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

时间:2019-05-15 00:5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

第一篇: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

时间:2014-07-03 23:28:49 来源:冠县教育信息网 【关闭窗口】 【打印该页】

让优质课常态化,让常态课变成优质课小学教研室 相春喜

2013年7月20日至23日连续四天,我有幸参加了在齐齐哈尔文化宫厅 “中国教科院第十五届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语文分会场的活动。这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就《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课题实验区教师举行的一次赛课活动。在这次优质课观摩评议活动中,赛课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生动活泼的游戏兴味盎然,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教师们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对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系统思考。他们所展示的课堂教学,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做假做秀的嫌疑,实实在在,既是常态课,又是优质课,让听课教师看得到,学得来。通过这次学习,收获颇多,下面把我的一些思考总结如下。

一、教师追求技艺高超。

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是促成优质课堂的关键。《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课题实验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学技艺是指教师教学的技术和本领,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的简称,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等,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优质课堂的建构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终会流于空谈。这次会议所展示的21节课,无一不展现出实验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从教育智慧到教学机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策略到教学技巧,无不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九江市双峰小学的余俊老师表演的《春》,将表演与美文的诵读结起来,一个初春微雨的日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把清新亮丽的小花伞,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表演得惟妙惟肖,诵读得入情入境,让人回味悠长。

二、学生追求高度参与。

“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高度参与,体现为优质课堂的显著特征。为了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与行为,参赛教师将40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充分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进行生生问、师生问的互动和网状交流探讨,“以学定教”。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也无论是思维的碰撞还是情绪的体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的王威老师,在教学《真美与真糟》一课时,以一个表格统领全课,让学自主探究父母的两种态度对“我”的影响以及我的感悟,教师面向全体,只在关键点进行点拨,学生深入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快乐地沉浸在追求新知的过程中,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整堂课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三、教材追求深层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刻性、独特性行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基础。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与文本对话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参展教师教师们细读文本,反复阅读文本,从中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编者编写意图,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如延边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许秀丽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许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可以说已深入到作者的内心,对“知音”的诠释深刻而有意义,课上得大气而有内涵,听了让人久久回味。

四、手段追求综合运用。

手段追求综合运用为打造优质课堂增光添彩。这次观摩活动“轻评重议”,设有手机短信播出平台、学习效果测试互动交流、学科专家评议总结等手段,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对提高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和教学质量,均会产生深远影响。课堂教学中参展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呈现、小组讨论、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学生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富有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特色,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水平,将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如萍乡市安源区城北小学的颜晶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教师与学生表演的辩斗,开始学生有些怯场,在颜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越辩越勇,赢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五、课堂追求优质高效。

没有优质课堂就没有优质教育。这次评议会所展示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精当,讲授精炼高效,主体作用发挥,分层教学落实,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目标达成,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优质高效课堂。在教学中,授课教师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人格,认可个体差异,努力满足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的气氛是活跃的、热烈的、生动的、鲜活的。如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黄河老师执教的《槐乡五月》,以一个“槐”的书写指导开始,然后以“槐乡五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味、揣摩、美读槐花的美、槐花的香。整节课,清清爽爽,利利落落,听着听着,仿佛置身槐乡,着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观摩了21节课堂教学,听了专家的评议,使我对教师技艺有了新的认识,对生成和预设有了新的体会,对优质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领悟,收获颇丰。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这一课题实验,教师技艺的运用与打造优质课堂相辅相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优质课常态化,让常态课变成优质课,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篇:体育常态课如何常态化

体育常态课如何常态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常态课呢?本人以为,提高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一个都不能少。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认识常态化

“常态课”顾名思义是常规状态下、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课不是常态课;过分强调娱乐、休闲功能。以简单的游戏为主。游戏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游戏里没有什么技术成分的课不是常态课;轻视对学生的管理,忽视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导致学生懒散,课堂组织松散的课不是常态课;一味满足学生需求,只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学内容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课不是常态课。本人以为,体育常态课应当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有组织有纪律的“正常”的课,应当是有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的“实实在在”的课。因此,体育教师依据《课 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课程教学计划,保证每一堂课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经常增强认识,提升课堂的“口味”。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体育课是可有可无、是学习的“调味品”、是让自己尽情自由活动等认识的误区,而且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管理常态化

