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时间:2019-05-15 00: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篇: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套体系和方法,目的是为了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当前宜春市公司的质量贯标活动正在开展,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此项活动,今年启用了内部事务处理及短信平台,该项目建设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二个:一是配合贯标过程,实现质量体系文档的痕迹化管理。二是在贯标结束后,通过信息系统实施来促进的贯标成果即一系列的管理流程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实施健康、有序、高效的质量体系管理。结合信息化工作实际状况,我们发现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管理的死角,造成制度难落实,事后难追究的情况。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在事前没有一个很好的提醒、预警机制,造成一些员工本想把事情做好,却由于事情繁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造成的一些事情没做好或者遗漏,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当前信息化在工作中无处不在,例如,卷烟经营管理有营销系统,财务管理财务系统,办公事务有办公系统等等,这些信息系统为我们的工作流程、管理规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确保管理活动能够落到实处,可以说信息化与我们的工作密不可分。那么通过这次企业贯标活动,我们发现我们的管理活动中,还有很多内容我们想管,但由于没有现信息化的支撑,使得我们很被动,想管但有管不起来,或者管理的很不到位,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而这时就需要一套信息化系统将我们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串起来,将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并留下痕迹以便日后监督和考核,在公司内部实现管理流程的自我优化和完善,真正做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即“写到的就要做到,做到的就要留下痕迹”。那么,如何通过信息化来进一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加以考虑:

一、以管理文档为核心,实现对体系文档的控制和管理

实现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查询、审批、管理、发布、存档等一系列操作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尤其保证文件的版本一致性控制、操作权限控制、机密文件的保密、修改过程的痕迹保留等,保障质量体系管理的正常运转。

1、系统要以文档管理为核心,充分贯彻ISO质量体系的管理思想,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效地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更新、查询,监控体系文件的流转过程,让所有员工能充分地学习体系文件,熟悉体系文件,掌握操作流程。

2、建立质量记录(表格)的控制管理,包括质量记录本身的管理和质量记录内容的管理,而这些内容的管理是ISO标准运行管理中最具灵魂的工作,是评审、监督、纠正、预防等工作的依据,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系统要支持企业过程的动态重组和质量记录的定制,以满足不同企业质量管理和不断发展的需求,当需要时,能迅速查看记录的详细内容,并随时可对质量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有决策意义的报告。

3、ISO9000中通用的要素,如文件控制、记录管理、管理评审、人力资源、内部审核、持续改进等,系统需要提供流程及质量记录模板,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改,其余要素可以根据体系文件规定设计个性化流程及质量记录。

二、以管理流程为核心,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流转和监督、监控、考核

当质量体系建立好了以后,不能整天面对着这些名目繁多的体现标准,而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这就需要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再提供一系列的流程支撑体系,通过信息化的流程来实现这些标准体系的贯彻和落实。这些企业内部管理流程,需要按照ISO9000管理的要求,建立工作流程、工作模板、做到事前有预防、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从而解决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两张皮”的问题。那么在企业内部流程的管理上,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系统需要具有工作流引擎,通过自定义工作流,让参与某项管理活动的人能通过信息系统的指引,完成自己所在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避免流程反向、操作程序混乱等局面;

2、工作流程中用到的过程文档,如工作表单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自定义。因为企业的每个管理活动,都是经过管理层认真研究后得出来的结果,最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而这些过程文档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空间的转移而发生一些变化,那么信息系统就需要提供对过程文档自定义功能;

3、工作流程要具有事前提醒、预警、警告功能,既而实现工作流程的督办、催办、异常处理和事后工作质量的考核;

4、在用户操作界面,系统需要具有待办事务的窗口,当用户登录后自动显示该用户待办工作的内容,方便用户操作;

三、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实现管理持续改进和优化提升

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成“人本管理”的目标。管理体系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与执行力。管理体系建设坚持“持续改进”原则,保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能解决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实现与时俱进。管理体系要求对不符合项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工作进行调查处理的同时还督促各部门协调改进,实现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改进。管理体系也需要进行不断的维护更新版本,以适应行业变化发展的需要。那么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几点功能,以便能满足我们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地发展:

1、提供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目录管理和版本管理,适应管理工作中由不断创新而带来的标准文件的管理;

