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

时间:2019-05-15 00:4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

第一篇: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

真学真干 福民强市

毛万春郭洪昌作重要讲话李兴太主持 常振义周宗良等出席

8月7日,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洛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好上半年工作,运作好下半年工作,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工作。

市领导毛万春、郭洪昌、李兴太、常振义、周宗良、王全乐、高凌芝、王立林、李少敏、吴中阳、刘应安、万功民、郭丛斌、尚朝阳、田金钢、胡广坤、宋殿宇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在洛的市党政军其他领导,九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和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市委书记毛万春在会上作题为《真学真干 福民强市》的讲话。讲话分为三个部分。

为什么提出真学真干、福民强市?

毛万春在讲话中提出,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我们工作的总体目标就是福民强市。福民强市的“福”,不仅包含富裕的“富”,而且特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福”。这一目标是对前几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作目标的传承、持续,又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注入了新的内容,体现了完善提升和发展。

毛万春强调,实现福民强市的目标,必须坚持真学真干——

真学真干,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要求。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贵在学以致用、真学真干。真学,就是真正静下心来、原汁原味学讲话,仔细品味、反复研读悟真谛,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真干,就是要落实在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通过学习领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破解事关洛阳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深层次问题。

真学真干,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的热切期盼。空谈害民,实干兴市。我们把真学转化为真干,群众就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群众就认可、就满意;抓而不实、抓而不力,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热衷于作秀,群众就很反感,就会被人民群众唾弃。

真学真干,是我们实现福民强市目标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上半年保持较好态势的基础上给下半年画上圆满句号,尤其是按照总书记视察我市时提出的四点明确要求,谋划好“十二五”规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毛万春指出,我们必须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两个精髓”,即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求和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已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更加注重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这就是富民强市改为福民强市的道理,这也是福民在先、强市在后的原因。要靠科学发展走强市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市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才能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实现洛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才能提升我市在全省、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全市人民总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提出既要福民又要强市的道理。

如何实现真学真干、福民强市?

毛万春强调,实现福民强市目标的路线图,我们必须认真遵循两个规律。

一是群众更加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根本标准这一规律,靠这一规律解决福民问题。我们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更加满意,一是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爱民情怀;二是要结合洛阳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工作着力点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富民,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富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要营造“造血”功能,通过教育引导和利益导向,培育群众的创业意识,激发群众的创业动力、创业潜能。要激活创业主体,既要鼓励现有的企业创大业、创伟业,又要鼓励支持各类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与市场结合,创办领办企业、经济实体和社会中介组织,让他们去创新业;既要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复员转业军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创业,又要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创业。要营造更加宽严有序的创业环境。二是要惠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办好惠民实事,坚持每年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具体问题、实际问题。要深入开展机关干部驻村帮扶、下社区挂职和经常性走访慰问活动,有条件的还要结“穷亲戚”,长期走动。要深入开展城乡创建工作,让全市的环境更加宜居、宜学、宜商、宜业、宜游。三是要亲民,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关键要做到深化认识、头脑清醒、标本兼治。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政策导向、点对点帮扶等措施,彻底解决上访人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四是要安民,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底线,切实增强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举一反三,加快对全市煤矿的资源整合,同时更要像抓煤矿安全生产一样抓好尾矿库、消防、化学危险品、烟花爆竹、森林防火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确保不出新的重大事故。要以最严厉的措施、最有效的手段、最严格的制度,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是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一规律,靠这一规律解决强市问题。在这方面要重点解决认识问题和工作运作问题。具体到洛阳来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迫在眉睫,进一步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紧迫性。在工作运作上,总的定位就是“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福民强市总目标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而为我市构建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体系奠定基础,从而走出一条我市特色的强市之路。

毛万春提出,实现强市之路的具体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加快三个调整”、“强化两个重点”、“破解三个难题”。

加快三个调整。第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做优一产,在确保粮食总产不减、单产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做到一产、三产融合发展;要做强二产,做到“四路并进”:靠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靠改造提升发展壮大传统产业,靠产学研融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靠危机倒逼机制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要做特三产,以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坚持做到“三个融合”:与工业强市相融合,与城镇化相融合,与文化旅游、与第一产业相融合。第二是加快城乡结构调整。要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要统筹洛阳大新区建设、县(市)城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二是要统筹市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洛阳大新区建设,总体要求是当龙头、树精品、出形象、当示范、善运作。要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科学制订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强化产业支撑,使产业集聚区尽快成为我市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另外,各县(市、区)凡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辐射农村的区域,也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模式,积极作为,稳妥推进、大胆探索。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强力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着力构建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市区经济尤其是各城市区经济也要有更大作为,要重点围绕第三产业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做文章。第三是加快投资结构调整。要调整优化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因企制宜、改革改制,加快优化存量资本结构。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力争洛阳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更多企业通过上市提升总体发展水平,力争一大批企业成为上市预备队。

