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0: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

第一篇: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

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

最早了解贵州源于柳河东的作品《三戒》中的《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古夜郎人虽自大,但黔之山水闻名遐迩,自大自有自大的资本,尤其地理书上黄果树瀑布的插图更是深入心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到贵州旅游,观黄果树瀑布成为我的夙愿,老年大学摄影研讨班圆了我的梦。10月26日47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北京西站乘Z53次列车前往贵州,经近22小时的路途劳顿,到达了贵州玉屏,开始了贵州摄影采风之旅。乘坐已预订好的大巴,先后到达:

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贵州铜仁市的梵净山。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古城的山地贴崖建筑、古巷道、古民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的舞阳河;背靠青山,面临绿水,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青龙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雷山县西江镇的千户苗寨—她是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肇兴侗寨—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号称“黎平第一侗寨”了

啦啦啦啦啦啦啦。

中国唯一的枪手部落岜沙—岜沙隶属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是一个崇尚自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岜沙系侗语地名,苗语称“分送”。译成汉语即“草木繁多的地方”。加榜梯田—加榜梯田位于贵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是网友评选出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

天龙屯堡—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平坝县。明初时,朱元璋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设、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梦。

荔波大小七孔—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是布依族群居区,以乡村田园风光和布依族农耕文化为特色。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为中国喀斯特。大七孔景区号称东方凯旋门。

黄果树—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包括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天星桥景区、陡坡塘景区等几大景区。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织金洞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之美誉!

从10月25日离津到11月10日返津,历时17天。游名山,观美景,体验风土民俗,虽疲劳但收获颇丰!

第二篇:贵州采风总结

贵州采风总结

说到贵州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国酒茅台,黄果树瀑布,红军革命根据地遵义,这些都是贵州省代表名词。我一直就对东南地区的少数名族有着很大的兴趣,这次贵州之旅便可以好好的感受这爽爽的贵州了。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贵阳。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2013年6月23日,我们背上行囊,坐上火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令人神往的贵州之旅。虽然早些在网上浏览过那儿的照片,可是我们依旧满怀期待的想去目睹她的风采。从柳州到贵阳的火车上,有点累,因为是凌晨的火车。还好车程不是很久,第二天9点多就到打了贵阳,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这个色彩斑斓的贵州,马上开始我们在贵州的一周采风之旅。下一站我们的目的地是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从远古的九黎蚩尤,到600年前的千户苗寨,大跨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生活,讲述了一个民族不屈与抗争的发展史。为生存,我们的先祖,在迁徙中流亡,在流亡中迁徙。600多年前,他们翻过雷公山,避入了山高谷深、交通闭塞、荒芜瘴疠、人迹罕至的西江。如今,西江苗寨已发展壮大,全村有1200多户5400多人,人称“千户苗寨”,为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故乡于我们而言,就是现在一个个的千户苗寨们。从贵阳到达凯里已是下午2点,我们下车匆匆吃了午饭,马上有回到大巴,赶往目的地苗寨。

一路上,去西江路途的高坡上,跃入眼帘的,是形如牛角的山寨。偌大的村寨背靠群山,吊脚楼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宁静而适意;清澈见底的白水河蜿蜒穿寨而过;寨前寨后,稻田依依。西江,委实一派温馨而美好的田园风光,一座宁静而朴素的古村落,一幅美丽而动人的水墨画。它,当是慰藉疲惫心灵的家园。此时正是困意浓浓的午后,大家慢慢安静下来,慢慢的我进入了梦乡......梦里我看见壮观的村落,美丽的梯田,还有那好客的苗族姑娘穿着多彩的服装,跳着苗族舞蹈在欢迎我们,越看越美,越看越激动,我也跳了起来。正高兴着,突然停住了,睁眼一看,原来不是舞蹈停了,是到千户苗寨了,呵呵.....美丽的苗族我们来了。

