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商标权的发展现状
目录
内容提要„„„„„„„„„„„„„„„„„„„„„„„(2)关键词„„„„„„„„„„„„„„„„„„„„„„„„(2)正文„„„„„„„„„„„„„„„„„„„„„„„„„(2)
一、中国商标权的发展现状„„„„„„„„„„„„„„„(2)
(一)民族品牌海外成功维权,洽洽完胜德国欧凯 „„„„(3)(二)海外商标侵权时有发生,应讲究多方位保护商标„„„(3)
1、知识产权受侵范围扩大„„„„„„„„„„„„„(3)
2、商标保护须多方位进行„„„„„„„„„„„„„(3)
(三)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权纠纷„„„„„„„„„„„(4)
1、意识淡薄,我国商标总是“被山寨” „„„„„„„(5)
2、商标意识淡薄为“被山寨”埋下隐患„„„„„„„„(5)
3、“被山寨”之痛让我国企业绝地反击„„„„„„„„(5)
4、加强自我保护摆脱“被山寨”尴尬„„„„„„„„(6)四)名人注册商标伤不起„„„„„„„„„„„„„„„(7)
二、中国商标注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7)
三、结论 我国商标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9)
(浅谈中国商标权的发展现状
1176班 140号 涂淑娜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企业的发展因素层出不穷。其中,被誉为“永动的制钞机”的商标权,能够给企业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带来超额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企业的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商标权的保护,积极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作用,进而推动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商标权的有效申请;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可以为我国更多有特色的民族品牌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 商标权 民族品牌 海外侵权 保护
一、中国商标权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和完善,我国的商标侵权行为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有些企业还是经常出现被侵权、商标被抢注,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企业缺乏商标保护意识,没有及时做好商标申请工作。中国商标注册的匮乏程度让人十分震惊。有数据表明,在中国大陆,有90%以上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很多企业觉得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事情,不愿意在知识产权上过多的投入。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心理,使得企业的侵权案件居高不下。
面对如此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形势,企业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盾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类注册方法,在产品相关类别以及可能涉及的类别上注册多个相同的商标,进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国际贸易发展中,由于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不熟悉,给了竞争对手有可乘之机。这就需要我国企业积极采取对策,以免阻碍我国经济的对外发展,更好地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一)民族品牌海外成功维权,洽洽完胜德国欧凯
前不久,德国OKAI公司通过采取不正当手段注册的涉案争议商标属于恶意注册商标行为,如果不予以撤销,将成为洽洽开发德国市场的巨大阻碍。2012年1月16日,洽洽收到了德国巴伐利亚高等法院的二审判决,判定德国OKAI公司败诉,并要求其将涉案争议商标无条件转让给洽洽公司,并且给予我们经济赔偿,同时判定立即执行。该案件对我们来说可能中国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经历程。
(1)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实行注册先行;(2)其次,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条款应该是国际贸易合同必备条款且必须详细约定相关责任;
(3)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内外部知识产权团队进行市场的运作和管理,防范各类法律风险。
商标注册国际战略布局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必经之路,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基础。通过这一场跨国的商标诉讼,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强发展,全力进军国际市场,积极努力塑造我国有特色的民族品牌。
(二)海外商标侵权时有发生,应讲究多方位保护商标
近年来,中外企业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升温,雅虎、狗不理、中兴、匡威、乔丹登知名品牌也难逃其厄。国内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方面的软肋,积极进行商标保护,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知识产权受侵范围扩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企业品牌的不断崛起,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纠纷也随之进入高发期。我国企业在海外遭受侵权,涉案国家已经由美国扩大到日、欧、韩等多个发达国家,涉及领域也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性产品延伸。商标遭受抢注,也已经开始向知名度高、市场信誉好的商标转移。其中,在2010年中国就有多个著名轮胎商标在海外被恶意抢注,“同仁堂“、王致和”等老字号驰名商标也同样遭受海外侵权之痛。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中国知名商标每年被海外抢注案件平均超过100多起。
2、商标保护须多方位进行
企业首先要重视商标权的注册申请,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多类注册方法,防止已注册的商标权受侵。同时,企业还需防止因被国外公司抢注而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甚至失去该国市场。企业可依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马德里议定书》在协定国或议定国进行国际注册,最大范围维权。对于知名商标,企业还应及时进行驰名商标认定。
(三)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权纠纷
我国的商标法,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注册先得”的游戏规则。对这一规则不了解或不重视的一些企业,其标志或名号往往容易惨遭别人抢注,使其利益蒙受重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我国的商标法也适当采用了商标“使用先得”的规则,光注册不适用的并不能获得商标权。也就是说,对那些恶意抢注名牌商标的,法律正义是不会站在它的立场行事的。
