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章 培育职业道德 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 培育职业道德 树立家庭美德
一、单选题
1、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指的是()。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3、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A.助人为乐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尊老爱幼的要求
4、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A.生理欲求 B.衣着和相貌 C.财富和地位 D.道德和精神
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6、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就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
A.行为规范 B.价值取向 C.价值目标 D.行为目标
7、一定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的重要途径。A.价值取向 B.自身价值 C.价值目标 D.行为目标
8、(),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A.社会公德 B.自身价值 C.价值目标 D.职业道德
9、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鲜明的(),即它们所表达的都是具体职业的基本要求,并通过这些要求体现出特定职业的职责或价值。A.变化性 B.规范性 C.职业性 D.公共性
10、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调节的(),即特定职业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只是约束从事本职业活动的人员。
A.有限性 B.实效性 C.指导性 D.引导性
11、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A.他律意识 B.改革意识 C.创新意识 D.自律意识
12、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A.改革意识 B.他律要求 C.创新意识 D.自律意识
13、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
A.历史继承性 B.实效性 C.指导性 D.引导性
14、(),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5、()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应当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社会对每个从业者的要求,更应当是每个从业者对自己的自觉约束。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6、(),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7、诚实守信不仅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从业者的()和人格力量,也是具体行业立足的基础。
A.行为规范 B.法律规范 C.道德操守 D.行为准则
18、在职业活动中,缺失了()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失去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A.气质 B.品格 C.人格 D.诚信
19、(),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20、(),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21、在职业活动中提倡(),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A.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诚实守信
2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的精神。A.行为规范 B.奉献社会 C.道德操守 D.行为准则
23、诚实守信不仅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具体()的基础。
A.行为规范 B.法律规范 C.行业立足 D.行为准则
24、()是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合同法》 B.《劳动法》 C.《行政法》 D.《婚姻家庭法》
25、()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A.恋爱 B.婚姻 C.结婚 D.离婚
26、()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A.结婚 B.恋爱 C.婚姻 D.离婚
27、()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A.结婚宴席 B.结婚照片 C.结婚登记 D.夫妻生活
28、()的情形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A.非法同居 B.婚姻无效 C.包办婚姻 D.离婚
29、()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A.爱情 B.结婚 C.恋爱 D.同居
30、()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A.爱情 B.婚姻 C.恋爱 D.同居
31、“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把爱情当成游戏,既会伤害对方,也会伤及自己。要遵循恋爱中的道德规范,避免()。
A.非法同居 B.无效婚姻 C.包办婚姻 D.婚前性行为
32、()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A.婚姻 B.家庭 C.夫妻 D.恋爱
33、我国婚姻法是调整()的法律。
A.婚姻关系 B.夫妻关系
C.恋爱关系
D.婚姻家庭关系
34、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35、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规定的。A.宪法 B.民法
C.婚姻法
D.继承法
36、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结婚()。
A.养父与养女之间 B.旁系血亲三代以内
C.精神病已治愈 D.先天性痴呆
37、以下情况能够结婚的是
A.某女与其表兄 B.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的某男与其女友 C.同性恋者某两男 D.年龄未满18岁的周某与吴某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A.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女不得早于20周岁,男不得早于18周岁 D.男、女均不得早于22周岁
39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4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A.个人的相貌和气度 B.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
C.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 D.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41、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 道德建设中:()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42、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对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钱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4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A.爱岗敬业
B.保护环境 C.服务群众
D.邻里团结
44、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生态道德的要求
4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服务 D.群众的基本要求
47、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有爱心
48、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A.举行婚礼 B.结婚登记 C.婚约 D.订婚
二、多项选择题
1、爱情的基本要素()。
A.性爱
B.理想
C.责任
D.品德
2、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A.尊老爱幼
B.夫妻和睦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3、《婚姻法》规定: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E.不能生育的
4、培育职业精神和树立家庭美德是要为解决好()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A.自主创新 B.择业创业 C.立业成家 D.家庭美满
5、公共秩序主要包括:()
A.教学秩序 B.营业秩序 C.娱乐秩序 D.工作秩序
6、爱情是男女双方给予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D.平等履行道德义务E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7、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业责任
E.把自己看成现职工作单位的一分子,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存在的表现 方式,尽心尽力地去工作
8、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E.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9、某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时,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10、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A.在恋爱过程中不应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 B.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C.真正的爱是远离疯狂和近于淫荡的东西的 D.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E.爱情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属性把人的一切自然属性排除在外
1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E.邻里团结
三、分析论述题
1、请看下列材料:
材料一: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的诚实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当即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过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朱校长说:“当时,我心里觉得很难过。这样下去还怎么搞科学?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不敢想也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怎么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都无所谓了?”他还说:“实际问题比你们报道的要严重得多。诸如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别人的论文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的确,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抄袭作业、毕业论文(设计),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作弊者手段越来越高超,有的还制订了一套翔实周到的完整程序,手机、传呼机遥传信息,“枪手”代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作弊者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
材料二: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生玉海老师透露,截至2004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本部考点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共处理作弊考生7人。清华大学期末考试1月9日全部结束,校方公布的作弊学生至少涉及13人,其中8人是在职法律硕士班学生。在高校进入考期前,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都发出了狠刹高校作弊风的通知,各高校也出台诸多措施。即便如此,仍有“顶风作案”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一年级女生:“我们一男同学在博士外语考试中抄袭别人答案,被监考老师赶出考场还很得体地向我们告别,佩服死了。”对于考试作弊问题,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关乎诚信品德,非常严重。但同时也认为,不应该把板子全部打在学生身上。
清华大学素以学风严谨、考风严厉著称。清华大学一毕业生认为,作弊源头并非来自高校,让高校来承担这些责任过于苛刻。他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就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作弊,因为考试分数高能得到家长和邻居的表扬,某种程度上自我价值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这种只看结果的浅层评价,对那些埋头苦读、考试没发挥好的学生是一种彻底否定。
北师大教务处长葛岳静老师强调,学生作弊应该严肃处理,但作弊是社会诚信问题在学校的反映。对于舞弊问题,大学不应该回避自己的责任,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也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问题:
(1)从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大学生作弊现象的看法?(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修身为本”这句话的理解?(3)简述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2、案例:
为担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一名大学生日前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
亲眼见到整个事情全过程的一位数学老师说,他教这名大学生的课。该男生老家在河北农村,学习成绩不错,是学校的贫困生,平时自尊心极强,也很少和同学有交流。当天他发现这名学生正在校门口拦着一位50多岁的农村妇女,两人在争论,于是他就站在男学生的背后,听了一会儿才知道这位妇女是男生的母亲。因为儿子春节没有回家,母亲就从数千里外的老家来看儿子。端午节快到了,她还拎了一篮子粽子。母亲的到来让这名大学生感到不快,并且还十分震怒,他觉得衣着破旧的母亲会使自己“丢脸”,被同学们看到后笑话,于是坚决不让母亲进校园。
经过十多分钟的僵持,在儿子的一再催促下,这位母亲含泪掉头离去。母亲还反复小心地问儿子: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吃?但儿子嘴中嘟囔一句: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 后来老师追上了这位边走边抹泪的母亲,想劝她进学校去看看。这位母亲看到有人追上来,赶忙将眼泪抹掉,连声说: “没事没事”,再三谢绝老师的好意。“回家还有很多农活要忙”,说完就急匆匆离去了。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这位儿子的行为有什么评价?