说西江千户苗寨平常,那它就是一个苗族村寨而已,极为平常;说西江千户苗寨不平常,那是因为它代表了所有苗族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确实不平常。游历千山万水的余秋雨说,西江千户苗寨,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西江做客,喝过十二道隆重的拦门酒后,在苗家的大堂屋里吃长桌饭,你会被苗族姑娘的歌声所激动,苗族姑娘边唱着边走来给你灌上一杯她们自家酿制的米酒,“不管你喜不喜欢,喜欢喝一杯,不喜欢就和三杯”还没听清楚唱的歌词米酒已经进了你的嘴里。慢慢回味着歌词,米酒。来这旅游的人可能会一杯一杯的喝,然后酩酊大醉。西江归来去兮,朋友会把他们西江之行酒醉之态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可是,他们会回应朋友云:西江米酒碗作杯,苗姑情歌后面催。醉卧西江君莫笑,古来谁推美人杯。

西江之美,经过余秋雨品题之后,已是世人皆知了,那是在2007年7月,余秋雨到黔东南开展了文化之旅。到了西江之后,你便可以看到规模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群,西江的吊脚楼群规模庞大,极具气势。西江苗寨依山傍水而建,远看苗寨,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近看才发觉它的实用性、科学性、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上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下级竖叫长柱,上级竖叫短柱,“吊脚楼”因此得名。吊脚楼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生活中心、正中堂屋为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摆上长桌,设宴款待,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第三层一般用来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其中一些房间做客房或者卧室,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有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

在寨子里,我看见一个小孩子,才刚会走,爷爷在边上一拍节拍,小脚丫就有了节奏,好玩死了,你看这个就是了不得的传承,一种无形的支撑。当地苗人有句俗话:小孩子会走路就会跳舞,小孩子会喝水就会喝酒,小孩子会说话就会唱歌。你想知道人长大以后,怎么样才能没有烦恼吗,按照心理学的理论通俗地说,小时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我才恍然,理解了,为什么我在长条宴席上,在田埂边,在山路上,在手工作坊里,见到只有微笑与和蔼,知道了没有锁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知道了为什么人人都是那样的好客了!汉人的文化是记录在纸上的,可是苗人的文化表现在葬礼上,在银饰里,在刺绣中,在芦笙里,在长条桌宴席的菜肴里,在笑声中,在歌声中,在醉意中,在这漫山写不完的,美的回忆中......黔东南被称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这的确是一个美妙的家园:铿锵的芦笙,雄浑的芒筒,清澈的苗歌,欢快的鼓舞,闪耀的银饰,绚丽的绣裙,秀美的山水,古朴的风俗„这一切,都是诗歌的源泉,而苗族青年男女对歌的神韵和古老祭仪的神秘,更有可能给诗歌丰富的养分。后两天的行程是在雷山县,早上吃过早餐开始从西江出发,一路上弯曲的山路蜿蜒着,不过车程不是很长,中午时分就到了雷山县,今天最期盼的是2千多米高的雷公山了,弯弯的山道从山脚蜿蜒伸向山顶,道两旁茂密的野草、灌木丛带着雨珠。偶尔有车从对面开来,得花好长时间才错得过去。颠簸了半天,汽车终于在山顶上一座房屋前停住。这是我们就要开始雷公山之旅了,爬上这看着可望不可及的雷公山了。

路途中一行人就被眼前的一大片新绿吸引住了。只见满坡满岭的藤蔓密密麻麻布满了附近的几个山头,长长的藤蔓相互牵扯着,编织成一顶顶巨型华盖,大有遮天蔽日之势。藤蔓上碧绿的叶子被雨冲洗得越发油润,叶子的缝隙处,一对对像牛的犄角一样的双钩,长势喜人。爬了一半路程,实在是累呀,但是不能半途而废,坚持!看着一路有下来的,我几度想要和他们一起返回山下,但是咬咬牙还是向上爬。看见了,看见了,不远处就是山顶了。和同伴欣喜的望着山顶,又爬了半个小时,天呀,我们终于到了.....此时看着山下,多的都说不出来了,一览众山小就是这个感觉了,犹如在仙境般。

虽然下了山感觉快要虚脱,累的半死,但是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身在其中的感觉和照片中所领略是大有不同的啊!