体育常态课中,常常因为学生的拖沓使课堂不能流畅:因为学生的惰性不能很好地互 动;因为一部分人的游离影响课堂氛围。因此,要使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管理仅凭简单的讲道理是不够的。一定的纪 律约束和一规则意识的养成能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能让他们明白课堂内哪些是应该遵守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使学生能很快地融人课堂。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规则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 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由于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小组活动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活动不能有序进行。笔者常组织学生玩些无规则的游戏。让学生体验 “无规则”是怎样 “不成方圆”的。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来完善游戏,再体验有规则的和谐与乐趣。这 样,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自觉地融入课堂活动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处理细节常态化

在体育常态课中,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甚至做与学练内容无关的事情等问题,并不是用纪律和规则就能够完全约束得了的事情,这需要教师通过对课堂上的情况反馈,针对性地 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巧妙处理,及时将他们唤回到课堂上来。

1.友情互助经常化

在老师讲解示范或者在学生演示环。常常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私自讲话、甚至躲在后面搞打或做自己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讲解演示完毕后,请学生复述并演示,如果因为不会或害羞不好意思,老师可以让他(她)邀请一个要好的朋友来共同完成,这样既给了他们一个台阶又巧妙地给予了警示,时间一长,大家都能认真观察并听讲了。大大提高 了教学质量。对于这种始终游离于课堂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不仅会影响组织教学,而且会“带坏”其它同学,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可以采用“迂回战术”,从他们的好朋友中找突破口。老师先在优生中找出问题生的好朋友,然后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与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将自己的朋友“吸”进自己的练习小组,并与他们一起完成学练内容。几次课下来,这些 “游离”的学生也渐渐地被“吸”进了课堂活动中了。

2.感情交流经常化

对于这些“游离”的学生,还可从他们自身找突破口。通过观察,去发现他们喜欢的运动 或练习,然后再一步步“走近”他们,逐步化解他们游离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活动。例如有一个学生喜欢做俯卧撑。课堂上除了有俯卧撑环节,其它活动很少参与,于是老师可以在课上有意经常安排俯卧撑练习,并与大家交流出俯卧撑的多种做法,然后布置大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老师在课后也积极准备着。在一个“偶然”的时机,老师和他进行了一场PK,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以后的几次交谈,这位同学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游离状态,课上练习变得积极起来,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四、合理评价常态化

1.明确目标经常化

对于学生而言,在每一节常态课堂上,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要是可见的、可操作的,否 则。学生的练习将会无序。因此,老师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会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学练,使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地根据目标合理进行自评与互评。除此之外,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老师都可以告诉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会达成怎样的一个目标,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会更积极、主动,目的性更强。

2.听课评课经常化

对于教师而言,上好每一堂常态课。除了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要有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一项观摩常态课的环节,听课老师根据上课老师提供的教 案。结合课上师生在各环节的表现,“挑刺性”地进行评价。如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内容 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甚至对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教师的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等 等进行评价讨论。这样,经过长期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一节常态课中,能更有效地 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了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另外也可定期与学生交流上课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近期体育课的优劣。一来便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二来也利于教师考虑学生的需要进行一些教学上的改变。

3.过程评价经常化

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2009 年 10月下旬,杭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印发《杭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试行)》的通知”,就初中学生三学年体育考试项目、考试形式、分值分配等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改变了中考体育加试初三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定了杭州市体能技能测试方案,将初

一、初二的体能技能测试按照一定的比值计入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中。这种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练积 极性,而且对保质保量上好体育常态课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要让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而要让每一个学生能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在课各个环节处理上达到“常态化”、“经常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

第三篇:常态化实施方案

巩留县国土资源局“民族团结一家亲” 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提出“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通知制定如下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展以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将其作为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和载体,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今年3月底,全局共有3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阿克吐别克镇曙光村78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结对认亲完成率99.%。“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打通了民族团结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强健了民族团结的社会细胞,做实了民族团结这一最大的群众工作,.有力促进了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加强民族团结是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上要求,“要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使开展活动的目标更加聚焦、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

