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吐鲁番市老粮仓保护与利用汇报材料
吐鲁番市老粮仓保护与利用汇报材料
吐鲁番市老粮仓位于吐鲁番市老城路街道广场社区老城路中段,开元宾馆后,自2003年4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其保护工作,先后多次组织清理周边环境,对其挂牌保护。现将老粮仓基本情况及近年来的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老粮仓遗址基本概况及历史沿革
老粮仓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仓房为房式仓,土木结构,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10米,总面积为15400平方米,据记载总仓储容量为428万公斤。目前老粮仓东靠市供销社,西、北面均为市政府家属院,南面是开元宾馆。现存八间房仓,北面二间大仓,东西两面各三间仓,还作仓库之用,用于存放货物。原建筑粮仓共十四间,是四合院布局,东西建仓三间,西面建仓五间,南面建仓二大间,北面建仓二间,院内建仓二间,中间有一座盖棚,以便通行车辆,院西有一凉棚为收粮之用,院内有粮食晒场,东南角均有马厩,还有水库、饭堂及住房,仓库墙体全部用土坯砌成。
粮仓是中国古代军队屯粮、储粮设施,专门用于囤积、储备粮食。平时,在粮仓内储备囤积粮食,当发现紧急情况时,粮仓内的粮食可供军事、民用、赈灾等多种用途。
吐鲁番作为古代西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使其在西域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吐鲁番盆地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和伊吾、楼兰并称西域之门户,是控扼古代东西交通大动脉的咽喉。它东通敦煌,向北、西、西南和南联接西域全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中央政府治理西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吐鲁番盆地经两汉、魏晋的开发经营,到了唐代则建立了比西域其他地方更为发达的粮草囤积制度,吐鲁番现存的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则是其由军屯向民屯转变的历史物证。在唐代,粮食储备和军事防御是必不可分的,只要有军事设施,则必有粮仓储备粮食。到了清代,粮仓的建设则是清政府对新疆全境控制的棋盘布局,现存老粮仓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清政府对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在军事布置上的考虑。
老粮仓是吐鲁番市物资储备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遗存,吐鲁番市位于边疆,因此,它的军事储备类文物古迹可直接反映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和建设关系,是领土关联的直接历史物证,是中国文化遗产中涉及历代军事体系的遗存群体。
二、对老粮仓开展的保护工作
老粮仓在解放后,由国家粮食部门管理,继续做为粮仓使用,在粮食计划供给体制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8年粮食体制改革后,老粮仓做为国有资产交由市国资委管
理。鉴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2003年4月,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积极对其展开保护工作,定期进行巡视,开展了防火、防盗、保护等一系列文物保护一宣传工作,要求业主对木质建筑材质统一进行防火处理。文物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执法,清理整顿老粮仓周边环境,对开元宾馆冬季取暖用煤随意堆放、倾倒废渣行为及时进行了制止,要求其恢复老粮仓清洁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老粮仓的保护力度,我们专门委托新疆西域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老粮仓做了保护加固方案。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我局计划先对老粮仓进行本体保护,积极争取上级的保护资金,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再对老粮仓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老粮仓保护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在仓体保护的基础上,设置文保管理机构,加强对老粮仓本体保护的同时尽量全面恢复老粮仓原始容貌,展现老粮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利用现有的8间仓房,建成博物馆,展示吐鲁番的历史物证,让吐鲁番更多的历史文化走出新疆,走向世界。
初步计划一间仓房展示吐鲁番的民俗风情,维吾尔民族的生活用具;一间仓房用于展示吐鲁番历史上各种和粮食有关的物品、器具等;一间仓房用于作为钱币展示厅;一间仓房用于作为文物收藏爱好者收藏品的展示;一间仓房作为陶器展示厅;一间仓房用于展示古代人民衣物服饰展示厅;剩
余两间仓房作为文物仓库。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老粮仓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其周围频繁的商业活动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对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因我市财政困难,对老粮仓的保护没有专项资金,虽然年年在维护,但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对其破坏的程度不容小视,现急需老粮仓保护项目维修资金。
吐鲁番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第二篇: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
第三条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整治、绿色共享、军民融合原则,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拓展公众亲海空间,与近岸海域、沿海陆域环境管理相衔接,实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军事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国家海洋局牵头负责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国家海洋局会同军委联合参谋部、国防动员部建立海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军事安全与开发利用,协调做好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保护工作。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五条 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
第六条 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沿海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岸线资源调查、自然岸线认定和保有率统计工作。
第七条 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海岸线修测工作。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修测成果经国家海洋局审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章 岸线分类保护
第八条 国家对海岸线实施分类保护与利用。根据海岸线自然资源条件和开发程度,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个类别。
军队管理使用的海岸线,其保护利用纳入国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范围。第九条 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自然岸线应划为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线。
严格保护岸线按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明确保护边界,设立保护标识。