2、系统应提供对工作过程中各人员、岗位操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为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辅助依据,如某项工作经常发现超时,那么可能是时间限制设置的不准确等;

3、系统应具有员工交流沟通的平台,对于有价值的信息、思路(知识)要实现信息的发布和共享。

第二篇:浅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浅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辜凤翔

腐败是不受监督权力的伴生物,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和运行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体系,是防止腐败滋生和漫延的关键所在。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是建立和运行监督体系的基础和保障,是反腐倡廉建设必备的工具。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本人谈点肤浅之见。

一、信息化手段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反腐倡廉建设不仅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持,而且需要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利用信息化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抵御传统人情社会的羁绊与束缚,能够提高反腐倡廉的说服力,增强反腐败信心。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源头预防腐败

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领域,把信息化技术与制度要求紧密结合,把先进的反腐理念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固化到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之中,发挥更大的防腐反腐作用。

腐败者之所以能够腐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用了现有管理制度的漏洞和技术缺陷,以及管理者防治腐败理念与技术

手段的落后。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症下药”,可以做到制度无漏洞、技术无缺陷、监督无盲点、惩腐无情面。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

一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实现办公的智能化、会议教学远程网络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的电子化、教育的常态化、信访举报投诉的网络化。这样不仅能降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而且可以减少与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频繁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提供监督信息平台,提高监督效能。信息化手段借助科技手段搭建各种信息公开平台,延伸监控触角,创新监控方式。如及时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网上公开,确保行政业务活动公开透明;利用视频工具,对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等全部实行远程现场图像监控,实现对办理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的全程监督;服务对象可以通过上网查询项目办理动态情况,引入社会监督。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访举报渠道

信访工作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是获得反腐信息和案件线索的主渠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库,建立和运用纪检监察信访软件,规范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及时向领导反映社情民意,发现、梳理案件线索,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信息化手段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保密工作面临全新挑战

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引入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有更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在反腐信息的接收传递、内外网的使用、密码的安全管理等都必须有更严格的保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提高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仅保密上要求更严,而且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人员必须达到又红又专又精的要求,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较强的电子信息设备操作能力。

(三)理顺体制机制要求更畅

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体制机制不顺,出现信息口径不

一、数据失真、多头管理、多头呈报、格式不统一、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混乱情况,必将影响反腐败工作的协同性和执行力。

(四)规范制度建设要求更高

把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信息化管理

制度不实用,不适宜,则不适应纪检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系统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信息处理制度、信息收发传输制度、信息共享利用制度等。

(五)法律法规保障更加有力

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领域的运用时间相对较短,因而,我国目前信息化反腐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除《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少数法规外,大多属于规章和办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法律法规缺位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不便于实际操作。因此,制定保障有力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如对网络举报人、证人的保护和奖励等相关法律制度。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初步思考

(一)强化领导,解决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领导对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县市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为契机,将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系统地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领导支持和政策保证,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清晰的管理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化反腐平衡发展

一是在人力方面。要加强对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熟悉反腐倡廉建设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利用信息化手段防治腐败提供智力支持。要以提高领导干部信息化手段

反腐意识为出发点,加强培训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信息化反腐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二是在财力方面。要加大对信息化反腐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反腐基础条件,确保专项经费、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等配备落到实处。三是在物力方面。针对信息化反腐的基础条件相对滞后,先进信息技术运用率较低的现状,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信息技术引入三方面给予保障。

(三)转变方式,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创新。充分认识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方式。

一是在招投标重要环节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等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发布招投标信息,电子随机确定评委,网上公布中标结果,网上提供政策咨询、受理举报投诉等,增加科技含量,减少人为因素,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

二是在行政审批服务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和电子监察预警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监控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还可以通过系统预设的审批时限,自动发出短信预警、自动生成绩效评估、随时跟踪办理情况,实现了行政监察由

事后监察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的转变。以此避免政务处理结果受到决策者各种主观意识和社会关系的干扰,缩小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压缩公职人员的自由决策和裁判权,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市民参与监督的热情和效率。首先,让公众在网上参与政策制定。一些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重大项目在决策确定前都实行网上公示,向全体市民公开征询意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价格调整,及时到网上公开,听取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市委政府门户网开设“市长在线”,直接面对面地与群众加强即时交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在网上解答,对一些好的建议认真采纳,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承诺解决,形成良好的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