强化两个重点。就是要继续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在实现福民强市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必须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地推进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还要加大力度,在进一步提升水平、提高效果上下工夫。在项目带动上,尤其要继续保持近几年我市项目建设大、项目建设优、项目建设多的良好态势,做到项目结构更合理、项目效益更明显。在引资带动上,要把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结合起来,与引进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着力引进一批大个头、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

破解三个难题。一是要通过坚定不移地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子来有效破解土地紧缺难题。二是靠“三降一吸”来破解节能减排难题: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降碳,通过发展服务业来降碳;通过风力、太阳能、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来降碳;靠大力发展花卉、林果业,不断提升我市林木覆盖率来积极“吸碳”。三是破解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关键是转变观念:变单纯的社会事业政府办为不少社会事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政府和社会多元都可以办的理念;变社会事业单纯是公益性、但现实路子越走越窄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益与经营融合道路越走越宽的理念;变习惯性等、靠、要观念为大胆探索、既找市长更找市场的理念。

毛万春提出,实现福民强市目标,不仅要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还要建立一套实现福民强市的长效机制,靠机制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靠机制引导各级干部比、学、赶、帮、超,靠机制激活各级党政班子和企业事业干事创业的动力源。这个机制要求从今天会议起,每季度要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对各县(市)区包括15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全市企业三个层次,按照六套指标体系排名考核、点评优劣、兑现奖罚,在全市营造激励争先晋位、褒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如何为真学真干、福民强市提供保障?

毛万春强调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障:

强化思想保障。要在“三戒”上下工夫:发展上戒骄、工作上戒急、思想上戒浮。要在打破条条框框上下工夫:既要打破工作上的“条条框框”,更要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真正学会在实践中发展“本本”,决不能被所谓的“条条框框”束缚头脑、束缚实践。要在善于结合上下工夫:要吃透上情、吃透外情、吃透下情,做到心中有数,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强化组织保障。在干部路线上,市委总的原则就是“两公一程序”。第一是要出于公心,就是选用干部要坚持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不搞小圈子。第二是要注重群众公认,让大家评判一个干部的人品、官德、本事、政绩。第三是要严格程序。就是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程序选用干部,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要把那些“善于团结、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群众认可”的干部选配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强化组织保障,要一手坚持正确的干部路线,另一手牢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作风保障。当前,全市干部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是一些干部在作风上仍存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问题,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存在明哲保身、不敢抓不敢管、好人主义的问题,存在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隐性腐败问题,是社会的公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治理。

强化合力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从福民强市这个大局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市整体工作中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全市发展合力,根本在于协作配合。各级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对工作中遇到的分歧,要做到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演奏出福民强市的协作曲,唱响福民强市的大合唱。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在讲话中总结了上半年全市工作,分析了发展面临的形势。关于下半年工作,他强调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切实抓好经济运行,重点在实现“两个目标”上下工夫。各级各部门要紧盯全年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进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特别对低于时间进度和完成有难度的目标,要认真查找原因,尽快迎头赶上。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在调整结构上下工夫。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把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把打造大企业大集团与扶持中小企业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项目落地上下工夫。

全面加快城市建设,重点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上下工夫。

发展壮大旅游业,重点在打造旅游目的地上下工夫。

着力做好“三农”工作,重点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下工夫。

加快实施民生工程,重点在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工夫。

高起点编制“十二五”规划,重点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工夫。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上下工夫。

抓好信访稳定工作,重点在源头治理和矛盾化解上下工夫。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在改进作风和提高执行力上下工夫。

郭洪昌还对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省十一届运动会和河洛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篇:张家港市委召开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张家港市委召开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全市上下要切实做到“五个务必”:务必把解放思想作为争先率先的根本动力;务必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务必把统筹协调作为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务必把富民惠民作为执政兴业的根本目的;务必把加强党建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报讯(记者李敏)昨天,中共张家港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馨苑度假村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和苏州市委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的主要成绩,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群,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继往开来,创新争先,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市委书记徐美健主持会议,并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市领导徐美健、姚林荣、梁一波、彭建平、顾栋才、单玉珍、高建刚、李汉忠、徐仲高、顾月华、万学刚、方培华、王亚方在主席台就座。