从苹果和唯冠iPad商标权纠纷过程中,苹果公司犯的低级错误,以及唯冠债权人集团对苹果公司的巨额赔偿,才使唯冠认识到了商标的真正价值,从而走上了维权之路。前不久上海的诉讼案,属于“侵权之诉”,其受案要等到广东那边的“确权之诉”有结果之后。一旦确权成功,上海及全国各地的“侵权之诉”就可依次发起。而各地工商部门也会展开相应行动,对苹果公司侵犯商标权一事予以行政管理处罚。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这些压力将逼迫苹果公司开出巨额对价,购回当年一时疏漏的商标权,而处于经营困难中的深圳唯冠也将从中获得巨额资金儿脱困。
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得出一些深刻的启发。首先,企业的经营之道,应包括对商标的管理和营销,还应包括对商标求购者背景的深入了解。很多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商标交易,收购人都是通过幽灵公司来操作的,以掩护真正的收购人,从而达到压价目的。iPad商标被苹果廉价收购的教训,实足令人深思。其次,一旦商标权被侵犯,应勇于应诉和起诉。这次苹果在深圳先发制人诉上法庭,欲强拿下此次争议中的iPad商标权,假如当事人唯冠没有奋起应诉,积极维护自己的商标权,也就不会有深圳中院的一审胜诉,也就不可能获得苹果公司的巨额赔偿,从而使自己的企业走出困境,真正做到了对商标权的有效保护。总而言之,企业应该要以战略眼光来看待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现代知识产权,企业才会拥有美好的前途和未来。
1、意识淡薄,我国商标总是“被山寨”
在我国知识产权维权的重大事件里,“三一”商标曾被当做奔驰的山寨品,在海外注册过程中受到层层阻挠;海信的“HiSense”商标被西门子在海外率先抢注,也差点沦为西门子的山寨产品。在网友戏称的“被”时代里,知识产权方面的商标权“被山寨”的现象也在逐渐受到关注。
历时十年,堪称中国童装商标注册史上的马拉松事件备受业界的关注。作为国内童装业的知名品牌,Annil(安奈儿)童装用10年的努力从“山寨”的阴影中走出来;而这10年也正是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层面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10年。
2、商标意识淡薄为“被山寨”埋下隐患
安奈儿总经理曹璋接受采访时表示,“刚开始建立安奈儿时,并没有很大的企图心,就是不够自信,没有长远规划,更谈不上商标保护了。虽然当时注册一个商标才两三千元,整个品类注册下来花费也不会很多,但是由于没有商标意识,在商标品类注册上没有考虑周全,遭到其他品牌的抄袭、模仿和挤兑,再去弥补,成本就会非常高。他希望更多的企业不要一味地追求发展,要权衡利弊,重视商标权的有效保护,防患于未然。
商标是品牌的核心,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企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带来超额的利润。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自主品牌也迅速崛起;然而淡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一些外国企业有机可乘,出现了我国品牌被海外抢注或我国企业商标注册受海外公司阻挠的现象。
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不超过20年,很多大企业也都吃过商标注册的亏,2003年联想因海外注册受阻,不得不舍弃200亿元价值的“legend”,而更换为”Lenovo”,重新花费巨资建立全新品牌的知名度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国外企业很有经验,他们披上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衣,之后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而且,他们也非常善于利用知识产权的“大棒”,借机打压竞争对手尤其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我国企业。自从我国加入WTO,在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逐渐拉近距离的同时,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应该脱节。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对外发展。
3、“被山寨”之痛让我国企业绝地反击
十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他们开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争夺。在国际市场的博弈中,我国品牌在面临“被山寨”的重重阻力下,开始了自我觉醒和据理力争。有着“国际胜诉第一案”的戴姆勒-奔驰公司状告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集团的商标侵权诉讼案,最后经过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判决书公布判决结果,宣布我国企业获胜;海信在与西门子的商标争议中胜诉;奇瑞在与通用知识产权的纠纷中和解;圣芳在状告强生争夺采乐归属案中获胜„„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面对国际化知识产权的纠纷中,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这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企业日益强大和走向国际的希望。
4、加强自我保护摆脱“被山寨”尴尬
目前,我国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有469家,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达3000多家,向安奈儿、三一集团等经受过或正经受商标等知识产权纠纷考验的企业还普遍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曾表示,“侵害知识产权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知识产权诉讼难、维权成本高,严重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积极性。
我国企业在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连“五粮液“、“杜康”、“一得阁”等中国驰名商标也难逃厄运,遭到海外企业的抢注,就一味着民族品牌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将会一蹶不振,成为“被山寨”的“弱势群体”。相反,如果能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全力以赴、有效地保护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就可以为未来企业的长远发展扫清道路,扬眉吐气,就像安乃儿、三一集团等企业,拥有法律保护的金字招牌。
“商标就是企业的护身符”,在这两种完全相反做法上的选择,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与死的选择。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竞争,更是无形资产的竞争,从某些层面看,大量抢注或与国际企业争夺商标权的情况说明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引起了国外公司的关注。但更多显现的是,中国企业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资金投入上以及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管理和制定战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被业内称为“商标短视症”。
面对国际竞争的升级,国内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品牌意识,实施商标战略,加强商标的境外注册工作,使商标的国际注册成为企业整个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6 分,为产品走出国门、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无论是拥有知名商标的企业还是暂时默默无闻的企业,都要强化品牌安全观念,树立商标先行意识,在出口市场进行防御性注册。