其次,在网上受理群众意见、投诉和举报。利用网上“书记、市长信箱”,接受市民投诉和建议。开展网上反腐倡廉工作民意测验,收集广大民意,及早发现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四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

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完善反腐倡廉 “信息库”。①建立廉政档案电子信息库,把全市科级以上干部的述职述廉、审计

结论、诫勉谈话、组织处理、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信访情况等信息都输入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加强管理和监督。②建立案件管理工作信息库,实现从案件线索管理到查办、查结全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协同化,从而大大提高查办案件工作效率和质量。③建立反腐倡廉工作经验及动态信息库,在外网和内网上收集全国各地纪检机关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开阔干部的视野,强化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④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库,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软件功能,及时向领导反映民情、案情。

(四)统一标准,共建科学的信息化反腐网络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有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政权监督、媒体监督、社团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多元主体。其信息的准确性、价值性、对口性各有不同。把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信息使用上各自为政,互不协调,标准不一,归口混乱,则必然导致收集分析使用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可能延误办案时机。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有信息必记录、必核实、必分类、必归口、必移送、必分析。在基层监督体系中各部门都要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共建科学的信息化反腐网络,形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大好局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五)健全法规,保障信息化手段安全运行

信息化手段融入反腐倡廉建设所承载的信息和数据非常

重要,甚至是重要的机密。如何保障其安全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要从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的角度,尽快完善涉及信息管理和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将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改进网络安全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筑牢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安全防线。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崭新的工具和更为开放的视野。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就能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湘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纪委书记)

2011年8月29日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汇报

XX分公司2010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烟草在XX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和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通过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局(分公司)2010年体系建设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体系宣传及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宣传和培训是实现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工作,XX烟草精心组织,确保全员参与,借助OA系统、简报、小组会议、培训班、板报等多种形式,多次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宣传和学习。全年共举办了两次质量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培训,主要介绍内审相关的知识点并着重学习了如何进行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促进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分公司)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班,2010年来,XX县局分批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会议,并全部通过内审员资格考试认证,目前累计共有21人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二、体系流程优化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将体系标准导入日常的各项管

理工作中,我局(分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与当前发展趋势,根据各部门实际操作运行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各部门工作流程。在2010的体系建设过程中,共增加工作流程3个:专卖罚没烟草专卖品销毁流程、现金流量预算申报及执行分析流程、报销业务流程,优化修改现在工作流程共16个,如:工资、审批发放流程、专卖一般案件办理流程、客户经理作业流程、车辆维修管理流程、督察工作业务流程等。在保证持续改进的前提下,目前共有28个工作流程正常运行。

此外,积极做好三级文件的梳理工作,在工作手册重新修订的基础上,将正使用中或新增的记录清单、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外来文件等全部重新核对后加入规定的编号分发到各个部门中。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企业绩效管理结合为避免出现为体系建设而建设的“两张皮”现象,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真正实现与基础管理相结合:

首先,将体系建设和绩效管理融为一体,着手构建以质量方针为指引,质量目标为支持标准的考核机制,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

其次,通过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以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强化对体系建设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制定体系实施的绩效管理方案。明确时间、责任和目标,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依照质量目标进行督察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敦促纠正。

同时,将各部门质量目标和岗位职责相统一,作为对各单位、各部门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年终考评之内。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和处罚,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从而确保体系

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通过以上措施,充分发挥质量目标指标的导向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持续提升和改进,2010年公司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质量目标均全部完成,各季度统计数据零售客户综合满意率全部大于96.6%,服务满意率大于97.8%,货源供应政策零售客户知晓率达100%,卷烟市场净化率大于95.56,员工培训课时累计大于72小时。

四、体系文件执行率自查情况

开展每月自查工作,由内审员抽查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记录清单、规章制度等,对发现的问题经我局(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研究后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反馈整改情况,最后将相关文件整理归档。每月按时向市局综计科上报自查表。每个季度上报季度总结和开展体系学习会议的简报。按要求及时上报各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内审的整改情况、不符合项报告的整改落实情况、培训名单、文件更新情况等。

五、内审、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

2010年4月及2010年8月我局(分公司)分别迎来了市局组织的第二次、第三次内审,验证和评估体系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审核内容涵盖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与管理、人员、文件、记录等要素,审核范围覆盖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公司本部各个职能部门、业务中心和基层单位。在第二次内审发现10个问题点,其中涉及到表单方面的问题点有7个,需要修改工作手册中流程的问题点有

