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

时间:2019-05-14 16:3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

第一篇: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

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

摘要平潭公安机关服务自贸区开放开发,在警务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对台政策、出入境政策、配套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警务机制改革,并在未来的警务工作中继续深化改革,具体而言,主要是在“智慧警务”、对台警务合作、“第三方警务”、警务立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发展前瞻

作者简介:张旭红,福建警察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治安?W;刘良钢,福建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研究方向:治安学。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311

一、平潭自贸区建设基本情况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将福建正式纳入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确定了包括平潭片区在内的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具体范围,至此,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即平潭自贸区)正式成立,标志着平潭开放开发进入新阶段。

平潭自贸区位于平潭主岛海坛岛,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采取电子围网监管模式,包括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旅游商贸休闲区等三个功能区块。

平潭自贸区充分发挥独有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特殊监管优势、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两岸自由贸易示范区、区域性综合保税产业示范区和两岸电子产业融合发展聚集区,并逐步向国际自由港拓展,持续创新两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的自由流通,各项对台政策先行先试,对台合作新窗口的作用日益彰显。近年来,来岚发展的台商、企业、项目越来越多,平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

平潭公安局依托现有警力配置,紧紧抓住公安改革契机,主动调整警务机制,大力优化管理服务,有力助推自贸区的开放与开发。

(一)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公安信息化平台建设

近年来,平潭公安机关以警务信息化改革为切入点,着眼于警务实战,结合自贸区警务工作的特点,探索、总结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治安攻防新战术,集中力量进行警务技术研究与创新,大力开发信息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等警务科技创新成果。2017年10月,平潭公安局公安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二期)完工,视频联网共享平台、智能车辆管控平台、部门间资源共享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等有关信息系统、硬件设备建设基本完成。

(二)实施主动警务,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平潭公安局主动贴靠实验区开发,按照“警力跟着项目走”的理念,实施“主动警务”,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警务服务保障机制,具体表现为:

1.风险管控到位。警务服务队与片区开发管理局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根据重点建设项目涉稳风险评估结果,落实不稳定因素排查管控。

2.巡逻防控到位。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周边常态清查整治机制,加强巡防管控措施。同时,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指导督促重点项目成立保安队伍,落实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开展企业内部与驻地村居联防联控,及时调处建设工地周边的各类纠纷,快速破获重点建设项目工地上的案件。

3.服务管理到位。创新推出“板房警务室”、“流动警务室”、“项目警官制”等措施,建立重点建设项目驻点警务室11个,配置“项目警官”57名,将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建设工地一线、落到工人身边。

(三)先行先试对台政策,服务“共同家园”建设

平潭公安局积极服务“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建设,促进两岸人员密切往来、社会融合发展。

1.在对接落实优惠政策上积极作为。迅速落地推行卡式台胞证、台胞入境免签、非本省籍人员组团赴台旅游等政策和《十项更加便捷的台湾地区临时入闽机动车和驾驶人便利政策》。

2.在引入台湾元素上先行先试。积极参与两岸村里长交流座谈会、海外台胞社团座谈会等活动;与台湾中华保全协会探讨两岸保安(保全)业合作的可行性;与台湾义警组织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

(四)实施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吸引外籍优秀人才

2017年12月15日,福建省公安厅公布《实施公安部深化支持福建自贸区创新发展5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服务指南》,实施5项新的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1.便利符合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华申请永久居留。

2.便利高层次外籍华人人才在华申请永久居留。

3.便利外籍华人办理出入境签证及在华长期居留许可。

4.便利外国留学生在我国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

5.便利外籍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入境口岸申请工作签证入境。①

(五)改革配套制度,加速自贸区法治化进程

平潭公安局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求,建立与国际投资标准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公安行政管理,努力服务平潭自贸区建设。

1.主动跟进自贸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平潭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区县合署办公”优势,梳理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对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等12项业务减少环节、压缩时限;主动配合实施投资体制2.0版改革,在公安行政服务窗口推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综合审批模式。

2.主动跟进自贸区新兴业态监管。平潭公安局在澄清底数、共享信息、预警防控等方面积极作为,与自贸办(即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管委会综合事务协调办公室)、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新兴业态企业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为主动预警、动态管控和专业打击提供基础支撑。

3.主动跟进自贸区法治建设。平潭公安局成立自贸区警务工作小组,积极参与海峡两岸仲裁中心筹建,并与海峡两岸仲裁中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检察室建立常态长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形成涉台法律研究、涉台民商事纠纷和打击两岸跨境犯罪的工作合力。

三、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发展前瞻

平潭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不断推进警务机制的创新发展,保障自贸区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

(一)探索“智慧警务”,促进警务决策科学化

目前,平潭自贸区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为实现警务机制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制定统一的标准与接口;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基本方向与建设重点,切忌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三是进行缜密论证和长远规划,确保长期、持续地投入建设;四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避免公安信息安全隐患。

今后,建设“智慧警务”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促使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因此,平潭公安机关针对现有警力信息应用素质偏低的不足,采取培训、进修等措施,努力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信息应用意识,增强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同时,也要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既要培养一支跨警种、跨部门、跨领域的警务信息化领导与指挥人才队伍,又要建设一支应用广、业务精、技术强的警务数据处理专家队伍,更要提高公安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辅助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率和效率。