(四)名人注册商标伤不起
“不求优秀,但求有名”名人商标抢注已经进入白热化的大比拼时代。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竭尽所能的想着一切与名人相关的各类信息来进行商品宣传与包装。在商标注册申请中,“名人商标”格外引人注目。
最近,一则关于“林书豪打赢商标保卫战 投机分子借他发财难得逞”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北京时间5月26日,美国著名篮球专家斯科特-萨斯尼克曝料称,林书豪打赢了“林疯狂”的商标保卫战。美国商标专利办公室宣布,“林疯狂”这个商标属林书豪所有。林书豪的意外崛起,使得美国公众对他顶礼膜拜,并给他送上了“林疯狂”的绰号。有趣的是,有不少投机分子在第一时间申请“林疯狂”的商标,而林书豪本人随后也提出申请,要求拥有“林疯狂”的商标所有权。经过几个月的审理裁定,商标专利办公室认定“林疯狂”所有权归林书豪所有。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林书豪出名后,中国也有很多人抢注了和他有关的各种商标。其中,一名无锡人更有战略性眼光,早在去年就注册了“林书豪”这个商标,如今林书豪出名,他甚至表示5000万都不会出售这个商标的所有权。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上说,给商品起名使用谐音似乎并不违规。因为我国商标注册的相关条例里并没有关于禁止名人商标这一条例。这自然就为这些“赵本衫”衬衫、“流得滑”(刘德华)修正液、“旺家卫”坐便器等名人商标,提供了现实资源。但是这样的名人商标注册,你伤的起吗?众商家 “开涮”的仅仅是娱乐圈的这些名人的名字吗?这样下去,还剩多少名人可以抢注?广大消费者,要记住的究竟是名人,还是厂商的产品呢?
这就需要我国企业认识到,我们是为了打响自己产品的品牌,而不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娱乐精神的,这样疯狂的名人商标注册,我们伤不起!我们要明确,市场上需要的是独创性强的商标!
二、中国商标注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很多企业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 显著地问题。一是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后不能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无法打开市场。二是自己的商标在一些国家被抢先注册,甚至在销售过程中遭到其他企业控诉侵权。尤其是在近几年来,这种现象更为显著,每年都会有多起类似事件发生。
相比之下我国内陆很多地区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很少有企业在发展后进行国际注册商标,与我国沿海地区企业注册国际商标的数量相比差距悬殊。而且很多企业在注册商标时没有找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多以汉字或者拼音作为作为商标名称,而让自己商标的英语名称被其他企业注册,为他人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注册企业商标时最好注册两种文字形式,既汉语和英语。而还有一些企业在图案设计上考虑也不够全面,很难让人们记住这个品牌,也会因为图案设计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违背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应该记住“花小钱设计商标赢大利润”。所以在创建自己的企业时找专业的法律顾问进行商标设计。从多个方面为自己的商标问题进行规划,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还有很多企业入驻国际市场时才发现自己的品牌已经被当地企业注册,致使精心树立的品牌以及信誉被轻易占有,自己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存活下来,最后只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退出国际市场,二是重新注册新的商标,重新开始创业之路。比如中国百年药业老字号同仁堂的商标就被多个国家抢注,致使自己无法凭借自己多年来在市场形成的品牌和信誉打开国际市场,无法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利益。还有可能在进入国际市场后被其他遭到其他企业控诉。
随着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企业数量也亦趋增多,商标战略已成为商业战争中重要的一个手段,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也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品牌,给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企业除了通过进行提早注册国际商标来保护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努力打造驰名商标,因为驰名品牌可以为企业解决地域问题,是自己的企业商标在国外的所有权得到保护。为自己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打造驰名品牌,更需要我们去宣传自己的品牌。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让自己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才有机会让自己的企业变成驰名商标,进而再打入国际市场时没有注册商标也能可以继续使用且受到当地法律的保护。
企业在认识到商标重要的同时更应该发现自己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 8 极的制定一系列政策来解决。对商标这个无形资产做好管理和规划,让自己的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我国商标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里,实现商标较高的信誉价值,则不仅是商品的生产者经销者使用商标的出发点,而且成了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和策略。然而,要实现商标较高的信誉价值,就必须保护商标权。
商标权一旦得到正确使用和切实有效的保护,就会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锐利武器;成为国家振兴民族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
第二篇:中国公路发展现状
中国公路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公路发展也实现了跨越性的进步,这不仅取决于中国现代的基本国情,更说明我国土木事业的进步与创新。
现在说依稀按我国公路的现状。中国公路到2010年底大致有400万公里,比建国时期8.07万公里,足足增长了47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02公里,一级公路有54216公里,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路面铺装率达到60%。截至2009年6月底,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48896公里,占规划里程的56.5%。其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于2007年全线贯通。农村公路建设也是一大亮点,中央提出的村村通车的方案也已经落实,乡镇通车率达到100%。总而言之,中国的公路建设还是比较辉煌的。
公路的发展也取决于人们的需求与进步,公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千万公里,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占整个货物运输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伴随着公路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公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货物运输无论在运输量绝对水平或在全社会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区域间经济交往和货物交流的日趋频繁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也有所提高。
