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汇报会上的讲话2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加快推进敦煌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
----在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汇报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 矫 勇(2009年6月23日)
《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不仅对甘肃、对酒泉、敦煌水利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的一个规划。我们这次来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进行调研,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规划》涉及地区水利的实际情况,研究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规划》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能够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这几天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时间不长,但感触很深。一是切实感受到敦煌是沙漠戈壁上的一颗明珠。敦煌经济发展水平在甘肃省是比较高的,也不落后于我国中部地区。敦煌的大街小巷里人流熙熙攘攘,人民群众面貌一新,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切实感受到绿洲核心区生态环境优美怡人。我们所到的阿克塞县就像一座花园;瓜州的县城干净整洁;在莫高窟、月牙泉,更感受到了河西走廊文化沉淀和积累的厚重。三是更深刻感受到了敦煌地区的生态危机。从飞机上俯视地面,除了看到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党河灌区三块绿洲外,大部分都是沙漠,切实感受到了这里生态环境的脆弱。大量数据显示,沙漠不仅影响了敦煌,也影响了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党河灌区,影响到疏勒河整个流域。
敦煌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对此连续四次作了重要批示。2006年的一次批示非常具体,要求对敦煌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总理的“十六字”批示为敦煌生态保护指明了方向。根据温家宝总理的要求,水利部和甘肃省共同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已列入国务院2009年的审批计划,我们要力争年底前由国务院批复,为全面推进敦煌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
《规划》编制持续近两年,水利部多次提出修改意见,陈雷部长还专程到敦煌进行调研,对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思想和意见,应该说《规划》是相对成熟的。结合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就《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谈些体会。
一、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自然绿洲的保护
要充分认识敦煌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当前发展,而且关系到长远生存。讲到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时,一般都是说先生存后发展,但是在敦煌地区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发展,更要看到长远的生存。如果不科学发展,现在的发展和繁荣,再过20年、50年、100年,可能连生存的条件都没有了。在飞机上看,不同地区地表颜色是不一样的,核心区是翠绿色的,外围是黄绿色的,再往外是一片黄色,这是人工绿洲的基本特征。如果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处理不好,外围的黄绿色区域会向核心区挤压,将来核心区的绿洲会逐渐被挤压得不复存在。历史上,当地绿洲的存在依赖于疏勒河和党河的滋养,是一种原始生态、自然绿洲。现在担忧这个绿洲,是因为我们在过去自然生态绿洲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人工绿洲,而在内陆河流域,人工绿洲往往很容易取代原有的自然生态绿洲,当原有的自然生态绿洲被完全取代以后,人工绿洲也就逐渐不复存在了。这两天考察的几座水库,不论是党河水库,还是疏勒河上的水库,碧波荡漾,周围的灌区郁郁葱葱。正是因为我们修建了这些水库,并且有了灌区建设,经济发展能力就更强了,因此也就有了当地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欲望。这里日光条件好、库水清澈、灌区丰美,而且土地资源丰富,灌区内既有规划内的移民,也有规划外的移民,开荒要水、发展致富的动力很大。但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土地和绿洲给我们带来的回报,而不顾及未来,会危及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原有的自然生态就会消亡。
在干旱地区、内陆河地区,保证一个人工绿洲能够长久存在和繁荣发展,就一定要保护好它原有的自然生态。只有实现了这种“双赢”,生态绿洲才能可持续发展。过去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和罗布泊,现在都不复存在了,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剧烈活动而造成的。在过度剧烈的人类活动中,大家只看见了眼前的繁荣,却没看到未来可能会消亡的危险。这种危险,温家宝总理看到了,因此要求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敦煌生态保护工作,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控制人工绿洲规模,打造精品绿洲,实现自然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追求过大规模的人工绿洲,其质量难以保证,可能带来自然生态绿洲的消亡。
如何建设人工绿洲?说到底就是一个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就是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如何配置和平衡的问题。疏勒河流域有10亿m3的水,我们灌区引用9亿m3,仅剩下1亿m3下泄。1973年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湖泊沼泽面积有188 km2,到2007年只有110 km2,水面明显萎缩,存在消亡的危险,这就是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不平衡所导致的。因此,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无限制地扩大人口和绿洲规模,一定要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节水,增加生态用水量,保护好西湖湿地,确保人工生态和自然绿洲的可持续。当然,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社会肯定要发展,但发展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而不能只是建立在不断扩大水和土地开发利用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上,要统筹考虑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我们不仅要看到现在,更要看到未来,看到我们子孙后代面临的危险。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感受到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更应为子孙后代的生存考虑,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
二、《规划》编制工作一定要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我理解的科学规划,一是要找准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症结;二是要找准解决问题的目标,也就是规划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制订科学的发展指标;三是要有科学的手段和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敦煌地区生态保护的关键问题是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就是要合理配置生活用水、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用水。目前,我们忽视了生态用水的重要性,把关注点放在了增加眼前的收入、放在财政收入和GDP上了,经济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用水,对敦煌地区的地下水和自然绿洲造成较大破坏。因此,当前要统筹协调好敦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恢复和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敦煌地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一是西湖湿地生态逐步恢复,阻止土姆塔格沙漠不再东进。对于西湖湿地,不仅要防止萎缩,而且还要逐步恢复西湖湿地面积,如果湿地范围不能恢复,也就难以阻挡土姆塔格沙漠的东移势头。