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不 同 角 度 看 问 题
不 同 角 度 看 问 题
一、理论基础:
人的思想、心理足以支配其行为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们难过、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看法;事情本身常常无所谓好坏,而当我们加上了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便会产生种种无谓的烦恼与困扰。所以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则能引导其过愉快的生活;反之,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则易使人产生烦恼与困扰。
美国著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认为,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可以从认知中找到原因。当认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来,正确合理地再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重建合理认知的基础上,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也就随之能得到改善。
临床心理学家Ellis在1955年创立了“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主张情绪源自想法、理念,个体可以用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该理论颇能充分应用思想的功效,帮助个体以逻辑思考来处理过度的情绪反应,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适应环境。
根据理情治疗的理论,情绪乃是源于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Ellis对“A-B-C理论”作了阐述,他认为引起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 event;A)的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 system;B)所致。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只要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改变,那么情绪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二、辅导目标:
1、认识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认知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2、了解艾理斯的ABC理论的内涵;
3、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教学构思:
本节活动课分为六环节:即导入、理论构建、故事接龙、主题活动、实践应用和总结。
第一环节——导入:几张颇有吸引了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换个角度看问题,自有另一番天地;
第二环节——理论构建: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即讨论,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
第三环节——故事接龙:用一个未完成的故事,让学生去续写,使他们体会到ABC理论的价值;
第四环节——主题活动: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
第五环节——实践应用:把ABC理论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ABC理论的印象;
第六环节——总结本节课的体验,强化认知。
四、教学准备:
五、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几张图片。使学生明白:换个角度看问题,自有另一番天地。(过渡语)是啊,同样的一副图,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现象。当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从一个角度考虑,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豁然开朗。正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示:《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理论构建 一皮鞋公司派了两位市场调查员到一个海岛去进行市场可行性调查。这个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不久,两位调查员分别向公司作了汇报。A调查员神情沮丧,说道:“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B调查员神采飞扬、兴高采烈地说道“此岛上居民都没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
小组讨论:(1)A调查员沮丧情绪的依据是什么?(2)B调查员兴奋的依据是什么?(3)通过A、B两位调查员的结论,你能悟出些什么道理?(过渡语)相同的事件,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就是说明评价和情绪结果之间的关系的。介绍:艾理斯的ABC理论当事件无法改变时,如果希望改变情绪状态,那首先要改变评价系统。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与对事件的评价有关。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
故事接龙(过渡语)故事接龙: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后来,有一位大臣参见国王,他做出了另外一番解释,国王听了全身轻松,很快痊愈。假如你是这位大臣,你将如何向国王解释?(故事答案)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 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本活动中体会到ABC理论的价值。
主题活动:
区分ABC 一向学习很好的小明,期中考试很不理想,竟然在班级排到了三十多名。他由于想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请你们考虑一下,产生下列情绪相对的想法是什么。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思路去思考同样的事件,提高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总结: 谈一谈,你在上完这节课以后的感受。
第二篇:看问题的角度
一副局长竞争局长,夜做三梦:一梦太阳天打伞;二梦墙上一把草;三梦小姨子没穿衣服。大惑不解,上山请教和尚。和尚听后说:晴天打伞说明你多此一举;墙上一把草风吹两面倒说明你所托非人;小姨子没穿衣服与你何关?想当局长是没希望了。此人听后大病一场。
老丈母娘娘来看望,问明情况后,一拍大腿说:孩子,你这次肯定成功!晴天打伞是双保险;墙上草说明你左右逢源;小姨子没穿衣服,我还不了解你啊,肯定上啊!副局长一听,太有道理了。于是振奋精神、积极参加,遂如愿以偿。注解: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祝大家在即将来临的一年里,有想法,有未来!
