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0:5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

第一篇: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

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2.D【解析】投射效应:认为他人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刻板效应: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而笼统的看法。3.A【解析】诊断性评价在教学前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而总结性评价在教学后实施。4.B【解析】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才是好的教育。

5.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6.A【解析】抽筋即肌肉痉挛。缓解小腿抽筋,需要伸直抽筋的腿,改卧为坐。

7.D【解析】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2)前运算阶段(2—

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

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

14、15岁)。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能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8.C【解析】课外活动类型中的科技活动是指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9.D【解析】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10.C【解析】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11.C【解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

12.B【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的方法。13.C【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14.A【解析】凯兴斯泰纳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主张,他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基本适应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劳动力的要求。15.B【解析】孔子主张的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习一行,教学内容为文、行、忠、信。16.D【解析】略。

17.C【解析】分组教学制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指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组。18.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形成与否的关键。

19.A【解析】《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20.A【解析】经济、政治和文化与教育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冈之一,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如果说环境、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外部因素,那么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部因素。

(5)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强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2.【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报告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通过简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2)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

(3)正文。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4)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以上几个部分,写时可以灵活安排,适当合并,无需面面俱到。23.【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材料解析题 24.【参考答案】

(1)破窗理论的心理学解释:①反馈效应,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如果错误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那么就可降低再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在材料中,有一个洞没得到及时修复,所以会有更多的洞出现。②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材料中,一个人认为破车不需要保护,其他人也这样认为。

(2)对班级管理的启示:①确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要保证班级所有的“窗户”都完好无损,首要的是确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以防止班级成员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②班主任、班委要做“样板”。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理念必须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行为来承载。班主任、班委必须首先成为班级文化理念坚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③及时制止背离班级文化理念的行为。由于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能够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玻璃的窗户,那么更多的窗户将会幸免于难。25.【参考答案】

(1)该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循循善诱,带领学生一步步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

第一,问题设计针对教学重点和关键,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体会作者使用“体面”一词所要传达的感情。

第二,问题的语言极富感情色彩,使学生关注文章重点;提问的语言准确、简洁、清晰。

第三,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使全班学生注意问题,并在心中试拟一个答案,还能更好地对某个学生的答案加以评价。

第四,该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及时评价。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现状进行激励,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潜力。(2)课堂提问的功能:①检测功能。②引导功能。③激励功能。④警示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 26.【参考答案】

(1)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激起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教学目标:①学习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②带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通过看图、朗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3)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新授:

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学生答。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 ②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③学生画。老师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④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你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可以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也可以快速用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下面抓紧思考,小组可以讨论讨论。⑤下面谁先来介绍? a.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 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b.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试背一遍。c.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d.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它好像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⑥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请学生读最后一段。⑦还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的? ⑧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⑨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⑩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⑪检查背诵。结课:

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像这样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27.【参考答案】

(1)两种方法蕴含的数学思想是转化与化归。本节课需要求三角形面积公式,将三角形通过剪拼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这个公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3)师:我们之前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呢? 生: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来求解的。

师:现在我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也运用这种转化的方法呢,运用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大家运用手中的模具拼一拼。

生1:用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生2: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生3:用两个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师:大家动手能力都很强,拼得很正确。大家开动下脑筋,我们能不能将三角形进行剪切,然后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呢? 生1: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剪切,再拼接,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生2:也可以折叠成长方形。

师:不管是直接拼接还是剪接,得到的图形都是正确的。那么大家观察一下,自己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呢?它又和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生:用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时,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师: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呢? 生:等底等高的。

师:那从中位线部分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三角形是什么关系呢? 生:底相同,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并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师:回答得很正确,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那沿中线进行翻折得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一半,并且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底边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师:这种作法,也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综合来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谁来总结下呢? 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好)师:先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分别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国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国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1.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善于激发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真理,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观察法B.访问法C.问卷法D.调查法

2.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班主任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组织劳动。能比较自然地了解到学生思想行为的倾向性、能力、兴趣及习惯特征,例如,在上课时观察学生上课的情绪、注意力,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质量、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及对各门课的兴趣等。3.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 3.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课外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把握这几个特点.有助于驾驭课外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重要功能。