二是党河流域地下水位要回升,维护好党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党河流域地下水不恢复,月牙泉就得不到有效保护。三是要保护好玉门关、阳关这些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这是生态保护的标志之一。这些敦煌生态保护的目标都要在规划中明确下来,然后通过一系列有效手段和措施来实现。设计单位提出要通过全面节水、适度调水、结构调整来实现总体规划目标,我同意这个策略。只有坚持全面节水,结合区域特点特别是生态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并采取适度调水等综合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使敦煌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恢复和保护好敦煌地区乃至整个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其核心区是敦煌地区,但影响区是整个疏勒河流域,要从流域整体上统筹协调好敦煌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西湖湿地是敦煌地区最为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是保护敦煌地区生态的关键,恢复和保护西湖湿地的自然生态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月牙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月牙泉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只要采取大规模的节水措施,适度调水,月牙泉地下水位是可以回升的,但这仍减轻不了西湖湿地萎缩带来沙漠东进毁灭敦煌的危险,还必须依靠整个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恢复和保护好西湖湿地的自然生态,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好敦煌和整个疏勒河流域的生态。
《规划》总投资48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我们要看到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保护好这个绿洲。要严格控制耕地范围、压缩农业用水量,节省出生态用水,通过科学调度,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到西湖,让地下水位逐步提升,逐步恢复西湖湿地的自然生态,把敦煌和疏勒河流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的典范。
三、敦煌地区的生态保护必须采用综合治理
敦煌地区生态保护必须采取系统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理,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管理,充分考虑市场和农民承受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
一是要采取综合措施。敦煌的生态保护需要通过全面节水、适度调水、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加以落实。首先要做好全面节水。党河流域生活和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的比例为1∶9,疏勒河流域也接近这个比例。可见,这个地区的节水大头在农业节水上。做好农业节水工作,不仅要进行渠系改造,减少土渠渗漏,还要搞好田间工程,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发展要走高效农业发展道路,而不能走大规模、粗放式的道路,通过高效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节水与增收两兼顾。农业节水最为关键的是要控制耕地面积,压缩灌溉面积,只有控制好灌溉面积,才能真正实现农业节水。
第二要做好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几天我们看到,棉花亩年均灌溉用水量700m3,葡萄滴灌只需要300~400m3,种植葡萄比种植棉花能节省大量水资源,而且种植效益高。因此,对这一严重缺水的地区,压缩棉花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葡萄等耗水少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应该是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合理选择。结构调整既涉及节水,又涉及农民增收,减少老百姓收入的结构调整是行不通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种植结构的调整,只有走高效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如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这样才能使老百姓在节水的同时增收,实现“双赢”目标。在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旅游业,这是保证生态恢复的一个关键措施。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仅靠老百姓自发进行的从常规农业到高效农业转变的农业结构调整,依靠市场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这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地把节省出来的水资源回归生态。
第三要做好适度调水。目前,敦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高达12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还需要增加,除优先节水外,还需科学合理地调水,但在这个地区调水需要非常慎重。这次《规划》把“引哈济党”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水手段和措施,由于调水方案是从一个脆弱河流向另一个脆弱河流调水,是以牺牲一部分生态来挽救另外一个生态,因此调水规模一定要适度。目前《规划》拟定的调水规模是1亿 m3,约占大、小苏干湖水量的7%,从研究情况看,总体上还能承受,不会对大、小苏干湖的生态造成较大影响。但这个调水规模应该是上限,绝不能超过这个规模。虽然需要牺牲大、小苏干湖的一些生态,好在其生态系统相对封闭,北边是阿尔金山,南边是赛石腾山,南北中间是一片戈壁,局部的生态牺牲不会对全局造成影响。
“引哈济党”工程初步拟定了三条调水线路,一条线路已经基本被否定了,另外两条线路,一是穿过阿克塞县进入党河水库,另一条是从上游穿过分水岭进入党河。这两条调水线路还需要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进一步比较。考虑到哈尔腾河在少数民族阿克塞县境内,如果两条线路分不出优劣,可以选择穿过阿克塞县的这条线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也符合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
此外,现在就要研究“引哈济党”工程的运行管理问题。从保护敦煌地区生态的角度看,“引哈济党”是生态调水工程,但调来的水进入党河水库后,就分不清楚是哈尔腾河的水,还是党河的水了。我们需要统筹考虑当地水和外调水,综合解决当地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要像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一样,外调水要由工业和城市买单。“引哈济党”工程年运行管理费需要3000万元左右,要切实落实好经费来源,这是工程良性运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二是要加强管理工作。保护敦煌生态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项管理工作不能待《规划》批复后再开展,比如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的“三禁”工作从现在就要开始。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非常重要,也必须从现在就要开始实施,要让老百姓逐渐适应紧缩的用水政策。酒泉市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首先是“总量控制”。疏勒河昌马水库,这是水量分配的水龙头。如果下泄的总水量是9亿 m3,全部分配到各个灌区,生态就保不住了。但是如果用6亿m3的水分配给灌区和用水户协会,其余3亿 m3的水向下游分泄,那么分配到每个灌区和用水户的总量就会减少,促进节水,疏勒河的生态下泄水量就会增加,促进下游生态修复。要研究疏勒河流域主要骨干水库的联合调度,实施生态用水的集中下泄,减少沿程输水损失,最大可能让水达到西湖。压缩灌区用水总量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可通过压缩灌溉面积、压井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其次是“定额管理”。在这个地区,定额管理十分重要,如果只讲总量控制不讲定额管理是做不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要让老百姓清楚什么是定额管理,如何通过定额管理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涉及到先进灌溉技术的运用,需要资金投入,这在《规划》中已有安排。另外,在管理上一定要有法制概念。要在《规划》中提出立法建议,通过法律手段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严格监督,责任追究”的管理要求确定下来,确保地方政府不因人施政、因人废政,持续推进《规划》的实施。
