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互动教学的误区
走出互动教学的误区
摘要:“对话、交流、互动”已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流,然而,课堂实践中,互动内容的贫乏、形式的单薄严重影响了互动的质量,往往是只见 “对话”、不见“思维”;只见“交流”,不见“引领”;以致造成了只见“互动”却不见“数学”的尴尬局面。本文通过剖析互动教学中的误区,从“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互动形式、指导有效”四个维度探讨笔者教学实践中实施有效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关注;优化;设计;指导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互动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互动是师与生的双向交往,双向构建的过程。在高质量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既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了生命活动的本其存在以及自我价值的真谛,也让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教师的热点话题。随着新课改大潮的进一步推进,虽然我们的教师已一步步重视了互动教学的过程,但仍存在着几点误区。
误区一:互动形式化,互动实质缺失,为互动而互动
形式化的互动,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性内容。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教学互动,设计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团团转,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上是利用“满堂问”而进行“满堂灌”
如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片断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什么?
生1:是一排排树。生2:树上有很多叶子。生3:地上有绿绿的小草。„„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两排树,第一排有几棵?生:8棵
师:第二排有几棵?生:8棵。
师:一共有几棵?
这样,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活跃,但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这样的互动有效吗?显然是无效的,原因是教师的问题只停留于表面,没有提炼出任何数学信息,学生因此看到什么说什么。而教师的后三个问题又过于简单,学生不动脑就能说出。
例:教学“ 和 大小比较”,当有的学生认为 大,有的认为 大,师: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东西?生:有长方形、圆形。师:请你们用长方形或圆形折出和,比一比哪个分数大?于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顺顺当当的比较出 大于。学生似乎是积极地在动手、在验证,全体学生都在互动,但由于受教师的亲自指导,顺畅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的思维其实是定向的,缺少思维的互动。
误区二:互动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
师生间的互动应包括师生间的双向活动与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现在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
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生生间的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师生互动是一种动态性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误区,课堂互动教学行为的转变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更好地使课堂早日走出互动的误区呢?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有效互动
1、创设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实际、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容易打开思路,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教学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互动”,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内在的需要,通过互动活动,主动地获取体验,获取新知。
例如:一节高年级的“统计”教学,课前教师布置了一道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或村子人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己家庭一年来的主要开支等情况的社会活动题目,上课时学生们就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热烈地探讨,教师也紧上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统计图。短短的一节课,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不但亲历了“统计”的真实过程,理解了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了发展,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丰富了互动的内容。
2、开放学习材料,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开放性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之中。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拓展课程资源,除了精心选择主体学习材料外,还要重视选择好学生学习的操作材料或辅助材料,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大的帮助。如“克和千克”的教学,我们立足于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利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三种1千克的物品,学生准备的有味精、大米、黄豆、洗衣粉、饮料、水果、果冻、饼干、沙子等,有散装的,也有原包装的。课中,每四人一小组,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感受 1千克的质量,并说出这1千克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想的方法非常多,“用秤称的”,“看包装袋上写着1千克或1000克”,“一包盐500克,两包盐就是 1000克,1000克=1千克”“,果冻的包装袋上写着50克,数20个就是1000克”„„有几个学生的发现真是出乎意料,一个学生说,“这1千克味精与这1千克饼干不一样重(铁皮盒),只不过他们的‘净含量’是一样的,毛重是不一样的,因为饼干盒比包装袋要重得多”。另一个学生说,“我发现有些饮料盒上写的重量不是千克,也不是克,‘红牛’的净含量是250毫升,‘伊利’酸奶的盒子上写着‘净含量250 ml’,我家的‘鲁花牌’花生油的瓶子上写着‘1.8L’。”还没等她说完,有些学生抢着说,“250毫升就是250克”,有些学生纷纷拿出矿泉水、牛奶瞧个明白,非常兴奋地说,“咦,怎么饮料瓶上写的都是毫升和ml”„„正是这些开放性的生活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的“再创造”活动,竟然生成“净含量”“毛重”“毫升”“升”等知识。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互动起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优化问题设计,拓宽互动空间,促使学生思维互动
