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培育企业精神
浅谈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荣誉感。
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它包含了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
企业精神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是维护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判断企业文化优势强弱的标志。江泽民书记曾经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培育企业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改革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精神在我国五十、六十年代就有象“大庆精神”、“孟泰精神”等等。对广大职工曾起了激励作用,影响和鼓舞了一代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精神又得到了发扬。当前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根据新任务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从而不断创新。
过去,我们一谈到企业精神时,差不多是同样的话,如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拼搏之类,这些字当然很好,很重要,但对于形成企业精神来说,雷同化,没有个性,一看就知道是套用的原则话,并不是从创业、发展、开拓市场的特有实践历程中发生、凝结、概括来的。由于各个企业因地区、行业、管理状况、传统习惯、职工队伍结构等存在着差别,因此,企业精神也必须反映出本企业的实质和特殊性。比如同仁堂“济世、养生”的宗旨很有个性,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已任”的广告语和企业精神,邮电系统提出“一封信、一颗心”和东方超市“关注百姓生活”,市人商集团“与时代同步发展,与顾客心相印”等等。通俗形象地概括了行业精神及企业个性。同时,企业精神要为广大职工所认同。企业精神是广大职工先进意识和崇高理想的结晶,它来源于职工实践,又指导职工的行动。只有为广大职工们接受和认同,成为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倡导、精心培育、反复锤炼;需要系统规划、长期作战、点滴做起。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是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搞活企业服务的。因此,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会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和精神。其次,要有融合企业目标的丰富思想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为了使职工群众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四有”新人。对企业来说,应该将这一目标和企业管理目标融合,形成合力。一是要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启发职工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用企业精神,振奋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三是要用企业面临的困难激发职工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要有独特的风格与特点,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精神的提出和培育要加强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才会对职工有号召力。第四,企业领导要带头实践企业精神。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对职工个体的吸引力的产生,或者说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忠诚都需要企业领导在道德原则上严于律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言九鼎。否则就会破坏企业集体的道德规范,失信于民,企业则将失支精神支柱。
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可由三个阶段延续而成。即企业精神的确认阶段、对树立阶段和深化阶段。在确认阶段,要引导人们提高认识、发动人们酝酿提炼,概括确认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在树立阶段,要采取宣传、教育等各种方法、引导职工群众树立和体现企业精神,使他们成为企业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在深化阶段,要重在养成,将企业精神人格化,使广大职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完成由非自觉到自觉的飞跃。
企业精神培训的基本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灌输教育。任何一个企业培育企业精神都离不开教育。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不会在企业实践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只能靠灌输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种长期的灌输;不是一人一事的教育,而是整体上升到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高度的教育。
二、实践养成。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劳动竞赛等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
三、榜样示范。这可使企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使人们在无形中感到有形,学有样子,赶有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精神的可信性、感召力。
四、环境渗透。即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自己的企业精神和先进典型,造成一种良好的客观气氛和浓厚的环境;通过人际环境,在企业员工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活动,感到轻松愉快。
五、活动熏陶:即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熏陶和培养人的群体意识。
六、形象塑造或导入CI(CI:企业形象简称,是英文Corporte.Identity的缩写)。既要有良好的内部形象系统如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管理水平等等,又要有良好的外部形象系统,包含企业外部经营决策、经营战略、企业物质形象、员工形象、品牌商标形象等,还可通过穿厂服、戴厂徽、唱厂歌、办厂史等,通过这些形象化的东西来激励。
七、制度保证:包括领导制度、经营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都充分体现企业精神,并使企业精神在高标准、严要求中养成。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培育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为培育企业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浅谈企业精神的培育
浅谈企业精神的培育
企业精神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整体是动态的,被企业外部环境所制约。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在当社会,诸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市场和顾客,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效率和效益,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员工和社会,已成为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新课题。
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要建设企业精神文化,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营造员工参与、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牢牢把握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如何看待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的利益,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关系问题,亦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它不仅仅是满足需要的需求,而且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构建企业精神文化中,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权力,在于工作而不在于等级。在开放的机会中,人们对级别、地位的看法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和能力将构成企业新的价值基础,对级别和地位的竞争将渐渐淡化,这将净化企业内的文化,净化企业内人与人的关系。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也要适应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职业,还要考虑到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可能的发展方向。组织核心将可能不再是以业务能力为主要考察对象,而是以人
际关系能力和善于把握方向为主要考察对象。这就使人才资源能各尽其所,发挥特长,使各类人才都能在自己选择的专业和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取得他应有的经济、社会和自我需求的满足。
二.参与、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
在当今社会,参与、协作、奉献已成为现代企业员工值得倡导的一种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参与首先指的是参与管理。参与管理是企业兼职满足员工各种需求和效率、效益要求的基本方法。员工通过参与管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比较高的经济报酬,改善人际关系,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企业则由于员工的参与,改进了工作
提高了效率,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目标。