3、案例: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使者
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跋涉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群山深处的一名普通的乡邮递员、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1.32万平方公里,人口12万多,县内相对海拔高差4000米。29个乡镇中,除县城外都不通座机电话,多数乡镇不通公路。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绵延着总长3500多公里的15条依靠骡马驮运邮包的小道--马班邮路,这些马班邮路就是木里县的“信息生命线”。在这15条邮路上,常年跋涉着王顺友和他的同事们。“当我把信、包裹送到老百姓手里,把文件、报纸送到乡政府时,看到他们高兴的笑容,我就觉得自己很值得。”王顺友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不过,这个工作真的很苦啊!”王顺友感叹道。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C 4D 5B 6A 7B 8D 9C 10A 11D 12B 13A 14A 15B 16B 17C 18D 19C 20D 21A 22B 23C 24D 25C 26A 27C 28B 29A 30B 31D 32B 33D 34D 35C 36C 37B 38B 39B 40D 41A 42C 43D 44B 45C 46C 47C 48B
二、多选题 ABC 2 ABCD 3 ABCD 4 BD 5ABCD 6ABCD 7ABE 8CDE 9ABCDE 10ABCD 11ABCDE
三、分析论述题
1、答:(1)大学生作弊行为暴露其道德品质方面的缺陷和严重问题。具体来 说,是缺乏诚信品质的表现。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作用于道德行为。作弊这种不守诚信的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缺陷的重要表现。
(2)上述材料放映出在当代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人无信不立,修身为本”,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
(3)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有助于正确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道德因素之间的矛盾,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适应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的需要。
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3、王顺友以不计代价、不为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在职业中,不同的职业态度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产生了迥然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他以奉献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这种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境界,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追求。
第二篇:培育职业道德 树立家庭美德
思想道德教育授课提纲
培育职业道德 树立家庭美德
授课人:程德平副局长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职业的本质内涵,把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主要法律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权力观、金钱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认识婚姻与家庭的关系,自觉遵守婚姻家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职业道德的特征、孝的传统内涵与现代意
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时间:3课时
大家一定听过一个相声,说的是一个马虎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结果又是忘记缝合肠子、又是将剪刀遗忘在病人腹中,闹了很多笑话。其实这不仅是闹笑话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这样的事例事实上我们也听说了不少。但是,我也听说过一个叫江庆霖的成都妇产科主任医生,在一边是心脏病突发、命悬一线的父亲急需抢救,另一边是已经全身麻醉等待手术的高危产妇等待剖腹,最后她作出了医生的选择:先保证母子平安。这些事例都涉及到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
社会分工造成了职业的划分,有职业就有相应的职业要求,职业要求是保证职业活动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些职业要求既有属于道德层面的内容,也有属于法律层面的内容,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是密不可分的。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要知道“是非明于知书,腐败止于达理”。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信“奉献大于索取生命就灿烂,索取大于奉献生命就暗淡”。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人人都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要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要坚守“凭才植业、以德立身”。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同志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牢记“荣誉重于一切”。自省,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自警,就是要警钟长鸣,时时以行规国法告诫自己。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三、新形势下,家庭美德建设的探索和思考。1.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更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抓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只有把家庭美德建设抓上去了,社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不是哪一家牵头部门的事,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要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家庭美德建设的旋律才能在全社会唱响。
2.家庭美德建设要紧贴中心,突出一个时期抓好一个主题来开展。
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家庭美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而已,而要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家庭美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扶正压邪,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三篇: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大纲要求
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本章说明
本章主要内容是论述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及其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上一章类似,是道德和法律相结合、交叉的部分。虽然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试卷中没有涉及本章内容,但其重要性并不能被否定。总体的复习思路应和上一章相同。
知识点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就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共同特征是:
鲜明的职业性
明确的规范性,即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对从业者所提出的要求与规范都十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调节的有限性,即特定职业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只是约束从事本职业活动的人员。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区别是
除了具体内涵、调控手段等方面的差别外,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其中,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尤其要注意,提高廉政素质是我国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1)了解职业活动中的主要法律(2)坚持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原则(3)明确职业活动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4)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了解职业活动中的主要法律
职业活动中的主要法律,从效力层次上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也有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还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从适用对象上有适用于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有适用于某一特定职业的《公务员法》、《教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和《人民警察法》等。
其中最重要的法律包括《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等。
《劳动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于1994年,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的法律,其适用范围包括了除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
《公务员法》是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于2005年,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适用范围包括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法官和检察官等。《公务员法》和《法官法》、《检察官法》等属于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坚持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按劳分配与公平救济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二是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三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明确职业活动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薪酬发放标准:150%、200%、300%)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五险一金),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公务员的权利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职或者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参加培训;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请辞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的义务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护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包括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其基本程序是,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不愿意协商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规定,(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属于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但是劳动者不服的仍可以提起诉讼),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需注意调解原则也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包括申诉、控告、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
对处分、辞职或者取消录用,降职,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免职,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未按规定确定或者减扣工资、福利、保险待遇等人事处理,或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本人可以自知道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机关或作出该人事处理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教材:P146-155
考试分析:本部分内容较为零散,但知识点众多,尤其是几部具体法律中涉及到的内容,选择题命题的可能性存在,无须延伸阅读,但至少需将讲义中的知识点熟记。另外,职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可能成为材料分析题的素材,可以借鉴2010年的试卷中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维护需要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的思路复习把握。
知识点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4.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二是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在失业类型中,包括发展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前者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后者指经济不景气所造成的对劳动力需求的萎缩,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力图降低的指标。
我们教研室,去年曾经在大学新生中作过一次调查:你认为大学新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宿舍议论最多的话题、你自己感觉最大的压力,结果显示,三个问题一个答案,那是就业。我相信,在座的同学肯定也很关注就业这一问题。这一点颇具时代特征,这与我们上大学时有所不同。这与我国高校连续十年的不断扩招不无关系。
我国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此后年年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近500万,2008年559万,2009年近600万。由此而引起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黄金结,安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3届本科毕业生。2003年6月,国家四部委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6月底,他向学校团委递交了申请,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选;8月中旬,他毅然南下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乡,从事为期两年的支教工作。
