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三 第三讲 创新演练经典化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昆山市水乡古镇周庄,是一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经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先扬名海外,后又闻名全国,被誉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来此的游人不禁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之乡。
(1)江南古镇周庄具有哪些旅游价值?
(2)来周庄的游客除江苏当地人外,其次就是上海的游客,为什么?(3)请你对周庄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解析:第(1)题,周庄的水域风光、古老建筑体现出美学价值;周庄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游客很多,创造了经济价值。第(2)题,周庄的客源主要来自江苏和上海,这与两地离周庄的距离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第(3)题,旅游开发条件评价要从游览价值、客源市场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
答案:(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2)上海离周庄较近且经济条件较好。
(3)该地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保留较完整的建筑文化景观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且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方便,所以开发价值较高。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借助以布达拉宫为首的世界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及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世界最顶级的自然旅游景观,西藏已成为过去10年全国旅游行业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1)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
(2)请你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西藏最突出的旅游特色有两点:一是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观,二是藏族的独特风情。第(2)题,主要从旅游资源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接待能力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色:原始(独特的)高原,雪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独特宗教艺术文化、建筑(藏传佛教);独特藏族民俗风情。
(2)政府部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宣传;开拓旅游市场;加强交通建设,提高旅游景点的交通通达性;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3.(2011·天津高考节选)读图示材料,回答问题。
(1)请概括图中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2)图中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解析:第(1)题,将图中的景点与交通线、河流之间的关系用文字描述出即可。第(2)题,可从服务设施的类型及其分布给游客带来方便的角度考虑。
答案:
(1)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
(2)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11年九寨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截止5月31日,景区接待游客600 038人次,比去年同比增长58%,旅游接待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和“人间仙境”。
材料2:2000年以来,九寨沟游客量每年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
(1)请你对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作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以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二,深刻了解材料反映的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见解。
答案:(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观赏性与吸引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等。
第二篇:选修六 第三讲 创新演练经典化
1.(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解析:第(1)题,B城市附近有大面积耕地分布,农业生产活动中过度开垦会影响水质,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对水源产生污染;A湖区如果有渔业养殖,也会影响到下游B城市的水源。第(2)题,C处为山地,开辟采石场,首先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引起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2.(2012·临沂质检)下图为“我国西部各省工业‘三废’处理率坐标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将图中所示“三废”处理率,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2)西部地区“三废”处理率中,废气处理率是最高的,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便可解答。第(2)题,山间盆地或谷地的地形使废气不易扩散,因此政府对废气处理高度重视。
答案:(1)由高到低依次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2)西部城市和工业多建设在山间盆地或谷地中,废气不易扩散;政府对废气处理的高度重视。3.下图为中国7大水系水质差别对比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7大水系中,水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地区的水质较好,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导致我国河流水质下降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是什么?(3)改善我国河流水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解析:水体污染程度的大小既与当地工农业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和河流的自净能力有关,答题时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河流污染物的来源和工业部门有关。
答案:(1)海河 南方 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自净能力强。(2)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3)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行污染物的回收利用或废水循环使用;加强管理和监测,使污水达标排放;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治理水污染;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任答三点即可)4.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剧增,截至2010年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2千多万辆,位居全国第一。而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与此同时,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小时下降到10千米/小时,各地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酸雨现象加重。
(1)分别指出该省雨天和晴天可能出现的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
(2)下图反映公交车车速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的材料,分析该省酸雨现象加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至少3个措施)