2个。第三次内审发现33个问题点,其中综合办问题点9个,财务办问题点3个,营销部门问题点12个,专卖部门问题点6个,中转站问题点3个。

在二、三次内审整改问题点的过程,我司都遵循PDCA的循环模式不断改进,通过制定整改计划,细化整改措施,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落实整改实施的基础上,实行痕迹化管理,做好各项整改记录,同时确保检查、跟踪、反馈整改结果;通过总结经验,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并将其他县局和市局各部门发现的问题点作为参考,引以为鉴,纳入每月自查项目内容。今年的两次内审使全体员工更加清楚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持续改进,为提高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在两次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我局于2010年8月下旬参加市局召开的管理评审输入会议,就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体系运行情况、工作业绩、内审整改情况、需持续改进的建议或要求等向最高管理者进行汇报。管理者代表全面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会议的结论是:质量方针正确、质量目标既适应实际,又牵引了业务效能提升;质量体系文件规范可行,奠定了公司体系运行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改善管理的作用;质量体系内审严谨细致,推动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六、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还存在一定差距,各部门目前正使用的流程及体系文件和工作手册中还存在一些差异

性,需要在工作中更好的调整和磨合,持续改进。

2、内部开展日常自查和改正工作做得还不够,寻找质量体系改进机会的意识不够强。

3、绩效考核工作中对各部门体系工作运行情况的考核办法还不够具体化,目前还不能起到奖惩激励作用。

4、体系知识学习还要继续深入的进行,虽然同事们都认真参加培训和考试,但在内审时仍发现少数人回答提问不够理想。

5、人力资源不足。内审员和联络员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其他工作任务繁重,影响了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八、未来工作展望

明年质量管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持续进行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深入做好体系的普及和宣传学习,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全面梳理完善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体系的信息化。争取通过行业评审和第三方认证。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局(分公司)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各级人员应放下“已经取得认证”的“包袱”,解决“已经做得很好”的思想“误区”,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通过体系建设将企业文化理念外化固化,与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

2、注重实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各部门必须高度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按照阶段工作安排,切实采

取有效措施,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通过创新开展工作,将ISO9000质量体系融入企业管理实际,通过制度整合和流程梳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确保体系建设持续改进。

3、改进不足。各部门对2010年的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4、全面推进,全面提升。要深刻领会国家局、省局、市局精神,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使所有的制度和业务活动都在这个平台上运作,通过管理整合,促使企业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行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为构建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对企业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主要任务和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XX烟草将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着力在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深入、持久、扎实上狠下功夫,以体系实施的工作成效,带动和推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XX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XX市烟草公司XX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四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烟草在线专稿“十一五”时期,江西省吉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全行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有利形势下,凝心聚力,锐意攻坚,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面对行业四大挑战(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的共同形势和吉安烟草“两小一低”(系统外销量小、规模小和发展水平低)的突出现状,如何破解难题,乘势而上,这是全体吉烟人必须解决问题的“焦点”。

基于对行业发展形势与趋势的科学把握,国家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卷烟上水平”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同时也为吉安烟草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与破解思路。从“卷烟上水平”、企业管理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者关系而言,扎实的基础管理是“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又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源”和高效“推动剂”。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的“新平台”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会议上多次强调,要以扎实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为抓手,努力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而作为科学管理方法的典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既是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指南,更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新平台”。

1、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实现路径。从企业管理层面上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梳理工作流程,合理设置部门间的工作接口,并适时清理与工作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了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从具体工作岗位分析,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权限、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企业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创新提供实现路径。

2、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流程支持。企业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各方积极性、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实现工作成果最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要有明确分工和流程支持。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流程的编制与执行,其实质就是对现有工作程序的梳理以及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的重新整合与运用,它通过流程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与落实,解决了企业管理过去存在的部门独立化、分工不合作以及工作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企业管理的“流水化”作业和流程在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

3、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效率保证。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工作成果和取得工作成果耗费的时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提炼质量方针、设置质量目标、规范工作程序、清晰工作职责等活动,运用PDCA循环工作方法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规范、分工合作、响应快速,以顾客为焦点的企业管理优良方法,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流程化管理,目标化考核、公平化分配的“五化”目标,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效率提升。

