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具有创业内涵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创业内涵的企业文化
【导语】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氛围,其中包括我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 主导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创业文化的定义
“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不再局限于企业创业,而是指所有法人和自然人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发挥潜能、整合资源、创办事业、创造财富、谋求发展、成就事业、满足需要、贡献社会、实现价值追求的实践和过程。其本质是一种以创造价值、成就事业为目的的自主、创新的实践。而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耕耘”、“化育”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创造的,是人类交往中“教化”形成的,被体现在“人工制品”中,被体现在传统意识中,包括衍生的和新生的观念。
由此可见,创业文化它并不单单指的是文化,而是具有可认知性的,体现着知、情、意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开拓、冒险和创新,即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开拓向上的勇气和激情,直面和容许失败,拥有和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培训,把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相融合,通过知识和创业价值的发掘来的经济的腾飞。创业文化两大基本理念 核心:积极培育创业精神
创业文化是包括人们对创业和财富的基本认识、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创业精神。其中,创业精神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设立创业制度,使员工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的基石。创业精神把职业要求内化为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使员工身为“创业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从根本上讲,培育创业精神,是让员工把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让员工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体味人生乐趣。
方向: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观
先进创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与市场变化、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业、立业,必须树立自身与时俱进的创业观。这不仅包括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等传统创业精神,还应具备新理念、掌握新技术,勇于创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创业文化”与“打工文化”的比较
而泛华金融的“创业文化”是相对于“打工文化”而言的。“创业文化”倡导的是一种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不安于现状、积极学习提升,无畏艰险和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身为创业者的人,往往不会固守既往的成绩,而将自己的目光着眼在未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打工文化”则与之相反。身为“打工者”的人,往往不具备创新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所作的都是老板安排的事情,认真有余,创意不足;因为没有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做事毫无目的和章法,无法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学习意识较弱,不会想要改变命运或是颠覆传统。这导致“打工者”在权力、地位和身份上都处于弱势。“创业文化”与“打工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可以这么说,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者则是创新的思维和用于挑战的精神。这才是不败之法。
泛华创业文化的培育
一、变固守为开拓。
很多员工在长期重复的工作中形成了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心态,固守既定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只求平平稳稳的工作和生活,不愿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勇敢开拓。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永不停滞的开拓理念,培育员工广泛参与公司活动和业界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集团形成人人进取的良好氛围。
二、变懒散为拼搏。
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多员工身上滋生的懒散积习。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理念,把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本领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去,尤其是对于身在销售一线的业务人员,要将拼搏的精神和毅力融入产品的营销和对客户的服务之中。
三、变求稳为历险。随遇而安的心理定势,让很多员工在承担风险上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往往顾虑重重,面对市场的变幻和政策的不确定,很多人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情绪;面对转型,很多人看不到前路,感到茫然失措。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甘冒风险、无所畏惧的历险理念,努力营造一种追求成功、鼓励创新、不懈进取、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真正激活员工的历险斗志。
四、变保守为争先。
每逢集团决策或重要抉择,一些人总习惯于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丧失了许多机会。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争先理念,鼓励员工摒弃原有经验、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尝试。
五、变玩乐为学习。
有些员工因为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工作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亟待实现的目标,更不用提用学习和交流来提升自己、改造自己。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提供员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营造企业的学习氛围;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让员工明白,如果不学习终将被淘汰,意识到学习提升的重要性,将学习变成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泛华金融的员工精神
“企无人则止”、“人无神则死”,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到辉煌,员工从入职到优秀到卓越,都离不开——精神。“员工精神”是一种至高的信仰、强大的力量、不息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向前的动力、热情的态度,也是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职业准则,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永恒动力。而泛华金融的员工精神,则是一种以创业文化主导的、能够体现泛华金融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我们将其浓缩为“活力、专业、亲切”,只有具备这三个词的有理想、有才能、勤奋进取的员工,才是泛华金融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与泛华金融一道,在上市之路上并肩前行。
第二篇: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企业文化已成为推进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凝聚力之一。进一步搞好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利于形成企业整体运行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动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谋求生存,为用户提供“可靠能源、可信服务”已成为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而这些价值观的形成,又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电力企业文化就是要保证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为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准则界定成功和追求的目标。
