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0: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篇: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本国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C.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领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中国 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 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

3. 1873年6月29日,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觐见清同治帝,未行跪礼。但当时社会上流传外国使臣见中国皇帝时恐惧之余足不能动、口不能言、浑身发颤,连国书都无法卒读。这反映了中国

A.外交礼仪近代化的艰难 B.传统纲常伦理的崩坏 C.“天朝上国”威仪的稳固 D.近代条约体系的确立

4.1856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进行通州谈判,接受了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但在礼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联军代表拒绝了见皇帝时必须跪拜的要求后,清政府逐扣押39名联军代表作为人质。这些事件

A.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失据 B.折射出晚清近代民族意识淡薄 C.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D.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借口

5.1859年,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实行官员匿名投票选举,实现“权归于一”。其主要目的是

A.否定纲常名教 B.振兴太平天国 C.实行君主立宪 D.发展资本主义 6.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 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D.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

7.从1916年开始,日本三菱财阀插足华北棉花生产,实行其华北棉产改进计划,向农民发放美国棉种,而以收购农民棉产为条件。1937年大仓、住友等财阀在满洲设立满洲棉花会社,经营辽河流域的棉产改进。这反映出

A.日本帮助中国改进棉花生产 B.商品输出是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C.日本控制原料增加工业利润 D.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致命打击

8.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9.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很多主张立宪的人士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纷纷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C.中国人民彻底认清清政府的本质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0.有学者认为义和团的拳民们希望比附的神灵在三国人物中基本出自蜀汉,也就是刘备麾下的人物,出自曹操麾下的人物一个也没有,甚至连吴国的人物,周瑜、黄盖之类的大将都没有。该学者认为义和团拳民的选择旨在

A.表明义和团运动以推翻清朝为目的 B.强调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农民的盲目排外 D.表明义和团运动反抗列强侵略

11.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12.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徽,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最能说明当时的中国

A.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B.主动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C.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迫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13.1903年前后,俄国企图独吞东三省,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发起拒俄运动,被清政府拒绝。谣传拒俄义勇队特派员向袁世凯请愿遇害,此后《苏报》文章“革命其可免乎”在留日学生中流传开来。这表明

A.清政府已经沦为沙俄的附庸 B.日本支持中国留学生的呼声 C.清政府助推了反清革命运动 D.不明真相的知识分子被利用

14.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 B.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C.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 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

15.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16.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

A.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 B.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 C.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

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未经呈交参议院 审核即行通过《暂行报律》三章,引起报界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对此指出:“民国一切法律,皆当由参议院议决宣布,乃为有效。该部所布暂行报律,既未经参议院议决,自无法律效力。”这一事件反映了 A.辛亥革命后立法制度混乱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对法治信念的执著 D.分权制衡体制基本形成

18.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这实质上反映了

A.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政体之争 B.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革命果实被军阀势力所窃取 D.宪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19.江苏川沙的女工本来纺织土布,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很多女工进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了()

A.在外商企业刺激下民族工业兴起 B.妇女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C.自然经济受外国经济侵略而消失 D.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到打击

20.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正在逐步丧失 B.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C.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D.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

21.1882 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 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22.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B.引进传播启蒙思想 C.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 D.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23.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知县徐赓陛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又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

A.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 C.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4.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还设有两个外国展厅。其中,湖北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黑檀、汕头的亚麻抽绣,最吸引人眼球。外国展品有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各省众多人士纷纷乘坐火轮、火车前去参观。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重视兴办实业 B.被迫开放市场 C.主动融入世界 D.出现“短暂春天” 2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奖励商勋章程》,第二年,又先后颁行了《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这些章程 A.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 D.反映清政府抵抗侵略的决心

26.“20世纪初,民办中型轮船企业逐渐增多,许多新创办的公司明确提出了收回航权的口号。他们在同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大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这使他们在外国垄断势力的压迫下,不但得以坚持下来,甚至还能有一些发展。”材料主要表明 A.近代中国航运业因受到外国势力压迫难以发展 B.民办轮船企业的发展与近代爱国思潮紧密相关 C.民办轮船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D.民办轮船企业成为近代中国航运业的主导力量

27.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28.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同时,总商会亦开始办起自己的图书馆和杂志,创建公益性商业学校,对青年职员或学徒进行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这些举措