除国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的保护范围内构建永久性建筑物、围填海、开采海砂、设置排污口等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条 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应划为限制开发岸线。
限制开发岸线严格控制改变海岸自然形态和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活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严格海域使用审批。
第十一条 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应划为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工业与城镇、港口航运设施等所在岸线。
优化利用岸线应集中布局确需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占用岸线长度,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
第十二条 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技术规范,指导监督省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口整治规划等涉及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规划,应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管理要求。第三章 岸线节约利用
第十三条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和本省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制定自然岸线保护与控制的计划,并分解落实。
第十四条 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确需占用自然岸线的建设项目应严格进行论证和审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应明确提出占用自然岸线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结论。
不能满足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和要求的建设项目用海不予批准。
第十五条 占用人工岸线的建设项目应按照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海控制标准,提高人工岸线利用效率。
第十六条 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应优先采取人工岛、多突堤、区块组团等布局方式,增加岸线长度,减少对水动力条件和冲淤环境的影响。新形成的岸线应当进行生态建设,营造植被景观,促进海岸线自然化和生态化。
第十七条 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应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岸线。除生产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岸线区域外,均应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开放。
海洋休闲娱乐区、滨海风景名胜区、沙滩浴场、海洋公园等公共利用区域内的岸线,应由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公益用途。第四章 岸线整治修复
第十八条 国家海洋局负责编制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五年规划及计划,建立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五年规划及计划,提出项目清单,纳入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第十九条 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整治修复技术标准,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重点安排沙滩修复养护、近岸构筑物清理与清淤疏浚整治、滨海湿地植被种植与恢复、海岸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
第二十条 中央财政海岛和海域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海岸线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海岸线动态监视监测,及时掌握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动态信息。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情况现场巡查,及时核查上报违法占用海岸线情况。
第二十二条 国家海洋局定期组织海岸线保护与利用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占用海岸线的违法用海行为,对违法用海占用、破坏自然岸线等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第二十三条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对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海岸线保护与利用情况督察,对地方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等监督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不力的,进行警示约谈。
第二十四条 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对违规审批占用自然岸线用海项目、未完成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自然岸线保有率不达标的地区,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项目限批,暂停受理和审批该区域新增占用自然岸线的用海项目。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论文
浅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
学院:园林园艺学院
姓名:晓林 学号:2011610186
【摘要】:土地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口的增长给土地资源造成极大地压力。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土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就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提出了对如何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意见与对策。【关键词】:土地资源 利用 保护
土地健康 可持续发展对策 前言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从资源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先天不足,而且土地数量在不正确的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正在迅速减少,土地质量退化、生态恶化的问题同时存在。所以,按照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非常必要。土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赖以存在的根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较多,但是由于我国人中多,人均占有面积就很少。而且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生产力因地域的差异较大。因水热提交、地质组合等因素,造成我国有多重多样的土地类型,但是这些土地类型分布不够均衡。