在两年的服务期里,黄金结用“心”教学、尽力做事,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条勉励自己和每一名同学。以实际行动带动了一批教师,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老师的信任和全体学生的爱戴。在支教的两年中,黄金
结连续两次被评为墨江县和思茅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在2006年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的评选中,以高票当选,受到了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的联合表彰。
在“绝对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黄金结刻苦自学,2005年7月,以优秀成绩被云南大学录取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公费研究生。2008年7月黄金节研究生毕业生,目前已在上海市青浦中学落实了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实践是锻炼人才的熔炉。
延伸阅读教材:P157-163
考试分析:该部分内容命题的可能性不大,分散的知识点可以作为预想的选择题选项来理解和把握,延伸阅读部分可以忽略。
知识点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2.婚姻与家庭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4.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相互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我国建国后有两部婚姻法1950、1980。
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其含义为:结婚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结婚的条件(实质要件)分为必备条件(积极要件)和禁止条件(消极要件)。必备条件有三: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条件有二:禁止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结婚的程序(形式要件),登记制,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的法定标志。
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以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年龄的。
可撤消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消婚姻。
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的当事人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处理离婚时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
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休妻、义绝和合离
离婚时对妇女和军人的特殊保护
女方怀孕期间、终止妊娠6个月和生育后1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必须经现役军人本人同意。
离婚的标准——夫妻感情破裂
离婚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离婚时的过错损害赔偿。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夫妻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夫妻财产制包括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
延伸阅读教材:P164-173
考试分析:该部分内容是以选择题命题的可能性很大,分散的知识要点要记住,尤其是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延伸阅读可以不看。
相关练习(多选题)
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许多共同的特征是
A.鲜明的职业性. B.明确的规范性.C.调节的有限性. D.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
3.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很多,从适用对象来说,适用于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有
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 C.《公务员法》D.《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4.从适用对象来说,适用于某一特定职业的法律有
A.《就业促进法》B.《律师法》. C.《公务员法》. D.《安全生产法》
5.《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适用范围是除()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
A.公务员. B.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C.农业劳动者. D.现役军人.
6.《公务员法》是人事管理的一般法,规定的是全体公务员具有共性的内容,还有适用于特殊类别的公务员。两者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互为补充。适用于特殊类别的公务员的法律包括
A.《法官法》. B.《检察官法》. C.《人民警察法》. D.《律师法》
7.《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 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8.《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B.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D.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D.提高职业技能
10.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包括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调解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原则也适用于()程序
A.协商B.调解C.仲裁. D.诉讼.
1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可以设立在A.县. B.乡C.市. D.市辖区.
13.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包括
A.申诉. B.控告. C.仲裁. D.诉讼.
14.择业与创业的关系是
A.择业是创业的基础 . B.创业是择业的基础C.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D.择业是创业的内在要求
1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做到
A.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B.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C.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D.勇于创业,积极探索
16.正确的创业观包括
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B.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C.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D.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17.“在艰苦中锻炼”的本质,是
A.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 B.对人生历程的自觉准备. C.对艰苦奋斗的发扬D.对提高创业的能力表现
18.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性爱 .B.理想. C.责任.D.追求
19.恋爱中的道德包括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C.文明相亲相爱. D.共同创造财富
20.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1.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婚姻自由、一夫一妻.B.男女平等. C.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D.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22.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
A.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 . B.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
C,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 D.结婚必须举行仪式
23。结婚的必备条件有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结婚必须举行仪式
24.结婚的禁止条件包括
A.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B.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D.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25.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与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相同的有
A.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的关系. B.受继父或继母抚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
C.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D.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关系.
26.离婚的方式有
A.协议离婚.B.分居C.自动解除D.诉讼.
27.《婚姻法》对现役军人和妇女的特殊利益保护的规定有
A.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B.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的除外.
C.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D。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得军人同意
28.《婚姻法》规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材料分析题
材料1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材料2
公务员录用考试被人们称作“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广大考生也以一种“阳光心态”参与竞争,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不过,阳光下也会有阴影,玻璃房子里也会有少数人搞“小动作”。在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就发现有一些作弊者。时此,各有关方面已经根据规定作出了严肃处理。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对公务员考试作弊者永不录用。
—摘自2009年3月18日《光明日报》《公务员考试作弊者永不录用》请回答:
(1)材料1所指的职业道德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
(2)《公务员法》规定了哪些原则?材料2中公务员考试作弊者违法了《公务员法》的什么原则?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2)《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二是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三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四是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公务员考试作弊者违法了《公务员法》规定的竞争、择优原则和德才兼备原则。
《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格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请辞职;参加法律规定的其他培训权利
第四篇: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2.()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A 《劳动法》 B 《劳动合同法》 C《安全生产法》 D《社会保障法》
3.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
A 《公务员法》 B《干部管理条例》 C《立法法》 D《行政复议法》
4.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权利的是()。A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B 提出申诉和控告
C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D申请辞职
5.根据《劳动法》规定,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提起诉讼
6.劳动者由于工作不如意,或者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是()。
A 结构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7.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性爱、理想和责任 B激情、承诺和亲密
C财富、喜欢和思念 D物质、精神和追求
8.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9.在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中,()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10.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婚前
财产所有形式。
A 可以 B 应当 C必须 D禁止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主要包括()
A 鲜明的职业性 B 明确的规范性 C 调节的有效性 D 无具体惩罚性
2.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A 《刑法》 B 《民法通则》 C 《劳动法》 D 《公务员法》
3.《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有()
A 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 必须自由恋爱
4.以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规定,正确的表述有()
A 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C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D 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关系,与婚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相同
5.《婚姻法》规定,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有()
A未到法定婚龄的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因胁迫结婚的 D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三.简答题
1.《公务员法》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权利有哪些?
