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札记
在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阅读材料过程中,笔者全过程尝试使用了图式理论,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阅读前,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阅读中,充分发挥图式的信息处理功能;阅读后,充分发挥图式的巩固拓展功能。
1、读前——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
Halliday和Hasan(1976)曾说过,学习英语的大部分工作在于学会做出正确预测。阅读前的预测推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引出适当的背景知识,激活必要的图式。预测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地认识篇章,即使文中出现了较多的生词和繁复的结构也不会影响阅读理解。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
(1)利用图片预测。教师先以直观图片创设话题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通过师生互动,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课文主题来,借助层层递进的话题引导,使学生逐步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境界。
(2)利用标题预测。标题是语篇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语篇信息的发散中心。通过阅读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使其产生阅读的兴趣,快速进入阅读状态。然后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来验证自己的预测,使自身处于一种主动认知的状态。
2、读中——充分发挥图式的信息处理功能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图式具有信息处理的功能。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包括选择、加工、补充、判断和推理等。学生头脑中的某种图式被激活以后,就会成为吸收、加工文章中文字符号信息的框架,与该图式有关联的信息就会被纳入框架之内。
(1)进行略读训练。略读(skimming)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确定阅读的框架打好铺垫,它只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这对于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很有好处。
(2)理解篇章结构。设计识别篇章结构和概括段落大意两个任务,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语篇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主题思想。任务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活动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做笔记。
(3)优化寻读训练。寻读(scanning)旨在从文章中找到某一特定的信息,或为某一目的寻找相关信息,不要求学生理解每个信息。笔者就经常引导学生寻找段落的主题句,或寻找时间、地点、数字、关键词和事实细节等非常具体的信息。信息匹配任务有 助于学生明晰文章的思想脉络,而以表格呈现文章细节能使语篇内容具体化、简约化和系统化,培养学生通过寻读(scanning)快速查找信息词的能力。
3、读后——充分发挥图式的信息拓展功能
Post-reading部分指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图式进行各种活动,如复述、改写、讨论、评价等(彭支乔《试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争论,并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和活泼的讨论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经过这样的操作,笔者成功地把读前、读中和读后以及常见的几种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都纳入了图式理论的范畴之中。让先进的理论与实际的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第二篇:“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摘 要 “图式理论”根据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的应用,将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基本原则 策略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语文为例》;项目编号:cx2016b592。
作者简介:龚一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401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的模块或单元,是所有信息加工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大脑中储存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分成单元、组成模块和构成系统,这类单元、模块和系统就称为图式。人们需要利用脑海中存储的图式去接受外部信息,并按照图式去处理这些信息。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理解文本的内在意义必须拥有相匹配的图式。人们脑海中存储的图式越齐全,接受新的信息、新的图式就越容易,阅读的效率自然就越高,反之假如缺少对应的图式支撑,就会很难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思维刚萌芽的小学生来说,其图式也位于一个初步产生和逐渐完善的阶段,教师要使他们的阅读水平有所进步,首先应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相关图式,可见图式理论对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文阅读图式的类型
人物图式、地点图式以及事件图式是语文阅读图式的三种基本类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人物图式、地点图式以及事件图式是与文本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学生如果熟悉掌握这三种图式特点,将有助于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人物图式
人物图式指针对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总结他们个性、品质、心理方面特点的知识。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比如教师、律师、记者、警察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各自的职业环境中作出选择后的结果。人物图式就是总结不同人物由于职业、身份等不同,形成的在个性、品质、心理方面的不同特点,并将有关这类特点的知识汇集,从而产生包含万千形象的丰富人物图式。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人物图式不仅可以是反映现实的“生活化”人物形象,还可以是对于童话、寓言等文学著作中所塑造的“虚构化”的人物形象认知。语文的文本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包含大量的叙事文体,塑造出了一批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将作者预期的人物图式建构起来。比如《晏子使楚》中的晏子、《将相和》中的蔺相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等都是具有各自特点的不同人物图式。
(二)情境图式
情境图式指和事件发生的情境相关的知识。它是特点的情境反映在脑海中的固定认知形式,该认知形式由这一情境中的全部行为因素组成,在这些内部行为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对应的形式。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当激活了学生脑海中任一情境行为因素后,也会激活与之相应的行为因素,唤醒接受到的全部情境图式,从而获得与情境相关的知识。小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记叙的故事还是虚构的童话,都是对特定场景、情境发生的事情或者人物在特定场景、情境做的事情进行描写。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理解这些情境图式,应结合他们已知的的情境图式,从整体上把握情境图式中各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影响,才能对情境图式中的外部环境特点与内部情感特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事件图式