晋商大会2014年终总结:
山西今年生意难做,主要原因是“计划”没做好,“政策”不对路,“路线”有问题,“方针”出了错,因此任务没有“完成”。..会议总结:生意想做好,必须“退出“江胡”,好好“学习”„„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要进京赶考,有一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见墙头长草;第二个:梦见自己戴着帽子打着雨伞;第三个:梦见和他的小姨子背靠着背睡在一个床上。
他岳母会解梦,他就去找岳母解梦,偏偏岳母不在家,小姨子在家,小姨子问其来意,他告诉小姨子找岳母解梦,小姨说:“你就告诉我吧,我也会解”。书生有点不信任她,她说:“有什么不信任的,我妈天天给别人解梦,我听也听会了,你就说吧”。
书生一想也有道理,就说了第一个梦。小姨子说:“墙上长草随风倒,此梦对你不利,说明你根基不牢”。书生又说了第二个梦,小姨子说:“戴帽子打伞,多此一举,你最好别去京城了,去了也不会有功名”。书生又说了第三个梦,小姨子眼睛一瞪说:“和我在一个床上睡觉,你也就是白日做梦吧!我劝你别进京了,中状元就是白日做梦!”
后来,岳母回来了把梦重新解释了一番:第一个,多数草都长在地上,你长在墙上,这说明你天生就高人一等啊!第二个梦见戴帽子那是冠(官),你又举把伞,那是冠上加官的好梦!第三个:你小姨子如花似玉,身段又那么苗条,简直象天仙一样,你和她睡在一张床上背靠着背,你不就要就翻身了吗!
第三篇: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倘若你只看到一个方面,那么你的视野便太过狭小,又何不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呢?
苍鹰见麻雀飞行的低,可它却未曾体会过在低处飞行的感受,或许只是见惯了高飞的景观,有时候也是可以尝试一下低飞的感受,体会那不一样的风光。
一个婆婆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雨伞的,一个嫁给了卖蔬菜的。一到下雨天,婆婆就会担心地里收成不好,而一到晴天,婆婆便会担心雨伞卖的不好。邻居听闻此事,便劝她说:“何不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下雨天你家大女儿雨伞卖得好,而晴天你的小女儿蔬菜卖得好。”婆婆听完之后想了想,便不再愁眉不展。正如这位邻居所言,为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如果有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下思维的方式,或许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有一群正在上山的人碰见了一群正在下山的人,然后他们问下山的人说:“上到山顶的风景是怎样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有的人觉得山上的风景很美,视野很开阔,有的人认为山上的空气清新,能让人感觉很舒服享受。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观念进行观测,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便造就了答案的不同。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思维不同,自然所想的也就不同。若想要全面的观察到了解到事物,那么就需要以不同的眼光来思考。
如今在生活之中,这种多视角的观察方式早已充斥于其中。大家现在了解机器人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吧!如扫地机器人,写稿机器人等。在它们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为何不想一想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隐患呢?如果有一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人类的代替品,那么我们便会更加的被动。如今李世石与阿尔法的“人机大战”以1:4战败,那么我们是否该警惕一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状况呢?如果有一天,世界变成机器人来主宰,那我们人类就是他们的奴隶。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利用好其中积极的一方面,更要防患不好的那一面。
我们更应该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后换个方面。在哲学中有提到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在数学的解题方法中,常常有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由问题解出结论,这样再来找条件进行结论正确,即可推出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的事情其实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如同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在你迷茫困惑的时候,或许可以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如今,我们要培养自己辨证思考的能力,尽量全面的思考问题,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ZQ
第四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讲评
【作文题】(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年高三语文联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关于材料解读
1.要点分析
游客目的:观光欣赏旅游。客观现状: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2.对接引申
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如坎坷。
导游——人生引导者、启发者,如教师。
二、关于审题立意