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问题推动了教学互动。合适的数学问题是保证有效的课堂互动的基础。有些教师总喜欢把问题掰开糅碎,讲深讲透,学生不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有害而百无一利,因此,设计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或能引起学生争辩的等问题,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东西可说,又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它可留足学生学习的互动生成的空间。
1、开放式的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互动
例如,教学“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当学生出现对 和哪个大哪个小时,教师只需改变一下自己的提问方式,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谁大谁小呢?”思维范围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后,有画线段图比较大小的、有利用长方形或圆画图证明的,也有用班级人数的 和比较,或分蛋糕的方法比较、甚至出现变同分母比较的方法。这不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吗?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这样的问题既围绕教学目标,又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设计选择性问题,张扬个性,扩大互动范围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时,当学生进行了一些基本的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出示一组数12.5,8.8,240,199.9,32,25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编成乘法算式,并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这时学生出现以下好几种方法生
1:12.5×32×25=(12.5×8)×(25×4)
生2:12.5×8.8=12.5×(8+0.8)
生3:240×25=60×(4×25)
生4:12.5×240=12.5×8×30
生5:12.5×32=12.5×8×4
生6:8.8+199.9×8.8=8.8×(199.9+0.1)生7:12.5×8.8+25×32=12.5×(8+0.8)+25×4×8
生8:25×8.8+25×32=25×(8.8+32)=25×40.8=25×40+25×0.8 „„
设计这种选择性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人人有互动”,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互动,都得到训练、发展。
3、巧设争议的开放题,让创新在思维碰撞中互动生成
如,在教学完“圆的面积”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用一根12米的绳子,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围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地,能围多大的地?
学生经过讨论争议,一开始得出三种方案,并得出圆面积最大的结论:
①
②
③
S1=3×3=9m2
S2=4×2=8m2
r=12÷3.14÷2≈1.9m
或S2=5×1=5m2 „
S3=3.14×1.92=11.3m2
有的学生提出借助教室的墙壁来围,围成的面积更大,学生经过探索交流讨论,得出三种方案,并得出半圆面积最大。
4m
3m
6m
S4=4×4=16m2
s5=6×3=18m2
c=12×2=24m
r=24÷3.14÷2=3.8m
s6=3.14×3.82÷2≈22.7m2
像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开放题,学生容易引起互动,随着互动的展开,不断地推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在探索中思考、明理、发现、创新,在思维碰撞中互动生成。尽管学生的说理有不全面或有相似重复的地方,重要的是多给予表达与引导,那些奇思妙解就会盛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
三、设计多种互动形式,促进生生互动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 现代合作教学理论也非常重视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状态,主张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
1、师生角色互换
课堂上鼓励学生走向讲台,面向全体同学,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或不理解有疑惑的地方,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的互动形式。如吴正宪老师教学的《相遇应用题》,当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时,他把学生按不同算法分为两组,由甲方提出质疑,而乙方解释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利用线段图演示说明。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教师的角色完全由学生充当,“说”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想迫切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长处,有何不足,必定会认真倾听。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撷取别人思想的精华,博采众长,萌发灵感,触类旁通,使“听”、“说”双方共同提高。
2、搭建争辩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好胜好斗,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争辩的平台,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这样便有多种观点的碰撞和争论。
如在估算中,有这么一个问题“讨论:如果要估计一袋黄豆有多少粒?你会用什么方法?”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且在汇报过程中时常提醒学生,“在欣赏他人方法的同时要学会反驳别人的意见”,所以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现争辩的情形,并形成了多种解题策略。
生1:看1粒占的空间有多大,整袋的空间有多大,就可以求出黄豆的粒数。
生反驳:你说1粒米占多大空间。(生1傻了,教师引导,方法可以,但测量有点难度)
生2:把黄豆摊在桌子上,平均分成4份,数出1份的粒数,再用乘法求出近似数。
生反驳:一袋黄豆太多了,分一分太麻烦了。
生3:用勺子量,比黄豆倒在地上的方法要好,只要量出共有几勺,数出一勺子有几粒,用乘法就可求出总粒数。
生4:这也太麻烦了,还是用秤称出整袋的重量,再称出一粒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一粒的质量。
生5:称出10克黄豆,数数粒数,再称一称一袋的质量,包含几个10克,就可以计算出总粒数
„„
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真让教师眼前一亮,豁然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倘若只重视书本中的一种估算方法,倘若没有提醒学生学会反驳他人的意,倘若不给学生争辩的时间,没有生生的有效互动,哪来的精彩生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孩子多质疑、多争辩,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真正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最终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情感在交流中融和,思维在争辩中碰撞,策略在争辩中深化的目的。