二、进一步明确开展活动的职责任务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要树牢“一个目标”,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紧扣“一条主线”,紧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把开展活动的着力重点放到增强“五个认同”上,放到增进感情、凝聚人心上;做到“五个结合”,把结对认亲走访与维稳工作、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起来,把思想工作与帮扶解困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关爱结合起来,把见物、见人与见思想结合起来,把交往交流与融情聚力结合起来;用好“六个载体”,结对子、勤走访、相互学、多活动、真帮扶、重激励;完成“五项重点任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要杜绝敷衍应付、搞形式、走过场等现象,不能把结对认亲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帮扶、等同于扶贫。通过开展活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干部群众坚定坚决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结对认亲走访的形式内容

开展结对认亲走访,要坚持相互往来、经常走动,确保至少每个月走访一次结对认亲户。我局要结合实际,以确保活动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合理安排走访活动,采取集中走访与分散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可少量多批,可适当延长干部职工与结对认亲户见面交流时间,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力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毫无效果。

在走访活动中,要做到“四有”,有连心卡,有合影照,有走访活动记录和图片,有结对认亲活动体会;“三定”,定来往计划,定思想沟通计划,定帮扶计划;“两帮两贺一慰问”,遇难事必帮、遇大病必帮、遇喜事必贺、遇节庆必贺、遇丧事必慰问,“四见面”,有条件的干部职工在结亲家庭小孩起名、割礼、婚礼、直系亲属葬礼上见面;“七掌握”,掌握结亲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宗教信仰、家庭生产和收入、家庭困难状况和需求情况、家庭成员社会活动状况、直系亲属基本情况;“八个讲清楚”,讲清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讲清楚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讲清楚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讲清楚援疆省市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讲清楚驻疆部队、武警官兵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的无私奉献,讲清楚“三股势力”的严重危害,讲清楚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讲清楚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进一步明确结对认亲的人员范围

结对认亲活动要做到“三个全覆盖”,局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全覆盖,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全覆盖,与危安重点人员家庭结对认亲全覆盖。与危安重点人员家庭结对认亲,原则上由当地干部职工进行,采取多帮一、一帮一等形式,以利于开展教育、管理、帮扶、转化等工作。

要在安排好本单位结对认亲走访工作的同时,把本单位的结对认亲走访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对长期驻外人员可安排在驻地与基层群众或新疆籍务工人员结对认亲。对确因工作、健康等特殊原因不能按要求走访的干部职工,从严掌握,可适当减少走访次数。对确实无法做到结对认亲的人员,向“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说明情况和理由,进行备案。

五、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要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可联合开展联谊会、座谈会、茶话会、文体比赛等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在单位内部结对子、交朋友。要注重活动效果,将活动内容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同抓同促进,促进各族干部职工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浓厚氛围。

六、进一步探索创新开展活动的思路方法 要从活动实效上下功夫,在前期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活动的效果。要把握政策、精准工作,处理好开展活动与本职工作的关系、近期工作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做到齐步走、不掉队。要积极探索、努力丰富深入开展活动的载体、形式和内容,找准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的利益结合点、情感交汇点,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突出大众化、实体化、人文化,用富有影响力的主题、感染力的内容、吸引力的形式,加深干部职工与基层各族群众的相互信任,增强交往交流交融的效果。要不断扩大干部职工接触基层群众的广度、深度,深入开展互动体验交流,推动干部职工与各族群众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扩大和深化朋友圈,交成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的铁杆朋友,争取人心、凝聚民心。

七、进一步建立健全开展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机制。要加强对结对认亲干部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党的惠民政策教育、民族风俗习惯教育、宗教基本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向群众讲得出、讲得透、讲得好。要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干部职工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多点泥土味、少点官僚气,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让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建立健全汉语学习机制。单位要通过强化培训、日常学习、“结对帮学”等办法,采取过关测试、激励促学等措施,推进干部职工双语学习,提升他们双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基本交流无障碍,群众反映的事情能听明白,宣传教育的内容群众能听得懂。