4.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A.反馈B.行为C.实行D.内化

4.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品德的学习阶段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题型出现较多。品德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认同更深入一层,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一定性;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5.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5.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学习需要是指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

6.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

7.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们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题干中的学生缺交作业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8.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保护性知识

8.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9.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上保持较高的(),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A.同质性差异性B.一致性差异性C.一致性独立性D.同质性独立性

9.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正式群体中的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而非正式群体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的。各种非正式群体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不同非正式群体间的价值取向有差异性。【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价值取向比较一致;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1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10.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1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A.被动的合作学习B.自觉合作学习C.主动学习D.主动合作学习11.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连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

12.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1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13.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和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研究常常是围绕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

14.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班主任的要求B.共同的活动C.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14.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15.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 15.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16.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

16.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六三三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7.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8.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认为儿童的成长完全由环境来决定,否定遗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绝对性。19.“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

19.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些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盲目地加速,“揠苗助长”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0.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观察实物B.演示实验C.到实地参观访问D.观察教学电影 20.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观察教学电影属于模象直观。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直观的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考生应该掌.握这三种直观形式的概念.能判断哪种教学活动属于哪一类,还要知道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21.【育萃专家答案提示】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低年级儿童对学习的价值了解不深,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教师应尽快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对学生打的分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取得高分成为很多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3)学习兴趣与习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同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是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满足感常伴随着教师的夸奖而增强。

2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2.【育萃专家答案提示】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2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23.【育萃专家答案提示】(1)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3)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其相关知识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述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进一步发展基本定型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我国最早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地点(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基本特征、优缺点等,都可能以各种题型出现。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两个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学,再让学生表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然后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再说出自己的观点。体现的是学生要学,学生再自己通过猜测、验证获得知识。

问题:请比较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启示。(20分)24.【育萃专家答案提示】从设计意图来看,这两位教师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自学是能够找到答案的。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学习的热情。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状。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已知的思辨,学生为了证明知识的观点,认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展示出来,这样的操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的主动学习,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正确的定位。在设计操作活动时,不能为了操作而设计操作,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这是某教师执教《放弃射门》导人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生: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门?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问题: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20分)25.【育萃专家答案提示】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人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做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育萃教育专家参考设计】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及其一ing形式: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cooking dinner,reading a book,answering the phone.②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及回答“I’m doing the dishes/„”(2)过程与万法目标

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教学重点

掌握动词短语的一ing形式,理解主要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并能用I am„来作答。

问题(二):

一、Warming—up and Revision(热身互动,自然导入)1.Greeting and Sing a song:《I can help)).(投影出示歌词,老师做动作示范,师生一同演唱)【设计理由】首先以歌曲热身,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复习所学动词短语,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进一步复习有关家务劳动的短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2.Game:Act and guess.边做动作边找学生猜。如:read/write/draw/jump/run/swim/fly(T:Wonderful!Let’s go on.)sweep the floor/wash the clothes/do the dishes/cook the meals……

【设计理由】通过做游戏回顾所学的动词,以旧带新,同时也为后面的新授、拓展做简单的铺垫,目的就是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动词的世界。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引入新知,操练巩固)1.教师展示着动词卡片说:I can draw a tree.Now,I am drawing a tree.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并强调I am drawing a tree now.鼓励学生做画画的动作,边做边说 I am drawing a tree/an apple/„同时教师播放课件,内容为本课时动词图片和短语拼写。

【设计理由】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引出新单词的学习,并且重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单词,注意它们的发音及一定的拼读规则,这样对于其他的动词短语加后缀,学生也就能自己拼读了。

2.教师出示洗碗的动作卡片,学生听发音后,教师说:I am doing the dishes.此时可作为扩展知识,告诉学生洗碗有两种表达方法,即I am doing the dishes或I am washing di—shes.继续播放课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读:drawing pictures,cooking dinner,reading a book,answering the phone。教师注意学生动词一ing形式的读音,必要时多练习几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3.T:Boys and girls.Here’s a ping—pong.Do you like playing ping—pong.(做动作)Please look at me.What am I doing now?(边托球边解释:现在,我正在干什么)You can ask me:What are you doing?(拿词卡边领读边板书)教师回放课件内容,学生再次跟读。同时教师询问:What are you doing?鼓励学生说完整句,如:I am doing the dishes.I am reading a book.I am cooking dinner.教师播放Let’s learn的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边读,力争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既是课题的导入也是现在进行时用法的感知,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即如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现在进行时所表达的含义,通过play ping—pong这一正在进行的动作,鼓励学生用“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句型来问老师,借此老师教学并板书课题,且初步熟悉其陈述句的表达法“I am V-ing.”