3、让学生当作业的“导演”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上,现代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传统的考试考查方法。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学习新的知识后,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作业,并参与作业的评价。如教完乘法分配律后,让学生编题,同桌练习,或全班练。这样出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全班学生都真正变成了思维的主体。通过相互编题、评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促使生生有效互动。
四、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具备互动的素质会互动。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学生必须具有互动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能互动会互动。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他人的发言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如果不会倾听又怎样获取别人思想中的精化呢?学会倾听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 “学会倾听”的训练,做到:一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有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其他同学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难点;四要用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的授受,说、听、思应当并重。
2、引导学生学会交流
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从他人发言中得到启发,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反思与批判,引起新的认识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识系统进行修理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引导学生学会对话提问,如质疑型、反驳型、补充型提问等。
3、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带着欣赏和尊重去接受别人的优点,要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总之,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虚假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在合作与对话中去实现学生的发展。真正的教学互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第二篇: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也导致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学工具的变化就显而易见,由以前的黑板板书变成多媒体的展示。在多媒体普及的同时,问题也开始出现。所以本文就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本文主要就多媒体制作、多媒体使用、多媒体的辅助性、多媒体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四方面提出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并以其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喜爱。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服务于教学,现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谈我的观点和看法。
一、在课件制作上,粗制滥造,随意下载。有很多老师喜欢到网站上去下载课件,然后“东拼西凑”地组合成一个课件,甚或是看到一个还满意的课件就直接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的教学步骤似乎符合教学的基本常规,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课件有些杂乱无章。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应注意进行优化。Ppt视图背景应统一,风格最好与课文的主题相契合。在制作内容上,应该注意内容的条理性与简洁性,不能什么内容都堆砌上去,尤其注意不要把课本上已有的东西在放到幻灯片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幻灯片中 1 文字的字号与颜色应统一规范,可以选择易于接受的颜色进行编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在课件的使用上,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些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很好,所以课件中总会插入一些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声音,这些固然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也会削弱学生思考的能力,而一味地去关注图片。而我们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欣赏图片,图片这时占据了“课本”的主人地位。曾经听过一个老师公开课上的《杨修之死》,她先从导入入手,然后作者作品简介、字词过关、整体感知、探讨研究、拓展延伸。整个课堂教学程序严谨而又流畅,但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一个字板书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老师成了幻灯片的播放者,学生成了欣赏者。若是这样。便人人都能做老师了,只要会播放幻灯片就行,照着幻灯片念一遍内容即可。而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了老师。比如在作者作完成品简介时,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对课文注释的补充,字词过关应采用填空的方式完成,以免去我们板书于黑板上的时间浪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三、在课件的辅助性上,课件完全成了教师的“代言人”。比如英语单词的朗读上,有的老师在网上一下朗读,自己在课堂上就完全不进行示范朗读了,而一味地“交”给了课件的录音朗读。这种情况发生在语文老师身上也不少见,整篇整篇课文都是录音朗读,甚至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未听过自己老师的朗诵。而作为这两门语言学科,朗读很重要,老师的亲自朗诵不仅展示语言类教师 的基本素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理工科类教师,经常会遇到绘图等情况,可现代多媒体也能制作图形的绘画、物体的变化等,于是老师变成会操作电脑画圆柱,在黑板上却画布出一根直线。作为一个理科老师,这些能力难道可以消失?现代社会的老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更能把黑板字写好、图画好、课文朗读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四、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显得本末倒置。下面是一小学老师讲的《坐井观天》课例:
师:这节课,两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们是谁呢?