A.实现了上海工商业的均衡发展 B.借鉴了商帮地域整合的成功经验 C.利于增强民族工商业的竞争力 D.推动全国统一工商社团开始建立

29.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志,是相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粱启超认为,“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

A.同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促成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C.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D.借文化复古反对旧思想 30.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 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

31.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C.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32.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 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 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

33.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3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

A.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C.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35.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 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4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

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6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重商主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国家主叉观点。主张振兴国家经济,要求国家利用进口税、产品价格补贴、垄断外贸等手段来控制和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外贸。二是价格观点。主张根据人口和市场价格情况,管制商品进出口贸易。三是货币财富观点。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四是积累金银观点。认为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国家要取得金银,盐须积累贵金属,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加强外汇管制。五是贸易差额观点。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商母进口、鼓励商品出口政策等。——摘编自史件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等

材料二: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寸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期重商主义相比,概括20世纪初新政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4分)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

1920年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短文《洪水与猛兽》,耐人寻味地将新文化运动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四后蔡元培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2分)

历史答案

1-5 DAAAB 6-10 DCABB 11-15 CCCBA 16-20 CCBDD 21-25 CDDCB 26-30 BCCDB 31-35 BCACD(切割试卷每一大题都要给小题分,谢谢!)36.(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6分)

(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6分)37.(1)同:政府主导;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与外国争夺市场;都对本国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异:前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后者没有;前者是为资本原始积累,后者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者措施全面,后者单一;前者促进欧洲社会转型作用大,后者对社会转型意义不大。(6分)

(2)特点:参与阶层更广泛,具有一定社会性;工商业逐渐得到国家的保护;由思想主张到付诸实践。

意义: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利于清政府的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

38.(1)举措:引进并保护陈独秀;引进《新青年》;提出“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或“主张东西文化结合”)。(6分)

(2)态度:蔡元培先生对激进派进行“疏导”,体现了他“宽容”和“劝诫”的文化胸怀;蔡元培撰文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体现了他对新文化运动弊端的清醒认识,具有时代进步性。(2分)

第二篇: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

1.“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A.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落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D.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2.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3.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4.汉代初年,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在有市籍的商人之外,家资满10万(文帝时减为4万)可任郎官。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时即可由郎官中选用。这表明汉初

A.商人入仕优化了官僚体制 B.世卿世禄体制尚未被打破 C.因长期战乱官员严重匮乏 D.依政治需要选官形式多样

5.西周时期,教民敬神事君的传统思想中,民生来就是神和君的从属物。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这一变化

A.带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B.受到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C.体现早期唯物思想的萌发 D.表明君主集权思想的弱化

6.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7.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官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伯利克里本人在首席将军任上就曾被控读职而受到法庭审判,并被处以罚金。这 A.体现了雅典法律至上的原则 B.标志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是对雅典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 D.折射出罗马法影响深远

8.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据材料可知该方法

A.防止僭主政治的出现 B.维护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 C.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强制少数派费同现有政体

9.古罗马时代,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若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債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该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法案是梭伦“解负令”的具体表现 B.罗马元老院注重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该法案说明罗马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D.罗马法有利于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10.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利于公民的言论自由 B.借助喜剧形式完善民主政治 C.民主氛围提升了公民创作热情 D.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11.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问世,随后的1622年《王位继承法》中部分法规和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对其具体实施规定做出了补充与修正,英国逐渐地形成了建立济贫院等一整套济贫制度。这一制度

A.是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B.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C.暴露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弊端 D.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的革命结果

12.“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远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13.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14.197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的窃听丑闻,即“水门事件”爆发后,《华盛顿邮报》一直追踪报道;民主党候选人乔治·戈迈文声称水门事件是对美国民主与自由的践踏;国会也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材料最能体现美国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原则

15.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材料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

A.具有传统与近代混合性特点 B.君主是国家象征,权力削弱 C.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议员普选充分体现议会至上

16.中国古代很少吃牛肉。甚至有时把禁止杀牛列人法律。但现代中国人的饮食中,牛肉成为常见的一种食材,如牛肉罩饼、酱牛肉、牛肉板面等。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明 B.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 C.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D.政府不再禁止杀牛

17.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

18.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 B.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 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 D.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

19.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20.顾颉刚说:“我们决不因为古物是值钱的古董而特别宝贵它,也决不因为史料是帝王家的遗物而特别尊敬它,也决不因为风俗物品和歌谣是小玩意儿而轻蔑它。在我们的眼光里,只见到各个的占物、史料、风俗物品和歌谣都是一件东西。”这表明,顾颉刚王张 A.谨慎运用实物史料 B.无差别地使用现有史料 C.史料应具有平等性 D.根据史料归属确定价值