二是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培养合作意识。企业文化的构成,包括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品质文化和娱乐文化,这些文化的整合与相互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共同文化的熏陶,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导向,保持和维护了团结、协作、融洽的员工关系,客观上加强了团结奋斗、共同创业、整体发展的效能。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有利于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电力企业作为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要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互相融和、相互依存。社会环境相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更具有客观性。电力企业要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要求,明确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社会需求及潜在市场,完善电力企业的各种薄弱环节,调整企业战略,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为电力企业营造良性循环的外部环境,促使电力企业进入良性运作状态。
电力企业文化不仅需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共性特色,还需要具有行业个性,从而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服务性,电力企业的产品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服务来体现其价值,这就决定了电力行业的两重性:既强调生产又强调服务。生产和服务是电力部门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就对企业文化中的服务态度、情感和理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力企业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核心,不仅是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是电力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电力行业特点体现公益性,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电力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这就要求电力部门一方面取得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在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提高社会公关利益,发挥电力行业的作用,为社会、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务。如何塑造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把电力企业文化灌注于实际工作中呢?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
安全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综合指标,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力企业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需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主要内容,以促进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达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优化。
第一、电力企业文化要突出在“硬性”管理方面的强制作用。在管理文化中,体现硬性和强制特征的管理方式,这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点多、线长、多层次、多部门、多工种联合劳动。安全生产成为中心工作,必须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企业必须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强制命令去进行生产指挥协调,对作业人员进行硬性化的行为控制,保证生产的安全有序,从文化的角度讲,强化安全的制度管理,一是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二是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三是注重制度的权威性。企业制度一旦形成,就对企业成员形成了一种不可逾越的管理和行为准则,以形成一种安全管理氛围。
第二、要发挥电力企业文化在软性管理方面的激励功能。安全管理中的软管理:通过感情投入,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管理方式,培养和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提高保安全的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能力。安全管理的感情投入也能形成产生出职工与管理者情感上的共悦,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促进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即感情激励效应。电力安全“软管理”的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表扬、信任、关心等三大形态。表扬:就是在安全生产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如:大会表彰,通报表彰等。信任:就是管理者对职工的作业行业、工作效果充满信心和期望,使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尊重。关心:就是对职工感情上和物质上的关怀、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软管理”的效应是综合的,有时一碗面、一声亲切的问候,都能调动职工安全的积极性。
第三、电力企业文化强调“硬管理”和“软管理”的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依存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网络。严格管理的本质是从根本上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只能从尊重人、关心
人的角度去实施,才能被职工接受,才能变企业的意志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情法结合,就会形成一种更完善的、更有人情味的、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哲学。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弘扬企业精神为灵魂
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活、劳动和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信仰、共同价值取向的群众意识。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电
力企业精神,成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并体现在各项工作中。
第一、宣传、弘扬电力企业精神,规范统一职工行动。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把企业精神贯彻于企业工作、生产全过程,并坚持不懈地组织培养教育、规范统一职工行为。充分利用报纸、有线电视、黑板报、宣传牌、标语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媒体大力宣传、提倡和弘扬企业精神。与此同时,各级党工团组织、行政部门也把企业精神熔于党工团活动、职工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分析会、评先创优等大小会议和活动中,造成一种强烈的企业精神舆论环境和良好的企业精神氛围。
第二、用企业精神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对电力企业精神的培养,在职工中产生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命运感,这一精神被企业职工所认可和接受,使电力企业荣褥与共的感情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企业精神的培育,坚定了电力企业建设的基石,为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证。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建设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塑造功能。因此,应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切入点。职业道德是企业价值观在生产经营中对职工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具有管理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到软管理的作用。
第一、职业道德建设对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理想和目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理想和目标得到职工的确认和追求时,才能激励职工为企业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在困难中互相激励,对职工产生动员和鼓舞作用。职工道德常常以一种人格化的道德形象,使广大职工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从而把员工的本职工作自觉地纳入企业目标之中。
第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规范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增强职工对国家、社会、企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促使其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加强职工道德教育,本身就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经常对职工进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职工才会很强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信誉才会树立和逐步提高。