三是要考虑市场和农民的承受能力。首先要对农民实行真正的帮扶。以前农民种田,现在让农民搞大棚滴灌等设施农业,农民要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灌溉、耕作技术的要求,政府必须抓好培训工作。既要让农民认识到这种转变的重大意义,又要给农民实惠,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补助;既要把技术教给农民,又要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保护好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在转变农民种植方式、耕作方式时,要请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帮扶,进行技术支持,这些政策性建议应在《规划》中体现。其次是市场问题。前两年,石羊河流域调整种植结构,搞高效节水农业时,曾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敦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之后,高效农产品的销路也会成为问题,因此要在《规划》中提出政策性建议,比如实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场对接帮扶,可以让市场规模大的一些城市承接这里的农产品销售。《规划》中可以把农产品销路问题提出来,以后再细化。
四、敦煌生态保护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敦煌生态保护已刻不容缓,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敦煌地区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尽快完善《规划》,抓紧报批,一旦国务院批复了《规划》,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无论在节水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要真正下大力气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在《规划》正式批复前,我们不能等,无论是酒泉市,还是各县(市、区),都应从自身做起,把生态保护这件事当作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利用现有的渠道,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保护绿洲,保护生存环境。比如,疏勒河流域的三库联合调度,集中向下游生态输水,提高河道输水能力等工作,现在就可以研究、实施,需要水利部支持的,可以通过现有的能够支持的渠道优先支持。
关于敦煌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温家宝总理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酒泉、敦煌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多年的期盼。我们要加快完善《规划》,真正做到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要下定决心推进这项工作,尽快恢复敦煌地区的生态,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人民群众放心。
第二篇:陈雷在加快推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面实施敦煌综合规划
坚决打赢敦煌生态环境保护这场硬仗
在加快推进敦煌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座谈会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11年8月6日)
同志们: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推进水生态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重点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保证主要江河湖泊的生态水量,遏制重要水域的水生态恶化趋势。我这次来敦煌,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行调研,对全面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作出安排部署。
敦煌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就敦煌生态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敦煌生态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进行”;“一定要把敦煌保护好,管理好,把敦煌生态环境搞好”。为加快推进敦煌生态保护工作,2008
现状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效益较低。党河作为敦煌市的重要水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4.63亿立方米,目前流域总供水量已达4.53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100%,其中农业用水比重约90%,一些灌区农作物毛灌溉定额高达每亩1116立方米。由于经济社会用水增长过快,严重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敦煌绿洲地下水位累计下降10.77米,月牙泉水域面积由1960年的22亩减少到目前的8亩,最大水深由8米降至目前的0.5~1米。必须通过实施敦煌规划,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敦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实施规划是改善敦煌生态环境的根本大计。位于敦煌市最西端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控制土壤侵蚀、防止土地沙化、阻隔库姆塔格沙漠东侵、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流域内人口增长和水资源过度利用,保护区生态受到极大影响,区内草地、湖泊、湿地大幅萎缩,其中胡杨林面积由48万亩减少到8万亩,一些水生植物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减少。敦煌绿洲天然屏障功能削弱,直接影响敦煌及其周边县市、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必须通过实施敦煌规划,加强敦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恢复西湖自然保护区等绿洲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
第三,实施规划是保护敦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
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规划布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总体要求。
第一,准确把握规划实施的指导思想。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核心,以从根本上改善敦煌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和促进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采取水量分配、高效节水、适度调水等综合手段,促进恢复月牙泉和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推进敦煌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体现了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敦煌生态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集中反映,只有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保障敦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体现了综合治理思想和系统治理战略。敦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矛盾复杂,必须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彻底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局面。规划的指导思想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切实贯穿到规划实施全过程。
第二,准确把握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敦煌生态环境保
节水、调整结构、综合治理等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同时也提出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到2015年,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到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65立方米,平水年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7500万立方米以内,月牙泉水深维持在1米以上,党河水库下泄生态水量4150万立方米,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7800万立方米,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恶化得到缓解。到2020年,农业用水比重进一步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55立方米,党河灌区平水年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在6800万立方米以内,敦煌盆地地下水开采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月牙泉水深提高到2米以上,党河水库下泄生态水量不低于1.2亿立方米,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不低于7800万立方米,敦煌盆地土地沙化、绿洲边缘天然(草地)生态恶化初步得到遏制,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基本维持稳定。这些目标任务体现了当前与长远、定性与定量、治标与治本、需要与可能的内在统一,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如期实现。