语文课文大多是包含了各类事件的记叙文,因此事件图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图式之一。事件图式包含了关于特定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的知识。记叙文是小学语文文本的主体,通常是记叙事件或者利用事件描写人物。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事件图式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事件图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成性图式,另一类是关联性图式。集成性图式是指在大的事件下所包含的小事件的集合。当学生阅读某一大事件时,在脑海中已有相关图式作用下,事件中所包含的小事件图式也将被激活。关联性图式则是指大事件下各个小事件的相互联系。各个小事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和因果关系,事件的发展会遵循特定的次序,前一事件的积累才能促使后一事件的发生,这类具有因果性的次序通常是固定的、客观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事件图式越完善,就能越快激活已有图式,从而更高效地接受文本中的信息、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因此事件图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图式的预期功能和选择功能,促进理解功能的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文本背景的认知或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通常会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因此要激活已有图式是较为困难的。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阅读教学前要做好课文背景知识的讲解工作,并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生字词,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顺利事件激活图式。
三、“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将“图式理论”应用到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合理有序的进行教学。因此要掌握好以下原则:
(一)按部就班原则
由于阅读图式所涉及的范围繁多、复杂,因此对于阅读图式建构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递进的、上升式的发展过程。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证明:最合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略高于学生认知经验水平的,对学生的发展最具推动作用。因此引导学生建立图式应略高于学生认知经验水平,通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的图式不断完善,按部就班地走向另一个高度。当然按部就班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堆积,它的本质是一个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因此按部就班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经验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并按照逻辑系统分层制定教学计划,注意教学材料的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联系性。让按部就班原则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后练习、复习巩固、考察评价等方面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二)学生主体原则
阅读图式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并包含了诸多准则与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图式的建构应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建构。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一系列阅读图式,只有经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内化”到自身的图式体系之中,使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应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性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引导他们积极自觉去把握阅读规律,增强自主分析阅读材料、解决阅读疑问的水平。在掌握图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经验水平和发展特征,灵活调整教学,而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并且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材料中寻找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有所感悟和收获,将相应的一系列图式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三)激发兴趣原则
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处于萌芽期的小学生来说,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形成对学习的需要,通过兴趣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中,不仅应注重教学的专业性,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教学时应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择等都应体现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仅善于参与,更乐于参与,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图式的不断积累。在小学课堂中,合理利用激发兴趣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
四、“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建立图式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萌芽时期,其图式也处在一个初步形成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发展的特殊情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首先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图式体系来实现。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文本中的一些语言有时会比较抽象和晦涩,不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创设相关情境,将其与生活化的具体事物联系,帮助小学生建立对应的图式,并在情境重现时能激活此图式。例如在教《与时间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可能无法正确掌握文中“日月如梭”的意思,因为学生缺乏对相关图式的认知,对此很难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播放梭子织布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梭子的形状和用途后,教师再解释日月如梭的含义,这样会易于学生理解。
(二)正确引导,选择图式
阅读量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脑海中存储的图式越来越多,但是脑海中逐渐增多的图式也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需要选择最为匹配的图式来理解文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限,在选择时往往会产生误差,不易选出最为匹配的图式。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发诱导,帮助学生选择匹配的图式。比如教师可选出关键词或关键句,让学生围绕它们进行分析和小组讨论,同时顺势而为,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思维再次回到文本材料上。在教师的正确解读指导下,学生可以更有效率地积累阅读图式。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准确选出最为匹配的图式,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三)整合分类,发展图式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对信息的整合分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归类,在收集了大量的零碎信息后,将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内部顺序分门别类,让图式能够不断得到补充,最终形成完善的图式体系。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一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句进行收集、整合、分类等工作,有助于学生发展相关图式。语文文本中包含诸多分散的语言图式,在整合分类后,学生自身零碎、封闭的图式就将转变为系统化的认知结构,最终发展为较完善的图式体系,促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篇: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默认分类 2010-01-07 23:30:12 阅读2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文章发表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双月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把文化图式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文化图式,并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自主建构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chemata into 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main study how to put forward the way of applying cultural schemata into 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And how to activate the students’ existed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construct and broaden the students’ new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by teachers’ instruction;how students use their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by themselves.Also the practical specific methods include.Key words: cultural schemata;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