第三、职工道德建设对企业领导行为具有评价和监督作用,有利于改善领导的工作作风和经营水平。企业的经营思想和方向、领导的作风,领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通过企业职工的道德评价表现出来。并能产生一种严格的监督作用,从而,保证企业有良好的作风和端正的经营思想。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流的电力企业,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各种复杂竞争环境的员工队伍。教育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一个学习型企业必须具备的基础功能,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实施计划安排好后,就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电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电力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
五、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倡导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中心任务,而领导方法同经济效益是相通的,两者间有着基本和必然的联系。科学的领导方法是领导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领导者顺利实现领导职责的重要保证,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要讲究自己的领导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进行了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这就要求企业配合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舆论和氛围。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要使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必然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升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文化要不断发展和深化,才使之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三篇: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企业文化已成为推进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凝聚力之一。进一步搞好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利于形成企业整体运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动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谋求生存,为用户提供“可靠能源、可信服务”已成为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而这些价值观的形成,又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电力企业文化就是要保证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为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准则界定成功和追求的目标。二是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培养合作意识。企业文化的构成,包括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品质文化和娱乐文化,这些文化的整合与相互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共同文化的熏陶,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导向,保持和维护了团结、协作、融洽的员工关系,客观上加强了团结奋斗、共同创业、整体发展的效能。[课件之家文章-http:// 找范文,到课件之家]
三是有利于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电力企业作为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要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互相融和、相互依存。社会环境相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更具有客观性。电力企业要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要求,明确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社会需求及潜在市场,完善电力企业的各种薄弱环节,调整企业战略,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为电力企业营造良性循环的外部环境,促使电力企业进入良性运作状态。电力企业文化不仅需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共性特色,还需要具有行业个性,从而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服务性,电力企业的产品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服务来体现其价值,这就决定了电力行业的两重性:既强调生产又强调服务。生产和服务是电力部门统一过程
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就对企业文化中的服务态度、情感和理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核心,不仅是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是电力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电力行业特点体现公益性,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电力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这就要求电力部门一方面取得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在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提高社会公关利益,发挥电力行业的作用,为社会、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务。如何塑造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把电力企业文化灌注于实际工作中呢?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安全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综合指标,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力企业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需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主要内容,以促进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达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优化。
第一、电力企业文化要突出在“硬性”管理方面的强制作用。在管理文化中,体现硬性和强制特征的管理方式,这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点多、线长、多层次、多部门、多工种联合劳动。安全生产成为中心工作,必须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企业必须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强制命令去进行生产指挥协调,对作业人员进行硬性化的行为控制,保证生产的安全有序,从文化的角度讲,强化安全的制度管理,一是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二是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三是注重制度的权威性。企业制度一旦形成,就对企业成员形成了一种不可逾越的管理和行为准则,以形成一种安全管理氛围。
第二、要发挥电力企业文化在软性管理方面的激励功能。安全管理中的软管理:通过感情投入,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管理方式,培养和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提高保安全的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能力。安全管理的感情投入也能形成产生出职工与管理者情感上的共悦,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促进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即感情激励效应。电力安全“软管理”的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表扬、信任、关心等三大形态。表扬:就是在安全生产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如:大会表彰,通报表彰等。信任:就是管理者对职工的作业行业、工作效果充满信心和期望,使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尊重。关心:就是对职工感情上和物质上的关怀、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软管理”的效应是综合的,有时一碗面、一声亲切的问候,都能调动职工安全的积极性。第三、电力企业文化强调“硬管理”和“软管理”的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依存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网络。严格管理的本质是从