三是建立健全群众思想工作机制。要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群众工作的思维,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

四是建立健全扶贫帮因机制。要教育干部职工设身处地为结对户着想,把结对亲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他们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实际问题,帮助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燃眉之急,做到一次结亲、终身结缘,真正把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体现出来。对干部职工个人无法解决的,所在单位要积极协调,帮助解决。

五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要主动对接,加强与结对认亲所在地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结对认亲人员情况、走访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要加强属地管理,主动了解掌握本单位结对认亲走访情况,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要与结对认亲所在地基层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做到情况互通、信息互享、工作互连、活动互促。

六是建立健全宣传机制。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兴媒体,统筹好网上网下两个战场,主动发声,抢占先机,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深度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始终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不断扩大“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人、感召人,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七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要将“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过程,纳入绩效考评,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干部考核和述职述德述廉内容,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联系档案、工作台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落实月报制度,充分运用网络数据统计平台,及时汇报活动开展情况。要加强自查自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

八是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党组织要落实领导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听取情况汇报,推动活动开展;建立常设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加强对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为开展好活动献计出力、作出贡献。要落实组织推动责任,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细化举措,细致安排,当好干部职工结对认亲的后盾,为活动深入长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九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在本党组织领导下负责考核工作,研究制定具体考核奖惩办法,大力表彰奖励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树立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好导向。对工作不落实、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以铁的纪律保证我局工作安排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巩留县国土资源局 2017月5月10日

第四篇:常态课心得

常态课心得

——杜蒙二中孙长云

通过学习“让常态课走向优质”后,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育改革是对课程改革具有实质意义的探索,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寄予无限期盼。

课改必须改课。重点观察和评价教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是否能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会”为课堂有效的根本标准,力求用最简单的科学的方式评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环节,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等方面都是让常态课走向优质课所必备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力求创新的意识较强,但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还较表面化或形式化,有一部分教师的科学知识还需储备,更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还缺乏有效的关注和指导;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科学,在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课堂教学变化不是一蹴而就得。常态课质量的提升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常态课应该是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浑然尔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

常态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 1

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率,轻负担”。

教师职业最崇高的,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职业修炼。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更为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特色,参与研究归纳自己的课堂特点,调查学生的感受;再主动邀请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听课、评课,并整理出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回归真实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呈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重视与教学内容及其知识形成背景相关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提出实施有效教学建议,提供教学资源,教学课例及学习评价。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全面的理解;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用问题,练习和测试讲评,呈现有关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运用;通过课前5分钟或上课最后5分钟的系列反馈,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基本情况,设计系列的检测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纠正练习,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班级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追随者,有许多学生是被动地被分配到班级里来接受教师教学的。为了将这些

被动的学生变成教师的主动追随者,教师需要不断地熟悉自己的学生。这种熟悉越是深入,越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的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充分地与学生沟通,并研究学生,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通过关注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对学生的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兴趣,意志力以及对待教师和学习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面对启而不发的教育对象和困难重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采取非常之举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引导团队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二是打破一言堂局面,实施师生互动,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创设多种载体,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我们学校都有尝试,但由于班级人多,教室小,所以活动进行的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心理要有数,教的行为是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特色和学科教学特点的集中体现,它总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学生学习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风格,归纳总结本学科的基本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要点。教师只有自身的良好的教的行为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才能逐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的行为习惯。

让学校的常态课走向优质,从表面上看是课堂问题,从深层

次看是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和教师的教育追求与职业理想等于一体,需要我们系统思考,不断探索。

第五篇: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

浅析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与大学生活 最近召开的两会中,在代表、委员们的众多提案中,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提案格外瞩目。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开始强烈呼吁要把雷锋精神找回来。并且使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