一、引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教师只注重学生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却很少关注其他方面,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头脑中没有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帮助其阅读文章,所以感到非常吃力,甚至出现了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意思和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把文化图式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图式的基础上,建构和扩大学生新的文化图式;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文化图式理论概述
(一)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ta)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F.C.Barlett(1932:201)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Remembering中提出的[1]。所谓“图式”指的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而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人们把这种知识系统称为图式[2]。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知识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人们处理新知时,总会把它与已知相连接,从而给新知提供依据[3]。胡壮麟指出“图式—意为储存知识的信息包—在语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通俗的讲,图式就是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认知的方式或手段。图式理论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便广泛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这方面的论著颇丰,娄玉娟,梅忠波的论文研究了图式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着重研究激活“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化图式” [5]。姚旦墅则融文化图式理论于外语教学实践,着重研究文化图式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意义,语言
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的几项原则等[6]。
(二)文化图式理论
图式可以分为(1)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2)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3)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文化图式可以归属于内容图式。
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是指是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图式,它通过一种知识组织模式把人类先前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是储存文化知识的信息包。文化图式也可以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中国人结婚要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象征着喜庆;而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在西方国家结婚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白色象征着新娘的高雅纯洁,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而在中国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是一个基本禁忌词。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行为必然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我们学习英语,就必须要学习西方的语言表达、习俗、交际关系、思维方式等,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图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当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长期以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当今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吃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困难。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一般来说读者不理解读物具有三种可能性:1)读者未具备适当的图式。在此种情况下,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2)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只是读物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发生作用;3)读者对文章会予以始终如一的解释,但未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的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对信息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即人对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7]。所以很有必要把文化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运用图式理论的知识来解决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吃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困难。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一般来说读者不理解读物具有三种可能性:1)读者未具备适当的图式。在此种情况下,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2)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只是读物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发生作用;3)读者对文章会予以始终如一的解释,但未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的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对信息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即人对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7]。所以很有必要把文化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运用图式理论的知识来解决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办法
基于当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着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解决。在教师方面,我们着重加强教师在讲授与所学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在学生方面,就是要加强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一)教师方面
在教师方面主要是通过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来实现。