(课件展示:一只飞翔的小鸟和一只呱呱叫的青蛙)
生:(很兴奋)小鸟!青蛙!
师:可是,小鸟和青蛙不知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你们想知道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听故事《坐井观天》。
(大屏展示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动画演示,并配有课文朗颂带)
生:(抬头看着大屏,津津有味。)在这个教学导入片段中,教师利用课件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分钟内,学生的教科书始终搁置在一边,教师在学生还没有通读教材的情况下,就直接向学生展示与课文配套的演示。虽然文本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也少了。文本的内容并非是由学生通过阅读而感知,学生缺少了与文本的直接交流,阅读能力也随之降低。而小学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特别是低段的阅读教学,只有在文本中字、词、句上下功夫,才可能产生实效。
多媒体教学确实在现代教学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千万要弄谨记它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如果教师正确地使用,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第三篇:走出教学反思的误区
从教学反思的现状看,许多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问题的解决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叙事记录多,理性思考少.教学反思仅仅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叙事性的记录,既不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深层次分析,也不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2.独立自省多,互动交流少
教学反思仅局限于自我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分析和评价,很少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很少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反思成果。
3、重教轻学的多,综合分析的少
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层面上,很少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及学习效果。
4、失败教训多,成功经验少
只有在感到教学失败或不顺时,才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些失误进行自责,作出反省,而对教学的成功之处却很少加以总结和提炼,即使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的灵感,也常常被不经意放过,或者仅仅限于一时的满足。
5、关注课后的多,重视课堂的少
习惯于在每一节课结束之后,对课堂上已发生的既成事实的一些问题作出反省,而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的及时反思和调控。
二、问题诊断
1、认识不足
有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教学反思缺乏主动性,他们更多的是把教学反思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写教学反思的目的是只是为了应负检查和考核,这样的教学反思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也有的老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反省,属于个人行为。无需与他人交流;还有的教师既怕向别人展示成功,恐有张扬之嫌,又怕在别人面前暴露问题,恐有失自尊,因此采取自我封闭式的反思,不愿与他人交流。
2、功底不实
部分教师既不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很少关注专业知识的更新。这其中除了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等一些客观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理论深奥难懂,又远离实际,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大,因而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二是认为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足以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因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少动力。另外,再加上部分教师很少有机会聆听专家报告和指导,又难于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活动,导致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停滞不前。由于缺少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功底作支撑,教学反思难于有实质性的突破。
3、策略缺失
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内容和环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知道哪些需要教学反思,又该如何进行反思,这也正是目前教学反思中最普遍的问题。由于在教学反思方面缺乏应有的策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仅关注点狭窄,而且往往是泛泛而谈。这种既没有广度又缺少深度的教学反思,基本无法体现教学反思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应对策略
1、提高认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反思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教学中必然存在得与失、成与败。敢于正视教学中的不足,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是一种反思,感受成功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活化也是一种反思。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需求,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理应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特征上看,教学反思是高度个人化的思维活动,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通过认真地反省和自悟,从而总结并提出个人对教学的理解。但个人理解毕竟有局限性,再加上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个体单独进行的内省反思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征求不同意见,倾听多种声音,则可以启迪思维,清晰思路,深化认识,使反思更深刻、更全面。所以教学反思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集体的智慧。
2、努力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反思
教学反思并不是简单地理性思考,它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更加有效。一方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仅能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足作出科学地分析和合理的改进,促进教学日臻完善和不断提高,而且帮助他们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使之对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能不教师提供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新观点,拓宽教学反思的思路,开启教学反思的智慧,使教师能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日常教学现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坚实的理论基础既是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广大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自学地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剖析自己的教学,提高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反思的深度。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读一些与化学教学有关的专业杂志,多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多聆听专家学者的指导,多汲取其他教师的经验。