(二)拓展对台警务合作,创新两岸警务合作机制

平潭不仅是两岸人财物往来的主通道,而且也是两岸警方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平潭公安机关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对台警务交流合作。

1.深化共同打击跨境犯罪协作。目前两岸警方的合作仍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合作效率低、跨界执行难等问题。平潭公安机关应继续对台加强合作协商、加强情报共享、加强侦查协作、加强人员交流,切实推进两岸共同打击跨境犯罪协作的不断深化。

2.借鉴台湾地区成熟的警务机制。台湾警方有一些先进、成熟的警务理念、工作机制,比如在执法基层一线实行综合性警务,遵循“治安优先、交通为重、服务第一”的原则,运行“精细化”勤务。②平潭公安机关可借鉴台湾地区成熟可行的警务理念和勤务模式,大胆探索、创新具有“台湾元素”的警务机制。

(三)发展“第三方警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平潭人口约42万,平潭警力编制389名,每万人警力配置为9.12人,警力配置水平较低,而且短期内增加警力的可能性较小。对此,平潭公安机关除了采取规范组织机构,精简机关警力、充实一线警力、提升警力素质、聘用警辅人员等措施外,还可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立法优势,探索“第三方警务”的开展。

“第三方警务”的实质是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随着公民社会的发育,在一些领域、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中已经形成自治性的社会组织,他们具有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规范的动力和能力,这些力量可以被引导到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中来,构建一种公共安全多元化的治理和保障模式。现有法律中的一些规定可视为“第三方警务”的运用,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6条、第57条,但是这样的规定仍显匮乏。对此,自贸区立法机关应当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立法权,积极推动在自贸区立法中大胆探索“第三方警务”机制,使社会力量在治安防控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推进警务立法,加强法律制度保障

2016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并予以公布、施行。这两部条例为自贸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很多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就自贸区公安机关而言,在保障执法主体合法性、执法行为有效性、执法程序规范性等诸方面仍面临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困境。

立足于自身发展定位,借鉴国内外的立法经验,平潭自贸区的警务立法应当突出以下方面:

1.探索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平潭自贸区的立法工作应实行社会参与机制,让相关民众、企业、社会团体享有自贸区立法的知情、参与、监督和评估权力。

2.合理设置公安权力。作为两岸民众的共同家园,平潭自贸区应实行社会治理模式,将公权力合理赋予社会公众,打破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管理模式,促进社会自治。公安权力也应限于必要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应置于社会力量的监督和约束之下。

3.保障制度创新与突破。平潭公安机关应积极吸收国内外警务管理的先进理念、成熟经验,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和突破,并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巩固。

注释:

①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3OTcyMA%3D%3D&idx=3&mid=2651421695&sn=f86704ff8a5c2b9ab5ae0166367d14ce:害了!又有5项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在平潭落地!

②魏惠斌、胡玉娟、张淑平.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定位与涉台警务工作前瞻.海峡法学.2015(4)(总第66期).

第二篇:自贸区片区发展情况汇报

自贸区片区发展情况汇报

一、**片区发展现状

自贸区**片区自挂牌以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在35.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分发挥区域性禀赋优势,破题制度型开放战略,助力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以机制创新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

国务院要求复制推广的6批278项试点经验、省总体方案明确的160项试点任务全部落实;累计形成192项创新成果,其中《“四链融合”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3项案例入选《2021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递进式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模式”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动态》刊发,在全国复制推广;2项改革创新入选**自贸试验区五周年改革创新10大标志性成果;《生物制品类兽药与非生物制品类兽药经营许可“两证合一”改革》等3项改革上报参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1-6月,片区推出了1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项目联合验收“一书通用”新模式》等8项为全省首创。

(二)以制度创新构建投资贸易服务体系。

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五年来,累计入驻各类市场主体3.87万家,其中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7万家,是挂牌前的1.76倍;累计入驻企业2.04万家,是挂牌前的4.64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7.33亿美元、进出口额282.78亿元,分别是挂牌前6.52倍、19.53倍。今年1-6月,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990家,实际利用外资4.29亿美元,直接吸收外资资金20万欧元,进出口总额25亿元。

一是围绕“准入”。

全国率先开设企业开办“单一窗口”,整合企业开办多环节,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打造“企业开办+N项服务”模式,实现市场准入“多合一”,办理时限压缩至24小时,最快60分钟内完成。全省率先开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联通海关、商务、税务等多部门,外贸企业实现线下线上“一站式”通关,大幅提升了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生效的机遇,指导帮助企业吃透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今年1-6月,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17份,超过1.62亿元的出口商品享受到了自由贸易政策的红利。

二是围绕“准营”。

出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关于从事拍卖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实施细则等7个审批制度改革文件的通知》,建立了改革试点事项清单制度。全国率先推出的“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实现了近20类市场需求量大的涉企许可信息集成到营业执照上,有效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围绕“准建”。

推进窗口服务集成,全省率先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流转审核,统一窗口出件,免费邮寄上门”工作机制。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与北京、天津、青岛等11省22个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了“云端自贸审批互助联盟”,为企业提供“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服务。今年3月,仅用61分钟颁发了全市首张“跨区域通办”营业执照,展现了自贸速度。

