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课程建设规范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活动组织。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根据本课程网上教学交流活动的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并组织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一、基本过程及基本要求
1、基本过程:
总体设计确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网络软件原型实现网络课件集成的网络课程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课件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素材与教学平台集成)原型修订征求意见修订意见修订试用与测试教学活动设计
图1 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2.基本要求 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网上教学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2 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等特点。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
网络课程文字说明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符号、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识点都要与相关的背景资料类相链接。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二、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
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出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它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
教学大纲的编写应注意如下原则:科学性、思想性、主观联系实际、基础性、系统性等等。其中,教学大纲的编写要对知识点的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细化课程内容知识点的学习目的。
教学的目标,决定了教学的策略和评价方式。当课程的目的是获得知识时,教材充当的是信息的来源。教师的角色就是要讲解书中的原理,举例解释,并评价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情况。当课程的目的是获取某种智慧技能时,则教师的角色除了讲解书中的原理外,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通过产品化的实践方法,构建学习者的技能能力。
三、确定教学内容
课程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应当结合“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果和成人学生学习特点,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的内容按教学出发点分两种类型:从传递角度,方便教师教学为出发点,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主线的,通过知识灌输、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组织的内容;从交互角度,为学生学习服务出发点,以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网上自主、个性化学习,交互交流和基于学习资料库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的内容。
四、总体设计与原型实现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在教学设计时应采用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策略的需求,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活动组织进行总体教学设计。典型的教学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主要阶段。
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设计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原型,通过原型设计,确定软件实现的总体风格、界面、导航风格、素材的规格以及脚本编写的内容。
总体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形成网络课程的核心基础,决定了后续开发。原型实现后,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尤其是征求最终用户(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征求的意见进行修订,以达到最优化的目的,减少后续开发过程中修订的工作量。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注意:
(一)教学设计
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时,要遵循如下教学设计原则: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要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二)内容组织
1.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主,链接以树形结构的教学课件,课件以知识点教学单元为单位。课程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2.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份: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测题(随堂练习)、拓展资源等。
3.在疑难关键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不同的知识单元体系结构。
4.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课程结构应为动态层次结构,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用户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5.内容的表现形式应采用文字说明、背景资料支持、配音阐述、重点过程动画表现以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播放相结合。
(三)内容表现
1.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描述性文字要精炼、准确。中文字体尽量用宋体和黑体,字号不宜太小和变化太多,背景颜色应与字体前景颜色协调,以便减少在屏幕上阅读的疲劳。
2.在画质上,应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分明、色调悦目,动画、影像播放流畅、具有真实感。图形图像应有足够的清晰度。
3.色彩的选择应清晰、明快、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网页色彩要与内容相适应,背景颜色应与前景颜色协调,各页面不宜变化太大。
4.构图的基本要求是设计好屏幕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新颖简洁、主体突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使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习者面前。
5.动画是课件的一种表现形式,视教学的需要进行设计制作。动画的设计要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其画面的设计要协调内容的布局、提示方法、颜色使用等。6.授课录像要求教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应小片段教学,以帮助学习者对原理、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语音清晰、语速适中;注重讲课的技巧,以符合学习者认知的规律,如通过问题的引出,问题的解答等的 4 方式进行讲解;单个知识点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一般15分钟),并且必须针对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而讲述;每一个内容开始录制前有一个清晰讲述,讲述完后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束语。例如: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的第四个大问题——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第二节的第四个大问题我们就讲到这里”
授课录像采用主流媒体格式并根据网络带宽与视频清晰度要求进行相应编码压缩处理。
7.在声音质量上,应要求解说准确无误,通俗生动,流畅清晰;音响时机恰当,效果逼真,配乐紧扣主题,朴素流畅,有利于激发感情,增强记忆。在声音的处理上要慎重考虑,应与影像结合起来综合平衡。
8.在内容结构上:同一网页中不宜同时出现过多动态区域。网页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三屏,在800*600屏幕分辨率下不应横向滚屏。每门课程的网页应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背景音乐应选用恰当。控制功能、操作方法符合常规习惯。表现形式要生动活泼、色彩要和谐、页面布局美观,重点内容要有多媒体表现。
9.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加入交互方式,多设引导和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0.学习者对课程中的有关图片、资料、动画可选择浏览或不浏览,也可选择背景音乐开或关,以及配音阐述的开或关。
11.网络课程每个知识点都应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链接,以拓广学生知识面。
(四)内容导航
鉴于网络课程信息量巨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因此除了要求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还要求导航设计要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网络课程可以提供的导航方法有:
1.列出课程结构说明:建立目录索引表,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如下内容:教学单元、教学活动、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指明学生所处的知识层次和位置;让学习者了解网络课程的信息结构,直接到达所需要的学习页面;
2.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网站的文件结构要根据章节、通用网页、组件和媒体类型等适当地建立相应的子目录,单个子目录中文件数目不宜太多,以方便维护;
3.页面组织:网站的网页组织要反映课程的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网页间的联系要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在网页中应有到课程起始页(Home)、前一页、后一页、上一层、相关内容的超链接,应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树查找相关网页的快速跳转功能。对于描绘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也要提供查询和直接显示功能;