3、加强研究,用辩证的观点引领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验者,是学生学习的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感受、收获与期待不仅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会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必须综合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时刻关注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是否有利于学生经历过程和学会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和有意义的价值观;教学评价的形式是否具有激励性,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是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可以感受成功的机会。教学反思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教师只能经常用批批判的眼光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而只有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教学反思才能有力度、有成效。因此不回避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失误,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加以改进,是大多数教师能自觉进行
教学反思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动力。但教学反思的意义及其价值并不仅在于此,教学反思还应该特别关注教学中的成功之举和创新之作。教师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对自己在教学的亮点和精彩、灵感和顿悟也应该在课后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提炼。这样长期坚持,日集月累,不仅会为自己的的教学增添更多的自信,而且还将为自己日后的教学集累更多的宝贵经验,为形成自己的的教学风格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仔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由于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学生,谁都无法准确预知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也都难以全面把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之后,经过亲身体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设计的认识一定比备课时更深刻,对如何实施教学也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认识、感受和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尽可能减少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课后反思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反思,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教学方案和调控教学进程,以减少教学失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善于反思并勤于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广大化学教师应积极参与以教学反思为主要方式的样本教研,经常地并自觉地用心对自己的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列举出你的课堂中的三个优点。
班级教学的主要优点是: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知识程度的学生编为班级,使他们成为一个集体,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②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
列出在教学中你想要改变的一件事情,你想如何改变?
一、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加快课堂节奏.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是人尽皆知的学习方法,而且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常这样要求学生,学生也知道要这样做才会取得好的成绩。但实际的效果却不甚理想。问题在于,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是一个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我们都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有学习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是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成就感是学生获得动力的首要因素。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然后能够应用它解决问题,取得好的成绩,使其成功的愿望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功。也就是说兴趣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而学生在建立最初的知识体系时不会无端的对物理公式或概念产生兴趣。即使有,也是难以持久的。因此,仅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是不够的,仅告诉预习的重要性也是不够的。没有督促,没有成功的吸引,学生不会主动去完成预习任务的,也未必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但要强调预习的重要,还要定时检查预习情况,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坚持一段时间后,有望学生会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个人实践表明,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课后的基础练习题,初步掌握基本概念,定义和公式等。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目标明确具体,老师讲课时就事半功倍,学生听课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对所学的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通过预习减少了教师对一些简单概念的繁琐解释,平时一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在充分预习后只需半节课或者更少,可节约出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基于以上认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并在预习后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要认真的督促,检查和落实,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
二、取消书面作业,实行课堂练习
通常的物理教学都是教师讲解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老师批改作业。这样做看起来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独立完成作业任务,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若每个学科都一样的做法,势必占用学生大量的课
外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结果却不尽人意。
如前所说,对于课本后的练习题,学生完全可在预习时自行解决,即使少量题目有困难,教师也只需略加指点即可,没必要让学生浪费大量时间抄题目做题。事实上,很多老师可能发现,学生在书面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时,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这样的书面作业不能正常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并且降低了有效信息反馈的速度,不利于教师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和策略。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实行课后练习在课堂解决,而且可能的话,就在当堂课解决,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课外时间可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或完成适量有一定难度的其它练习题。
三、改变测试方式,进行课堂测验
取消书面作业,是不是不让学生做作业了呢?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取消书面作业,只是免去学生抄写题目的过程,把课文后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节约出时间完成更多其它练习题,力争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取消书面作业是为了做更多的“作业”,并不是不要学生做作业。我个人的做法是:编制单元练习,进行课堂测验。即每完成每一章中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马上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测验。
