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章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第七章 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掌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途径,正确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授课时数:4学时
三、本章基本概念
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四、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问题的引入: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当时中国确定的目标是用20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7%~8%以上。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相信,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如此落后,能够实现长达二十年时间的高速增长。
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亚洲的“四小龙”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与“四小龙”有很大区别,仅我国东南沿海五个省份的面积就是“四小龙”的五倍,人口是其四倍,然而我们实现了持续2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世界上许多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就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贡献,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创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问题的提出: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说法。其实,所谓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过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后来又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将其概括为两个字:“改革”。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改革理论?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引起和决定这对矛盾的根本因素。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力性质和要求不断改变自身形式,是这一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在阶级社会中,当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就必然起来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批评了苏联领导人和理论界的错误观点。毛泽东指出:说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出色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毛泽东未能找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失误,他仍然沿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理论观点,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的途径来解决这些矛盾,在探索中陷入了失误。
3.邓小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指出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思路,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充分肯定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论断,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透彻地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
判断一次社会变革是不是一次革命,最根本的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因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推动力。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改革就是要清除这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和弊端。改革要求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这种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所具有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刻性使改革成为一种革命。
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治革命,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它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亚于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对象、方式和目的决定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对象不是人,而是旧体制。我们的改革是要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而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对象认识的变化,促进了改革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的渐进式的改革。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和党的基本路线,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可举例: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在我国改革中的表现(“价格闯关”、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对比中、苏改革的异同。)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场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到某些阶层和个人的利益和权力,但是归根到底这是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改革,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基本出发点。人民利益标准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三个代表”思想的落脚点。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人们就可以大大解放思想:一切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都应当大胆采用,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而一切违背这个标准的东西,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革命”,都应当大胆加以革除。
“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了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涉及经济,还包括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社会物质关系,也是对思想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将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革故鼎新的深刻变动。
1.从改革所涉及的内容看,改革是全面系统的: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等领域,既涉及到生产关系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又牵涉上层建筑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可举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社会分配方式改革等)
2.改革所引起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更是巨大。(举例)
3.改革开放的初期,面对巨大的阻力,改革的风险和艰巨性不亚于第一次革命。(举例:小岗生产队分田到户)
改革越深入,越要涉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现代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可以当前经济改革热点为例简要分析)
改革,就是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进行部分质变的通用方式,也是一种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期盼。改革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三者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另外两者,而且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也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给人们带来实在的利益,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必须把握改革力度,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由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把改革力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二,发展是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个战略思想。”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在国际上,要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事务中起更大的作用,也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从而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充分显示出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是政局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失。”我们要改革,要发展,可是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整天处在动荡之中。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再好的愿望也要落空,再好的计划、方案也无法实施。仅有稳定的政局还不够,还必须做到现行的基本政策稳定,如果政策变来变去,其结果同政局不稳是一样的。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妥善处理,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当然,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四,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失时机地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学时)问题的提出: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这是开放前后的深圳,开放前的深圳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而今天的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右边是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后给深圳的题词。而邓小平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正如20多年的实践给予对外开放政策的肯定。从深圳这个小小的窗口的巨大变化中,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这是源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附图片)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两句非常通俗的话来概括: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这两句话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所谓“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就是说世界各国不论地处何方,也不论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怎样,都需要与别的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开放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其中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世界市场形成初期,马克思就提出,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为什么这样说?马克思认为,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标志形成的大工业生产,消灭了以往各国自然形成的孤立状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一理论观点为我们制定对外开放理论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想启示。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开始融为一个整体。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形成了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生产,比如波音客机的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在那时就已经突破国界扩大到国际范围,形成了多国协作生产的国际分工体系。而生产的国际化,结果是什么呢?——直接推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910-1937年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仅为1.9%,1965-1980年提高到6.6%,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大大提高。
