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从学习的特点上来看,德育内容可分为认知性内容和 A.实践性内容 B.规范性内容 C.文本性内容 D.非认知性内容 正确答案:
2.教育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爱,就在于它的()。A.陶冶性 B.教育性 C.深刻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
3.集体舆论即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具有很强的()作用。A.监督
B.评价、导向 C.教育 D.监管 正确答案:
4.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5.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者积极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起点
B.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是实施德育的三种基本途径 C.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家庭、学校都是处于特定社会之中的 正确答案:
6.德育所指向的是人的行为背后的()问题。A.思想根基 B.观念 C.知识支撑 D.智慧水平
正确答案:
7.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 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价值观教育 正确答案:
8.一个社会(或国家、民族)德育目标的选择,不只是个价值选择确立的问题,还有个 A.价值追求的问题 B.价值判断的问题 C.价值实现的问题 D.价值预设的问题 正确答案:
9.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A.教育过程 B.教学过程 C.工作过程
D.自我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10.集体就是一种有组织地存在,对集体活动的开展和成员的行为有着一定的()。A.组织管理功能 B.启发诱导功能 C.渗透影响功能 D.强化功能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德育原则在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各种各样关系和矛盾具有重 要作用,具体表现在()A.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B.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作用 C.对德育工作的认知作用 D.对德育工作的发展作用 正确答案:
2.教育爱的激励性,不应只是表现为那种阶段性的对学生给 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正式表扬和奖励,更应注重它的()。A.规范性 B.随时性 C.经常性 D.自然性 正确答案:
3.在历史上关于德育地位的认识,不同派别持有不同的观点,比较典型的派别有()。A.道德决定论与德育地位 B.自然无为论与德育地位 C.法律决定论与德育地位 D.物质决定论与德育地位 正确答案:
4.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马斯洛 D.康德 正确答案:
5.实现德育目标,应注重采用哪些基本策略? A.重视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争取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 C.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D.保证人、财、物的必要投入 正确答案:
6.在德性的生成过程中,个体内在的活动还表现为对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的()。A.内在分析 B.比较 C.选择 D.践行 正确答案:
7.适应与超越,是社会继承与发展对德育所具有的必然要求与需要,因此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统一,应该作好的工作有 A.不能局限于在理论上抽象思考二者统一的合理性 B.要探索二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 C.在实践上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
D.在实践上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来把握德育的连续性 正确答案:
8.学校教育历来都具有教化民德民风的作用(特别是品德教育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A.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行为造就文明的社会成员 B.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存在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或弥散性影响 C.学校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也是强大的社会影响源 D.学校教育可以振兴科技
正确答案:
9.从内容上看,在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A.伦理性和文化性 B.思想性和智慧性 C.情感性和审美性 D.价值性 正确答案:
10.德育施教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A.德育的实施要重在涵养培育
B.德育的实施重在启发引导受教者的能动自主性
C.德育的实施不是传授和说教重在指导引发理解、体验和感悟
D.德育实施中教育者重在要当好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者、体验感悟者和探讨者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德育目标的选择确立,只有赋予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培养人,才能使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获得强有力的内在把握和坚实的基础。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组织建设好班集体,不可忽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和影响,要善于把非正式团体变成班级的积极力量。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进行施教的基本群体形式。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人怎样才能形成应有的德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使对其进行教化。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班主任在注意集体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个
别教育,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 育有机地结合起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所著的《教育漫话》中说:“我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格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此种观点是自然无为德育地位观的代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引导和规约是德育的本来应该,是教育的真实内涵,良好的德育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主要是靠教育自身(从事教育的人)来把握和实现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教 师尊重关爱学生之所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它有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在教育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和尊重受教育主体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强制和压服,把方法的运用建立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德育内容的艺术化体现即把德育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一定的人之为人意义和要求,受到一定的教育,得到一定的锻炼。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我国古代“三纲五常”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培养服从性格是道德教育的主流,德育方法上主要强调开放,强调启发诱导,并注重个性的培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在现实的德育中,对教学人员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德育的作用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措施。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因为德育地位非常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德育从各育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德育即品德教育的简称,指对人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以人成长生活的意义及规范的内在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通过多方面的涵养和培养活动,引导人品德得以建构和发展的教育活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本书本所表述的德育,仅仅指以德育自身为目的教育活动,并不包括蕴含在各育(整体教育)之中的德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陶冶教育法的方式有环境陶治、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各种活动和交往情境陶冶,各种能令人深 有感触的班会和活动等。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德育内容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对德育目的来说,它是目标达成的“重要原料”。没有内容,就好比炼钢没有原料一样,无法实现。对德育活动来说,它是德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依循。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尊重关爱学生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 学习状态。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A.生物前提 B.决定性因素 C.主导性因素 D.动力性因素 正确答案:
2.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是社会伦理道德在师生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它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实质就是()。A.奉献精神 B.人道主义 C.完美主义 D.关爱精神 正确答案: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孝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其中昭然以示的是 A.德育意蕴 B.管理意蕴 C.训导意蕴 D.教化意蕴 正确答案:
4.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教学一词,总是指含有影响性的活动,而人们所说的教育一词,却不总是指含有影响性的活动,而是常被用来指某种影响性的活动对人的()所具有的意义或所应产生的效应。A.意志和情感 B.身心发展 C.素质结构 D.知识水平正确答案:
5.德育地位问题,在历史上一直为人所关注,但由于对()判断不同,对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有不同认识。A.德育的必要性 B.德育价值
C.德育的深刻内涵 D.德育的意义 正确答案:
6.健全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要手段,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全面发展,转化和教育学业不良、思想品德后进的个别学生的()。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前提条件 D.基础条件 正确答案:
7.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
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 A.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
B.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 C.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
D.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 正确答案:
8.德育队伍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德育队伍是德育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德育队伍管理重要的是搞好德育队伍的组织建设和。()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体制建设 D.规章建设 正确答案:
9.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A.对德育工作者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管理 B.对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的管理 C.对德育内容、方法的管理
D.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 正确答案:
10.教学比其它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更具有时间上的经常性,内容上的丰富性,教育影响的自然性和育人作用的(),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A.广泛性 B.深刻性 C.长期性 D.基础性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品德评价法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A.使学生从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 B.能强化学生的积极因素,矫正和克服消极因素 C.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 D.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正确答案:
2.德育的基本方法有()。
A.心理咨询法 B.说理的方法 C.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正确答案:
3.教育对于人品德的成长,是通过自身的价值和规范约束来实现的,价值引导和规范约束,是德育实施的基本特征之一。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其原因是 A.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B.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C.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需要
D.是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
4.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方 面。A.感化价值 B.陶冶价值
C.和谐师生关系价值 D.极力价值 正确答案:
5.德育工作的一般原则有()。A.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 B.施加教育影响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严爱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
6.班主任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人生命运的人。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不断提高的工作素质有()。A.良好的品德素养 B.良好的教育素养 C.良好的知识素养 D.良好的能力素养 正确答案:
7.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要充分发挥班级的德育功能,必须做好班主任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A.班主任是保证集体活动一致有序的主导因素
B.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得以有效实施或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 C.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各方面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D.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正确答案:
8.现实生活中,人的品德各不相同,表现有多种多样。但品德作为心理与价值的“合金”,其构成的因素是相同的——都是由()系统相互结合而成。A.价值内容要素 B.心理要素
C.行为要素 D.兴趣要素 正确答案:
9.在实践中坚持落实德育地位和体现德育地位,应该做好的工作有 A.充分认识德育的多方面价值
B.要善于把德育工作贯穿整体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C.虚功实做、全面落实、注重实效 D.要内外统一,把校内外结合起来。正确答案:
10.学校德育若不主动借助于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或离开教学,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就难以获得充分实施和充分的开展,甚至有时会导致它的困难性。这些困难性具体表现在()。A.时间上的困难性
B.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使自身陷入时间及其有限的空间 C.教学中拥有的巨大教育力量得不到利用和发挥
D.离开了教学的学校德育,其自身德育资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德性作为人的一种本性,必然会使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含有德性化的生活——即以自主依据获得并操守的价值准则来为人处事,这种生活的本质就是善行善为,履行当履行的义务和行为规范。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教师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德育方法后,还需要捕捉实施德育方法的时机。这对于德育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富有成 效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生活方式对于人的成长是不可忽视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会无形地造就人健康文明的禀性和人生活的文明品味。不健康文明的(甚至是颓废的)生活方式,往往会无形造就出粗俗、卑劣的人格。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品德评价的方法有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慎独(即在无人监督和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思想道德要求规范自己、反省自己)等等。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认知性内容通常表述的是各种做人为人的意义、原则规范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有助于人在观念意识上领略做人为人的意义,理解和把握某种道德要求或准则是怎样的,对确立人的道德、是非善恶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德育方式只与各种德育方法手段相联系,德育意识对德育方式没有太大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会因时间、地点、条件、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从人的本性来看,品德、德或德性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特性。