实践结束后,回到柳州的那一幕,我们都不大习惯柳州闷闷的空气了。对苗寨那个美丽的地方还是恋恋不舍,它那里的美是品味不完的,你每天所见的都是相同的景色但是因为有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国度的人们与这里的古朴发生碰撞。你会觉得自己忽而在现在忽而又回到了大自然里。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

第三篇:8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2013年4月19日,我们扬州大学服装1001班的全体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乘上了K11列次火车,开始了为期九天的贵州采风之行。

次日下午,我们到达了此次采风之行的第一站—镇远。二十多小时的火车,让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但镇远这座自然之美的历史古城,以它清新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瞬间缓减了大家的倦怠。镇远是中国文化古城之一,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儛洋河畔诗意盎然。无论是青砖黛瓦,高封火墙,还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都让人心神畅然,流连忘返。

21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前往凯里。途中,我们参观了革家文化的代表—麻塘革寨。关于革家人的种种传说,虽无法考证,却令人神往。进寨的喝酒仪式让我们看到了革家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安逸的生活状态也让人印象深刻。革家人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民族。革家女子的服饰比较奇特,少女戴红缨帽,结了婚的妇女头戴花冠帕,上穿蜡染绣花衣,并罩以铠甲式披肩,下着百褶裙,腰系丝带,流苏围腰巾,颈配银饰项圈,小腿扎刺绣绑腿。值得一提的是,革家蜡染古朴大方,花纹精致多样。

入住凯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小七孔景区。景区内各个景点景色优美,趣味盎然。小七孔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道光十五年建,故得名“小七孔景区”。景区内的水上森林让我难以忘怀。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2013年4月23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台江姊妹节。这一天,苗家的兄弟姊妹们身着各式精美服装游行在长街上,令人目不暇接。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从工艺技法上看,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各种手法相互穿插,或挑中带绣,或染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使得纹样百出,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用色上看,他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的鲜艳与丰富。苗族男装上衣大都对襟,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

苗族女装有便装和盛装之分。便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苗族女便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苗族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桃花围裙。“乌摆”一般全身镶桃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菱形桃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多为红、黄、绿等色。银饰是这场游行中不可或缺的亮点之一。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一副牙签要同时具备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

姊妹节当天有一个苗族服饰创新大赛,关于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与创新,这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富有中国气派、博大精深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所谓的民族风格,就是从民族服饰中借鉴一些形式要素,将之运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而民族服饰的要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造型、结构、材料、工艺、图案、服装附件、装饰品、色彩搭配等方面。我国的民族服饰极其丰富,如何更好的将民族元素运用在现代时尚的服饰中,则需要更多的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另外,就是要对服饰前沿流行信息敏锐的把握和灵巧的应用。

姊妹节结束之后,我们来到了中国现存的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寨子里别具特色的当属吊脚楼民居和风雨桥。吊脚楼结构严谨,美观而实用,“依山筑屋吊脚楼,高低参差藏幽林。门前芭蕉蔽炎日,屋后清溪淙淙流。”吊脚楼参差藏于幽林,溪水清冽芬芳,树木葱郁诱人,山间鸟语灵动,一副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样子,也许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风雨桥则是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的生活,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自成一道风景。

下一站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从江县芭莎苗寨。当进入寨子时,芭莎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门。芭莎男子的发髻是男子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子头部周围的大部分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下午我们入住了肇兴侗寨。这个寨子,是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唯一一个没有被开发的村寨,雨水浸过的泥路,满是稻梗的农田,规模不大的小商店,三轮车,牛车,抱着孩子串门的妇女„„他们依旧保持着平时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相隔离,淳朴的生活气息令人似乎忘却了城市生活的匆忙与繁琐。

