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0: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

第一篇: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

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者好也,知者乐于运动,若水之通流;仁者乐于安静,如山之定止。知者得其乐,仁者安其常也。”

孔子对山水之美有直观的感受,虽然没有很多词藻描绘,但用一个“乐”字表示了山水“静”与“动”引起的愉悦之情。这虽然是山水比德的滥觞,但毕竟是以美感为情感本体。山水之观是参天地之理、培养君子人格的重要途径。孔子注重将自然的事物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在教育学生欣赏自然美时,通过将审美对象道德化,培养君子品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后凋之美,就在于它象征人在逆境中的不屈,象征那份在狂澜既倒前的坚持。孔子十分推崇先王的美德,将之比拟为天地山川之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奔波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还扶杖唱起“泰山其颓乎”的歌谣,可见其对自然山水独特的感悟。

孔子也强调在与自然的对视中培养哲学抽象思维,他的自然审美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孔子看来,智者的敏锐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样的自然山水观表明中国古代艺术思维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同构性。从旅游思想和旅游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孔子“游必有方”的思想内涵,对加强旅游学学科建设、创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上面论述可知,孔子所主张的远游很接近目前流行的修学之旅和教育旅行。尤其是教育旅行,实际上也应该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旅游事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提升旅游内涵,保持旅游业的永续发展,是旅游学研究人员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不少旅游开发规划部门,并不关心“游必有方”,缺乏旅游思想内涵,将旅游文化恶俗化,从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许多景点在进行大量资金投入、风风光光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湮没无闻,造成旅游资源不可逆损失和经济资源的浪费。孔子这种以求学、开拓视野为价值取向的旅游思想,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秦汉之后,司马迁、郦道元、李白、徐霞客等著名的文人或旅行家,并非出于职务上的变动而被动旅游,他们把远游当作丰富人生经验和开拓学术视野的主要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广结贤士,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明人董其昌在其《舟次城陵矶画并题》中写道:“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故有‘不读书万卷,不行千里路,不可为画’之语。”虽然说的是作画,但颇能道出千古文人之旅游心结。

知古而鉴今,我们在关注旅游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挖掘我国优秀旅游传统,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一方面为旅游者提供、设计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也培养、提升旅游者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需求,加快旅游观念转型,完成中国旅游从观光型、休闲型,到教育型的转变过程。

第二篇: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摘要: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德育,探索并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如他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孔子重视德育,意图将老百姓引上德治的轨道,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孔子认为需要统治者“为政以德”,同时,被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礼是道德的外化,不存在礼之外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虽然他推崇周礼,对周礼的评价甚高,其“礼”的本质也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秩序。但是,他那里的“礼”是在对周礼的批判继承中得以发展形成的,与周礼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周代,“礼”只适用于调节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内部关系,与此相反,孔子将“礼”下达到庶人,告诫人们要以“礼”作为德行的标准。可见,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对统治者的要求范围之内,同时也是对全老百姓的要求。从根本上说,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孔子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五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如何从其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使我们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现今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孔子德育内容的脉络梳理

孔子贵“仁”,“仁”是他道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他要求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美德。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如上所述,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而仁则是道德的内在核心。根据这一核心,孔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指孝敬父母;“悌”是指同辈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孝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孔子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可见,他将“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真实、最根本的感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敬爱父母兄弟,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并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是在“孝亲”基础上的递进,每个人只有处理好了与父母兄弟的关系,才能处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孔子将骨肉亲情引向了政治统治,体现了孔子道德教育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特征。

其次,孔子以“爱人”作为“仁”的核心。“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于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但同时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西周时期重视祭祀鬼神的事宜,而孔子的“爱人”中却体现着人贵的思想,“季路问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乎?’”可见,孔子是把人事放在首位的,对鬼神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孔子的“爱人”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只爱自己的家人,而是将爱扩及到全社会,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必须认识到的是,孔子的“爱人”并不是爱一切人,更不包括奴隶,他所讲的“仁爱”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强调的人道原则即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仍有进步意义。

最后,孔子以“忠恕”作为实现“仁”的途径。曾子提出:“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地说,忠就是积极为他人;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忖己度物,不加害于人。孔子正是通过这样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在西周时期,“父权与君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家能够做到对父兄的孝悌,就能够在政治上对君主尽忠。”①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之中,从而形成了后世“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统。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以“仁”为精髓所在,孝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地向外扩展仁爱之心,通过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方法,① 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求得忠信于君主、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虽然,孔子的言论中存在着一些封建愚昧的思想,但是,我们应将他至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予以评析。抛开孔子一些具体的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德育思想,就整体而言,将他的“孝悌”、“爱人”、“忠恕”的德育内容批判地继承下来,仍然是我们现代德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在物质的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对于德育内容的研究也更是重中之重。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宝库,它不仅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方法。即使过了两千五百多年,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孔老夫子给我们的启示不在少数,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的归纳: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品行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主要凝结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的弟子众多,背景环境以及智力、性格都各不相同,而孔子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接受能力施教。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施教。”①如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的智 ①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商有高低的差别,从智能上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以下的人,则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再如,子路问孔子:“听到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冉求胆小,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温,让他冷静。2.愤启悱发的德育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现代教育学中的“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却没有弄痛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如果不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孔子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此外,孔子的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亦称迁移启发。他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他的教育下,颜渊能“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陈亢能“问一得三”。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使我们历史上珍贵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3.审美教育方法

