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

时间:2019-05-15 00:0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

第一篇: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教材第40页思考

思考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教材第41页思考

思考提示:1.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

2.短期内,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危机,但从长期看,人类必能寻求出新的石油替代品。

3.人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寻找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品。

(三)教材第42页思考

思考提示: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

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

(四)教材第44页(上)思考

思考提示: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

(五)教材第44页(下)思考

思考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六)教材第46页思考

思考提示: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1.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A.巴西、中国

C.美国、乌克兰 答案:C 2.下列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热丰富 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 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D.华东、华南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解析:云南一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北方气温低,利用沼气的季节短。华北、华南地区由于地势落差较小,水能资源远比西北、中南地区少。

答案:C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第3~4题。

B.俄罗斯、南非 D.加拿大、澳大利亚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

3.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4.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4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3.C 4.A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 C.冬季,春季

B.冬季、夏季 D.夏季、秋季 7.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

解析: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第7题,塔里木盆地是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

答案:5.A 6.B 7.C 8.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3.28亿吨,2015年我国对外依存度首次达到60.6%,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严重隐患,为此目前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核电增长图。

我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540万千瓦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 哈萨克斯坦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暴雨、洪水,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能力提升

下面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①技术指向型产业 ②动力指向型产业 ③市场指向型产业 ④原料指向型产业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0.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地面塌陷 A.①③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第9题,黄河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动力资源和原料丰富,最适宜发展的是动力指向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第10题,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资源开发过程中易引发水土流失;该地主要资源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使地下形成漏斗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该地为半湿润气候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形成的,和资源开发无关。

答案:9.C 10.D 11.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切入点是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设问,充分审题,提取信息。如①,虽然不知道“可燃冰”的成分,但据提示可知,天然气中有甲烷成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电站无污染,不存在取代问题。

答案:D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美国与日本相比()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13.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解析:第12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 6 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第13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生产粗放,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的。

答案:12.A 13.D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 314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千米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基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 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来源和丰富的降水条件分析,该地区虽然自身矿物能源使用量少,但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带来其西南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量酸性气体。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多,利于酸雨形成。第(2)题,开发风能资源的条件主要从风力资源、地形、技术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先进。

第二篇: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读图,运用交流、分析的方法,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实例分析和数据分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合理利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难点: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

三、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前调查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活动一: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自然资源。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活动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活动三:桑基鱼塘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理解并描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对策。

活动四:局部地区自然资源改善的条件。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探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

板书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二、合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采取措施改善局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条件

3、设计说明 内容分析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是《初中科学》第十五章的第二课时,本节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策略等。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对人口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人口增长所引发的众多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节教学内容侧重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对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懂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能源的相关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概念比较容易掌握,而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需要有一定量的数据和事例的分析,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四个学生探究活动,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阅读图表、分析典型事例,获得有关自然资源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对立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五、训练与评价:

【例题】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总量丰富的一面,又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否则,就会变成不可再生的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都要珍惜,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只有得到合理的开采,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资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使地表营养大量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成为不毛之地。原来绿色的树林消失了,肥沃的良田荒芜了。资料二

20世纪 90年代,淮河水遭受严重污染,部分河段变为废水。位于淮河干流上的重要城市蚌埠,一直依靠淮河供水。淮河污染,使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排队买水。资料三

①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为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②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这里大雨以后,泥石流危害严重。③我国有许多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统统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1、以上资料说明当前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过量开采,后继资源不足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运输困难 C.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D.地质条件复杂,开采较为困难

2、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3、你从报纸、电视等媒体见过类似的报道吗?请举几个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认识,认真理会三个资料的真正内涵。资料一主要描述了乱采滥挖对环境的破坏,资料二和资料三主要侧重于对可再生资源的进一步理解,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答案]

1、C2、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

3、(略),可通过阅读与收集完成一篇探究小论文,在班级中交流和展示。[评注]

完成好此类资料阅读型的探究题,关键在于除了要善于理解所提供材料的要旨,还要注意平时对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关注与积累,善于通过思考和分析,提高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并且能自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第三篇: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课时二教案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2.理解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3.了解主要可再生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学前准备

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的能源技术。

2.太阳能

优点无污染。

缺点:分散,受季节、天气影响大。

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太阳灶)和

影响因素:纬度和地形因素。

3.风能

优点:、无污染。

缺点:风速不稳定、风力有和输送问题。

利用方式:发电。

4.水能

现状:目前世界上使用最的可再生能源。

优点: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缺点:大坝建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中国水能状况:水能资源居世界;人均较少;分布不均。我国水能资源分布最多的是西南地区。

5.潮汐能

潮汐的概念: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是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白天海水上涨叫“潮”,晚上海水上涨叫“汐”

分布:狭窄的海湾、江河入海口。

优点:干净、。

缺点:建设大坝会阻碍船只和的进出。

利用方式:。

6.生物能:目前,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能利用方式是。7.地热能

概况: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的热能,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现在被开发的多为后者。

存在形式:、湿蒸气、热会。

利用形式:发电、、建设热温室等。

优点:。

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地热蒸汽中常见一些有毒有害气体。8.发展多元化能源结构的系统的必要性

从全球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在增长。

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合作学习

1.读图3.11 太阳能屋,说明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2.读图3.15,说明我国可开发水能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3.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两大主要原因。

