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时间:2019-05-15 00:4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第一篇: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

摘 要:针对现阶段中学生诗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诗歌中蕴含的美,更加科学高效地提高中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高效学习。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50

初中语文教学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内容上,而是选择自己在课上做一些别的事情自娱自乐,如听歌、看课外书;二是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程度过高,教师主导的课堂被捣乱的学生破坏,令大部分的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更为仔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与欣赏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体系急需新的改革才能让课堂的魅力重新焕发,使学生真正地投入课堂中去。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总会有一种背诵的心理,只是一味地去背诵,缺乏一种对于知识的自己的理解,更没有办法对新内容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背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机械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背诵,没有真正领感受到古诗词字里行间的美,因此也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欣赏水平。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我提出以下的方法。

一、建立对比

教科书里的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古往今来的好文章。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好文章。诚如所言,这个时候,“好”的标准是模糊的。因此,在讲授诗词时,不仅讲定篇的好诗词,同时也拿出一些其他的诗词作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好”在那里。

例如,在山水诗这一类的欣赏时,在对盛唐时代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所对比时,教师应该学会指导学生对唐朝的时代背景加以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盛唐与中唐之间不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的时代背景,王维和孟浩然所作的山水诗中更多是诠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作的山水诗则表达出了作者悲哀和伤感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远志向。

二、填字

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在于字字珠玑。那么,我们可以删掉珠玑之词,让学生自己来填。比如,老生常谈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抹去“绿”字,让学生自己来填,借由他们自己的想象,来构建诗词意境。也许学生面对“绿”字感难,填不出的情况很常见;或者即使填出,好像也勉力为之。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发挥能动性。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里改为“红”字,你觉着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改为“红”之后,你觉着这首诗可以怎样写?然后借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大胆进行填字,体会文字的力量,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

三、文学素养联动

对于教材的正确使用,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我们尝试对于教材进行新内容的填充,其中包含了一些名人传记、朝代背景、文学鉴赏、思想教育材料等,因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才是教育的初衷。学生对于诗歌理解这一环节总是薄弱,教师要抓住这方面的重点进行加深教导,从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阅读《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便会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恋情悲剧,对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也能理解这个故事的发生是起源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诗歌的感悟也更进一步。

四、意象再现

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原有的意向进行当时境况的再重现。很久以前,诗人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诗歌创造的源泉,对意向进行推敲与加工之后,把意向变化为包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形象代表。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理解诗词创作这一理念,重视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开发,让学生自主对古诗词意境的重现,高效地指导学生从诗人想表达的意境中理解更深层次的情感,通过了解具体的物象,让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诗词所蕴藏的情感,让日常的诗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意象再现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歌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教师还应将意象进行概括,解析不同意象在不同的背景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对诗歌所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感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向之美,以此为基础才能将为学生打好诗词理解的基础。

五、整体把握诗歌背景

学生在进行诗文的赏析时,应从全面的角度出发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对应、政治因素以及其自身的生活境况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浅到深地了解和赏析诗词所隐含的意蕴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主旨。比如在教学王维《山居秋暝》这一篇诗歌时,教员可把握文章中所呈体现出的意象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凭借创新型联想以及人物性格的解释,让学生借用散文式的文字来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王维诗歌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概念。

《毛诗》序里说,诗歌是“情动于中而言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钟嵘在《诗品》里说,诗歌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都是人内心里种种感情的触发,虽然时代变迁,我们与古人所感未必一样,但是,总有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受的东西,如喜春光之好,伤友人别离等。我觉得能讲出诗歌、文章的真善美,讲出那些千百年来能引起我们共同感叹的东西就好。另外,在分析用词造句上,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同样是描述一件东西,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那个人为什么这么写,都是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即便抛弃那些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但是那些词句优美的唐诗宋词,也能让人读之满口生津。

参考文献:

[1] 赵维森.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象征功能及其成因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1-106.[2] 史琳.?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反思与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3] 王静.试论诗歌开放型阅读教学中的“话语权”下放[D].湖南师范大学,2010.[4] 张琴.中学诗歌鉴赏细读方法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5] 邵薇.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6] 王芳.诗教的课堂艺术[D].苏州大学,2006.