21.由于立场、史料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往往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各项,因史料差异而导致历史解释不同的是

A.1840年中英之间的战争到底是“鸦片战争”,通是“通商战争” B.朝鲜战争中,美国到底是侵略者,还是和平的维护者 C.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到底是在汉化,还是在战国时期

D.哥伦布发现新太陆,到底是“文明的传播者”,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22.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 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2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D.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24.在16到17世纪,西欧出现“封建地主和雇佣工人的财富在缩水,而资产阶级实力在上升”的现象。对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新航路开辟促使封建制度彻底解体 B.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2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亚洲人口的膨胀 26.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 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 C.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 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

27.汉朝是中国古代在国家出现白然灾异时帝王公布“罪己诏”(进行自省或自我检讨)最多的王朝,该现象体现了

A.汉代自然灾害的爆发更加频繁 B.儒家对皇权的规范制约 C.皇帝接受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28.汉初,陆贾因经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批评。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B.儒学地位得以提升 C.外儒内法成为君臣共识 D.焚书坑儒余波未了

29.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

30.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 A.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C.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 D.提出经济要均衡地发展

31.在古希腊早期文学作品中,国王和神明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和国王之间的关系一样。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偏狭、愚味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

A.社会伦理中的性恶论思想 B.宗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 C.世俗文化中的反宗教情节 D.宗教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色彩

32.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着喜欢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33.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议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別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实现信仰的自由 B.阻碍欣州社会的进步 C.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D.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34.“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近代科学的兴起 C.启蒙运动 D.第一次工业革命

35.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这说明启蒙运动

A.重视知识价值反对天主教的愚昧思想 B.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 C.其主要目的是驱逐天主教的黑暗 D.要求人们有独立的精神

36.有学者指出“由于汉字字数多,印刷所用活字数量庞大,制字、拣字、排字都比较费事,同时总体而言古代印书种类仍然有限,经史之类都要反复印刷,因此在雕版印刷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活字印刷并未取代前者的地位,只是偶尔见于记载。”该学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 A.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B.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C.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D.未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

37.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38.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 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39.1919年11月6日,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伦敦天文皇家学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主席汤姆逊宣布,日食观测结果测得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1.79秒,而爱因斯坦预言的是1.75秒,接近实测时间。据此可知

A.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被否定 B.光电效应定律由此发现 C.爱因斯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D.广义相对论获得了证实

4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生物大爆炸等问题,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据此可知

A.达尔文进化论挑战神学创世说 B.达尔文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之上 C.科学发展的水平受时代的限制 D.达尔文进化论不是一种科学理论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族中的贫富相恤,除临时性的救助外,又有制度性的义庄,以田产为经济基础,依一定的规矩对族人作经常的赡給。义庄之制,始创于北宋范仲淹,继为他族所仿效。范氏义庄有详细的规矩,由范仲淹所订立,大致上是计口逐日支米一升,每年支衣一疋(同“匹”),丧葬嫁娶皆有补助。赡给对象以居住在苏州的族人为主,外乡的亲戚如确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南宋义庄也多由士大夫在仕宦之后,以俸禄之余购置田产,义庄成为构成宋代以后家族制度的一个基本要素。——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义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成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与宋代义庄之制相比,概括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8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8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说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给销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思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站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1850年以前,英法等国人口死亡率大的为2.5%,1914年下降到1.9%。......农业增长使饥饿成为对过去的回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农作物歉收时也能保证外来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医疗保健体系包括接种疫苗、隔离传染病人以控制疫情蔓延、改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保健设施。死亡率下降造成人口的激增,尽管有数百万人移居海外,欧洲人口还是从8150年的2.66亿,增加到1900年的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归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死亡本下降,人口增长的原因。(3分)