“寄情万物,皆以养德”,古今伟大的教育家都注意借助美誉进行道德教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孔子是道德教育中自觉倡导礼乐教育的第一人,他以“ 六艺”教育学生, 其中大部分内容如诗、礼、乐等都体现了审美教育主题。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秦伯篇》)。他主张用符合古典伦理和美学标准的礼乐制度治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继承这一传统,,他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 明确提出“: 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利己

①损人之思念, 以渐消沮者也。”这一段话写出了审美教育的与道德教育的内在一致性,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教育实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则往往靠理性的自我克制与约束,因此,两者相比较,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审美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孔子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些了解和归纳,无论是孔子的德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是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上对于这些文化瑰宝的曲解或者僵化,使得这些被扭曲的思想阻挡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事实上,孔子的启发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方法对于当代的德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发掘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借鉴孔子的德育理论、德育原则, 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大力加强德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① 蔡元培选集(上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参考文献:

[1]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4.[2]包俊娟.孔子教育观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 [3]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和谐教育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朱东根.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7]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第三篇: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大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研究现状: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古往今来都没有中断过。从研究文献看,大部分将理论联系实践。学者的研究主要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教无类”体现出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众多研究中阐述了“有教无类”在两千多年前的含义及作用。“有教无类”提倡的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就存在阶级性、垄断性,孔子这一思想很快便打破了这些束缚。当今我们倡导“教育公平”,呼吁人人接受教育,是“有教无类”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新的时代存在新的问题。“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这么简单。面对现今社会的贫富差异、地区差异、教学水平的差异,我们应当将“有教无类”赋予新的含义,重新理解教育公平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六艺”来体现孔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六艺”的内容以及设立每一个部分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指导于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当今教育中日益凸显的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如今的“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味的讲求卷面分数,学生因升学考试带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热爱的学科。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以及创造力,阻碍了他们将知识带向生活的道路。如刘秉泰、刘春颖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张湘萍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待阐述》明确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在教育原则及方法上,孔子主张则是多方面的。从搜集资料看,主要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方面来分析的。“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其主要手段的了解个性,针对性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两千多年前还是当代教育中,因材施教都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教育不是为了按照统一的模版培养人才。它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承认差异的存在性,针对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既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保留学生的天性及差异性。“启发诱导”则是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目前在很多课堂上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气氛枯燥、死板。“启发诱导”是在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方式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感知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也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环境中所担当的角色,把握课堂气愤大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4、孔子在德育与教师修养方面也提出了要求。研究中提到孔子十分注重德育,德育是一个人做人的先提条件,但目前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宽泛、教条,甚至有少数的老师本身缺少德育教育,这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否则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德育的开展环境不止是学校,社会、家庭,处处都可以开展德育教育,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德育教育的范本,这就要求全体公民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身修养,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才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德育引导。孔子要求教师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孔子就是亲自实践的。研究中多次提到孔子的教学经历,他毕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都应谨记“学而不厌”,这与当代“终身教育”思想如出一辙,知识是无边的,学习是无尽的,我们应时刻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师,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目前,存在很多教师打骂学生、教学倦怠等情况,都值得我们深思。“诲人不倦”应做到拥有耐心、爱心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并且能够做到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知道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孔子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但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冯文全、焦彥蕊所著《孔子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一致与冲突》、林忠、林楠的《孔子“教学相长”的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都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这部分文章主要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启发性原则等的一些具体操作,更多的学者则是从单方面着手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如应艳兰所著《孔子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雪峰、高畅所著《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丁华平、王睿、周怡所著《浅析孔子教育学的思想》。有些研究则是利用孔子思想的很小一个点来引发现代教育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实践的每个角落,范围之广是我们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全部涉及的,但也不能因此原因就对其泛泛而谈。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孔子教育思想,分析它与现代教育的一致与冲突,理性的批判和继承。将会有更多的学者不断的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问题,但相同的是我们可以在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思考中得到启发,找到答案。孔子教育思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学习、思考和研究的。因此,我觉得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四篇: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安徽师范大学孙 德 玉

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都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好教师,在许多方面确实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思想,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职,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也正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孔子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一泓流动的清泉;爱自己)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二是对学生,不仅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而且还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无私、无隐”、还要使受教育者不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还无私、无隐,他曾对学生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隐其学而不教的。《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侧感人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门受业,弟子陈亢怀疑孔子给儿子以特殊的教导,于是便问孔鲤“有异问乎?”孔鲤说吾父教导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故退而学诗、学礼。陈亢没有听到什么“异闻”,便得出“夫子远其子”的结论,即孔子对儿子和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的指教,而是一视同仁。这就是以说明孔子具有教育家的伟大胸怀。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圣人”并没有什么神灵之光,不过是一个具有“仁且智”品格的优秀教师而已。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大加发扬。

三、以身作则,知行统一。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学高与身正哪个更重要?)