记得上小学时,每到三月“学雷锋月”时,学校经常会组织各种学雷锋的活动:讲雷锋的故事,播放关于雷锋的电影,学唱关于雷锋的歌曲,制作学雷锋手抄报,参加各种义务劳动,进行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征文比赛„„那个时候的心是纯净的,大家都被雷锋的故事所感动,乐于做好事,乐于奉献自己一份小小的爱心。上了中学以后,“学雷锋月”的气氛不再那么浓厚了,偶尔有那么几个人提到,我们才意识到,又是一年三月学习雷锋月了。也会感叹道:原来雷锋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幼年时的那份纯净的内心已不再,没有人愿意自愿的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没有人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以至于当今年大家强烈呼吁学习雷锋精神,全国突然冒出很多雷锋时,我们才惊呼,原来很久以来,我们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种精神的存在,学雷锋活动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两会中关于雷锋精神的常态化问题也被提到了桌面,委员们也在激烈的讨论着。我们也陷入了深思: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主义,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这种精神的实质。

雷锋曾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的人生实践显得那么平凡,却将最绚丽的人生价值融入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感动着过去、现在、将来。其实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奉献精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很有必要学习雷锋精神,深刻理解其内涵,并且弘扬雷锋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永驻我们心中。首先从我们应自身做起,在社会上引领一种学雷锋的风尚。

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就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经常累于各种形式主义。因此,要想使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化,成为一种口号,就必须从精神层面上意识到雷锋精神的实质,我们应该对螺丝钉的故事很熟悉吧,可是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几个能做到螺丝钉精神。

很多人曾经说,学习“雷锋精神”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些活动就像一阵风一样,每年一到三月,大家都感觉雷锋活了,可是,三月过后,雷锋似乎又销声匿迹,因此,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将雷锋精神常态化,让这种奉献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永存下去,这应该也是我们这次两会提出的关于‘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的实质吧!

要做到这种奉献精神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好了,一颗爱心足矣!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为他人无偿服务,为社会无私奉献。脚踏实地的行动,不能仅仅把学雷锋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自我做起,并且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学雷锋从身边随时做起,这样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意义。

如今的大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团体,他们叫“大学生志愿者”。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团体会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操场的一角,他们在义务清理校园垃圾;敬老院里,他们微笑着陪孤独的老人们聊天;社区中,他们热情地给孩子们辅导习题,宣传各种健康知识;图书馆中,他们忙碌的穿梭在书架之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雷锋精神还没有泯灭,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展现了一个团体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风采,展现了青春的风采!

作为一名对党怀着一颗热忱之心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带头作用,从实际行动出发,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随时随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且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让雷锋精神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

雷锋其实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我们看重的只是这个名字背后的精神实质,他对我们的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引导,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怀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精神,怀着一颗螺丝钉的精神,默默的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温暖,让雷锋真正回到我们身边。

下载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变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员工培训常态化

    八是员工培训常态化 目 录 一、培训对企业的好处„„„„„„„„„„„„„„„„„„„„„„„„1二、培训对员工的好处„„„„„„„„„„„„„„„„„„„„„„......

    关工委常态化巩固

    抓巩固,促提高,把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实践与思考 关工委通过常态化工作建设合格单位评议后,面临“抓巩固、促提高,深化优化常态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关工委工作水......

    学雷锋常态化研究

    学雷锋常态化研究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每到这一天,新闻媒体就会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而过了“学雷锋日”之后,学雷锋......

    常态化营销工作经验

    常态化营销工作经验自行里实施公司业务常态化管理办理以来,我网点谨遵该办法实施营销拓展工作。营销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习惯思维和做法上,要将新的营销理念和服务方式有机地结合......

    干部下基层常态化

    全力推行“313”工作模式 我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实现常态化本报讯(记者 向吟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把工作力量向一线、基层倾斜,全力推行“313”工作模式,即推行定期走访、......

    常态化的微笑服务

    浅析如何建立微笑服务长效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已有第一阶段的深植,转断为“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实施”在这一阶段内,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管理人员如何理清思路,做好定位,让......

    公益活动常态化策划

    志愿行动常态化一、活动概述: 1.活动名称:志愿行动常态化 2.活动时间:常年 3.活动地点:敬老院、留守儿童小学等 4.参与人员:爱心班级、实践部人员,需要学生会其他部门配合,如宣传部......

    条令常态化(5篇)

    条令常态化之从严治警 加强党委对现代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党委是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党委领导有力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各级党委必须肩负起神圣的领导职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