三、Practice(练习)1.Play a guessing game.一名学生从词卡中挑出一张出示给全班同学,另一名学生背对这位同学,猜一猜自己正在干什么,全班同学问:What are you doing?猜的同学边做动作边用I’m V-ing来回答。

【设计理由】猜单词游戏的设计,是一个常规性的游戏,无多少技巧隐含其中,这是机动处理的部分,同时也是让学生在做游戏中生智。2.Listen to the tape.Listen,point and repeat.3.看课件中的图片,回答问题。如:What are you doing?I am writing.(遇到不会答时,可播放课件中相应的录音)【设计理由】听录音之后看板书领读,领读过程中,通过动词原形与现在分词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现在分词的构成。紧接着看课件,进一步练习句型,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和拓展)1.写出动词的一ing形式,指导书写及拼读。2.看课件中的图片造句。

【设计理由】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编自演,体验发现的快乐。不仅复习了本节课所学重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Homework(布置作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或课外运动,边做边用动词一ing的形式来说。

【育萃专家点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所占分值较大,考生应将精力重点放在这一问题上。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包含导入、传授新知和结课三个部分,考生应将这三个部分:都写完整,不能有所遗漏。另外,导入和课堂中的提问是需要重点设计的内容。在设计导入时,教师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如经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等。导入还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魔力,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核心内容要集中;(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提问;(4)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时机;(5)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第三篇: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疏导原则

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鸟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方式是()A.综合 B.推理

C.判断

D.概念

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

B.观察

C.练习

D.示范

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A.关注情境

B.自我感受

C.关注学生

D.关注生存

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A.决策者

B.支持者

C.志愿者

D.学习者

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

B.组建

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①优先发展 ②育人为本 ③改革创新 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 ⑥均衡发展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甄别评价 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出现逐步扩展。这一教材编写方式属于()A.螺旋式

B.单一型

C.活动型

D.直线型

13.小学生游戏时摔倒扭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的正确做法是()A.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B.纸巾盖上伤口,电话通知家长 c.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往医院

D.清洁水冲洗伤口,消毒纱布包扎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A.1.5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0.5小时

15.关注教育主体,解释教育现象,运用“深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一教育研究方式被称为()

A.调查研究 B.行动研究 C.叙事研究 D.实验研究

16.张老师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

B.现场教学

C.示范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17.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A.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18.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A.教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辅导学生

D.研究学生

/ 8

19.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组织开展活动,体现少先队活动的()A.创造性

B.组织性

C.自主性

D.兴趣性

20.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工作分析模式 B.任务分析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二、简答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22.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23.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三、材料解析题(共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师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头上擦过,同学们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事件的发展却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从容地回过身,捡起足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吧。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里踢足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了。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10分)(2)试说明教师处理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10分)

25.请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此题包含视频,对话内容如下)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完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大家要去找问题。小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十个问题都要好。学生1:老师,长城为什么会变矮?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2:老师,士兵为什么没有一点笑容? 老师:这个问题也很好„„

(1)请结合教学片段,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16分)(2)谈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10分)

四、教学设计(说明:真卷为题目二选一,分数为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关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8

(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10分)(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8分)(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1)试分析“异分母加、减法”的原理及算法。(10分)(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8分)(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22分)

/ 8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题干的描述是对直观性原则的典型阐释。【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直观性原则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

2.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疏导原则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疏导原则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误选A项。考生需准确掌握各个德育原则的内涵。

3.B【解析】归纳推理是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小学生总结燕子、麻雀、乌鸦等的特点,从而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模式属于推理的思维模式。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推理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