第二篇:蝴蝶之美诗歌

采撷了聊斋的夜色 就想穿越了17年的阻隔

我破落的青衫在月影下尽情歌唱

衣袂飘飘话平生

细语款款诉衷肠

我盘踞在一块石头之上,听着石头愉快地开花

如果石头的爱情也像这样火焰般地盛开,却又怎能抵达那些妖娆的芬芳,那一地匆匆跌跌的花瓣 不忍凌乱

那些凋零的花瓣,不去想春天的往事。可我又梦到你,都不抵一泓明月的轻灵

仅在一瞬的琉璃中清醒。如果你能看到,请不要叹息。我早已安睡

故人远了,下一刻如何安往?镜前的忧郁,总是这样静静的穿梭,如果你能看见我的忧伤

如果你能看我的影子。请不要苏醒!

请给我,一丛暮雨的绯红

我还在月光的流动中,倾诉。子夜的思念,还未读懂,只有逐渐苍老的故事

青涩的花季已经远去,是什么在芬芳的枝叶中孕育,飞过一朵,泣血的歌声?

在回忆里,钟鼓的时针还在等。所有的梦都已打开,不再会有孤独的影子

黑夜,我提灯远去

只有叹息,那跳动的音符定是你痛苦的呻吟

那一天,我看见闪动的灵光,与你片片落红的追忆。可是你散落的花雪?

当黄昏远去,又一个怎样的夜晚。但花期不在,怎么谢去那些荼蘼

我知道,凋零的言语中定有你的相思。只是还未懂得,我朝你而来

如果不是日子一近再近,昨夜我不会

伐断谢落在门前的那把月光,捻成一绺纯白的线,想念一只雁南行的哀伤

用细密的针脚缝补衣袂的缺口

为了赶赴明年的三月,我趁着夜雨上路

撑起这把红色的油纸伞,将雨水阻隔在一首诗之外

这一碟红,是桃花凝成的一瓣胭脂

晕染开了夜,陷落在渔火红肿的双靥里

乘着小舟,漾在故乡浓密的睫毛下

双桨在江心划开一道斜斜的口子,轻烟绕着雨滴

潜入无言的深处,一探究竟

恰逢,一尾鱼摆弄柔软的尾鳍

捻碎了长夏的最后一声叹息

我想过了今夜,我便再也无法回去

蝴蝶之美,美不过梁祝

红尘之险,险不过世俗

我立在孤独的城头 等候一个人

跨越世俗而来

第三篇:美之娇诗歌

漫游醉入繁华流年

偶尔一眼把你寄存心底缠绵

进入视线

浅浅勾画素妆点点

已是百花之冠

赛似牡丹

一身桃花颜

桃花面

牵动心弦

我已被你娇容醉倒,丢在路边

找不到回家的路线

轻浅一谈

岁月缠绵

爱恋

一游便是无法离散

缠绵与天地间

似花蝶之恋

白云爱上蓝天

黑夜爱上繁星点点

如此缠绵

你是我不变的诺言

为你姗姗而来聚与流年

雨中游览

似蝶翩翩

浅笑淡颜

涂一世色彩斑斓

绘画眉间爱恋

桃花颜

一道风景线

雨中翩翩

只为你一笑而疯癫

那是温柔蔓延

阳光灿烂

你的脸

三月桃花四月细雨缠绵

走路翩翩

进入视线

那一眼

不在转身记忆万年

谱写流年

爱恋

思念不觉得孤独

无眠也心安

一笑为你而言

心中牵绊

你是水中白莲

居淤泥而不染

白如玉淡淡

心中爱恋

一笑陪伴

默默欣赏你的容颜

不会厌倦

走着走着花开了

那是你的笑脸

春姑娘一般

单纯

美如一片绿甜甜

看着看着睡了,赏着赏着醉了,赞

只为你来,与流年

一世情缘

第四篇:品格之美(于丹讲座观后感)