角度一: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人的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旅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旅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角度二:从导游一的角度切入。当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的时候旅客们的心情肯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正常欣赏日本伊豆半岛的美景风光。由此可以写人生路上的“误导”,会让心灵受累。面对到处都是坑洞很坏的路况,“让大家受累了”,导游连声的抱歉不能改变现状,并不会让旅客快乐起来。由此可以写面对不如意的现状,一味的抱歉于事无济。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这是道出了客观实情。由此可以写工作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欺骗。
角度三:从导游二的角度切入。要做人生路上的好导游,面对人生路上的“坑洞”、坎坷,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诗意的心灵去面对。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路上处处是风景。
角度四:从游客的角度切入。能否欣赏整个伊豆半岛的迤逦风光,取决于游客是否走过伊豆到处是坑洞的路,还有走时的心情。由此可以谈:人生路上的迷人风景,不要因为其中短短一段路程坑坑洼洼而影响整个旅程的欣赏;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总之,考生可以从“乐观的人生”、“积极的心态”、“审美的意识”、“独到的眼光”、“工作的艺术”等多角度立意,但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作文示例】
待踏马蹄清夜月 马啸天
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这一句:待踏马蹄清夜月。无聊枯燥甚至有些崎岖不平的路途,因为这一句的存在被赋予了月光般柔和清亮的朦胧诗意。就如同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用诗意的眼光去面对旅途中的苦难挫折,生活也便随之充满了美与灵性。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如第一位导游一般视挫折如死敌的态度,我们才失去了本可以用诗意来解读的许多记忆。倾盆而下的大雨,为什么不能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妙机?可以于朦胧烟雨中触摸自然久违的面容,呼吸新鲜的空气。破碎的花瓶,亦具有一种因残破不全而带来的美丽,让人陶醉之余又无限惋惜„„诗意地解读生活中的困难,应是一件轻而易举、又充满想象力的妙不可言的事。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用毕生的爱意塑造了姚木兰这个古今女子完美的艺术形象,充满诗意又不被时代所拘束。富贵时,木兰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时,木兰淡然平静地面对富贵散尽、人去楼空。迁居乡村,她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她流连于乡村美景,看尽春意盎然;她潜心钻研美食,用朴素的食材变出一桌盛宴。她总能从生活中寻出不同的美丽,总能以诗意来适应自己的生活与角色变换。林语堂用道家精华与时代印迹所锤炼出的木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哲思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林徽因,避开车马喧嚣,只在内心修篱种菊;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慧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喧嚣于他而言便成了无关之物,关键是要有一个灵魂的核心。”或许,这个核心就是诗意吧,拥有充满诗意的灵魂,便可成为奔波身体与起伏心灵的主人,无畏任何苦难与挫折。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一定是个看透生活本质的智者,才能教会游人拥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让我们一同待踏马蹄清夜月,用诗意的双眼,看透生活原本具有的色彩!
[点评]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佳作。从文章的标题到论述的内容,从论例的呈现到后面的分析说理,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带给读者一种诗意的韵味和情趣。同时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赡,作者从容引述约翰·列依、刘梦得、林徽因、三毛、周国平等经典素材,有虚有实,有详有略:详尽之处,密不透风;简略之处,疏可走马。这反映出作者阅读面的广博及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同时,文章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名句人文,开门见山。结尾简洁有力,点题扣题,首尾呼应。
乐观下的生活是释然 瞿莉莉
每当绝望,都会想起几米的那句话:“我绝望,掉入深渊,却看见水里闪耀着满天的星光。”换一个角度欣赏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伊豆的路况差,到处都是坑洞。你与其把它想象成麻子让我们受累,那么不如诗意地把它看成是迷人的酒窝大道,充满意趣。
当我仰望天空想寻求更广阔的视野时,我不禁想到了这位坚强到让人心疼的女人——朴槿惠。对,她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所以她更加笑对人生。她用她的“铁肩”担起了韩国的发展,她是嫁给了国家的孤儿总统。但她有的就是将自己的心交给人民,她也曾风趣地说她是幸福的三无妇女。
这些将生活诗意化、幸福化、乐观化的人们,就像是时常被我调侃的水壶一样,即使烧红了屁股,也能欢快地唱着歌。就像杨丽萍说:“我只是想来这个世上走一走、看一看。”何必严肃地看待世界,倒不如像那位导游一样诗意盎然地欣赏生活呢!