(三)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能级提升。

集聚高新区、自贸区、自创区、综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放创新平台叠加优势,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产业,调优存量、做大增量、激活变量,加快产业发展。

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培育创新平台7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3家,高新技术企业375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小巨人”培育企业8家,“隐形冠军”企业及“隐形冠军”培育企业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3家(包括国家级科研院所13家,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8家;孵化载体45家,孵化面积91.1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82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9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引进16家金融机构和52家类金融机构进驻,主板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市级以上后备上市企业20家,数量和规模全市排名第一。

在招大引强项目方面,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功能定位,锚定氢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两个细分领域作为“风口”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坚持“招平台、招基金、招龙头企业”的工作思路,绘制“风口”产业图谱,打造“中国氢城”。今年以来,片区先后签约了360中部数字安全产业基地、周山双创智慧岛、东旭氢能汽车产业园、中电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中西部节能降碳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注资前海方舟**基金、**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引进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撬动各类资本达100多亿元,为片区“风口”产业发展引入“源源活水”。

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3+1”主导产业体系,主导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13家。1-5月,以双瑞特装、北玻股份等为重点企业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35.8亿元,同比增长9.9%;以中航光电、麦斯克、鸿泰半导体、伟信电子等为重点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87.3亿元,同比增长16.2%;以北方易初、中航锂电等为重点企业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48.4%;以普莱柯、普泰生物等为重点企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

在人才集聚赋能方面。率先出台《推进“头雁人才”行动暂行办法》,以“头雁”带领创新载体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引进“河洛英才计划”团队9个,集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中原学者2人、**省B类人才2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河洛创新人才”4人,“河洛创业人才”3人、“河洛工匠”3人。

(四)加快**综保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自去年12月**综保区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评审验收正式封关运营以来,已完成建筑面积17.54万平方米,建成围网、卡口监管仓库、综合服务楼等基础和监管设施以及7栋保税仓库。6月1日,首单业务顺利通关,目前已完成6票实单报关业务,进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围绕打造“服务中原地区的保税物流基地”“辐射全国的保税智能制造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编制了《**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及招商规划》、《**综合保税区产业链招商图谱》,考察对接了中拉控股集团,引进了拉美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分别与天津东疆港、苏州综保区建立了协作关系,推动龙恒供应链、奥巴博科技等12个项目签约入驻,总投资额28亿元,可实现进出口额83.5亿元。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短板

**片区虽然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海、浙江等先进自贸试验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对制度创新对产业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

自贸试验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片区虽然通过制度创新较好地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但对自贸试验区“为地方谋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有限,在集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差距较大。

(二)部门联动不足、合力不够。

市级层面统筹调度不够,个别部门仍然存在着“上级没有规定”、“实施细则未出”、“有没有参照”的“等靠”心态、“避险”心思,缺乏

“先走一步”的勇气、“先试一试”的锐气。制度创新单个部门“零敲碎打”的特征明显,浅层创新多,带动产业发展的较少,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改革没有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片区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体系市级层面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够,联动协同乏力,没有推动形成集成性创新的放大效应。市级层面向国家、省争取试点的积极性不高,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至今没有一项国家、省试点在**片区落地。

(三)政策体系度有待加强。

今年全省自贸区外资外贸会议、商务部驻郑特派办副特派员来洛调研时均指出,在**自贸试验区的郑州、开封、**三个片区中,仅有**片区没有出台市级层面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外资外贸等缺乏针对性激励支持。

(四)特色产业集聚度不高。

**片区定位为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虽集聚了中航光电、中航锂电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但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规模、效益总体不足,产业链接度和集聚度都偏低,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主导企业规模小,缺少细分领域的百亿级规模企业。

(五)整体开放度和国际化不足。

片区经济外向度不高,引进外资企业数量偏少、占比偏低,外资企业体量小,少有迅速做大做强的龙头型企业。今年新注册的外资企业仅有1家,整体外向度有待提升,国际人才引进、外籍人员往来便利化等方面仍需提高,国际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以落实**自贸区“十四五”规划、高水平建设自贸区2.0版为契机,发挥好“五区联动”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片区高质量发展,把**片区建设成为风口产业主战场、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发展增长极。