在上午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徐美健作了题为《突出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共分四个问题:2010年的主要成绩和“十一五”的工作回顾;“十二五”的发展形势和思路目标;2011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徐美健在报告中说,即将过去的2010年,市委从我市发展实际出发,在“三大硬仗”、比学赶超、转型升级、城乡一体、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全市各级思想统一,精神振奋、上下联动,奋勇争先、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经济运行稳健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建设加力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强基”工程富有实效,全面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徐美健还总结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宏观形势、加快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和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态势,明确了“十二五”我市发展的思路目标。他说,“十一五”期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的发展蓝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以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以增进民生福祉凝聚发展合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破解各类瓶颈制约,一以贯之推进主导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和人文素质升级,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方阵,各项事业亮点纷呈。

徐美健指出,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登上新台阶的五年,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的五年,是城乡一体迈开新步伐的五年,是共建共享收到新成效的五年,也是党建水平得到新提升的五年。我们要充分利用“十一五”打下的良好基础,正视不足,居安思危,在振奋精神中破难而上,在创新超越中奋发有为。“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港城联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富有独特精神、临港产业发达、长江文化汇聚、生态优美宜居、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徐美健强调,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全市上下要切实做到“五个务必”:务必把解放思想作为争先率先的根本动力;务必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务必把统筹协调作为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务必把富民惠民作为执政兴业的根本目的;务必把加强党建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于明年的工作,徐美健指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庆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全市“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总纲,以发展经济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比学赶超”力度,经济工作以全力加大有效投入为主线,城镇建设以全力推进城乡一体为主线,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等各项工作以全力增创特色亮点为主线,全面加快 “协调张家港”建设,全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力争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35%;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8%、力争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力争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COD和SO2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徐美健指出,要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全市上下要切实做到“五个并举”:一是增长与转型并举,全力提升经济竞争实力。要主攻项目投入,优先投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确保提质增量;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提升集聚效应;改造传统产业,加力技改谋升级、强化倒逼谋升级、盘活存量谋升级,促进存量升级。二是克难与补短并举,破解土地空间制约、载体功能制约、资金和政策制约,拉长招商引资短腿,全力突破发展瓶颈。三是科技与人才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狠抓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企业主体创新,全力增强创新驱动能级。四是建设与管理并举,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城乡社会管理对接、城乡生态文明共建,全力放大城乡一体优势。五是惠民与育民并举,深入实施惠民工程、加强文明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提升文明和谐程度。

在谈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时,徐美健强调,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强党建。要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全面开启“十二五”新征程、实现各项工作新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徐美健最后说,科学发展前程似锦,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让我们牢记宗旨、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创新争先,切实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协调张家港”建设,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和新一年的目标任务,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创张家港事业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分成14个组,就市委书记徐美健所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分组讨论。

在下午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姚林荣作会议总结。姚林荣指出,这次市委全会,是在我市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重要节点,在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未来、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创新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姚林荣要求,全市上下都要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认真梳理明年的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扎实作风,高点定位,逐个排出时间表,确保“目标到人、责任到岗、处处争先”;全市各级要高度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发展经济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把项目建设作为最主要的抓手,把腾出空间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千方百计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关于统筹兼顾做好当前工作,姚林荣指出,临近年终岁末,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集中精力、统筹协调,扎实过细抓好贯彻全委会精神、“两会”准备、促进项目落地、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民生和树好廉政形象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他说,新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新征程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奋力创造“协调张家港”建设新的辉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张家港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全文另发)。

全市各区镇、2家重点企业、2个党委村、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张家港保税区全体领导,市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各区镇和各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涉外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基层一线的市党代表列席了会议。

第三篇: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团结奋进 乘势而上

全面提高湘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陈 润 儿

(2005年11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讨论研究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是指导我们今后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上,正午书记、伯华省长分别作了讲话,传达了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了全省“十五”期间的成绩,分析了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要求。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认清形势,把握全局,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湘潭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努力把湘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在,我根据市委常委会议讨论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即将过去的五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进取、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重大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围绕打造“三个中心”,努力加快“三化”进程,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发展速度加快。预计“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达388亿元,比2000年增长74.3%,年均增长11.8%,比“九五”快3.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可达141亿元,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左右,比“九五”快9.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可达36亿元,其中地方收入可达24亿元,比2000年增长166.78%,年均增长21.78%,比“九五”快17.7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6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可达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27.1%,年均增长34%,比“九五”快27.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5个百分点。

经济实力增强。预计“十五”期末全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可由2000年的5%提高到6.0%,总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规模工业的比重可由2000年的6.9%提高到8.32%,总量 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83%提高到2004年的3.35 %,总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4位。对外贸易的比重可由2000年的5.57%提高到15%。企业利润的比重可由2000年的2.33%提高到6.34%。人均地区生产产值、人均规模工业产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均可跃居全省第二位。