公路货运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包括传统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以及集装箱、大件笨重货物、危险品货物运输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快件运输、社会性储运服务等也暂露头角;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公路货运由于历史原因,从运输组织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高效的运输生产组织方式,如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等,为改变公路货物运输行业长期以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等主管原因的制约,汽车货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
公路的等级
两类五级: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根据不同地形(平原微丘区、重丘区、山岭区以及山岭重丘区)按不同设计车速划分为十四个技术指标档次。
道路等级与安全,交通事故与道路等级的关系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城市道路
事故率 2.5% 34% 22% 10% 31.55%
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两侧建筑红线之间的空间范围为道路用地。
包括:
1、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有供汽车、电车、摩托车等行驶的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兽力车等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2、人行道。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的通行带。
3、绿化带。布置在道路中央或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带,具有卫生、防护和美化的作用。
4、排水系统。用以排除地面水的街沟、边沟、雨水口等。
5、公共停车场和公共汽车停靠站。城市道路静态交通必不可少的场所。
6、交叉口和广场。供车辆和行人集散以及改变交通方式或方向的场所。
7、沿街地上设施。如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给水栓、邮筒、清洁箱、接线柱等。
8、地下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暖气管、给水管、污水管等。
9、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各种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安全岛、护栏、隔离墩等。城市道路分类:我国城市道路具有行驶车种复杂、速度差别大,人流和
车流易混杂的特点,故城市道路的分类应能反映出各类道路的交通性质和交通特征以及在城市所处地位的功能要求。
1、快速交通干道:主要技术要求:只准汽车行驶,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中间设置一定宽度的分隔带;出入口控制;大部分交叉口采用立体交叉,机动车道至少为四条,计算车速60~80KM/H。
2、主要交通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联系着城市主要工业区,住宅区等全市性公共活动场所,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其主要技术要求是:车道数一般不少于四条,道路两侧一般不设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3、一般干道: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普通交通干道。由主干道引出,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负担主干道上交通的集散和区域内主要客货运交通。一般干道通常不设立体交叉,部分交叉口可以扩大和分化可设四车道,亦可不设单独的非机动车道;虽有服务功能(两侧设有公共建筑和商业网点),但尽量不要形成商业街。
4、支路:是区域内大量分布的联系主次干道与各交通源的道路。包括住宅区道路和胡同(里巷)。一般只有少量机动车和较多的自行车混合行驶,车流密度不大。此外,根据市民的生活、生产需要,还可单独列出一些专用性道路,如沿街设有大量的文化商业设施,只为公共交通和行人服务的文化商业街等。有时还把支路细分为主要支路和一般支路。
城市道路的特点: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量大、车种复杂、交叉口多、交通分散。
1993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道路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运输化过程明显加快,公路长度年增长速度均在2.5%以上,长期以来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初步缓解。虽然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以国土面积计算的公路密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密度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十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以年均0.5万公里的速度递增,先后跃上了2万公里、3万公里和4万公里三大台阶。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已经达到4.54万公里,较上年增长10.73%,其中有16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程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8万公里(包括从2006年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高速公路4.54万公里。此外,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近33.87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7.55%,技术等级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高速密度最大的省区是高速密度最小的省区的300倍。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根据国家道路发展规划,至2010年15年间,我国将建成约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这一数字超过了现有高速公路总和的2%。此期间的主要特征是,高速公路建设区域将向中部、西部倾斜,其中西部地区占57.58%,中部地区占27.27%,东部地区占15.15%。中西部地区高速密度的提升将对我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建设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它的道路发展水平师成正比的,近年来我国道路的发展足以表明,我国建筑事业的强大,作为后辈的我们,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土木人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学习,发展,为未来的建筑事业献出我们的力量,让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在世界的巅峰!