第四,准确把握规划实施的总体布局。规划提出了“南护水源、中建绿洲、西拒风沙、北通疏勒”的总体思路。南护水源就是加强南部山区水土保持,保障敦煌区域生命水源的持续稳定;中建绿洲就是要强化节水,规范用水秩序,稳定中部人工绿洲规模;西拒风沙就是要保护西湖自然保护区,阻止库姆塔格沙漠对敦煌绿洲的侵扰;北通疏勒就是要
要在此基础上,抓紧细化完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进一步明确流域内各行政区域的耗水指标、关键站点流量要求及生态用水量,将地下水开采指标分解到每一眼机井,将水权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从根本上理顺流域用水关系。同时,要积极推进水权转让制度建设,搭建水权交易平台,鼓励水权合理有序流转,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二,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要借鉴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加大党河干流和疏勒河干流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节水措施,大力推广滴灌、管灌、渗灌、微喷灌等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控制灌溉用水规模,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到2015年,党河灌区要全面实现节水灌溉,其中微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5万亩,比重达到62%。
第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把节水作为解决敦煌水问题的战略性和根本性措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全面加大农业、工业、生活各领域节水力度,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从制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要按照“以水定结构、以水定
治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保障水质达标。
第六,切实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和调度。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抓紧成立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委员会,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党河和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要依据批准的水权分配方案,结合来水情况、工程进度和用水实际,科学界定流域主要断面的生态流量和调度目标,制定实施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水量调度预案,严格落实水量调度责任和交接制度,强化重要断面水量水质监测考核,确保下泄水量和生态用水需求。
四、切实组织好敦煌规划的实施
敦煌规划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凝聚了敦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甘肃省、酒泉市和敦煌市要切实组织好规划实施,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规划实施,共同把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明确甘肃省人民政府对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负总责,全面负责规划实施的落实工作,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指导监督和资金支持。要充分发挥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好流域统一管理、调度和监督职能,确保节水、生态用水和生态保
1划或投资渠道解决的,要统筹安排、优先实施。列入规划的重点治理工程所需投资以中央投入为主,国家有关部门将在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中予以大力支持和重点倾斜。甘肃省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度,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健全政策法规。要抓紧颁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和水量调度管理办法,为规范流域开发利用活动和实施水量统一调度提供法律依据。要稳步推进水价改革,抓紧出台《敦煌地区水价改革方案》,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征收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费,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要注重政策引导,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政策,扶持和帮助农牧民发展高效节水农牧业,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效。
第五,强化监测评估。敦煌地区水资源条件复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为保证规划实施效果,必须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立规划评估动态调整机制。要深入开展流域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对流域水循环和生态演化规律的认识,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要进一步加密流域水文和生态监测站点,充分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密切监测疏勒河、党河和苏干湖主要监控断面水量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动态监控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时优
第三篇: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
王平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1、联系我国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2、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思考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
得出结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新课讲授: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一:怎样利用和保护水源
1、说一说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何特点?
2、针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国家是怎样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呢?
3、介绍你收集的水利工程或跨流域调水工程,并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展示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学生归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学生归纳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兴建水利工程,水库;跨流域调水。
提问:
1、水库如何调节地表径流的?
2、什么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归纳)
小组探究活动二:南水北调工程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什么地方的水调到哪里?
2、南水北调工程分几条调水线路?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
3、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沿京杭大运河的是哪条线?
4、概括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
(观看南水北调视频,各小组选择代表回答,教师归纳点评)
小组探究活动三: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兴修水利和跨流域调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吗?
2、结合实际生活说说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哪些问
题?
