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创区与自贸区怎样实现联动发展
自创区与自贸区怎样实现联动发展
随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自创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两大富含“创新”要素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先后获批,这是河南继获批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之后,再次站在了发展机遇的“风口”上。
自创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任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各种瓶颈,以发挥创新驱动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自贸区同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更多地趋向于跨境贸易、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主要面向的都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自创区与自贸区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前者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后者主要依赖于贸易创新。“双自”联动就是把自创区和自贸区对接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科技、金融、贸易、产业的多维度融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多要素联动,加强产学研、内外资、政社企的多主体协同。如何推动“双自”联动,促进自创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深度叠加,是河南当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快推动。
1.加快推动“双自”政策联动支持。自创区获批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构建有效支撑自创区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在科技金融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确定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把自创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成为中西部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自贸区应借鉴自创区建设经验,加快出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为自贸区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在省级层面加快推动“双自”联动发展,加快制订“双自”联动实施方案。
2.加快推动“双自”机构联动协作。本着“精简高效、交叉任职、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原则,抓紧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双自”联动建设机构,在人员配置、政策制定、设计规划、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统筹推进,加快“双自”建设。建立“双自”联动机构,可以增强政策叠加效应,统筹“双自”建设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消减政策效应,实现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3.加快推动“双自”区域联动发展。自创区以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国家高新区作为核心区。自贸区以郑州、开封、洛阳三市为三个片区。“双自”在区域上有重叠,有独立,但从全省区域发展版图来看,自创区的创新成果和自贸区的制度政策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双自”对其他区域的辐射联动,从而形成城市创新布局。依据各自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复制推广“双自”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成果创新先行先试经验,形成争创新、勇创新、能创新的良好创新环境。
4.快推动“双自”平台联动共享。我省的“双创”平台和孵化平台,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四个城市。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自创区和自贸区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推动“双自”平台联动共享,是在我省财力有限情况下促进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有效途径。实现“双自”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质检中心等平台联动共享,既节约成本,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
5.加快推动“双自”资本联动增效。自创区设立了省财政建设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专项资金,并鼓励金融机构为人才提供创业扶持、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金融创新服务,推动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新的大门。国家在推动自贸区建设时,允许创新资本跨境流动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及我省在建设自贸区方面的专项资金和金融支持等先行先试政策,缩短了产业“走出去”和资本“出海”的时间。加快“双自”资本联动,可以放大财政金融的杠杆效应。
6.加快推动“双自”人才联动创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自创区先行建立了人才改革试验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自贸区“先进区、后报关”等海关监管制度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了人才和研发设备的通关效率。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和我省开放度提升,自贸区必将以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豫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双自”人才可以实行共同开发、共同享用,实现人才不以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的顺畅流动。“双自”人才联动必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加速形成,真正实现促进改革与创新深度融合,形成“1+1>2”的放大效应。
第二篇:自贸区判断题
FTU账号为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其适用对象为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及保险机构。(F)
区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资本金可以实行意愿结汇。外商投资企业应在外汇资本金账户开户银行开立一一对应的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存放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按照真实交易原则通过该账户办理各类支付手续。(T)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根据非现场检测情况以及风险等级大小向金融机构发出相应的风险提示,风险等级可分为Ⅰ级(重度风险)、Ⅱ级(中毒风险)、Ⅲ级(轻度风险)。(F)自由贸易账户中的资金余额暂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T)部分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现金业务。(F)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含区内)机构非自由贸易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划转(含同名账户)应以人民币进行,并视同跨境业务管理。(T)
同一非金融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以通过人民币资金划转的方式办理无条件偿还贷款。(F)
金融机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吸收的自由贸易账户外币资金余额,可暂时存放境内金融机构。(F)
金融机构办理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应纳入其境外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统一管理,统一计提风险准备。(F)