社会事业进步。“十五”时期是全市社会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科技不断进步。五年共有8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居全省前列。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到145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巩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每万人普高在校学生位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学生超过十万人。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结构逐步优化,规模迅速扩大。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提高了防御突发性流行病的能力。文化设施不断改善,群众文化日益活跃。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网络传输、节目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不断刷新。计划生育继续保持全省先进称号。

生活水平提高。预计“十五”期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接近10000元和超过4000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60%左右和50%以上。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预计今年全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20亿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11.6%。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信息、通讯、住宅、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劳动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通过实施“城区五万人就业工程”,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数1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扩大、标准提高,做到了应保尽保。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并先后启动了工伤、生育保险。

城乡面貌改善。按照拓宽框架、完善功能、美化空间、打造中心、提高品位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十五”期间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2.7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倍。兴修了北二环、吉安路、丝绸路、书院路等12条道路,改造了建设路、芙蓉路、韶山路等13条道路,拉开了城市框架。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45平方公里增加到72平方公里。广电中心、湘潭大剧院、群众艺术馆、白石纪念馆、东方红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交通、环保、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功能。白石、雨湖、和平等公园的建设和改造,锦源、芙蓉等广场的建设和完善,美化了城市环境。通过开展“一化三清”、创建文明城市,强化了城市管理,城市品位得到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公路、电网、水利、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居条件的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十五”期间的五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届班子的工作基础,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总结“十五”以来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六条基本经验:

1.全面把握宏观形势,抢抓发展机遇。能否正确把握形势,主动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它既考验一个班子的领导能力,又影响一个地方的健康发展。“十五”初期,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基本结束,全球经济逐步回升,市场开放日趋扩大,我们适时提出了以大开放促大投入、以大投入促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吸纳外来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产业建设。一批园区启动开发,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十五”期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亿元,年均增长25.3%。特别是后三年投资达到380亿元,带动了结构调整,增强了发展后劲。面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我们调整思路,积极应对,坚持在调控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控,并着力化解和有效规避土地、资金、政策的制约,从而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局面。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机遇既触手可及,又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就能赢得发展,失去机遇就会耽误发展。

2.始终突出经济建设,推动全面发展。经济建设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社会事业发展是经济建设的条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然而,发展是主题,经济是中心。因此,我们始终抓住发展不放,扭住中心不松,促进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五年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经济的迅速壮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全市产业结构的比重,由2000年的17:36:47调整到2005年的13.9:45.4:40.7。以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资本结构调整。非公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40%提高到2005年的50%。以城镇经济的规模扩张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五年中转移了47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培育产业优势为目标,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三个中心”,积极推动产业集群。随着一批骨干企业的壮大和一批园区经济的发展,产业优势逐步显现。以实施项目建设为重点,重点抓了湘钢、湘电等一批企业的扩建,吉利、风光等一批企业的上马和湘机、江麓、江南、湘铝、湖铁等一批企业的改造。“十五”期间工业技改投入达170亿元,比“九五”增长2.9倍,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施项目建设,促进了产业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实力,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3.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出活力,开放出效率。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切实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壁垒。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市场大开放,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发展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近90%的市属中小国有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一大批国有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 活力。全力支持中央、省属国有大企业搞好“主辅剥离”,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农村税费、土地流转、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以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服务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发展非公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招商引资,扩大社会投入。“十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6亿美元,为“九五”的1.7倍,年均增长38%;引进吸纳内资122亿元,为“九五”的3.3倍。

4.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提升农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认真把握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辐射功能。通过产业升级和城市扩张,强化要素集聚功能,增强城市带动效应,从而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产加工业开辟了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增加政府直接投入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个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5.积极营造和谐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是和谐社会环境的基础,和谐社会环境是发展的保障,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没 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针对改革过程中矛盾尖锐性和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性的特点,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问题,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积极营造和谐环境。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障制度,并对城市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积极引导教育群众,正确看待利益得失,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协调处理利益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6.大力推进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实践证明,一个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地方共图发展的水平。几年来,我们把推进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发展抓班子,建设班子促发展。始终突出领导能力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建设班子,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工作全局的能力;大力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坚持凭实绩论德才,以德才选干部。积极营造共谋发展的氛围,以发展为大,以发展为责,鼓励创新,推崇创业,允许失误,宽容失败,从而形成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局面,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十五”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深刻认识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少,主要表现在:资源制约愈加明显。从整体形势看,主要表现为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供应偏紧。从我们湘潭的实际来看,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企业能耗过高,不仅受到资源供应的制约,而且增加了市场价格的压力。就业压力仍然突出。“十一五”正是就业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全市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人口在5万人左右,农村将有近60万剩余劳力迫切需要转移就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双重压力。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无论是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还是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处在重大调整阶段,任务十分艰巨。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些,都将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未来五年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团结奋进,乘势而上。第一,有加快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市场全面开放,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提供了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市场封闭体制已被完全打破,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来加快湘潭的发展。同时,世界经济加速增长,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为我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第二,有加快发展的条件。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我们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实现协调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拓展了产品市场,扩大了有效需求。“十五”期间一批技术改造和重点项目已经或即将竣工投产,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第三,有加快发展的要求。这些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同沿海发达地区和全省发展大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人民群众期望发展得更快一些。同时,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要求长株潭地区要快速发展。当前,周边城市正是势头强劲,争先恐后,这既对我们是激励,又带来了压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责任,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必须发奋图强,实现湘潭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推进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科技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鼓励企业主动面向市场,产学研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是:通过积极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到2010年突破7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达到7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8%,到2010年分别达到15000元和60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湘潭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全面建设和率先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三、切实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要求