这些都表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已经遍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样,一方面,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要求世界范围的开放,另一方面,它又为世界的开放提供了必要基础。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象欧共体的建立,还有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及东亚四小龙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并利用这一趋势使自己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所以,正是在对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上,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那时的中国,刚从十年浩劫中清醒过来,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了后面。但这种落后,不仅是这十年造成的,也和中国的历史进程有关。就像邓小平说的,我们的老祖宗也吃过这个苦头。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没能从新中国一建立就实行开放政策呢?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以及一些片面理论的影响,比如当时建立在两大阵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再加上我们自己“左”的错误认识,因此,拒绝向西方学习,也不敢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形成了事实上的闭关自守状态。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我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外出口还不到世界出口额的1%。而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几乎全部中断。
对这一时期怎么看,邓小平讲了四句话:一是“人家封锁我们”;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三是“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来很多东西”;四是“这二十年是世界蓬勃发展时期”,把这四句话连贯起来,就是说尽管这22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都抵不上关起门来搞建设遭受的损失。我们错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而同时期,韩国通过扩大出口和发展制造业,创造了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汉江奇迹”,人均GDP增长近9倍;同期出口更增长了近30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日本也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短短13年时间内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当时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经济管理体制僵化、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与此同时,我们既要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挑战,这一双重任务可以说既艰巨,又紧迫。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国际政治方面,和平的曙光开始出现;在国际经济方面,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能不能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怎样利用这些新的机遇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从中国历史沉痛的经验教训中,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中,从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中,邓小平看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要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所以,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种种对开放的疑虑,邓小平仍然果断地决定抓住这一历史性转折的机遇,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将对外开放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方针。从此以后,中国走上日益开放的道路。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点
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除了刚才讲到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还包括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点。
1.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统一
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关系。
中国从1978年以来,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参加国际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国际,也对我们国内的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放促使我们面对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使我们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大更快的开放成为人们迫切的要求。但随着开放的发展,就象许多同学问到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而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引起了人们新的疑虑——走向全球化的进程真的就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吗?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早熟而产生的问题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警告:如果发展中国家过快、过早的实行了对外开放,只注重开放而忽视了改革国内体制作相应支撑,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一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竞争”,甚至带来极大的风险。就像有学者比喻的:世贸组织的规则像是不分重量级别的拳击比赛,在看似公平的规则下却允许轻量级选手和重量级选手同时进入场地比赛。所以一时间人们惊呼“狼来了”,甚至得出我们不要急于加入甚至不要加入世贸组织的结论,打好篱笆筑好桩再说。而入世后,又有不少人担心“进口潮”的出现冲击了国内的产业。的确,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对有的人来说加入WTO意味着财富和机会的增加,意味着更多更便宜的消费选择;而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意味着失业和贫困的加剧——比如对我国农业的巨大冲击。如果我们放慢开放的速度,或许有的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会获得暂时的生存空间,但是整个中国的竞争力却会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仔细想想,我们最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最终走向世界,同世界各个强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所以,我们只有尽早的开放,尽早的感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尽早的用国际市场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改革自己,才能更快的发展经济,最终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就像经济学中经常讲到的“鲇鱼效应”,在鱼群中放入几条鲇鱼,的确会有一些鱼累死、饿死甚至葬身鲇鱼之腹,但更多的却是在生存的挣扎中,强健了体魄,更赢得了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只有在主观上更加努力的改革国内的体制,解决束缚我们手脚的各种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正是要通过对内改革来解决对外开放的负效应!可见,对外开放是我们对内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而改革又为我们更好的开放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改革和开放是互相促进,互为推动的。
2.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绝不是一时的、仅仅为了摆脱困境而提出的权宜之计,而必须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决策。毛泽东最早提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观点,邓小平则从国内中心任务的需要出发,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经济接轨这个大趋势出发,提出了“面向世界”的观点,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在讲到“两步走”战略设想的时候,邓小平曾对为什么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做过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他说,“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到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科技与对外交往也更加频繁。所以,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将始终是我们长期的根本的战略方针,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3.对外开放是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开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能够最终“走出去”。我们吸引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们经济发展的实力。这一目的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就会失去根基,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甚至会使中国成为他国的附庸。
回顾旧中国的历史,我们曾有深刻的教训。实际上,解放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曾有过较快发展,有门类齐全的商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黄金市场,也有产权明晰的公司和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比如壳牌、骆驼、三五„)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发展民族经济的独立主权,结果不但没有享受到国际经济交往的好处,反而深受这种联系紧密之害。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萧条,当年中国工厂资本额就下降了46%,1934年竟比1928年下降了 85%,受损害的程度远远高于危机发源地美国。两次世纪大战时期,由于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中华民族私有工业曾一度获得较快发展,但是大战一结束,西方各国的跨国公司立刻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民族私有工业顿时陷入严重萧条,1946年,中国沿海22个城市中,有60%的民族私有企业停业破产。这充分说明,利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机会固然重要,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主权更为珍贵。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要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当然,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等于盲目排外。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除其糟粕,是我们始终要遵守的原则。对此,邓小平曾提出一系列在引进和学习中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引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要以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发展的等等,烟台开发区在90年代提出的引进外资四不要,如引资不含先进技术的不要,破坏环境的不要等等,都反映出:我们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还是这句话,开放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走出去”。“世界工厂”名称从英国转到德国,20世纪到美国,70年代到日本。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中国为“世界工厂”。面对“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喧嚷,需要的是冷静、理智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客观分析全球经济,中国现在还说不上是“世界工厂”,而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这要求我们既冷静而务实,又自信而努力,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相信中国一定能建成为“世界工厂”。