虽同是侗寨,堂安侗寨却又不同于肇兴侗寨。堂安侗寨依山而建,坐落在梯田之巅。寨内石阶随处可见,因历时已久,已经被磨得光亮。居民用水来自山上的清泉,清泉水温润清甜,居民用它来洗菜、浣衣和饮用。寨中的妇女大都身着蓝色或深色右衽上衣,穿黑布小鞋,并挽髻扎深色头巾。这里的生活同样与世无争,安静悠然,令人神往。

入住贵阳的第二天,我们来到天龙屯堡古镇,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它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中国服装发展到明代,综合传统式样自成体系。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束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身着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一双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几天以来,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边走边欣赏,似乎忘却了平日里的烦心琐事。对于此次采风,第一,也是我此次的最大收获,就是对民族服饰的深刻了解,和对于民族服饰在现代时尚中的应用的深刻思考;第二,我看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风民情,感受到祖国疆域的雄伟辽阔;第三,就是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并不断追寻,我们一样会循着美好,一直追寻下去。

古城镇远

革家服饰

苗族姊妹节精美服饰

西江吊脚楼

银饰项圈

肇兴侗寨男子发式

堂安侗寨的生活场景

堂安侗寨的山泉水

屯堡的太婆们在路口绣尖头绣花鞋

贵州梯田

姓名:仲玉勤 学号:100307138 指导老师:严加平

陈欣

2013年5月7日

第四篇: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采风调查报

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采风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6日 调查地点: 广西南丹、贵州黔南州等地带 调查对象: 白裤瑶、毛南族、苗族、侗族 调查方法: 走进瑶族、走进毛南民族村、走进苗寨 调 查 人: 黄琳、兰婧、邓淑仪

调查分工: 黄琳——资料整理;兰婧——论文编写;邓淑仪——论文修改整合

一、前言

学校为了使我们音乐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初步有所了解,组织我们对贵州一带一些少数名族进行采风。通过采风,使我们初步了解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原生状态,使我们能更直接地体验民族民间音乐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让我们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同时在采风过程中培养我们敢于克服困难,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民族特色

为期5天的贵州采风活动已经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跟着导游,一路往贵州走,南丹、荔波、西江、岜沙、肇兴,都印上了我们的足迹。

<一>、白裤瑶

第一天早上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前往南丹,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南丹,然后前往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了解白裤瑶的节庆仪式、民族歌舞、染织工艺,谷仓和各式民居等。我们到了白裤瑶博物馆看到白裤瑶族人的热情,她们在门口给我们唱了歌,白裤瑶有个习俗,就是在进去博物馆之前要喝一杯玉米酒,喝了这杯酒,就等于接受了他们的祝福。进去之后我们根据墙上的照片,绘画,和解说员的解说了解了一些白裤瑶人们的生活文化等。之后,白裤瑶的村民们还给我们表演了打铜鼓、打陀螺、吹牛角、吹拉利、吹木叶,女人织布、纺纱、画裙相关的舞蹈,我们还参与了瑶民打陀螺民族娱乐活动,同学们屡试不爽。

白裤瑶的音乐多与鼓为主。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常见的神器,白裤瑶的铜鼓表演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演奏时把铜鼓悬挂起来,演奏时每面铜鼓由两个鼓手组成,前面的鼓手持鼓槌敲击铜鼓,主要敲打在鼓面上,两拍都打在鼓心,后面的鼓手则拿木桶对着铜鼓的底口,配合作前面的鼓手击作前后运动摇气,增加共鸣并将声波冲回鼓中,使鼓声发出带波浪起伏样的声音,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的声音。舞者(十几到几十人)围着铜鼓,随着铜鼓的鼓点节奏起舞。在南丹白裤瑶地区有200多面的铜鼓,过去的铜鼓一般都属于集体所有(家族),铜鼓还分有公母,我们在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里看到的应该是母的。过去,为了安全,铜鼓一般都藏在山里,不像现在都放在家里供奉起来。现在一般经济过得去的人家都会购置铜鼓,作为精神寄托上的一件重大事情来对待,并作为传家宝一样传给子孙后代。