4、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目标方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开展始终围绕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这个中心展开,通过整合企业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管理目标和标准,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最终形成一个目标、朝着一个方向运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管理规范。体系建设的真正落实离不开企业管理标准的有力支撑。质量管理体系把各类业务管理标准吸纳为质量体系文件,把管理标准转化为企业行为规范,全员统一贯彻实施,从而实现管理标准的效力递增,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二、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新难点”

吉安市局(公司)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正式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局(公司)质量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确立了“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标,在狠抓文件宣贯,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做好针对性培训等基础工作的同时,以提高体系文件知晓率、执行率和符合性为重点,积极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充分挖掘体系建设工作不足,做好体系持续改进,促进了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但随着体系文件在实际工作的检验运用,也显现出一些制约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的不利因素:

1、体系建设各自为阵,资源浪费。在质量体系推进过程中,尚未形成各部门共同开展,积极参与、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单位体系建设推进不平衡,工作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贯标单位仍存在观望等待、被动应付等不良思想,内审员队伍功能未有效发挥,体系建设存在资源浪费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现象。

2、体系建设的“两张皮”现象。部分单位体系建设主要成果仍停留在体系文本建设成果上,对运用体系文件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落实及加强工作过程规范管理、痕迹化管理存在不到位现象,体系文件的运用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

3、体系建设信息化水平较低。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缺乏流程软件支持,信息化水平停留于办公信息系统和营销、专卖、烟叶专业软件系统。现有专业信息软件不同程度存在各自独立、资源无法共享的割裂现象,信息化有机整合水平不高,大部分工作流程节点无信息化软件支撑,流程化的过程没有系统性的平台支持。

三、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新方向”

江西省局局长在2011年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管理薄弱一直以来是全省系统比较突出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全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构建一种科学、有序的精细化管理体制,也是完善内部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的目标引导下,要求必须从吉安烟草管理现状出发,以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为抓手,克服当前体系建设制约因素,探索一条符合吉烟实际,具有吉烟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之路。

1、转变观念,率先垂范,促进管理创新方法“上水平”。领导作用既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更是企业管理创新有效开展的根本。可以说,体系建设的成败和管理水平的高低,领导是关键。因此,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领路者”和“规划师”,领导要使体系建设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实现管理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精细化的转型,首先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一是要从自身做起,更新管理方式。在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领导要推行“依岗位分工、按流程分责,照标准做事,靠制度管人”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倡导过程方法,在体系贯标过程中做表率,当“先进”,以自身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落实到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由经验化方式向标准化、固化的质量管理方式转型。二是要带动全员工作方式的革新。改变过去标准不明,工作随意,痕迹化意识不强的工作习惯,推动员工由凭经验做事向严格照标准履责的转变。

2、专业分工,部门协调,促进管理创新全员参与“上水平”。质量标准要得以顺利实施,企业管理要有效开展,必须做到“以员工为本”,推动员工从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由“客体”向“主体”的角色转换。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机制。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明确职责,优化流程,建立以岗位为中心,以制度为支撑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通过专业化分工,部门化协调,整体化推进,为全员参与管理提供机制保证;二是要培育全员参与氛围。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的宣贯力度,积极宣传全员参与与体系建设、全员参与与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密切关系,通过丰富体系建设载体,举办行之有效的宣贯活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管理支持、参与和发挥作用的认同感;三是要提供全员参与的知识基础。进一步加强贯标工作培训工作,以专业咨询公司和本部门共同开展,“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增强体系培训独立开展能力,确保体系文件培训内容和培训面实现双“100%”,为全员参与管理创新提供知识保障;四是丰富全员参与的平台。紧密结合当前吉安烟草“两项工作”试点和营销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经验固化与规范管理的功能,总结“两项工作”方法对体系建设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创新的透明度,多渠道、宽领域方便全员参与管理。

3、自上而下,资源节约,促进管理创新标准“上水平”。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企业管理创新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从当前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全省系统对同类业务的贯标存在“标准不一,各自为阵”的现象,企业管理创新要求加强体系标准统一管理。一是确立以省局(公司)为核心的管理主体。着力打造省局(公司)体系文件的管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省局(公司)的文本审查、统一、推广与督察落实职能,使企业管理创新“有章可循”;二是做好现有文件的梳理规范。以工作事项为标准,开展全省“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信息化支撑”为要求,对现有体系涉及工作具体流程进行指导,从源头上加强同类工作的体系文件统一工作,解决全省系统存在的体系建设标准不