四、立志乐道,志存高远。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成为弘道扬道的仁人志士,为“道”奋斗终生。

其次,强调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此即所谓义、利关系。他要求士君子必须做到“见得思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财兼备、义利并行)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再次,要坚持长期艰苦磨炼,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能经受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坚守志向,实

现理想。

五、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这是孔子强调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因此,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其次,要善于自我省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次,自我克制,要克制一切私欲、贪念和非礼行为的产生,做到视、听、言、动皆中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就是长善救失、扬是抑非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态度,怎样对待“过”。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他要求:第一,有过必改,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学而》)“不二过”,“内自讼”,不文过饰非;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此外,要“乐多贤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友辅仁”,要相互“忠告而善道之”。

六、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孔子十分重视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并寄予后生很大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孔子自己觉得不如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不幸短命也”。(荀子的“青出于蓝”、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后代与前代总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后代总是站在前代的肩上,比前人高。孔子的“后生可畏”正是揭示了这一真理。孔子主张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在真理面前完全平等。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这种“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的风气、师生关系才得以融洽,老师也深受学生的尊敬。孔子虽和子路、冉求、樊迟等争执很多,但孔子仍将他们培养为高材生。同时,他们对孔子也十分爱戴。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上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教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概念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给予概括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特长、志趣、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孔子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启发诱导是孔子教学的最高深的一条原则。他把启发式教学表述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愤”、“悱”的时机,适时地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求知;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孔子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第一,掌握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其时”而教;第二,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其可”而授;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第四,教师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善于运用“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第五,存疑问难,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最后,教师要“循循善

诱”、“谆谆教诲”,使学生始终处于欲罢不能、欲进不已的状态,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特点。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意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的精神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思想、知识、文化、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物质的认识几乎等于物资。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物质概念的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就逐渐清晰。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精神的本原不在于自身,而是来自物质,物质对于精神和思想具有本原和决定意义。同样,人们也从对生活实践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中,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的根据和本原。在长时期内,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一直难分伯仲,与此相适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一直平行发展,谁也不能最终战胜谁。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 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既千差万别又有共同本质、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知的,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可认知的事物。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要依靠强大的经济背景,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表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求真理与求价值相统一的基本精神,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人类认识世界后利用和改造世界的表现。我们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同时必须依照自然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观规律。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就是我们认识资源,利用资源的表现;发射人造卫星为人类提供科学研究交通、通讯、气象预测等便利就是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后,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改变世界的表现。人们不能用想象出来的不存在的物质的燃料来取暖,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类所有的实践都依赖着物质世界,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

际的发展

律,按

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3[-2],263[-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10.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下载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五篇材料)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崔 日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

    观孔子有感[优秀范文五篇]

    观孔子有感观看影片是学生喜爱的环节。《孔子》自上映以来褒贬不一,所以一直想要看也没有花时间去找。这次因着专题学习的要求,跟学生们一起看了两遍,片子拍的有诟病的地方,但也......

    观《孔子》有感

    观《孔子》有感 也许是教育的原因,我们都是从语文课本的那一段段“子曰”里,从历史课本的诸子百家的发展历程中了解孔子,他渐渐就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圣人。我们学习他的思想......

    观《孔子》有感

    前不久,真正完整的看了一遍电影《孔子》。给我留下的感觉是:不华丽,却很真挚。于是,就在刚才,我又重新细细观赏了一遍,而这一次,真正让我重新正视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观孔子有感

    观孔子有感(精选多篇) 看、读中华史诗《孔子》有感 今天一个机会有幸观看了本部影片,在这之前对该影片只能称之为听说,并没对其了解。在较为宏大的场面背后,可见导演的功底。起......

    观孔子有感

    1002511110交通运输朱胜兰观《孔子》有感 电影由孔子51岁时仕官于鲁国开始,把孔子在鲁国的坎坷仕途、周游列国时种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晚年返乡祖国,直至与世长辞的动人故事娓......

    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的现代意义

    摘要:知行观是 中国 哲学 认识论 历史 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在每一代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所处的当代 社会 较之于以前社会有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

    儒家中和观的现代启示及其意义

    儒家中和观的现代启示及其意义 谢树放在《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撰文指出,儒家中和观的现代启示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以和为贵,致中和,以求社会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