白裤瑶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了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丧葬文化、铜鼓文化、建筑文化、陀螺文化。白裤瑶的着装很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最独特的就是男人的白裤,这是白裤瑶名称的由来。他们裤子齐膝,裤脚秀有五条红线秀织的红边,像手的五指形状。衣服对襟,圆领背开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婚恋文化是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之后,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二>、毛南族

第二天我们前往荔波的小七孔景区,之后再去卡蒲毛南族民族村。在小七孔景区有著名的小七孔桥,是当年西南地区通往广西的唯一的通道。我们进入景区的在观光车上看到那里的水蓝的好美丽,我们是第一次看到那么蓝那么美,我们的路线是先到了卧龙潭瀑布-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拉雅瀑布-小七孔古桥。

小七孔有一奇景——鸳鸯湖,鸳鸯湖湖水如油,碧绿而凝重。因湖中有两棵并排参天的大树而得名,这两颗大树半截在水中,枝叶则在上方交握,雌树纤巧秀丽,雄树则两三人才能环抱过来,雄壮挺拔。湖面幽静,水道四通八达,不小心还会迷路,不过湖中经常会有领路的船只行走,一旦迷路只需静静等待救援即可。湖的四周由各种颜色的植物组成,密密高高地包了好几层,在湖中荡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绿色当中还掺杂着红色、粉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美丽而温暖。

到了毛南族之后了解到了,毛南族是平塘地区最早的土著名族,毛南族多聚居的平塘县卡蒲、者密两乡镇。卡蒲毛南族乡是贵州省唯一的毛南族乡。毛南族民歌以古歌、地名歌、礼俗歌较为普遍。毛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猴鼓舞”、“火把舞”、“耕种舞”、“拦门舞”(榄堕舞)等。

毛南族服饰独特,男穿蓝色土布长衫,腰束有须腰带,包白头帕,女穿蓝衣青裤,衣服长过膝,袖口大至30厘米,领口、袖口、衣边、衣脚、裤脚皆用青布镶滚成褶大滚边,滚边内侧镶彩色大栏杆和小花边,腰束青绣花围腰,胸挂银链,双手戴银镯或玉镯,颈戴项圈,脚穿夹尖绣花鞋。年轻女子留长发,扎独辫,已婚妇女将发挽于脑后,称“绾梗交”。别银簪,铜簪或玉簪,头搭青布帕,称“搭腰罗帕”。毛南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迎春节,也过清明、四月八、七月半、重阳、小年和春节。在这些节日里,毛南人往往渗入本民族自己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毛南族的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斗牛、斗鸡、射箭、打秋千、打棉线球、踢毽、斗地牯牛等。

<三>苗族

关于苗族,我们游览了西江的千户苗寨,西江岜沙苗寨。

1、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寨,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

在西江苗族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些苗族常用的器乐。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西江被誉为“歌舞的海洋”,以歌抒情,以舞庆丰收,成为代代相传的民族古风,我们当天下午去参观了苗寨原生态民族文化展演。

苗族的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板凳舞等。苗族舞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手摆动位置不高,幅度不大,而脚却可以任意伸缩,舞姿自然晒脱。

苗族飞歌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又称之为“喊歌”、“山歌”,多在山野林间和田野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的啊,热情奔放,似在向远山呼喊。

2、岜沙苗寨

岜沙,最后一只枪手部落。我们在准备进入岜沙苗寨的时候,他们还鸣枪,以表对我们的欢迎。岜沙是苗语中草木繁多的意思,全村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那里的男子头顶挽有发髻,穿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药枪,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

岜沙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什么节庆,都喜欢吹芦笙、踏歌堂。佳节期间,他们各自从家里拿出芦苼,几十名男女围成一个较大的圆圈,男人们吹奏芦笙,妇女们则围成一圈,随着芦笙的节奏缓慢地踏歌起舞。岜沙苗族的舞蹈体育具有刚劲、粗犷的野性之美,显示了岜沙人世世代代常年与大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如果有大的观光团队进入岜沙,他们的苗族歌舞队就会表演祭树神、芦笙舞、抢新娘、镰刀为成人剃头发等节目。