1、根据课程进度将每章分成几个小的单元,事先准备好单元测验试卷,每完成一个单元就用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小的测验。
2、课堂测验卷的题量不宜过大,试题难度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中、低档难度的题目为主,一般以10题左右为宜。
3、快速反馈测验成绩。学生对测验的成绩是很重视的。考得好会感到欣喜,信心百倍;考不好就会引起自责。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其反省,多加鼓励,使其奋发。而每次测验后及时评讲,从考试到反馈不超过一天,这样可使学生得到快速的有节奏的训练,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既巩固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又锻炼出考试的技能和技巧。
上述以测验代替课外作业的做法,教师投入较多,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
而有所增加,所不同的是,教学效率确实可提高不少。
四、改变备课方式,调整课堂节奏
一般备课都是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好教具和实验,然后教师按计划进行完整、详细的讲解。课堂上教师有讲、有问;学生有思、有答。课上得很完整: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点讲解清,学生听懂。但可能有一点美中不足: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听课或回答问题,而没有得到动手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结果往往是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课后面对题目时却又无从下手,听得明白却不会应用。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备课和教学节律两方面入手: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时应有预见性,尽可能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手脑并用。
备课时先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小块。教师在教学中每完成一个概念后立即让学生练习,之后再进行下一概念或者规律的教学,再练习,再讲„„,如此循环,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现行高中物理组第二册《电磁感应》一章第一节中,首先引入磁通量的概念,然后是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教师可以在完成“磁通量”概念教学后先让学生做两三道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再用磁通概念来分析和解释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演示、归纳实验后,再让学生完成课后的相关习题。这样一节课中就有两次课堂上的练习,达到让学生手脑并用的目的,而且不必把课后的练习题留到课外,减轻学生和老师负担。
这样备课和上课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学生在紧张有序的学习和练习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其应用的方法和规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灵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堂容量也比平时增大,节奏感增强,避免课上松懈课后紧张的不良现象。
五、进行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努力上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挫败,容易丧失信心,这就需要适时的加以鼓励,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肯定会取得进步的。同时,要经常对学业失败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归纳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重拾信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成绩,可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的另一个方法是让成绩好的学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把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与全班同学共享。事实上,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他们有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的心理特征。学生间的交流,对成绩突出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使其更自信,同时产生自豪感,提供了持续努力的动力。
第四篇: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
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追求课堂教学的真谛
在今天上午的视频学习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两位教育专家杨润泽和黄京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所做的精彩讲解,观后,收获颇多,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己所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对思品教学设计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设计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日益凸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把握不准确,致使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陷入误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割裂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
很多老师过多的看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培养。也不乏有些老师一味的强调情感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
三维目标是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中都需要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目标,但是目标在落实的时候应该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活动设计上,重形式,轻失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积极更新观念,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了满堂灌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是为了活动而去设计活动,致使有的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还有的老师为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设置的活动次数频繁,形式多而杂,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但是最终却没有多大实际效果。
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活动的设计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据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让它的存在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不能杂乱,教师在活动进行时要适时进行引导、调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较为单一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氛围不是很好,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将抽象概念和观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重预设、轻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预设,讲什么,怎么讲,甚至提问什么问题,让哪些同学回答都设计好了,教师讲课好像在背台词,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在“作秀”,这种情况在一些观摩课优质课中出现的比较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对于教学过程中即时的生成不重视,有的听而不闻,有的一带而过,就怕“脱轨”,教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只能是帮助老师演戏的道具。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留出参与、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凭借一双慧眼和自己的才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适时引导,及时评价,有效利用课堂中的即时生成,以弥补预设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华而不实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众多可以借助的教学手段,老师利用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枯燥、抽象的只是变得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老师过分的依赖这些手段,一节课围着电脑转,自己好像成了一个放电影的,学生成了观众,还有的老师在课件设置上过于花哨,转移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只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手段,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但是用的要适时,要有效,课堂的主人是老师和学生,不能让机器喧宾夺主。
