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

时间:2019-05-15 00: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

第一篇: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

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蚂蚁奇遇记》说课稿 首先介绍教材来源:

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我园组织大班“环保小卫士”到市文化宫做社会调查。这时孩子们发现垃圾箱旁有一群蚂蚁正“忙碌”着分吃食物,就围在了一起,饶有兴趣的观察起来。于是,教师就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有趣的昆虫世界》的主题开展了对蚂蚁的探索活动,如找蚂蚁、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等,而此次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么我选择教材《蚂蚁奇遇记》原因是:浅显的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从而提高幼儿想象与表达经验的能力,也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故事的幽默、好笑。因此,我认为此教材符合《纲要》中选择内容的三项原则。

活动目标的制定是遵循《纲要》中提出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的这一要求,我从技能、能力、态度三方面提出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从以下三方面体现:经验准备、环境准备、材料准备。

现在重点讲解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互动竞猜”的游戏方式来构建一种师生、生生之间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语言环境,体现幼儿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及浓厚的表达兴趣。共分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猜猜、讲讲,引发幼儿互动兴趣。我们将模拟“幸运五十二”的游戏方式,让幼儿之间展开一场有趣而激烈的“蚂蚁竞猜”互动游戏。

玩法是:各小组推荐一名“蚂蚁形象大使”当主持人,主持人根据各组对蚂蚁探究的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蚂蚁相关知识进行互动轮流提问,小组或集体互动答题,同时还可让幼儿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问题1:4号队幼儿围在电脑旁,大家边说、边操作,一起玩认识蚂蚁的电脑游戏。(其他组幼儿可通过大屏幕参与答题)当电脑提问要求回答蚂蚁是否能住在河边时,幼儿的问题产生了:“那蚂蚁不小心掉到河里它会游戏吗?”

再如问题2:各小组幼儿在绘画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时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蚂蚁什么都喜欢吃(一幼儿提问:蚂蚁会吃手表吗?蚂蚁吃那么多的东西它有大便吗?)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只是请幼儿把问题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以便在下次的活动中进行讨论与探究。

可以说,此环节构建了幼儿愉快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共同体,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乐于表达或表现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学会收集、整理信息,也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索画面基本意思。这个环节是为解决重、难点设计的。我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猜测活动中充分发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幼儿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有创意地进行学习。

第一步:教师抓住幼儿好奇的特点和喜欢猜测的心情,给每组幼儿分发2—3套蚂蚁外出旅行时的“三张照片”,请幼儿猜猜蚂蚁在旅行时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看到照片立即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观察、讨论与猜测,教师则轮流听每组幼儿讲述,并运用猜测讨论法及间插的启发性提问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合作观察、大胆猜测的探索学习中理解和想象蚂蚁的表情、动作等情绪变化,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自主观察与讨论异常激烈,思维变得极其活跃,表达兴趣浓厚,由此就产生了以下的奇思妙想:

例如 照片1:幼儿的猜测是……

照片2:由于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幼儿已认识简单的文字描述,因此幼儿基本能容易理解、讲述照片的大致内容。但想象与表达各有特色。

照片3:较好的体现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及规律的经验,幼儿的猜测是那么具有想象力……

举例:发现黑皮管——想象猜测到飞机掉下来的线

蚂蚁一家三口——黑皮管——想找吃的——飞机掉下来的线

正是由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自主观察、共同交流的语言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大胆猜测、充分想象和表达的愿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语言表达才会是那么的丰富与精彩。

第二步:猜测后的师生互动讲述与交流。这一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于是在进行完小组的猜测后,教师运用师幼互动的策略,引导各小组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表现与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体现了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自主中进行主动的学习。

例如 各组分别进行了故事大王的表演、画出猜测的结果、创编歌曲、模拟角色表演等。(举例创编歌曲)

小小蚂蚁在草地发现小绳子,用力爬呀爬上去,想要找吃的,突然发现有一个黑呀黑东西,猜一猜,想一想,是大人的肚皮。

这样一来,就与幼儿有了一起愉快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过程,即帮助了幼儿学习语言,有使幼儿在亲送的表演中充分表现自我、大胆说话,从中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举例创编歌曲)

第三环节:体验故事的乐趣,迁移经验。在幼儿充分猜测,尽情表达后,教师抓住幼儿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时的激动心情,来揭晓“第四张照片”的谜底,此时的结论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幼儿也在学说“啊呀!一只大蜘蛛的屁股”中体验到了故事情节的幽默、好笑。

幼儿: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笑!

啊!怎么我们吃的是大蜘蛛的屁股,真好玩!

哎呀!怎么是大蜘蛛的屁股,它会拉屎的,好臭啊!