根本上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只能从尊重人、关心人的角度去实施,才能被职工接受,才能变企业的意志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情法结合,就会形成一种更完善的、更有人情味的、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哲学。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弘扬企业精神为灵魂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活、劳动和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信仰、共同价值取向的群众意识。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电力企业精神,成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并体现在各项工作中。
第一、宣传、弘扬电力企业精神,规范统一职工行动。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把企业精神贯彻于企业工作、生产全过程,并坚持不懈地组织培养教育、规范统一职工行为。充分利用报纸、有线电视、黑板报、宣传牌、标语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媒体大力宣传、提倡和弘扬企业精神。与此同时,各级党工团组织、行政部门也把企业精神熔于党工团活动、职工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分析会、评先创优等大小会议和活动中,造成一种强烈的企业精神舆论环境和良好的企业精神氛围。
第二、用企业精神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对电力企业精神的培养,在职工中产生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命运感,这一精神被企业职工所认可和接受,使电力企业荣褥与共的感情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企业精神的培育,坚定了电力企业建设的基石,为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证。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塑造功能。因此,应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切入点。职业道德是企业价值观在生产经营中对职工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具有管理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到软管理的作用。
第一、职业道德建设对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理想和目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企业理想和目标得到职工的确认和追求时,才能激励职工为企业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在困难中互相激励,对职工产生动员和鼓舞作用。职工道德常常以一种人格化的道德形象,使广大职工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从而把员工的本职工作自觉地纳入企业目标之中。第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规范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职工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增强职工对国家、社会、企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促使其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加强职工道德教育,本身就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经常对职工进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职工才会很强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信誉才会树立和逐步提高。
第三、职工道德建设对企业领导行为具有评价和监督作用,有利于改善领导的工作作风和经营水平。企业的经营思想和方向、领导的作风,领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通过企业职工的道德评价表现出来。并能产生一种严格的监督作用,从而,保证企业有良好的作风和端正的经营思想。
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流的电力企业,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各种复杂竞争环境的员工队伍。教育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一个学习型企业必须具备的基础功能,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实施计划安排好后,就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电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电力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
五、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倡导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中心任务,而领导方法同经济效益是相通的,两者间有着基本和必然的联系。科学的领导方法是领导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领导者顺利实现领导职责的重要保证,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要讲究自己的领导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进行了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这就要求企业配合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舆论和氛围。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要使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必然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升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文化要不断发展和深化,才使之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四篇:打造具有动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造具有动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2004年,我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打造具有动力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圆满完成公司生产所需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降低成本费用1301.45万元,8项经济技术指标有6项达到同行业一流水平;与此同时,动力所确定的“做一流人、为一流事、打造一流团队、创造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已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共同追求,员工们践行 “三德三做”,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热情空前高涨,使我厂连续9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荣获过省级文明单位殊荣。
创新动力文化,打造一流团队
1、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有誓争一流的团队
在全面贯彻2000年《动力厂3~5年企业文化建设大纲》的基础上,厂党政班子根据公司专业整合的发展趋势,确立把进一步整合动力文化资源,突出一流团队建设,作为2004年创新动力文化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系统地制定了《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大纲》,确立了“以精神文化促凝聚,以团队文化促一流,以制度文化促规范,以形象文化促美誉,以家园文化促和谐”的动力文化新体系。
2、企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和谐相处,有赖于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03年底,公司实行专业化整合,面对生产范围扩大、管理难度增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情绪不稳的状况,我厂以文化为先导,推出了系统的文化整合策略,全方位做好接收工作。一是预前准备。成立了四个接收工作特别小组,进岗
1位、到班组,理顺情绪、稳定队伍。二是培训学习。增加新员工对动力的认同感;系统的进行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划归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组织学习《动力厂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大纲》和《动力员工行为规范》。通过制度的方式统帅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四是整改整修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投资近300万元整修设备,确保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五是以文化活动感染人。动员划归人员参加五十年厂庆系列活动,分享我厂团队摘金夺银的喜悦和快乐,充分展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3、渗透动力文化新理念,统一共同价值观
