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 郾城区实验小学 徐晓贺 学习时间:10月14日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点所在,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耗时多、见效慢、收益少的一项教学任务,怎样做到低耗高效,我们也在不断研讨。
学校“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提出让我们忽然眼前一亮,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什么是语文课?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以作者写作文章的思路为统帅;以大量阅读、主题感悟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思路。即“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教学法。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它可以看作是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客观标志。与作文水平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和感悟,没有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把这两者割裂开来,造成作文教学指导上急功近利、事倍功半的现象。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阅读感悟紧密结合,注重由仿到创,循序渐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的研究,使阅读、感悟与作文相沟通、相联系,从阅读感悟文本内容入手,训练学生自我表达,从说到写,变传统的“师授作文”为“自能作文”,融作文指导、起草、修改、讲评为一体,实施高效的作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理念,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交际工具为我们服务。但无论是知识的接受还是思维成果的传达,都必须借助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写是不能丢弃的法宝。语文课本上的每篇文章不就是数学上的应用题吗?如果孩子掌握住了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无论里面的数字如何千变万化,她们还是能够根据思路解答出来。如果我们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一道典型的例题,不仅仅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学习课文中某些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怎样掌握住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与别人交流为自己服务,让他们成为会阅读、会表达、会写作的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依靠教材文本所提供的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
想通这一点,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课文除了从文字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外,还存在一个从思想到文字、从内容到形式的逆向思维。第一步,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引导孩子来琢磨文章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来说,你让他以课文为例仿写作文,我觉得就像给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副拐杖,有了依靠,有了拐杖,写起作文来至少心中有了一定的层次。“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以精心上好每节阅读教学课为主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教学与仿写训练相结合,使阅读感悟、复述表达、仿写作文三项结合,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如何使课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呢?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审题立意,学习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每篇课文当成习作的范例,出示文章题目,学生先进行审题,假如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怎么来写这篇课文,你准备确立什么样的中心?又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突出文章中心?
学生从中学会审题立意,了解文章的中心和选材,感悟作者分别运用哪些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及过渡衔接的,文章的开关、结尾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方法,从而领悟写好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生学习新课文总要围绕课题提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审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我们教学的每一步,常常紧扣写作,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有写作上的收获。如在讲课文《索溪峪的“野”》这样层次分明的课文,教师这样引导: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老师让你写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你准备怎么写?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有些学生说写写家乡的沙澧公园,有学生说写写暑假游览过的名山大川,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接着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选取哪些内容?有学生说:我想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我先写景区的位置,再写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以及游玩的感受,还有学生说,我准备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重点介绍哪些风光。这时,我就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非常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在游览了索溪峪后,作者是怎样写的,他在选材上,表达方式上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就这样,在学习课文一开始,就将阅读课文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每一课都这样,从审题立意入手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文是就能把握好中心,在选材上能做到为中心服务。
学习完一篇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回顾学习开始时自己对课文题目的审题、立意、选材,想一想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值得肯定,在表达方法上哪些还需要多向作者学习。
就这样,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积累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感受了索溪峪的风光,更关注了作者先概括,后具体,抓住事物特点,运用联想、想象表达感受的写作方法。为仿写作文做好铺垫。
二、多种方法 仿写训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写。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例子”一说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意悟情,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听和读),运用语言(说和写),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阅读课堂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理念要在训练中感悟,方法要在训练中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写什么,如何写,怎样让写作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