它是人不甘于动物性生存、超越生物性存在的基本特性。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德育施教的特征,主要的不是要求、命令和批评,更不是以强硬的态度和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而是以尊重学生人格来形成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交往关系,从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地认识理解并践行一定的社会准则的生活规范,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德育内容的规范化体现,即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关内容或要求,寓于学生生活的各种情景和环境之中,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它的精神意义或规范要求。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教学在时间和地位上的优势,正是德育得以充分实施不可缺少的根本性条件。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发展的多变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在客观上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心理要素,即富有社会意义的品德要求,体现为做人的意义和行为规范要求,或是社会道德方面的,或是思想方面的,或是政治方面的,或是法制方面的等等。是品德内化的对象,也是品德表现的社会性内容。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德育内容序列化是指根据德育目标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把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有层次的序列化编排,使之成为稳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内容序列。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班主任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一个班集体的凝聚程度,他对其本职工作有无责任感、是否热爱学生决定着他能否被班集体所 接纳。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尽管正确使用表扬奖励的手段比批评处分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上进,但是古人“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的说法在当今没有生存空间了。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良好的人性,健康的人格,以及人的主体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形成,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一种目的性追求。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往往总是处于紧张之中,害怕受到 严厉的惩罚,在学习中的行为总是被动的学习热情不大。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德育工作组织管理的根本在于是否建立了各种组织形式而不在于使德育工作如何有序、稳定和有效地运行。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从德育内容的存在特点来看,德育内容分为显性的内容和 A.认知性内容 B.隐性的内容 C.实践性内容 D.意义性内容 正确答案:
2.西方近代的一位教育家对教学的这种教育性意义给予明确阐述,他明确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他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位教育家是()。A.杜威
B.裴斯太洛齐 C.赫尔巴特 D.凯兴斯太纳 正确答案:
3.管理的教育性强化,即指在管理中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工作来增强管理的成效,达到管理的目的。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具有双重的目的,一个是管理自身的目的;另一个是(),即帮助管理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更好的形成和发展。A.教育的目的 B.教学的目的 C.德育的目的 D.教养的目的 正确答案:
4.客观存在的德育规律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正确反映被称为()。A.德育原理 B.德育实践经验 C.德育目标 D.德育方针 正确答案:
5.在活动的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教育或教学都是指()的对人给予实际影响或培养活动,在这里,教学被说成教育,教育被说成教学,教育和教学被作为了同一语。A.主观进行 B.客观进行 C.本质进行
D.主客观相结合
正确答案:
6.进行德育工作不能不遵循一定的原则,但贯彻原则并使之获得更好的效果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避免把德育原则单一化和()。A.教条化 B.灵活化 C.多元化 D.深入化 正确答案:
7.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逐渐重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教育观念中“教”的单向活动变为()的双向过程。A.“教”与“学” B.“教育”与“接受” C.“学”与“练” D.“知”与“行” 正确答案:
8.教育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不仅是保持爱的道德性所必需,而且也是取得良好的()所必需。A.教育效果 B.教育目标 C.教育期望 D.教育规划 正确答案:
9.在实际的德育中,德育内容表现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还体现出不同的类型,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 A.正规性内容 B.非计划性的内容 C.非正规性内容 D.时事性内容 正确答案:
10.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这说明()。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德育内容除了课程的体现形式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体现形式,它们是 A.德育内容的环境化体现 B.德育内容的规范性体现 C.德育内容的活动化体现 D.德育内容的艺术化体现 正确答案:
2.如果简单地把德育过程看成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在实践上有可能产生的几种倾向是 A.会导致盲目相信德育过程(正面)效果的必然性
B.会导致“以过程代替结果”的现象,而不注意对实际效果的分析评价 C.会导致盲目地把德育效果与德育过程等同起来 D.会导致德育工作越来越走向形式化 正确答案:
3.品德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表现在 A.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规定性 B.是心理与价值内容的“合金” C.是带有一定结构性的存在 D.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正确答案:
4.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并为社会服务。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在社会的继承发展中具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A.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 B.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能 C.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D.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正确答案:
5.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社会的必然性,而且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对德育具有理性认识的价值 B.对德育具有理性指导价值 C.对德育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D.对德育过程做出一定的诊断 正确答案:
6.《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的内容在突出社会性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体自身发展的关注,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对人品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总体上是依据“德育即()”。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 正确答案:
7.下列选项中属于班集体具有的特点的是()。
A.基于教育目的和发展需要上的结合性 B.长远发展目标的共同性 C.内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D.制度规范的明确性
E.活动的共同性与相互协调性 正确答案:
8.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活动,其教育性有其必然性,其必然 性的原因是()。A.首先,从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上看,教学是手段性的,教育是目的性的 B.从教育目的来看,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要求 C.从教学活动进行的内容来看,教学内容都具有教育性
D.从教学中教育者的使命和实际言行特征来看,教育者承受着社会所赋予的育人职责,正确答案:
9.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教育爱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方 面。A.感化价值 B.陶冶价值
C.和谐师生关系价值 D.极力价值 正确答案:
10..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能说清楚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的是()。A.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 B.要注意增强二者的联系性 C.要全面评价德育效果
D.要注意根据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科学安排和组织德育过程 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除自我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外,既需要有外部长期的教育培养,也要有必要的管理训练或管理规范。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都是通过共同活动实现的,也只有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的精神。各种健康有益的共同活动,不仅是组织建设班集体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缺乏组织性的德育,往往带有无序性,而德育如果缺少有力的组织性,其教育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把外在的社会思想准则、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德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的和有力的手段。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如果班主任不关心集体的舆论,对各种舆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健康的舆论就会蔓延,歪风邪气就会乘虚直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孔子就倡导“仁爱”,讲“仁德”。他的仁爱思想就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迄今在世界上仍有广泛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教化之性是从根本使命上来显示什么是德育,育德之性是从施教上来体现什么是德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文明、繁荣昌盛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具有德性化的社会。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在克服旧观念的同时,如果不注重树立新观念,旧的观念也不会自动离去,与之相应的旧的教育方式也不会彻底根除。可见,改变一种教育方式,最根本的是意识的改变。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良好的学习气氛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形成良好学习气氛的关键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A.错误 B.正确
第二篇:东师《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正确答案:
2.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A.制约作用 B.支配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正确答案:
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正确答案:
5.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确答案:
6.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正确答案: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学生 D.教师 正确答案:
8.奖励和惩罚的运用在德育工作中是属于()。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 正确答案:
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
10.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A.遗传因素 B.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环境 正确答案:
11.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A.新授课 B.复习课 C.技能课 D.综合课 正确答案:
12.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6年 B.5年 C.8年 D.9年
正确答案:
13.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决定性的条件是()A.遗传素质 B.教育 C.环境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14.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正确答案:
15.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途径 D.教育环境 正确答案:
2.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正确答案:
3.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把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变成()A.发展性教育 B.预备性教育 C.选择性教育 D.普及性教育 正确答案: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正确答案:
5.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A.灵活性 B.多样性 C.开放性 D.群众性 正确答案:
6.人的本质特点在于()。A.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C.交往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D.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7.教育目的规定着:()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
8.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变成()A.发展性教育 B.预备性教育 C.选择性教育 D.普及性教育 正确答案:
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
10.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有()A.开放性和群众性 B.实用性和融合性 C.多样性和补偿性 D.权威性和灵活性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内因。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网络教育、远程教学等新的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取代学校教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的责任交给地方。
A.基础教育 B.中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正确答案:
2.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是()A.教育理论 B.教育思潮 C.教育流派 D.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斯宾塞 正确答案:
4.“教师是太阳底下做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
5.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社会关系 D.主客体关系 正确答案:
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正确答案:
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正确答案:
8.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 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正确答案:
9.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实践活动 B.教学 C.劳动
D.课外活动 正确答案:
10.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正确答案:
1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正确答案:
12.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
13.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A.义务教育要求 B.素质教育要求
C.全面发展中导向作用 D.奠基工程 正确答案:
14.我国的教师节是()A.6月1日 B.9月1日 C.10月10日 D.9月10日 正确答案:
15.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A.绝对客体 B.教育的客体 C.学习的主体
D.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正确答案:
2.教育的社会功能有()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人口功能 D.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
3.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正确答案:
4.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A.教学计划 B.考试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正确答案:
5.德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有()A.社会化定向 B.促进发展 C.发展经济 D.精神享用 正确答案:
6.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有:()A.教育者及其活动 B.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D.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
7.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正确答案: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现代教育手段,主要有()A.投影 B.录像 C.模型 D.计算机 正确答案:
9.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速度 正确答案:
10.当前智育中的主要问题有:()A.智育内容过窄过深 B.忽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 C.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D.德育方法单一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社会教育同社区教育是一回事。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国家课程是自下而上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人的“未特定化”是人可教育性的前提。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网络教育、远程教学等新的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取代学校教育。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发展个性就是培养一些专长、特长。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是学校的事,与家庭、社会无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谈话法、讨论法和陶冶法的共同特征是()A.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B.以学生为主的活动 C.师生双边活动平衡 D.运用多媒体技术 正确答案:
2.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正确答案:
3.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作是()A.《学记》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正确答案: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正确答案:
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A.一种实践活动 B.一种主体活动 C.一种文化活动 D.一种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
6.教师职业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初期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现代社会 正确答案: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时()A.实验活动 B.德育活动 C.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正确答案:
8.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正确答案:
9.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A.学生 B.环境 C.社会 D.教师 正确答案:
10.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正确答案:
11.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教育—人之间的辨证关系 B.培养人
C.促进社会发展 D.教育自身的发展 正确答案:
12.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教育现象 B.教育规律 C.教育流派 D.教育思潮 正确答案:
13.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正确答案: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正确答案:
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正确答案:
2.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正确答案:
3.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传授知识 B.培养品德 C.发展学生体质 D.看管 正确答案:
4.中国最早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系统编写的教育学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学》
C.《现代教育原理》
D.《教育ABC》 正确答案:
5.人的发展的内因是指()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6.德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有()A.社会化定向 B.促进发展 C.发展经济 D.精神享用 正确答案: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A.发现教学 B.班组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正确答案: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A.语言法 B.直观法 C.技能训练法 D.探索法 正确答案:
9.当代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重视个别差异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篇:2018秋东师《德育原理》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答:正确。因为德育是智育的动力,德育是智育的重要保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德育工作,除了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发挥德育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来发挥德育作用,比如组织教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复习考试等环节都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品德上的要求,以组织教学环节为例,任科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进度、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正确、合理、严格的要求,学生在贯彻老师的要求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和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答:正确。因为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
答:正确。因为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是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当个人的心理活动遇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时,通过心理斗争而碰撞出来的“火花”是良性的就是好的被人推崇的品德,反之就是被人唾弃的。
4、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答:错误。因为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答:育受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人道性、引导性、广泛性、理智性和纯洁性、爱与严的结合性。
教育爱的人道性不仅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而且还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尊严和应有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对教师而言,就应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体现这些。但如何体现?却是不能没有理性把握的,这种理性就是要理解把握教育爱内在的人道规定性。我们看待和评价教育爱之所以要坚持人道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实践中并不是教育爱的所有言行都具有人道性。那些“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粗暴行为,那些信奉“打是疼骂是爱”的行为等等,极易导致学生对教育爱的回应的消极性或“过激反应”,有时还会导致非人道的现象发生,使教育爱走向它的反面。我们不否认,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着内在的对学生关爱的良好动机,也确实是为学生负责,也有着使学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因此,要保持教育爱对学生人性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持教育爱的人道性。