4.直接导航:对一些重要的导航点,如当前学习单元、当前学习目标、学习单元的结束、前进、后退等,在主界面的导航中心提供直接的导航,只需用鼠标单击导航上的超链接,便可直接进入对应的界面之中;
5.浏览历史记录: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历的历史路径,学生可随时快速跳转到以前浏览过的页面。线索:记录学习者浏览路径,可让学习者沿路返回,也可预先设计浏览的路径,减少学习者的探路时间;
6.检索表单:让用户检索Web的信息,帮助学习者迅速寻找所需要的学习内容; 7.帮助:对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习者不致迷航;
8.导航条:以提供到顶级页面、上一级、下一级、同一级页面的导航; 9.播放控制:用于对动画、影像、声音的控制;
10.书签:记录学习者标记的学习重点,便于对重点学习内容的快速定位。它是Web浏览器必备的功能;
11.框架结构:对结构比较复杂的课件设计可采用这种方法。主框架可以是学习区,副框架则可用作动态导游图,以显示当前的学习进度,并可以点击导游图直接到达某个进度;
导航策略用于网络课件,实际上是教学策略的体现。这是一种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它是决定网络课件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五、脚本编写
脚本的编写由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时可巧妙地利用板书、讲演、启发提问、各种可借用的媒体以及用手势、表情等方法,把课讲的有声有色,使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进度和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作到像人那样灵活机动,富有感情。但是可以进行模拟,细心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之能充分展示教师的经验。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还必须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在一定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及其安排以及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设计生成相应的教材,这样的教材类似电影剧本,通常把它叫做脚本。它在课件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设计阶段的总结,又是开发和实施阶段的依据。从其内容来看,它是网络课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而不是课本或教案的简单复制。
六、素材准备
素材准备。根据脚本的要求,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如声音、视频、案例、动画等。
七、课件开发
根据脚本提供的要求和建议,参考开发的软件原型,利用课件开发工具(Dreamweaver、Flash等)集成课程内容,形成网络课件。
界面设计和制作。对屏幕上将要显示的信息的布局进行设计,包括主菜单、不同级别的操作按钮、教学信息的显示背景、翻页和清屏方式等。
编写文字材料。完成软件的制作以后,还要编写相应的文字材料,例如软件的内容适于何种程度的学生使用,软件的使用环境,使用的机型,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其它配套使用的文字材料等。
八、教学活动设计
在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中,至少需要设计如下教学活动:授课讲座、随堂练习、作业、学习评价、探索式解决问题、案例讨论等等。教学活动的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确定。
九、教学环境设计
网络教学环境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软件工具包括专题讨论、BBS、E-mail、作业管理系统、互动课堂等等。教师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
附件1:网络课程提交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2: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附件1:
网络课程提交内容具体要求
每一门网络课程必须提供课程介绍、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指定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验指导(有实验要求的课程需要提供)、考核办法、参考文献、授课实况。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介绍:要求对本课程作详细的介绍,讲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学习方式等基本信息。
2、教师介绍:要求对本课程主讲教师作简单介绍,讲明教师的基本简历、获得的职业荣誉、头衔、职称、研究方向、研究特色、教学成果、教学特色等。
3、学习方法:要求对本课程作学习方法介绍,讲明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
4、指定教材:要求有配套的网络电子教材或者指定教材书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
5、教学大纲:按章、节、知识点三层结构提供教学章节及其学时分配,并指明各章的学习重点、难点,用☆符号红色字体说明课程的重点,用△符号蓝色字体说明课程的难点。并针对各知识要点,明确教学要求。(详细见附件二)
6、教学计划:以时间为单位的学习进度。(建议以“周”为单位提出学习进度要求)。
7、制作脚本:按章或者单元或知识点存储为word文件,以该章或单元或知识点名称作为文件名。如果包含图片,音频或视频必须在原文档中说明图片、音频视频的位置。图片命名规则为:pic 02 01 10 表示第2章,第1节,第10张图片。图片为gif或jpg 10 格式,有特别要求的图像或表格需另外说明。如果需要包含动画或其他教学演示功能的,还必须说明该部分演示的时间限制及制作具体要求。
制作脚本内容必须经过校对,无错别字。对个别科目有特殊符号要求的,必须新建一个文档做详细说明。
8、授课教案:要求以单元或知识点为单位,提供教师讲稿或者与讲课配套的黑板板书内容(或者投影内容)。可采用word文档或PowerPoint的形式,内容必须列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章节小结等。
9、习题:习题分为作业习题、自测题或随堂练习以及思考题。
◆ 作业习题:要求以大章节配套,全课程设计3次作业左右。客观性习题必须提供参考答案,对开放性的问答题或论述题,则应该提供答题思路,并用其他颜色的字体说明各题的考核目标。
◆ 自测题或随堂练习:要求以课程单元或知识点配套设计客观性题目,题量控制5至10个并配有标准答案与解析、评价。
◆ 思考题可以章为单位配套,每章可布置一道思考题。
10、实验指导:对于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为基础,为每一个实验配套相应的实验指导。
11、案例:要求提供案例分析的评述;
12、复习提纲:要求说明本课程的考核办法、考试题型、复习知识点。
13、模拟试题:提供至少3套模拟期末考试试卷、相应的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
14、拓展资源:提供有关参考文献、相关网站、最新研究与应用等课程相关拓展资源。
15、其它素材:根据教学设计及脚本要求,提交所需要的素材,如声音、视频、动 11 画等等。
注:以上材料都必须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按文件夹分类提交。注意标点符号的状态,在中文状态下用全角,英文状态下用半角;
附件2:
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
”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一、英文名称
二、预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2)教学总学时、学分(3)适用层次及专业(4)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四、教学指导及学习建议
五、课程内容提要
六、教学章节及其学时分配(按章、节、知识点三层结构提供目录)
七、主要参考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八、其它(相关资源说明)13
第二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风景秀丽的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校园,是承担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单位,是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管理委员会和华南理工大学自学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早。195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函授教育及夜大教育,1987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1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成立公开学院,2000年成立网络教育学院,2008年1月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公开学院合署组成新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形成了完善、高效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灵活多样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充满活力的独特办学团队和集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立体化继续教育体系,逐步构建了适应社会变革、结合现代技术、独具华工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现已开设12大类80余个特色优势专业,分高中起点达专科、专科起点达本科两个层次,在校生规模达到14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严抓教学质量,以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尤其是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人才保障和知识支撑,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基地”和“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
2000年教育部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为首批全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重点高校之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设立以来,一直不懈追求质量、规模、品牌、效益协调发展,成功地运行“联合共建”办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网络教育;以资源建设为龙头,重视课程资源建设;以项目立项吸引优秀教师加入网络教育;以“融入发展促发展”为理念,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已经发展成为在校生规模超万人的“网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网络课程建设“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奖”;2007年《高级程序语言设计C++》、《刑法学》、《大学英语》三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佳网络教育学院”称号。