一、多元化差异管理不规划现象。三是强制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通过将全省流程的整合与统一,积极提升体系文件效力,在全省系统落实运用,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标准”依据。

4、关注节点,突出流程,促进管理信息化“上水平”。质量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创新效率的有效工具,是推进管理创新“上水平”的有效载体。个人认为,当前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四个方面:一是加强体系文件流程软件开发。以网络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为重点,分层、分类、分步推进体系流程软件建设。二是建立体系信息化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业务整合和跨部门互联,促进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体系信息化人才保障机制。健全科学创新体系与人才机制,为以信息化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四是夯实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电子化,将体系文件的执行通过信息化流程软件的方式加以固化,提高流程节点的信息化支撑能力,确保体系文件执行率明显提高。

5、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促进管理创新目标“上水平”。一是提升体系建设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服务”效能。着力从吉安烟草经营范围和体系建设基础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贯标单位,从“体系学习、体系执行、体系考核、文本改进”四方面强化体系建设工作落实,推动体系服务企业管理,体系促进管理创新;二是促进管理创新目标“螺旋”上升。以试点单位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的实效为证明,做好经验总结和流程固化,做好推广运用。要将质量管理目标与“岗位职责、工作质量”的紧密结合,建立以质量目标为主体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目标向质量目标的导入,引领质量目标的不断更新与提升,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整体“上水平”。

6、完善机制,持续改进,促进管理创新质量“上水平”。做好企业管理创新,就必须做好体系建设的“两个运用”:一是善于把体系建设“PDCA”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过程管理检验各部门流程的符合性和实用性,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二是把体系评审活动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上。把体系建设内审、管理评审与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定期检查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企业管理的不合格项,进行原因分析与整改,并对当前企业管理标准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行修订完善,使企业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取得实效。

7、多管齐下,有机融合,促进管理创新成效“上水平”。省局徐局长指出,实现管理创新,要注重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贯标的规范作用,对标的引领作用。企业管理创新需要质量体系、预算管理、对标管理和基层创建等多种“抓手”的“多管齐下”和有机融合。一方面是“两项”内容的输入。预算、对标与基层创优等各项管理工作作为体系文本内容的输入,预算、对标和基层创建活动发现的问题作为体系建设“纠正与预防”内容的输入;另一方面是管理改进的输出。即贯标活动的开展为预算、对标与基层创建提供了管理改进方向,保障了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综合成效。

总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标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平台,只有充分发挥体系建设重要作用,切实把企业管理建立在扎实的体系建设基础之上,才能为实现企业管理创新“上水平”提供保障,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传媒怎样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传媒怎样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03-18)

为什么要进行认证

厦门电视台是全国第一家通过ISO9000的电视台。在对厦门电视台进行认证审核(相对于验收)时,中国方圆认证中心的审核专家坦承,审核电视台对他们是第一次,他们对电视不熟悉。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确对这个行业不了解,许多术语不懂。但令人惊讶的是,就凭这几位不仅对厦门电视台不熟悉、甚至对传媒很陌生的审核组成员,在短短三天的部门审核中提出的问题刀刀见血,哪里薄弱往哪里踢,被审核的部门开头还掉以轻心,后来都如临大敌,不敢怠慢。另外,审核组还查出厦门电视台五个不合格项,而且每个不合格项都有充分证据,让对方口服心服。在最后的审核组与高层管理者的反馈会上,审核组指出厦门电视台存在的薄弱环节,高层管理者发现:对厦门电视台的某些地方,审核组居然比自己掌握的信息还多。审核组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也让管理层感到一针见血、有的放矢。产生这种神奇效果的原因并不是审核专家有什么功能特异功能,而是审核专家拥有法宝——ISO9000族系列标准的通用性和普适性。这个标准集中了全世界质量专家的智慧,把各种产品的质量过程其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归纳出若干必不可少的要素,设计出优化合理的结构,规划出科学恰当的程序,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事实证明,有了这样一套质量管理标准,非常便于管理者、对方当事人以及认证机构发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所以,ISO9000族系列标准专门设定了审核的程序和要求,这就是体现ISO9000族标准持续改进原则的审核机制。