1.2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最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等提供相当多的土地资源。一些城市盲目建设、乱设开发区,导致土地资源逐渐减少。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 大力建设“形象工程”,乱使用土地,造成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 给土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1.3土地资源质量的退化及生态破坏,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①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地的养分逐渐亏缺,据统计世界土壤养分不足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②是水土流失。过度的开垦, 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使上游土地肥力严重下降,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给下游的河道、水库造成淤积,给沿河生产发展和人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土壤盐渍化也是面前土地资源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分布,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由于错误灌溉导致失败的农业系统,世界因盐碱化造成土地荒废就与目前灌溉的土地一样多。各国水稻产区的土地次生盐渍化现象时常发生。
④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造成土地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三废”不断排放、农业在农田中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地污染愈加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6)推进高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城市建设中,要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嘉庆相关基础建设,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要有效体调整城市结构布局,合理规划开发,取消重复建设,减少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应本着科学施用,将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2.1土地健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
它保证了土地自我恢复能力,这种土地自我恢复能力的保证,要靠土地健康来提供保障。从土地永续利用的内容看,其永续利用包括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从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来看,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是人把自然对象按人的需要进行改造、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与破坏都和人类日益扩大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社会对自然生态的作用表现为,通过土地政策、制度及土地价值观等影响经济活动,再通过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经济是永续利用中的核心和主体决定因素。因此,土地保护应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的土地利用基础之上,单纯追求土地生态平衡的土地保护,没有抓住土地永续利用的实质内容,而土地健康正是强调在土地利用的基础上保证土地自身恢复能力的实现。2.2维持土地健康
2.2.1维持土地健康是土地保护的目标是人地关系共荣的表现,又是土地永续利用的基本前提,而土地保护又要在土地利用过程的基础上得到实现,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那么在土地保护的社会实践中,有必要引入土地健康这一概念,以替代传统的土地自然生态平衡,作为土地保护的目标。
2.2.2把土地健康确定为土地保护的目标,其对土地保护的实践指导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维持土地自身正常新陈代谢,保证土地自身恢复能力为核心,维持土地自然生态平衡,不能为维持土地自然生态平衡所束缚,而应把土地自身恢复能力的限度(自然生态阀限)作为限制人们土地利用行为的标准。
2.2.3通过土地健康标准的制定,可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诊断。当某些指标超出健康标准时候,就说明人们对土地的利用行为破坏了土地健康,应予以制止和改进。对各项土地状况变化的定量描述,从而提高了对土地利用行为监督检查的可操作性。
2.2.4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带动了农村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经济的发展又为村镇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加快建设投入,形成了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势头。健康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去检查土地保护的实施效果,从而提高了土地保护效果检查的客观性。
2.2.5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替代传统的用地分级限额审批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土地用途划分,确定各个地块或地段的基本用途(即土地用途的认可),然后制定具体利用细则,依法对土地用途进行限制,从而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其中在对土地用途进行限制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保证土地资源维持其认可用途的永续利用。把土地健康引入土地用途管制之中,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可为土地使用者明确土地开发利用行为的基本制约条件,这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行,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践操作性。
我国土地保护立法体系现状的完善 对土地保护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拓展土地保护的范围,加强地方土地保护立法,完善土地保护相关法律,加强对土地污染的防治,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开发复垦制度。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2.3 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1)加强对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大力发展宣传土地生态教育,使各地区在土地可承载的范围内指定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因此严格控制我国人口增长是解决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同时要全面提高全民的国土意识以及综合文化素质,让每个人都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2)大力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好每一寸土地,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要时刻按照《土地法》执法,严禁土地资源滥用,充分做好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做长远规划。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提地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执法力,加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能转换,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更好更完善的程序保障。(3)将强农业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林、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主要途径就是中低产田改造每种中低产田的改造都需要水利工程的投入,加强商品粮、优质等基地的建设,方便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可以有效地应付各种意外困难。