华南理工大学以公开学院为平台,不断开创开放式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积极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的优势和作用,在保持自学助学工作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相沟通试点工作,努力开拓国际化成人高等教育新路子。目前,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8个专本连读和6个专升本专业,与10余个高职高专院校互相沟通联合培养学生,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新加坡亚太管理学院联合办学。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区域和各专业实验基地,以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教学实施、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严格规范的管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重点大学品牌优势,设立国际教育培训部、IT项目培训部、管理干部培训部和职业技能培训部,面向国内外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先后为河南、贵州、广东等地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与相关公司企业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和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开展多形式的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培训。目前,国家设备监理师培训考试中心、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认证申报培训考试中心、全国营养师培训基地、中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郑州市党政干部培训基地以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点等设在学院。
今后,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和谐学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对学院工作的监督和保证作用。抢抓机遇,规范管理,既要做大,更要做强,实现继续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逐步实现学院由以条件定发展向以需求定发展、由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由学校教育形式向学校教育形式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并重的转变,把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与高水平大学地位相称、在国内外特别是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学院。
一、招生对象 1. 高升专/高升本:应届或历届高中、中专、中师、中技毕业生。
2.专升本:国民教育系列专科以上毕业生及各高校应届专科生。
二、招生专业
高升专:计算机、电子商务、土木工程、工商管理、会计、法学、行政管理、国际经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物流方向)、电气工程、工程管理、物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
专升本招:计算机、电子商务、土木工程、工商管理、会计、法学、行政管理、国际经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工程(物流方向)、电气工程、工程管理、物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
三、入学方式及学习年限
入学方式:参加华南理工大学单独命题的统一考试
(无需参加成人高考或普通高考,本科层次转专业无须加考)。学习年限:高升专:2.5--5年;专升本::2.5--5年;
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应用系统开发技能;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计算机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动向。学习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库、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编译原理、计算机概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研究部门、计算机软、硬件研发机构、金融、管理机关承担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应用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等业务工作。
2、土木工程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对较复杂的建筑结构具有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与解决土木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建设项目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本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I,II)、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路桥设计、房地产开发或者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
3、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管理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牢固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环节,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4、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手段,能进行综合物流系统策划、设计和承担采购、运输、仓储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多项物流业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子商务与物流、商品知识与实务、商务英语、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运输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加工与配送技术、物流技术基础等。学生毕业后可在经济管理部门、外贸公司、工商企业及物流中心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5、电子商务
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等知识,能够从事电子商务及其应用系统管理与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络、客户管理与支持系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银行、保险、贸易公司、各类网站和IT公司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和实际运行等工作。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密切结合电气工程领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在电能生产、传输、配电和电气设计等方向掌握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机学、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现代化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管理;各级电网的设计、工程、调度、维护和生产管理;输电配电线路设计;高级宾馆、酒家、商场、大厦、工厂企业的供电和配电的设计、运行、管理;建筑设计单位的电气设计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7、行政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公关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市政学等。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政策、人事、计划、宣传、组织部门等工作。
8、工商管理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工业管理、商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统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营销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经济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企事业、金融、证券、银行、保险、贸易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决策、综合管理和专业智能管理等工作。
9、会 计 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会计和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会计电算工作的专门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国际会计、经济数学、经济学原理、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业、事业、金融、外贸、财税、审计等部门的会计及会计电算化工作
10、法
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技术;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的法学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11、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培养具备管理、法律、计算机应用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组织人事、劳动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方面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及教学、科研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法学、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与招聘、员工发展与培训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政府机关、人员培训、教学科研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部门从事人事、劳资、培训、教育管理工作。
12、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经贸人才。学习的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单证、商务英语等。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单位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综合管理及专业职能管理等工作。
第三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高等数学B(下)课程作业
2013-2014第二学期《高等数学B(下)》练习题
说明:
1、此练习供自学后和考前复习用;
2、注意批注的题型归纳,自己练习时注意总结方法和举一反三;
3、根据课程导学、重难点及期末复习提纲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题型归纳)。
祝 同 学 们 学习顺 利!