诚然,又有多少人看见了半杯水还能欣慰地说道“真好,还有半杯”呢?写下了《夜莺》的王尔德,本是贵族,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当他不幸入狱时,却完全消沉了。不但他的身体被囚禁,桎梏的心也让他从此颓废,再无佳作问世,就像笼中的夜莺,已困于心、衡于虑了。若他能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必能从千千万万的束缚中,感受到生命的拥抱。
行走于地坛的史铁生,他是乐观、坚强的。起初,坐上轮椅,他怀念可以奔跑的日子;得了褥疮,怀念坐轮椅的安逸;后来有了尿毒症,他又怀念得褥疮的日子。于是他看清了生活,与其后知后觉,不如现在就看轻一切,享受生活带来的惊喜。
平静释然,淡定从容,或许才是最美的姿态,最好的风格。对于生活,不要看得太轻,也不要看得太重,不轻不重的背后是一种释然,是一种对人生的诗意化。因为生活是不会嘲笑你的,生活是不会嘲笑任何真诚而乐观的面孔的。
俯仰之间,角度的变化,我看见了天地。行走于酒窝大道上,深深浅浅的酒窝没让我受累,却只让我带着酒窝感受生命最初的拥抱。
[点评]
好的议论文贵在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能否“用事实说话”,而好的“事实”又贵在准确、典型、新颖。文章以几米的名言开篇破题,并高调入笔,然后点扣材料,接下来用韩国“三无”总统朴槿惠、中国舞蹈家杨丽萍、英国剧作家王尔德、中国作家史铁生等极具典型性的素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既以典型、新颖的事例吸引打动人,又以优美的文辞章句愉悦人,同时还以个性化的评析折服人,完美地做到了诗意与哲理的统一,读起来如品香茗,让人陶醉。
莫嫌荦确坡头路 邓楠
同样是一条坎坷大道,如果将它看成麻子,后来必定叫苦连天、满腹怨懑,但如果将它看成酒窝,旅程一定欢声笑语、满载而归。这只是一条现实生活中的道路,推之到人生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绊绊是人间常态,你将如何应对?
总会想到苏轼,他在黄州那几年遍尝人情冷暖。但面对坑洼山路,他笑吟“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迎着凄风苦雨,他高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困难重重,他却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怀,抱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最终将山穷水复转变为柳暗花明。
现代社会,我们缺少的也是这样一种达观心态,所以无法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在央视记者采访“你幸福吗”时,一个人的回答十分巧妙,他说“我们正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他控诉现在的不幸福,没有抱怨当前的劳累,却坚信我们在向幸福进发。这样的想法就像在茫茫黑夜中前行有了明灯,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噢到了花香,疲惫不堪时得到鼓励与希望。拥有了豁达与乐观,我们也像插上了一双翅膀,越过荆棘,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蓝天。
近年来社会上对高富帅、白富美的关注与日俱增,归根结底还是对困难的畏惧退缩,心中有对安闲的艳羡和不平。大树底下确实好乘凉,但被大树的阴影酥软了筋骨的小树,稍经风吹雨打便会销蚀殆尽;被安逸萎颓了的意志,一缕秋风便会使其落叶遍地。也许我们平凡普通,将会经历许多的困难挫折,但何不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些困难,将它们看成是一次次磨砺与考验,是为你将来的人生添砖加瓦。苦难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它就像一块璞玉,需要我们的慧眼识珠、倾心磨砺,才能化为一块稀世珍璧。
但面对困难也不意味着一味承受、盲目乐观。像刘禅的乐不思蜀,他确实积极地面对亡国,却不思进取、纵情声色,落下为人耻笑的把柄,现在的我们遭遇挫折,但假如我们听信所谓的励志书,不找准正确方向,一次一次“积极乐观”地向错误进发,非但最终不会踏上成功的康庄大道,有时甚至还会撞得头破血流,百思而不得其解。
人生如逆旅,作为其中行人的我们不可能逃避,那就带着豁达乐观前行吧。不艳羡他人的平坦,不抱怨自己的不幸,找准正确方向一路高歌,你的人生将会因此而不同!