4.太阳能的分布规律。

5.自然资源和南阳的区别。

学习检测

1.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应建在()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青藏地区D.内蒙古自治区

2.除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形势?()

① 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②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的水平

③ 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努力抓好节能工作

④ 加大太阳能的调配程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有关地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储存的热岩能量B.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可以大规模应用C.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D.地热能开发利用不会危害环境

4.从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看,与铁矿石属于同一种自然资源的是()

A.天然气B.水资源C.森林D.钢材

5.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丰富,着反应了那些特性()

A.资源间的联系性B.数量有限性C.分布不均性D.利用的发展性 6.面对铁矿石涨价压力,有些专家指出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加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关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对非可再生资源关键是适度开发,循环利用,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 B.对可再生资源关键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 C.在利用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读生态环境的保护

D.全世界应减少对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努力勘探开发更多的矿物能源

7.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

()A.山西B.内蒙古C.陕西D.贵州

8.下列关于世界石油资源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B.石油消费量与新探明的石油储量的比例是1:

4C.石油的两大用途:一是作为能源,二是作为化工原料D.石油世界供应将出现紧缺态势

9.关于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A.导致土地退化B.造成水污染C.生物多样性增多D.加剧水土流失

10.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

()

A.核电站的开发利用B.石油资源的无节制使用C.煤炭燃烧D.天然气的大规模运用

11.在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中,主要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A.对煤炭和石油利用时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B.实行能源消费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煤变油项目C.改变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

D.对开矿造成的地表破坏,要实行复垦制度

12.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我国水能、煤炭、石油都较丰富的流域是

()

A.长江B.黄河C.珠江D.怒江

14.下列铁路中不承担晋煤外运任务的是

()

A.大秦B.同蒲----太焦-----焦柳C.神木-----黄骅D.焦作----兖州----日照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题词: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上海市

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比欧洲、日本等国还多20升,35.8%的市民不知道这一情况;9.1%的市民认为,上海有黄浦江作为水源,水费相对便宜,用水并不紧张。你如果是一位上海市民,请根据材料对上海地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第四篇: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

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复习提问:

世界淡水紧缺原因?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③废水处理再利用

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案3例 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用心爱心专心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

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复习提问

中国北方缺水的原因 水 南多北少 地 南少北多

→加剧缺水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阅读我国《水法》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规定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

活动世界水日活动

活动提示本活动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使学生了解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

活动建议

1.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及评价指标,为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指明方向; 2.据学校用水状况,设计学校用水现状调查表,调查的时间一般选3—5天比较合适; 3.调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内需有明确分工与合作;

4.调查结果以小论文或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等形式进行;

5.对学校可行的节水途径和节水方案的提出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等。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复习提问: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建议:在讲述本部分时,应结合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以增强理解的直观性。)阅读怎样衡量土地的质量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学会分析土地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具体分析。(对于本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当地实例进行)

1.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分析:

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壤层的厚度、土壤肥力水平、距水源远近、潜水的深度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

2.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分析:

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受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等)和气象灾害(暴雨、大风等)威胁的程度。

此外,在衡量土地质量时,还应注意土地的通达性,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交通情况等,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提问: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土壤侵蚀定义: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6。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案④例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上,属于南方地区的山区);

2.回顾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特点; 3.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木,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最终导致石漠化。阅读土地退化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

提示通过阅读了解土地退化对各地造成的危害巨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②工程措施

包括水利工程和水上保持工程。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③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例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等,同时,发展合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板书设计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

一、可再生资源:1.概念:

2.科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原因: 2.对策

(1)开源⑵节流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⑶提高耕地质量(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⑵具体措施

第五篇:高中地理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难点:

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复习提问: 世界淡水紧缺原因?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解决对策(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③废水处理再利用 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案3例 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复习提问

中国北方缺水的原因 水 南多北少 地 南少北多 →加剧缺水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阅读我国《水法》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规定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

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活动世界水日活动

活动提示本活动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使学生了解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活动建议

1.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及评价指标,为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指明方向;

2.据学校用水状况,设计学校用水现状调查表,调查的时间一般选3—5天比较合适; 3.调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内需有明确分工与合作; 4.调查结果以小论文或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等形式进行;

5.对学校可行的节水途径和节水方案的提出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等。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复习提问: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建议:在讲述本部分时,应结合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以增强理解的直观性。)阅读怎样衡量土地的质量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学会分析土地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具体分析。(对于本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当地实例进行)1.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分析:

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壤层的厚度、土壤肥力水平、距水源远近、潜水的深度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2.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分析:

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受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等)和气象灾害(暴雨、大风等)威胁的程度。

此外,在衡量土地质量时,还应注意土地的通达性,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交通情况等,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提问: 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土壤侵蚀定义: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6。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案④例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教学建议

1.让学生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上,属于南方地区的山区); 2.回顾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特点;

3.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木,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最终导致石漠化。阅读土地退化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

提示通过阅读了解土地退化对各地造成的危害巨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⑵具体措施。①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②工程措施

包括水利工程和水上保持工程。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③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例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等,同时,发展合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板书设计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2.科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原因: 2.对策

(1)开源

⑵节流(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⑶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

下载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