判断题
1.若f(x,y)的偏导数存在, 则f(x,y)可微.答:错
2.若f(x,y)的偏导数存在, 则f(x,y)连续.答:错
3.若f(x,y)可微,则答:对
4.若f(x,y)可微,则f(x,y)连续.答:对
5.若(x0,y0)是f(x,y)的极值点,则(x0,y0)是f(x,y)的驻点 答:错
6.若(x0,y0)是f(x,y)的极值点,且函数在点(x0,y0)的偏导数存在,则(x0,y0)是f(x,y)的驻点 答:对 7.二重积分答:错
8.当f(x,y)0时,二重积分答:错 ff,存在.xyf(x,y)d表示以曲面zf(x,y)为顶,以区域D为底的曲顶柱体的体积.Df(x,y)d表示以曲面zf(x,y)为顶,以区域D为底的曲顶柱体的体积.D
9.若积分区域D关于y轴对称,则答:对
10.若积分区域D关于x轴对称,则答:错
411.微分方程xyyyy0阶数为3.3sinxd0.Dysinxd0.D答:错
12.微分方程sinycosxdxcosxsinydy是变量可分离微分方程 答:对
dyy2cosx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13.微分方程dxsinx答:错
%%%%%%%%%%%%%%%%%%%%%%%%%%%%%%%%%%%%%%%%%%%%%%%%%%%
填空题
14.函数f(x,y) 答:定义域为:xy1定义域为____________ ln(x2y21)xy221且x2y22
15.z2, 则zx____________,zy________ 答:z1X2yln2
; zy2xln2
Dxyxy16.若D是由yx与yx所围成,在计算二重积分f(x,y)d时定限为____________ 答:0dxxxf(x,y)dy
17.设D是圆域x2y2R2,则x2d在化为极坐标计算时应为_______,Dyd在化为极坐标计算时应为_________.D2答:则xd在化为极坐标计算时应为D22x0dr2cos2rdr
0R2yd在化为极坐标计算时应为D2x0dr3sin2dr
R2R18.(1y2)dx(1x2)dy0的通解为__________ 答:arctanxarctanyC
解答题
19.已知函数zz(x,y)由方程xyyzxzez确定,求答:对x进行求偏导数yy
zzzzxez xxxzz和.xyzyz zxe(xy)zzzxez yyy 对y进行求偏导数xzy zxz zye(xy)2220.设zf(x,exy)g(exy,y),其中f,具有连续偏导数,求g222222zf1(x,exy)f2(x,exy)*2xg1(exy,y)*2x答:x 22zz,.xyzx2y2x2y2x2y2f2(x,e)*2yg1(e,y)*2yg2(e,y)
x21.计算二重积分 siny2d,其中D是由yx,y1及y轴所围成的有界闭区域.D答:1 22.计算二重积分 cos(x2+y2)d,其中D:x2+y216.D答:
cos(x+y)d=0D222x12cosp*pdpd2*sin16sin16 024
(xy2x)dx(yx2y)dy023.求解微分方程的通解.y(2)1(xy2x)dx(yx2y)dx0dyxy2xdxx2yyydyy21*2xdxx1答:dy2y2122dxx11122*dy*dxy21x21y2C(x21)1
y(2)12 C
3225y2(x21)1x233324.求解微分方程 xyy=答:y1.x2111y3 xxx有一阶线性方程的公式可得:
1xdxye[3*edxc]xx
1Carctanxxxxdx
第四篇:上海交通大学“全英语教学”课程规范 -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方案
“全英语教学”是指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为核心,通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等要素建设,全面提升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建设目标
学校拟在2011-2013年期间,通过任课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先进全英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全英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英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分批建设100门具有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符合中国国情的全英语教学课程;同时为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要求
(一)课程教学
1.全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授课(重要概念、关键词句等可用中文补充说明),包括课程设计、课堂讲授、实验、上机指导等。在全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师选用国外优秀的英文教材作为主教材,制作并使用英文课件,用英语讲授课程内容并与学生开展互动,布置并批阅英文作业,考试采用英文命题并要求学生用英文答题。
2.在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前提,应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英语主要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于教学过程,不应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质量。
3.对实施“全英语教学”的课程,应有汉语教学平行课程供不适应“全英语教学”课程学习的学生选修,保证“全英语教学”的整体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
4.学校鼓励有条件的课程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二)任课教师
1.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需通过我校“全英语教学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其英语技能及教学水平进行资格认证,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能够比较流畅地用英语进行授课及交流。
2.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应热心全英语教学,明确全英语教学的目的,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一般应有出国留学或外语进修等经历,具有两年以上本课程教学经验。
(三)教材
1.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材都必须选用国外知名作者编写、知名出版商出版和知名高校所使用的、新近出版的高质量的英文教材。选用教材时要考虑到教材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符合性,如果不能完全符合,可在吸收和整合优秀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符合我校及国内高校教学需要的优秀英语教材(讲义)。英文教材(讲义)应有与其配套的英文教学参考资料供学生使用。需要自编教材的,学校予以适当资金资助。
2.在选用英文教材(讲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资料、参考书等形式,及时补充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相关外文专业文献和国际网络资源 2 的查阅途径。
(四)教学资源
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负责制作反映课程内容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并参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课程网站建设,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
四、课程开设与管理
1.全英语教学课程分批进行建设。拟进行“全英语教学”的课程需填写《华南理工大学全英语教学课程申请表》,由学院审核课程教材、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相关课件、习题等后统一报学校教务处,通过我校“全英语教学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任课教师的英语技能及教学水平资格进行认证后,才准予开设。
2.全英文教学课程应在教学执行计划上有标示,并对课程大纲、教材课后阅读量、作业量等做出必要的说明,以便学生能在选课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有充分的了解。