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使用电子商业汇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自由贸易账户签发和转让的电子商业汇票进行相应的审核。(T)外币流动性管理需求以及币种敞口,应按相关规定在市场上平盘,同时需纳入其境内法人机构的结售汇头寸进行综合管理。(F)
监管当局对FTU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应严格遵守不得突破。根据监管部门细则要求,FTU人民币清算账户月内日终累计净额应小于等于0。(F)
区内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偿还自身名下且存续期6个月以内的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RMB贷款,偿还贷款资金必须直接划入开立在贷款银行的同名账户。(F)
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可直接进入境内银行间市场开展拆借或回购交易,无需再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F)
区内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办理新建投资,并购投资,增资等事业投资业务项下的RMB自己划转。(T)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应用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相符的领域,接入后可用于投资理财等资产管理类产品。(F)自由贸易账户可办理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F)
我行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是指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开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在上海分行内部建立的自由贸易专用账务核算体系。(T)
我行自贸分账核算业务在为自贸账户办理本外币资金的出账、清算、兑换、入账等业务时,自贸账户的前缀标识在前置业务系统的业务流转过程中全程体现。(T)我行应对分账核算业务的发展规划、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重大事项等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专项报告。(T)
在政策的业务经营与市场条件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配置应全面覆盖自身的流动性风险,资金以自求平衡为主。(T)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应通过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间的区内市场货境外市场自行解决。在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情况下,由总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T)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是指上海市金融机构依据《意见》设立分账核算单元,并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区内主体提供《意见》第三部分的投融资创新等相关业务,以及按准入后国民待遇原则为境外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F)
同一非金融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境内其他银行账户之间可办理经常项下业务的人民币资金划转。(T)
自由贸易账户是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T)
机构自贸账户资金划转可使用电子商业汇票,银行不需要对自贸账户签发和转让的电子商业汇票进行相应审核。(F)
自贸分账核算单元可以在境内开立清算账户。(T)在为FTE账户办理境内付款业务时,应在汇款附言中分别注明“境外机构FT账户划出”。(F)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贸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应要按照展业三原则进行审核,凭首付款指令就可办理。(T)
金融机构应当通过人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或同城综合支付系统办理自贸账户跨行人民币资金首付,并确保账号前缀标示全程体现。(T)自贸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需纳入现行外债管理。(F)
自贸账户发生的国际收支应该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要求进行申报。(T)
分账核算单元在上级机构开立的人民币专用账户,其资金存放细则要符合《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人行上海总部对分账核算业务与境内其他业务之间的渗透设置参数(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管理,并可进行调整。(T)
金融机构办理自贸分钟内核算业务产生的外币流动性敞口管理需求,可通过其境内法人机构金融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管理。(F)
分账核算单元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应通过分账核算单元间的区内市场或境外市场自行解决。分账核算业务可不纳入境内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统一管理们不需要统一进行风险准备。(F)银行可以自行决定开班自贸分账核算业务。(F)分账核算业务的各类风险对冲管理需求,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工具进行管理,由此产生的对外负债无需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管理。
开发银行将以上海分行为单位一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FTZMIS系统。(T)客户可以自行决定在自贸账户下开办境内外证券投资等投融资汇兑业务。(F)自贸资金检测数据报送可以由上海分行各处室单独报送。(F)自由贸易账户标示FT一定要用在账号的开头。(T)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使用支票办理业务。(F)
自由贸易账户只给客户一个主账户,客户收款及付款时统一使用该账户。(T)自由贸易账户必须给客户一个主账号和一个子账号。(F)
自贸账户与境内(含区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按宏观审慎原则管理。(F)机构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需要按照跨境业务管理逐笔审核业务材料。(F)
开发银行关于自贸分账核算提息项下账户资金划转业务操作需贯彻执行展业三原则的相关规定。(T)
自贸分账核算业务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仅指上海分行为客户通过在我行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办理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F)区内企业办理境外人民币借款,经办行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T)
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适用对象为其其他金融机构的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和境外金融机构。(F)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使用对象为境外机构,只能开立在区内金融机构。(T)FTU自由贸易账户适用对象为区内机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个体工商户。(F)机构自由贸易账户是一个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T)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现金业务。(F)
经批准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可在一定额度内进入境内银行间开展拆借或回购交易。(T)
区内主体是指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内依法成立的企业(包括法人和非法人)(F)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根据有限渗透加严格管理的原则按跨境业务管理。(F)
境外机构是指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注册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区外NRA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视同跨境业务,应采取有限渗透的原则。(F)