在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要反复把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市场形势和努力方向传达给员工,使员工的参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控制型管理。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低,参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采用控制型参与管理。它的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局部建议,经过筛选后确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授权型参与管理。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多,有相当参与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授权型参与管理。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而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得到批准后被授权组织实施的权力。
三.全方位参与管理。它不限于员工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其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协作是现代企业精神必须强调的重要内容。促进协作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工作后多种形式的沟通和接触,全方位地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可以采取寓教寓乐的形式,在文体活动无形中培育团结协作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的一种企业精神。它是指在组织企业经济运营过程中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境界。奉献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方法,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公司对此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培育奉献精神。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
成功的企业,它所确立的经营哲学都是从外到内,依据市场情况决定的,以市场为中心进行管理定位,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因果式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式的关系。企业必须建立与市场间强有力的联系渠道,建立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系统,这是现代企业经营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系统工作。企业精神的培育,不能靠制度也不能靠硬性的规定,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中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从发生在职工当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提炼出我们企业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使我们全体职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
第三篇: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所谓企业精神,一般地来说,是指企业职工的整体意识或基本思维活动,它表现出全体职工的一般心理状态。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企业精神,实际上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通过人为倡导自觉形成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代表职工精神风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价值观念的团体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风尚的集中体现。所以,培育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精神中的重要任务。抓住了对企业精神的培育,应该说就抓住了企业文化精神的关键。培育企业精神,对于激励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树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于企业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进步,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精神在目前企业中的现状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逐渐在中国企业界和建筑行业兴起,国有企业多数已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意用简练的文字表述,用鲜明的特色来涵盖,象红塔集团的“山高人为峰”,高度概括。但总的来说,能够做到“精练、准确、具有特色”的还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精神其表述往往缺乏个性,缺乏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普遍存在着“概括有余而特色不足、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的情况。在企业精神表述中,用词往往千篇一律,大都雷同,没有鲜明的特色。诸如“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优质拼搏、奋斗奉献”等等,哪个企业都用,不能正确和完整地表述本企业的精神,缺乏个性,没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企业精神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兴业、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基石。为此,本人就如何在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展开论述。那么,对企业精神表述中有待规范的问题怎样看待?提炼企业精神应该坚持那些原则?应如何培育企业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精神,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企业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论是个人、民族,还是一个企业,就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为此,培育一种良好的企业精神,把企业和员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个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可见,培育企业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钢集团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培育出 “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的企业精神,可以说深深的影响着广钢集团以及广钢广大员工,企业精神为广钢集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培育企业精神是中国应对人世形势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勘察设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培育一种现代的企业精神,与不同的文化规则、管理规则打交道,使企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企业精神,企业才能去占领市场和赢得市场,靠企业精神去创造信誉和品牌,就像杭州娃哈哈集团那样凭借“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像广钢集团凭借“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企业精神,使广钢集团五十年厂旗飘扬,在华南钢铁市场举足轻重。
(三)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企业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不仅企业体制要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观念都要更新。要想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任务,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则去运行,需要用一种现代企业精神去反映和实践企业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四)培育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意识形态,而企业精神,是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通过倡导和弘扬企业精神,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文明建设需要企业精神作支撑,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创造出企业自己的品牌和精品,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用企业精神去教育人、鼓舞人,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此,只有培育一种好的企业精神,才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培育企业精神需要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它需要企业的高级领导层、中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并需要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作保证。我们在实施培育企业精神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培育企业精神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和自觉为之奋斗的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而企业精神 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对一个企业而言,具有较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约束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精神支柱的作用。所以,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要突出企业精神的培育。在培育企业精神过程中,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两者做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好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在培育企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