第三篇: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航空业也在国际航空市场中崭露头角。国际航空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对中国航空业的改革和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一,放松管制和航空运输自由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第二,竞争自由化和航空业跨国联合经营的趋势并存;第三,做强、做大的国际运行模式加快了全球资源整合;第四,国际航空货运业发展是促进航空业发展的重点;第五,以机场商业化运作提高航空业的地面服务质量。
二、中国民航业市场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是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2007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1978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是国际航空运输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世界民航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我国与美、德、法、英、澳、泰等国家和地区新签署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标志着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政策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国内航空公司勇敢“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1978年,我国国际航线仅仅通航苏联、朝鲜、巴基斯坦和法国等13个国家12条航线,而在2007~2008年冬春航季,我国国内航空公司经营的定期客运航线通至48个国家92个城市,每周1441个往返航班;定期货运航线通往22个国家28个城市,每周217个往返航班,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量迅速增长。
三是航空货物运输快速增长,成为航空运输新的增长点。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全货运飞机总数为56架,全货运航空公司有国货航、中货航、中邮航、扬子江快运等9家,货邮运输量达到394.9万吨。在航空运输客货结构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6%上升到20%左右。
四是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初步形成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截至2008年底,共有15家航空公司飞行48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每周提供1307个定期客运往返航班和204个定期货运往返航班。航线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门户城市为中心,在国内联结了全国多数城市的、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在国际上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五是机队规模迅速扩大,提高了航空运输能力。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1131架(其中小型客机73架,全货运飞机56架),有通用航空飞机805架。主力运输飞机均为世界上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性能良好的机型。机队的更新和扩张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航空运输的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能够向旅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廉价的服务。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巨大,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的机场)152个。在所有航班运营的机场中,有7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按旅客吞吐量排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名列世界第9位,进入世界前10位。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加速了空管、通信、导航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区域管制—终端(进近)管制—塔台管制三级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体系。在主要航路上实现了航管雷达覆盖和先进的通信导航设施联网。
七是通用航空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增强。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通用航空企业77家,通航飞机805架,初步形成了多机型、多层次、多用途的服务格局。服务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服务项目不断拓展,目前我国通用航空服务已经发展到100多项,涉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八是航空安全接近航空发达国家水平,保障了航空运输持续稳定的发展。自2004年11月22日至今,中国民航飞行总量比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增长了2.2倍,飞机日平均起落架次比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增长了两倍,达到12000架次。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对我国民航进行安全审计的结果表明,我国民航执行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的符合率为87%,这一结果在已经接受审计的46个国家中排行第三,好于一些发达国家。按照波音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目前是全球航空最安全的地区之一。
九是初步构建了民航业法律法规,提高了依法治业的水平。我国民航业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起到基础性法律作用;民航业综合性法律有合同法、价格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有30部左右;民航系统制订的规章116部。
(二)劣势分析
一是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国航空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与航空业发展和改革形势不相匹配,需尽快修订和完善;政府在行使市场进入管制和竞争行为监管等关乎行业发展和航空企业切身利益的管理职能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一些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还要依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操作。
二是国有航空企业还不是完全市场意义的竞争主体。我国航空运输企业与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的差距并不在于资产、营运收入、机队规模和航线分布等“硬件”条件,而是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等“软件”条件。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公司,产权结构单
一、政策依赖性强、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财务制度缺乏透明度等,都是国有航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是产业链多数环节垄断仍然是影响航空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在我国的航空油料采购和储存加油系统、航材的采购等领域仍然是垄断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是航空运输业改革主要任务。
四是价格形成机制有待改进,价格管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价格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价,其主要弊端是不适应细分市场多层次需求,缺乏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弹性,迫使航空公司之间不得不通过简单的“折扣大战”方式来解决价格多样化问题。
五是完善的政府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政府监管体系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充分、管制价格的设计不合理、企业公平竞争行为的监管等方面。