3.教务处和开课学院负责对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其方式包括督导听课、同行观摩、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经综合评定不符合全英语教学课程规范,达不到全英语教学效果的课程,取消其全英语教学课程资格。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全英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英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组长由主管本科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务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下设“全英语教学专家小组”和“全英语教学工作办公室”。“全英语教学专家小组”成员由具备英语交流能力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负责全英语教学专业和课程的评审、考核和验收工作;“全英语教学工作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 3 责全英语教学日常管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1.学校优先考虑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学校在教改立项、教学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对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予以优先考虑。
3. 全英语教学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英文讲义,经试用三年教学效果良好,可由教务处支持立项作为教材正式出版。教师编写正式出版的高质量英文教材且被其它高校广泛使用,在计算“兴华人才工程”教学工作量时每万个印刷符号按20小时计算。
(二)经费支持
1.学校设立全英语教学研究基金,支持各学院和教师积极参与全英语教学课程及全英语教学建设工作。
2.单独设立全英语教学课时津贴。申请开设的全英语教学课程,经认定符合开设要求的,立项前期给予每门课程5000元的工作津贴。课程建设后经验收认定符合验收要求的全英语教学课程,学校将按实际讲授学分给予课程授课教师每学分4000-6000元的课时津贴。学校2011年专项投入全英语教学课时津贴100万元,2012年投入150万元,2013年起每年投入200万元。
第五篇:现代汉语网络课程建设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具体的语言事实中概括出规律,反对为理论而理论,为分析而分析,不要在术语和概念上兜圈子。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稳定性,又要能反映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遇到尚无定论的问题,以通行的说法为依据,不必做专门性的讨论。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基本理论的讲授应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通过口头训练、书面练习和任务驱动的运用汉语综合活动,使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现象分析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通过练习缩短理论与运用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知识能融会贯通。激励学生热爱并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将汉语理论与鲜活的语言实际相联系,用“研究”的眼光进行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要求将学习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开列适量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高更生、王红旗:《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 郭 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胡明扬、沈阳、贺阳:《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陆俭明主编:《现代汉语基础》,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 陆俭明:《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陆俭明、马真:《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语文出版社,1999年 陆俭明、沈阳:《汉语与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 真:《简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沈 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 王理嘉、符淮青、马真、李小凡:《现代汉语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语文出版社,1992年 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朱德熙:《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注:标“*”的文献需重点阅读)
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时安排
周四课程,一学年。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普通话比赛,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语言使用问题讨论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采用开卷考试、口试等形式。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以本学院人员参加编写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为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各章参考书目见下)
1.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
2.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
3.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
五、分章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与形成,现代汉语方言概况,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明确语言规范化的意义;提高对祖国语言的自豪感,提高进行语言规范的理论水平和行动的自觉性。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1.语言的概念、性质与构成(1)什么是语言
(2)语言的交际工具性质
(3)语言的构成要素
(4)口语和书面语
2.现代汉语的含义
(1)广义:相对于古代汉语而言
(2)狭义:仅指共同语
3.共同语和方言
(1)什么是共同语
(2)什么是方言
(3)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4.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
(1)历史上的方言
(2)历史上的共同语
(3)北方方言的影响与白话文的流传
(4)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
(5)共同语的最终形成 5.普通话的定义与标准
(1)什么是普通话
(2)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3)普通话的词汇基础
(4)普通话的语法标准
6.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1)方言形成的一般因素
(2)现代汉语各方言区的分布
(3)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
7.现代汉语的特点
(1)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
(2)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
(3)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8.汉语的历史地位
(1)汉语的悠久历史
(2)汉语在历史上对其他语言的影响
9.现代汉语的使用
(1)现代汉语在国内的使用
(2)现代汉语在国外的作用
A.国外华人的使用
B.联合国工作语言
C.作为外语在国外的使用
第二节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内容
(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意义
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和内容
(1)规范化的意义
(2)规范化的内容
3.推广普通话
(1)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2)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1.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
2.学习现代汉语注意的问题
三、本章参考书目
1.李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方言》1989年第3期)
2.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语文出版社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 第二章
