”一样,领异标新。

去年仅一学期,青年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07年5月组织学生成功举办了“郑州七中读书月”活动,并且配合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郑州市举办的“八荣八耻”征文比赛,其中五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2、学生作文获奖情况

通过去年的教学,学生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中,上学期就有14位学生获奖,其中曹一彪在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实验结论

实践证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课题实验已取得较明显的成绩,课堂教学结构是科学的、高效的,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研究课题,是完全符合当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我们的结论是:以培养兴趣、加强学生阅读、在模仿中学会创新并且改变评价方式,构建一次作文全过程的基本模式,可以优化作文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走过来再回头看,我们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

第五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中记叙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高中记叙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一、高中记叙文教学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写作教学目标缺失或模糊。表现在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界限模糊,实用教学与文学创作混为一谈。后果是或重复教学,或任意拔高,或劳而无功。比如同样一道作文题,小学时写,初中时写,到了高中还要写,而不同学段却没有内容和技法方面具体不同的要求。这样简单重复且与实际脱节的教学,自然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写作教学缺乏科学实用的计划。常见情形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教学随意性大,而且时间上不连贯,内容上无关联,缺少应有的阶段性和梯度性,后果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打得学生晕头转向”。比如教材中虽编有“写作”模块,但这部分内容基本被忽略,不少教师图省事,只教“课文”,不“教”“写作”。感觉该写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三言两语略作解说,于是两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这样的简单随意,写作训练的效果不低才怪。

3.教学模式单一乏味,教学过程充斥功利性。从高一到高三,作文课几乎是清一色的上课模式,教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应试技巧与评介范文,而没有把学生引向经典,引向生活。后果是浮华之气压抑了纯真童心,作文失去了灵气。不管课堂上还是在考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唱起“同一首歌”;选取的题材大同小异,千人一面;华丽的辞藻堆砌,内容却空空而泛。于是,模式套路化越来越严重,个性化作文却越来越少。

二、采取的对策与做法

1确定科学合理的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写作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所以,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合理地设定出写作目标,并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好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他能够得着的“果子”。

具体说来,就高中记叙文写作而言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能清楚交代记叙六要素并清楚地叙述。事情应有头有尾,准确地说,就是记叙时要把与事情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交代清楚,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2)叙事要有条理,层次要分明。记叙时,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几件小事,这就要对它们做出分析,分清主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3)能恰当安排详略,主次适宜。记事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感人深刻;写人要抓住典型事例去刻画。对中心事件或最能突出中心的,详细叙述;次要的,少写或不写。

(4)能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能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写自己最想写的事,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在此基础上,进而对优等生提出高一层次目标:

(1)“写事”为主的能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并能在叙事中有意识地增强内容起伏变化,运用悬念、抑扬、意外、巧合等手法,使文章曲折有致。

(2)“记人”为主的则能围绕中心认真审题,能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写出人物的内在品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各种人物描写以及细节、环境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3)“写景”为主的则能围绕中心精巧构思,能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地进行描写,并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各种抒情方式,做到情景交融,真切感人。

(4)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尝试着去虚构。并把它作为对优等生潜能的一种开发,鼓励他们尝试这种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2制定切实可行的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

一般来说,高中作文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是高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加强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认识,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议论文训练为主;高三则以文体综合训练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最能够发挥自己才华的文体。

我们发现人教版课本写作部分的编写体例,正体现了这一要求,而且每个写作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并结合教学实际,力图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这样安排,既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又能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且正好与原生态作文教学的理念相吻合。据此,我们将记叙文写作教学,重点放在高一年级。

3返璞归真恢复作文教学的本色。

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从命题指导到讲评的每个环节,我们都呵护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尊重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写自己愿写的,写自己欣赏的。为此,我们不仅做好每一次专题指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同时还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个性化辅导。

(2)从社会需要出发,利用班级、小组,通过编写报刊、作文竞赛、参加社会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热情。比如这学期,我们就将每次的优秀习作尽可能打印发放,不仅老师点评,也让习作者自己谈写作感悟,还向校报推荐发表。另外还鼓励将习作展贴在班里开辟的《写作园地》,并最终装订成本,供大家鉴借欣赏,以期共同的进步和成长。

(3)我们注意根据每个学生写作的爱好与水平,向他们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读物,帮助他们不断提升目标,使他们学有范文,写有标准。近两年,笔者就一直在所带班级开设“美文赏析,真情抒写”晨读活动,这样,学生活动了起来,不仅能拓展他们的视野,熏陶他们的人文情怀,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同时还可增强他们审题、选材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听话、说话(点评)、朗读、写作以及书写等诸多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