1。激活已有的文化图式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文化图式,使学生原来的已经被暂时性遗忘的信息得以被激活、调整和完善。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化图式的激活可受主要信息和关键词、次要信息、思维习惯和倾向、特殊文化符号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这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在文化图式与主要信息、关键词之间最有可能建立这种激活文化图式的关联性。例如,当我们看一篇文章的时候,看一下关键字和摘要,就可以大体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次要信息: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重要因素,因为不仅看到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能够激活文化图式,即使看到的是次要信息也可能导致文化图式的激活。就像读一篇文章,主要的信息可以激活大脑中的文化图式,次要信息也可以,有的甚至文章中的“纸言片语”也可以激活文化图式。
思维习惯和倾向: 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由于思维习惯和倾向性的不同,头脑中的文化图式能否被激活,被激活的内容及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同样是遇到了一个夜行人,一个警察会首先想到这个人会不会是罪犯,会不会犯什么罪。如果是一个卖小吃的则会联想到这人会不会买东西,这人有没有吃晚饭,需不需要宵夜啊。但是,如果是一个旅店的店主会想到这个人要不要住店。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个就是由于激活文化图式的思维习惯和倾向不同所造成的。
特殊文化符号:这也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因素。因为有的文化图式不是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和人脑中的文化图式联系的特殊文化符号相关联的。例如“白宫”代表美国,“唐宁街十号”代表英国,“大笨钟”代表伦敦。当我们听到或看到这些特殊文化符号的时候就会立即联想到所指的事物。
2。建构并扩大新文化图式
在英语精读教学中,不仅要激活学生头脑中现有的文化图式,还要通过讲解一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并扩大新文化图式。丁海燕曾经指出:学生不仅需要储备语言知识,还应储备文化背景知识,在大脑中建立大量的图式[8]。并且,王岩,毛丽珍也曾经指出:建构主义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经过学习者内心建构并受社会文化影响的[9]。所以需要我们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并扩大新的文化图式。
这些需要讲解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
(1)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当中蕴含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等。
(2)文化艺术、宗教:包括著名的作家,作品,文学艺术流派以及取得的成就,主要的宗教派别等还有由此产生的文化典故,风俗习惯等。
(3)生活习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形成的习惯,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人会感觉理所当然,但是外人却很难理解和掌握,例如中国人会问:“你吃了吗?”而英国人见面则喜欢谈论天气。
(4)国家社会背景:包括国家基本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常识。
(5)肢体文化:包括各国的手势、姿势、礼节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许多肢体语言是中西文化当中有,但表达的涵义却是不同的,这些需要特别的注意,这是构建文化图式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方面
在学生文化图式的激活和建构并扩大的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并且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1。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英语不是教会的,英语是学会的,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0]。学习毕竟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应该站在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保姆”,更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的为学生做完一切。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坚定学生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老师不是教科书的“留声机”,“扬声器”;学生也不是抄写作业的“机器”。双方都应该找准定位和摆正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2。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事实上,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能力形成、提高的过程[11]。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思维得到修正和完善,学习潜能得以极大开发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做练习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公布一下答案了事,而是注意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从中去探寻思维的规律,养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和习惯,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做出了成绩取得了进步就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而不是片面的追求最后的分数和名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的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三)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原则和方法来建构并扩大学生的文化图式:
1.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原则。全面就是要求教师在每次进行新课程讲解时,教师需要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和传授要有系统性,并且要有重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的,能够体现西方文化鲜明特色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即为重点。这样才能建构起合理的文化图式。
2.情景体验法。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场景让学生自编自演。这些场景可以是教堂结婚、商场购物等。这样学生可以修改原来不正确的文化图式,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使大脑中的文化图式不断丰富和完善。
3.阅读讨论法。阅读的内容不仅仅是小说、文化概况读物,还应该包括网络上的文化知识、英语原版经典电影、电视节目等。同时要有针对性,经常推荐一些对学习有益的材料让大家阅读。然后,针对大家感兴趣的文化话题进行讨论,扩大文化图式。
4.头脑风暴法。让学生针对某一开放的文化话题,畅所欲言,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思维,扩大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文化图式。
5.语义映射法.可以允许学生就某篇课文中各个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他们自己的观点。通过语义映射法,学生就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关系有了较为清晰了解,在此基础上阅读文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的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更快的来建构和扩大文化图式。
五、结语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来学习大学英语精读。我们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BARTLETT.F.C.Remember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32:201.[2] 董银秀.EFL环境下的文化图式建构[J].社科纵横,2005,(6):195-196.[3] WIDDOWSO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0:102.[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4.[5] 娄玉娟,梅忠波.图式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科研, 2007(7):113-115.[6] 姚旦墅.融文化图式理论于外语教学[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4):73-74.[7] 王亚军.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J].科技信息(外语教研), 2008,(22):256.[8] 丁海燕.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策略的构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743-746.[9] 王岩,毛丽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338-340.[10] 束定芳,庄志象.转引自李艳.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127-129.[11] 李艳.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127-129.