4.A【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命题立意】考查课外活动的内涵。★★

【错因分析】易误选B项。考生需准确理解课外活动的内涵,并注意认真审题。5.C【解析】练习是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命题立意】考查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错因分析】略。

6.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该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师成长历程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掌握教师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7.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家长作用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

8.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处于核心形成阶段的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班集体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的掌握。★★★ 【错因分析】混淆班集体各个阶段的特征。9.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中长期规划》工作方针的掌握。★★ 【错因分析】记忆不准确。

10.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1.C【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隐性课程的理解。★★★

【错因分析】此题有一定难度,考生需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几种不同课程类型的内涵。12.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螺旋式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材编写方式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

13.D【解析】小学生非故意伤害以跌倒、碰撞情况居多,游戏过程中的膝盖擦伤和小范围的出血点属于轻微伤,教师立即用清洁水清洗伤口,绑上消炎纱布即可。

/ 8

【命题立意】考查小学生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错因分析】略。

14.B【解析】阳光体育运用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l小时。【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错因分析】略。

15.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研究法的特征。【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叙事研究法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

16.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情境教学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学方法的理解。★★★★

【错因分析】此题易误选A项。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旨在使学生直观感知知识。而情境教学法旨在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这个目的,教师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场景。考生需注意区分演示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内涵。17.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18.D【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错因分析】略。

19.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特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少先队活动特点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20.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目标模式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简单题

21.(1)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掌握。★★★★

22.(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小学德育途径的掌握。★★★

23.(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确立依据的掌握。★★★★

/ 8

材料解析题

24.(1)材料中的课堂突发事件是由于外界影响造成的,徐老师对于此突发事件采取了幽默调侃和褒中掺贬的处理策略。徐老师没有对踢球的同学提出严厉批评,而是采取了幽默的调侃方式,夸奖球踢得不错,并且提出了“表扬”式的批评:教室里不准踢球。徐老师用幽默式的“表扬”批评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几句话就化解了这场突发事件,没有影响教学氛围,也没有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反而调动了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机智聪明的处理策略。

(2)①沉着冷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教师应保持一种大将风度,做到处乱不惊,从容不迫。

②在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活动的情况下,及时高效、巧妙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③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④储备广博的知识。教师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不仅能教给学生学科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巧妙机智地因势利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5.(1)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独白”式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改革后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和情感的启迪。而且,相互作用的对话本身就是优秀教学的标志。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站在一个权威的角度直接给出教学要点,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这是教学即对话的生动体现。谈话法要求对话的民主性、平等性和互动性,而且对话内容应具有建构意义。

(2)教师在教学谈话中的角色首先是引导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探究教学内容;教师是平等对话者,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课堂必须具有组织性,教师的组织者身份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及时提出正确的决策;教师还应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还要通过反思,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设计

26.(1)作者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抓住了不同季节景物独有的特点,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郁繁盛,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安静宁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喜爱之情。(2)【教学目标】

①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记忆背诵喜欢的段落。③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⑤练习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教学重点】

①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了解小兴安岭的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②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③学习作者抓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3)【教学环节】 ①导评谈话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教师叙述。

步骤、方法:板书课题、读题,引出谈话。

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语文课

/ 8

上,我们曾经观赏景色奇丽的五彩池,游览过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小兴安岭欣赏那里一年四季美丽的风光。②初读全文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内容。教学手段:师生合读。

步骤、方法: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对小兴安岭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讨论明确:小兴安岭很美丽,有许许多多宝物。③寻找四季景色特殊的关

目的:知道小兴安岭的美是有季节特色的。

教学方法:以“春天美”为例,教给学生审美方法。然后,学生自学、讨论,读懂其他三个季节的美。教学手段:采用放录像、投影片,让学生讨论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看录像——春天美。

第二步:默读画批——春天什么景物美?分析这些景物怎么美,是通过哪些词语表达的?思考景物美与树木美有什么联系? 第三步:引导学生读讲义,相机引导。

第四步:小结审美学法,用投影片出示——什么美(标划景物);怎么美(分析语句);整体美(联系树木)。第五步:运用以上学法自学“夏、秋、冬”几节,先看有关录像,再学习、讨论相关季节景色描写。第六步:全班交流学习体会。第七步:小结四季美景的特点。④教学总结