哎呀!是大蜘蛛的屁股吐的丝呀!屁股一动,蚂蚁抱不住,就 摔下来了。

……

然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最后,引导幼儿学会用一句概括性语言归纳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想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快!把丝咬断,蜘蛛就吃不到蚂蚁了!

快快,躲到草地、爬到树上、躲进洞里!

好吓人!是蜘蛛,蚂蚁快跑吧!不然没命啦!

……

最后,在突破重、难点后,我将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还着重让幼儿参与提问,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从而萌发幼儿学会关注周围小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次活动后,幼儿对蚂蚁观察、探究的兴趣仍在继续……

我的设想:

1、将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进行,鼓励幼儿借助指偶讲述、画连环画、表演游戏等方式大胆创遍故事细节。

2、建立“蚂蚁乐园”网站,让幼儿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共同解决、探究关于蚂蚁(昆虫)的问题。

活动反思:

我认为这三个程序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实质,较好地把握了《纲要》提出的教育性、整合性、互动性、合作探究性的原则。活动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幼儿带着问题的悬念,采用合作、探索的共同学习方式进行思考,并尽可能给幼儿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活动中积累讲述经验,充满自信,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25《好习惯》大班健康地吃——说课稿 活动意图说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中国人特别讲究吃。现在生活水平好了,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人们吃的东西五花八门。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小孩子挑食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对色彩鲜艳的,比较独特的食品更是情有独钟。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当中竟含有可以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色素、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对孩子们的耳濡目染,如此等等,不禁让人们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更添许多愁吧!《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病从口入”的道理也无人不晓。生命健康直接地就与吃有着很大的关系。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正是“苏丹红一号”的暴光,给了我以这次活动的契机。说目标

《纲要》中关于健康教育提出了四条总目标,其中第三条是这样说的:“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了解必要的保健知识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历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健康问题,都必须汲取健康信息,任何时候放松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健康就会远离自己。因此本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由此,引出本活动的目标1:了解食物天然色素与人工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唤起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兴趣。《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孩子们健康知识的获得正是在听、说以及表达的环境下获得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本活动的目标之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作,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是目标3的出发点。我把目标3 定为:“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状及颜色进行构图。

本活动的重点:唤起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本活动的难点:对色素的认识。色素是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红花具有的红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输送氧气,植物体中的绿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活动准备:

(1)泡沫垫每人一块。用泡沫垫代替椅子即移动方便又有亲合感。

(2)电脑内存图片。一组是诱人的奥尔良烤翅图片,一组是西瓜、西红柿、大蒜的图片。图片的出现给了孩子们最直观的视觉语言。(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圆盘、毛巾若干。充分的材料准备,让每个孩子都有创造表现的机会。

(4)彩色糖、烤面包、各种形状的饼干、小麻花、海苔、果酱、山查片、杨桃、圣女果、橘子。丰富的材料准备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说活动流程

一、我喜欢吃****** 通过两组图片的展示,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引出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二、通过交流,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并说出理由。

该环节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该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学习礼貌地倾听,为目标2 的达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孩子们的语言交流,教师还可以了解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掌握程度,对目标1的达成与否有着衡量的作用。

三、好吃的图画。

我们吃的很多糖果等常会加入色素和香料,给人以一种美好的感受。而这些色素和香料实际上是不必要的,有的很可能会让人得病。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去感知色素,并试者去判断它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此外,该环节具有很好的操作趣味,孩子们对这种全新的创作一定会很感兴趣。食品的丰富多样,色彩的视觉效果以及形状的多样化,一定会为孩子们的创作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艺术源自生活,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带给孩子非常生动、形象的审美体验,更好地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在活动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

在准备的过程中对于色素以及苏丹红一号的知识,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决不能将错误的知识教给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老师必须注意的问题。2形象性。

幼儿的主要思维特点就是具体形象性,而我选择的是鸡翅、水果、糖果、麻花烤面包等实物或实物图片。这些东西都源自生活,孩子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生动直观,便于幼儿观察。在“好吃的图画”环节中教师和孩子共同进入遐想的过程中,又给予孩子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3 开放性。

在图片观察和交流的环节中,鼓励孩子稀有表现内心的感受,自己的喜好。同时,不断从同伴处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允许孩子的自由参与,允许自由发挥。4 宽容性。

我们现在常说“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表现方式。的确,随着多元智能观在我们心中理解度的加深。我们能以更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孩子的表达。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应是值得欣赏的。5自主性