我们就在芦笙坪上观看了岜沙苗寨居民给我们表演的歌舞和成人剃头仪式。我们的老师还亲身体会了一次,苗族的婚礼仪式。

<四>侗族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肇兴侗寨。个具有世界之最的鼓楼,是全国侗族最大的集居地;所以此处又被誉为鼓楼之乡侗族文化的保留核心地。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到了晚上我们参加了侗族大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佩戴金银饰品,载歌载舞的唱侗族大歌。大家都围着鼓楼,燃起旺旺的篝火。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不知天之将明。最后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歌,结束了篝火晚会也结束了我们的采风之旅。

三、结尾 采风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认识、了解传统,在把握其精髓的基础上汲取多种文化的养分,才能够产生出无愧于时代的、又有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风格浓郁的优秀作品。只有在全民族重新建立起传统是根、民族文化是本的意识而加以重视,我们的主流音乐文化中才真正有传统的一席之地。采风就是要真诚地以传统为师,使得文化的血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衍。世界文化也由此丰富而多彩。

经过这次采风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广西南丹、贵州黔南州等地带的风土文化,而且加强了集体的意识,我们受益匪浅。相信这将是我们共同珍视的美好时光!

第五篇:对贵州采风的感受

对贵州采风的感受

这次的贵州采风,不管在学习还是在做事方面,都感触很多。。。

亲身的体验才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

一到寨门口,就看到了一栋栋吊脚楼紧密的分布在半山腰上,围绕着山相连一片,看起来很和谐,像一幅精美的画卷。但是感觉千户苗寨已经成为了商业性质的景点,有点失落。总的来说,因为景的魅力太大去这里也是相当值得的。

在寨子里时,我发现苗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都穿着朴素,统一的苗族的发型、带点花纹的黑色上衣,下面配个牛仔裤或很普通的裤子。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她们怎么全都穿着黑色的上衣,后来苗王告诉我他们苗族崇尚黑色,忌讳白色,黑色代表尊重,以前苗族被别的部落打败,只好逃难。苗族受到了很大的屈辱,希望受到尊重,但苗族又没有文字,所以只能用衣服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历史上有两个最苦难的民族,其中一个是犹太民族,另外

一个就应当是苗族了。”苗族人经历了这么多之后还能做出值得任何一个人都震撼的刺绣,怎能一个“帅”字了得!

去之前查资料时看到有介绍西江苗寨的夜晚万家灯火,这才体会到有多美,傍晚时刻,我们四个人就去了观景台,伴着春日和风,站在观景台上,眺望远处苗寨的灯光如繁星点点,世外桃源的感觉油然而生。

忽然想起唐代诗人辛弃疾所写的《西江月》中的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看到秀丽的自然风光再加上美丽的服饰,简直无法形容。千姿百态的花纹图案,把苗族服饰点缀的更加美丽。苗族的女装尤为复杂且多姿多彩,从他们的服饰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苗族人喜欢红色。苗族人认为红色是最美、最神圣、最具有生命力的颜色。苗家女性把红色看为雨后天空上的彩虹和美丽山花,在青山绿水的大山里,红色就显得格外突出明显。

在台江举办的姊妹节,我们看到了穿盛装的大队伍,一眼望去,光彩夺目,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很多卖绣片的。看到他们摆在地上的一片片精致的绣片,感觉每一片都是艺术品。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绣片,真是大饱眼福。有位卖绣片的苗族妇女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这种地方,在这种环境下,不刺绣也没办法,必须要做刺绣、做盛装,如果不刺绣的话,在过节的时候没有盛装穿是不敢出门的。”苗族妇女的刺绣工艺之所以那么好,是因为苗族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它无处不在,甚至在人的衣服里都有。有人如果病了,可撕下一小角衣服去问巫师,看看是遭遇了什么恶魔。所以,她们在刺绣、做盛装时,内心是离不开最初的原始信仰的神秘感的。运用各种不同的绣法使图形变得生动而又华贵。苗族的妇女把刺绣做的像自然物活灵活现,有的就像浮雕一样,手法也很夸张。在颜色上,大多使用红、黄、蓝、黑为基本色,再加以白、浅绿、桃红、橙黄等颜色,做工精致,图案繁复,色彩鲜艳,有些还是很好看的高级灰色调。这些大胆的想法都是我们在创作中所顾忌的,经过这么一番思索,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灵感。从他们的纹样中可以联想到苗族的妇女在画纹样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运用了传说和一些故事来进行纹样设计,使苗族的纹样更加丰富多彩。