(4)加强土地资源的宏观建设。通过现有的技术条件拟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规划,通过项目建设来改善宏观生态环境,从而对土地沙化有效防治,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干旱地区土地生产力。(5)注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着重控制污染源,将强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正确合理的使用灌溉,做好对于土壤环境的检测和评价,要及时观察预报土壤破坏程度。3 结语
当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生态较脆弱,土地保护工作推进速速缓慢,乱批滥占耕地想象十分严重。土地的恶化,加剧了洪涝、干旱等不利自然环境的发生,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直接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土地资的保护,相关部门采取直接有效地措施,保护好每一寸土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土地健康引入土地保护之中,作为土地保护的行动准则明确了土地保护的内在实质也指明了土地保护的努力方向,而且为人们对土地的利用行为提出了基本原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制定各种土地类型的健康指标内容、标准,只有明确了土地健康指标内容、标准之后,才能真正发挥土地健康在土地保护中的应有作用。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地健康的认识,在观念上改变传统的维持土地自然生态平衡的土地保护概念,进而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1] 曹宇.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商务,2010,4.[2]宋敏,宋杰,高明,王静.浅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2011.[3]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 吴季松.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辩证系统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1).[5] 陈美球,赵小敏.土地健康与土地保护[J].1998.7(4).[6]周华林.我国土地保护法制体系现状及其完善:广东土地科学2004,10(5).[6] 杨军、周笃珍.关于我省土地资饵持续利用的探讨.青海科技,1997.4(2):35 [6] 育海土地科学考察队.青海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第四篇:病案利用与隐私保护
病案利用与隐私权的保护
病案中患者隐私内容
由于医学诊疗的特殊性,患者必须向医务人员陈述家族和自己的疾病史、展现自己的隐私部位、讲述自己情感的变迁、介绍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及心理状况等不愿意对外公开的个人资料和秘密。这些内容包括:
患者的一般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出生年龄、籍贯、经济状况、婚姻变化、家庭及人际关系。
患者身体存在的生理缺陷或影响其社会形象、地位,就业的身体特殊缺陷。
患者既往史如疾病史、家族史、生活史、婚姻史、生育史等。
特殊疾病如性病、传染病、遗传病、特殊疾病及死亡原因等。
各种特殊检查报告单,如血液、精液、血型等检查报告单,影像检查报告单等。
病案利用中的侵权现象
侵犯隐私权指未经他人同意非法获取、公开或使用他人生活资料,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在病案利用过程中,侵权人既可能是病案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又可能是社会病案利用者,利用者侵权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
私自公布病案中患者隐私内容:未经患者同意公布或泄露涉及患者隐私病案内容,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理缺陷、性疾患、家族史、不正常的婚姻史、发病原因等。
非法利用病案中患者隐私内容:未经患者同意擅自让他人或组织查阅病历,或改写病历有关患者隐私内容;使用患者真实姓名及照片进行科研论文交流等。
病案管理人员因好奇心或者别有用心把患者隐私当做“新闻”传播,极个别人泄露病案内容谋取非法利益。
病案收集、管理不当造成病案丢失:因工作疏忽造成病案部分内容及病案丢失,而发生患者隐私外泄。
患者隐私的保护依据
《民法通则》第140 条解释了民法通则中关于名誉权的条文规定“凡是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执业医师法》中规定“,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泄露患者的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43 条规定“, 医务人员未经县以上政府卫生部门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麻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原携带者及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1999 年5 月5 日修正的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对寄存档案的公布和利用, 应当征得档案所有者的同意”。2002 年7 月19 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指出“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查阅病历的须经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同意方可借阅,但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病案利用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加强隐私权理论研究,加快立法速度
我国在隐私权研究和保护方面较为薄弱,虽然有许多关于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规和司法解释,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诸多法律法规只是笼统、间接地提及保护隐私权,这将直接影响执法力度。因此,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立法,只有在立法的大环境下,作为部门法之一的档案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应尽快出台《病案管理法》,使病案管理、使用合法化。
加大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普及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重点提高医、护、管保护患者权利的法律意识,使各个部门和医、护、管人员充分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努力做到依法行医,依法运用各种档案资料,自觉维护患者的权利,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病案管理人员要明确病案中涉及患者隐私的内容,并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各项法律、法规来指导病案管理工作。
加强病案保护及监督
认真学习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借阅、复制规定,复制病历一律填写申请单并出示相关证明或委托人证明方可办理;本院医务人员进行科研教学一律在病案室阅读不外借;病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开放或扩大病案利用接触范围;未经患者同意,病案不允许他人或组织阅读。
监督科研人员在临床医学报告及研究中,未经患者本人同意,不得用患者的真实姓名、照片对外公开报道,也不得作为文学作品的方式报道。
加强病案管理,严格按规定收集、整理、归档,防止病案丢失,造成患者隐私的泄露。同时对病案要进行分类管理,在利用时也应区别对待。
维护病案安全、真实、原始性,不允许任何组织、个人篡改病案内容和外形特征,也不允许任何个人随意“鉴别”病案。