整个活动包含了幼儿的自由表现,幼儿的同伴合作,再配以背景音乐,孩子们能进一步体会、探索和表达,更大胆地进行创作、想象。

第二篇: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家乡话》

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的家乡话》

执教:韦海涛

活动背景

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很多的家长不仅在学校环境用普通话交流,在家庭里也都是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已经很少听到用家乡方言的交流。长此以往,我们将会让我们的家乡话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这是很遗憾的事情。《纲要》要求:“ 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3—6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小中班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尝试更多语言的学习。

因此,设计了这个活动,并把目标定位为:1.感受不同语言的发音,了解自己家乡的话。2.通过听听、说说,感受语言的快乐。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语言的发音,了解自己家乡的话。2.通过听听、说说,感受语言的快乐。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国家的人的问好课件、中国不同民族的问好课件: 2.录音(不同的地方方言)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不同语言给小朋友问好

1.教师再说“小朋友好”时,首先用普通话,然后用几种地方方言。引起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2.教师:小朋友你听懂老师刚才说的什么了吗? 谁想来学一学用不同的语言给小朋友问好呀? 3.教师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给小朋友问好

提问:你们知道我这是说的哪个国家的语言吗?(英语)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1.说说自己知道的哪个国家使用的语言。2.欣赏课件,感受世界各地语言的不同发音。

3.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

三、了解各民族、地区的语言。

1.教师: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 比如:山东话,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2.欣赏课件,感受不同民族语言的不同发音。

3.小朋友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呢?你会说家乡的方言吗? 让幼儿自由表达,并说一说。

4.播放录音:横县本地几种有代表性的方言

让幼儿分别听一听不同横县的方言,感受语言的奥妙。3.讨论:你们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说好普通话

1.提问: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方言,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自己外出旅游时听不懂方言的经历。)2.教师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如果我们大家都会说普通话,我们走到哪里都不用为听不懂话而发愁了,和那个民族的人都能交流了,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很快乐的事情吗?

五、说好家乡话

1.教师:我们的家乡横县有一个很高的荣誉,你们知道吗? 幼儿说一说。

“对了,我们的家乡横县是最适合茉莉花种植的地方,现在被称为“中国茉莉之乡”,每年举办着“世界上最香的音乐节”,我们的家乡话也将会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所以,同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学好自己的家乡话,当你向别人用家乡话向别人问好时,人家一听,就知道:这是来自“中国茉莉之乡”的小朋友,你说,这是多自豪的事呀!家乡话就好像是我们的名片一样哦!

六、延伸活动:通过宣传,让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共同探讨怎样用家乡话说:“我的家乡在横县,我的家乡有„„有„„还有„„”“回老家,我们是这样做的„„”等句子,为下一个活动《家乡话派对》做准备。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线索由大到小的走向:(世界有不同语言——中国有不同名族语言——横县有不同的方言——为什么要说普通话——我会说的家乡话),最后定位在了家乡话的认识和了解,对加深幼儿的认识和理解是比较成功的,通过PPT的运用,使不同的语言变得直观和有趣,深深吸引了幼儿的了解和探索,“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此,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回归家庭的语言环境,让家长参与家乡话的学习,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语言教育意识。

此外,在活动中,我设计的“我会说的家乡话”环节,对增强幼儿的家乡情结有很好的加法作用,较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昆虫运动会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性。

2.熟悉故事中的对话,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故事中角色的图片及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昆虫运动会“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注意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观看活动材料,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故事表演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故事内容。

附故事《昆虫运动会》森林里的昆虫们决定举办一个运动会,比一比谁的本领最大。一大早,大树下热闹极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来了,螳螂也来了。接待员小蚂蚁热情地招呼他们,为他们报名。这时,蜗牛和蚯蚓慢吞吞地爬过来,他们也想报名参加。小蚂蚁礼貌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没有脚,不是昆虫,欢迎你们做观众观看比赛。”蜗牛和蚯蚓只能回去了。蜈蚣和蜘蛛也来报名。小蚂蚁礼貌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不能报名。”蜈蚣说:“我们有脚啊,为什么不能报名?”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欢迎你们做观众观看比赛。”蜈蚣和蜘蛛也只能回去了。一条毛毛虫一扭一扭的过来了,小蚂蚁见了,说:“对不起,你的脚太多了,也不是昆虫。”在一旁的蝴蝶姑娘赶紧说:“不对不对,毛毛虫是我的孩子呀。过些天他长大了,也会像我一样有头、胸、腹和六条腿,它也是昆虫呀!”于是,小蚂蚁就为毛毛虫报了名。

第四篇:大班语言识字教学《昆虫音乐会》

大班语言识字教学《昆虫音乐会》

活动名称:昆虫音乐会 年龄段:大班

活动重点及难点:幼儿能够掌握五个词组,认识昆虫名称,对昆虫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活动目标:

1、幼儿在轻松、活泼、师幼互动的氛围中学习有关昆虫的五个词语:蜜蜂、蚂蚁、蝴蝶、螳螂及蜻蜓,并了解五个词语的共同特征——都有虫字旁。

2、扩散幼儿思维,幼儿了解各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

3、在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律动——《去郊游》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发生,小朋友 们想不想去看看,我们出发吧。

二、幼儿了解参加音乐会的昆虫,学习词语。1、幼儿听声音乐,猜昆虫。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蜜蜂)蜜蜂为什

么这么热闹?原来大森林里要开昆虫音乐会,昆虫们都想参加,我们看看这么热闹的音乐会都有谁来报名了?、在观看课件基础上,教师与幼儿互动,进行识字活动。

(看课件认识蜜蜂两个字)教师提问:第一个来报名的是谁呀?(幼儿看后回答蜜蜂)教师配着旋律提问:谁来了?(1、3、5)(教师引导幼儿说:蜜蜂)哦,勤劳的小蜜蜂来报名参加音乐会,我们在看看还有谁来了?(看课件认识蚂蚁)教师提问:第二个来报名的是谁呀?(幼儿看后回答:蚂蚁)教师配着旋律提问:是谁呀?(幼儿说:蚂蚁)

教师:小蚂蚁也来报名参加音乐会了,大森林里太热闹了,有一只昆虫都等不及了,急忙忙的赶来报名,它是谁呢?

(看课件认识蜻蜓两个字)教师提问:第三个来报名的谁呀?(蜻蜓)教师配合着旋律重复提问,让幼儿认识词组。(看课件认识螳螂两个字)教师:这么热闹呀,有一只昆虫从这里经过,也来凑热闹,这回谁来报名了?(螳螂)。螳螂是第四个来报名的,这时,有一只昆虫正在远处传花粉,它听到大家的议论,也跑过来报名,谁来报名了?(幼儿回答:昆虫)

(看课件认识蝴蝶两个字)教师:第五个来报名的是谁呀?﹙蝴蝶﹚,教师配合着音律提问:是谁呀?﹙蝴蝶﹚教师:有这么多的昆虫报名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只昆虫来报名?点数1、2、3、4、5,有五只昆虫来报名了。教师:大森林里要求昆虫们用2天的时间练习节目,2天之后在音乐会上表演。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了,小昆虫们都排练了节目。两天过后,音乐会要开始了,你们还记得谁来报过名?

三、师幼互动,巩固认识的昆虫名称。

教师:谁是第一个来报名的?﹙蜜蜂﹚哪只昆虫是最后一个来报名的?﹙蝴蝶﹚谁是第3、4个来报名的?﹙蜻蜓和螳螂﹚第二个来报名的谁?﹙蚂蚁﹚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记忆力真好!小昆虫们都精心准备了节目来参加音乐会,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四、在游戏中,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领域间的整合。

1、蜻蜓将登上紫色的舞台为大家表演节目,谁愿意送蜻蜓登上舞台?谁知道蜻蜓有什么本领?

2、下面小蜜蜂将登上蓝色的舞台,谁愿意送蜜蜂登上舞台?蜜蜂每天为什么在花丛中忙碌?蜜蜂怎样采花蜜,谁能学一学?

教师:蜜蜂真勤劳,每天采蜜忙,我们一起学一学蜜蜂采蜜的动作。蜻蜓和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对了,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3、螳螂将登上粉色的舞台,谁愿意送螳螂登上舞台?谁知道螳螂的故事?

4、这么多昆虫都登上了漂亮的舞台,美丽的蝴蝶着急了,谁愿意送蝴蝶登上舞台?如果你是蝴蝶你会表演什么节目?﹙请幼儿表演﹚

5、还有谁没有登上舞台?谁愿意送蚂蚁登上舞台? 教师:小蚂蚁是怎样来参加音乐会的?﹙全体幼儿学一学﹚

教师小结:昆虫们都登上了星光闪闪的舞台,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字宝宝都有一样的地方,哪些地方一样? 寻找规律:这些词语都带有“虫”字旁。对了,所有的名字都带“虫”字旁,这么多昆虫都来参加音乐会,你还知道哪些昆虫吗?今天,也有一些昆虫来参加音乐会,它们是来做观众的,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谁?

五、了解带“虫”字旁的其他昆虫。

1、我们先看看蚊子的名字,蚊子的名字中有没有“虫”字旁?

2、我们再看看蝉的名字?“蝉”的名字中有没有“虫”字旁?

3、前两只昆虫我们看到了,下面再看看蚱蜢的名字长得什么样?“蚱蜢”的名字中有“虫”字旁吗?有几个虫字旁?

4、再看看蟋蟀的名字?蟑螂的名字呢?