语音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语音的基本性质与基本概念,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原理,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和音位系统,以及语流音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水平和理论水平;具有初步的审音、记音能力;提高语音规范化的意识。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1.什么是语音
(1)定义
(2)对定义的解释
2.语音的物理性质
(1)语音与声音
(2)音高
A.什么是音高
B.音高与音波
C.音高与发音
D.音高在汉语中的作用
(3)音强
A.什么音强
B.音强与音波
C.音强与发音
D.音强在汉语中的作用
(4)音长
A.什么是音长
B.音长的形成 C.音长在汉语中的作用
(5)音色
A.什么是音色
B.音色与音波
C.音色与发音
D.音色在汉语中的作用
3.语音的生理性质
(1)肺和气管的作用
(2)喉头和声带的作用
(3)口腔和鼻腔的作用
4.语音的社会性质
(1)语音与意义的结合由社会决定
(2)语音的系统由社会决定 5.语音的基本概念(1)音素(2)元音和辅音 A.什么是元音、辅音 B.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音节(4)声母 A.什么是声母 B.声母与辅音的不同(5)韵母 A.什么是韵母 B.韵母与元音的不同(6)声调 6.汉语拼音方案(1)古代的记音方法(2)注音字母
(3)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4)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5)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7.国际音标(1)什么是音标
(2)国际音标的制定与修改(3)国际音标的记音原则(4)宽式与严式记音
第二节 声母 1.声母的发音部位(1)什么是发音部位(2)普通话的发音部位 2.声母的发音方法(1)什么是发音方法(2)按阻碍方式的分类 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鼻音 E.边音
(3)按声带颤动与否的分类 A.浊音 B.清音
(4)按气流强弱的分类 A.不送气音 B.送气音 3.声母发音辨正
根据学生来源不同,说明方言与普通话声母在类和值两方面的差异与对应,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发普通话声母时的缺点。
第三节 韵母 1.元音的发音(1)元音音色的形成(2)舌面元音舌位图 2.单元音韵母
(1)什么是单元音和单元音韵母(2)舌面单韵母(3)舌尖单韵母(4)卷舌单韵母 3.复元音韵母
(1)什么是复元音和复元音韵母(2)复元音的发音特点(3)前响复元音韵母(4)后响复元音韵母(5)中响复元音韵母 4.鼻音尾韵母(1)什么是鼻音尾韵母(2)前鼻尾韵母(3)后鼻尾韵母 5.普通话韵母的结构
韵头、韵腹、韵尾 6.普通话韵母的四呼分类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7.韵母与韵(1)押韵与“韵”(2)十三辙与十八韵 8.韵母发音辨正
根据学生来源不同,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韵母在类和值两方面的差异与对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发好普通话韵母水平。
第四节 声调 1.声调的性质
(1)语音性质(音高的相对变化)(2)作用(区别意义)2.调类和调值(1)什么是调整类(2)什么是调值
(3)调值的标写——五度标调法 3.普通话的调类和调值 4.古今调类的比较(1)古代的四声与平仄(2)古今调类对应关系(3)关于入声的性质与演变 A.入声的性质 B.入声的演变 5.声调发音辨正
根据学生来源不同,说明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在类和值两方面的差异与对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发好普通话声调的水平。第五节 音节
1.汉语音节的结构
2.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3.汉语音韵配合规律
4.音节的拼写规则
(1)改写
(2)省写
(3)隔音符号
(4)标调
(5)连写
(6)大写
第六节
音变
1.连读变调(本部分内容也可以放在声调一节中讲授)
(1)什么是连续变调
(2)上声的连续变调
(3)“一七八不”的连续变调
(4)去声的连续变调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2.轻声
(1)什么是轻声
(2)轻声的语音性质
A.音强和音长的变化
B.音高的化
(3)轻声对音色的影响
A.对声母的影响
B.对韵母的影响
(4)轻声的作用
A.有些能区分意义
B.有些能区分词性
C.有些能区分词和词组
(5)读轻声的规律
3.儿化
(1)什么是儿化
(2)儿化的发音规律
(3)儿化的作用
A.有些能够区别词义
B.有些能够区别词性
C.一般地表示细小、亲切、喜爱或者轻蔑的感情色彩
(4)读儿化的规律
4.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位
1.什么是音位
2.音位的分类
3.音位变体及其分类
4.归纳音位的标准
5.普通话的元音音位
6.普通话的辅音音位
7.普通话的声调音位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1.朗读的作用与技巧
2.停顿
3.重音
(1)什么是重音
(2)语法重音
(3)逻辑重音(语用重音)
4.句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1.语音不规范现象的产生原因
2.异读词的整理
三、本章参考书目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
2.董少文《语音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三章 文字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书面符号系统――汉字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及运用汉语汉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规范化的意识。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什么是文字
2.汉字的起源
3.汉字的性质
(1)世界文字的类型
(2)汉字的表意性质
(3)汉字表意的优缺点
4.汉字的使用和影响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1.汉字形体演变概况
2.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1)隶变在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意义
(2)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现行汉字的形体类别
4.印刷体的字形、字号
第三节
汉字的构造
1.汉字的结构单位
2.笔画
(1)什么是笔画
(2)基本笔画与复合笔画
(3)笔画的组合 3.偏旁
(1)什么是偏旁
(2)偏旁的分类
4.部首
(1)什么是部首
(2)部首含义的变化
5.笔顺
(1)什么是笔顺
(2)笔顺的规范
6.造字法
(1)象形
A.什么是象形
B.象形的特点
(2)指事
A.什么是指事
B.指事的特点
(3)会意
A.什么是会意
B.会意的特点
(3)形声
A.什么是形声
B.形旁和声旁的位置
C.形旁和声旁的变化
D.形声的特点
(5)六书说与现代汉字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1.汉字改革的历史过程与地位
(1)汉字改革的起因
(2)汉字改革的过程
(3)汉字改革的历史地位
2.汉字笔画的简化
(1)简化汉字的过程
(2)简化的方法
(3)目前存在的问题
3.异体字的整理
(1)异体字的类型
(2)异体字的精简过程
(3)异体字的精简原则
(4)目前存在的问题
4.汉字的标准化
(1)定量
(2)定形
(3)定音
(4)定序
5.汉字的排序法
6.汉字的计算机输入编码
第五节
正确使用汉字
1.规范汉字的标准
2.当前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3.使用规范汉字中注意的问题
4.纠正错别字
三、本章参考书目
1.殷焕先《汉字三论》,齐鲁书社,1981年。
2.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3.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第四章
词汇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词、词汇、词义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词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分析具体的词汇现象,提高析词、辨词、赏词、用词等词汇环节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词汇和词汇单位
1.什么是词汇
广义的词汇与狭义的词汇。
2.语素
(1)语素的含义
(2)语素的分类: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2.词
(1)语素的含义