品格之美

——于丹《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 观后感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刚开始的时候,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大树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父母被暗喻成大树,用自己的一切去满足儿子的愿望,而儿子也陪父母走到了最后。哪个父母不是这样呢?但又有几个孩子能在父母老去之时陪父母安度晚年?纵观当今社会,“空巢老人”比比皆是,她们同样也为子女付出一切,却没有得到子女的回报。中国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许多人在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到子女的责任,而当父母去世后,才想起父母的对自己的恩情,想报答父母,却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我们也是孩子,我们无时不刻享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尽管目前还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不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也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接下来,于丹老师讲了如何学会自立,自强,自信。她讲了她亲身爬泰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自主自立,不能过分依赖他人,要在独立的活动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特别是当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顶峰时,才能感觉到杜甫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们更多是选择呆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而不是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嬉戏,孩子们从小就习惯独自一人,无法与同龄人交流,这会对他造成人性的缺失,对他将来长大步入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在社会中,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于丹老师说,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接触的方式。于丹老师举了一个例子,鸡蛋、胡萝卜、干茶叶,将他们放在沸水里加热同样时间,鸡蛋变硬了,代表被社会煎熬,心肠坚硬的人;胡萝卜变软了,代表被社会熬煮,没有主见的“好好先生”;干茶叶舒展了,将自己的香味融进无色无味的水里,代表在社会中打拼,更加成熟,并用自己的品格感染别人的人。我们要从现在就培养我们的能力,以后做一个像“干茶叶”一样以品格感染世界的人。

于丹老师的讲座,令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感激父母的教育,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养成高尚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德馨”而“香远益清”的人!

第五篇:欣赏诗歌之美

欣赏诗歌之美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以唐诗宋词达到顶峰。诗歌辞赋之美,始终成为文学肥沃土壤中的一支奇葩,魅力无穷。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五颜六色,沉淀着,招摇着,渲染着,一首词,就是一支曲,缠绵着,飘浮着,萦绕着。一首令,就是一支萧,陶醉着,期待着,飞翔着。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扛放射着诱人的光芒;她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绚丽奇葩,散发着迷人的馨香。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让学生品味古诗词之美,实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品味古诗词,收效甚好!古诗词之美,美在多个方面,学习时不可不细细咀嚼。

第一、了解古典诗词的体式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体式虽然经过多次重大变化,但它的基本特点却被一直继承下来。这些特点是语言精练、词句优美,韵体和谐,句式整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它的精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往往短短几行、二三十字,就能生动地表达出深厚的情感,而且含蕴无穷,意味深长,百读不厌。它的韵律和节奏,能够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加上整齐的句式,更便于记忆和传诵,因而能够广泛流传。学习它的这些长处,对丰富和发展现代新诗的艺术形式是大有益处的。这说明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在一定的题材范围内还可以使用,老枝也可再放新蕾,古调新声仍动人。第二、认识诗词中的形象美

翻开古典诗词,美不胜收的句子比比皆是,有的诗句像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有的像大河横前,波涛汹涌;有的像迅雷疾电,走云连风;有的像大风卷水,林木衰摧;有的像壮士拂剑,浩然弥哀;有的像倒酒既尽,仗藜行歌;有的好像是行吟泽畔,饮恨吞声。这些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都给我们一种美感。这种美,能诱发读者更自由地去联想,想象。由此可见,形象的魅力在诗歌中是不可忽视的。在鉴赏时,值得细心去捕捉。

古典诗词的形象美,表现在对艺术形象的描写上已经达到了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可以具体分为事象、物象、意象三类。所谓事象,即在诗歌中不直接地描景写物,而是直抒其事,或是借助前人的作品、典故,使艺术形象蕴藏其后,需要读者仔细体会玩味,展开想象来丰富、补充、完善作品的艺术形象。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本来月亮升高,喜鹊在夜间偶尔飞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作者却以“别”和“惊”两个词,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且注入了无穷的情趣:明月似不忍离开枝头,树枝也依依不舍。正当它们难舍难分之际,不小心却惊动了栖息于枝头的喜鹊。本来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在作者的笔下,却有着非自然的情趣,本来毫不相干的物象,作者却能有机的将其融为一体。