解析:第(1)题,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酸性气体,晴天时在光照作用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雨天和雨水结合易形成酸雨。第(2)题,酸雨现象加重的原因主要是酸性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解决的措施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分析。
答案:(1)酸雨,光化学烟雾。(2)原因:机动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车速下降;酸性气体含量增加,酸雨加重。措施: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交;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倡环保出行方式(近距离步行或以自行车代步)。
第三篇:第三讲 记叙文阅读(三)
您可信赖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
您可信赖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 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⑵ 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⑶ 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⑴
⑵
⑶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⑴ 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 先总述后详述。()
② 先概括叙述后分述。()
③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⑵ 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 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② 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您可信赖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
【巩固提高】 神 圣 的 跪 拜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 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济 善良
清楚
2、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发展顺序。
发现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概括。
4、“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
您可信赖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
5、文中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请说出理由。
【课后作业】
“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每当这动人的歌声传到我的耳际,一件使我难以忘怀的事便(闪现 浮现)在眼前„„
那是去年暑假里的一天,疾风夹着密集的雨点,让人难以抬头。我从书店出来,心里正诅咒这该死的天气,忽然听到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原来人民商场橱窗前的一辆自行车被风吹倒了,连带压倒了一大排。正在这时一位老爷爷转身把手里的伞放在一边,把倒在脚边的一辆自行车扶起来。看到这情景,我连忙上前,和老爷爷一起扶车。扶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车又大又重,有的几辆车的龙头、横挡插在一起,还有脚撑子也不牢*,刚扶正又倒了下来。
一些过路人看到了,也都投入了扶车的工作。一个 两个 他们中有老年人 青年人 也有和我一样稚气未脱的孩子 头发湿了 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来 模糊了双眼 弄湿了衣衫 他们也顾不得拴一拴 一群陌生人就这样聚集在一起。
不大一会儿,三十多辆自行车又(整齐 端正)地“站”成一排。风雨似乎小了一些。当人们拿起伞,准备抽身离去的时候,其中一辆车的主人来了。他看着自己那辆刚被扶起的车,感激地对我们说:“ ”
相聚是那么匆忙,分手又是默默无言,(因为 虽然)我们并不相识,(所以 但是)一种感情驱使我们走到一起来。望着那一个个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我想:
“ ”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
模糊()
分手()
相识()
密集()
2、给
第四篇:写作第三讲
第三讲写作聚材
·材料的含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生成 ·聚材的途径·材料的积累
一、材料的含义1 一)材料与聚材
1.材料:指写作主体用以形成、提炼和表现文章主旨的事实现象和观念情感。2.聚材:指写作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获得和积累写作材料。·写作聚材有两种基本形式:平时积累和临时采集。
·写作聚材的途径主要有四个:观察、体验、阅读和感受。感受是聚材的核心。
(二)资料 资料:一般是指经过不同程度的整理加工后的材料;主要指书面材料,一般用在实用写作中。
(三)素材与题材
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
1.素材:指写作主体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到的、尚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始材料。
2.题材:广义的题材指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或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农村题材、教育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反腐倡廉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某一具体的文艺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3.素材积累的意义
·素材是提炼题材的基础;素材是引发创作冲动的契机;素材是构思艺术形象的基本因素。
二、材料的分类
一)从聚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1.事实性材料与观念性材料(性质)2.真实性材料与艺术性材料(虚实)3.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获得途径)
(二)从用材的角度看,常见的有: ·中心材料与背景材料 ·典型材料与一般材料 ·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三、材料的生成
在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客体经过主体的认识和感受,转化为主体可用的写作材料。材料的生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以心观物 ·感觉具体 ·有所发现 ·价值判断
(一)以心观物
1.描述:在与写作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在客体的触发下,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积极地展开联想、想象、思维和情感活动,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独到认识和独特感受,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2.作用:“以心观物”是主体生成写作材料的基本手段。
3.注意事项 情感贯注 展开想象 理解移情 移情 1.描述
立普斯: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的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中去。费肖尔: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艺术家或诗人则把我们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2.移情的原因
·客体的特征与主体的性格、情感、趣味、追求等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近之处;
·客体本身与主体过去的生活、情感、追求等有紧密的联系,或者是它们的一部分,或者是它们的见证物,或者与它们的见证物相近或相似。
(二)感觉具体
写作客体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具体而生动的,要想在文本中把它们传神地表现出来,主体对它们的感知必须是具体而生动的。“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在很多时候,感觉粗糙是材料生成的一大硬伤,文学创作尤其如此。
(三)有所发现
写作强调独创性,有所发现则是实现独创的重要基础。
“发现”就是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悟人之所未悟。“独特”是“发现”的核心要求。
(四)价值判断