目前,推动ISO9000族标准导入的最基本也最强烈的动机,对于我国传媒来说并不明显:传媒受众和广告客户似乎都不在意传媒有没有通过ISO9000认证。

之所以说标准管理势在必行,是因其对于规范传媒的管理,提高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切实的好处。

认证步骤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

导入ISO9000体系首先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长期有效的,是一个组织的理念,质量目标是每年都要改变的,非常具体。制定方针和目标迫使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思路和目的。也许有些人说,不导入ISO9000也会有理念和目标。但ISO9000有三条与众不同:第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所有员工都熟记于心;第二,质量目标必须分解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第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和修改必须有理由,如果没有完成,必须分析并说明原因。这就使得理念和目标不是一句空话。

二、职能界定与分配。

针对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等常见症结,ISO9000设定了一个职能分配表,这个分配表根据质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和环节结构而成。只要按照这个结构进行职能分配,就能确保

质量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人负责,就能搭建起一个完备的质量管理大厦,就能发现自己过去职能分配中是否存在着交叉重叠、遗漏缺环等问题。

除了按事进行职能分配外,ISO9000也按人进行职能分工,它要求每位员工(包括管理层)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比如,在其它单位的一次ISO9000外部审核中,一位分管经营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被审核时忘记自己还有一个职能是评审合同,果然现场审核中就发现好些合同没经过评审就签订了。ISO9000有能力发现这样的问题。

三、文件控制。

传媒有非常多的文件,有时每天都有上级部门的各种指示,这些指示常常具有时效性,可是时效性又没有明示,有些十几年前的文件可能还管用,有些上个月的文件就作废了。好些文件某些部分不管用了,而其它部分仍然有效。文件整理是个老大难问题。还有文件的发放,传媒几乎每个部门都可能收到文件,上级部门常常直接把指令下给新闻部门,而技术部门、广告部门也经常接到对口的上级指示,这些指示可能只管一个部门,但也可能涉及几个部门,文件的多头管理和发放常常会出大事。ISO9000对文件的控制有一套科学而严谨的管理办法。

四、记录控制。

ISO9000强调没有痕迹的管理是无效管理,管理必须留下记录。记录的控制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一是避免漏洞,二是明确责任,三是便于分析。

厦门电视台在通过ISO9000认证过程中,审核员开具的一个不合格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播出部门没有在季度和年终做播出事故和差错的分析报告,播出部门很委屈,认为自己的播出记录很完整,而且每次差错和事故出现时,都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理。但审核员认为,有记录却没有分析是浪费了记录的价值,及时的通报和处理不能代替一段时间后的分析,通过记录分析,可以看出哪些事故和差错是偶然的,哪些是一再重复的,从而找出事故和差错的的症结和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何通过认证

导入ISO9000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认证阶段和维护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为通过ISO9000认证做好质量认证的咨询,也可以称为咨询阶段。根据传媒组织的大小、复杂程度的不同和员工的素质差异,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但至少需要三个月,没有上限,什么时候准备充分了再申请认证,否则欲速则不达。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要请好一个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专家一般是上门服务。为了节约成本,咨询专家有时也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进行指导。根据传媒的大小,各认证咨

询机构的报价不同,一般在三万到十万元人民币之间,如果机构特别大,费用可能要突破十万元。和价格相比,认证咨询机构的资质更重要。选择认证咨询机构主要看它的履历、经历及其专家队伍的构成,如果曾经有媒体经验会事半功倍。除了请专家之外,准备阶段没有其它大的开支。

和认证咨询机构签订合同后,传媒方的管理者代表非常重要,他对内向最高管理者负责,全权负责ISO9000的导入和实施,对外和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联系。因此必须有现代管理意识,最好是最高管理者的副职,能够调度和协调整个传媒运作。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一是人员的动员及培训,二是体系的调研与设计,三是文件的编写和修改,四是体系的试运行,五是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审核。这些工作大都可以结合日常工作进行,专门的时间一般是分别集中一两天,而且这种集中有时有助于日常管理,比如管理评审往往可以和季度总结和半年总结结合在一起,收效超过一般的总结会。