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湘潭实际,切实抓住工作重点,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我们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产加工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更要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在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的基础上,以企业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加速技术进步,使更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十一五”重点扶持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重点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2.积极推进调整结构,培育产业经济优势。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立足现有制造业优势,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手段,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优势。重点围绕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突出壮大机电、冶金、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汽车制造、钢材压延加工、工程机械制造、矿山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从而构筑起湘潭制造业的产业经济优势。在“十一五”要培育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重点是抓好湘钢600万吨钢的配套工程、湘潭电厂三期工程、吉利集团10万辆轿车生产、湘机混合动力大巴和城市轻轨车、江麓工程 机械等5个投资10亿元以上和江南汽车及零部件、湘潭锅炉、湘铝汽车铝合金轮毂、湖铁铬系铁合金产品深加工、韶峰干法水泥等5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投资项目,抓好海诺、江滨、一电、升汇、四维、瑞泰、雷地、线缆、电化、恒通等10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以大企业和大项目为支撑,使工业形成年产值过1000亿元的生产能力。为了推进产业集群,要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市里主要抓好德国工业园、九华经济区和新材料工业园的建设。坚持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增强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贷和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速打造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突出抓好鲜货、肉食、蔬菜、医药、石油、林产、汽车、钢材、槟榔、综合等10个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以上。要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重点建设“十大商业项目”,发展生活品连锁经营、医药品连锁经营、工业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要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精心做好“游”山“玩”水的文章,以韶山为龙头,尽快形成“三区一带”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十一五”把湘潭建设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加工业。重点抓好湘乡、先锋、荷塘等工业园区和加工基地建设,重点扶助一批生猪、湘莲、稻米、蔬菜、竹木等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城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城市建设突出抓好“十大工程”,即居民饮水、城市防洪、二环交通、沿江大道、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燃气工程、旧城改造、湘江五桥、昭山景区等10大重点工程。交通建设重点抓好“十大项目”,即韶山、长潭、潭衡、醴潭4条高速公路,全力争取建设易俗河-壶天、韶山-回龙桥、月山-中沙等3条市境公路,着力建设好铁牛埠、九华、易家湾等3个航运港区。电力建设重点抓好10座11万伏以上规模的变电站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适应经济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支持在潭高校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和企业职工大学整合资源,升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科技工作协调机制,依法促进科技进步。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品牌的行业骨干企业开展质量标准体系和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10家以上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

3.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要尊重规律、因势利导、把握主动,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流动、人才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三)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魄力推进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市场壁垒。一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实现行政行为由“经济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要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支持中央、省属企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帮助企业做好主辅剥离和社会职能分离的工作。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三是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在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和健全对农民直补制度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失地农民保障制度、乡镇机构和财政体制改革。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发展壮大各类投资主体,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政府、银行、企业沟通合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民资、外资等非公经济,放手支持非公资本在各领域投资兴业,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

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要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十一五”期间年引资增幅保持在20%左右,累计利用外资达到16亿美元以上。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招商引资的关键环节来抓,主要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的大公司、大集团开展招商活动,力求在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招商上取得大突破。要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 的诸多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要切实关注民生。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市场导向,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要充分尊重民意。全面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构筑民主化、多元化、制度化的科学决策机制。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要努力维护民利。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艺术,丰富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建设城乡一体的多功能有线电视网络。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要采取政府资金引导、多方筹资建设的办法,重点抓好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档案馆的建设。四是要大力保障民安。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执法,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湘潭”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实力

区域经济实力的竞争,不仅体现为企业、行业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体现为城市整体实力的竞争,体现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竞争。我们必须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提高区域竞争实力。