六、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过度依赖于网络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但也正是网络的这种便利性,让不少老师产生惰性,产生依赖性,不再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再去认真钻研教材,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学设计、教案、课件、习题,甚至不加修改直接为我所用。长此以往,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于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应该全盘吸收,这也违背三贴近的原则,我们应该通过借鉴网络优质资源,学他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们应该从教学设计的误区中走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实现对高效课堂的追求。
第五篇: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南宁市白沙路学校 刘宁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呼唤创新教育,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然而,目前这种教学方式正处于试验阶段,难免有弊漏之处,我就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所见几个误区。
误区一:形成固有模式,才能保证“节节通”
所谓“节节通”,一般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程序通、教师课堂应用通、教学口语引导通、学生思维应变通等,一些教师用一种模式去上课,一节或几节下来,经总结认为那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其效果比较乐观,于是认定了这种模式,甚至在今后的多媒体教学或比赛中全盘应用,不可否认,这是找到了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但是,要知道,书是死的,但是书的内容是活的(即内容不一,形式、文体多样),人也是活的,再者,“多媒体”的内涵也是活的。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同一种或几种教学内容中,学生配合良好,也许效果不错,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种模式,也不代表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乐于接受这种模式,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固有模式,成了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的障碍,没有体现“多媒体”教学这一内涵。
误区二:教学互动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起主要作用
多媒体课堂教学,无疑给师生一个很广阔的互动空间,其交互性与广域性的特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辅助消化——形成认知——吸收保持,而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因此,不应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说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网络进行合作学习,并和教师形成互动。如: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就某一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等等。这样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参与意识更强,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在课堂教学上,对多媒体的应用要用到实处,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仅有的几十分钟。我在去苏州比赛的时候也听了几节课,发现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学交流手段的多样性,老师就通过网页与学生进行交流课文问题,一节课下来,老师把时间大量花在电脑上,很少出声讲课,我觉得一些简单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口头交流就可以了,而且可能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利于语文教学中所要求的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必要太注重应用电脑这种形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一堂计算机应用课。所以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某些传统教学经验不能丢。
误区三:紧系课件内容展开教学,就是成功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课件,一个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有形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于是,有些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紧扣课件内容展开教学,就是满意的多媒体教学。这使得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容易不知不觉走入这一误区。对于这点,我感触较深。有一次,我到一中学上课,那节课,我上的是八年级下册的《春酒》,课前我做好了充分准备,我搜集大量的图片做课件,版块很多,做得很细。上课时,我根据课件一环扣一环的上,不断点击鼠标,课堂上所涉及的问题和答案几乎都投到大屏幕上,课堂很热闹,我也很忙。课后,评课的老师说,你的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你被课件牵着走,跳不出来,我们是用课件辅助教学,而不要被课件束缚。至此我才认识到,我们应本着课程主要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而不是依着课件顺序逐项展开教学,不应拘于课件、依赖课件、视课件为关键,不要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多变的特点。
误区四:越是精巧的课件越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想而知,缺少课件,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象、声音、动画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有的教师以制作精美课件、引起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把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作为重点抓,却疏忽了其“科学性”和“教育性”。就我个人认为,课件制作要有三忌:一是华而不实、花里胡俏;二是呆板单调、索然无味;三是生搬硬套、胡拼乱凑。一个多媒体课件应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不能单纯为吸引学生而“艺术”。
以上仅为我个人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发现的几个在多媒体教育教学中常走的误区,有些观点尚或不够成熟。
总之,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生动机。据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利于知识的保持。但我们也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正如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陆天池所长所言:“在多媒体教学上,现实的操作策略是,走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因此,我们面对今天新的教育局势,要勇于进取,不断探索适应新局势下的新型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