六是航空业的市场化改革还缺乏许多配套改革跟进。如我国开放第五、第六航权之后,国内企业有效地利用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还需要国家出入境管理政策的调整来配合,如在我国境内转机准予免办签证(此政策在许多国家已经非常普遍);降低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需要国家在进口环节税、增值税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三)机会分析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首先,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关注度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都出现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中国民航业在收入和业绩上均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水平,国际航空界开始高度重视中国的航空市场。国际航空业纷纷看好亚洲航空市场,特别是看好中国未来20年航空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其次,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及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资金、信息、商品、劳务、人口在全球范围流动对国际航空运输产生强劲需求,中国是全球范围流动的核心之一,这给中国民航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再次,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民航业需求增大。中国航空运输市场不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未来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航空运输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迎来了“黄金(1233.70,-16.60,-1.33%)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
第四篇: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
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
类别:行业咨询
中国快餐业现状
中国的快餐业起步较晚,自1987年4月美国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在中国落户,现代快餐的概念才引入到中国。短短10年里,中国快餐业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高档与低档快餐竞争与并存的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处于借鉴、模仿和积累阶段,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但快餐的消费市场与供应市场已基本形成,在沿海与内陆的一些大中型城市、旅游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快餐已成为出差、旅游、商务往来等流动人口和工薪阶层、学生以及人们在外活动就餐不可缺少的一种需求。据预测,本世纪初,我国快餐产业增量(营业额)将达2000亿元。这是我国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中最大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利润单元,势必引发激烈的竞争,从而营造出新的产业平台和新的产业梯队。
经营主体仍是中式快餐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快餐市场的经营主体仍然是中式快餐,被访的快餐企业中,78.9%为中式快餐店,而21.1%是西式快餐店。尽管西式快餐日益受到欢迎,中式快餐仍以其价格优势和在主要消费层次中的口味优势,占据大部分国内快餐市场。
从被访的快餐企业所有制类型看,1/3多为中外合资快餐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其次,而国有所有制的快餐企业只占16%。可见,中外合资快餐企业在市场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外商独资和私营快餐企业也是市场中的活跃因素。
根据所调查的快餐企业,西式快餐企业多将目标消费群体锁定在青少年和家庭组合上,其中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由父母或长辈、亲属陪伴进行消费。而中式快餐企业目标客户多定位在年龄段为25岁—44岁间的消费群。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中式快餐的消费者明显增加。现在,马兰拉面就定位在成年工薪阶层,与西式快餐是错开的。由此可见,发展中式快餐要突出特色,确定自己的目标顾客群。
另外,家庭休闲是快餐行业主要目标顾客群体,这主要因为我国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外出休闲购物、旅游度假的人数迅速增加;写字楼主要集中于对午餐快餐的需求,这个市场规模很大而且市场化程度很高,非常适应一般快餐公司的进入;学生快餐市场容量巨大而且稳定,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宝地;假日经济效应使我国商务、观光等各类旅游者增多,在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设置快餐网点,可获得这一部分目标顾客。
多数采取连锁经营
在被调查的快餐企业中,多数采取连锁经营方式。但实际上,实行连锁经营的多是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快餐企业。
目前,快餐专卖店和速食便当为快餐业主要经营模式,速食便当以流动客为主,由于点多面广、物美价廉、简单便捷,是上班族及学生的早餐、小食、加餐的理想选择;美食广场由于突出风味特色,使消费者有广泛的选择性;快餐综合店以本土的特色菜品和外来的精致美食为结合点,打破了品种单一的固定模式,不断扩大和吸引消费者,如“大快活”、“大家乐”、“美心”都属于这类经营模式。
在实行连锁经营的快餐企业中,一半左右加盟店数量在10家以下,其次是10家—20家(占36%),这说明目前实行连锁经营的快餐企业规模较小,与我国目前初级的快餐产业业态相一致。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快餐企业日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的占被访企业的31%,这其中大部分为西式快餐企业;日销售额在3000元—4000元的快餐企业占25%,多为中式快餐企业。可见,西式快餐企业经营状况要远远好于中式快餐企业。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快餐企业采取适量购货、适量加工、适量生产的模式。
另外,一半以上的快餐企业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并实行适量工厂化生产;其次,完全手工操作的占21%,多数中式快餐企业属于这种以手工操作、现场加工和单店经营为主的传统式快餐企业。而26%的快餐企业采用完全工厂化或以工厂化为主、手工操作为辅的经营操作方式,其中多数西式快餐企业属于这种以工业化、标准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快餐企业。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快餐业经营方式和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从店面形式上看,有连锁店、便餐店、社区店与送餐、外卖、小吃广场等;从服务对象上看,由以流动人口、外出人口为主向单位后勤与家庭厨房延伸;从品种结构上看,有餐饮成品、半成品、方便食品等等。
相信,随着快餐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快餐模式的建立,全国大中城市都将涌现出一批受市场欢迎和认可的中式快餐代表企业。但中国快餐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中式快餐品种开发缓慢,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等。然而,由于快餐与经济高速发展进步密切相关,中国的快餐业必将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正文。正文通常由策划案的详细说明、市场状况分析和策划案三部分组成。
在策划书中,市场状况分析要写清产品市场规模、竞争品牌的销售量与销售值的比较 分析、竞争品牌市场占有量的比较分析、竞争品牌促销活动的比较分析、竞争品牌公 关活动的比较分析等。
五、谋出主张略
咱们的方针是占据成都城市地区内快餐市场5%的份额,因而具体的谋划战略决定计划、部署是在一个有长远规划的基础之上的。不仅绝对是程度上使咱们的熬头办事给消费群体有实在的力量的感觉,同时为往后的其他业务扩大供给一个信心数增的过程。快餐配送中间谋划战略方针是有个宏伟方针,主要的收益是外卖差价收入。
6、告白策略
1、建造精美的小卡片,在各办公大楼门口,在前晌的8:00到9:00和午时的11:00到2:00之间发放。
2、建造尺寸为16k大的传单(菜谱、联系方式)到各办公大楼、客运站披发,并聘请业务员到这几处场所。
3、与该处的物业或保安联系,在免费为其供给快餐的基础上,让她们为咱们创造大好的口碑效应,同时为咱们披发一些传单。
7、公关策略
1、借助互助伙伴本身的知名度,进行一些新闻公报
2、与主要写字楼内的物业成立互助瓜葛,在绝对是的程度上与其开发,指望占据整个的市场。
3、与一些有特色风味的快餐店联系,制造快餐市场独特的配送中间。
八、费用预算
1、卡片、传单预设与建造。
10002、人员培训费用。
10003、外卖服装与配送用品。
5004、人员关饷与补助。
40005、其他开支
第五篇: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
引言:2005年7月6日到7月9日,我院组织我们专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见习参观活动,活动范围集中在广州深圳地区,参观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越秀公园,南越王墓,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机场,广州长隆夜间野生动物园,深圳欢乐谷,初步接触了旅游业内的相关行业,了解了一些行业知识,深有体会。现在选取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从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广州国际会议展展览中心简介以及我们的挑战与机遇三个方面,汇报见习状况。