加强监督管理,由专人负责,明确监督职责,规范依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违规行为,要采取及时纠正,并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罚,对给单位或患者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从重处罚,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病案管理者因工作关系对每份病案都要进行收集、整理、检查、装订,对病人的隐私了解的较多,因此,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保密权就成为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中对病人的隐私要严格保密,守口如瓶,不得外泄,不得张扬,任意传播;更不能利用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
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纸张病历逐步转向电子病案的时期并不遥远,病案信息资源共享环节中涉及了患者隐私开放、利用权限扩大等问题,因此,在电子病案软硬件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隐私的保护,将病案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设置不同级别的使用权及开放权限。使病案信息在不同用户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五篇:论文·大保护 大利用
用“大保护、大利用”理念破解
凤凰古城保护发展难题
摘要
凤凰古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最吸引游客的古镇之一。随着人气的上升,小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凤凰古城发展现状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论述了旅游对解决当地民生问题的意义,辩证分析了旅游对文物保护的正、反两方面影响,重点阐述了适度牺牲短期利益对小镇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大保护、大利用”是破解小镇保护发展难题出路的观点。
关键词
凤凰古城文物旅游保护发展
凤凰,因有一山酷似展翅欲飞的神鸟而得名,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4万。自2000年,凤凰开始发展旅游,十年旅游使得这座静谧的小城闻名遐迩。从2002至2011年间,共有近3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凤凰考察指导,朱镕基总理为凤凰题词“凤凰城”,吴邦国委员长为凤凰题词“天下凤凰美”。2007年凤凰被列为“中国旅游强县”,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毫无争议地成为凤凰县的支柱产业,令凤凰成为了旅游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旅游对于凤凰民生的现实意义
1、刺激消费,拉动需求,推进经济飞速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凤凰县接待的旅游人次为108万,5年之后,这个数字翻了将近4倍,达到426万人次。2003年,凤凰县的旅游总收入为1.5亿元,门票收入1800万元,到了2008年,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9%,旅游总收入猛增为19亿元,门票收入也增加至1.29亿元。截止2012年岁末,前来凤凰旅游的朋友竟已高达上亿人次。旅游产业经济收入由2001年7430多万元提升到2011年的44.31亿 1
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0%;
2、吸引投资,促进了农业、工业和商贸、建筑、交通、邮电、通讯等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凤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旅游带动下的各产业发展效应更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收入增加、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3、宣扬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文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地域特色文化及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为世界所熟知。有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中国南方长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蜡染、茅古斯、苗银工艺、扎纸、傩堂戏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也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各色苗寨等生态文化旅游也随这一东风而起,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从整体上说,旅游业保障了政府财政收支的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
二、文物及相关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
2003—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2004年被多家媒体宣布为“中国五十个必去景点”之一,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为“中国三大古城”。十年发展,日负盛名,可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给当地经济、环境、文化陆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旅游发展与文物及相关遗产资源保护的矛盾不容忽视。
凤凰县是湘西自治州的文物大县,全县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5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伟长说,凤凰“满城风光、满城文物”,美国金介甫博士说,凤凰“是一件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这座古朴精致的文化名城虽然不大,却保存着许多古老的街巷、寺院、祠堂、亭台楼阁和名人故居,曲折宅院、石板老街、舒缓清丽的沱江和临江的吊脚楼,构成了凤凰城独具魅力的特色,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此游览、采风和考察。
近年,我县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情的文物管理运行机制,实施文物保护单位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管理权归文物部门所有、公司行使部分景点经营权的“三权
分离”模式,引进公司共同参与沈从文故居、南方长城等景点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走出一条文物的管理、保护、利用新路子,有力助推小镇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我县成功入选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然而,旅游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在对文物价值的充分发掘带来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1、文物原生环境及其周边环境遭受建设性破坏。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例如在旅游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对旅游区的地质等作出一定的环境改变,尤其是在古迹的附近开办宾馆、饭店等;
2、重建、恢复历史古迹以及“仿古”、“复古”之风盛行。当前在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面明显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热衷于对古迹遗址的修复和重建,而忽视了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实物遗存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文化遗产的价值;
3、保护的观念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个别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文物的破坏。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文物保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或者由于保护的手段不当,使得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4、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旅游开发中游客量的超承载接待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游客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游客在游览时不注意保护文物,乱涂乱刻等,都在加速文物的毁灭。