世间万象皆可入诗入文,关键看你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写作价值。“写作价值”包括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写作的误区之一就是片面强调题材的重大和主旨的深刻,把很多可写的日常生活题材挡在了视线之外。
初学者可以适当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多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取舍的,这往往有莫大的好处。
四、聚材的途径之一:观察
观察是主体认识和感受客体的基础,是其它聚材途径与手段的基础。
(一)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自觉的感知活动。[理解] ·观察离不开主体的有意注意。·观察需要主体积极开放五官。·深入的观察离不开积极的思维。·观察的结果要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观察的类型与方法
1.人物观察、环境观察与场面观察(1)人物观察(2)环境观察(3)场面观察
2.科学观察、实用观察与审美观察(1)科学观察(2)实用观察(3)审美观察
(三)写作观察与审美观察
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观察,首先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察,其次才是审美观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视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四)观察的基本要求
1.选好角度:空间,时间,认识 2.掌握思路
·环境:面→点→面 ·人物:表→里→表
·事物的特征:此→彼→此
·事物的发展:现在→过去→将来 3.开放五官 4.抓住特征 5.身心投人
6.全面、细致、深入。
五、聚材的途径之二:体验
观察是主体从自己的外部去认识客体,体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部去认识客体。观察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观察的延续和深入,是主体走进客体的必经途径。
(一)体验的含义
体验是主体通过自身的亲历亲为来获得对客体的真切认知的感知活动。[理解] ·体验强调的是主体亲自去做。·体验带有生理和心理实践的意味。
(二)体验的分类 1.直接体验
直接体验是指主体身体力行的体验。
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和记忆、联想心理机能等来实现的。2.间接体验
间接体验,心理学上称为“替代体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
间接体验主要是通过主体的虚拟性想象来实现的,主要用于体验人物。间接体验也可以用来体验其它事物,如动物、植物。直接体验是间接体验的基础。
(三)体验的特点 1.真历与假想的统一 2.内省与外察的统一 3.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四)体验的意义
1.沟通主体与对象,是主体走进对象的必经途径。2.在主体把握人的内在丰富性方面无可替代。3.是主体写好人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
(五)体验的要求 物与环境的基本保证。1.真切 2.细腻 3.广泛 4.深刻
六、聚材的途径之三:感受
主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聚材的核心。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由客体所引发的主体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在客体的刺激下所进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理解] ·感受不同于观察中的感知。·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感受与感知的区别
感知是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它是感觉器官对所受到的刺激的本能反应;感受是人的心理功能,它是由感知所触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其结果。通过感知,主体所获得的是客体的外在特征;通过感受,主体所获得的是对客体的心理反应,如主观评价、特定情感、情感变化等,它们已经超越了客体本身,进入了主体的内心世界,是客体的“心灵化”。
例:感受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
1.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2.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3.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4.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二)感受的内容
1.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把握
2.主体在情感作用下所产生的关于客体的幻觉 3.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4.主体在客体作用下所产生的独特的内心活动 5.主体在外在事物作用下的情感体验 感受的类型
1.感知型感受和感想型感受
在具体的感受中,主体既可以侧重于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也可以偏重于自己的主观情感。前者是感知型感受,后者是感想型感受。2.投射型感受和感应型感受
感受是一个心物交流的过程,或移情于物,物我一体;或情因物起,物以情观。前者是投射型感受,后者是感应型感受。3.日常感受和审美感受
面对客体时,主体既可以“置身局内”、“生息相关”,又可以“超然物外”、“不计利害”。主体的态度不同,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前者是日常感受,它是从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出发的感受;后者是审美感受,它并不掺杂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
(四)感受的要求 1.敏锐 2.独特 3.丰富 4.深刻 5.强烈
(五)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 1.实现生活的心灵化 2.积累鲜活的写作材料 3.引发主体的写作冲动 4.贯穿主体写作的全过程 5.形成主体的不可代替的个性
(六)影响感受的因素
1.主体的思想、倾向和感情 2.主体的知识和阅历 3.主体的兴趣和修养
4.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认识 5.主体的先天禀赋
七、聚材的途径之四:阅读 参见教材。
注意:阅读也离不开主体的观察、体验和感受活动。
八、聚材途径的综合实例 醉汉(非马)
九、材料的积累
(一)积累的内容
主体积累的写作材料,大致包括“客观材料”和“主观材料”两个方面。
“客观材料”是在主体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材料,包括现实生活材料和书面材料。前者通过观察来获得,后者通过阅读来获得。
“主观材料”是由主体的心灵所生发的材料,它是主体对客观材料刺激的内在反应。主观材料通过体验或感受来获得。
要从写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所积累材料的内部构成,使之趋于合理。
(二)积累的方法 心记与笔记
“心记”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不可缺少,因为只有那些能从主体的记忆层面上浮现出来的材料,才能真正被主体所用。
“笔记”是“心记”的补充,其优点是持久、准确,可以弥补“心记”的局限。2.笔记的要求
持之以恒,全面准确 3.笔记的方式
·摘录、索引、提纲、摘要、批注、札记、感言、观察笔记等(1)摘录
摘录是直接抄录文献资料的原文,如论述、论点、典型的材料、难得的数据等。
摘录文字的内容要完整准确,符合原意,不能断章取义。为了便于核对,摘录时还要写清材料的来源。为了便于分类和整理,还可以制作标题、注明类别等。
摘录一般用卡片或活页纸,每张卡片或活页纸上只记录一则材料,以便于资料的调配使用。(2)索引
索引指材料的来源,一般包括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号、期数、页码等。
摘录时注明的材料来源,其实就是索引。
如果手头有书,或资料暂时还用不着,或时间仓促等,可以只记录材料来源,以节约时间。(3)提纲
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个部分和每个层次的分观点以及说明观点的主要材料,可以把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一个能反映读物基本结构的提纲;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内容的提纲,如作品的情节提纲、人物提纲等。对于重要的书籍或论文,写提纲是经常采用的笔记方法。(4)摘要
摘要是在通晓原文的基础上,抓住原文的重点,删枝除叶后所写出的一段完整的话。注意:要需要准确无误地概括文献的内容,抓住关键要点,不要加进自己的看法。(5)批注
批注是在文献资料上作记号或批语。
对重要的著作进行反复、深入、具体的研读时,可以采用批注。
批注只适用于自己的书籍,且资料的使用不太方便,有时还需要对批注进行整理。(6)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是将文献的有关内容与自己心得体会集合在一起来写的一种笔记形式。
写札记的目的多种多样,有时是探讨、商榷、争论,有时是引申发挥,有时是解惑、释疑、批谬、辩理,有时是仲裁、评判。