[点评]
本文引用东坡词中的“莫嫌荦确坡头路”句为标题并以此为中心论点,立意切题且颇具新意。在论证上文章善于从最近一年来人们关于幸福的讨论、对于高帅富与白富美的关注等社会热点人手,深入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作者还指出“面对困难不能一味承受、盲目乐观”,充满思辨色彩的论述使文章整个读起来思维严密,且发人深思。
怀揣一抹明媚 张颖
林语堂曾说,真正快乐的人生是住在英国的乡村,用着美国的电器,找个中国的厨子,抱着法国的情人。其实,只需怀揣一抹明媚,一份乐观,便可阳光灿烂,青春不老。
因为心中有一抹明媚,那坑坑洼洼的路途也能充满乐趣,这明媚难道不正是一种态度,一种乐观进取之心吗?
明媚是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的淡然。波德莱尔曾言: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之时,你就真正拥有了自我。怀揣一抹明媚,人心便会变得不计较。如同王尔德笔下快乐的王子,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亦如桃花源记中与外人间隔的纯洁的人心,以这样的明媚去观望世界,仿若一湾浅浅的小溪,亦会是一片汪洋。禅日:唯心而已。倘若追求太多,就如同上岸的鱼儿,穿行于大街小巷之间,人累,心累。不如放下太多的牵绊,只怀揣着享下等福的念想,那么身心轻松,人生明媚。
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怀揣明媚后便不会有黑暗,张载曾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若是人人都簇拥在一起,不说抱团取火,亦会构成光的海洋。我心虽瘦,必肥天下。当下的社会,人心之光逐渐淡却,多少不和谐的音符,让社会之音变得嘈杂、烦乱。试想,如果一人怀揣明媚,这样无限地平移传递,就如同“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在这个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缺失了明媚的心便会黑暗,拥抱明媚的火,便可燃烧,不需要任何一个人“集香木以自焚”,仅仅是一点点的微光,便可让社会富,让人心强。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吧,在灯影幢幢的海面上,你会发现远处的星火,是那么的明媚。
怀揣一抹明媚,必须涤荡挑剔的心。正如看待文化一般,若有挑剔之心,那么便只会挑有麻子的看,而对搽脂粉的闭上眼。对待人生,这一个大范围的个体来看,亦会有“文化大笔”中的“鸦片”与“姨太太”,正常人只需视而不见便可谓是一种高尚,而对于明媚之心,更要涤荡挑剔,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无罪丰家。怀揣一抹明媚,切勿挑剔,而应自我节用,以平等,甚至发现美的眼睛去搜寻。
巴金晚年躲在屋里背诵《神曲》,那心中渴求的明媚也如光芒,万丈长远。让我们怀揣一抹明媚,让心灵成为一片晴好的蓝天!
[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引用的自由达意,这是多阅读的功能。文章从林语堂、波德莱尔,到张载、孔子,再到鲁迅、巴金的相关作品与轶事,引用翔实,例论充分,底蕴丰厚,议论集中而丰厚。同时,文章还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说理透彻,文辞优美,兼具思辨色彩和现实意义,实在值得称道。
第五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谈中学生与父母交往中思维方式的调整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风暴期”、“动荡期”。由于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高涨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往往伴随着比较强烈的反抗意识,与家长的沟通往往出现问题。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一位母亲发出的与孩子沟通的困惑,表达了母亲的难言与无奈。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的校园困惑。
逆反期既然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我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自我,换一个角度去看父母,让感恩和爱贯穿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达到与父母沟通的良性循环的目的。
换个角度看父母 我曾接待过一个初三女生,她觉得父亲太狠毒了,以至于现在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以下是她介绍的家庭背景:
她的父亲是本地人,母亲是浙江人。父亲在和母亲结合前曾有过一次婚姻,因为前妻生了女儿而离婚,但父亲对母亲隐瞒了这些事,只说是家里太穷,所以没人愿意跟他过日子,母亲觉得
只要人好就行,别的都无关紧要。而这应该和母亲的身世有关系,她的外公是国民党军官,外婆是地主家小姐,所以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很大冲击,母亲只想找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过日子,所以选择了父亲。
但她的出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阴影,父亲一直让母亲马上再生个儿子,母亲坚持要等女儿十二岁以后再生。之后不久父亲在外面就有了女人,在她四五个月时父母离婚,奶奶看她不哭闹,留下她自己抚养,但在四五个月时,奶奶喂她吃硬食物,导致她肠穿孔,有生命危险,父亲不得已打电话告诉母亲,之后就跟着母亲生活,直到上学时,父亲再三要求到这儿来,说这儿的教学质量好,她坚持让母亲跟着,于是母女俩(还有外婆)就回到了赣榆。
这时的父亲早已再婚,生了儿子,一直不曾付她的抚养费,即使找到他的单位领导,领导出面为她们调解,父亲还是没有尽这义务。
她说父亲冷血,自私,父亲常常说她笨死了。不过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爱的生活。妈妈让他不要恨父亲,要做出样子给他看,她兼有浙江人和北方人的特点,一定是极聪明的,母亲还说浙江人是中国的优太人,她一定会争气的。
以下是交流内容:
师:这些事情早就发生了,为什么最近会有这样强烈的疑问呢?