2.《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有哪些?
3.如何理解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4.如何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职业道德?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五.材料分析题
1.商业的基本涵义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是一项值得让人投身其中的伟大职业,商人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应该使他获得一种受人尊重的地位。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其名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中的财富》中指出,“商人肩负与其他各国往来的商务而被称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实在是受之无愧的。这种工作所的荣誉与所肩负的责任同样巨大,应该以极大的技巧和责任心去履行才好,这样,私人的利益才会常常跟着公共利益而来。因为这种职业的高贵性质或者可以更有利地激起你的愿望与努力,去获得那些可以将它干好的能力。”请结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谈谈如何完善自身的商学素养。
2.我们的教材中提到:“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与爱情在大学时代相逢,那就应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未来人生幸福的祝福。”古往今来,爱情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著名社会学家弗洛姆在其名著《爱的艺术》一书中认为,爱情定位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在文化变迁的条件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C; 6B; 7A; 8B;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CD; 3ABC; 4ABCD; 5ABD
三.简答题
1.《公务员法》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权利有哪些?
公务员的权利是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可以享有某种利益或者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参加培训;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请辞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有哪些?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1)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2)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如何理解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尊重人格平等。恋人间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现,主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无论对方处在顺境还是逆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伤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绝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
4.如何理解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3)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既要做到努力工作,勤劳致富,也要量入而出,节约用费。(5)邻里团结。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职业道德?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1)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3)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4)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5)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2.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如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另一方面,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五.材料分析题(略)
第五篇: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 讲授这一章时,要从当今社会的实际问题和大学生的实际,注重师生互动,结合近期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启发学生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内涵,了解恋爱和婚姻家庭中的相关法律,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职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要求 2,大学生如何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3,如何理解爱情
4,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5,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法规阐述
6,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养成 7,如何正确把握爱情的内涵 8,树立正确婚恋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案例法、讨论法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短片,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活跃课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课程倒入] 先给学生讲一个急症室的故事:有一个实习医生在急症室实习,有一天,送来一批出车祸的病人,这个实习医生的老师将一个已经在死亡边缘的病人交给他,他对老师说,这个病人已经没有心跳了,为什么还要抢救他?老师反问:“你认为呢?”他说,“难道这是您提供给我的一次实践操作机会?”老师瞪了他一眼,说:“按照平时所有抢救程序尽力去做,最后你会明白的。”他照做了。结果病人还是就不回来,按照惯例,他记录了死亡时间后要去跟病人家属交待,当他张口说出平时说的那句话时,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就是“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老师的意思就是,作为一名医生,要真的对得起这句这么沉重的话。这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就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有的人,把职业当成理想,有的人,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不管是哪一种态度,其间都有一条职业准绳,规定了职业的性质,约束了职业的职能。理想也好,谋生也好,都要在准绳范围内工作,此谓之为职业道德。当你工作的时候,大家会想到一个问题:你对得起你的职业么?这与工资无关,与客观环境无关,也不用上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只与你的责任心与良心有关。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1.职业
职业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其特点是:
(1)专业性与专门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活动内容和目的、方式比较专一;
(2)长期性与稳定性,职业具有一定时间的存续性;
(3)认同性与普适性,职业需要得到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认同,获得合法地位,并且能够为普通公民所从事而不是特权行为。 职业的意义:
(1)个人价值。职业是个人谋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的基本手段; (2)社会价值。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交换劳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2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
1,一般要求。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2,三个属性。
(1)利益属性:为追逐商业利润和金钱而从业,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爱岗敬业;
(2)理想属性:为获得个人人生理想之成功和价值实现而爱岗敬业;(3)公益属性:为了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和大众利益而爱岗敬业。
观点碰撞。如何对待爱岗敬业与“跳槽”择业的关系。
(二)诚实守信
1,一般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2,本质要求。
(1)职业活动中个人所享受的职业权利和所尽的职业义务的价值量关系应 该是合理的,即个人所付出的职业劳动和他的职业所得之比较,应该是社会公认的公平;
(2)个人获得职业利益的手段应该公正,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而不能以欺诈和其他不正当手段从事职业活动;
(3)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职业承诺应该兑现,即使与个人或部门利益无关。
3,必要性。职业关系和职业交往活动,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一旦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不仅正常的职业关系遭到破坏,利益遭受损失,破坏社会公正,而且会损害个人或团体的形象,从而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双输结局。
例证:齐二药事件回放 按照刑法第141条第三款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是给人造成特别严重伤害的,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三)办事公道
1,一般要求。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
2,四个体现。
(1)服务团体,不损害自己所属的团体利益;
(2)服务社会,不损害社会公众和国家、民族利益;(3)不以职业之便利牟取不正当个人利益;
(4)在处理各种利害关系时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人。
(四)服务群众
1,一般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必要性。(1)职业活动成功的需要。不能为群众服务的职业是没有生命力的;(2)社会主义道德的总原则的体现
3,行业要求。(1)商业领域:以良好的服务群众意识获得合法收益是应当的;为群众服务可以成为利益交换的手段,获得双赢;(2)公务领域尤其是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是必须要求。因为政府部门不能通过为群众服务谋单位利益,国家和政府也没有独立于群众之外的利益,因此,公务领域不能通过为群众服务而交换得利。(3)事业单位,即介于政府部门和商业领域之间的职业,如医生、教师等,必须以为群众服务作为价值导引,不能使职业活动沉沦与价值交换和单纯的牟利
(五)服务社会
1,一般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兢兢业业地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
2,必要性。(1)个人生存的必需条件,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是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利益,正如孔子所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2)个人道德发展的最 终归宿。正如墨子所说:“万事莫贵于义”1。