写札记,必须把文献的内容、要点吃透,然后融进自己的学识、经验、体会,或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7)感言
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记述自己在材料搜集过程中的所感所惑,就是感言。
感言的写法很自由,或赞同,或商榷,或批评,或补充,或引申,或质疑;或记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记自己遇到的疑惑、难点、问题;或三言两语,或敷衍成篇。
感言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系统的感言,可能加工成为一篇论文。8)观察笔记 我以观察为主,白天所见、所闻、所注意的一切,晚上一一记录下来,什么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都使我惊讶。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我们在开始写作(还没有发表你的处女作,你还没有发生材料恐慌以前)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茅盾论创作·创作的准备》
(三)让材料易于激活 以感受为中心积累材料。注意保持“写作期待”,经常使用材料。经常整理笔记、阅读材料,唤醒情感。
第五篇:第三讲心得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三次的干部培训已经结束了,第三次的培训是由外国语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姜老师带来的,虽然说培训时间不长,但可以说为我们这次的培训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这几次的培训中,我们接受了老师学姐们的精心指导,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使我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做事的态度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明确了我人生的意义和奋斗方向,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大学生活,如何去利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我要适当分配好在学习中的空余时间,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带领我们学生工作更好的发展。下面我谈一下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思想素质培养。做到言行一致,敢于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负责,争做表率,树立好学生干部的形象。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将不断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我会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干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第二,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调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学会主动分析,迅速反应,工作严密,大胆创新。对于各项工作,我会尽量的安排好时间,有计划的完成,避免忙乱中出错,并在务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思路,放开手脚,敢想敢做。
第三,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健康的身心,遇事冷静,做事要自信。合理配置时间,学会学习、工作和休息,学会协调自身的时间和精力,调整状态,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是否有吸引力的标志,而个人主义是这个时代年轻人需要克服的障碍。在工作中,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将能充分发挥出全部人的潜在能力,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
同时,姜书记从“角色定位”“学生干部工作技巧”“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三个大的方面,以她从事学生教育工作二十年的体会出发,告诉我们在大学里应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姜书记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五项能力要求”和对学生干部的“十四点建议”让我感触颇深。同时,我自己也了解到学生干部应当具备的八种能力:
(一)科学决策能力。学生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行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贯彻执行能力。学生干部要善于贯彻执行学校和学院决议和决定。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意图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下去,并做到全面准确,得当有力。
(三)组织管理能力。每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领导组织全员来实施。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本部门的目标同干部理事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方力量,恰当使用各类人才,实现最终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四)综合协调能力。作为学生干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善于激发全局干部理事的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塑造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社会交往,使各种外在因素都能为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服务,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选材用人能力。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的最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因人施用也是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成绩、经验,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并使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位干部理事不可能都是人才,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领导干部就要根据下属各自的特点,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六)处事应变能力。社会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领导干部不能抱“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开展工作。因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光凭经验和老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认真了解新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争取最佳效果。
(七)开拓创新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墨守成规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推创新,闯出新道路,开辟新领域,促进工作不断发展。
(八)学习、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干部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能力素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做不好既有的工作。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即不仅要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用理论去研究、分析和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提高能力,努力、认真、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争当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我更加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向着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