一是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经济辐射力。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要努力打造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未来五年,湘潭城市发展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拓展河东新城空间,推进河西旧城改造,展开九华新 区和湘潭县城两翼,加速长株潭融城步伐,全面提升湘潭的区域影响力和幅射力。要按照拓宽框架、完善功能、美化空间、突出中心、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设方针,打造一个中心,贯通一条环线,构筑一道景观,凸现伟人故里、红色文化、滨江风光、现代城市的特色,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扩大产业带动力。要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城镇建设的规律,形成以市连镇、以城带乡的区域城镇体系。切实抓好市域次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强化城市功能,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要按照规划建镇、产业立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一批重点镇的建设。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投资向城镇集聚,引导产业向城镇集群,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三是推进现代农村建设,提高区域竞争力。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未来五年,要在十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即:实行科学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引导农村住宅适度集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卫生环境;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里程和标准,逐步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继续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全面解决边远农村饮水困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和群众健康水平;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沼气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贴; 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

四、不断提高领导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把湘潭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加快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领导作用。

(一)要勇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振奋精神谋发展。加快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新的五年,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能不能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对未来湘潭发展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分关键。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开创湘潭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在发展目标上起点要高、标准要高。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点一线”地区特别是长株潭地区在“十一五”时期必须实现高速高效发展,长株潭经济总量要占全省的40%以上,增长速度要高出全省两个百分点以上。这是一个新的目标,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勇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大 胆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二是在发展思路上要有大手笔、大突破。这几年,我们城市中心区建设和园区经济之所以取得明显成绩,关键在于发展思路上有创新、有突破,敢于动大手笔。目前湘潭的经济总量还不大,竞争实力还不强,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发展,就必须有非常的气魄、非常的措施、非常的力度。三是在发展措施上要有新举措、新办法。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敢于跟先进比,敢于跟强者拼,始终保持一种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精神状态,不断取得发展的重大突破。

(二)要敏于把握新的时代机遇,坚定不移抓经济。我们领导发展的能力是否提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我们是否能够科学判断形势,是否能够敏于把握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同时,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特征的“新四化”进程将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将因此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发展大势,抢抓时代机遇,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未来五年,我国在消费市场、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区域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将体现出诸多新亮点,蕴涵着诸多新商机,这些都是我们要敏于把握的大好机遇。比如,要敏于把握产业升级蕴涵的新机遇:我国经济将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逐步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走 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在这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中,国家将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重点支持节能、节水、环保型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我市是冶金、化工、建材、电力企业较多的城市,应该抓住机遇,争取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总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敏于把握,精于谋划,以此来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三)要敢于面对新的形势变化,锐意进取求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领导经济工作的机制、体制和方式也要相应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精力主要放在抓项目、抓产业、抓服务上来,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为龙头、以服务为责任,努力构建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干部创造业绩的新机制。一是要突出抓产业。培育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是湘潭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尤其是近些年狠抓支柱产业的培育壮大,我市的产业经济优势正在逐渐显现。但是,抓产业培育的工作始终不能松懈。各级领导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努力实现重点产业的跨越发展。二是要突出抓项目。项目建设是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抓经济工作不抓项目,是口号经济、会议经济。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抓项目的力度,切实抓好项目开发、项目招商、项目启动和项目投产。要把 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项目招商的重要环节来抓,着力抓住大龙头,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三是要突出抓环境。湘潭的发展与国家的振兴是一致的,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要把湘潭建设好、发展好。因此,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应尽的职责。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是要优化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政务环境。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方式,大力推行承办代理制、办事公开制、服务承诺制、跟踪协调制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一个窗口收费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四)要善于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团结拼搏干实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紧密团结、真抓实干,才能做到干事业一条心、抓工作一盘棋、搞建设一股劲。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聚精会神抓建设、谋发展、求突破。首先要营造团结干事、真抓实干的氛围。就是要增强大局观念,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营造心齐气顺、团结融洽、奋发向上的氛围。其次是要健全团结干事、真抓实干的机制。重点是要继续推行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领导责任制,落实工作问责制,坚持以发展论成败,以实绩看干部。三是要提高团结干事、真抓实干的能力。要以强化素质、优化结构、增强团结、提高能力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素质高、结构优、作风正、能力强的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坚决反对腐败和各种不正之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奋进,乘势而上,努力把湘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篇:毛万春讲话

领会精神 勇于担当——毛万春书记在全市2011年第三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毛万春指出,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精神体现在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全会精神,要准确把握三个精髓: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中央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就是“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照洛阳更是如此。文化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最大潜力,更是我们的最大软实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央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具体到洛阳,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全市智慧、总结提炼的“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洛阳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洛阳的重要体现,是洛阳的兴市之魂、立市之本,必须在全市上下广泛弘扬、深入提升。