结论:大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为未来的从业生涯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对专业的奉献精神,在将来出到社会,就得将你的知识扎扎实实地无私奉献给社会。所以,学习和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事情。在具备能力之外,千万不能忘了培养高尚的品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曾经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句的“修身”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把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也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无愧国家,无愧人民。
三、依法从事职业活动
(一)与职业高度相关的法律条文介绍
普适性法律规范:《劳动法》;特定法律规范:《公务员法》、《教师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等,此外还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中有关职业活动的法律规定。
1.《劳动法》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劳动法。新劳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基本原则
2.《公务员法》
《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1)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2)公务员的植物和级别。(3)公务员的录用与范围。(4)公务员的上下级关系。(5)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应引咎辞职。(6)实行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7)公务员不得通过兼职“赚外快”。
(二)坚持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
1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1)各类企业(包括企业化经营的事业组织)以及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用《劳动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聘用人员”; 要注意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在编的没有实行聘用合同制的“国家干部”之间的人事关系适用《公务员法》或其他人事法规,不适用《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不适用于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家庭保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等。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7页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的利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在劳动法学上,主要表现在通过保障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文化发展,从而为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用人单位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经营管理,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是在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宗旨。在我国,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落实宪法中的规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财产权益还是人身权益,无论是法定权益还是约定权益。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都应该得到保护。所谓平等保护,指的是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的受到劳动法的保护。首先,是对各种劳动者的平等保护,即对于不同性别、民族、职业、职务的劳动者,他们在劳动法上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对劳动者有任何歧视。其次,还应该注意对特殊群体的保护(如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劳动者等),除了要给予他们劳动者的一般保护外,还应该对他们的特殊利益给予特殊的保护。
《劳动法》研究制定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和促进残疾人、少数民族劳动者和退役军人就业的法规,实行相应的扶持政策,为其就业创造条件。如: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十四条 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的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劳动法》有关合同期限的不同规定,适当考虑他们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年龄、身体、技术状况和当地就业状况依法做出合理安排,注意保护老、弱、病、残和女职工的利益。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公务员法》: 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三)明确职业活动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和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有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的劳动权利,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的权利,即在就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 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劳动就业者获得劳动后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付出了职业劳动之后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权益。而报酬的支配权是指劳动者独立支配自己劳动报酬的权益,劳动者有获得休假的权益。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的劳动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劳动权利。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强制实行的一项物质帮助制度。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方便劳动者工作和生活,适应其物质文化需求而举办的各项事业。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者在劳动中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就有权提出对劳动争议进行处理。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谈了劳动者的个人权利,下面我们谈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劳动者的集体权利有结社权,指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有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是指集体谈判,是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就有关劳动条件进行商谈,以签订对双方有约束力的集体合同而进行的劳动关系双方协调行为。罢工权是劳动关系双方冲突激烈化时由工会组织工人集体停止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对抗行为。劳动者的参与权是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对自身利益有关的管理信息有知情权。
劳动者除以上劳动权利外还有一定的劳动义务。劳动者的义务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它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以上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密切相联。
2公务员的权利义务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八项权利,并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和聘任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以及对公务员不利的人事处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处分公务员须听取本人的陈述和申辩等,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权益保障机制。与此同时,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规定共列出九项义务,并且位于公务员应享有权利之前,充分说明权利与义务虽是有机联系的,但公务员首先要很好地履行义务。
公务员的权利是公务员顺利执行公务的基本保障,公务员的法律地位主要通过其权利表现出来。公务员权利是公务员队伍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保证。一方面保证公务员安心工作;另一方面消除公务员个人顾虑,严格依照法律履行职责。公务员权利的内容《公务员法》第13条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作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公务员的义务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规定公务员义务的必要性在于:一是有助于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二是有助于加强人民对公务员行为的监督。公务员法先规定义务,后规定权利。公务员义务的内容《公务员法》第12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方面产生的争议,包括:(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集体福利、职业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订立、旅行、变更、解除、种植及其效力发生的争议;(4)因劳动关系发生的其他争议。
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首先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以向本单位内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仍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可以不经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但是只有经过仲裁之后才能提起诉讼,即“先裁后审”。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课前讨论]让同学们给自己做个职业规划,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
一、择业与创业
(一)合理分析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1,就业形势比较严峻。(1)需要就业的人数较多,层次复杂,既有高校毕业生,也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就业观念比较落后,期望值和社会承受力之间有差距
2,科学看待就业形势。(1)就业形势好转的社会条件:经济的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个人条件:转变就业观念,合理选择职业,积极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利条件 国民经济的增长 党和政府的重视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做好就业准备。知识、能力、身体与心理、道德与法律的职业素养都要做好准备