【该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10期】

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五点意见 ◎王爱娣

今天,五位老师一起就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坐而论道,展开了一场讨论。总的观点是,高中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很重要:一方面,记叙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叙述能力是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能力的基础;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既要与小学初中相衔接,又要注意训练思维能力,拉开层次差距。

对于高中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个话题,我想表达五个方面的意思。

厘清两个问题。讨论记叙文的写作,首先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文体分类;第二,关于写作观的问题。

先说文体的分类。文体分类有很多种,分类标准不同,立足点不同,分出的类别也就各不相同;不同民族的母语对体裁的分类也有差异。

一是文学体裁。我们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美国语文则把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虚构、非虚构、戏剧。

二是文章体裁,即实用类文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文类型,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类等。这是按照表达方式来分的。每一种表达方式侧重的对象有不同:记叙,侧重于记事,它关注的对象是事情;说明,侧重于介绍,它关注的对象是程序、制作方法、用途等等;议论,侧重于表达观点和意见;描写,侧重于细节描绘,它所关注的对象有人、事、物、景等等;抒情,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喜怒哀乐恨欲惧的情感。

英国语文对文章的分类比较细致,他们把12种文章体裁,三位一组,分为四种类型:

(1)想象—探究—娱乐=虚构故事

(2)议论—劝说—忠告=阐述观点

(3)通告—阐述—描写=描绘细节

(4)分析—评价—书评=深思熟虑的反应

这种分类似乎比较合理,因为每一种表达方式都不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之间有些相通之处,有时是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割,比如描写中就有叙述,说明中也会有叙述。

再说说写作观的问题。

写作中,作者对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熟练程度,表明其写作水平的高低。对这几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表面上看起来,它们之间很难分出孰重孰轻,但是,一篇记叙文所承载的表达方式不是单一的,除了记叙,还可能有议论、抒情或说明。这当中,记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一篇叙述性文章就好比一只语言的航空母舰,里面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也可能有说明和阐释,等等。试想,如果把叙述剥离开来,还能剩下什么呢?这就是写作观,也是我们对叙述类文章的一种理性的认识。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名目搞清楚了,名正则言顺。

落实课堂实践。现实中,大多数人对记叙文的写作,好像不太重视。大概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初中阶段“淡化文体”,教科书打破过去按文体编排的体例,而以主题编排,从而在理念上淡化了文体。理念上的淡化,是很可怕的影响。二是高考作文“文体不限”,这一点直接影响教师对记叙文教学的忽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叙述功底,考场作文很难以记叙文取胜,而写议论文则相对简单,针对给定话题,发一通议论——往往都是些陈词滥调,再模式化地组接,一篇文章就完成了。我想,这大概就是考场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却仍有九成以上考生选择写议论文的原因吧?真正好的作文,是夹叙夹议的,文中一定有故事,有思想的锋芒。

其实,现行教材很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比如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就精心安排了这样一些训练:

必修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写人要凸显个性

写事要有波澜

必修三: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五:学习写得深刻

学习写得充实

学习写得有文采

学习写得新颖

以上写作训练,都与记叙文写作有关。只是我们对写作教学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系统和深入。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教科书,结合学生实际,引导他们打开眼睛,发现生活,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生动性。我在“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写作指导时,学生严格做到两点:第一,从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中寻找故事,力求真实,写出真情实感;第二,必须运用细节来表现主题,表达情感。讲评作文时,让他们给自己的文章配乐,在课堂上朗读,很多同学声泪俱下。这堂课很精彩,他们用真情打动了自己,感动了在场的听众和读者。

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平常要引导学生发现有意义的值得写的生活故事,这里面一定有个写作观在支撑,几位老师说到的写随笔,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另外,记叙文里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不同的,教学中也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关键是让他们去实践,在写作实践中悟出不同来。

关注写作技巧。记叙文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手写我口”,平平常常的生活,怎么样才能变成生动有趣的文字呢?这里牵涉到写作技巧的问题。

单纯的技巧是没有生命力的,弄不好会沦为奇技淫巧,只有把内容和技巧结合起来,才能使你的故事变得生动曲折有趣。这一点,英**语教学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开头要有悬念,有伏笔,有照应,这样写出的故事才会有波澜。他们研究出一种BIG CAR(大卡车)的写作模式:

Beginning

开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Introduce a problem

抛出麻烦事

Gather pace

营造紧张情绪

Crisis

陷入危机

Adjustment

开始调整

Resolution

解决麻烦

每个英文单词开头的大写字母联合起来,就是BIG CAR。

同样一个故事,经过处理,重新组合,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叫“谋篇布局”。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常拿这个术语给我们,只是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

这种写作模式是不是一定很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才能得出结论,但是,它充分说明了国外,尤其是英美两国的母语教学很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他们的做法,客观上证明了“写文章是可以教会的”,好文章是教出来的,写出来的,练出来的,而这个最可教、最值得练的就是叙述能力,即写记叙文的能力。

拉开层次差距。高中阶段的记叙文写作,要与初中阶段拉开差距。

怎样才能拉开差距?应该在内容的选择和思维的训练上下功夫。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有积极的、有益于读者的好内容,同时包藏思想的锋芒。没有思维,文章就缺少了灵魂。在这方面,英美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思考。

美国从小学2年级起,让学生关注传记,先是读作者为别人写的传记,5年级时聚焦自传,从小学到初中,都要求学生为自己写自传。在我们看来,十几岁孩子的人生,有什么值得书写的,而美国教育则不惜花费时间指导他们去写,去发掘生活中对自己成长有影响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人和事进行叙述,关注自己的成长及榜样的影响。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作文,很能挑战思维。比如2005年4月,明尼苏达大学的申请短文就很有趣,要求“写下你自传的第106页”。这样的写作试题,一方面挑战思维,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美国大学对学生成长经历、个性发育情况的重视。

英国在这方面做得也很好。比如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2007年10月的A-LEVEL(我们称之为大学入学考试)写作试题,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写作一篇600-900词的文章,其中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写同一天的两篇日记的片段(每个片段300-450词),一个片段是由社区富裕成员所写,另一个片段则由同一个社区的穷人所写。每个片段都必须写出作者的生活风格与感觉。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写日记,驾驭语言,还要以不同的身份来写,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同时要表现作者的生活风格和感觉。这样的题目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其文章也就有了思考的含金量。

培养写作意识。今天,我们谈论高中记叙文的写作,需要从宏观上对这种文体训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要能培养一种写作意识,某些写作难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我们要注意培养三种写作意识:文本意识、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不同的文体,对写作对象、语言,甚至结构要求,是有区别的,记叙文与议论文不同,说明文章和抒情文章不同,如果不区分这一点,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四不像”——淡化文体的结局,势必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英国语文在KS3(9年级末)国家课程、GCSE(11年级末)及GCE(大学预科)考试中,都要求写作规定文体的文章。养成“文本意识”很重要。写文章是有目的的,像文章中的记叙,究竟是为文体需要而写,是记叙文中的记叙呢,还是议论文中的记叙,二者是不同的,所以要养成一种目的意识。从功利和实用的角度来说,一篇文章应该有特定的读者,文章为谁而写,写给上级领导,还是亲人朋友,或者某类社会成员,严格地说,语言风格是不同的,所以要培养读者意识。我想,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和教学实施,很值得我们参照与思考。

通常读一篇文章,从它运用的表达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素养:

从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锋芒;

从抒情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起伏;

从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出众才华;

从记叙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表达中的叙述能力,是写好文章,进行文学创作的关键,夸大一点地说,它是文章的灵魂,没有叙述,就没有创作。写好记叙文,是写好作文的一道大关,这道关过好了,写文章就不难了。

下载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与教学对策[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议论文写作规范

    高中议论文写作规范 开头观点要明确,鲜明具体语言精。 两到三个分论点,位于段首看得清。 设臵方法五六个,选定一个苦用功。 摆出事例来验证,分析解说道理明。 引用名言增文采,还......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议论中的记叙 刘骏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领悟议论文里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爱”的施与和接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议论......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1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第一讲、审题与破题 【训练目标】 写切合题意,观点明确的考场议论文。 【方法指津】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审清题干,找准题......

    议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议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志高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4期......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合集)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基本常识。 2、中心论点的确立与表述。 一、议论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

    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汇总

    作文素材总库 一、新鲜论据130篇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

    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大全

    答:提供如下供参考: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大全 逆 境 [名人名言] 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开发......

    高中作文议论文写作大纲

    高中作文议论文写作大纲1. 议论文 在高考中议论文一般是最常见,最好写,最容易拿分的文。 写议论文的关键在于审题,提炼一个正确的论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素材中从不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