这在实践上意味着:教育爱必须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及其尊严尊重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人格地位的平等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坚持和体现尊重关爱学生的人道性要求,并不是反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过错给予必要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处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是需要一定的批评甚至处分来加以制止和纠正的。要把对学生必要的批评或处罚建立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损伤学生的自尊,不伤害学生的情感,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和希望,使学生认识到过错的不合理性,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样的批评或处分才是具有人道性的道德表现;在履行教育职责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合法权益的不可侵犯性,不能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自觉维护。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2、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会因时间、地点、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这便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而富有机智地选用德育方法,并不断探究新的德育方法。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
教育机智对德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中,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采用因地、因时、因人而宜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素养密不可分,即第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第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有沉着冷静,才能灵活地处理好各种事件;第三,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产生教育机智的源泉。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1、在某地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抱怨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说“学校整天上课补课,我们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请分析:在学校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除了有“不重视德育”这一原因外,还说明了德育自身一种怎样的观念?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好“连时间都没有”的问题”
答:还说明了把德育理解成为是一种独立的工作。我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错误的德育观念,德育不是独立于整体教育之外而单独进行的,有效的德育是渗透于各育之中的,每一堂课都是很好的“德育课”,所以德育并不缺少时间,而是缺少正确的观念,缺少又实效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应如何看待和把握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答:
(一)多元化社会现实及其对德育的挑战 1.多元化:学校德育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
多元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特有的现象,但它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开放国家在谋求现代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和因素。多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一,改革取代保守,开放取代封闭,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而带来的思想解放,使多元价值生存空间逐渐生成、迅速扩大。第二,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变革旧的体制和确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导致人们思维视角的转换。思维视角的历史转换,又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巨大变化。第三,改革开放使社会结构和单一的所有制关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在社会市场经济和生活方面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第四,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洪流之中。在广泛地与世界交往与合作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化等大量涌入。正是上述原因,使当代中国无论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观念上,无论在生活方式还是在思维方式上,无论在评价标准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现实世界,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学校德育也是如此。
2.多元化社会现实中德育面临的挑战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首先,是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其次,是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最后,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
(二)多元化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基本选择
多元化是学校德育不可逾越的社会现实,回避不了。正视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及其所具有的利弊影响,面对多元化社会对学校德育的种种挑战,学校德育必须主动地调整改革以往的观念、价值体系和教育的方式。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在自身运行中,体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1.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一元化”的德育是历史上一切落后、封闭、专制式社会的主要特征。它在帮助社会确立统一的价值导向,整齐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面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绵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或保持价值观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对“一元”的服从或信仰,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僵化、保守,甚至漠视人的个性,这种教育是值得反思和批判的。所谓“一元”主导,就是要坚持把能够有效凝聚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或国家切身利益和良好人性品质的价值体系摆在教育的主导地位,当作施之以教的主体内容。也就是说,要以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民族精神脊梁和志气、培养良好人性的思想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核心,使其在人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条件下,不能抛弃“一元”,必须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
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无视多元的存在。“一元”主导不是一元唯一。“实际上,只有在文化上是多元的,才可能是可行的:一致性在人类领域里可能像在自然领域一样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在实际的社会发展中,一元化的观念体系不可能完全地、完整地、毫无遗漏地把握人类和自然的无限存在,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着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当然,不能否认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状态中,“一元”与多元之间难免会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这并不意味“一元”与多元完全没有并存的可能性。在“一元”与多元之间,除有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可能性外,还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2.一元主导应有的品性
坚持“一元”为主导,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应把这里的“一元”视为僵化的,更不应把它看成是封闭的。我们现在强调“一元”主导必须赋予它新的品质:一是“一元”要有容纳性。既保持与其它各元的共存,同时又能不断从多元存在中吸收借鉴有益的因素,这是一元得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所在。
二是“一元”要有开放性。只有坚持开放性,才会不断增强“一元”的容纳性,实现与其它各元的互补互换,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是“一元”应具有普适性,就是说,所确立的“一元”,它所含有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各种准则和规范应具有普遍的社会适应性,体现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元”不具有普适性,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难以承担起主导性的使命。
总之,在“一元”和多元关系上,必须要打破他们相互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二者完全对立的偏见。一方面,“一元”主导不应僵化保守,要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在看到“一元”与多元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之间互补共生的一面,使多元成为“一元”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不同文化的人所信奉的许多不同观点和观念,只要互不对抗,就能使当代世界增添丰富的活力。”