(1)以课文写作方法的特点为指导进行仿写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学生习作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自由的窗户,提供了一个自由驰程的舞台和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思想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来。但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提笔就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难度确实很大,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写作,头脑中即使有语言,有内容去表达,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怎样用语言组织起来,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课文的学习就给他们提供了范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拐杖。明确了目标,拄着拐杖走路,尽管语言并不十分成熟,但他们能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也能模仿这种写作思路,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学生就可以仿照课文写写《可爱的校园》《美丽的森林公园》,学习了《蟋蟀的住宅》,就走进大自然,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写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等等,有了课文作者的示范,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就扫除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孩子的感情随着语言自由飞扬,孩子们表达的灵感在笔尖喷涌。智慧的源泉就会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2)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我们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许多课文读后有的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有的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这些课文内容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寻找写作点时,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写一份保护地球的倡议书,有的学生说,我想以地球母亲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信,诉说我的痛苦,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还有学生准备从地球上即将濒临灭绝的物种的角度向人类发出自己的呼吁。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写作切入点令我感到惊叹,看来,只要我们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写作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作文练习就不会无话可写。(3)巧用标点仿写
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让读者余有未尽,引起读者遐想的空间。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巧妙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及习作的训练。如:课文《唯一的听众》第11自然段以省略号的形式出现,省略了原文的内容,我就引导学生体会,当“我”从妹妹的口中得知老人不但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回顾老人陪我练琴的过程,我的心灵引起了怎样的震动?请结合课文内容,将“我”此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既进行了心理描写的写作训练,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真是一举多得。(4)选取名段仿写
名家名篇名段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生的影响。为使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常常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潜移默化让他们加以运用。如《少年闰土》一课中两处有关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身边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只写特征,不写人名,然后集体评改,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学会了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避免了以往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千人一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为他们以后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课文中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片断练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5)理解课文 续写故事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有效的资源让课文为写作服务。如《穷人》课文作者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使我们为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所感动。课文结尾以桑娜拉开了帐子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拉开帐子后,渔夫看到了什么?桑娜怎样向渔夫说?第二天,孩子们都醒了,渔夫和桑娜会怎样向他们的孩子说,再后来,一家人的日子过的如何?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课文。这样,既补充了课文内容,为孩子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又丰富了情感,深化了课文的主旨。(6)教改诗词 拓展思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首流芳百世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它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改学古诗词的舞台和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词这一奇葩,激发他们学习优秀诗文的兴趣,并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琢磨,反复思考,大胆尝试把我校潜心钻研的“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这一课题的做法与古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诵读、歌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水到渠成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想象思维、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语言得以锤炼,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升华。每册书中的古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画面,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拓展成300-600字左右的文字尽情地表达出来。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当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就这样,我们把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仿写、续写训练,每学期每位学生的习作训练达到30次左右。