(一)强化制度创新,释放改革效应。

认真对《先进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对我市的启示与建议》进行研究,结合**片区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定位,重点围绕企业需求、产业发展开展创新。一是对启示与建议中关于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工作,我们将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试点经验,组建工作专班,抓紧与省发改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对接沟通,拟定《**片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暂行办法》,在**片区先行先试开展QFLP试点,抓住**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引入境外资本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外资入资、基金落地,争取在全省争得先机亮点。二是对启示与建议中关于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跨省委托生产试点”工作,我们将认真借鉴北京、山东自贸试验区省委托生产试点经验,积极向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争取将二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生产许可审批权限,三类的生产许可权限下放至**片区,推动片区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跨省委托生产,迅速做大产业规模。三是对启示与建议中关于“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工作,今年4月,省里已将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权限下放给市级,我们建议同时下放给片区管委会,扩大高企评审自主权。同时学习借鉴北京自贸试验区在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经验,选取氢能储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五个重点产业领域,由省市领导带队赴京汇报,邀请科技部实地调研,获取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努力争取国务院能在**片区开展“报备即批准”试点。四是对启示与建议中提出的“兽用药品上市许可制度创新”工作,经与国家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沟通,目前改变兽药行业现行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管理制度阻力较大,突破现行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制度暂时无法实现。但根据企业需求,我们将积极向国家、省农业农村部门争取,围绕兽药生物制品、兽用化学药品生产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推进同一集团控股(参股)具有相同生产线不同批准文号产品的生产企业实现委托生产,争取在同一集团控股(参股)的不同生产企业实现委托检验方面实现突破。五是对启示与建议中关于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我们将学习合肥市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方面的经验,将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作为片区重点任务进行推进,积极培育引进信用评级机构和国有增信机构,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的对接,争取有所突破。六是加快推动市级层面尽快出台《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含金量较高的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七是突出重点产业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探索智能制造全环节政策和制度体系,力争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源头式”保护等推出制度创新成果,力争2022年推出制度创新成果20个。

(二)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开放能级。

一是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深化与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借力国家层面的多双边投资促进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特别是利用外资的规模质效,力争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引进,部口径外资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发挥好综保区平台作用,重点引入建筑装备、矿山装备、工业装备、零售装备、农业装备、物流装备及配件等相关企业入驻,引进5-10家区域跨境电商入驻园区,力争5家以上贸易企业在区内交易结算,进出口交易额实现30亿人民币。

(三)夯实项目支撑,壮大产业实力。

聚焦“3+1”主导产业,锚定氢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两大“风口”产业,对接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坚定“招平台、招基金、招龙头企业”工作思路,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一是着力打造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光电连接器及核心零部件、硅半导体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储能、氢能、生物医药八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二是加快项目招商引进。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为重点,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深化区域合作,瞄准重点产业和目标企业,引进一批领军企业、领军人物和领先科技项目。推进与中电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威(**)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月星负极材料生产基地、东旭氢能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风口”项目合作落地。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落实“项目为王”的有力抓手,全面实施“25425”专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普莱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航锂电智能工厂、**麦斯克大尺寸半导体硅晶圆生产线建设等32项省市重点项目、22个“三个一批”在库项目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四是深化国有运营公司与**高创、前海方舟等公司的资本合作,加强资本运作,服务产业招商,放大国有资本效用,推动形成“五区联动”产业集聚。

(四)强化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

用好片区各类创新平台资源,加强创新布局,构建创业生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平台、政策在自贸区集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高质量建设周山双创智慧岛,尽快建成投用。在技术转化、中试基地、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智慧岛建设“**模式”。二是持续抓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力争在年内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750家。强化科技政策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达到85%,研发经费占地方GDP比重不低于8.5%,新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0个以上。三是推进片区重点平台建设。加快省级产业研究院、**省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中航光电、麦斯克电子晋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四是推动国际创新交流与合作。支持**片区各类创新主体通过海外并购、联合运营、独立设置等在国(境)外设立实体化科技园区、孵化平台、研发中心、离岸实验室等,支持片区企业与境外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技术合作。五是持续推动科技金融试点建设,完善科技金融贷款政策,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五)营造便利条件,促进人才集聚。

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新形态、人才群体新需求,依托科技产业社区建设,推动高科技产业、人才生活环境的有机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项目+平台+人才”市场化引才机制,深度对接“中原英才”“河洛英才”计划,用好“头雁人才”计划,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团队);谋划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养储备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二是推进境外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实施境外职业资格互认,为企业引入外籍人才申请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永久居留证件提供便利,支持海内外人才引进。三是探索实行免评选“直通车”等人才评价方式,建立以人才的市场价值、实际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体系。

(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对标国际国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企业融资与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堵点难点,围绕产业发展、企业服务,构建全市最优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探索实施“一业一证”,持续加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力度。二是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推进工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功能混合,引导科技研发、企业总部管理等创新功能加快集聚。三是继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出更多的“我要”打头的高频主题服务事项,通过业务整合和数据整合,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

第三篇:几个自贸区的发展

几个自贸区的发展

(1)情景描述

经济学教授在“自贸区投资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上选择性地比较了几个自贸区的情况,并针对各自贸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2)词汇与表达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三边贸易 trilateral trade

受益者 beneficiary

中国-东盟自贸区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双边贸易额 bilateral trade volume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激发经济活力 jumpstart the economy;unleash the economic vitality

制度红利 dividends from institutional reforms

(3)篇章文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谈谈我对于世界上几大自贸区发展的看法,一些想法还不太成熟,欢迎大家在会后与我联系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成立于1994年1月1日。经过10年的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从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10亿美元。// 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北美自贸协定促进了墨西哥的出口,提高了工人工资,吸引了更多外资。2001年,墨西哥对北美自贸区出口1430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232%,出口增速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两倍。加上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墨西哥。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外商直接投资为914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

8.4%。//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离我们家门口最近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区内人口高达19亿,GDP之和接近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201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总额达到4千亿美元,年均增长22%。预期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将猛增至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预期可达1500亿美元。//

最后,我想提的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旨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在我看来,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必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产生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年终特刊!2018年前瞻,中国经济、吸引外资、自贸港发展