(二)培育企业精神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的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企业精神,不仅需要本企业全体员工的接受和认同,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社会和业主的检验和认可,由于目前企业内部人员的技能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企业精神境界等还存在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之魂。
(三)培育企业精神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精神和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是相辅相成的。完善而严格的企业规章制度,只有在企业精神的引导下才能得以贯彻落实,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也只有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显示出其精神支柱的无穷力量。
四、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成功的企业精神,具有确定、实践、升华的过程。为此,培育企业精神,必须了解和掌握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近年来企业实践和学习体会,本人认为,培育企业精神,主要有以下5条基本途径:
(一)确定企业精神内容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前提
要有组织地研究、确定企业精神的内容。企业精神内容的确定,通常可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进行。自上而下法,是指企业领导组织有关人员首先提出方案,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最后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确定;自下而上法,是指首先征求员工意见或采取招标形式提出若干方案,最后经过加工提炼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确定。确定的企业精神内容,要突出企业自身的特点,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群众性和创新性。
(二)坚持宣传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
企业精神确定之后,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对内对外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传播,通过舆论灌输、教育引导、相互制约,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为弘扬企业精神,在思想上树立起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开展主题活动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形式
企业的党政工青妇等组织,要经常以企业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报告会、讲演会、联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比赛、工程回访汇报会、产品质量分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有意识地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的领悟,自觉培养企业精神所倡导的精神风貌。广钢集团多年以来的传统就是每年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开展、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使得广钢集团的企业精神深入民心。广钢集团每年举行的企业文化节,大大加深了广大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领悟,企业精神植根民心。
(四)强化规章制度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具体措施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舆论导向和规范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形态的,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培育企业精神,还必须与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规范那些与企业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良好的企业精神。
(五)落实社会承诺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根本目的。
企业精神追求的是企业目标、团体意识、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其实质是落实企业对社会、对业主的各项承诺。为此,企业精神要在企业落实社会承诺过程中去实践、检验和完善,把落实社会承诺作为培育企业精神的目的。
建设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的内容极其丰富,本人只就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意义、培育企业精神坚持的基本原则、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以及基本原则谈肤浅之见,希望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第四篇:刍议现代企业精神的培育
“进取、实干、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企业精神,构成了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完整体系。在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激励着一代一代矿区人为煤炭事业而奋斗。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进取、实干、奉献”的企业精神也必须具有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惟有如此,才能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鹤矿人的蓬勃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
一、提高职工的认知
力管理学认为:认知是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情感体验;意向是人对态度的反应倾向。认知产生情感。情感产生意向。职工的知、情、意组合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说,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知力,让职工接受企业精神是培育现代企业精神的关键。选准切入点——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塑造领导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和其它工作一样,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对被领导者有一种示范力和导向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精神是领导者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良品质以及工作能力,在职工中产生楷模效应,提升领导的形象。用较强的影响力带领职工改革、勇于进取,同舟共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二是塑造职工形象。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遵守职工道德为主要内容,开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遵章守纪教育。教育职工加强修养,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树立外观庄重、举止得体,品质高尚的文明形象。三是塑造环境形象。环境可以造就人,它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改造企业环境,让环境渗透着企业精神,以“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开展“美化环境达标准,岗位文明建小家”加强食堂、浴池和职工之家建设和改造,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丰富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抓住根本点——提升职工境界。一是通过提升职工境界。坚持两个文明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把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造就合格矿区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真正把“根”留住,使矿井的建设和发展保持良性循环,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推行行为养成。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各个岗位上的职工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统一标识、统一标志,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宣传教育,实现组织意识和群众意愿的高度融合。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提高职工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创造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把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学习理念的内涵加以显现,形成亮点,在企业中塑造学习文化,进而,提升现代企业文化的品位,不断增强职工的群体意识,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培育坚定的信念,确立一致的行为准则,从而激发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育职工的稳定情感在新的形势下,要使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事业之根、精神之柱。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识,加深情感,具体要树立“三观”。