三、对外开放格局与对外开放伟大意义 1.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同时它又指导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兴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始了我们熟知的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 从东南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
所谓“点”,就是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什么特殊优惠政策?比如79年对台湾商品实行免税进入大陆的优惠措施,仅一年时间,两岸贸易就从2100万美元增加到3.9亿美元!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所谓“线”,即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了沿海 14个港口城市,实现了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的扩展。从1985年开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是我们对外开放由线到面的扩展。1985年海南岛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进一步开放;1988年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大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不仅给上海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在上海的街道上,一个小孩问他的母亲,是不是到了外国,或许在小孩儿的眼里,现在的上海已经和他在电视上、图片中看到的外国的大城市相差不远了。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拓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开放促开发,将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名
称 经济特区
总
数5 32 9 18 53 15 13 14
其中1992年新增
0 18 9 18 26 11 13 14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保税区
边境对外开放城市
边境经济合作区
看图表:我们许多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在92年新增加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发展,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的开放和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亿美元******959820012005年度投资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看图表:1992年以来,外商投资开始成倍增加。1993年一年新增的外商投资金额比前12年的总和还多。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更超过了美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充分显示出外商直接投资人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是以“引进来”为主。通过积极引进大量的国内急需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与客观必然性,面对经济、科技的全球化,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以新的战略眼光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
(1)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和深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首先,在加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形成了全国对外开放均衡发展的局面。
其次,实现由“区域模式”向“产业模式”发展,逐步开放新的领域。
第三,实现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实行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既对外开放我们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往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提高我国的竞争能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利大于弊。利弊问题主要与两个问题有关:一个是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一个是逐步开放我国市场,逐步达到世界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和逐步开放市场,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有利于我们根据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有利于我们建设一套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外经贸法制体系,促进在经济工作中依法办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要求其他国家必须对我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如美国必须给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待遇,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有好处。同时,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也要有足够的估计。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行业和商品会受到很大冲击,还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加入世贸组织,还要花更大力气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的市场。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只有实施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才是全面意义的开放。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上参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国际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利益;才能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须长期实行的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就要善于借力,善于借用国外资金、技术等力量。积极利用外资,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借力方式。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吸收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要努力扩大出口,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推进对外开放。为此,必须抓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第二,要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第三,要优化进口结构。进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第四,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第五、完善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第四,特区经济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那种认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对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动摇。”也就是说,经济特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特区也要随之发展。原来靠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而形成的特区的一些特色,自然要有所变化。适应新形势,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整体经济水平上来.要使特区工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3.对外开放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最首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开放就是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路。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获得了全面的进步,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事实和数据也许有些枯燥,但它却最直接、最雄辩的证明了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1)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2年10.2398万亿人民币,从1986年突破一万亿元到2002年突破10万亿元,我们只用了16年时间,从1978年到2000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表现在:第一,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第二,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改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改善:开放不仅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使人民生活的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的收入都在成倍增长。
这些都是有形的具体的数据指标,而对外开放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更为深刻。从以前的拒绝开放,到现在积极的融入开放;以前不可想象、难以理解的东西也变成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还记得以前的初中英语老师怎么也解释不清什么是ten-speed bicycle,十速变速自行车,当时中国有各种牌子的自行车,可就是没见过能变速的自行车,现在,各种变速山地车、赛车、已经成为大街小巷常见的代步工具。以前一个手脚能活动的洋娃娃都能让我们爱不释手许多年,现在连美国小孩手里的玩具也八成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2)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大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为我们实现“三步走”的战略打下了坚固基础,更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新中国的建立第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第二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活跃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总体实力都大幅度上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4,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世界银行专家评价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而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现在,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成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世界公认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题为《21世纪谁主沉浮》的长篇文章,认为在21世纪,“中国将得最高分”。这充分表现出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5.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6.“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8.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10.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1.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2.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提高?