第四篇:东师范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免费答案
:07e421b1-8a8b-4be8-bc65-2016c42e7de0 :8db15b11-b5a6-4005-85fa-f113b5e96714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
1:强调各种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不是说在德育中主张各种方 法()。A:平均罗列 B:分清主次 C:优劣评判 D:因时制宜 正确答案:A
2:集体是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班集体,当它的目标、纪律、舆论、风气等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言行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启发作用 D: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B
3: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A:德育个别问题 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规律 D:德育原理 正确答案:C
4: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集体德育工作的()。A:基本任务 B:基本内容 C:基本方法 D: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D
5:心理影响品德内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品德在实际生活中也对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A:保健作用 B:发展作用 C:促进作用 D:协调作用 正确答案:A
6:榜样示范法是指,展示()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来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A:正面人物 B:反面人物 C:历史事件 D:历史人物 正确答案:A
7: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对品德培养的基本(或具体的)要求,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A:出发点和归宿 B:最终目的 C:最高要求 D:最低要求 正确答案:A
8: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 C:道德品质 D:行为品质 正确答案:C 9:“德”或“德性”的概念,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泛指人一切优异的()。A:品质和特性 B:思想和言行 C:言论 D:行为举止 正确答案:A
10:陶冶教育法就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对人给予积极感化和熏陶,()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A:感染性的 B:潜移默化 C:启发诱导 D:急风骤雨 正确答案:B
11:教育爱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A:人道性
B:引导性和广泛性 C:爱与严的结合性 D:理智性和纯洁性 正确答案:ABCD
12:集体的目标、纪律,集体的舆论、组织结构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地调节,而且还能对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活动等进行有效地规范,使学生在集体中学习交往活动保持一定的()。A:秩序性 B:协作性 C:组织性 D:单一性 正确答案:ABC
13: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学生成长的空间来说有()。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家庭环境
D:学校环境和班级集体环境 正确答案:ABCD
14:强化教学的德育功能,从领导和管理上要确立的观念是()。A:教学是学校德育基本途径的观念 B:要以升学率的提高为前提
C:全体教师是德育力量主体的观念
D:要以可观测到的学生良好的德性表现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 正确答案:AC
15:德育的管理性强化 不可忽视的几方面工作是()。
A:德育思想观念的强化,全体教育者充分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B:强化完善德育组织系统,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 C:德育机制的强化 D:德育队伍的强化 正确答案:ABCD
16:品德的生成和生长是个体与外在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具有 A:内生性 B:外在性 C:塑造性 D:自我建构性 正确答案:AD
17:品德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人成长、生活所需要的多种德性和德行问题——道德品质、政治品质、生活劳动的品质、职业的品质等同时也涉及人成长生活的多方面意义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意义问题的范畴,应该是德育予以关注的方面? A:生命价值 B:生活意义 C:理想事业 D:自由幸福 正确答案:ABCD
18:品德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表现在 A: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规定性 B:是心理与价值内容的“合金” C:是带有一定结构性的存在 D: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正确答案:ABCD
19:中小学的德育要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本书编写者认为应予关注的内容有 A: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体谅人的教育 B:责任感的教育、创业进取教育 C: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心理品质教育 D:遵守法纪的教育 正确答案:ABCD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德育管理内容的是()。A:德育队伍管理 B:德育规章管理 C:德育途径管理 D:德育环境管理。正确答案:ABCD
21: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2:非文本性的内容指以一定的文本形式(如课本、书籍、文件、范本等)体现出来的内容。通常以文字的系统表述为主,是有目的、有计划对人进行品德教育的文本依据。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3:德育正是通过自身活动帮助社会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来为社会生产的有效进行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4:“一元化”的德育是历史上一切先进、开放、民主式社会的主要特征。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5:在现实德育中,可以对德育进行广义或狭义的探讨,对什么是德育的确切任务和内容,什么不应该是,都是可以讨论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6: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7:实际锻炼法的方式有事迹报告、板报画廊、参观展览、广播影视宣传、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讲故事等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实际加以适当选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8:德育效益即指德育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所带来的利益。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9:德育原理作为以其理论建构为主要使命的一门科学,应该把德育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来予以整体性的把握,对“什么是德育”的概念性表述,应体现它的学理性,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0:随着社会伦理文化的发展,“德”或“德性”不再仅指人的优异的品质,在所指上有多种多样,除了指各种品质之外,还指称品质的不同类型。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1:长善救失,即发扬积极原则克服消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并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长善救失。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2:德育科研是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力杠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德育科研工作管理。首先要有科研成果意识,使广大工作人员把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3:如何看待德育地位,不仅影响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工作实施及其效果。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4: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内涵,指教师对教育的那种深厚而又广泛的“符合教育内涵”的感悟、理解;对教育能予以符合“教育本来应该”的把握。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5:人思想品德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与人多方面交往中形成的,所以认知性 的德育毫无必要。