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目前仍采取企业年检制度,需要检验。(F)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设计了大量税收改革,具有多项税收优惠,与国外同类型自贸区比较具备明显税收优势。(F)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如果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申请开立FT账户,其对应的账户是FTU账户。(F)
机构自贸账户与境内(含区内)机构非自贸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划转(含同名账户)只能以RMB进行。(T)
自贸区企业名单来自自贸区管委会定期公布的自贸区企业名录,通过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系统)可进行查询。(T)
经尽职调查确认满足成为上海分行自贸区客户要求的客户,即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立客户。(F)
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开展人民币二代支付往来业务时,核心系统将进行黑名单自动筛选,客户经理需在提交业务申请前确认CRM系统中相关客户信息(客户名称、客户法人名称、客户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名称、首付款账户名称)是否已更新至与审批表一致。(T)在保证交易真实性和数据采集完整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资金意愿结汇。
试验区内金融租赁公司及中资融资租赁公司境内融资租赁只能收取本币租金。(F)营运经办人员办理货物贸易项下自贸区跨境结算业务时,应首先登陆检测系统查询企业名录和分类状态,按规定进行合理审查,只能为《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中货物贸易分类等级为A的企业办理,对于不在名录的企业或分类为B、C的企业,不得直接办理FTU贸易跨境结算业务。(T)
第三篇:自贸区学习心得
上周,为期三天的自贸区视频培训顺利结束,作为张江管委会下属的火炬园投资部,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共有5名员工参加了自贸区试验区专题培训班。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们收获颇丰。首先,市委韩正书记在第一课堂上提出的“解放思想,抓好干部队伍”的主旨精神让在座的所有学员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领悟。通过韩正书记对过去三十年浦东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追忆,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唯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才是未来浦东反战的核心驱动力。其次,在学习市政府各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的精神中,体会到市领导对自贸区及整个浦东在今后工作中提出的要求是“对标国际经验,对标企业需求”。市政府的要求是对我们每一位同志提出了工作上的新思路、新方向,我们要努力把这些要求转化为推进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解放思想是先行先试、保持先发优势的基础。保持先发优势不容易,没有先发优势,就不存在先行先试。”韩正指出,要牢牢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重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上海自贸区扩区之后制度创新的核心任务,要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制度性难题。二是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更好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明确政府管理的领域、职责和范围,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下,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怎样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市场腾出更大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三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用好用足扩大开放的优势和潜能。开放,从来就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开放成就了上海,越开放越能发挥上海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越有利于在高原中形成高峰。
学习了韩正记讲话的精神,我了解到,思想是工作的灵魂、工作路线的指南针,思想也是一种生产力,解放思想就是与时俱进、思想开放就是发展进步,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破除怕的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着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破除懒惰思想,振奋精神,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破除僵化思想,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而我们作为一基层的从事业务的人员,将从本职出发,打破思想禁锢,激发工作活力,把“解放思想”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并已工作为切入点提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充分发挥国有创投的功能性,以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沈晓明书记在接受关于《浦东将率先形成三大创新功能的专访》中提到,“政府应投资早期创业项目,进行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因为这个阶段,市场往往失灵,更需要政府介入。而我们现在倒过来了,只投能赚钱的项目,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缺位;在市场活跃的地方,政府抢位,和市场抢项目。浦东新区将加大天使和风险投资的力度,还将于近期出台政策,为风投企业买“保险”,以此吸引全球一流的风投企业落户浦东,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
我认为这是对我们目前种子投资工作的鼓励,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发掘园区那些在细分领域上的关键创新,并且可以在我们的投资和长期服务下做强,发挥长板效应,有点及面的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我们投资的项目中有全球领先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可以解决包括智能眼镜、智能电视,机器人控制等众多产品的交互问题,再比如我们投资的虚拟现实开发引擎,是国内最优秀的全平台虚拟现实开发引擎之一,对游戏、动漫等很多领域都能带来新的机会。
从另一个层面讲,我认为政府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早期投资,最终是可以形成很大的经济价值的,因为我的理解“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之所以要去创新,根本的动力,是在于追求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它一定是超过成熟产品能够提供的价值,这才是新的技术让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比如我们投的一个项目叫做精灵天下,做互联网出版的,在多年的技术积累后,技术获得了众多大型出版集团的追捧,也得到较多产业投资商的关注,这一轮融资估值融由上次的4000万增到3.5个亿。
二、学习自贸区改革政策并加以运用,快马加鞭的促进和服务于张江科技城的建设,张江高科技园区,始建于1992年,是国家级的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1999年上海提出“聚焦张江”战略以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地域面积约79.9平方公里,其中张江核心区40平方公里。2014年底,伴随着上海自贸区扩区,其中的37.2平方公里核心区入自贸区范围。作为上海正在打造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一部分,张江被赋予新使命,要从科技园区,转型成为科技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体,以康桥工业园、国际医学园区和周边镇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科技城。与此同时,以张江科技城为核心,北联金桥、外高桥,向南呼应临港,还将构建一条创新走廊。为推进张江科技城建设,上海成立了市区两级联合的工作组。相关研究工作从三方面展开的,分别是空间布局、产业功能定位、体制机制配套,目前正在做相应的规划和策划。