三、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物作为祖国历史文化的凝结,不仅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现实价值,而且具有越来越高、可以永续利用的未来价值。较于其他旅游门类来说,以文物为支撑和内核的人文旅游或文化旅游最具潜力。
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权衡利弊。我国当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这一过程中,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是需要妥善处理的一对利益关系,而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正符合这种利益关系的范畴。要妥善处理好两
者的关系,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旅游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而就当前古城文物的保护现状看,我们尤其要认识到: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小镇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子孙后代重要的衣食饭碗。文物的价值在于其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就必须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保护文物的原生环境,文物维修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样,地区的旅游才能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在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一方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放弃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不一定是遗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去是为了得到更多,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获得长远大利。
四、用“大保护、大利用”推进小镇的保护与发展
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之间要寻找平衡点,就不能偏离可持续的观念,实行“大保护,大利用”的举措正当其时。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要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好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原生环境,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采取“大保护、大利用”的有效举措,从根本上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和谐共融。
1、要对文物保护打出组合拳,出台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利益驱动政策”,引导全民对实施文物保护,促进旅游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主动参与。凤凰古城旅游资源密度大,知名度高,地域组合与整体优势好,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由此,应确立“大旅游”思想、大资源观念和大区域意识,树立新的开发观、资源观和市场观,强化生态意识、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旅游最佳环境,扩大旅游容量,增加文化内涵,增强动感旅游,走“市场定位、形象展示、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的开发路子,围绕一点(凤凰古城区)、一江(沱江)、一线(凤凰古城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打造三大特色品牌(名人名城、楚巫文化和民俗风情),建设旅游精品景区;
2、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保护法》、《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列入到县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内容,使各级领导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施工单位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把《文物保护法》、《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缩编成乡土教材进入全县学校和机关单位,并充分利用“文物遗产宣传月”、“5.18国际博物馆日”、“历史文化名城宣传日”等活动,对文物法律法规知识进行普及宣传。把古城20余条街巷划为严管街,把每年的12月17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宣传日,不断增强广大群众文物保护工作意识,使市民的保护意识由“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氛围;
3、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确保文物安全。把文物安全工作列入各级领导责任目标。县、乡(镇)、村各级政府层层签订文物安防责任状。文博单位健全安防机构,完善了安防设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专门聘请的保护人员。县文物部门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多次带领安防小组成员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加强与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的横向联系,每年都制定文物安全联合检查工作方案和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文物安全检查和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有效的遏制文物犯罪的发生,确保文物安全。同时,不断加大城建中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在土地开发中始终把保护文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文物部门为第一审批单位,严格把关,防止乱拆乱建,破坏文物事件发生;
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文物安全基础设施。我县2006年投入80万元修建文物仓库,2011年下达县级文物普查及维修经费71万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日常工作经费140万元。其中,投入经费37万元对库房安装电子报警、监控录像、防盗防潮等设施,并纳入公安监控系统,文物库房有了安全可靠保障;投入经费50万元对国保单位沈从文故居和凤凰古城堡进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投入120万元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潭书院,启动肖纪美旧居保护维修工程、准提庵黄永玉壁画修缮维修工作,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古城区内马王庙、城隍庙、朝阳宫等我县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保护。
“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待了上千年”,环山绕水、钟灵毓秀的凤凰古城已
成为旅客不能抗拒的旅游胜地。坚持“大保护、大利用”的理念,着眼全局,从整体出发,合理思辨,认真统筹,左手策马,右手呵护,建设更美更和谐的湘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