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鲁迅都不知道文章怎么写,我们语文老师能知道吗?但鲁迅告诉我们,读大家的作品就能懂得怎样写,也就是说,多读才会写。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够尽情表达。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学校在课程的编排上,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时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两节课上,学生可以看自己从家带的课外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进行借阅,也可以到新华书店在学校所设的读书俱乐部进行借阅,多种阅读渠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书可借,有书可读,每学期,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必读书、选读书,要求学生能讲述书中人物、大概内容,能谈谈自己的收获,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半小时并作好阅读记录。每月举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可以全班同读一本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也可以推荐一本好书,交流读后感等。为了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利用家长会、校信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做好督促,将每天半小时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们还通过评选阅读明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这样,有效的引导再加上一定的激励措施,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量的课外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词汇,陶冶了情操,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写作方法,使阅读与写作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篇: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
有效利用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六期】
翔宇教育集团湖北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方模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总是各自为阵,平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阅读是阅读,作文是作文,两者似乎毫不相干。就连教材的编排亦是如此:一本教材,30篇阅读文章,6个“综合性学习”——作文就包含在“综合性学习”里了。面对重阅读轻作文的教材,老师们自然只有另辟蹊径,各种“作文指导大全”也就很自然地填空补缺。——但依然逃不出“阅读是阅读,作文是作文”的旧窠,阅读课与作文课泾渭分明。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也适用于写作指导。特别是有些精短的文章,内容简单,主题明显,但写作特色鲜明。如果能有效利用教材中的这类文章,在做好阅读教学的同时进行写作指导,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尝试的两个教学案例。《第一次真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文,篇幅短小,只有600余字。教学中一般对此文简单化处理,学习几个生字词语,归纳一下文章内容,了解一下文章详略,拓展一下文章主旨,即可完成本文教学任务。窃以为,如此一篇短小精美的文章,若仅作为一般阅读教材处理,意义不大,若作为写作范文,对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有意淡化了本文的阅读教学,而侧重于作文教学的指导。下面是本文的教学简案: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学习写作技巧:
1.找出感悟句(段)和叙事句(段),学习写作技巧一:夹叙夹议; 2.提炼主旨句,学习写作技巧二:主题鲜明; 3.概括叙事内容,学习写作技巧三:详略得当; 4.联系学生习作,学习写作技巧四:主题一致。
三、进行写作练习。
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在叙事,哪些地方在谈作者的感悟?学生很快会找出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比较:两文在叙事和发表感悟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讲了一件事后谈感悟,而《第一次真好》是讲了几件事,每讲一次事后都谈一次第感悟。教师明确指出,所谓感悟,就是议论,前者是典型的先叙后议,后者则属典型的夹叙夹议。同时指导学生,在写一件事的文章时,可先叙后议,在写几件事的文章时,则要夹叙夹议。
然后,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本文要表达什么意思,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会回答“第一次真好”,并找出若干相关句子。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本文主题的句子“第一次真好”几乎出现在文章的每一处议论中,且每次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略有变化,而本文的标题就是“第一次真好”,这在写作上有何启示?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指出:写文章一定要做到主题鲜明,要多次宣扬文章主题。可以像本文这样,标题即文章主题,中间多次议论强化主题,结尾议论深化主题,与文章标题遥相呼应,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也可以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样,标题即文章主题,在详细叙事后单独用一个段落议论,使文章主题鲜明。
接着,教师抛出第三个问题:文章写了几件有关“第一次”的事情?请用“第一次……”叙述。学生极易回答为两件。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文中“第一次露营,第一次做饭……”也是在记叙事情,只不过这六件事是概括叙事,前面两件事则属详细叙事。能否全部详写或全部略写呢?通过分析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同样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几件事情,应详选取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情来详写,一般详写两件,最多详写三件,其余则一笔带过,做到详略安排得当。
之后,教师抛出第四个问题:文章由三处叙事和四处议论构成,这些叙事和议论是否为同一主题服务?在学生回答“是”后,教师拿出学生以前写的病文,念给学生听,然后提问:同样是写几件事情,同样是叙事后接着写感悟,这篇学生习作有什么毛病?由于之前有提示,学生很快指出,这篇习作虽然也是先叙事后感悟,但所写的几件事情感悟不相同,以致于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主题。于是,教师顺理成章地归纳:文章要做到主题一致,在写几件事情时,要表达同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有且仅有一个主题。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四种写作技巧,并布置作文练习:以“翔宇(附注:本校简称)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随笔,要求写几件事情,夹叙夹议。由于前面指导清楚,学生在经过几分钟的构思后,纷纷开始下笔,而下课铃声也不识时务地响起。两天后,检查学生所写的文章,绝大多数学生能“依葫芦画瓢”,仿照课文模式写作,较好地体现了所学的四种写作技巧,除却语言文字上的毛病,主题、内容、结构、详略等方面均无大碍。纵观本节案例,作为一篇阅读课文,本节课检查了文章生词,概括了文章内容,明确了文章主题,理清了文章结构,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而所有这些任务,都是在作文指导中不知觉完成的。整节课实质上是一节作文指导课,以现成的课文为范例,并联系学生习作现场点评,理论分析后再当堂作文,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再看《散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简案: 一读——初谈感受:同学们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二读——概括内容:用课文中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这种开头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文章是这样开篇的?明确:写作技巧一——开门见山,直接叙事。三读——分析人物: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请找出对人物的描写语言,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有谁给了你深刻的印象?请说出关于他的一个细节。明确:写作技巧二——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四读——理解主题: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主题?这种结尾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明确:写作技巧三——结尾点题,升华主题。五读——学习写景:本文在叙事之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这两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还有哪些记叙文运用了景物描写?各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写作技巧四——巧借景物,烘托主题。