2,调整就业观念。(1)避免集中在热门行业和地区寻找就业机会;(2)降低期望值,特别是从基层和一般行业做起。社会发展最终将走向利润平均化,地区差别也将逐渐缩小。(3)先就业再择业,不断调整战略,不要寄希望于一蹴而就。(4)抛弃“等”、“靠”“要”观念,勇于竞争,积极自主创业,不仅给自己机会,也为社会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4)树立远大理想,不要将人生目标定位于就业。当前大学生择业观不合理的心理状态:
求闲心理;求便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 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上存在的几种误区 盲目自大,脱离现实
忽视专业,急功近利
注重自我,少虑国家
消极懈怠,放弃竞争
缺乏主动,依赖父母
3,积极自主创业。(1)树立创业观念;(2)发挥创业精神;(3)锻炼创业能力
4,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见《孟子.告子下》(2)知行合一,在生活中磨砺自己。
成才的六个关键
• 理想 • 兴趣 • 执行 • 态度 • 人际 • 价值观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才
二、大学生择业
改变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首先考虑的事以后的工作能给你带来稳定的生活和不错的收入,那你就积极准备考公务员吧;如果你想继续读书或者羡慕大学教师的工作地位准备留守校园,那你就好好读书争取保研或考研成功吧;如果你一心想进入跨国名企那就好好学习英语随时留意这些企业的招聘动态,条件。总之,不管你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显示考虑,你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最迟到大三时就要着手考虑了。
时代总是在变化着,所以要了解时事动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爱情,纯洁、甜美、幸福的象征,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文艺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人们用华美的语言讴歌它,赞美它,把它比作太阳、鲜花、美酒,赋予它美的色彩、诗的意境。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本质上不仅仅是浪漫的感情体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由性爱、理想,义务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精神现象,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在座的同学中或许已有人品尝过爱情的滋味,也或许有 人正在酝酿着你的爱情,也有些同学还在等待着爱情的降临。无论怎样,如何理解爱情,把爱情放在什么位置,奉行什么样的爱情准则,是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准成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爱情与人生
真正的爱情要求男女双方对对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除此之外,还涉及双方的家庭、之后还有子女的抚养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涉及与两个家庭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所选择的对象,不只你的恋人独自一人,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
(一)爱情的本质
1.爱情的基础
强烈的感情;理智的基础;平等的地位;严肃的责任;
忠贞不渝的态度;崇高的美感。
2.爱情的两种属性
爱情的自然属性: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即性爱。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首先,爱情的自然属性是由人的自然性决定的。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人有许多自然欲望,除了饥则食的欲望外,最强烈的就是性欲。男女间的爱情正是在性欲这一原始动力推动下产生的。因此,没有肉体结合的爱情,是对人性的压抑,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存在和维持的。
爱情的社会属性: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即情爱。
爱情源于性欲,但又不停留在性欲的水平上,它是在性欲基础上高度升华而成的人类崇高的社会性情感。个体的理想、情操和个性都是影响爱情选择的社会性因素。志同道合和责任感是爱情与生俱来的品质。正如黑格尔所言:“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否认爱情的社会性,无异于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地步。在爱情的统一体中,社会属性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爱情的本质。
爱情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要考虑到其他与之相关的关系,如双方父母等,其他人感受。
3.爱情四要素:
一是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二是情感,这是爱情的中心环节,表现为灵与肉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三是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基础,也是 爱情的理性向导;四是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上述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残缺的或被扭曲的爱情了。
4爱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爱情具有自主性。两性之间爱情关系的成立,必须是当事人的自愿,而不能是其他外来因素和势力的干预。在特定的情况下,不能不通过他人的中介作用,也不排除需要听取父母及他人的意见,但最终必须是完全出于当事者本人的自愿,为当事者自主决定。
第二,爱情具有对等性。爱情要以互爱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勉强。一方爱上另一方,同时又要得到另一方同样的爱,这样,才能构成爱情关系。因而,一方不能强制另一方与之结合,强制的结合,决不是爱情。同时,不能因为自己爱对方,也要求对方必须爱自己,“单相思”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严肃的爱情的产生是不容易的,英国作家哈代说:“呼唤的与被呼唤的,很少能够相互呼应。”爱情需要“两情相悦”,而这不是任意的一对男女之间都能做到的,总之,爱情必须是对等的,是互相爱慕的关系。
第三,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爱情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之间的爱慕关系。这种关系包含自己特有的感情和义务,它只能存在于恋爱者彼此之间,是不能容许第三者介入的。因此,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就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任何一个人同时与几个异性发生恋爱关系,都是不道德的。“脚踏两只船”,搞“三角”、“多角”恋爱的行为,对爱情既不严肃又不道德,是与正确理解的爱情背道而驰的。
第四,爱情具有持久性。这是指爱情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义务因素,不仅存在于婚前的恋爱过程中,而且存在于婚后的夫妻生活和家庭责任中。在整个夫妻生活与家庭责任中,双方都要忠贞不渝,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波折和考验。鲁迅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如果双方或者一方,把结婚看成是爱情的坟墓,或者一方因地位的变化而朝秦暮楚、见异思迁,那就不是真诚纯洁的爱情,而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五,爱情具有道德性。友谊是崇高的道德力量,爱情是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的,更是一种道德关系。爱的核心因素是责任。恋爱一方对另一方都负有道德责任(婚后更上升为法律责任)。这表现在既可分享对方的幸福与快乐,又必须分担对方的痛苦与困难。爱情既是两性间特殊的社会关系和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这种活动表现在相爱双方把自己的整个身心转移到关怀对方的身上,为了使自己所爱的人获得幸福,而甘愿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作出巨大的牺牲,从而使双方融为一体,以使爱情生活日趋高尚和完善。这样的道德情感、道德活动是贯穿在爱情关系的整个过程中的,人们正是用这些道德内容或道德标准来说明自己或他人爱情是否高尚、纯洁,是否符合道德原则的。
爱情常常由友谊发展而来的,对恋爱期的青年人来说,异性友谊是爱情的基 石。从异性友谊中寻求爱情,是一条普遍的健康的爱情之路。异性友谊达到一定的程度,爱情就接踵而至。但异性友谊和爱情又是有着质的区别的,青年大学生务必要分辨出友谊和爱情,切莫误把友谊当爱情,以免引出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甚至烦恼。
(二)恋爱中的道德
真正的爱情是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使恋人们为维护自己在对方眼里真、善、美的形象,不断地扬长避短,自我完善,使爱人者与被爱者都日趋崇高。正是如此,法国剧作家莫里哀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它教会我们重新做人。”可见,“真正的爱情本身总是一种善”,爱情只有与道德相连,才会生死不渝。
尊重信赖。尊重是爱情的前提条件,是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有的同学说,他不尊重我,但他爱我。这种没有尊重的爱情只能沦为统治和占有。尊重,表现为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和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即使你的爱是真诚的,也无权强迫别人违心地接受。同时,任何一方都不能屈服于某种压力,勉强去爱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明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还低三下四地穷追不舍,甚至遭到拒绝后还纠缠不休的行为,是抛弃自尊的人格上的自我贬低。而那些凭借自己的某些优越条件,把对方搞得神魂颠倒却乐在其中的行为,或把感情当儿戏,恋爱只是为了“试一试”、“玩一玩”,“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恋爱心态,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污染了自己纯洁的情感世界。已经建立起恋爱关系的男女青年,在生活上应该互相信赖,尊重对方的理想、兴趣、工作、社交等权利,切忌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私有物,限制对方的自由。恋爱中的任何无端猜疑都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自觉承担责任。这是爱情最基本的美德。真正的爱情是两个灵魂的密切相融。那种功利性的趋炎附势和浅薄的以貌取人,无异于在沙滩上作画,一场暴风雨就把爱情冲刷得无影无踪。这要求我们恋爱时,能始终如一的把爱情专注在一个人的身上。“爱情按其本性来说是排他的”,爱情的专一性表现为,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恋爱对象,真正的爱情是全心全意、严肃认真地爱着对方,在生活中同甘共苦,在事业上互帮互励,双双携手共同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恋爱的专一与恋爱自由并不矛盾。后者是指爱情的建立,不能违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这与那种朝秦暮楚,或同时与几个异性建立恋爱关系,或把恋爱作为猎取异性手段的行为,不能混为一谈。苏霍姆林斯基曾把爱情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比作“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认为“爱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灵敏、最准确的天平”。任何心怀不良,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都会被这面“镜子”照出其肮脏的灵魂,都将被这架天平称出其轻浮与卑劣。