3、举例说明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4、爱护生命之源,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努力?
5、设计一条节水标语
本课小结:播放节水宣传短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我们要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要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有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课堂教学中我设计多个教学活动环节,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思考,鼓励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纵观本节课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问题的引导不够深入。留给学生的时间应该更多一点。作为地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引导学生多思多问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语言应该风趣幽默,而这些也是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改进。
第四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总结
第一章
1.简述水资源含义、分类及特征
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特性:①资源的循环性;
②储量的有限性;
③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④利用的多样性;
⑤利害的两重性。
中国水资源面临哪些主要问题: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开采过量,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统筹规。第二章
1.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与其作用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入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能量交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的作用:水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水体的更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水源,同时在全球起到热量传递等重要作用。
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指水灾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以后,一部分飘移到大陆上空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到地面。降落到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江河汇流入海洋;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又以地下径流或泉流的形式慢慢地注入江河或海洋。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包括江、河、湖、水库等水面蒸发、潜水蒸发、陆面蒸发及植物蒸腾等)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海洋本身的水循环主要是海洋通过蒸发成水蒸气而上升,然后再以降水的方式降落到海洋中。作用:(1)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
(2)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
(3)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的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活提供
基本的物质基础。
2.简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特征
(1)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
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东南部丰水,西北部属少水、缺水带。
(2)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南方高于北方,地下水丰富程度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时间分布特征
时间分布很不均匀:(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持续发生。(2)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3)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3.简述中国水资源的面临主要问题(五个大点)(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以下四个小点)
①水资源分布于人口、土地分布的极不平衡。
②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成倍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超出可供的水资源量。③天然存在的劣质水体,以及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水体所占水资源比例较高,造成严重的“水质型”缺水。
④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尤为如此。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五个小点)
①区域地下水为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②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③地面沉降。
④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⑤海水入侵。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蒸发有哪两种方式,有何影响因素?
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气温,湿度,日照,辐射,风速,蒸发能力和降水条件。我国河流径流的补给:①雨水补给:河流径流受降雨影响明显,是我国最主要的河流补给形式;②地下水补给: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③冰川融雪补给:径流分布与热量同步④混合补给
河流水文分析计算方法①成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②地理综合发③数理统计法(水文频率曲线)
样本资料要求:①一致性②代表性③可靠性④独立性 第三章
1.简要回答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
(1)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空隙中水的存在形成,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的存在。(2)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把地下水分为三大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3)地下水循环:含水层或含水系统通过补给,从外界获得水量,径流过程中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出,然后向外界排出。2.频率与重现期:
(1)当为了防洪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计频率小于50%,则
T=1/P;(2).当考虑保证灌溉、发电及给水等用水建筑物时,设计频率P大于50%,则
T=1/(1-P); 3.表示径流的参数有哪些,简述其定义及计算方法
流量Qt: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m3/s。
由实测的各时刻流量可绘出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流量过程线,即Q-t线。径流总量Wt:指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单位m3。径流模数M:为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单位m3/(s·km2)。
径流深度Rt:是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所得的水深,单位为mm。径流系数α:为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
4.地表水分区的基本原则:
(1)区域地理环境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2)流域完整性
(3)考虑行政与经济区划界线(4)与其他区划尽可能协调,5.分区方法
①根据气候、地质条件分区 ②根据天然流域分区 ③根据行政区划分区。6.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7.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泉水,河流,蒸发,人工排泄。
第四章
1.什么是水质、水质指标、水质标准
(1)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2)水质指标: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分三类①物理性水质指标。②化学性水质指标。③生物学水质指标。(3)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指标和依据。2.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1,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2,毒理指标:砷,镉,铬,铅,汞等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铁,锰,锌,铜等 4,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等
3.什么是成垢作用,锅垢的成分通常有哪些?锅垢对锅炉用水有什么影响?
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
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锅垢的成分通常有:CaO、CaCO3、CaSO4、CaSiO、Mg(OH)
2、MgSiO3、A12O3,、Fe203及悬浮物质的沉渣等。影响:(1)影响传热,浪费燃料。(2)易使金属炉壁过热熔化,引起锅炉爆炸。4.什么是气泡作用,简述其如何评价。
气泡作用主要是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
气泡作用可用气泡系数来评价,气泡系数按钠、钾的含量计算。5.什么是腐蚀作用,简述其如何评价:
腐蚀作用是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水的腐蚀可以按腐蚀系数进行定量评价。按照水的酸碱性不同分别计算。
6.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情况主要涉及水温(南方15~25°,北方10~15°,<35°)水的总溶解固体和溶解的盐类成分水中所含盐类成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对农作物而言最有害的是钠盐。NAHCO3危害:腐蚀农作物根部,使作为死亡,还能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NaCl危害:能使土壤盐化变成盐土,使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第五章
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行政、经济区域或流域)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
(1)通过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弄清楚水资源总量的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部门的供需平衡分析,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明确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长期供求计划。2,可供水量及影响因素: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
影响因素: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分类。
1,分析的范围考虑: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
2,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现状的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
3,供需分析的深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 4,用水的性质: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
补充: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典型年法,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
供水保证率的概念是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 4,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与典型年法相比有何特点?