六读——了解穿插:文章第2-4段如果去掉,影响文章的叙事吗?这三段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这样的穿插吗?找出来说说其作用。明确:写作技巧五——巧妙穿插,交待内容。
七读——比较阅读:阅读课后短文《三代》,看看从《散步》中学到的五种写作技巧在《三代》中有哪些体现。
八读——拓展延伸:出示小诗《如果爱是左右手》(节选),学生齐读,拓展文章主题。本课设计最大特色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机结合。全文以“读”贯穿,在“八读”中不仅完成了内容概括、形象分析、主题理解、拓展延伸等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又进行了五种“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同时通过“比较阅读”环节,将所学“写作技巧”应用到阅读中,做到了“学”与“练”的结合。如何有效利用课文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双重指导,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实,教材中有不少适合学生“临贴”的精短美文,仅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就有《走一步,再走一步》(先叙后议)、《蝉》(借物抒情)、《童趣》(先总后分)、《行道树》(三段式结构,对比手法)等大量作品。它们篇幅不长,适合学生写作心理,且每篇文章写作特色明显,极易模仿。并不是一定要把这些课文都当成写作指导课来上,但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有效利用文本,进行作文指导教学,若能当堂“临摹”,则是最好不过。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大概也可以较好地体现了吧。
第三篇:如何进行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点击数:
1002 更新时间:2010-1-1 22:22:24
广东教育杂志社 蒋小青
【摘 要】从最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的成绩和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依然相对薄弱。本文分析了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1.问题的提出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占25分,2002年抽样中的平均分是13.3分,得分率50%略多一点,几年来都是如此。其实,高考的书面表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大约100个单词的书面材料”。若改用汉语表达,大概与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相当。既然要求不高,但得分率为何如此之低呢?
2.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针对“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受到了关注,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重视,相比之下,人们对写的教学意义就显得估计不足(杭宝桐2000)。首先,大部分教师没有写作教学计划。写作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或只作零星的写作训练,没有系统性。其次,训练次数严重不够,检查措施一点不力。根据对川西中学2003届化学班和生物班两个班的高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在高一时有的老师布置过一两次,有的老师一次也没布置写;在高二时,有的老师布置五、六次,有的布置十多次,但几乎都没有检查或批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一次也没有写。最后,是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当,忽略了写作教学的规律,特别是绝大部分老师过早地把写作题与高考“挂钩”,对行文限制过死,不便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由此观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加强和改革势在必行。
3.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
3.1教师要提高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也认为: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技能本身,而且还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因为写作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所以对那些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写作更加适合。再说,写作时多用单独学习方式,这正好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因为“进入青春期后,高中学生性格变得更为闭锁”“独立自主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中居重要地位”使得高中学生倾向于更喜欢单独思考的学习方式(黄冰、蔡寒松2001)。
3.2学校要加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管理
可以说每所学校的教务处都规定了语文教师每学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文的次数,但规定高中英语教师要布置和批改英语作文次数的学校,可能会寥寥无几了。事实上,相比之下,规定写英语作文更为重要。因为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学生通过“说”的输出量与汉语相比,英语就少得相当可怜。一周大约5节英语课,不到4小时,而这4小时中,除了被老师所独霸时间外,学生说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通过写来增加输出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对英语教师应当布置和必须批改的次数与质量作出硬性规定并做好督促检查就显得非常必要。
3.3有关部门和老师要设法营造英语写作环境
学校、教研组可以考虑办一个校级的英语报纸或刊物,专登学生英语日记、作文或作品。同时,设立校内英语新闻广播,播放学生采写的英语新闻。还可利用中西方节日开展英语征文竞赛、书信竞赛。如,教师节可以来一次“A letter to Mr/Miss…”或“A Story about Mr/Miss…and me”的征文;母亲节可以来一次“A Letter to Mother”等。这样既可使学生“在用中学”到英语,又可使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受到情感的教育。
3.4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有益的尝试,觉得以下几点具体做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请同行赐教。
3.4.1要有专门的写作教学计划。根据大纲或课标对各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习俗和社会交际的实际需要,写出本学年或本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具体措施、每周安排(体裁、可能的内容或主题、批改方式)等。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作适当的修改或调整。
3.4.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再到复合句;先写正确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先采取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再到引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最后才到自由写作(free writing),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4.3把写同听说读结合起来训练。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以说为重点的对话课之后,可要求学生将对话改成短文。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可事先讨论,然后再写。在听一段故事或对话之后,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其大意说出来然后写出来。阅读课后,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成约100词的短文或摘要,也可根据故事情节续写,还可布置一篇类似的作文。如,学了“Karl Marx”之后,布置写“邓小平”。