第四篇: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今年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教师通过处理平时的练习,排版和编辑教学内容,制作出一些教学软件,供教学使用。恰当地运用CAI,会使英语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能发挥学生更大的潜能。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系统和CAI课件把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兴趣和情绪,英语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趣味索然,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过程。由情景的帮助而理解一句话或认识一个单词,学生会感到轻松、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就如:初一英语第二学期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一直以来是难以引入的。但可以运用CAI 课件把课文内容“动”起来,把对话设计成为动画图象,显示出正在进行。课文内容不再枯燥、死板,因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更有利于口语培养,更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运用多媒体系统设备和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扩大课堂的活动面,从而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学生摆脱了被动局面,积极地加入整个课堂操练当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扩大了口语训练的机会,正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如:初一英语第一册(下)Unit 29
Shopping,要求学生掌握买东西的口头表达,但由于环境和物品的局限,很难使学生能进入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件设计到一个商场里,让学生进行购物,那样既训练了口语,也口大了实践的机会。
三、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帮助记忆。
在课堂上学生见其形(表情、动作、实物、投影或图片等),听其声(录音、唱片和老师的声音等),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记忆,记忆更牢固、准确。
四、多媒体教学能培训教师,令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要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的各种设备,其中CAI课件设计需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英语教师还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口语,完善整个多媒体教学。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好处,但如果运用得不恰当,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时要避免以下两点: 1.光有外表,忽视实质。有些教师为了令课堂气氛活跃,把一切媒体都用上了,并把CAI课件搞得像看电影一样,没有重点,课件空洞无内容。仅注重教学形式,忽视了教学目的,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的。
2.课件设计死板,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部分老师把旧的教学方式——要点、内容毫无变化的设计在课件上,直“灌”给学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得恰当,就会事半功倍。
第五篇: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白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口北高级中学 王静
内容摘要: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电子白板辅助英语教学已 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谈谈英语教学引入电子白板教学的必然性,以及使用电子白板进行英语教学的优点,最后谈谈使用电子白板进行英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电子白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逐渐步入了现代课堂教学中,其通过电磁感应,结合计算机及投影机,可以有效实现无纸化教学。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走进英语课堂中,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话题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难对课本中的话题提起兴趣,自然而然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无疑为高中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使用电子白板进行英语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想学、乐学、善学。
一.英语教学引入电子白板技术的必然性 电子白板本身的优势促使其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
电子白板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白板信息融为一体,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方式使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逼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使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成为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无可替代的选择。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高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2电子白板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语言教学方式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新课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了。《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电子白板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1 多角度地、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情景之中,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电子白板教学调动了高中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扩大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3电子白板教学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有利条件
电子白板信息是超文本结构,克服了传统的线型结构的缺陷,它交互式综合处理文本、图像、图形、声音的电子白板信息,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连接,把计算机技术、声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有机融为一体,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和抽象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电子白板使高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使电子白板更有效地服务于英语课堂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在实践中的体会。
1、利用电化手段,创设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理论,语言学习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学习语言情境,使学生自然“习得”(comprehend),而不是“学得”知识。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切。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声音、图片或视频素材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Lead-in阶段作为知识背景展示给学生,能为学生创设贴近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缩短了学生与认知材料之间的距离,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定事物与一定词语之间的联系。如在选修六Unit2引入诗歌话题时,我事先用照相机录制了不同学生朗诵英文版的汉语诗歌的视频,如李白的《静夜思》、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李煜的《虞美人》等等;还录制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英语小诗歌的视频,《Little Star》和《DoReMi》。上课伊始,学生们对英语诗歌的兴趣马上被提了起来,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又如教授选修六Unit3时,我用学生运动会的照片引入健康生活的话题,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健康生活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利用电子白板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而言,用电子白板来突破高中英语学科中的重难点知识要相对容易一些。高中英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 2 某些词、短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能力上。如在必修五讲分词的用法时,为了讲清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笔者分别设计了几组图片作对比练习:a falling tree/a fallen tree;the rising sun/the risen sun;boiling water/boiled water,先向学生展示两种动词形式在动态意义上的区别,然后用其它图片做巩固练习: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ountries;fallen leaves/falling leaves;changed condition/changing condition.学生在直观的图片的对比刺激下,很快掌握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基本用法。再如教授选修六Unit2Poems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让学生自己找所给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再在电子白板上用彩色字体突出其中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让学生根据诗歌的节奏一起打拍子一起朗诵诗歌,在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到了诗歌之美。