含蓄文明。处于恋爱中的男女青年,感情始终是热烈而浓厚的。随着感情的发展,恋人间慢慢地出现一些小心翼翼的亲昵举动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恋人们可以不分场合的勾肩搭背,旁若无人的搂抱亲吻。“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为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在恋爱时总是热烈而持重,亲密而羞涩的。马克思在向燕妮表达爱的时候,就采取了极为含蓄的方式。一天,他拿着一个小匣子对燕妮说,自己爱上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姑娘,匣子里有她的照片。燕妮迫不及待地打开匣子,可是里面根本没有照片,只有一面小镜子映出了燕妮惊惶失措的脸。她旋即明白了,并羞红了脸。人的感情世界是非常神秘、微妙的,与其直截了当地表露爱,不如让恋人自己慢慢地去品味更能促进爱情的浓烈、久长。含蓄、文明的恋爱方式,是良好修养的表现,是对恋人的尊重和热爱。那种举止轻浮和对情欲肆无忌惮的放纵,是对爱情的践踏,决不应是大学生的明智之举。
失恋不失志。恋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它会带来失恋的痛苦。失恋可能是由于双方开始恋爱时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可能是双方在兴趣爱好、性格脾气上难以协调,还有可能是由于一方玩弄感情,喜新厌旧等原因造成的。失恋的痛苦是剧烈而深重的。怎样对待失恋后的自我和昔日的恋友,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反映,更是其人生观和道德面貌的体现。若遭遇失恋,不该一蹶不振,更不该对对方耿耿于怀,予以报复,而是应该积极地战胜消极颓废的情绪,把情感转移到更广泛的领域,倾注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中去,做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做到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沉痛之后,应该冷静地思考、分析失恋的具体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更深刻地理解爱的内涵,勇敢地走出失恋的泥潭,振奋精神,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因为失恋并不等于失败,一次恋爱的失败并不等于永远失去爱情,正相反,它提供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爱情机会。
(三)大学生的恋爱 1.爱情与学业
调查数据 分析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有所成,才能保持爱情的魅力。如果爱情第一,分散精力,甚至荒废学业,影响工作,影响与其他同学的团结,就会使爱情失去真正的价值,就可能遗恨终生。
大学是座科学的宫殿,储藏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有当代最新的科学信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登上这一殿堂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以便将来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当爱情与学业发生矛盾时,应理智地使爱情服从学业,保证完成学业。学业有成,莫愁前路无知己;学业荒废,爱情便可能随之飘去。肩负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的意义。
2.摆正爱情的位置,合理选择恋爱时期
爱情伴随人生,是人生之大事,对人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但它并不是人生之全部。人生大事还包括学业、事业、职业、劳动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第一,要待到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阶段,在生理发育成熟的同时,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表现为观察力尚不深刻,性格尚未定型,情绪起伏不定,情感的理智控制力较差,易偏激冲动。生理的成熟,萌发了求爱的欲望;心理上的不成熟,又使得大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爱情,于是,往往山现需要爱情又不一定懂得善待爱情的现象。这就需要大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待到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再进入爱情生活。
第二,要待到人生观相对稳定时。人生的轨迹往往由人生观主宰,它影响着人们对于人生、幸福、爱情等的理解与认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趋于稳定而又未完全定型的阶段,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缺乏明确的认识,对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对恋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缺乏必要的准备。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稳定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爱情对象。
第三,要待到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时。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缺乏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因而对爱情尚缺乏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考虑问题往往脱离实际,与人交往多倾向于感情用事,所以很难对恋爱对象作出谨慎的选择和判断。社会阅历少,就有一个逐步学习、锻炼的过程,在此之前贸然走进爱情生活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四,要待到经济相对独立时。在现实生活中,恋爱的过程绝不是理念式的,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生大多数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经济上对父母依赖性很大,由于缺乏经济来源常使早早坠入爱河的同学增加了经济开销,常常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种经济负担往往又转嫁给含辛茹苦的父母双亲。所以大学生在步入爱情生活之前,有必要对此有足够的考虑。
当然,何时恋爱是最合理的,并没有惟一的标准,这与每个人的心理成熟度、理想抱负、择友条件以及所处环境有关,因而是因人而异的。综合各种经验来看,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恋爱时间以稍晚为宜。
二、婚姻家庭美德
婚姻既是一种契约,当然应该建立在真实合意的基础之上。婚姻作为一种权利,所以应该可以自由地行使或不行使,只要符合法律规范的允许性规定而不违反其禁止性规定。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谐。
三、婚姻家庭相关法律规范
现行的婚姻法是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1981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21次会议对原婚姻法作了一系列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婚姻法》是调整人们婚姻、家庭关系的法规,是人们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行动指南。它确定婚姻的原则、结婚的条件、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婚及离婚后子女抚养等规则。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这是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婚姻法是适用于一切公民,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法律。
(一).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指婚姻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根据这一原则,无论结婚还是离婚,必须男女双方自愿,不受他人的干涉和强制。严禁包办、买卖婚姻和结婚因索取财物等。
2.一夫一妻原则。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为保障这一原则的有效实施,《婚姻法》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3.男女平等原则。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根据这一原则,妇女在婚姻关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地位。
4.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特别保护。除了在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外,还专门颁布了《保护妇女权益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计划生育原则。推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夫妻双方都应当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二)结婚
结婚,是当事人依法结为夫妻的法律行为。由于婚姻被认为对国家的秩序有重要作用,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管在任何时期,都运用法律手段,给婚姻的缔结规定各种条件。在法律上,结婚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法律允许结婚的条件,法律上称之为婚姻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是法律不允许结婚的条件,法律上称之为金婚禁止条件
1结婚的条件
(1)1.必备条件。一桩合法的婚姻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人加以干涉。”
(b)必须达到法定年龄。法律规定结婚的最低年龄,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诱人的身体发育程度和社会条件决定。结婚意味着当事人可能发生性行为和生育子女,所以法定婚龄必须定在人的正常生理发育成熟的年龄之上。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但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国家提倡晚婚晚育。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任何意义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否则,就是重婚。重婚罪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案例]:方伍峰与王某未办理结婚登记,但按当地风俗举行了结婚典礼,两人还生了一个女孩。后方伍峰又与李某登记结婚,也生了一个女孩。对于方伍峰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法院最后认定为无罪。《刑事审判参考》一书中指出:“有配偶的人应理解为已经依法登记结婚的人。对于先有事实婚姻,又与他人登记结婚和两次及两次以上均是事实婚的,则依法不构成重婚罪。对于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而形成事实婚姻的,之所以应当以重婚罪追究刑事责任,是因为不能允许行为人以事实婚姻去肆意破坏依法登记的合法婚姻。” 在没有法律婚存在的前提下,是不可能构成重婚罪的。
2.禁止条件。法律规定,在男女双方存在婚姻障碍,而且有被法律禁止的条件时,不得结婚。这样的禁止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我国现行《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父母和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之间等均属直系血亲,因而属于禁止结婚的范围。同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也是禁婚范围,具体地说,属于以下血亲范围的男女是不能结婚的:①兄弟姐妹含同胞兄弟姐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②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③叔伯与侄女,姑妈与侄子,舅父与外甥女,姨妈与外甥。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我国婚姻法及其登记条件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①患麻风病未经治愈者;②患性病未经治愈者,包括梅毒、淋病等多种形式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③其它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司法实践中主要指重症精神病患者和重度智力低下者。
3.形式要件。
