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中特基本知识点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解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把目光开拓到专业知识以外,把思想解放到国内国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切实的思想上的重要武器。
说到关注国内国际形势的重要事件,身在祖国南部沿海的经济大省广东,我们很自然的再一次把目光投向相隔不远的宝岛台湾。台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盘古开天以来,一脉相承,血肉相连。我们的基因,我们的文化,甚至我们最最朴实的信仰,都决定了并昭示着我们无限接近的相似性。目睹着台湾及相应的国际形势的不断复杂的变化,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人的我们不再是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也不是热血青年一心要以暴力解决事情、以武力昭示我们统一信心的鲁莽任性,我们开始更广泛地听取意见,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统一的前提下,以全国人民、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考虑。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繁荣的经济、更加强大的中国才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也才是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大环境。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对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了至观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灯塔。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加去努力研究学习实事求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员的我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应该做的是什么,我们不是空想家,父母也不会养我们一辈子。他们提供给我们最好的机会,让我们丰满羽翼,让我们能够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来到这里立足点是学习知识、技能好多同学为什么还是像和尚撞钟那样,在自己最需要补充能力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应该是做什么的。他们还在空想一日暴富吗?还是等待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从小事做起难道不可以吗?好多人认为小事别人做好了,自己做大事。之中思想是不对的。我们要一实事求是为依旧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永远不会做。小事都不会做,何谈大事呢?古人云:“误以恶小而为之,误以善小而不为”着不仅仅是教诲我们做人的原则,也告诉我们不管做大事还是小事,都是水滴石穿,日久天长积累的结果。那有天生下来就是伟人、英雄的。他们都是在不段的在小事中磨练自己意志和追求。从而是自己更加强大,傲视群雄。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这句话一点也没错,你难道愿意碌碌无谓、平平凡凡当个井底之蛙吗?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和追求。脚踏实地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脚踏实地也就是以实事为依据,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然而,作为我们学生让我们的身份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所以我们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学习当然也包括学习怎么去做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的做人是我们大学生的根本。“实事求是是当代大学生的做人根本”我们要怎么才可以做到呢?
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计划。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去找一个很好的工作,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要从现在做起。
其次:我们要为了自己的目标理想,在学校德望这段时间里努力是自己知识、能力都有所提高。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再次:在大学的这段时间里,努力完成几件让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好事。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是泡字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不是沉迷于校园恋情,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开阔,与时局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做好每件小事,才是我们的做人根本。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既反映了学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邓小平3起3落的启示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启示:邓小平的 “三落三起” 显示了其意志的目的性、调控性和排难性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独特曲折的“起落”经历造就了“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的坚强意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得到彰显和升华,具体表现在他“从政治舞台上消失”的自觉性,“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坚韧性,“钢铁公司”“不争论”的果断性和“聋子不怕响雷打”的自制性。(不屈不饶,对待人生挫折、逆境、)
为什么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项伟大事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预备队。大学生应当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实,这些基本要求也是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一种新阐释。把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掌握改造世界的本领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与领悟生命的意义,关注人类的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于知识与人才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必须求得全面发展。这种发展,不单是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正如爱因斯坦所尖锐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见《大学活页文库》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5页)因此大学生必须明确自身成才的目标,既要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更加重视德育,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需要,而从大学生自我发展角度讲,则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动力资源。一个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良好的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不畏艰险、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在事业上勇敢攀登的人。我们还应当承认,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由于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政策的不够完善,也由于整个社会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意义重视不够,在一些家庭和中小学校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忽视现象,使得应当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教育没有很好地完成,应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没有真正形成,应当养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没有真正养成。在这个意义上,在大学阶段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应当说多多少少具有补课的性质。不过这个补课本身就已经表明了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大学生总体上说都是高才智的人。但才智高与思想道德素质高并不是一回事。现实生活中,有的可能人有德有才,有的人可能无才无德,有的人可能有德无才,也有的人可能有才无德。无才无德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也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有德无才会误事,而有才无德则会坏事。唯有德才兼备,方是社会所期望、所需要的。
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人们常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甚至肆意放纵自己的恶欲,随意践踏自己的人格,大行不仁不义之举,那么,迟早会断送自己的前程。即使一时难以受到应有的惩处,他自己内心的紧张也会随时搅扰他的心灵,使他不可能存一颗平常、安宁之心。而这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只有自觉重视和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断践行,才能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高尚的情操,高洁的人格,宽广的胸襟。而这些是个人心理健康和生活顺利、事业兴旺的重要保障。
1、怎么样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分)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分)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分)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分)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有哪些?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分)。基本内容有: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2分)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2分)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2分)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分)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的理论 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③改革开放的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 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内容: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⑴毛泽东思想: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⑵邓小平理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使统筹兼顾。(每一点做适当解释)
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 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⑷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⑸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分)。
2、请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至少需要上百年 时间。
答:(1)、在经济上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2分)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2分)文化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资产阶级和封建剥削阶级思想及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存在(2分)。
(2)、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特点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艰巨性所决定的(1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5分左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结果。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5分左右)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答案: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需要。(5分左右)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化对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等任务。(5分左右)3.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答案:(1)第一,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性质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政治错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错误(3分左右)(2)第二,必须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3分左右)(3)第三,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虽然是严重的,但既不能掩盖更不能否定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4分左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分左右)反革命是什么因素?