三是要构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是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围绕这一基本路径,中央全会在理论和政策上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对洛阳来讲,用这“三个突破”来衡量我们正在推进的靠“激活内力、盘活存量,借助外力、扩大增量”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和文化系统改革改制工作,完全符合中央全会精神,更要坚持不懈、加快推进。

10月25日至30日,省九次党代会和九届省委一次全会召开。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省委书记卢展工所作的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在省委九届一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上。卢展工书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布局、发展路子、重大任务、根本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会议期间,卢展工书记到驻地看望了洛阳团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郭庚茂省长参加了洛阳团讨论也发表重要讲话。两位领导同志都对洛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洛阳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省委九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卢展工书记对领导班子建设提出“六个牢牢把握”的明确要求,即牢牢把握学习这个基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为民这个宗旨、牢牢把握团结这个大局、牢牢把握制度这个保障、牢牢把握作风这个关键。10月31日上午,新一届省委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卢展工书记对常委会自身建设提出“六项明确要求”,即要民主集中、要团结一致、要以身作则、要示范表率、要求真务实、要求实求效。

学习好省党代会、省委全会和省委常委会议精神,要准确把握五个精髓:

一是进一步明确思想引领。这个思想引领就是“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省党代会报告开宗明义将“四个重在”写进大会主题,并将其作为灵魂贯穿始终。对照洛阳,市十次党代会报告主题就是“福民强市,贵在持续”;在十届市委一次全会上,我们再次强调“持续”。这些思路和举措完全符合省党代会精神,必须一以贯之,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

二是进一步明确总体战略。这个总体战略就是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省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对洛阳来讲,我们提出的“当好一个示范、打造两大品牌”,就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准确定位。

三是进一步明确根本路径。这个根本路径就是推进“三化”协调,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的路子。(下转02版)

(上接01版)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报告的最大亮点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对洛阳来讲尤其要做到两点:一是坚定不移地继续按照“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格局和“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定位,通过组团发展、内涵提升,加快推进洛阳的特色城镇化;二是坚定不移地在产业集聚区和适合“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区域以及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扶贫搬迁点、移民安置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是进一步明确根本保障。这个根本保障就是加快领导方式转变。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把转变体现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上,体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体现在增强宗旨意识上,体现在用制度管人管事上,体现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具体到洛阳,加快领导方式转变的核心,就是进一步遵循好、运用好新时期的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

五是进一步树牢务实河南形象。树牢务实形象就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遵循规律、勇于创新;树牢务实形象就要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树牢务实形象就要注重持续、锲而不舍、保持韧劲、勇于担当;树牢务实形象就要科学运作、有效运作、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这一要求,与我市在“十八谈·洛阳篇”中提出的“一切立足于实”的郑重承诺完全一致,关键是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要保持清醒

毛万春要求,按照省党代会要求,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我们有机遇、有责任,更有挑战,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意识。

要对洛阳在河南及中部地区的位次保持清醒。从全省看,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投资等9项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些经济指标与合肥、长沙、西安等中部城市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

要对项目建设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当前,项目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即谋划不够得力、推进不够快、个头不够大、发展不平衡。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要对经济转型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对洛阳来讲,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在于走品牌、标准之路,在于产学研军融合发展,其重要载体是产业集聚区。目前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投资完成比例较低、新上大项目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明确“三条底线”,即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节约,通过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要对机制转换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当前我市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市直部分重点系统和单位推进迟缓、重点企业改制进度慢、县(市)区进展不平衡。

要对城市提升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当前重点是正在推进的“三村”和旧城区改造。这项最大的福民工程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是能不能做到搬迁群众、开发业主和政府规划“三满意”,而群众满意的前提是在依法搬迁、阳光搬迁、和谐搬迁的基础上实现“自愿搬迁、早日乔迁”。这项工作我市今年开局良好,但外地工作力度更大,先进经验更值得借鉴。

要对民生改善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民生改善的最有效载体是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造血”机制问题。从我市全民创业的主体民营经济来看,总体发展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我们要借好国家政策的“东风”,力争实现更大突破。

要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与国内一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远不如洛阳的城市相比,我市在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方面还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产业支撑不到位、项目推进不理想、市场运作不娴熟,缺乏大融资、大投入、大开发、大产出的理念,市场运作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好。

要对环境创优攻坚战的成效保持清醒。当前,我市政务环境创优的深层次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这次会议也是“环境创优年”活动进入巩固提升阶段的转段会,这一阶段要更加注重健全党务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靠群众监督、全社会监督、企业监督、服务对象监督、网络监督、媒体监督,使环境创优更加名副其实。当前,还要切实抓好煤矿、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生产,把冬季森林防火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不出大的问题。