年终特刊!2018年前瞻,中国经济、吸引外资、自贸港发

展.........导语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怀揣着伟大的梦想踏上新的征程,准备迎接历史的考验。新时代不是历史的自然程序,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新时代是奋斗的目标,是拼搏的结果。这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新时代,要清除旧体系留下的弊病,才能越过新时代的高山,要拥抱新的制度、新的科技、新的文化、新的思维,弃旧图新才会有国家的进步与新时代的降临,这需要我们既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又能学会不断创造,实践先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经济

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迷失和徘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之后,发达国家依靠量化宽松政策最终稳定了局势,但是,世界经济增长长期缺乏动能。传统的增长引擎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疲弱,全球面临产能过剩以及消费不振的挑战,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各国政府与企业界都在期待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并为之努力探索。这需要时间酝酿,必将是漫长的等待。依靠货币政策稳定局势的做法,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威胁。短期企稳的代价是2016年底全球的债务比2008年高出2倍,世界各国央行释放出如此多的货币,如何退出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难题。与这种进退两难且难以把握的局势相比,一个确定性的风险越来越突出,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大部分政府束手无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动荡。在这样一个经济低迷并充满竞争性的国际环境中,来自外部的压力会让中国更清楚改革的重要意义。中国不会继续追求以过高成本为代价的高增长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中国正在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但是,中国必须首先消除传统发展模式积累的风险与弊端,进行一次漫长而彻底的出清,通过渐进式的去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制度创新改善供给侧的效率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为全球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做好准备。不管是外部竞争或者是外部风险,带来冲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2017年7月,中国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十九大报告提出今后3年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就是防控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这项重要任务。防范金融风险就要逐步化解存量债务,重点治理国有企业信贷与地方政府债务,前者依然存在大量僵尸企业,债务杠杆率下降缓慢;后者则缺乏财政纪律,存在借道融资的风险。防范金融风险还要管好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的法人治理,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社会融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本质上需要改变经济管理模式。当整个国家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时候,就会以宏观调控的手段,不断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地方政府则过度举债搞投资,导致信用泛滥,债务攀升,产能过剩。现在,中国已经转向供给侧管理,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防范金融风险就要管住货币总闸门,改变以债务驱动的投资型发展模式。这需要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赋予其更多的独立性,避免宏观调控过多干扰货币供给,让货币政策更多地盯住就业率和通货膨胀两大指标。新时代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金融防风险就是逐步拆除债务雷区,降低经济整体宏观杠杆率,并在这个过程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金融体系,能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实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各种干预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不再以GDP论英雄,不再以高增长速度为目标,优化供给侧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实现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围绕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目标,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没有新制度的供给,就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新制度就是将新发展理念制度化,具体化,制定新的经济运行规则,激励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活动,促进市场竞争。改善供给体系的质量就是要逐步修正结构性失衡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实质是长期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要素垄断导致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干预对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产生了影响,影响了效率。政府要减少经济干预,放弃要素价格管制,减少低效投资行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需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就是破除无效供给,清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供给侧的出清;立就是要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降就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要素价格与资源价格。改善供给体系的效率要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还需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给予市场更多的投资空间与自由,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在这场变革的开始,首先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从旧到新的转化过程,我们需要应对一个不确定且充满竞争的外部世界,还需要清理长期积累的体制性弊病与市场性风险,同时更要通过改革创新体制供给,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任务重重,困难重重,必须要有耐心,不断努力。外资

2017年即将收官,如何评价这一年金融业对外开放成效?“开放不断推进,取得了越来越多成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评价。经过梳理,包括A股纳入MSCI,债券通“北向通”上线运行,开放外资持股等。12月28日,银监会就《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尤其是放开外资持股比例这一举措,受到多位受访人士的高度评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这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一个新的里程碑。“在银、证、保等股权方面做出一个明确开放,这是十多年来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比上一次程度更大。”落实开放外资持股路线图,无疑将是2018年的重头戏。除此之外,受访人士对2018年的期待还包括,债券通机制完善、沪伦通开通、境外企业A股IPO等。不过,在推进开放过程中也需注意风险。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称,国际化不是空中楼阁,要基于市场成熟度,如果国内市场化、法制化改革没有到位,国际化就会缺乏前提,单边推进国际化风险非常大。外资持股上限放开一直以来,外资持股金融机构比例限制备受市场关注。2003年12月,银监会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从15%提高到20%以来,未有大变动。直到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这意味着,外资持股限制放开的时间表、路线图基本明确。据了解,目前外资对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持股限制是49%,未来持股51%甚至不受限制,即外资可以获取控股权,银行业持股方面暂无明文限制,可能是一事一议。“此次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大规模的金融开放举措,不仅局限在外资可以实现控股金融机构,更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进度的超预期落地。这一举措带来的利好与潜在的冲击,将为我国金融体系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称。临近年末,银监会就《关于修改〈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关于外资法人银行投资设立、入股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许可条件、程序和申请材料等规定,进一步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等。除此之外,2017年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还有很多。经过梳理主要有:股市方面,A股纳入MSCI指数,同时沪港通、深港通双向资金流量稳步提升;债市方面,债券通正式运行,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引入“逆周期因子”。此外,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同时已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运行良好,不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金融合作良好;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等。开放有助于化解风险今年以来,金融业对外开放被频繁提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上力陈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不开放、不竞争往往会纵容低标准。”他认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2018年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会有哪些新举措?“明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落实2017年提出扩大外资入股比例的决定,另外,沪伦通在2018年应该也会有所突破。至少这两方面可以期待。”赵锡军认为。董登新补充称,允许境外企业在A股IPO明年有望拿出方案。此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表示,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鼓励其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对于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准入政策,通过引入更多优秀的境外保险机构,完善保险市场主体结构。债券通制度安排方面有望进一步完善。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称,目前已经有很多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投资中国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不过目前债券通在资金汇兑实操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另外税务安排还不是很清晰,这些方面有待尽快解决。明年将有更多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内地债市的需求得到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不过开放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外资持股放开需与其它有关方面开放协调,如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对外投资、货币可兑换的开放都要相互配合;同时还要与监管水平相适应,开放持续不断推进,监管跟不上也是不行的。”连平认为。赵锡军称,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都在朝着收紧、正常化方向发展,另外有一些国家开始降税,这是我国金融领域开放时需要关注的,避免外部影响带来冲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吕随启直言,未来国内最重要的还是防风险、稳增长,最好能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业对外开放。开放与防风险、稳增长或许并非先后关系,央行副行长易纲称,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经济和金融抗风险的能力,所以在防范金融风险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样会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和韧性,这也正是打赢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坚实的体制基础。自贸港