43.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之际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学趋于衰微,权威发生动摇。宋儒在解经传注时有鄙薄文字音韵的考证、以自己的体会所得为定解的学术倾向。明末清初的学者发现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援引和传注有很多疏漏、谬误之处,这引发了学者们对理学的怀疑。理学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强化,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自觉贯彻,在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双重作用下,理学的道德规范逐渐蜕变为僵化的道德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减少。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李贽大胆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应“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提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反对“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唐甄认为:“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儒学与诸子学、释道地位相等,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一见解非常具有批判性。《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等著作,则直接援引原始儒家经典,或者根据自己对原始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审视理学弊端,驳斥理学观点。明末清初对理学的批判达到高潮。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唐甄推崇三代之治“君明臣忠,上下和易”的理想摹本,强调君主应遵守道义原则,应爱民、养民、富民,自身俭朴,任用贤能,礼遇朝臣。他没有从制度上否认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君主专制模式,最后滑向对圣明君主的期盼。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不能引出制度的力量,那它就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据材料二,归纳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宋明理学的方式。(3分)(3)据上述材料,评价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5分)

历史答案

1-5 DDDDA 6-10 CCBDA 11-15 AACCA 16-20 ABADC 21-25 CBCBA 26-30 ABBBC 31-35 DDCCB 36-40 DDBDC(切割试卷每一大题都要给小题分,谢谢!)41.(1)特点:赡给制度化,管理严格;以族人为主要赡给对象;以实物赡给为主;以士大夫购置田产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

成因: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影响。(6分)

(2)原因:国家统一,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

特点:由国家主导;采用立法手段;内容更完备;覆盖对象更广泛;影响更深远。(从组织者、对象、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作答,意思相近即可。)(8分)

42.(1)特点: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影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11分)

(2)科技革命的发生;农业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3分)43.(1)理学学术基础的动摇;理学社会教化功能的弱化;明清专制统治强化,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

(2)方式:抨击理学传统观点;不唯儒学独尊,平等看待其他思想;援引原始经典审视理学(3分)

(3)积极——应时代需要产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思想启蒙; 局限——仍为封建性质;对社会影响有限。(5分)

第三篇: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石林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可可是巧克力生产的主要原料。受埃博拉疫情影响,非洲可可豆大幅减产,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P为巧克力的价格,Q为巧克力的供求数量)能反映其对巧克力价格和购买量影响的是

2.我校高三学生小文高考结束后和小伙伴们利用假期去旅行,他们通过支付宝在网上成功订购昆明——厦门的飞机票,并预定宾馆,费用从他们的借记卡中扣除。这一支付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①信用透支 ②电子货币 ③转移支付 ④转账结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将于11月12日起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该套纸币

①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②在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③是劳动产品,且用于交换,因而是商品,有价值 ④将作为现行货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比GDP 增速高0.5个百分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百姓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更多红利 ②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在不断完善 ③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增加 ④我国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当前我国经济供需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绐不足。这就需要改变原先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调控新思路的是

①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企业扩大出口 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 ④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研究表明,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以产生50万至80万美元的收益。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高附加值成为中国商飞研发C919大型客机的动力。这说明

①高端制造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③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准确进行战略定位 ④“中国制造”已经成功转型为“中国智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中秋将至,一些商家推出了“会说话的月饼”——送礼人拍摄录制中秋祝福视频,转为二维码,商家将其印制在包装盒上。亲友收到月饼后,扫描二维码即能观看视频。这种个性定制月饼模式 ①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拓宽利润空间 ②根本目的在于引领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绿色消费 ③有利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 ④有利于企业利用科技元素,依靠新颖的设计,提升该月饼竞争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某电子设备供应商王某有笔余钱,银行经理建议他购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王某说:“电子行业市场变化大,我的公司经营有起伏,得考虑这些资金能否随时取出来。”王某投资理财时优先考虑的是 ①收益性 ②风险性 ③流动性 ④流通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此政策,农民小张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和他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分别属于 ①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合法的劳动收入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下列措施从初次分配层面促进居民增收的有

①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政府补助标准 ②建立健全企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③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④继续加大农业的补贴资金投入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王老师交纳321元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B.江成便利店交纳9700元营业税——该便利店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C.夏女士购买了一套5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夏女士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D.某公司购买一台78000元(含增值税)的智能设备——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1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在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并不是什么坏事,并不是坏的行为,相反,他这样做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去追求社会利益时还要大,还要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商品交易时本身包含着利他的因素 ②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④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竞争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②跨国公司的直接目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③中国跨国公司正日益成长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主导者 ④跨国公司是总部为母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有若干子公司的大型企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近年来,美、欧、日等国家或国际组织频频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据统计,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利用规则,积极组织和协调反倾销应诉 ②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③放缓“走出去”的步伐,缩减拓展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机器换人”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必然之选,推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材料表明 ①“机器换人”有助于提高商品价值量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投入 ③“机器换人”有助于创造新的劳动力 ④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公民参与政治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对下列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向区人大反映拆迁问题——行使提案权 ②乙参加本村村委会选举——参与民主管理 ③丙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行使监督权