作为张江地区最活跃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要努力为张江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并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建立健全适合科技企业轻资产特征的融资体系、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体系和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切实缓解科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此,为张江科技城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将自贸区政策运用与园区发展,打造成企业,政府与社会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逐步增强张江高科技园区企业的根植性,打造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需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模式。早期的园区发展,多以园区硬环境建设为主,受制于财力有限和认识局限,较少涉及产业开发和培育。从园区层面看,对产业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对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优惠政策上。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开发应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从片面的硬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开始重视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是植根于园区企业的经营价值链上,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群的薄弱环节,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第四篇:几个自贸区的发展
几个自贸区的发展
(1)情景描述
经济学教授在“自贸区投资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上选择性地比较了几个自贸区的情况,并针对各自贸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2)词汇与表达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三边贸易 trilateral trade
受益者 beneficiary
中国-东盟自贸区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双边贸易额 bilateral trade volume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激发经济活力 jumpstart the economy;unleash the economic vitality
制度红利 dividends from institutional reforms
(3)篇章文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谈谈我对于世界上几大自贸区发展的看法,一些想法还不太成熟,欢迎大家在会后与我联系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成立于1994年1月1日。经过10年的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从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10亿美元。// 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北美自贸协定促进了墨西哥的出口,提高了工人工资,吸引了更多外资。2001年,墨西哥对北美自贸区出口1430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232%,出口增速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两倍。加上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墨西哥。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外商直接投资为914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
8.4%。//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离我们家门口最近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区内人口高达19亿,GDP之和接近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201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总额达到4千亿美元,年均增长22%。预期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将猛增至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预期可达1500亿美元。//
最后,我想提的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旨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在我看来,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产生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自贸区背景材料
2.1 浦东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2.1.1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上海浦东新区在推进城市发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国家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期;
二、浦东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功能拓展等联动发展效应将持续显现;
三、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园、商用飞机项目逐步投产,将对浦东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四、世博精神、世博理念、世博经验的延续和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将引领和带动浦东的品牌形象、服务功能和国际化程度加快提升。
浦东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功能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领域还存在高端不高效的问题。二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城市和生活功能相对滞后于产业和生产功能,城乡等多重“二元结构”矛盾交织,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总量不足、配臵不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制约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日益明显,商务成本相对较高,转型发展更加迫切;人才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缺口较大;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深化,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创新创业活力不足,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等方面的税制、管制、体制和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2.1.2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着眼于全市发展整体布局,以及新一届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浦东要基本建成科学发展先行区、“四个中心”核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生态区,全面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为此,浦东要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新的突破:
一、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优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体现结构、质量、效益,最具有综合实力的经济重地。