目的:使学生知道关也是不断发展、充实的,美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手段:学生朗读感受,教师总结升华。

步骤、方法:全班齐读开头与结尾,四人分读“春、夏、秋、冬”,四人合读第二小节。布置作业:用学到的词语和描写方法描写家乡的景色。

结语:小兴安岭这个宝库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开发利用它,并且不断地建设,充实它,使这个大花园随着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美丽。

27.(1)我们知道自然数以“1”为标准,逐次加l而组成自然数序列,例如“5”是由5个“l”组成的,所以任意两个自然数是可以相加减的,2+5表示2个“l”和5个“l”相加,结果为7,就是7个“l”。但是分数不同,分数没有固定的单位,不同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例如:“4/7”表示4个“l/7”相加,“3/5”表示3个“1/5”相加,但是4/7与3/5不能直接相加,因为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简单来说,5米加3米等于8米。但是5米不能直接和3厘米相加,需要统一换算成米或者厘米才能相加减。同理,异分母相加减的时候也要统一单位,也就是将分母进行统一。(2)【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归纳等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②运用类比方法探索新知,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③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教学重点】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重要意义。(3)【教学环节】 ①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②教学实施

首先,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入环境教育中。

/ 8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其次,请学生列出算式:3/l0十1/4。

第一步:探讨3/10+1/4的算法。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第二步:集体评价。让学生分别对上述几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第三步: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说明:由于l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3/10变成6/20,1/4变成5/20,所以3/10+1/4变成6/20+5/20。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最后,设置练习题,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接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完成其他两道小题。

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③思维训练

设计新的练习题,增加难度。④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 8

第四篇: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习题:教学设计

单项选择题

1.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奥苏伯尔的认知观

【参考答案】A。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

2.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是()A.低路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顺应性迁移 D.重组性迁移

【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同化性迁移的概念。

3.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参考答案】B。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例如,学习了“日”“月”对学习“明”的影响;掌握了加减法对做四则运算题的影响等。

材料分析题

4.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相应就会有所提高。就像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阐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上述观点与形式训练说相似。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 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形式训练说还认为,训练和改进心理官能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各种官 能,而改善以后的官能就能够自动地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材料中,“奥数”培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其他能 力,正体现了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形式训练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于有效的记忆方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 练,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教学设计题

5.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tan)色的了。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ying)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 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 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xiong)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miao)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mu)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hu)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火烧云》的写作特点。

2.如果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1.本文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来描写火烧云的美丽,并且在描写时按照“出现一样子一变化”的顺序来写,形象逼真、条理清楚。描述中,作者还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对事物的静态的和动态的描写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2.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中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的美丽,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领悟作者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3.教学过程

(1)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教师课件呈现美丽的火烧云图片与问题。

①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 然后让学生一边自由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对火烧云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2)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①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②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A.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变化快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 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 没见过的颜色。”

B.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③启 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特点。然后 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形状多,突出了火烧 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接着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最后让学生自学第六自然段。④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①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②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引导学生重视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第五篇: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主任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三、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是指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必要的素养。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意识与移惰能力

责任意识是指小学班主任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并能自觉、认真地去履行职责。班主任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对小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三个方面。

移情能力主要是指班主任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理解或欣赏他们的感受。小学班主任要善于体会儿童独特的精神世界,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不应为儿童的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

(二)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指小学班主任应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把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看作专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不断探究与创新。班主任的学习与探究应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对实践经验的学习与探究以及对小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方面。

(三)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是指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并整合影响班级发展和学生个体成长的诸多教育力量,善于组建团队并在团队中充分施展决断力、控制力、前瞻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的档案。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4.班会活动

班会主要包括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大类。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1)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一般而言,家庭协调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2)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比如班主任可以邀请社区委员会的成员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或聘请他们作为校外辅导员。二是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如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博物馆、各种业余学校等。

6.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汁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1)先进生的心理特征

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2)先进生的教育

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工作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运用时应谨慎。

(1)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

(2)后进生的教育

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1)中等生的特点

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

(2)对中等生的教育

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③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职业培训教育网 010-82333888(24小时)

下载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