教师:这些观众都是昆虫,它们的名字中都有“虫”字旁,有的是一个虫字旁,有的是两个虫字旁。下次活动时,我们来学习它们的知识。

六、幼儿猜谜语戴词卡,音乐会开始,一同跳舞。

教师:昆虫音乐要开始了,昆虫们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可是小朋友们必须回答问题,回答正确了才能带上词卡,我们看谁会得到词卡? 幼儿听录音,猜谜语。

小朋友们都戴好了词卡,你们有,我也有,我把它们贴在身上,它的名字叫什么? 音乐会开始吧。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跳舞了。教学评析:

1、目标的设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自主探究知识。我结合这一理念,根据主题活动教材内容设计生成了本节教学活动。活动目标的设计明确,难度适中,符合大班幼儿特点,并且注意了语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整合,让幼儿在识字活动中,对科学、音乐的内容有所了解。从整节活动的效果分析,我预设的目标全部完成,幼儿学习兴趣高涨,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2、教学内容:为了更好的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在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我设计生成了本节教学活动。语言领域中的识字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教学相比,在组织方面、趣味方面都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如果注重幼儿的游戏性趣味性的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汉字这一内容就容易被忽视;反之,注重知识性,轻视游戏性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生硬、死板。为了提高语言领域中识字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从幼儿感兴趣的昆虫入手,将识字与昆虫词组以及昆虫知识有效整合,并注重整个活动的新颖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如:在第一环节认识词组时,我在提问时配合着音乐旋律,幼儿觉得非常的新鲜,接着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也能够哼唱着我的旋律进行回答,课堂效果非常活跃。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昆虫参加音乐会,我和幼儿共同了解了螳螂、蜜蜂、蜻蜓的知识,拓展了幼儿思维,幼儿对于自己不懂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最后,我们又以了解其他昆虫、猜谜语、参加音乐会集体跳舞的方式结束了教学,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情的展示自己,增强了师幼互动。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因为我园大班幼儿掌握的识字量较多,我在教学活动中讲解的五个词组中有个别的他们已经认识,所以在内容难以程度方面还需要完善。

3、教师方面:在组织本节教学活动前,我对大班幼儿的兴趣及行为特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在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制作、谜语选择、音乐选配方面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同时,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做到语言精练、收放自如外,还非常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除了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外,还积极地引导能力弱的孩子们,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够像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说的:在原有水平跳一跳摘果子。但是在猜谜语得字卡的环节,由于幼儿的情绪十分高涨,课堂中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场面,因此,在我觉得在游戏前教师对幼儿要求和提出规则非常重要。

4、幼儿方面: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知识量有了一定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同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探究欲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投入的热情就会很高,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就会不理睬。本节教学活动,幼儿参与的意识很高,能够与教师进行互动,认识昆虫词组及了解昆虫知识。在活动中,他们还能够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对同伴和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俨然“小大人”一般。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出现了五个词组仅掌握了三个或者两个的现象,需要在延伸活动老师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第五篇:昆虫语言

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异种或周围环境联系起来,以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根据信号的不同可将昆虫的通讯分为化学通讯、声通讯、视觉通讯、行为通讯、触觉通讯等等。其中,后四种通讯方式的发送信号者在发送信号时都必须暴露自己。

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是以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semiochemicals,包括信息素和异种化感物)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是昆虫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通讯方式。化学通讯的优点是传送距离远、特异性高、隐蔽性好。该通讯方式在昆虫的生殖、觅食、追踪、聚集、报警、调整种群密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小蠹虫科的一些种类中,当一个小蠹虫被松树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觅食)引诱来后,它就释放信息素招引同种其他个体(聚集),接着它们蛀巢道、交配和产卵(生殖),然后释放信息素阻止其他个体以免密度过高(调节);在社会性昆虫中,化学通讯控制着巢群内个体的分型或分级、协调着巢群中各个体的活动与行为,使整个群体能有条不紊地生存和发展。声通讯(Acoustic communication)是以音频信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这种通讯方式在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昆虫中较常见,主要功能是在昆虫的生殖、聚集和报警中起重要作用。例如雄蚊群的“嗡嗡”声吸引雌蚊前来交配;雄蝉的“知知”声引诱雌蝉来交尾等。视觉通讯(Visual communication)是以视觉信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这是昆虫近距离通讯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萤火虫等发光昆虫中,它可以是远距离的通讯方式。

在萤火虫中,有的雌雄两性都发光,有的仅雌萤发光,其闪光是一种性信号,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它们能准确地确定异性的位置并飞去交配。但是,一些种类的雌萤火虫可模仿近缘种的闪光,吸引异种的雄性,然后捕杀对方。