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
展览业发轫于商品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展览活动是经济界定期集聚、检阅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场所和平台,它通过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供需双方面对面地交流,引导行业发展潮流,扩展行业发展空间,提供市场机会,促进要素流动,从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展览业因而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会展业已成为其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798年由法国政府组织的第一个国家级规模的工业展览会“工业大众展”以来,国际会展业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为集政治、经济、科技和商业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如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酒店、翻译、广告、装潢等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与信息的交流,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为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其给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
我国的会展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我国会展业的现状,我国举办的展览会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老牌展览会,如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糖酒交易会等;
2、地方性或区域性洽谈会,如厦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和乌鲁木齐边境贸易洽谈会等;
3、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性展览会,主要有北京国际机床展、北京和上海的国际汽车展、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展和浙江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
4、其它各地方自行举办的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展览会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展览活动空前活跃,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展览的总规模年均增长近20%。2003年,我国展览业直接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已有150多个展览场馆,专业展览场馆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展览集团公司,培育了一些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展览会。会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多年来制约会展业发展的展出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对展览活动需求的增加,展览会营销功能日益凸显,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持续增加。根据相关的统计,2004年,在全国90个展览馆,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举办展览会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如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华东地区中,上海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整个地区的45%;华北地区的展览会举办情况在各省市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其中北京市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占整个地区的87%,这显示出上海和北京作为会展中心城市的实力;中南地区以广东省为龙头,也是一个展览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该地区其他省市的展览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西南地区中,四川省本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到整个西南地区的62%;陕西是西北地区中展览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2004年其举办展览会53个,占到整个区域的60%;东北地区中,辽宁省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占整个地区的72%。
展览业所涉及的领域较以往更加广泛。2004年展会数量排在前10位的是以下门类:房产建材、生产设备、人才招聘、文化体育、新兴技术、医疗保健、服装纺织、旅游酒店、食
品饮料、综合展会。由此可以看出该展览市场的供需热点。
有关数据显示,对2004年全国42个主要展览馆举办的1064个的展览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在42家展览馆举办的1604个展览中,参展商总量为34万,其中国际参展商为3.1万家,占参展商总数量的8.97%。参观者总人数为1.2亿人次,其中国际参观者总人数为5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0.44%。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国内的展览会的国际化程度还普遍不高。在出国展览方面,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出国办展在促进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为企业所接受和重视,中国参展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博览会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来自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的统计显示,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参展国之一,参展商总数超过5200家,排名第八。来自中国的观众人数也以每年20%到30%的比例增长。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有107家办展单位赴5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和参加经贸展览会749个,比2003年增长了22%,摊位总数2.7万个,展览团总人数4.5万人。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出国展览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大规模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展览会一定会脱颖而出。几年后,我国展览市场的新格局一定会形成,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有序,会展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关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广州东南部新城市副中心琶洲岛,东邻城市主干道科韵路和琶洲塔,西临体育健身公园和华南快速路,南靠新港东路并与万亩生态果园相望,北衔亲水公园。根据规划,琶洲岛将是一个崭新的国际博览城,会展中心便是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会展中心建筑方案构思以“珠江来风”为主体,凸显建筑物“飘”的个性,象征珠江的暖风吹过大地,使会展中心这个高科技和现代文化的载体飘然落在广州珠江南岸,赋予了静态建筑“飘”的形式美感,暗示了商品科技的动态发展与流变,从而使建筑具有了“非建筑”的多重含义,为广州市民带来了一个旅游、休闲的新去处。
会展中心总用地面积70万m2,会展中心项目共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是一期工程,规模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一流水平的建筑物。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43900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286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4938平方米,绿地面积108210平方米,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180248平方米,室外展场218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m,主体二层(局部六层);绿化率:48.7%;容积率: 0.567%;停车位:架空层1800个,室外400个;展厅:128m×90m(架空层3个、首层7个、二层5个);展位:3m×3m/10200个。包括六大功能区:展厅(含南面展厅和北面展厅)、室外展场、珠江散步道、车道、东入口车道及其他用房(含餐厅、办公用房、设备用房等)。会展中心含架空层、夹层在内共有7层,架空层主要用作展厅,车库、餐厅、设备用房。首层及四层为展厅及餐厅,二层为珠江散步道和商务用房,三层及五、六层为办公与设备用房。建筑物总高度39.5m,首层展厅净高13m,四层净空高度不小于8.5m。展厅采用了国际通用的3m x 3m为最小的展位基本尺寸,设计使用30 x 30为模数单元,90m为一个大展厅单元,平面构成的每个展厅均由90m x 126m的矩形平面。首层8个展厅,四层5个展厅,架空层3个展厅合计16个展厅。展厅的组合可由单个或多个灵活变化、互不干扰的5个大厅连续为一体的平面展览空间。首层与四层展厅都分别再与中央部位贯通东西向的珠江散步道连通。珠江散步道为一个横贯东西,利用珠江景观的宽30m,长约450m,由玻璃幕墙和大屋顶所构成的室内交流空间,既可作为提供多样信息的场所,可为大众提供休息的舒适的内部空间环境,也是主要的人流垂直、水平交通通道。