1)逐个时段模拟和预测,综合考虑供需动态变化,及随机性而引起的供需的动态变化 2)对整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由于采用不同的子区和不同水源的联合调度,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反映地域空间时间上的供需不平衡性
3)仿真性好,能直观形象地模拟复杂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管理运行方面的功能。5,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分几个步骤;
(1)模型的建立,建立模型就是要把实际问题概化成一个物理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有关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2)调参与检验,在模型运行之前,必须对模型中有关参数进行确定以及对模型进行检验来判定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3)运行方案的设计。
供水系统从工程分类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水工程;按水源分类可分为地表水工程、地下水工程和污水再生会用工程类型;按用户分类可分为城市供水、农村供水和混合供水系统。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类:
从分析的范围考虑: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分为:现状的供需分析②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
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按用水的性质可以划分: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河道内用水供需分析 作物需水量:作物在全生育期或某一时段内正常生长所需的水量。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灌溉用水量:指灌溉面积上需要提供给作物的水量
第六章
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形式?各自适用条件如何?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和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三类。
(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取水点的位置和特点,可分为岸边式、河床式及斗槽式。不同的构筑物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取水量和水质要求、不同的河床地形及地质条件,以及不同的河床变化、水深及水位变幅、冰冻及航运情况、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投资及设备供应等情况。
(2)活动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水流不稳定,河势复杂的河流上。
(3)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由拦河堤坝,冲沙闸,进水闸,或取水泵房等组成。适用条件:低坝,适用于枯水期流量特别小,水浅,不通航,不放筏,且推移质不多的小型山溪河流。
2.什么是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其构造组成?它的基本形式及特点、适用条件? ①定义:取水设施和泵房都建在岸边,直接从岸边取水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②构成:集水井、泵房
形式: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1)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特点:布置紧凑,总建筑面积小,吸水管路短,运行安全,维护方便;但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
适用于河岸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深且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幅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在取水量大、安全性要求较高时,多采用此种型式(2)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
特点:①集水井和泵房分开建造,泵房可离开岸边;
②建于地质条件较好处,因此可使土建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③但吸水管较长,增加了水头损失,维护管理不太方便,运行安全性较差。
适用于当河岸处地质条件较差,以及集水井与泵房不宜合建,如水下施工有困难,或建造合建式取水构筑物对河道断面及航道影响较大时,宜采用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3.什么是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它的基本形式及其构造组成是怎样的? ①定义:在河心设置进水孔,从河心取水的构筑物 ②构成:取水头部、进水管、集水井、泵房
形式:自流管式,虹吸管式,水泵直接吸水式,桥墩式,湿式竖井泵房,淹没式泵房
4.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常见的取水头形式有哪些?适用条件。取水头部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取水头形式:
① 管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江河水质较好、洪水期浊度不大、水位变幅较小的中小型取水构筑物。
② 蘑菇式取水头部:适用于中小型取水构筑物。
③ 鱼形罩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水泵直接吸水的中小型取水构筑物。④ 箱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水深较小、含沙量少、冬季潜冰较多的河流。
⑤ 桥墩式取水头部:适用于中小型的取水构筑物和水深较小、船只通航不频繁的河流。⑥ 桩架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流速较小、水位变化不大、有足够水深、河床可打桩且无流冰的河流
⑦ 斜板式取水头部:适用于含沙量大、粗颗粒泥沙占一定数量、枯水期仍有较大水深和较大流速的河段,我国西南地区采用较多,对从山区河流取水的小型工程也较适用。
⑧ 活动式取水头部:适用于枯水期水深较浅、洪水期底部含沙量较大的山区河流,在中、小取水量(100~1400m3/h)时采用。取水头部设计的一般要求:
① 取水头部应设在稳定河床的主流深槽处,有足够的取水深度;
② 选择合理的外形和较小的体积,以避免对周围水流产生大的扰动,同时防止取水头部受冲刷,甚至被冲走;
③ 在可能的冲刷范围内抛石加固,并将取水头部的基础埋在冲刷深度以下; ④ 取水构筑物的取水头部宜分设两个或分成两格。
⑤ 取水头部应防止冰块堵塞和冲击,并防止船只、木筏碰撞。5.什么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适用条件是什么?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由浮船、锚固设备、连络管及输水斜管等部分组成。
适用条件:河流水位变幅在10—40m或更大,水位变化速度不大于2m/h,取水点有足够的水深,河道水流平稳、流速和风浪较小、停泊条件好,河床较稳定、岸坡有适当的倾角(20~60度)。
6.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组成和适用条件是怎样的?