④丁参加燃气价格听证会——实行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近年来,我国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检举腐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虎”和“苍蝇”纷纷被绳之以法。这表明 ①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②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既要健全法制又要发扬民主 ④拓宽监督渠道就能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③某市市长在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 ④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坐上了政协委员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就得对宪法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并建议委员们对宪法宣誓。这说明 A.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B.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 C.政协委员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履行职责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0.中国共产党从基本国情出发,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B.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 C.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国家统一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1.《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地方政府要对基础电信企业在融资、用电、选址、征地、小区进入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审慎行使权力,完善决策机制 ②坚持求真务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③调整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组织经济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某村把“四议两公开”作为村里议事办事的“铁章程” 所谓“四议”,就是村里重大事项决策,都先由党支部提议,再交村两委商议,然后交党员大会审议,然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决 议:“两公开”即决议形成后,公示并征求群众意见,实施结果也要公示。“四议两公开”的做法 ①坚持了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 ②尊重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地位 ③赋予了村两委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④强化了对基层政权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是坚持问题导向,主要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目的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为了提意见而提意见,而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把工作做得更好。”这说明

①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②人大与“一府两院”是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关系 ③对“一府两院”监督是人大的重要职责 ④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广大党员

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 ②提高执政能力,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④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安全涉及国家安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应该 ①依法打击一切分裂祖国活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努力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差异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双11”购物狂欢节在2015年又创造了新的历史。当天猫淘宝平台在几个小时之内 就超越了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再一次显示出要加强中国的内需。但是,在电商们狂欢的同时,网店的偷税漏税、无序价格战、网络售假、电商巨头们的不正当竞争等“乱象”也备受诟病。对于电子商务这一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政府有形之手哪些该“抓”哪些该“放”?在电商企业看来,在电子商务发展尚未成熟、潜力没充分释放的阶段,政府不要动辄“亮红牌”、急于“定规矩”,应该以全新眼光和包容之心给电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与此同时,艰多专家认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不再是数量红利,而是人口素质红利.全面放开二孩,核心问题不在于人口总量,而在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劳动力素质方面下功夫。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商企业的发展?(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分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l0分)

2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7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12分)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请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词。(4分)

石林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答案

1.C 2.D 3.B 4.A 5.C 6.D 7.D 8.B 9.D 10.B 11.B 12.D 13.C 14.B 15.D 16.B 17.D 18.C 19.C 20.A 21.D 22.A 23.C 24.B 25.A 26.(1)①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应该在充分调查互联网市场的基础上采取措施,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分)②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做好生产规划,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为电商的发展提供服务,打造良好的环境。(4分)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 分)④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电商市场的秩序,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3分)

⑵①消费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会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提高经济增长率;(3分)②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直接带动住房、教育、健康、家电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兴起。(3分)③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动力,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会为接下来的生产发展提供更多适龄劳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4分)

27、(26分)(1)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③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投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农民脱贫的资金支持力度。⑤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技术培训。(每点2分)

(2)①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②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也体现了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是政府责任的体现。(每点3分)

(3)(参考: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扶贫济困,践行友善等。(本题具有开放性特点,言之有理每点2分)

第四篇:清远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清远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共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无为”发展为“有为”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2.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下列哪项不属于唐宋时期国家软实力的表现

A.实施三省六部制B.儒学哲理化C.打破坊市界限D.完善科举制

3.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节俭习惯B.小农思想C.消费结构D.市场意识

4.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这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根据材料,近代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5.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提供经验B.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

C.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发生着间接地影响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

6.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收回了领海主权B.加强了海军建设

C.有利于提高海洋意识与维护海洋权益D.遏制了列强对我国渔业资源的掠夺

7.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面粉业B.航运业C.机器制造业D.矿山开采业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8.《时代》从1923年开始创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而且以人物为中心。1936年1月24日出版了以“中国在哪里?”为小标题来叙述封面人物之一的蒋介石。以下对“中 国在哪里?”的回答,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在内战中B.中国在建设中

C.中国在“解冻”中D.中国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战争中

9.2014年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 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立法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C.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点

D.立法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10.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