在蝴蝶等部分昆虫中,雄性个体常有较雌性更鲜艳的体色,可能在示爱时有取悦对方的作用,与昆虫的视觉兴奋有关。行为通讯(Behavior communication)是以行为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大家最熟悉的是蜜蜂的舞蹈,它可以告诉其它个体关于蜜源和水的数量和位置。当蜜源距蜂巢不足60~100米时,觅食回来的蜜蜂跳圆舞(round dance);当蜜源距蜂巢远于100米时,觅食回来的蜜蜂跳摇摆舞(waggle dance)。同时,蜜蜂的舞蹈角度、频率、圈数及跳舞姿态等则可以进一步告诉对方准确的位置和蜜源的数量等信息。德国著名昆虫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弗里希(Karl Ritter von Frisch)因其这一重大发现而荣获1973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触觉通讯(Tactile communication)是以接触感觉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也就是昆虫靠身体的相互接触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只有当同种或不同种的个体接触时才能发生,是昆虫种内或种间近距离的重要通讯方式。如蚂蚁通过用触角触碰同类的触角来告诉对方食物的性质、数量和位置;蚂蚁通过触角拍打蚜虫的腹部可使对方分泌出蚂蚁喜食的蜜露;寄生蜂通过触角敲打植物表面以寻找寄主,或通过触角敲打寄主表面以识别寄主等。触觉通讯在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和很多昆虫的示爱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昆虫的复杂生活中,它们不是孤立地使用上述单一的通讯方式,而是综合地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通讯方式来协调完成种内或种间的通讯。

丰富多采的昆虫语言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感到惊奇:象昆虫这样小小的动物,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从广义上说,如果把同种昆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昆虫种类之间甚至昆虫与包括其它动物和植物在内的环境之间的“对话”(信息联系)都看成“语言”的话,那么昆虫的“语言系统”还可算是丰富多彩而且相当有趣的呢!

我们知道,人类是用语言或手势、眼神进行交谈和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虽然昆虫属于较低等的动物,它们的“语言系统”远远不能与人类的语言系统媲美。但作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的昆虫,必定需要自己的“语言”,而且还具备了眼睛、“嘴巴”(口器)、“鼻子”(嗅觉器官)和“耳朵”(听觉器官)等应用“语言”的条件,因此可以借助颜色、声音、气味和动作等进行“对话”,特别是在两性间传递寻偶、觅食、防卫和避敌等信息。

昆虫的“语言”多姿多彩,表达方式也五花八门。遗憾的是,迄今人类对这种“语言”知之甚少,有的方面只是刚刚涉足,有的则尚未有人探索。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相信,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研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人类必将越来越深人地揭开昆虫“语言”之谜,并运用这些知识主动而有效控制昆虫的行为。视觉语言

1、舞蹈语言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鳞翅目昆虫中的蝶类,也常以“舞路语言”来表达同种异性之间的情谊。雌、雄蝶自蛹中羽化出来后,便选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天气,在林间旷野和百花丛中追逐嬉戏。它们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形影不离地跳着“求爱舞蹈”,以表达各自的衷情。尽情飞舞后,便挑选将来儿女们喜爱的寄主植物停留下来,用触角互相抚摸。当雌虫接受求爱后,才开始“洞房花烛之欢”。雄蝶离去,雌蝶方产下粒粒受精卵,达到传种接代的目的。四点斑蝶的求爱“舞蹈语言”更为奇特。当雄、雌个体性成熟后相互接近时,雄蝶便温情脉脉地扇动双翅,在雄蝶周围缓慢地作半圆圈飞舞,以示求爱。雄蝶飞舞几团后,雌蝶便不停地摆动触角,以表示接受求爱。此时两者靠近,互相用足和触角去触碰对方的翅缘,然后才安静下来,共享欢乐。丝带凤蝶可以说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雄蝶体色素雅,白衣白裙,衬有黑、红花斑;雌蝶体色浓艳绚丽,黑衣褐裙,镶嵌红色花边.自蛹中羽化为蝶后,它们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流连于花间,用“舞蹈语言”互相倾诉柔情。

2、色彩语言

蝶类虽然它们所能看到的图象模糊不清,但是辨别颜色的能力却非常强。有人认为,蝶类在花丛中飞舞并选择花朵时,不是从花朵的外形来分辨,而是从花朵的颜色来决定的;雄蝶寻觅“伴侣”,也首先用眼睛分辨对象翅上的斑纹是否属于“同族”。还有人发现,苍蝇在产卵时需要寄主植物颜色、形状和化学气味的协调刺激。