3.4.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精彩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平时多读多背那些有典型文体特征的好文章或段落,如,My friend Paul will never forget his first chemistry teacher.He was a little man with thick glasses, but he had a strange way of making his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And his lessons are not easily forgotten.(SEB1L6)背熟后对写人的特征就很有帮助。还要多背一些优美句子、谚语、俗语等,写起文章来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Great hopes make great me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物。)等。
3.4.5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依据课标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用英语写给亲人、朋友、老师写信;用英语写日记;若班主任是英语老师,可要求用英语写假条,写留言短,用书面英语与老师谈心或反映情况,或给老师写每周情况报告或总结。老师要适时表扬经常用英语的同学,如,给每月写20篇或每期100篇日记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
3.4.6注意把基本训练与开放作文相结合。要进一步抓好简单句的五个基本句型和there be句型的结构扩大化训练;要进行象I like English.For one thing…and for another…之类的开放性写话练习;最好不要过早过多地按高考题型来给学生练习,因为为了便于阅卷评分,高考作文对材料限制过死,没有多大想象发挥的空间,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思想,要根据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需要,布置一些开放性作文,使他们有写作的愿望,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的作业。如,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od teacher?/ Is it right for Bush to start the war on Iraq? Why or why not? 3.4.7批改方式要灵活多样,鼓励最为重要。如果要天天练笔,周周作文,要做到篇篇改,句句改,老师显然是做不到的。这可采取同学互相改,或采取过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来自己改。当然老师也不能不改,可抽组抽人改,但一定得保证一周或两周内,每个学生必定轮一次。关于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和篇章结构、逻辑衔接方面的错误,改多改少要因人而异。差生只能选改,不可全改,否则会使他们失去自信,优生一定要全面改。不但要评论写作技巧,还要尊重学生观点,关注学生情感。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与学生书面沟通,特别是加上热情而又真诚的话语。如,对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可写上Writing in English is difficult, but you work so hard.I’m sure you will make progress before long.对基础差但书法好的同学可写上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Keep on trying, and you’ll make progress.对那些已经有进步的同学可写上I’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you’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或Congratulations!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对那些写得好的同学可写上You article reads quite well.I really enjoy reading it.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
4.结束语
在世界上,与外语阅读、口语教学理论研究相比,外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历史比较短,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左焕琪2001)。有中国特色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就更少了。让我们携手从当前中国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和社会需要,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原则、模式、内容和批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教育部.全日中学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2000.[6]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ctober2000
第四篇: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福兴中学:朱秀娟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抓好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一种体验性学习得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将得到展现:譬如收集和整理材料、表达交流、分工合作、表演及应变等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际,也一定要给予学生的表现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接下来举一个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例子。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一节内容,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较抽象,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学生可能会侧重于实验观察,而忽视另一个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但这两者是并重的,不能忽视任何一方。据此情况,我决定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这个重点内容。
在学习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后,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张硬纸板(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请七位同学上前,每人随机摸一张,根据摸到的硬纸板确定自己的角色。先由扮演细胞核的同学开始:“在植物细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着其他人物,大家猜猜我是谁?”“细—胞—核!”(此时,学生的兴趣空前的高涨,气氛热烈)对了!然后,由这个同学将硬纸板(细胞核)贴在黑板上,退到一边。接着,其他六个角色依次进行。当然,这些角色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同学举手补充,或者由我适当加以点评。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扮演液泡的同学,上来后张口就说“大家好,我是液泡……”“哈哈……”在座的同学一起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那位自称为“液泡”的同学,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只见他沉思片刻后继续道:“既然我已经承认了自己是液泡,那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我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下面同学反应热烈,挣抢着回答他的问题。最后他还不忘补充一句“大家不要忘了,植物细胞想要喝水还要靠我呢!”。此时我都有点感动了:为他的随机应变和自信!掌声经久不息。