2017年,最受地方政府关心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宣告着我国对外开放将开启“自由贸易港模式”。谁能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先行地?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自十九大以来,多地已先后释放有关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信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目前11个自贸试验区所在的城市、省份均表现积极,不仅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跃跃欲试,河南、四川和湖北等内陆省份也都提出要建内陆型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也是此番自由贸易港竞逐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广东省内的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均有所动作,前者正开展前期研究,后者则正制定申报方案。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如能借助好香港这一国际知名自由港的成熟经验及资源,将加速广东自由贸易港的探索建设步伐,并可避免“走弯路”。各地纷纷探索建设自贸港自由港是指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几个世纪以前,自由港诞生于西方,并很快盛行全球,推动着国际贸易发展,亦为各自所在的城市、地区和国家带来经济的繁荣。如今,中国也即将开启自由港探索之旅。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有着新的历史站位。”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裴长洪说,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就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必要举措,也是经济全球化新理念的具体实践。从国际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对经济发展带动明显,引得地方跃跃欲试。我们注意到,包括上海、浙江、广东、辽宁、天津、陕西、福建、湖北和河南等地已先后有所动作或释放信号。这其中,上海的步伐是最快的。目前,上海已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方案报送至国家有关部委征求意见。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就曾明确,要在上海若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不过,此番竞逐中几乎所有拥有自贸实验区区的城市、省份均表现积极,如浙江自贸区已制定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希望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大连也已初步完成自由贸易港方案申报。分析人士指出,自贸实验区在率先探索自贸港建设方面有基础也有优势,首批自贸港或来自自贸区升级版。这种可能性也调动了内陆省份的积极性,如四川、河南等地均表示将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地方踊跃的背后,看中的是自由贸易港带来的更大自主改革权,以及对城市地位提升和经济发展促进的巨大效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就指出,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政策优势决定其将成为要素叠加区域,能够实现资源的内外双向匹配。不过,自由贸易港的真正红利还需要通过“创造”产生。制度创新也被认为是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的一大重点。“自由贸易港绝不仅仅是基于港口贸易便利化自由化,而是围绕投资、金融、法治和新兴要素便利流动开展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指出,由此吸引全球科技资源、人才和资本等,在一些新兴行业形成集聚效应,并通过高端人才推动中国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基于此,李善民进一步分析,新形势下自由贸易港的政策设计应重点涵盖四大方面:一是服务深度开放的新型税制安排;二是各类新兴要素便利化聚集制度安排;三是促进“港产联动、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政策;四是围绕“离岸 ”开展制度创新。事实上,这在当前各地陆续披露的自由贸易港探索细节中也不难找到呼应。比如,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过剑飞近期就公开表示,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制度设计上会更加与国际接轨,其中税制设计也更符合国际标准,如离岸税制、企业所得税设计会更为合理。广东加入“竞逐”广东亦是此番竞逐中不容忽视的参与者。在十九大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就表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从官方渠道获悉,目前南沙正从多个维度开展自由贸易港前期研究工作,包括组织开展南沙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具体研究、编制工作,并计划将在年内形成相关成果。南沙的初步设想是:围绕推动国际中转、国际分拨、国际贸易发展,最大程度简化一线货物的监管手续,打造货物“自由进出”的管理模式;放开贸易准入条件,建立离岸型经济管理体制,实现贸易自由;探索基于国际贸易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金融、外汇管理规则,实现资金“自由流动”;深化粤港澳合作,拓展南沙自由贸易港与港澳在通关监管、贸易规则、金融服务等方面对接。深圳方面,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则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着手自贸区升级战略研究,并提出探索深港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设想。目前,前海蛇口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亦正在制定之中。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表示:“前海蛇口有条件、有基础争取国家批准,在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先行先试。”广东在基础设施、经济实力、产业层次、开放基础等方面,具备探索自由贸易港的优势。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GDP占全国超过10%;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与自贸港关联较大的物流产业则约占全国9%,其中的国际物流占全国比重更高达26%。更为重要的是,近年广东经济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产业层次和结构都在不断趋向高端化。比如,2016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9%、深圳则高达75.4%。“这意味着广东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马仁洪指出,这有利于广东从一个相对更高的起点上探索建设自贸港,快速连接和吸纳更多高端资源。多位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广东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最大特色就是毗邻港澳,其中香港已经是国际知名的自由港。无论广州抑或深圳,此番在争取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过程中,不约而同均打出“香港牌”。比如,广州南沙明确,要实现南沙自由贸易港区与港澳发展的高度融合;建立南沙保税港区和港澳机场的海陆货运快速通道,打造两地联动的“快件中心”等。深圳前海则提出探索深港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与香港实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与上海等地实现差异化建设格局。这已被明确为其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此外还要将金融改革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与自由贸易港联动集成,会同港澳一起推进全球金融中心建设。马仁洪表示,一批活跃在广东的从事运输、贸易及其它相关制造业、服务业的港资企业,熟悉香港及全球其它自由港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可直接参与广东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不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广东的探索建设步伐,也可避免“走弯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分析,香港是国际知名自由贸易港,拥有成熟经验、丰富资源和强大的平台功能,借助好香港的力量,将是广东脱颖而出的一条捷径。“广东有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需求,港澳则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宏观背景,合作共赢将是必然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丁力说。结束语