缆车式:构造组成:缆车,坡道,输水斜管,卷扬机房,活动接头。
适用条件:水位变幅10~35m、岸坡稳定、倾角为10o~28o、地质条件好的地段 7.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分为哪几种形式?如何进行选择?
(一)斗槽的类型按其水流补给的方向可分为顺流式斗槽、逆流式斗槽、侧坝进水逆流式斗槽和双向式斗槽。
(1)顺流式斗槽:适用于含沙量较高但冰凌不严重的河流。(2)逆流式斗槽:适用于冰凌情况严重、含沙量较少的河流。(3)侧坝进水逆流式斗槽:适用于含沙量较高的河流。
(4)双向式斗槽:适用于冰凌严重且泥沙含量高的河流。
(二)按照斗槽伸入河岸的程度,可分为:
(1)斗槽全部设置在河床内:适用于河岸较陡或主流离岸较远以及岸边水深不足的河流。(2)斗槽全部设置在河岸内:这种型式适用于河岸平缓、河床宽度不大、主流近岸或岸边水深较大的河流。
(3)斗槽部分伸入河床:其适用特点和水流条件介于以上二者之间。8.弯曲河段应如何选择取水位置?
凹岸泥沙不易淤积,水质较好,较好的取水地段。
9.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哪几种类型?简要叙述各类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①管井: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
②大口井:有井室、井筒及进水部分(井壁进水孔和井底反滤层)组成,适用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③复合井: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器组成,适用于地下水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能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厚度,增加井的出水量。
辐射井:由大口径的集水井与若干沿井壁向外呈辐射状铺设的集水管(辐射管)组成。适用于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度大的含水层。还可用于位于咸水上部的淡水透镜体开采。具有管理集中、占地省、便于卫生防护等优点;
④渗渠:通常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检查井和泵站组成。分集水管和积水廊道两种形式。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的地下水。
10.什么是管井,构造包括哪些?各部分功能如何?
定义:俗称机井,是地下水构筑物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组成:通常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1)井室:安装水泵(深井泵、潜水泵、卧式泵)
2)井管:强度足够、光滑圆整、抗腐蚀、内径大于水泵最大外径100mm 3)过滤器(核心部分)
① 作用:保持取得最大出水量,延长使用年限 ② 组成:过滤骨架(管型、钢筋型)、过滤层(缠丝和滤网、砾石)③ 类型:缠丝、包网、填砾、笼(筐)状 ④ 直径、长度及安装部位
d≥d标定+50mm D≥Q/πLvn L不宜超过30m 4)沉淀管:2~10m,防砂
11.增加管井出水量措施有哪些?
(1)真空井法:是将管井全部或部分密闭,进行负压状态下的管井抽水,达到增加出水量的目的。
(2)爆破法:适用于基岩井。通常将炸药和雷管封置于专用的爆破器内,吊入井中预定位置起爆,以增强基岩含水层的透水性
(3)酸处理法:适用于可溶岩地区,以扩大串通可溶岩的裂隙和溶洞,增加出水量。12.管井在运行中出水量减少一般有哪几种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一:过滤器进水口尺寸不当,缠丝或滤网腐蚀破裂,接头不严或管壁断裂等赵成砂粒流入而堵塞。更换过滤器、修补或封闭漏砂部位。
原因二:过滤器表面及周围填砾,含水层被细小泥沙堵塞。用钢丝刷、活塞发、真空发洗井。原因三:过滤器表面及周围填砾,含水层被腐蚀胶结物和地下水中析出的盐类沉淀物堵塞。用18%—35%工业盐酸清洗。
原因四:细菌繁殖堵塞。氯化发或酸化发。
原因五: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回灌补充、降低抽水设备安装高度。原因六:含水层中地下水流失。隔断。
13. 根据集水和取水方式,井群系统可分成哪几类并简述其适用条件。1)井群系统:自流井井群 虹吸式井群 卧式泵取水井群 深井泵取水井群 14. 大口井、辐射井和复合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大口井:地下水较浅且较丰富的地方,辐射井:可开采厚度较薄(大口井不能开采)埋深大(渗渠不能开采)的含水层。复合井:用于地下水水位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能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厚度。15. 大口井进水方式有哪几种?出水量理论计算与管井有何同异?(1)井壁进水、井底和井壁同时进水。(2)井壁进水按水量的计算公式 井壁井底同时进水时,出水量为井底与井壁进水之和
16.在什么条件下宜采用渗渠取水,有河流补给的渗渠一般有哪几种布置方式?
优点:截取浅层地下水,也可集取河床地下水或地表渗水,细菌较少,硬度低,矿化度低。缺点:施工条件复杂,造价高、易淤积,常有早期报废的现象,平行于河流布置,垂直于河流布置,平行和垂直河流组合布置。17. 渗渠出水量衰减一般由那些因素引起,如何防止?