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怎样?(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答案:(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分左右)
(2)积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消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力量的总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且互相依赖,在特定条件下,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是基本的积极因素,但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由于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可能在工人阶级内部产生某些消极因素,这就是积极因素暂时地局部地转化为消极因素。相反,反革命等敌对分子是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但大多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做出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10分左右)
(3)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对待外国经验上,应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的关系。第一,学习外国有助于打开眼界,看到差距,从而激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决心。第二,学习外国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5分左右)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分左右)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2分左右)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分左右)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第二篇:毛中特 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文献总结(蒋中挺)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1)。
分析了处在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实践论》(1937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2.《矛盾论》(1937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3.《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4.《论持久战》(1938年)。
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3)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8.《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9.《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10.《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2.《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4)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5)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6)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及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4.《论十大关系》(1956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2)政治方面 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④是和非的关系;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总结(蒋中挺)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
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
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
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
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
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
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民主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找到了革命的对象)。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1923.6)①国共合作,党内合作,②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③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②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
4.四大(1925.1)讨论问题:①无产阶级领导权;②工农联盟。
[功绩]: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②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
工农运动;③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五大实际上并没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1927.8)提出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原则”;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莫斯科)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 “左”右倾和陈右倾。
9.古田(1929.12)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1月)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遵义会议(1935.1)①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注:没说政治路线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③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11.瓦窑堡(1935.12)①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将“工农共和国”变“人民共和国”;③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
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13.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总结抗战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毛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14.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5.七大(1945.4)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思为党的指导思想;《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
16.七届二中(1949.3)1.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A.“两个转变”--农业国转工业国;新民主主义转社会主义;B.“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C.“两个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
②毛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③毛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
17.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毛提《不要四面出击》。
[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
七届六中(1955年10月),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一届人大(1954年10月),通过第一部《宪法》 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18.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 [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
19.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1979年3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20.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1.中共十二大(1982年)。
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2.十三大(1987年):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十四大(1992年10.12--18):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4.十五大(1997年9.12--18):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
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死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25.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
第三篇:毛中特心得体会
毛中特心得体会
俗话说:理论联系实际,在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这本书后,我们有必要也很需要进行社会实践,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实践。在本次实践中,我们进行了题为“贵州大学学生对社团的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的社会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组五个人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因此每个人既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的工作,又能相互配合完成团队任务,高速有效的完成了本次实践,因此大家都从中收获了很多,也有颇多的感悟。