2017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国商机构在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的引导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仍有不少不足之处。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中国也迎来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元年,国商机构将举全体之力,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奋发图强、开拓创新,踏实做好每一次的商务培训和项目对接、优选中国商务最热点的新闻事件、把握招商引资最前沿的脉搏,为全国商务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培训课程和咨询服务!

第五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多少年来,众多有志之士为中国警察体制改革、中国警务运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的警察为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近20多年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奋斗牺牲。然而,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跨国犯罪、青少年犯罪等现象也日益突出。我国原有的警务机制、警务运作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纵观世界警界,当我们的眼光还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老旧的框架和机制里面的时候,当我们仍以上级机关的文件或领导的讲话,或者一些临时制定规定作为我们工作行为的指南时候,第四次世界警务改革已经席卷全球!可叹偌大一个泱泱之国,就此痛失了发展的良机!如今,第五次世界警务改革的浪潮已初显端倪,我们中国警界再不能等闲视之,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塑造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打造中国警察战略品牌!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中国警务机制运行过程中尴尬的警察地位

中国警察体制在这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个比喻,也许不很恰当:一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漫长的崎岖的道路上爬行,自己以为走了很远,可回头一看,还在老地方还是老样子!……也许太悲观了点,但中国警务机制事实上就是如此,而且弄得面目全非、非驴非马: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是管理机关?是服务机构?或者仅仅就是哪儿疼了擦哪儿的“万金油”?

有了一部《人民警察法》,千百万警察齐声欢呼: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们的地位,界定了我们的性质!然而,事与愿违,许多法律和部门法规将仍然不忘将我们牵扯进去,要我们承担诸多的义务和履行诸多的职责,并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尴尬与不安。比如,对矿山的安全管理,涉及工商、公安、林业、国土、当地政府、安监、劳动、环保等部门,除公安机关外,其余部门都有权批准开办矿山,并设有收费项目收取费用,别人是既行使了权利,又盈了利,唯独警察是“责无旁贷”,而一旦出事,承担骂名的,也唯有警察!这还不算,谈到社会治安秩序,谈到腐败,谈到不正之风,……等等等等,挨批评的是警察,背骂名的是警察,被评论的是警察,被曝光的,仍然是警察。

警察权力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是所有纳税人正当合法利益的忠实保卫者。如何才能使中国警察摆脱如今这种尴尬处境?那就是明确界定警察的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并对警察的职责予以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家都能够一目了然,警察也就不必被作为“万金油”到处抹了。

二、现阶段我国警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警务运作缺乏理论指导。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更谈不上先进的警察哲学。“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工作中,不能总靠“摸着石头过河”,河有大有小,石头也同样,经验固然重要,借鉴也必不可少,但更要在不断的摸索中进行总结,要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识,唯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升华而成的理论的结晶,才可以真正成为值得永久借鉴和学习的至理名言。这不是凭一时冲动,提出一个新名词,或者是象别人那样将科改为处,处改为局,改为总队;也不是成立一个“110”,为民众开门拿钥匙,上大街扫卫生,那样简单的事情,更不能就称之为改革。现在的情形是,大家都在忙着“摸石头”找路“过河”,偶尔有人过了河,大家便都一窝风地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没有人去认真想过是不是还可以搭桥,可以坐船,或者其他快捷、更有效率的途径,因此,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警察哲学理论体系。

2、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WTO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就是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职能,坚持“诚信”原则,行为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警察职能界定不明确,职责不分明,人为地造成了警察内部分工混乱、职能交叉重叠、“权力利益”分配不合理、警令不畅、警力资源浪费,以及利益驱动下的知法犯法,等等,同时,在对待公民、对待企业、交通、户籍、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一系列的管理,也明显滞后于形势。计划经济时代的作法,已经不合时宜,落实在行动中就是否定,而否定则意味着痛苦。——警察部门何去何从?