我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取得结婚证后,夫妻关系方正式确立。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姻成立的方式采取登记制。该制度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将双方的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及本人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结婚申请表提交登记机关审查。
4.婚姻的无效与可撤销
(1).无效婚姻 指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①重婚的;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③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④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2).可撤销婚姻。指男女双方或一方缺乏结婚的合意,受他方或第三人的胁迫而结合的违法婚姻。因为它违反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应当予以撤销。
(三)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指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在婚姻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夫妻双方都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并且,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他方不得限制或干涉;③夫妻双方都有住所决定权;④夫妻双方都有计划生育义务;⑤夫妻双方对共同共有的财产有共同所有权和平等处理权;⑥夫妻双方有相互抚养的义务;⑦夫妻双方又相互继承 遗产的权利。
2.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1)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①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③父母子女之间又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2)非婚生子女、继父母子女、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地位,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禁止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虐待或遗弃,养子女、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与养父母及继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使用婚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有关规定。
3.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父母已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2)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
(四)离婚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我国婚姻法从巩固和改善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出发,既保障离婚自由,又防止轻率离婚,同时还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教育及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等问题作了重要规定。
1.离婚程序 离婚有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和男女一方要求离婚两种情况。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程序有登记离婚(自愿离婚)与诉讼离婚。
(1)登记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资源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2)诉讼离婚。凡一方要求离婚,或双方对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有争议的离婚,须经人民法院审判裁决。人民法院经调解,认为感情却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包括:①重婚或有配婚者与他人同居的;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③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④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⑤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3)离婚程序中的两项特别规定:①现役军人的配偶(非军人)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②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2.离婚后的财产处理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有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同时,应共同偿还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欠下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其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应协商如何清偿;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
3.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的直接抚养人,应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子女10周岁以上的应征求本人的意见。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及教育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及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 不成的,由法院判决。抚养权及负担费用可因父母的抚养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变更。
4.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必须予以协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有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有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案例分析 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事实婚姻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有配偶则构成事实重婚;
(二)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
(三)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事实婚姻违反了婚姻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事实婚姻的效力,历来是法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有的认为,承认事实婚,必然破坏婚姻登记制度,因此,凡不登记结婚的,应一律明确规定为无效婚姻。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前,未办结婚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如同居时或者起诉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如同居时或者起诉时一方或者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1994年10月1日)起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关系对待。”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审议修改婚姻法时认为,目前不登记“结婚”的人不少,未办理登记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不符合结婚条件,更多的是符合结婚条件,因收费过高或登记不便利造成的。对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对违反结婚实质条件的,婚姻法已规定为无效婚姻;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只是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一律简单宣布为无效婚姻,对保护妇女的权益不利,应当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完善登记制度等工作,采取补办登记等办法解决。因此,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八条增加规定:符合本法规定的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一规定从积极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那些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尽早补办登记,以使自己的婚姻行为合法化。
而对于事实婚姻,一般认为只具有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而缺少合法的程序和法定手续,即形式要件。非法同居是指当事人双方秘密地或公开地以通奸、姘居或同居为形式而结合的违法两性关系。在时间上一般表现为短暂、临时的特点。除了事实婚姻之外,其他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男女关系,均为非法同居。具体到本案中,自诉人袁红和被告人张志国是否构成事实婚姻关系,我们需要弄清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主观一致性,即男女双方在主观上是否均以终身共同生 活为目的;
2、双方关系的公示性,即有没有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举行过世俗结婚仪式;
3、实质符合性,即双方是否符合法定结婚的实质要件;
4、时间特定性、即他们婚姻是否在法律承认的时期内存在,具体到本案,则要考查诉讼发生的时间。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项要求后,方能认为自诉人和被告双方事实婚姻关系成立。在本案中,自诉人和被告人两人同居时,袁红25岁,张志国24岁,且双方均为未婚,因此他们的同居应视为符合法定结婚的实质要件。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原被告两人于1984年相识并相爱,1987年遂同居在一起,1990年,被告因为出国怕被拒,双方才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法定的婚姻登记程序,而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1992年,被告张志国回国探亲,双方仍旧保持此种同居关系。直至1993年11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从时间跨度上看,双方从相识相爱到关系最终破裂历时9年有余,在此漫长岁月中,双方显然是抱着一种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否则,他们早就莺飞雁散,而不会延续这样一段马拉松式的两性关系。关于双方主观上共同长久生活的一致性我们还可以从1990年10月,男方张志国准备出国深造,因害怕存在婚姻关系而被拒签,双方办理世俗的婚姻仪式以予代替的事实得到证明。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被告在从1984年至1993年长达9年的时间里,一直相濡以沫,共同生活,并且希望维持长久,还为此举办了世俗结婚仪式,得到了群众认可,虽然在其后由于男方的原因此种关系未能继续,但时至1993年11月原告袁红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原被告之间存在事实婚姻关系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
[小结]爱一个职业,可能造就辉煌的人生
爱一个人,可能造就一个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