(2)语素的分类: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3.词
(1)词的含义
(2)词的构成 A.单纯词
①联绵词(双声词、叠韵词、其他)
②叠音词
③音译外来词
B.合成词
①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
②重叠式
③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
3.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4.简称和数词缩语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1.词义的性质
(1)概括性
(2)模糊性
(3)民族性
(4)客观性
(5)社会性
(6)主观性
2.词义的构成(1)理性意义
(2)色彩意义
①感情色彩
②语体色彩
③形象色彩
(3)语法意义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1.义项
(1)什么是义项
(2)义项的分类
①基本义
②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单义词和多义词
(4)同音词以及与多义词的区别
2.义素的分析和运用
(1)什么是义素
(2)义素分析的步骤
(3)义素分析的运用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1.语义场
(1)语义场的含义
(2)语义场的层次
(3)语义场的种类
①类书义场
②顺序义场
③关系义场
2.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1)同义义场
(2)同义词的差别
①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轻重、范围大小、个体与集体、搭配对象)
②色彩意义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3)辨新同义词的方法
(4)同义词的作用
3.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1)反义义场
(2)反义义场的类型
①互补反义义场
②极性反义义场
(3)反义词的不平衡性现象
(4)反义词的自由泳
第五节
语境和词义
1.两种语境
(1)上下文语境
(2)情景语境
2.语境和词义
(1)根据语境解释词义(2)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3)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4)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5)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上)――词的总汇
1.基本词汇
(1)基本词汇的含义
(2)基本词汇的特点
①稳固性
②能产性
③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
(1)一般词汇的含义
(2)一般词汇的特点
3.古语词
4.方言词
5.外来词
6.新词
7.行业语
8.隐语
第七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下)――熟语的总汇
1.成语
(1)成语的特征(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2)成语的来源(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及语句、口头熟语)
(3)成语的构造
(4)成语的运用
2.惯用语
(1)惯用语的含义及特征
(2)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3.歇后语
(1)歇后语的含义
(2)歇后语的种类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1.词汇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3)词义的演变
①词义的扩大
②词义的缩小
③词义的转移
④义项的增多
⑤义项的减少
2.词汇的规范化
(1)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2)词汇规范化的工作
①方言词的规范
②古语词的规范
③新词的规范
三、本章参考书目
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2.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3.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商务印书馆,1992年。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5.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6.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第五章
语法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单位、基本关系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提高对汉语语法规律的理性认识,增强语法意识;能够正确运用汉语语法规律,并能够对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现象作出理性的分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和语法体系的不同含义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2)稳固性
(3)民族性
3.语法单位
(1)语素、词、短语
(2)句子
①什么是句子
②句子和短语、词的区别
③句子的类型
4.句子成份
(1)主词和谓语
(2)动语和宾语
(3)定词、状语、补语
(4)句子成份之间的层次关系
第二节
词类(上)
1.词类的划分
(1)什么是词类
(2)划分词类的标准
(3)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2.名词
(1)名词的种类
(2)名词的语法特征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3.动词
(1)动词的种类
(2)动词的语法特征
(3)判断动词
(4)能愿动词
(5)趋向动词
4.形容词
(1)形容词的种类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3)名、动、形的区别
5.区别词
(1)什么是区别词
(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3)区别词与名词、形容词的不同
6.数词
(1)数词的种类
(2)数词的语法特征
7.量词
(1)量词的种类
(2)量词的语法特征
8.副词
(1)副词的种类
(2)副词的语法特征
(3)副词的区别
①与形容词的区别
②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③与连词的区别
9.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
②第二人称
③第三人称
(2)指示代词
(3)疑问代词
(4)代词的语法特征
(5)代词的任指和虚指
10.拟声词
(1)什么是拟声词
(2)拟声词的语法特征
11.叹词
(1)什么是叹词
(2)叹词的语法特征
12.实词的运用(也可以在讲各类实词时讲授)第三节 词类(下)
1.介词
(1)介词的语法作用
(2)介词的种类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2.连词
(1)连词的语法作用
(2)连词的种类
(3)连词的区别
3.助词
(1)助词的语法
(2)结构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分工
②结构助词“的”的特点
(3)动态助词
①动态助词的语法作用
②着
③了
④过
(4)比况助词
(5)其他助词
4.语气词
(1)什么是词气词
(2)语气词的分类
(3)语气词的语法作用
(4)与助词的区别
①与助词的区别
②与拟声词的区别
③与叹词的区别
5.虚词的运用(也可在讲各类虚词时分别讲授)
6.词的兼类
(1)汉语中词类与句子成份的对应关系
(2)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
(3)兼类与非兼类的区别
第四节
短语
1.短语的分类
2.短语的结构类别
3.短语的功能类别
4.多义短语
(1)什么是多义短语
(2)多义结构的两种类型
第五节
句子成份
1.主语和谓语
(1)主语的类型与构成(2)谓语的类型和构成(3)主语意义类型
①施事主语
②受事主语
③当事主语
2.动语和宾语
(1)动语的构成(2)宾语的构成(3)宾语的意义类型
①受事宾语
②施事宾语
③当事宾语
3.定语
(1)定语的构成(2)定语的种类
(3)定语与“的”的使用
(4)多层定语
4.状语
(1)状语的构成(2)状语的类别
(3)状语与“地”的使用
(4)多层状语
5.补语
(1)补语的构成(2)补语的意义类别
①结果补语
②程度补语
③状态补语
④趋向补语
⑤数量补语
⑥时间处所补语
⑦可能补语
(3)补语和宾语的区别
(4)补语和宾语的语序
6.中心语
7.独立语
(1)什么是独立语
(2)插入语
(3)称呼语
(4)感叹语
(5)拟声语
8.句子成份的分析方法
(1)句子成份分析法
(2)层次分析
第六节
句类、句型
1.句类
(1)陈述句
(2)疑问句
①是非问
②特指问
③选择向
④正反向
(3)祈使句
(4)感叹句
2.句型
(1)主谓句
①名词谓语句
②动词谓语句
③形容词谓语句
④主谓谓语句
(2)非主谓句
①动词性非主谓句
②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③名词性非主谓句
④叹词句
3.“把”字句
(1)什么是“把”字句