3、队伍管理的不科学性,不利于提高队伍质量。我们这支队伍,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是经得起检验的,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时,最能体现英雄本色:哪里有危险,总有警察的身影;哪里有困难,警察总会挺身而出。但就是这样一支从事着高危险作业事业的队伍,却又是最跟不上形势的队伍:我们整天在忙,忙于各种会议,忙于应付考核考评达标检查,忙于走村串户拉警民关系,忙于一年四季的“严打”,以及各种非“警务活动”,这种盲目的、随意性的、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工作安排,致使民警无暇学习、无暇锻炼,也无力于提高自己,更与越来越发达的科学技术失之交臂,仅靠有限的“素质教育”、“集中培训”,显然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4、中国法律的竞合条文和随意性大,导致执法不公。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统治思想传统和封建文化历史沉淀的国家,人治现象突出严重。中国传统社会历来不讲人权,主张礼法政治,戏剧和故事歌颂的是有一个好君主,就是人民的福气,家国不分,统治者对人民的义务,不是法律要求,而

人打交道,你不懂“工、农、商、学、兵”,怎样做群众工作,怎样接近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所以,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离不开学习。学习的形式应因地制材,鼓励多渠道学习,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建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强化警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人权意识、证据意识、解放思想,并落实在行动上,做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第四,在使用干部问题上,应该不拘一格发现、使用人才。学历、年龄确实是一个前提条件,但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不应该搞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在历史上,许多人也是老有作为,美国前总统里根72岁才竞选当上总统,在任期间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建树不小。同样我国改革开放的倡导者、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为中国的发展和开放,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名留青史,已经是73年高龄的老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警察,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要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行,当我们的同志在走向成熟或经验已经积累较多的时候,已超过任用年龄段,这难道不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吗?这种浪费,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好处?总而言之,在警务工作中的人才使用上应突破年龄、学历界限,注意启用一些德、才、能兼备的年龄稍大的同志。

第五,政府财政应加大投入。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警察机器,其直接的经济表现不是非常明了,其效益无法直接用金钱来衡量。警务工作的良好运转,创造的隐形财富,是非常之大的,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秩序,一定有一个团结、向上、拼搏的警察团体,其组成人员必定是优秀的,具有忠诚、勇敢、正直的良好品德。良好的警察形象,是党委政府的形象大使,为了警察工作的良好的运作,政府要下力气,进行投入,要舍得投入,相信一分的投入,一定是十倍的收获。企业、经商者就会放心地来,放心地投资,经济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发展;反之,若警察连起码的工作条件、交通通讯工具、办公经费、办案经费都不能保证,还要靠警察自己去找,警察工作的良好运作和开展只是一种高谈阔论,是一种海市蜃楼。

第六、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要搞“假、大、空”。制定警务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要认真地调查研究,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当地实际。下指标、定任务、玩数字游戏,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案要实事求是,破案打击也要实事求是,警务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凭一时的感情,一时的冲动,一时的美好愿望就可实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案件情况都千差万别,在队伍管理,内务条例执行、执法规范、制度建设等方面要量化考核,而发案只能控制,无法灭绝,我们现在是一方面警力不足,却机构臃肿;另一方面警务繁重,又穷于应付。太细的内部分工,严重地浪费着有限的警力,应该通过内部机构的重整,理顺体系,优化警力配置,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当地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为标准,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标准。比如:江津市公安局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走出了自己的模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警民联系点为依托,拓展警务领域,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控制体系,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结合几年前的政府行政区划撤并,收缩警力,成立中心派出所,形成拳头,一警多能,打防包干,充分发挥警察效率;结合江津实际,开展巡逻防范,建立社区警务室,交巡合一,将警力拉上街,浮上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也是我局在新时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发展的举措。

面对新的世纪,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警察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科学地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深入分析警察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创一个新局面。

下载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潭自贸区警务机制改革与发展前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多少年来,众多有志之士为中国警察体制改革、中国警务运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的警察为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作出了......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融合的思考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贸区。自贸区作为对......

    自贸区下航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自贸区下航运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目前,我国由南到北形成了四大自贸区的布局,这对我国航运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分析我国四大自贸区的本质、特点,以及我国航运业发展现状......

    自创区与自贸区怎样实现联动发展(5篇模版)

    自创区与自贸区怎样实现联动发展 随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自创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两大富含“创新”要素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先后获批,这是河南继......

    “一带一路”战略与南沙自贸区

    “一带一路”战略与南沙自贸区 摘要:“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

    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各位学员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讨论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进出......

    中国-东盟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条文释义

    第一条 定义 为本协议之目的,除非另有规定,应当适用以下定义:(一)《框架协议》中的 所有定义应当适用于本协议;(二)“日”为日历日,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三)“争端各方”、“争端当事方......

    2016一带一路与自贸机遇前瞻论坛在西安成功召开

    前瞻自贸新机遇,探寻流通新路径 ——2016一带一路与自贸机遇前瞻论坛在西安成功召开 自贸区从“一枝独秀”到“四花齐放”,关于自贸区的讨论与视角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