生:因为他从没有对我好过。师:有没有可能是他不会表达?
生:不是,他对他的儿子很疼爱,他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师:那好象也说不上狠毒呀?
生:是这样,我在初二的时候,他竟然把他后来这个老婆的侄女转到和我同一个班,我看到那女人带着侄女进班,一下子吃惊得站起来了,后来虽然没说什么,但一看到她就难受。不只如此,后来他竟然又把那女人的另一个侄女转过来,还是同一个班。
师:看来这件事对你的影响很大,你怎么想这件事呢? 生:我觉得一定是他要专门让我难过才这么做的,就为的是刺激我。(此前的她一直比较平静,说这话时明显激动起来,语气也很愤慨)
师:那你当时进这个班时你父亲关心过吗? 生:是他找关系让我进这个班的。师:这个班的任课老师中有他的朋友吗?
生:不是,他和教育局的局长是朋友,于是就挑了这个班,听说这个班配备的老师最好。
师:哦,我明白了。你看,我是这样理解的,他觉得这个班最好,所以就把自己的亲人都放在这个班了,只是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你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吗?
生:(若有所思)哦?(沉默几分钟,表情缓和)师:他好象不是个细腻的人,不会关心人。生:他是冷血的人。
师:我想给你提个建议,首先这件事情你可以看开了吧?(生点头)那就把它放开,不再想它(生点头);还有你的父母亲的事情也尽量先放下,毕竟现在你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处理它,现在和母亲一起过日子,有这样的母爱陪伴也是很幸福的,对吧?
生:是的,(脸上出现笑意)我很爱妈妈,妈妈也爱我,她总是教育我凡事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很崇拜她呢。
师:你有一个坚强的母亲,她很伟大,所以你也要坚强。生:我没问题,妈妈说过,灾难往往也是生活给我们的磨炼,也是一笔财富。她从小就让我养成没心没肺的性格,就是为了更好地接受磨难。
师:你如此阳光,如此坚强,让我很放心,那就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努力吧!
生:没问题!