第二篇:强国之路读后感
30个历史关键,30次历史选择
——《强国之路》读后感
赵惠建
本书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的30个关键性事件,旨在回顾共和国繁荣富强之路、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之道,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崛起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不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日益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而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征程中的领导风范,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强国之路,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1949年的开国大典这个历史事件,在国内,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而在国际上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953年到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经济政治情况都不容乐观,在78年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使得党的历史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且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
92年起建设的三峡大坝将源源不断的、清洁的和价格合理的电力,送到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促使全国形成统一的大电网,极大地增强供电的安全性和互补性;98特大洪水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同时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1
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素质,引进外资,有利于中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予世界市场的经济竞争,改善中国出口贸易的国际条件,扩大我国出口;03年非典中国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和决策防止非典工作,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中华民族经受了又一次考验,终于战胜了非典;08年奥运会将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促使中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为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本书特别选取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结尾,科学发展观作为治国纲领,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人类进步的导向,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确信无疑地被认同。我们对它的文化思想与人生指导价值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却发现还没有更多的人对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公理、正理、科学的公信作出过解释。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考虑到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新社会。
第三篇:坚持改革开放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保持全党全国人民良好精神状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无数历史事实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它就是形象、就是意志、就是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始终保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
改革开放,强调的是把握路径和增强动力问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全方位、各领域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等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我们的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党在新时期的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动力,是兴国、强国之路。3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归功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和最鲜明的特点。
当前,我们在改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要破解难题必须继续依靠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舍此别无选择、别无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部署,保持改革开放的良好精神状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进一步扩大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7-17
第四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具有开创性的新尝试,发挥着奠基石的作用。而改革开放理论又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的支柱地位。正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交替作用下,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一、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
回望历史,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关键抉择: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实行改革开放。老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再走下去就危险了,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邓小平同志这样评价当时的情景:“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倒数第2位,是印度的2/3,日本的1/20,美国的1/30。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城镇失业青年多达2000万,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整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等评价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建国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巨大损失,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革错误,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新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抓住机遇、扶摇而上,经济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大陆的周边出现了“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实现了经济腾飞。在“内忧外压”之中,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已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当时,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1分钟起落1架飞机,1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小时起落2架,还被搞得手忙脚乱。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之大令人震撼,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压力之巨,也前所未有。
在这样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邓小平代表全党发出呼吁:“我们要赶上时代”。为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再不实行改革开放,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点正是推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思想。也正是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期,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可见,改革开放是我们站在十字路口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没有动摇的理由。改革开放创造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即使是遭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仍然创造了GDP增长8.7%的世界经济奇迹,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和处于世界第二位的日本相差无几。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跨越。30年前的“后发展国家”如今被国际社会誉为“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好评。
改革开放也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代世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的波澜壮阔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住了、站稳了。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挫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改革开放以其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有一些杂音,有怀疑和责难的声音。有人说“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改没了,改向资本主义了”。这是怀疑改革的正确方向,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与实与理都严重不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变,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始终不变,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不变,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不变。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这些“不变”,才使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邓小平同志说,搞改革当然要改变很多东西,但“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老祖宗不能丢!”可见,改革开放绝不会改向资本主义,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会更加巩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会更进一步增强。