第三、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美的语言。其语言的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古典诗词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诗人除了通过炼字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外,经常使用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来增强诗歌的意蕴。比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中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将无形的愁思化为三千丈的白发,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愁思的深长。修辞方法用得好,丰富了诗歌的形象,加深了诗意的表达,获得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第四、欣赏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像音乐一样美妙,声调的和谐、音节的流畅等,都是音乐美的表现。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荡的绝唱。这首七言古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融入了诗人自己对美景常在而人生不再、明月常圆而人情难圆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尽管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但叹息轻微,其中仍交织着对青春的珍惜和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然而写来柔婉似水,笔致缠绵,悠悠相思中饱和着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企盼。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让人回味无穷。我国的古典诗词中,音乐与文学高度完美结合的精品不胜枚举。将音乐美与文学艺术美紧密结合,将无比生动的音乐形象、变化多端的音乐情节,极其细致地描摹出来,从而把读者带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妙境界。

第五、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只有领略了诗词的意境,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

我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这从很多古代诗人词家的作品里面都可以得到体现。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田园山水派的诗人,他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的诗里充满了自然的生趣和田园的风光,每一首诗里面都隐藏着一幅山水画。《山居秋暝》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你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字工夫。

再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饮酒》(其五)这首诗,是陶渊明著名的诗篇之一,之所以能千古激动人心,就在于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陶渊明用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平凡朴实的农村生活,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有机交融统一,创造了一种平淡自然、深邃、浑融、完整的意境,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创造出一个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这首诗能让人看到一幅由人、山川、飞鸟这些平淡之物构成的画面和一位身处菊花之中,悠然于终南山之下的高雅之士怡然自乐的情态,能让人体会到陶渊明田园诗意境中平淡而有无限的丰采和简练之中有深厚的韵味,能让读者从画面开拓的意境里,间接地领略到诗人欢欣的情绪和开朗胸怀。

第六、体验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长期深入人心,在于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发挥了 “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虽然古典诗词抒发的是古人在彼时彼地的情志,但大多与后世以及今时今地的人们在思想感情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如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简单的情节,描绘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将最伟大的母爱浓缩在一个简单的画面里和瞬间的思想状态中,让我们反复回味隽永的却是人性最自然、最真切的亲情之爱。第七、领悟古典诗词的哲理美

古典诗词是古典文学长廊中的精华,许多诗篇不仅展现了祖国山原湖川的秀丽雄伟,家乡春夏秋冬的千姿百态,故园晨昏夜午的奇趣,风雷云雨的壮观,松柏梅竹的高洁,虫鱼鸟兽的生气等等,也渗透着诗人的挚爱、依恋、深思与寄意,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细细品味,定能对人生有所启发。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一首有哲理的小诗。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该诗妙就妙在句句不说读书但句句形象地说读书,寓理于形象之中。

总之,我国的古典诗词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又体现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诗歌的教学,重在品读诗之美,是我们的诗歌教学努力的方向。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深切体会古诗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下载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诗歌意蕴之美产生的教学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之美论文(五篇范例)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

    女人之美,不于青春,而于灵魂

    女人如花,娇艳美丽、芳香四溢。女人天生是最美的尤物,总是分秒不忘把自己的美丽展示给别人,这个世界因女人而美丽。漫漫红尘,莫为奴隶漫漫红尘中,也许有着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漠然......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

    追求教学简约之美

    追求教学简约之美 句容市第三中学 徐霞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黄金斌 【摘要】 当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潮流,我们应思考如何使教学变得简约而不简单,以简洁、精炼的外在形式传达......

    教学设计:汉字之美

    教学设计:《汉字之美》 教学设想: 苏教版八(上)中安排了两个语文专题活动,一个是《长城》专题,一个是《汉字》专题。《汉字》专题位于第六单元之后。该专题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

    起点之美(教学设计)

    起点之美(教学设计) 钱 林 雪 学习目标: 1、提高对不同风格的语言的品味。 2、感悟不断“进取”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道理。 3、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 通过品......

    《山川之美》教学设计

    获奖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陈宝霞(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0003) 一、导入新课,了解常识 1.回忆诗文,营造气氛。 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 2.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3.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预习提纲] 通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