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11.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

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行市场经济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12.2012年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有望增

加至9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13.201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

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互相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声明

A.改变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

C.确保了亚太地区的安全 B.共同打造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 D.巩固了中俄两国的军事同盟

14.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A.人治与法治B.“仁政”与道德教育

C.王道与民主政治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

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15.某历史学家用一句话概括了某一时期欧洲文学艺术家和社会的关系:法国大革命以自身

为榜样鼓舞了他们,工业革命以其恐怖唤醒了他们。“他们”有

①雪莱②莎士比亚③贝多芬④巴尔扎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16.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B.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C.工业革命兴起D.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17.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这实际上是

A.否定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B.佐证了印刷术在宋代传到欧洲的史实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18.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A.《大宪章》的颁布与实施B.《权利法案》的颁布与实施

C.19世纪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

19.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追随理想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D.斯大林模式

20.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渊源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D.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21.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

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

A.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B.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持保留态度

C.不满意美国对西欧的控制D.对两极格局不满

22.美国《财富》杂志1976年5月公布的材料显示,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中,有

29.8%的人握有本公司100万美元以上的股票,而没有本公司股票的只占9.8%。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高二历史试题 第3页(共6页)

A.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B.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23.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畎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他评价的事件相符合的历史现象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洲联盟的成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4.“屌丝、逆袭、淘宝、秒杀、吐槽、卖萌„„”这些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信息时代言论自由B.网络影响社会生活

C.汉语词汇亟待规范D.民主思想迅速扩展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海洋是地球的“血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 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由来》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南海诸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2分)

材料二 “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 国,后驶至中国,„„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魏源《海国图志》

(2)结合材料二,魏源认为欧洲列强崛起的表现是什么?(4分)他提出了怎样的海权观?

(4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不能得到保障的原因。(4分)

材料三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构建亚太“小北约”,已基本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封堵态势。

——张召忠《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遏制中国》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活动目的。(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4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26.历史上,人口的政策、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三椹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

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为保证该政策的落实,又采

取了哪些措施(根据材料一回答)?(4分)

(2)材料二折射了哪些信息?(4分)

材料三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 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毛泽东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 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英中两国人口政策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4分)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 工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

——刘启明《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及其迁移场研究》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农村人口大量迁居城市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述。(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何看法?(4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5页(共6页)

27.“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制的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学校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孟都亚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从文化的角度说明其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17世纪中期,德国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

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比如:德国莱比锡大学,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7—19世纪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变化。(2分)

材料三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同样„„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迅速发展教育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

——摘自《近代英国教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向。(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6页(共6页)

第五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兵团二中2018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其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荟萃的黄山艺术,对各方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表明

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 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

C.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D.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就是为了享用文化

4.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5.“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总投资超过3.19亿元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开馆,馆内陈列的实物、老照片等记录了百年历史风云,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具有巨大影响。这体现了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 1 弥新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是反映在老照片上的人和事

⑥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7.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缺乏新教伦理所包含的资本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了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D.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8.下边漫画《嘱托》中所述现象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①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对文化的选择

④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④ D.①④ 9.不同的民族,待人的礼节往往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10.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在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旧址会宁县开展爱国主义精神实践活动,并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12.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时,就进入汽车社会。我国将可能从数量上进入汽车社会先进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虽同在地球村,但异域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而文化的多样性又造就了各国国人的群体差异:中国人置家庭于首位,美国人标榜安全第一,印度人重视教育„„这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可能有相同的特点

④文化决定各国人观念上的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14.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走红,大腕评委和草根歌手彼此真诚平等互动的场景以及选手们的美妙歌声、温情故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5.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某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文化影响 道德修养 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面向世界 C.色彩斑澜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和睦相处 文化融合 文化竞争力 16.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17.“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20.英国伦敦举行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大学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拥有城镇户口是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丰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人生梦想差异的原因在于

①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 ②个人实践和素养的差异 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教育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25.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再一次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搅动四川观众味蕾,川菜品种繁多,五味俱全,麻辣适宜,成都小吃更是丰富多彩,所以成都有“休闲之都”之说。但四川并不排斥其他菜式,相反,在成都各式菜系的酒楼和带有异国风情的餐馆随处可见。四川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四川饮食文化已走向世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8.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9.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钧在谈到中西翻译的逆差问题时说:“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文学界、翻译界,对外汉语言文化推广和传播机构的努力,也需要不断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从文化的角度看,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是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世界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吸收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