ISO9000强调领导的作用和全员参与,但只是要求全体人员熟悉整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理解ISO9000的含义和意义,明白和执行跟自己相关的管理要求和作业流程,这一部分内容将主要通过培训来完成,专门的培训时间有限,一般就是几天,而且大多可以结合工作并分部门进行。人员的投入将集中在骨干,每个部门大约要抽调二至三个骨干,主要任务是参与质量体系的策划、设计和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与修改,他们不必全脱产,因为ISO9000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统统抛弃,另行一套管理体系,而是将过去的管理模式按照ISO9000的标准补充、修改、完善,从而转变为新的管理体系。所以各部门的管理骨干应该在实践中完成这种转化,当然他们必须加班,如果忙不过来,可能需要有几天的时间来专门做ISO9000的导入工作。另外,整个传媒可能要抽调或增加一两个人员来专门从事ISO9000的文件管理和对内对外联络,这方面的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二、认证阶段。

当传媒认为自己的质量体系运行已经比较健全时,就可以向认证机构申报办理质量认证手续。认证阶段的时间一般是几天,日常工作照常进行,不必停业迎考。认证的费用国家有确定标准,也是根据传媒大小,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认证的关键是选择好认证机构。能够发“文凭”的认证机构不少,目前国内两个最大的质量管理认证机构,一个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简称是CQC,一个是方圆标志认证中心,英文简称是CQM,它们都是国际认证联盟IQNET的成员,取得它们的认证,可以和许多的国外认证机构互换证书。还有一些是国外的认证机构,它发的“文凭”就是国外的。

认证机构受理传媒的申请后,会编写一份现场审核计划。认证机构是上门到现场进行审核的。审核的方式是抽样,如果发现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审核组会开具通知单,要求改进。如果一切顺利,审核组通过后,传媒就可以拿到ISO9000的通行证。

三、维护阶段。

认证通过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ISO9000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所以持续改进是ISO9000的八大原则之一。拿到证书后,传媒要继续按照ISO9000体系的要求进行运行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确保这种改进,体系要求通过ISO9000认证的传媒必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放证书的认证机构每年也将定期的进行审核,检查传媒的各项记录是否按照ISO9000的体系运行,如果审核发现问题,将开具不合格报告,责令整改甚至取消证书。通过认证的传媒每年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给认证机构,这个标准国家也有规定,一般是几万元。(作者:邹振东/厦门电视台)

什么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通用、被全球各个国家普遍认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一种管理标准,而不是一种产品标准。产品标准的对象针对是生产的结果产品,管理标准的对象针对是生产产品的过程管理。ISO9000标准产生的最初动因来源于交易。由于贸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用户希望供方能够提供其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的证明。这个设想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变成现实,一个代号为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从对质量最为敏感且关乎国家利益的军工采购上入手,首开制订质量保证标准的先河,美国的成功经验给了全世界一个启示,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发布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随后,一个在各个领域通用、被全球各个国家普遍认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人们的期盼和推动下顺理成章推上前台,这就是通称为ISO9000族的系列标准。

下载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推进医院发展的支柱,是体现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更加科学、高效的做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建立上......

    “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企业根据国家局印发的《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评价标准》及公司分解的《一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自查内容分解表》,对企业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情......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员教育现代化(精选)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员教育现代化 主要内容: ◆利用信息化推进党员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 ◆党员教育现代化要具备“人本、多样、个性、专业、科学......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图 质量控制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技术保证施工保证物资设备保证提高质量意识QC教育配备强有力的班强化技术力量整合施工队伍质量普第及一,型......

    质量管理体系

    一、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ISO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二十世纪对人类所作的一大贡献。它高度概括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革命200年来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是源自......

    质量管理体系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W光伏发电项目 质 量 管 理 体 系中州建设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微山光伏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W光伏发电项目 质量管理体系 审批页 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1、业务质量是本公司的生命线。为确保和不断提高本公司业务质量,维护本公司良好信誉,根据本公司章程规定,制定本办法。 2、本公司职员必须提高认识,增强质量意识,牢......

    质量管理体系

    江苏江都建设集团福建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部 质量管理体系 组长:项目经理 周兆同 副组长:施工经理副组长:项目总工 戴龙林田忠 组员 工程质量管理部技 术 部设 材 部 盛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