(2)“把”字句的特点
4.“被”字句
(1)什么是“被”字句
(2)“被”字句的特点
(3)“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联系与转换
5.连谓句
(1)什么是连谓句
(2)连谓句的类型
6.兼语句
(1)什么是兼语句
(2)兼语句的种类
(3)兼语句与连谓句的区别
7.双宾句
(1)什么是双宾句
(2)双宾句的特点
(3)双宾句的区别
8.存现句
(1)什么是存现句
(2)存现句的种类
9.变式句
(1)什么是变式句
(2)变式句的种类
10.省略句
(1)什么是省略句
(2)省略句的种类
11.句子之间的变换
(1)句类之间的变换
(2)句型之间的变换
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失误
1.搭配不当
2.残缺和多余
3.语序不当
4.句式杂糅
5.歧义
第八节
复句
1.什么是复句
2.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3.复句的类型
(1)并列关系
(2)顺承关系
(3)解说关系
(4)选择关系
(5)递进关系
(6)转折关系
(7)条件关系
(8)假设关系
(9)因果关系
(10)目的关系
4.多重复句
(1)什么是多重复句
(2)多重复句的分析
5.紧缩复句
(1)什么是紧宿复句
(2)紧缩复句的内部关系
6.复句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第九节
句群
1.什么是句群
2.句群和复句、段落的区别
3.句群的类型
4.多重句群
5.句群运用中的常见语病
第十节
标点符号(略)
三、本章参考书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98年。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5.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
第六章
修辞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修辞学知识,对汉语修辞的概貌有一个大体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修辞能力;对不适当的修辞现象能进行修改,并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二、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
修辞概说
1.什么是修辞
2.修辞的三种含义(修辞义与修辞手法的区别)
3.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4.修辞与语音、语法、词汇的关系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1.意义的锤炼
(1)意义锤炼的原则、方法
(2)意义锤炼与咬文嚼字的区别
(3)意义锤炼与语言自然的关系
2.声音的锤炼
(1)音节的匀称
(2)韵脚和谐
(3)平仄调配
(4)灵活运用双声叠韵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1.句式选择的原则
2.长句和短句
(1)长句和短句的特点
(2)长句化短句的方法
3.整句和散句
(1)什么是整句和散句
(2)整句和散句的特点
4.主动句和被动句
(1)什么是主动句和被动句
(2)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表达
(3)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
5.主动句和否定句
(1)什么是肯定句和否定句
(2)多重否定
(3)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
6.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1)什么是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2)口语句的特点
(3)书面语句式的特点
第四节
辞格(一)
1.辞格概说
(1)什么是辞格
(2)学习辞格的意义
2.比喻
(1)什么是比喻
(2)比喻的基本类别
(3)比喻的变化
①连喻
②强喻
③弱喻
④反喻
⑤互喻
⑥回喻
⑦缩喻
(4)比喻的使用
3.比拟
(1)什么是比拟
(2)比拟的类别
(3)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4)比拟的使用
4.借代
(1)什么是借代
(2)借代的类型
(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4)借代的使用
5.拈连
(1)什么是拈连
(2)拈连的特点
(3)拈连与比拟的区别
(4)拈连的使用
6.夸张
(1)什么是夸张
(2)夸张的类型
(3)夸张与比喻的合用
(4)夸张的使用
第五节
辞格(二)
1.双关
(1)什么是双关
(2)双关的类型
(3)双关的使用
2.仿词
(1)什么是仿词
(2)仿词的种类
(3)仿词的使用
3.反语
(1)什么是反语
(2)反语的种类
(3)反语的使用
4.婉曲
(1)什么是婉曲
(2)婉曲的种类
(3)婉曲的使用
(4)婉曲与双关、反语的区别
第六节
辞格(三)
1.对偶
(1)什么是对偶
(2)对偶的种类
(3)对偶的使用
2.排比
(1)什么是排比
(2)排比的特点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4)排比的使用
3.层递
(1)什么是层递
(2)层递的特点
(3)层递与排比的区别
(4)层递的使用
4.顶真
(1)什么是顶真
(2)顶真的使用
5.回环
(1)什么是回环
(2)回环与顶真的区别
(3)回环的使用
第七节
辞格(四)
1.对比
(1)什么是对比
(2)对比的类别
(3)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4)对比的使用
2.映衬
(1)什么是映衬
(2)映衬的类别
(3)映衬与对比的区别
(4)映衬的使用
3.反复
(1)什么是反复
(2)反复的种类
(3)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4)反复的使用
4.设问
(1)什么是设问
(2)设问的使用
5.反问
(1)什么是反问
(2)反问与设问、询问的区别
(3)反问的使用
6.通感
(1)什么是通感
(2)通感的类别
(3)通感与比喻、比拟、夸张的联系与区别
(4)通感的使用
7.警策
(1)什么是警策
(2)警策的种类
(3)警策的使用
第八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1.辞格的连用
2.辞格的兼用
3.辞格的套用
第九节
修辞中常出现的错误
(可安排在各有关辞格的“使用”部分中讲授)
第十节
语体风格
1.什么是语体
2.语体的分类
3.公文语体的特点
4.科技语体的特点
5.政论语体的特点
6.文艺语体的特点
三、本章参考书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
4.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商务印书馆,2013年。
教师简介
马梅玉
出生年月:1985年4月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2010年)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学位:博士
学术领域:汉语发展史,古典文献学 教育经历:
200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6月入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代表论文:
1.《〈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校读札记》,《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第十一辑; 2.《〈大和蟠龙山寿圣寺住持古庵和尚塔铭并叙〉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4期;
3.《论苏轼的六朝文学观》,《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四库提要零笺》,《文献》2012年第2期;
5.《叶德辉〈石墨镌华〉题跋考辨》,《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4期; 6.《〈书史会要〉版本问题研究》,《国学研究》2012年第二十九卷。主持课题:
1.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书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1YJCZH252);
2.2011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东观馀论》校证”(编号1144)。学术交流:
1.2011年6月22—23日,参加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提交论文《书史会要版本考述》;
2.2011年10月27日—29日,参加在西北大学举行的“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提交论文《新辑苏黄逸札六首考略》。获奖情况:
1.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2008);
2.南京大学潘雪平助学金(2008)、赵安中奖学金(2009); 3.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三等奖(2010); 5.南京大学程千帆奖学金(2010);
6.南京大学文学院2010届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