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兴趣,挖掘出学生潜在能力。
二、充分利用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窍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所以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实验是不行的。同时,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
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探究柑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先由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哪些条件可能会影响柑橘的保存;应该怎样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柑橘在下列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保鲜效果:(1)室温,低温;(2)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3)干燥,湿润。同时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现象)设计成表格,观察实验后再填写表格。最后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柑橘保鲜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探究式实验设计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三、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达到知识共享
合作学习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典的教育名著《学记》就有“独学而无人,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所以他们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这时,让学生互相说出理由,不仅会使问题越辩越明,而且学生间的包容意识也会得到及时的培养,学生间的对话精神也会得到积极的发扬,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笔者在教《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等一类课时,笔者首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危害等相关信息资料,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交流、讨论;交流结束时,笔者将学生的成绩给以肯定。同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将大家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健康危害为主题的手抄报,在校园内办一个手抄报展,展览结束后,还可以将你的手抄报送给亲戚、朋友看,让更多的人了解烟酒、毒品的危害。于是小组合作又开始为手抄报的内容排版,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书本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没有结束,学生不仅获得了保护自身健康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也提供了成功的机
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大胆放手、适度参与、及时指导、巧妙调控、科学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
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意义。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例如:学习抗体知识后,笔者设置了一道关于目前热门的话题的问题: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甲型H1N1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答案
D)。又例如,在学习抗体时,笔者联系了高科技在这方面的进展,比如生物导弹(单抗隆抗体)的知识,使知识得以运用,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再如,在讲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笔者提出了: “想一想,2009年2月20日 发生在我们盐城的水污染事件,大家的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呢?大家有没有买纯净水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接着让他们经历一次生物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我用纯净水洗脚呢!”,“你真高级!为什么你没有用自来水呢?”,“自来水受到污染了,不能用,有毒!”……以上这些,学生都亲眼可看到、亲耳听到的。亲身体会的生活化的知识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帮助学
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能充分利用音、像、影等多媒体工具传递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又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培优
怎样在语文差异教学中进行有效培优
【问题目标】
问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优,让大面积的学生实现优秀(测试成绩达80分以上)。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是典型的差异性教学,班级学生学习素养良莠不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学生厌学怕学避学,优秀学生要想从此氛围突围而出显得更为不易。但另一方面,国家社会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人民满意教育实际上体现在优质学校对优生的录取率。一所学校不管你办学多么有特色,素质教育开展得多么深入,如果最终没有一个学生考起市属一中,那么领导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就无从说起。语文教学中优生培养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师要想大面积和大幅度提升班级学生的优秀数是比较困难的。我从事多年的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面对毕业班学生争上优质学校(录取分数高)的迫切需要与考试结果不理想的矛盾,对于这个问我很是纠结,致使其成为我语文教学工作的一大心病和急需突破的教学瓶颈,虽经多方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目标:通过找到应对之策,在教学中实现培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测试成绩。
面对这一突出问题,我力图从语文教学优秀率普遍较低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专家名师和同仁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解决这一普遍难题,促进大面积学生实现优秀,助推学子上优质学校的梦想。【目标描述】
1、通过专家培训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确立教学研究的方向。
2、努力反思,不断研修,提升教学能力,进行针对性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结合课外学习,进行有效辅导。
3、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循序渐进,逐步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使之按正确的方法高效学习。
4、通过阶段性(一学期)教学,逐步显出成效,争取在学业水平测试中优秀人数(80分上)达50%,其中10%达90分以上。【问题表征】
在目前的农村义务教学7~9年级阶段,语文教学成效并不明显,特别在优秀学生培养上收效甚微,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很少有学生考到80分以上,90分的更是凤毛麟角,鲜为人见,使语文教学在众多学科中退居二线,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升学时或平时进行各科辅导,很少会想到语文,以致普遍形成这样的认识,语文学不学,教不教都一样。造成这样结果和认识,除了外界的不了解,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发现和努力改善。【系列问题】(待细化)
1、在差异性教学中,语文教师该怎样教才能有成效甚至高效?