一,选题的必要性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许许多多的学生怀着对象牙塔的憧憬来到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怎样过才能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多姿多彩,风生水起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经常组织活动的学生组织。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多种选择,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通过参与各种学生组织活动或参加社团组织,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与宽度,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而现状却不如我们想象那般,我们校园中的往往有一些 名存实亡的社团,往往存在着一些“僵尸社团”,完全无法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更有一些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往往没有什么创意和很有趣的点子,学生自然就对其渐渐失去兴趣。在贵州大学数目纷繁的社团中当然不乏那些官僚风气严重盛行的学生社团,往往对学生没有什么帮助,反倒是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影响校园的社团发展。因此我们有感于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得到学生和学生社团的发展的契合点。运气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用真诚的付出于这次艰辛又富有意义的调查,我们得到了我们前面虽然片面但却真实有效的结论与建议。
二,实践感悟
1.寻求帮助,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万事开头难就像一魔咒,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也一不小心就遭遇到了更换选题的厄运。困难会有的,化解困难的勇气我们同样拥有。我们五人小组积极思考,再给出的选题中进行遴选,终于一致同意选择“贵州大学学生对社团的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分析”这个题目。我们还参考了陈中老师的意见,让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让老师帮助我们不断地对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2.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进行团队工作。
还记得我们在一起设计问卷和访谈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了能够设计出较为合理的问卷,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翻阅了无数前辈的鸿篇巨制,最后进行小组内的模拟调查,不断优化问卷题目的设置,不断的对问卷进行浅斟慢酌,最终形成了如下的问卷(详见附录)。当然进行人物访谈的时候我们也颇费精力,为了能够得到较权威的数据,为了得到较为客观真实的情况,我们在寝室把访谈问题进行了不下十余次的修改,但在访谈过后,大家还是觉得不是很理想,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值得我们反思,这也印证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以后得引以为戒。在团队工作往往比一个人工作艰难,因为你考虑到的不止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你需要照顾别人比你睿智的思维,你需要认真聆听别人对自己和对问题的见解,你需要将自己的工作与团队紧密围绕在一起。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这次的调查的题目是“贵州大学学生对社团的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分析”。调查的主体是贵州大学在校大学生。我们采取网上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调查两种方式进行,参与网上问卷调查的有125人,访谈社团负责人,校社联相关人员,校团委相关老师等若干人。收集到数据后我们进行到了详实的统计和认真的分析。最后我们也基本得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综上所述,本次小组彻底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这次的调查,虽然这只是一次小的调查,但我们小组齐心协力一起把它设计好,各司其职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共同体验到了未曾收获的感觉,共同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困难与挫折。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也确实了解了我们校园社团的相关工作以及我们学生的自身对社团的态度以及社团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我们得到了自己的见解,也提出了部分的解决方案,感觉这次实践课程除了对自身有所提升外,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改善有所帮助,即使再辛苦,所有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第四篇:毛中特会议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总结(蒋中挺)
考研政治毛中特所涉及的重要会议较多,为了方便学员记忆,蒋中挺老师将各会议总结如下,教你快速记忆毛中特各重要会议: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
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
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
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
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
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
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民主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找到了革命的对象)。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1923.6)①国共合作,党内合作,②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③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②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
4.四大(1925.1)讨论问题:①无产阶级领导权;②工农联盟。
[功绩]: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②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
工农运动;③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五大实际上并没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1927.8)提出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原则”;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莫斯科)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 “左”右倾和陈右倾。
9.古田(1929.12)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1月)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遵义会议(1935.1)①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注:没说政治路线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③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11.瓦窑堡(1935.12)①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将“工农共和国”变“人民共和国”;③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
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13.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总结抗战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毛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14.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5.七大(1945.4)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思为党的指导思想;《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
16.七届二中(1949.3)1.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A.“两个转变”--农业国转工业国;新民主主义转社会主义;B.“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C.“两个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
②毛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③毛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
17.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毛提《不要四面出击》。
[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
七届六中(1955年10月),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一届人大(1954年10月),通过第一部《宪法》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18.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 [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
19.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1979年3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20.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1.中共十二大(1982年)。
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2.十三大(1987年):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十四大(1992年10.12--18):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4.十五大(1997年9.12--18):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
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死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第五篇:毛中特心得
毛中特学习心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因为有先进的理论因为有先进的理论,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在这学期还没有开课之前,我以为毛中特和我之前上的一样。在一个大大的课室,只要我们安安静静地坐在大课室里面,听着我们的老师为我们讲课,那就足够了。但是这学期的毛中特不同与上个学期的上法。两部电视政论片的播放,让我很感兴趣。不同于以往的不再是老师枯燥的念书,而是情节紧凑有图有声影的视频。不再是老师硬性输入,而是我们主动吸收有关毛中特的知识。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其二,则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让我懂得毛泽东的这些很多道理不是照搬书本上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其他国家胜利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结合过去的失败和教训。深刻的认识到了要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之崛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