会展中心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了项目选址、规模、功能、水平等关键因素后,于1998年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99年
启动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标工作,2001年4月6日工程正式动工,2002年12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历时20个月。并于同年成功举办了第5届留交会。2003年至今,会展中心还成功举办过第6、7届留交会,第94、95、96届广交会,第1、2届广州汽车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我们进入馆内,由馆内专业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馆场,并为我们详尽的介绍了馆场的有关知识,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初步介绍了一些相关会展知识,了解到会展的举行是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达成协议一般会在半年前;组织展会是由展馆,招展单位,主办单位,参展商,观众,专业买家共同完成,其中展馆,招展单位,主办单位,参展商分工合作,职能明确;参展一般是3天筹展,4天开展,半天撤展;使我们直观具体接触到平时很难有机会接触的专业知识。我们参观当天恰逢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馆内举行,入内参观浏览发现馆内布置的确有条不紊,分区明确,并且在馆门口有相关的指南,地图派发,使观众可以对馆内布置清晰明了,商家各出其谋,一般都将商品美观漂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且有各式各样的宣传方式,让我们大开眼界,展览办得很美!让我们获益不浅。
我们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国展览业在近20多年时间里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就展览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展览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展览业市场体系形成。展览业的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的依赖度还相当高,行政条块对展览市场的分割造成行业内市场竞争不充分,严重影响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作用的发挥。
我国展览业相对低下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行业发展缺乏后劲。顺畅的投融资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由于我国展览业向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开放不够充分,业内原有经营者又受到行业、地区门户的束缚,行业内部资本流动和外部资本流入受阻,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经营者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展览领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未起步。由于竞争和开放不充分,我国展览业效益水平不高。近两三年来,每年在我国举办的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中,大规模、上档次的展览会所占比例非常小,具有国际影响、形成品牌的展览会更是屈指可数。同时,重复办展现象十分严重,参展商严重分流,展览水平普遍不高。中国展览会的平均产值为280万元人民币,而德国展览会的平均产值为1000万欧元。我国展览活动还有很大的效益空间。
展览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布局需要调整。展览组织、展台设计与搭建、物流、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展览设施闲置相当普遍,全国展览馆的平均使用率不足30%。而在某些地方,展览场馆供不应求,硬件设施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国东西部地区展览业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展览业较为发达,全国举办的国际性展览活动中仅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四个城市就占了77%。
展览业自身建设相当薄弱,亟待建立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展览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展览统计、信息发布体系不健全,宏观协调缺位等问题,妨碍着我国展览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国展览业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是体制问题。展览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开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法制化程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如果不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我国展览业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虽然我国会展业迅猛发展,但近年来会展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会展业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上海会展业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复合型会展人才不到100人,2010
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将达10万人。上海现有会展运营管理、广告和物流等人才仅能满足1/3的市场需要。按上海200家会展公司及会展服务公司计算,保守估计今后5年需要会展人才2500人;上海150多家三星级以上饭店需要会展人才1200多人。考虑到会展公司和饭店猛增、世博会自身需求以及对会展业的推动等因素,人才缺口会更大。
据深圳会展业界人士反映,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深圳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深圳与会展相关的企业大约有100多家,全市每年举办展会70场左右。按照这个规模,至少要有200至300名熟悉市场行情、具有足够会展组织能力的会展经理人才。但在深圳现有的会展从业人才中,合格的人才不足一半。新的深圳会展中心启用后,深圳的展馆资源将扩大3倍以上,展会总量很可能增加到每年100至200场,而且增加的展会将以国际展会为主,人才奇缺让很多展业企业经营备感吃力。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近3年会展专业人才缺口在5万人左右,而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专业结构不全以及人才分布不均等方面。
总之,会展人力资源培养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只有进一步完善会展专业的教育体系,打造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提升我国会展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而对于我们学习相关专业的大学在校生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当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挑战。行业存在问题,该行业的研究人员与在职人员都有责任去发展振兴会展行业,对于我们,我们有更大的机会去面对这些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人才的短缺对于高等学府专业知识学子也可算是一个喜讯,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发挥。对于有准备,有真才实料的人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会展市场大融合的有力推动,同时,还蕴含着中国社会法律环境的规范、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推广以及专业观众的成长等众多条件的契合。中国会展业作为快速成长的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会展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