2、课堂教学中,为了课堂的提质增效,语文教师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3、语文教师要怎样引导和调动学生参与并高效学习? 【解决策略】
1、了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
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一文中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提倡差异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除少数智力落后等残疾学生,应使他们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差异教学中使优生得到提升,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优生的学习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能有效地提高优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进而促进优生的提升及学科教学的高效开展。
2、语文教师怎样面对学生进行高效教学。
每个学生特点不同兴趣不同学习程度存在差异。优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优生吃不饱。优生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班上的后进生关注较多而对班上的优等生较为忽略,因为他们的成绩不会让老师太担心。这样的教学显然影响了优等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使优生提升很重要,培养得法就可以成功地培养出优生群使准优生成为优生更加拔尖。
有关调查表明,由于优秀学生语文基础比较扎实,所以一些基础知识的提问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当老师要求他们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时他们能很快的找到。如果老师没有叫到他们回答他们就觉得其他同学的回答和自己没有关系思想会不集中。当老师的提问先请中等和较差层次的同学回答时他表现出没有兴趣很不耐烦学习动力不足。当老师让小组内讨论有了新的任务可以展现自身的优势时他们学习积极主动性很高自己完成任务后还能帮助其他组员一同完成。
3、语文教师怎样教才能实现大面积学生优秀(1)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备课
目标设定要有层次行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立的目标要高于学生现有经验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保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学生在遗传素质、已有经验、生活环境等方面既然存在明显差异老师备课时就要尽可能制定几个层次目标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忘记优等生为优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课上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他们向自己的相应的目标努力。这样优生能有所得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问题设计要有后续性
优生由于基础较好所以一般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如果还是一味的用这种问题来组织教学那优生只能是堂堂课“吃不饱”。所以在备课时就考虑到这些问题设计问题要讲究其后续性。能让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基础上让问题能有其后续拓展性为优生服务。这样一来优生在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能拓展研究让他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并且能在课后有“饱足感”。【策略运用】
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1)、学法指导策略训练优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优生智力相对较好,为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法指导是关键。科学的学法指导使优生在知识的获取中掌握良好的方法,在方法的运用和完善中形成学习能力,这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有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明学习重点,然后围绕学习重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争辩,注重训练优生严谨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自学尝试教学策略提高优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起优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优生的主体意识,让优生在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下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学习。
在向其他学生讲解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既掌握的知识,也为自己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主归纳课文要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上课时更集中地听。其他同学讲解学习要点,避免重复回答。对自己有疑问的内容更集中听教师讲解。这样的课堂,使优生也动起来,使优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成功体验教学策略激发优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优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优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角度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鼓励优生敢于对课文、以及教师的话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又给优生提供了创新和实践的机会,为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培养优生以研究性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因为优生基础好,所以安排优生在小组内担任组长,组织小组内的讨论、安排同学发言、帮助组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让他们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老师”,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
(5)分层作业策略提高优生学习动力
针对优生的学情和个性心理,为他们设计了与其他层次同学不同的多层次练习。每学完一篇课文布置优生设计几道习题作为自己的课外作业,可以就课文的某一个片段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也可以将课文扩写、缩写、改写或仿写亦可摘抄精彩的词、句、段赏析,还可以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在班上表演。周末的周记布置也对他们提出特别要求,选取课文片段为其创作插图。针对写作能力的训练,设计的练习形式有: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概括某段文字或以想象的方式将自己融于文中,假想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做?怎样想?怎样说?让想象插上翅膀,任心潮起伏,任笔调生花。针对阅读能力的训练,补充类似的阅读作品,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有时让优生之间就设计的各类习题与其同学交流完成。
实践证明,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对于班中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优生,平时已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技巧,如果再让他们重复性复习一些类似的练习,只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有的还会傲气十足,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而分层布置作业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充满竞争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效果评价】
实施一定时期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效果检测
1、学生间的差异,优生与中等生及较差学生间的差异,优生与优生之间的差异三方面的变化情况。
2、学生的知识面及情感提升的检测,优生的全面发展的变化。
3、各级各类测试中,优生人数及优秀率。
经过探索和实践通过对优生一系列的教学提升活动,班级优秀的学生数有量的提升,优秀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在语文学习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使更多的人优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