(1)渗渠的於塞,除了重视河段的选择和合理布置渗渠外,还应控制取水量,降低水流渗透速度,提高反渗层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要求。
(2)水源,设计时应全面掌握有关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对开发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及河床变迁趋势等影响水源的问题有正确的评价。第七章
节约用水(water conservation):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节水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制定用水定额,逐步实行计划管理;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污水再生回用。
工业节水措施: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逐步实现节水法制化;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节水技术: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局部灌溉;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技术;波涌灌溉;渠系灌溉;田间节水与农艺节水;负压差灌溉;节水管理。
中水:再生水可供给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河道景观灯作为地质用水,其中办公楼、宾馆、饭店和生活小区等集中排放的污水就地处理后回用与冲洗厕所、洗车、消防、绿地等生活杂用 第八章
1.水资源保护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应该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保护与管理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水资源保护的任务和内容:
(1)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并加强其能力建设,切实落实与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合理分配;
(2)提高水污染控制和污水资源化的水平,保护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系统;(3)强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战略性研究;
(4)研究与开发与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修复有关的现代理论、技术体系;
(5)强化水环境监测,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依法治水和管水;
2.水质评价方法:一般统计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浓度级数模式法,hamming贴近度法。
下面几种用的较广泛:单要素污染指数法,内没落指数,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法
YUE JUN 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可视性强,易于发现,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水质恢复。
地下水污染的特征:隐蔽性,难以逆转性,延缓性。水源污染的三要素:污染源 污染物 污染途径
水资源保护措施;①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③综合开发地下水额地表水资源④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⑤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⑥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⑦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①补充地下水量,增大含水层的储存量,进行季节性和多年性调节②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孔隙水压力,控制地面沉降③防止和减少海水入侵含水层④改善地下水水质⑤改变地下水水温(地源热泵原理)⑥保持地热、天然气和石油底层的压力
地下水源卫生防护带:第一带为戒严带,该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粪坑等污染源;第二带为限制带,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第三带为监视带,应经常进行流行病学的观察。
污染包气带土层治理:目前大多采用换土法、微生物治理技术、焚烧法、表面活性剂、吹脱法、植物修复等。
污染地下水治理:物化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反应墙技术;抽出-处理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课本第329-332页
海绵城市: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水资源总量,某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补给的有效数量总和,即扣除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部分
水资源可利用量: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水资源承载力:
第一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基于区域水资源总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通过可持续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综合因素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
第二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以区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水资源总量能够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第五篇:浅谈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我国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必须从整体出发,统一管理,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节水调水措施和水资源再生利用等。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现状、水污染、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我国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随着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仅仅重视水处理的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从水源开始的水质保障和水资源保护。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各种用水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保护与利用水资源以及保证水源的水质是关键。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污水再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污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是其水质,以不同回收利用为目标的污水处理是赋予再生水水资源价值的必要条件。
我国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不良的水资源管理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的污染、甚至无水可用。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与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是我国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而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径流深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四大流域片的耕地多、人口密,淡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的18%左右。
在西部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区为我国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而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丘陵区和三江平原,气温既低、湿度又大。
我国东北平原,黄河、淮河、海河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下水补给以降雨为主;而在西北内陆盆地则主要以河川径流补给为主。南方山区地下水补给量大;而东北西部、内蒙和西北内陆河山丘区径流补给少。
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水资源人均水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3、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极不平衡。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建造水库;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拖移冰山;恢复河、湖水质;合理利用地下水。
3、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改革用水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严重和效率低的状况。
4、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普及城市下水道,大规模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以上的污水处理技术。
五、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1)调节气候。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占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
2)水流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流动的水开创和推动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观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水可以输送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营养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由水来输送,可以把污染物进行稀释扩散。
4)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水是生命原生质的组成部分,并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还是生物体内外生物化学发生的介质。因此,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的水循环已大大偏离了它的自然状态,水的流动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口迅速增长,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污染了水体,森林破坏改变了蒸发和径流方向等,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世界面临着水危机。
六、节水的途径及重要意义
节水主要包括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三个途径。
农业节水可以实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由于工业用水量大、供水比较集中、节水潜力相对较大,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制,控制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废水的排放量,使排放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得到控制。主要通过降低工业用水总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城市生活节水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居民节水观念,鼓励节水,创建节水型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网,加强管道检漏工作,防止漏损;开发、推广和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适当运用经济杠杆节水。
节水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节水可以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缓解当前用水短缺的突出矛盾,更有利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节水可以减少水费开支,降低产品成本,减少给水和排水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削减给水厂和污水厂的建设数量或规模,降低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3、节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减少水体污染,维护河流生态平衡,避免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对野生生物、湿地和环境美化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4、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节水可以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从而提高正常年份的干旱预防能力。
七、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面临的课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