苗族女子在做盛装时,还要挑选吉祥的日子,这样,做出来的盛装就能够保护其穿着盛装的人,自己的刺绣工艺也才能精致。但是,现在的苗族大多数女子都已经不会刺绣了。很多村民的织布机、染缸等工具已经搁置起来或者已经当柴用了。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年轻的人对这些工艺已经陌生。村民有句谚语:‘挑花绣朵,50年代,人人都会;70年代,中年人会;90年代,老年人会’。”当然这也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听苗王介绍,随着千户苗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寨子里的村民已经很少外出挣钱了,每天在寨子里最少就可以挣70块。在这种环境下,苗族女子就不再想制作苗绣了。这种文化的流失,值得我们深思。

在丹寨的一个中学,看到了学生的蜡染作品,学校的一些公共设施也是用蜡染做的,课间的广播体操也是根据苗族的舞蹈编的,很有特色。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学校,能够把苗族文化发扬光大。

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苗族的文化历史悠久,苗族服装,尤其是盛装、银饰,也是一种特别的记录,一种特殊的语言,他虽然没有声音,但是更直观,更充满鲜艳的色彩。我在贵阳民族民俗博物馆里看到一段话,意味深长,感触很深:

时光在流逝,传统在消失。。。

我们处在特定的历史瞬间,我们有幸看到传统的苗族服饰文化精华,这个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它,正在挥手隐去,“苗族藏驿”无力让时光倒流。。。

我们只是想在展示它的绝美、厚重的同时,将其传统的手工技艺传袭给我们的后人。

如今我已返回城市的喧嚣,梳理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脚步和思绪,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最先。我猜想,这是因为西江苗人在经历数千年艰难跋涉风餐露宿的艰辛迁徙历程,膜拜沿途的山山水水,经过岁月洗礼,来到西江,已经变得安详而平静,善良而美丽,热情而好客。

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善良的西江苗人,但愿这里的你们如这里的大树一样枝繁叶茂,如这里的夜一样永远安静祥和。

下载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一:走进贵州[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五进消防走进仁怀

    贵州“五进”消防宣传走进仁怀 10月16日,贵州“五进”消防宣传培训中心副主任王洪喜教官对仁怀市统战部门干部职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 此次培训活动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市......

    走进高新区摄影采风活动方案[大全五篇]

    走进高新区摄影采风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纪录高新集聚区的建设成就,宣传展示集聚区新风采、新面貌、新成就,推进济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产业带......

    贵州支教

    2013年贵州队安排时间 1、2013年5月12日——13日,前期招新宣传阶段 2、2013年5月15日——16日,宣讲会、招新报名阶段 3、2013年5月18日——5月30日,组建磨合阶段 4、2013年5月3......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学风自评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 2006年8月28日 经济管理学院 目 录 一、 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二、 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具体做法......

    贵州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贵州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贵州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1 酒,在贵州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交等方面,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对于他们,酒绝不是一种单纯的饮料,它是贵州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相......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文章编号]1001-3601(2007)06-0417-0166-03 加快农业县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对贵州省瓮安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颜德彬 颜德林 (1,贵州省瓮安县农业局,贵州......

    贵州导游词

    贵州导游词1 一进去就看到好多“少数民族”妇女,她们穿着蓝色的宽袖长袍,腰间系了一条拖着长长“尾巴”的黑色腰带,我问导游她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导游哈哈大笑,说:“这是老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