——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奋发进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纵观鹤岗矿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五”时期的初建,到“七八破千万,八五翻一番,十五年增长一千万”无不凸显着广大职工顽强进取的信念。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重点在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演讲、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爱企业、当主人、创业绩的自我教育,把体现光荣传统、创业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精神动力等内容的企业精神,深深注入广大职工的脑海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价值观,关键在实践。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树立创新实干的事业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实干又是鹤矿集团企业精神的本质。依靠实干的工作作风,鹤岗矿工闯过创业的艰难,战胜发展过程中的险阻,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开创出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看,从今年到2010年,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巩固工作成果,实现“两年打基础,四年翻一番,六年百亿两千万”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创新实干的精神,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奋发有为。——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无私奉献是鹤矿精神的核心,也是煤矿工人的真实写照。更是煤矿工人的高尚情操。无论是在计划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鹤矿人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承受各种困难与考验,把全部精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煤炭事业。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鼓励职工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增强职工的正确意向企
业精神体现企业经营风格和追求目标,反映企业准则和精神风貌,集中了广大干部职工智慧和意愿,企业精神是广大职工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有了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强化引导职工树立对企业精神的正确意向。
(一)认识人,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改变过去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环节上调动和全面发挥积极作用。俗话说,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企业要想生存,事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培育现代企业精神,就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二)依靠人,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能动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健全企业民主制度,认真搞好企务公开,保证职工群众依法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各项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关心人,为职工排忧解难。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群众的疾苦,把他们的问题提在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解决,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通过情感的培养和投入,使职工自觉把企业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有了这样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人际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便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管理并创造最佳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五篇: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文章标题: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凝聚企业职工的向心力,以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已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研究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研究企业用什么凝聚人心?其主要内容有:远景规划、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要使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能够真正
成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企业职工的不同层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手段,把职工的各种不同需求,动机和愿望同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协调起来,在逐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领导体制和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友爱、和谐的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进而创造适合于本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和谐的集体氛围——企业精神。
一、企业精神的形成企业精神属于精神范畴,泛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在某些一地区、某一集团中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共同观念,其中包括信仰、思想、文化、行为规范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这些在精神领域形成的一定地区或一定集团的共同观念,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凝聚一部分人思想的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将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自觉的掌握和运用这种精神范畴和凝聚力来统一某一地区或某一集团的思想和行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产物。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逐渐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群体竞争力的作用,从而去寻找能够成为凝聚群体的办法和途径。这时,属于精神范畴的凝聚力量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被引入企业,企业吸收了这种凝聚力的精华,结合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识、环境、职工素质等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企业精神。这种意识起初在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被认识并加以应用,显示了它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内容,它反映着企业的精神风貌、竞争姿态、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企业精神的内涵是通过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贡献体现出来的,可以说,企业精神既是企业内部的内聚力,又是在企业外部表现出来的企业拼搏能力、竞争能力、辐射能力和爆发力,这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力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如同原子核的内聚力越大,释放出来的能量就越大一样。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因此,企业在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资产品的同时,也要创造出崭新的、适应于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这是对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企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时代尤为重要。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竞争。既然是竞争,就要克服惰性,就不能墨守成规;既然是竞争,就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拿出新的“绝活”来战胜对手,否则就可能导致竞争失败甚至破产。所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必须把职工的全部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在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企业精神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也在用各种形式研究工人的行为,挖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在和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出真正的企业精神。