昆虫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灵敏的嗅觉器官识别一些信息化合物。昆虫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的方式,叫做“化学语言”。化学信号在昆虫种内、种间个体联系以及食物、产卵场所和配偶选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稻螟之所以专门以水稻为食,是因为稻株能释放一种被称作稻酮的引诱物质;菜粉蝶爱好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也首先因为这类植物具有芥子苷这种引诱信号。雌蛾用腹端腺分泌的性诱外激素气味作为呼唤配偶的“甜言蜜语”,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到千米左右的雄蛾所感知。蜜蜂习惯过“大家庭”生活,其“家庭成员间的通讯联系”,甚至各种级别的分化和形成,不少与“化学语言”有关。

昆虫不像高等动物具有专门用来闻味的鼻子。它们的嗅觉器官大多集中在头部前面的那对触角上。生长在触角上的化学物质感受器官,是它们的嗅觉器官。不同种类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长在上面的嗅觉器官样子也不一样,有的像板块,有的呈尖锥形,有的像凹下去的空腔,有的就像鸡身上的羽毛。一些雄蛾的感受器是羽毛状的,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据科学家们验证,家蚕雄蛾的一根触角上,约有1.6万个毛状感觉器。蜜蜂一根触角上的感受器可多达3000一30000个。它们接受气味的能力非同小可。舞毒娥的雄性可感受到500米以外雌蛾释放出来的气味。一种天蛾能感受到几里以外同种异性的气味,其敏感程度足以达到单个分子的水平。蚂蚁是人们经常见到的生活在地穴中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出巢寻找食物,总要先派出“侦察兵”。最先找到食物的,在返巢报信的途中,遇到同巢的成员时,先用触角互相碰撞,然后再用触角闻几下地面,这样不但通过气味信息传递了食物的体积大小,存在的方向和位置,而且也指出了通向食物的路径。蚂蚁的这种通讯方式,被称为信息化合物语言。这种语言只是在同一种昆虫之间传递。

信息素又分为种内的(外激素)和种间的(他感作用物质):前者包括性抑制外激素、性诱外激素、标迹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和群集外激素,后者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协同素等。昆虫对这些物质的感受又可以分为嗅觉(空中传播)和味觉(接触感受)等形式。

性信息素 报警信息素 追踪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也叫集结信息素)声音通讯

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是昆虫的一种“语言”形式。昆虫虽然不能用嘴发出声音来,却可以充分运用身体上的各种发声器官来弥补这一不足。昆虫虽无镶有耳轮的两只耳朵,但它们有着极为敏感的听觉器官(如听觉毛、江氏听器、鼓膜听器等)。昆虫的特殊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传递同种之间各种“代号”的声音通讯系统。

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对不同种类昆虫声音通讯的发声机理和部位有所认识。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埤雅》上说“苍蝇声雄壮,青蝇声清聒,其音皆在翼。”已明确地将不同昆虫的“声语”分为摩擦发声和振动发严。

东亚飞蝗的发声,是用复翅(前翅)上的音齿和后腿上的刮器互相摩擦所致。音齿长约l厘米,共有约300个锯齿形的小齿,生在后腿上的刮器齿则很少,但比较粗大。要发声时,先用四条腿将身体支撑起,摆出发音的姿势,再把复翅伸开,弯曲粗大的后腿同时举起与复翅靠拢,上下有节奏地抖动着,使后腿上的刮器与复翅上的音齿相互击接,引起复翅振动,从而发出“嚓啦、嚓啦”的响声。

摩擦发声大多是由20一30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又由80—l00个小音节组成。发出来的声音频率多在500一1000赫兹之间,不同的音节代表着不同的讯号。因此,音节的变换在昆虫之间的声音通讯联络中有着重要作用。

据报道,家蝇翅的振动声音频率为147—200赫兹。国内有人研究过八种蚊虫的翅振频率,不同种类、不同性别均不相同。八种蚊虫的翅振声频可达433—572赫兹,而且雄性明显高于雌性。农民有句谚语:“叫得响的蚊子不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雄蚊是不咬人的。

大多数昆虫发出的声音是极小的,它们之间使用人类很难模拟的“语言”进行喃喃“私语”。但是,也有的昆虫能发出十分响亮的声音,蝉类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了。雄蝉腹部有一个象大鼓一样的发声器,它们很象不知疲倦的“歌唱家”,夏季从清晨到夜晚到处都可以听到它们响亮的“歌声”。原来,仲夏季节蝉从地下钻到地面后,充其量也只能活到秋天。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得不抓紧时间以没完没了的“歌唱”来召唤它的“情侣”(雌蝉)。有趣的是,蝉的种类不同,呜叫时所发出的声波也不同,如夏蝉喜欢“引吭高歌”,而寒蝉的“歌唱”总带有低沉悲切的色调。这样一来,一种蝉的个体对另一种蝉发出的“求爱”歌声是不会给予理会的。就算是同‘一种蝉,假如雄蝉的“歌喉”出了毛病,由它“演唱”的”情歌”,也会失去对”倩侣”的引诱力。此外,斗蟋蟀时胜利者的得意呜叫,也许就是一种“凯歌”吧!