二、“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取得决定性突破。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跨境资源配臵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载体建设、机构集聚、环境营造加快推进,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先行先试取得新的突破,陆家嘴金融城基本建成,迪士尼乐园、商用飞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世博地区后续开发、临港地区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基本确立。研发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
四、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更加完善,一批发展中积淀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作用充分显现,轻型化扁平化的新型区域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球开放枢纽节点的地位更加突出,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市场经济、开放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更为便捷,生活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居住和商务环境进一步完善,多元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城区文明程度、市民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素养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水平率先迈入国际先进城区行列,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生态宜居家园。
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围,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三大特色: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该区域采取的特殊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将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2.2.1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浦东自贸区的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陆家嘴金融中心作为老一代浦东核心金融区域的杰出代表,主要致力于现有在岸金融中心的推进,而自贸区金融将以离岸业务、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国际投资服务、全球贸易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形态为主,集中精力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区,尤其是创新性的新金融业态将受益于“负面清单”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发展推动力。
随着“一行三会”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有关政策细则和措施的相继落地,上海以自贸区为桥头堡,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投融资汇兑便利化等方面迅速突破,大量企业因此得益。
上海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推手。2013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到9149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二位。目前,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上海已成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工作筹备组,开展相关论证工作,并积极推动境外银行及机构在境内开立账户,进一步扩大全球结算网络的数量及覆盖面。
2.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贸易中心进行了有益补充。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是自贸区建设目标之一。自贸区实行的“六大领域服务业”的开放政策,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这种对于进入投资贸易领域的企业采取降低门槛的模式,能够刺激产业转型,实现服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自贸区实行的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无形中成为浦东地区加大发展外商贸易的一个方向标。
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区总部,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的建设目标,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在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型业态的产业、产业链的全面提升,为浦东原有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有益形态的补充和借鉴。
2.2.3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航运中心开辟了新生之路。
自贸区在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
浦东新区从港口、传统运输、装卸和服务方面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在上海整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吞吐量中占到80%以上的份额,但是从高端的现代航运服务点出发,浦东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有关资源来发挥它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和有关的综合优势来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带动上海整个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的建设。自贸区对于航运服务方面的改革政策,针对吞吐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实现创新发展模式,鼓励船舶的停靠和登记,在整合现有资源将上海航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举措中,不仅配合浦东新区加快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也会加快周边城市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2.3 自贸区建设与智慧浦东发展的契合点
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自由贸易区域接轨国际、贸易自由、投资便利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中国本土经济、地方政策的熏陶,是一个小上海的缩影。上海自贸区以其更开放、更接轨世界、更能吸收多方元素和富有上海本土人文经济特色的双重形象,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上海浦东其他区域的发展,并为其规划和转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自贸区的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方向,这和浦东的整体发展具有许多契合点。
一、推进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自贸区和浦东其他区域的贸易互通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循环,提升产业链更新交替的速度,实现贸易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二、加大“四个中心”的建设力度。
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的创新,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是自贸区的建设的重要之重。在国家各级的支持和鼓励下,智慧浦东围绕“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奋斗目标,在经济战略布局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和调整。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脚步。
提倡和发展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等功能,不仅丰富了产业链层次,也为浦东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员的基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