3、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设计课堂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课件能为高中学生提供丰富的声像并茂的感官刺激和大量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内化(internalize)所呈现的知识项目,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在设计课堂练习时,笔者用PPT把句型和段落呈现出来,通过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图片和动画效果,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词或短语以极其醒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所给的练习做出迅速的反应,并能对答案给出合理的解释。学生不仅在异彩纷呈的课堂练习中理解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人机交互式学习所带来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可谓寓教于乐,学得开心、记得牢固。例如在选修六Unit1中的语法虚拟语气时,笔者设计了自我发现、即学即用、我创作我快乐等环节,并运用图片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运用语言的情景,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语言练习中,很好的掌握了if引导的非真实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的用法。
4、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启发学生深层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中某些深层理解题,考生不易把握,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平时多读、多练之外,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给学生定量的文字或视频效果文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发展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课文内容,巧设深层阅读理解题,并附以有感召力的电子课件是启发学生的关键。例如在讲完选修六Unit 4 Global Warming里的Reading后,笔 3 者先把事先自行拍摄的我校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的一组相片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学生,然后问学生,“As a student,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学生对此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关心,个个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有理有据,内容丰富多彩,并从内心认识到“Together, individuals can make a difference.” 最后,笔者作了总结陈述:“We have only one earth.Please treasure our mother nature.”
5、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
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英语书面表达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拦路虎。对于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来说,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英语书面表达,其收效甚微。而现在用电子白板来辅助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简洁、直观、高效。笔者在将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后,将学生中写得好的佳篇、佳段、佳句投射到电子白板上,然后跟学生一起分析这些篇章、段落、句子好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被展示习作的学生体会到了写英语书面表达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写英语书面表达的信心;另一方面,没有被展示习作的学生看到同学受表扬了,也会以写得好的学生为榜样,争取自己的习作下次能被展示出来。同时,笔者还会特别展示一些错误的长句,交给学生如何把错误的长句改成含有高级语法结构的句子。另外,用电子白板来辅助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标点符号的使用、单词的正确拼写、语法的正确使用以及关联词的使用等等。
三、使用电子白板进行英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固然有它的许多长处,但如果过多地滥用电子白板教学,就会喧宾夺主,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电子白板教学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电子白板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电子白板,但不可没有教师。是否使用计算机电子白板,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便的操作,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
2、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高中英语学科有很多课件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音材料。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电子白板展示这些材料时,只是把文中的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了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使电子白板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使用电子白板要适时,适度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的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误以为电子白板运用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语言材料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其实这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违背了电子白板的辅助原则,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性的在部分教学环节使用电子白板。
4、屏幕不等于黑板
有些教师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影响了课后的消化和吸收。
5、要制作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件
有些课件仅仅是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搬进课堂,没有很好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自己娴熟的电脑制作技术,追求课件的美观,冲淡了教学主题;有的教师直接下载网上现成课件,不加任何修改,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使用电子白板,高中英语教师应明确一个目标,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使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 2000.3 [2]刘建华,学苑出版社,中学英语创新教学--45分钟优化设计,1999.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主要成就:
2009年:论文《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积极课堂心理气氛营造方法探析》
发表在《中学生英语》(教师专刊)《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上,并荣
获2009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大奖赛一、二等奖
2011年:论文《阅读词块教学对农村高中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荣获武汉市教
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