有发音器就有听觉器(耳朵)。昆虫的听器请参看“千差万别的耳朵(听器)”。昆虫中“声音语言”的巧妙运用与灵敏度,已有点像人类、使用的“大哥大”和“BP机”,但其“语言”与听觉器官的相互作用,是否已具有人类发音与收音之间的那种密切连带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光信号语言

身体渺小的昆虫能巧妙地利用闪光(灯语)进行通讯联络。萤火虫是这种通讯方式的代表。夏日黄昏,山涧草丛,灌木林间,常见有一盏盏悬挂在空中的小灯,像是与繁星争露,又像是对对情侣提灯夜游。如果你用小网,把“小灯”罩住,便会看到它是一种身披硬壳的小甲虫。由于它的腹部末端能发出点点荧光,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萤火虫。

萤火虫在昆虫大家族中属于鞘翅目,萤科。它们的远房或近亲约有2000种。萤火虫是一种神奇而又美丽的昆虫。修长略扁的身体上带有蓝绿色光泽,头上一对带有小齿的触角分为11个小节。三对纤细、善于爬行的足。雄的翅鞘发达,后翅像把扇面,平时折叠在前翅下,只有飞时才伸展开;雌的翅短或无翅。萤火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完全不同的虫态,属完全变态类昆虫。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在它腹部末端的皮肤下面有一层黄色粉末。把这一层切下来放在显微镜下,便可见到数以千计的发光细胞,再下面是反光层,在发光细胞周围密布着小气管和密密麻麻的纤细神经分支。发光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荧光素和荧光酶。当萤火虫开始活动时,呼吸加快,体内吸进大量氧气,氧气通过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在细胞内与起着催化剂作用的荧光酶互相作用时,荧光素就会活化,产生生物氧化反应,导致萤火虫的腹下发出碧莹莹的光亮来。又由于萤火虫不同的呼吸节律,便形成时明时暗的“闪光信号”。当你把许多的萤火虫放在一只玻璃瓶里,玻璃瓶就像一只通了电的灯泡,它会发出均匀的光来。

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的节律变化并不完全一样。一种美国有的萤火虫,雄虫先有节律地发出闪光来,雌虫见到这种光信号后,才准确地闪光2秒钟,雄虫看到同种的光信号,就靠近它结为情侣。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一灭,亮一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一灭,亮一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

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之间为争夺伴侣,要有一场激烈的竞争。它们还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把别的雄虫引开,好独占“娇娘”。

萤火虫能用灯语对讲的秘密,最早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动物学家劳德埃博士发现的。他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现象。可见揭开一项前人未知的奥秘并非易事。

除萤火虫外,还有许多昆虫,它们只有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漆黑的夜晚,它们能顺利地找到花朵,这也是“闪光语言”的功劳。夜行昆虫在空中飞翔时,由于翅膀的振动,不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能,发出紫外光来向花朵“问路”,花朵因紫外光的照射,激起暗淡的“夜光”回波,发出热情的邀请;昆虫身上的特殊构造接收到花朵“夜光”的回波,就会顾波飞去,为花传粉作媒,使其结果,传递后代。这样,昆虫的灯语也为大自然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飞蛾扑火”就是这一习性的真实写照。

下载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有趣的昆虫 大班语言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圆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

    《有趣的昆虫》

    二十一、有趣的昆虫 ——抓住特征有序表达 【教学目标】 1.在描写昆虫时能够抓住昆虫的典型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学......

    大班语言:有趣的广告

    大班语言:有趣的广告 大班语言:有趣的广告 设计思路: 广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传递媒介。幼儿对电视里播放的广告都很感兴趣,经常能在下课时间,听到班中幼儿在互相......

    大班语言:有趣的反义词

    大班语言:有趣的反义词 大班语言:有趣的反义词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能积极动脑,对实物、图片进行观察比较及尝试操作,勇于探索。 教学准备: 1、大、小纸鹤......

    大班语言:有趣的象形文字

    大班语言:有趣的中国象形文字 活动目标: 1. 知道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了解汉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激发幼儿对身为......

    大班语言有趣的房子

    大班语言:有趣的房子 指教老师:郭芬艳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果酱小房子的趣味。 2、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完整故事内......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

    昆虫的语言

    昆虫的语言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感到惊奇:象昆虫这样小小的动物,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从广义上说,如果把同种昆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昆虫种类之间甚至昆虫与包括其它动物和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