31.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我们对京剧应该

A.顺其自然,任其衰落 B.原封不动地继承 C.有所保留地继承 D.批判地继承 33.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5.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36.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37.法国学者阿尔诺·多德里夫认为,每个艺术门类都可在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话中丰富自己。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也认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尽管有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追求,一定与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通。对这两位学者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④发展民族文化应以引进世界先进文化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8.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9.“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40.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41.《梁祝》植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交流、借鉴、融合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43.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上述材料说明 A.吴越文化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滇黔文化具有内敛性、多样性 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

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4. 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5.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的话强调了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46.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47.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48.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期,但这些朝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我们可以从中得出 A.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B.汉字一成不变,才得以延续下来

C.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D.各少数民族都比较落后

49.中华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近代也衰落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表明

A.文化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有密切关系 B.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是完全一致的 C.文化的兴衰决定国运的兴衰 D.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没有任何关系 50.中国古代科技具有 和 的特点

A.广泛性 先进性 B.专业性 先进性 C.实用性 整体性 D.先进性 整体性 5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民族性 B.时代特点 C.平等性 D.开放性

52.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四大文明古国中,在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中华文明

5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儒学在 确立统治地位,到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想是

A.秦朝 法家思想 B.汉代 理学思想 C.秦朝 理学思想 D.汉代 批判思想 54.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的特点 ①辉煌悠久的历史 ②丰富绚丽的内涵 ③鲜明独特的风格 ④博大精深的气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5.在冠军们的背后,还有一批无名英雄:陪练。他们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寂寞和奉献,对他们而言,“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只有拿冠军为国争光,才是真正的爱国 ③爱国与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工作是一致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渗透于具体工作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锲而不舍、执着追求、永不 满足的科学创新精神,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据此回答56----57题 56.袁隆平身上体现出来的是民族精神中的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救亡图强 D.自强不息 57.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D.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58.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②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③只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只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9.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这句话表明

A.不同地域的文化互不相融 B.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D.文化的发展受历史条件制约

60.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但当前一些网络语言的传播和使用影响着青少年群体对正常汉字的书写和规范应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测试大纲》。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A.汉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61、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10分)

62、近年来,在人类共同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道德、精神和价值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国学热”在国内外持续升温。在国内,国学进校园和“私塾热”使大批青少年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和上百家孔子学院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增强了全球华人的认同感。“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人物”集体奖授予孔子学院总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学热”的积极意义。(10分)

6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城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10分)

64、“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生肖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已成为每个人的出生符号、生命符号之一,是每个人的吉祥物,人们赋予十二生肖不同的象征意义,共同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心灵的祈求。

某网站发布了马年运势分析:属马的朋友迎来了他们的本命太岁年,俗称“本命年”,是犯太岁的一种„„要提防外伤、同行之间的口舌纷争以及钱财破损„„健康运势欠隹,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被金属利器所伤„„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生肖文化的认识。(10分)

期末政治答案

1-5 ACCAD 6-10 DACCC 11-15 AACDA 16-20 BBBDC 21-25 AADCC 26-30 DDCDA 31-35 DDBAB 36-40 DABBB 41-45 CAADB 46-50 BACAC 51-55 BDBAD 56-60 DCCBD

61、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10分)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分)(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3分)(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3分)

62、近年来,在人类共同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道德、精神和价值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国学热”在国内外持续升温。在国内,国学进校园和“私塾热”使大批青少年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和上百家孔子学院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增强了全球华人的认同感。“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人物”集体奖授予孔子学院总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学热”的积极意义。(10分)

答:①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传播。(2分)③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④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2分)

6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城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10分)

答: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4分)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分)

64、“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生肖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已成为每个人的出生符号、生命符号之一,是每个人的吉祥物,人们赋予十二生肖不同的象征意义,共同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心灵的祈求。

某网发布了马年运势分析:属马的朋友迎来了他们的本命太岁年,俗称“本命年”,是犯太岁的一种„„要提防外伤、同行之间的口舌纷争以及钱财破损„„健康运势欠隹,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被金属利器所伤„„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生肖文化的认识。(10分)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我国生肖文化延续至今,成为国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3分)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生肖文化中既有数年纪岁的优点和吉祥祝福的寄托等精华,也有封建迷信等糟粕。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3分)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生肖文化与时俱进。(1分)

下载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