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6:在教学中,各种教学形式的选择和各教学环节的转换,都意味着教学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活动或交往方式的转换。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7:开放式的德育必须要有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体制,只有确立开放式德育工作体制,才能强化并保证学校德育的内外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德育工作格局。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8:德育内容管理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据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是德育管理不可忽视的,要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进行有价值的选择,抵制和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9:德育意识主要是对直接关系到德育效果的各种因素(如德育决策、德育投入、德育模式等)具有直接影响或决定作用,其对德育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0:德育工作十分复杂,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德育理论。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做好这项工作只有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形成科学的认识。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第五篇:16秋华师《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正确答案:
2.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教育家拉特克和()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拉伊 正确答案:
3.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A.美德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正确答案:
4.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正确答案:
5.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正确答案:
6.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调查报告中将()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A.适应 B.超越
C.可持续发展
D.教育的功利性 正确答案:
7.()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正确答案:
8.著名教育学家()深刻批判了“教授论”,他认为“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A.蔡元培 B.陶行知 C.梁启超 D.李秉德 正确答案:
9.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正确答案:
1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我国要有步骤地实行()A.普及义务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六年制义务教育 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
1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
12.()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A.教育 B.遗传 C.教学
D.计划生育 正确答案:
13.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应从人的本身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下面哪个不是持此观点的() A.德国的约托普 B.法国的孔德 C.法国的卢梭
D.法国的涂尔干 正确答案:
14.关于可持续发展,下列哪个观点是错误的()A.是对以往发展道路的反思
B.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和深化 C.目标是达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D.是单指生态和资源的持续 正确答案:
15.一些在家中受到父母溺爱的学生,在学校中受到较强烈的刺激,很容易形成胆怯、冷漠的心理障碍,这属于学生心理障碍的()体现 A.退缩 B.攻击 C.焦虑 D.恐怖 正确答案:
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正确答案:
17.人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阶段在青春发育期。这两个高峰期,个体的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年龄阶段更迅速。这表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
18.()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A.教师 B.学习者 C.教授 D.教育者 正确答案:
19.“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反映的是()A.教师政治地位不高 B.教师经济地位不高 C.教师的职业权力不大
D.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偏低 正确答案:
2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 正确答案:
华师《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列哪些是讲授策略的缺点()A.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 B.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课堂气氛沉闷 D.学生学习较被动 正确答案:
2.教师的领导方式有以下几种()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随意型 正确答案:
3.社会学者根据职业的本质、特征将职业划分为()A.专门职业 B.普通职业 C.特殊职业 D.技能职业 正确答案: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正确答案:
5.选择和确定研究课体应该具有的特点是()A.实践性 B.可行性 C.科学性 D.理论性 正确答案:
6.美国学者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既()A.丰富性 B.循环性 C.渐序性 D.关联性 E.严密性 正确答案:
7.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展的过程及结果来看,具有()基本特征。
A.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B.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C.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D.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正确答案:
8.下面属于那些广义的德育的范畴()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正确答案:
9.课程是对()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A.教学计划 B.育人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活动 正确答案:
10.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
11.教学策略的特征有()A.指向性 B.整体综合性 C.调控性 D.层次性 正确答案:
12.学习者具有的特征是()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B.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C.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D.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正确答案:
13.讲授策略的特点主要是()A.活跃课堂气氛
B.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从信息传播的方向看,具有单向性 D.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
14.教学设计包含的基本要素是()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D.教学评价 正确答案:
15.下列属于教学媒体的是()A.语言 B.文字 C.电视 D.幻灯 正确答案:
华师《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学生不是被加工的对象,他具有主体性。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学生评价法可分为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蒙台梭利是现代教育的倡导者。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某老师强制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这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的体现。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的一种攻击行为。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四个阶段。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政治制度间接影响教育制度。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知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