在这位女生身上,父亲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我尝试让她回忆和父亲一起生活时的快乐,想从中找到父爱的证明,可她只能想到一个镜头,就是她很小的时候父亲曾经骑自行车带她出去玩过一次,到现在想起来还很快乐。我很心疼这孩子,只有设法分解眼前的伤害,尽量找到他父亲给他的爱的证明,让她在几乎没有父爱的阴霾中看到一线光明,然后用母爱给她增强力量。当她确信父亲并非刻意伤害她,反而还关注她的学业时,她明显轻松快乐起来。该女生性格外向,乐观直爽,她是笑着走出咨询室的。
几天后,这位女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先是表示感谢,然后请我再次帮忙,说有个同学想追她女儿。我找到这位女生,问起这事,她很爽快地承认,说已经解决了。前几天对方传来一纸条,昨天她当面向对方说:“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我听后不觉莞尔。
学会换位思考 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还是上面那位女生。她第二次到咨询室找我,说这次是因为和妈妈发生了冲突。其实原因很简单,她用的梳子断了好多齿了,妈妈早就说要买,连续忘了好几次了,现在梳子的齿了了无几了。昨晚又问妈妈这事,妈妈竟然又说忘了,于是一时火起,就对妈妈发作了,说妈妈言而无信。妈妈很伤心,说家里家外一个人,全靠自己撑着,为了她没再结婚,天天辛苦在外奔波挣钱,一件事没做好就被全部否定了。她还是嘴硬说,并没否定妈妈功劳,但这件事妈妈就是做错了。妈妈很生气,一直没再理她,她心里也很难过,觉得不该惹妈妈生气,可又觉得自己委屈,就一直僵着。
我让她和妈妈换个位臵再看这件事情,她想了一会儿,说妈妈很不容易,被爸爸伤害得那么深,但为了自己还是回到这个地方了,她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一个人为生活打拚很难。我启发她,你爱妈妈吗?心疼她吗?她毫不犹豫地点头,而且说她很敬佩妈妈,她长大后也要做妈妈那样乐观坚强的人。
然后问我,要主动向妈妈道歉吗?我微笑着看她,她马上下了决心,说今晚就和妈妈和好。
结束时,我引导她,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这样的生活虽然有点苦,但因为有这样的妈妈相伴,有这样的母爱相伴,你一定会成为勇敢而优秀的人,她很信任地看着我点头。然后我说,在以
后的人生旅程中,希望你和母亲还有外婆永远这样相牵相伴,风雨同舟,她眼睛湿润,很肯定地说,一定会的!
学会反思自己 很多学生向我倾诉说,家长不信任自己,尤其是母亲,往往会偷看日记,偷翻书包,偷听电话,不许自己出去玩,感觉一点自由都没有,还常常被训贼一样的数落……然后很渴望地看着我,希望我能想办法帮他们对付父母。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初三(11)班的三位女同学到心理咨询室,其中一位女生很爽快地谈了她要咨询的问题,就是妈妈会翻她书包,然后拿着以为是证据的东西去质问她,她很苦恼。以下是交流内容:
生:妈妈最近对我盯得太紧,总是翻我的书包
师:她原先不这样,对吗?
生:是的。
师:那是什么原因使她发生了改变,你知道吗?
生:有一次,她看到我包里的像情书一样的东西了,其实不是情书,我解释也没用。
师:那是你们同学拿来玩的,你妈妈不理解,是吧?
生:是的。还有一次我同学送了一条围巾给我,她看见了。
师:平时有没有事情瞒着她,有的可能是没必要瞒她的。
生:有的。(生若有所思)
师:这样的事多不多呀?
生:比较多。(眼里有疑问)
师:首先你怎样理解妈妈翻你书包这件事呢?
生:她是关心我,怕我谈恋爱。
师:很好,这是她对你爱的表现,你很懂事。只是不愿意她这么不尊重你,是吧?
生:是的,我向她说过好多次,要她别翻我书包,可是没用,我很郁闷。
师:其实你郁闷的是不被尊重,还有不被信任,是吗?
生:是呀。
师:老师建议你,以后坦诚地对待妈妈,把平时的事情多向她说说,让她放心,她就不会这样盯你了,好不好?
生:没问题。
师:感觉你是一个坦率乐观的人,这很好。和父母之间其他方面的交流还顺畅吗?
生:是的,其他方面没问题的。
师:那你们的沟通很好,目前的事只要你主动一点,应该不难解决。
生:好的。(很开心地和老师道别)
其实,孩子不被信任的问题是直接影响亲子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也确实有父母处理不合适的问题。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只能接触到孩子,所以从孩子的角度来尝试解决这类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
现在的家庭孩子都很少,父母把一腔心血和满腹和爱都给了
孩子,照顾唯恐不周,呵护唯恐不够,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到了中学的逆反期,亲子之间的沟通往往不顺。所以有必要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爱。让孩子在爱的温暖中成长,同时学会以爱和感恩回报父母。
单位:赣榆县实验中学
姓名:何宜芳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