共产主义运动靠的是《共产党宣言》,用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来凝聚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井冈山,靠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凝聚全体官兵的士气,使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样是新时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中外许多企业已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致力于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去培育一种先进的、起主导作用的群体意识,以熏陶、激励职工自发地形成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形成一种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优良作风,也就是力求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我们烟草行业也同全国的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改革重组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各种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相交的多种矛盾经常冲击着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拼搏而不翻船,没有万众一心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是不行的。围绕“人”这个中心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任何一个制度都是一个由顺应——引导——规范的动态过程,而激励则是贯穿于这个动态过程始终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使之达到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也正是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目的。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推进企业前进的动力;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有了企业精神,就可能凝聚企业的干部、职工心;有了企业精神,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
三、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想办法激发人的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去影响职工的行为,把企业目标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身需要,不仅要求职工要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把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职工自觉地、积极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所以说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管理和培育企业精神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用激励的方法来培育企业精神上做一些如下如下尝试:
(一)物质欲。人的一切行为生产于动机,动机来自于人们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则是多方面的,其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基础。企业也是如此,当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反复现象,特别是采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办法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在分配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物资利益挂起钩来,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这样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成为现实,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职工的物质需求就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使职工对企业更加信赖,对企业更加忠诚。
(二)自我表现欲。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但是,当简单的生活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便自然地向更高需求的层次迈进,这是一个规律。在企业由于每个职工都有这样和那样的才能和天赋,都想通过不同的途径表现出来,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周围同志及社会的承认。因此,为了使职工的才能在企业这个小天地里得以充分地发挥和表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为职工的愿望能得以满足提供场所,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如:“假如我是厂长(经理)演讲会”,针对企业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把企业搞得更好、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让职工各抒已见。正是通过这些人发表的“施政纲领”,使企业领导从中受到启发和发现人才。这样,既能满足职工的自我表现欲望,又能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
(三)求知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也在不断深化,迫使企业的职工在知识、技术方面要不断有所更新。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注重平时的岗位技术培训、技术练兵,还要鼓励职工钻研业务技术,增强职工的进取心,使学习、钻研业务技术在企业中蔚然成风,让干部、职工有参加学习、培训、受教育的机会,以满足职工的求知欲望。
(四)荣誉欲。人们都喜欢经常受到别人,特别是领导的表扬,表扬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用得恰到好处,将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这种作用。有的职工有一技之长,可有意识的举办比赛活动去吸引他们参加,当他们经过努力拼搏,以辛勤的汗水和熟练的技艺取得名次成为参赛的佼佼者时,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能为更高级的比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这些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对其他同志也是一种鞭策,从而使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五)自我发展欲。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有自我发展的欲望,他们不仅需要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希望自己的业绩得到组织的肯定,更希望得到组织上的培养和职务的晋升。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关心职工的政治上进步,也要关心职工的个人发展,要把企业的发展与职工个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培养、锻炼、激励职工。有的企业只注重短期效果和职工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职工的发展,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往往是“业绩向导”型的,你给我赚更多的钱,你不给我赚钱就走人。久而久之使企业与职工的眼界超来越窄,以至演化成“暴君”和“暴民”的冲突。职工的自我发展欲望是本能的,对职工个人来讲,是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四、领导行为的影响力领导者是率领并引导职工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带头人。领导班子是企业的决策团体,作为每个领导干部个人来说,最可贵的是无私,最可怕的是无知。领导者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要善于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善于与职工同甘共苦。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企业、为职工办实事,领导干部要“勤”,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勤俭不奢。清朝有位思想家讲过:“官懒吏遭欺,将懒士卒离,猫懒鼠不走,狗懒盗不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涕饥。”所以,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更要为职工带好头,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同志,在用人上、廉洁自律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都应该起带头和表率作用,用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和好的行为去影响、熏陶广大职工,使职工信任你、支持你,配合你、关心你、帮助你,融合于你,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在制定各种制度更实际,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更准确。
五、企业精神的发展在创建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中,中仅靠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形成先进的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各种办法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形成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本企业的优良作风,培育有利于本企业长足发展的群体意识,也就是要培育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最本质的内容。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其目的就是使职工真正关心企业,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工作,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在企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不仅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能够满足职工本身的需要。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合在一起,使其渗透和深入于企业的管理之中,与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内部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进而形成企业合力和企业团体的竞争力。
《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