通过三级教育培训,文化大员宣讲,文化成果展示,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渗透动力文化新理念;采取干部带头、骨干带动、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等方法,影响、规范、激发、凝聚员工,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显著的文化力。
4、抓时机,全力打造团队精神
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我们大力弘扬万众一心、真诚互助,共创佳绩的团队精神。为确保公司210万吨钢动力量的跟进,在煤质告急,水源告急,供风告急的困难情况下,全厂上下打响了一场齐心合力保生产的攻坚战,圆满地完成了动力供应任务。为使后置发电机早日投产创效,组织多工种精兵强将,与施工单位一起会战。仅用了44天就完成了设备安装任务,创造了同类型设备安装投产史上的奇迹。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
1、积极倡导学习理念
我们积极倡导“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在”、“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知
识就通过岗位竞聘、交叉编组、轮岗作业、新岗竞入等做法,引导员工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充电,增强自身能量,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全面实施员工素质教育培训工程
认真贯彻“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定向培训”的原则,急需岗位优先培训,重点岗位全员培训,其它岗位定期培训,全体员工素质整体提高,三点一线的教育培训管理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调动自我学习积极性
建立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学习培训—考核绩效—使用待遇的激励机制,增强了员工自觉学习的主动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我厂11名维修工自发组织、自费参加市劳动局举办的高压焊工培训班,9人获得第二工种资格证。
学习力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面完成动力生产经营、技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我厂获得了河北省职工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的殊荣。
三、,发挥和释放员工的巨大潜能,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1、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搭建员工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在开展五大专业技术组攻关活动的基础上,建立技术系列的非行政职务变动发展体系,推出技术系列评聘制,选拔出48名同志进入技术系列,授予技术领导权,大幅提高薪酬水平,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厂2004年圆满完成56项技改工程,45项大、中修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培育星级员工
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我们在文明职工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推出星级员工晋星制,对员工在思想品德、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个人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以及对动力文化的践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一至五星级标准,分别给予不同的待遇。这一激励机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创优晋星,争当星级员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保障了我厂生产经营任务的全面完成。
3、开展星级班组创建活动,打造优秀集体
在文明班组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各班组生产服务质量、整体文化素质、团队协作精神、班组建设水平和星级员工所占比例,出台了《星级班组晋星办法》,按季给予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加强班组建设,使各班组文明创建水平大为提高。
4、行之有效的物质利益分配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财富。2004年,在岗效工资基础上,我厂推出星点工资新举措,通过每日写实的方法量化职工工作指标,达到薪酬与贡献的最佳匹配,同时确立班组、工段两级绩效沟通制度,提高后进员工工作绩效。星点工资的实施,使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为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无缝隙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构建和谐氛围,建设家园文化
1、互助友爱、人文关怀,感受家的温暖
2004年,我厂为全体员工办理了家庭财产保险,为危险岗位员工办理了人身特殊保险,并在员工中大力弘扬扶危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2004年,分厂、员工筹资捐款三万余元,为三名大病员工解决燃眉之急。
2、推进民主管理,增强员工爱家意识
我厂高度重视员工的民主权利,无论是收益方案的确定,还是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都认真把方案交由员工代表讨论,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经职代会表决通过后实施,使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有效落实;成立绩效评价小组,帮助基层改进工作,反馈员工意见建议,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员工们的爱家意识普遍增强,纷纷献计献策,全年共提合理化建议450条,组织实施162条,创效230万元。
3、营造清新环境,体现家的温馨
2004年,我厂积极营造岗位清新环境,推出环境美化示范点,同时投资40余万元,改善班组环境,掀起了我厂环境建设大会战。通过活动,不仅使各班组的形象焕然一新,而且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人际关系也随之逐渐形成。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快乐家园
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使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渗入各类丰富、形象、高雅的文化活动之中。2004年,厂先后组织员工们自编自演了主题为 “明天更美好”的庆功联欢会,“相逢是首歌”的青年联谊会,“多彩的青春”五四表彰会以及多场演讲、诗歌、知识竞赛和各类体育竞技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员工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并在一次次的观看与演出中深深体验到了动力大家庭的快乐。
第五篇:企业文化内涵之我见
企业文化内涵之我见
近段时间,学习了企业文化了第一章,让我初步了解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课堂老师的讲解与说明,让我明白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选择的、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为特点的、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生存发展双赢为目标的、管理者认同并推行、全员遵照执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而从文化学意义上来分析企业文化,则可以了解到它是一种管理模式稳定地存在一段时间后所形成的文化氛围。
据我查询资料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较稳定,不会频繁更改,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却因各种因素的时刻变化而处在时刻变化之中。
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
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我认为,企业文化的真义是价值观,企业上下对此种价值观的认同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企业制度是一种硬手段,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手段,它使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之中用相同的价值观看待世界。企业文化更像一条纽带,它引领企业上下向着共同的目标奋发!
了解企业文化,我认为对企业的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不论什么样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体现企业的灵魂和形象,是一个企业人员自身的魅力.同时是一个企业的战斗力,它是与企业的管理者有关,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文化的真义是一种价值观,员工有了价值观,同时也就有了归宿感,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也就有了成就感,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在世界上有自我的天地.企业要做强做大,企业文化就企业的DNA,就是战斗力.像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才不会败北。这便是我学习了企业文化得到的些许体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