还有人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的。这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等同论,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成是对立的对立论,这种论调是不对的。事实上,英国、法国、日本等都有经济计划,都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就是自称经济最自由的美国,为应对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政府亦频频出面对银行、保险、汽车等行业施以援手。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当然可以有市场。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基础、分配制度、宏观经济政策上,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根本区别。我国改革开放的事实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不仅不是搞资本主义,而且是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
三、坚持改革开放决不走回头路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走回头路,就会使中国重新回到贫穷落后、僵化封闭的状态,就会丧失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宝贵发展机遇,就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就会葬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很显然,这样做人民不高兴,人民不赞成,人民不答应。
人们从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走回头路就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发展陷于停滞。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停滞不前。3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空前繁荣大好局面。抚今追昔,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走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
走回头中,就不会有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及富足安康的人民生活。人们常说,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进步,实实在在体现在人民的生活中。回首30多年,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越来越殷实的生活: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穿得美再到穿出个性,从筒子楼棚户区到现代化住宅区,老百姓的期待从满足温饱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解决生存问题变为追求全面发展。这些历史性变化从何而来?来自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一次登山时曾对陪同人员说过一句寓意深远的话——“向前走,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对于我们当时及现在乃至于未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都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和指导意义。不走回头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不是没有争论,不是没有困惑,但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关头路。我们从不断的试错之中找到的道路,应当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即使一路荆棘,我们也应当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开拓,坚持到底。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针对怀疑改革开放的错误意见和主张指出,改革开放的政策要长期保持稳定,不要受任何干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严峻,他又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世纪之交,当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时,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200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今日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惟有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才会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第五篇:强国之路30年读后感
强国之路30年读后感
还记得上课看了强国之路的视频,回来之后搜了一下竟然发现了一本书《强国之路》由于新奇就看了一下,正值老师要写读后感我就干脆写了这个读后感。第一 用发展的视野和战略,总结、观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开放 对于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个看起来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事实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因为,这些年来,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党内,人们对过去近30年的改革开放,在认识上并不是很一致的。有的人甚至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地都归咎于改革开放本身。持有这些观点的人虽然是很少的,但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对改革的共识,重聚改革的人气,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能否真正把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工作大局落到实处。而《强国之路》中的许多文章,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划时代意义,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对普通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后果等。绝大多数文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虽然与我们的渐进式改革的推进策略有一定联系,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一些关键性的改革还没有深入、到位所致。因此,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问题唯一途径。用这样的视野、高度来分析认识改革开放,不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势,研判大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由于过多地纠缠一些具体的细微末节,影响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第二 对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
众所周知,近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实行了30年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开放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要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系列陈规陋习进行变革,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环境下,进行艰难的探索,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构经济和社会秩序,加
快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同步。这就决定,中国的改革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巨大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探索从拨乱反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起步,紧紧围绕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实践。《强国之路》收入的许多论文,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归纳,如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农村改革,社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这些文章,不仅总结了上述相关领域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描绘了改革的历程,而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改革的趋势等,也给予了很多关注。有些观点颇富前展性,如强调要把握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机理、目标、途径,财政体制改革应将优先经济增长目标转变为优先社会公共服务目标,农村改革中要用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引导城乡统筹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关注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外开放中的风险防范,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防止政府改革孤军深入,改进改革的推进策略等。这些观点对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三 对未来中国的改革走向,作了前展性的预测和分析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发展,不仅关系到我们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正是从这样的高度,《强国之路》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预测。其基本的判断是: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有的文章分析了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及中国进入发展型社会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如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意义,利益关系的调整将更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等。基于此,许多论文都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协调经济、社会以
及政治等不同领域的改革关系。在当前,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并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整体上与其他改革保持平衡。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革,多位学者建议,中央应该设立独立的改革协调机构,这个机构不应该附设在一个政府部门内部,而是应归总理直接领导,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部门利益对改革的干扰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