要勇于担当

毛万春强调,在市十次党代会上,我市提出要靠正在推进的“六加一攻坚战”为突破口,努力推动洛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从而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更有作为。这一思路完全符合省党代会精神,必须一抓到底。实现这一思路的关键,就是要勇于担当。

要靠振作精神实现勇于担当。人靠精神。在“六加一攻坚战”到了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打起精神。要弘扬担当精神,敢于负责、敢闯敢干,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全权全责全心全力推进,不等、不靠、不推诿、不扯皮,不畏首畏尾、不患得患失。要弘扬攻坚精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越是困难多、难度大,越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越要苦干实干加巧干,千方百计干成事不出事。尤其要弘扬求实精神,不玩虚的、不搞假的、不来空的,靠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确保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确保洛阳实现实实在在的发展。

要靠提升能力实现勇于担当。能力不足,是当前干部队伍的“短腿”。提升能力,我们要拜“三个老师”:一是经验。要把握好上级的、总结好自己的、学习好外地的,在搞好结合中创造新经验、发展新经验。这个结合的过程,就是推动工作的过程,就是提升能力的过程。二是难题。“六加一攻坚战”每场都有难题,只有在攻坚破难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三是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从别人和自己的错误、挫折中汲取教训,要比从其他任何途径获得的教训都更深刻、更管用、更有效。

要靠干群一心实现勇于担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而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这是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也是我们提出“只有赢得群众,才能赢得一切;只有拥有群众,才能拥有一切”的根本原因。要赢得群众,首先要了解群众。新时期的群众,不仅要富裕、安康,还要公正、尊严和幸福指数;不仅要做劳动者、建设者,还要做知情者、参与者、监督者;不仅要求干部干事、干净,还要求干不好就问责。面对群众多元化诉求,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正把群众当成我们的亲人,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办,真正把群众的意见变成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真正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过程和落脚点,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最高和最终标准。唯有如此,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我们才能“唤起洛阳群众680万,共同打好‘六加一攻坚战’”。干群一心,其利断金!

要靠树好形象实现勇于担当。对一个地方来讲,良好的形象就是无形资产,就是软环境,就是软实力,就是生产力。塑造好、维护好洛阳形象,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强大合力,这种合力来自于强烈的大局意识。洛阳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洛阳大局好,自己才会好。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关心洛阳形象、呵护洛阳形象。

要靠严明纪律实现勇于担当。我们的理想就是福民强市宏伟目标,就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更有作为和担当。我们的执纪理念就是对全体公务员、党员干部“既要热情爱护、更要严格要求”,执纪流程就是工作责任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执纪决心就是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靠铁的纪律清除干部作风顽症,靠铁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靠铁的纪律整治发展环境,靠铁的纪律夺取“六加一攻坚战”的胜利。

毛万春最后说,对当前洛阳来讲,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需要我们牢牢抓住,接踵而来的新难题需要我们全力破解,各种各样的新风险需要我们共同应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要我们领会精神,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就一定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赢得发展和尊重,就一定能与680万洛阳人民一道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柳身在讲话中总结讲评了我市前9个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详见03版)

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作示范、树品牌。一要研究政策,争取支持。二是争取试点,先行先试。

必须强化经济运行协调,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一是加强运行监测。二是抓好要素调度。三是抓好服务协调。四是抓好财政收支。

必须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竣工项目抓投产。二是在建项目抓进度。三是前期项目抓开工。四是在谈项目抓落地。

必须抓好秋冬农业生产,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快以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加快重点城建工程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必须强力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确保年内大头落地。

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一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二是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四是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必须更加关注民生,办好省定、市定福民实事。一是确保完成福民实事。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三是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四是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必须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争取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

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一是明确责任抓落实。二是把握重点抓落实。三是转变作风抓落实。

第五篇: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关于近期政治学习内容安排的通知

各总(直属)支部:

在本周四下午“迎中秋、庆教师节”茶话会上,将由窦书记传达刘小华同志在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现印发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宣传提纲给你们,各单位可在近期安排学习,并做好记录和签到。

学院党办

二0一一年九月七日

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宣传提纲

(2011年9月2日)

中共湛江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于9月2日在湛江召开。全会主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最近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审议《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动员全市上下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让湛江人民生活得更自信、更自豪、更幸福。

一、刘小华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题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让湛江人民生活得更自信更自豪更幸福》的报告

(一)树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民造福;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多管齐下、依法管理”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新理念,以科学理念引领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

(二)突出抓好“五个着力”:

一要着力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夯实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加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与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关系,做到“五个结合”:把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与增加财政收入相结合、与促进就业创业相结合、与加快城市化步伐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特别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经济与生态齐抓、发展与环境共赢的科学发展新路,以实际行动叫响:“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

二要着力加大社会建设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民生为重”的公共财政导向,进一步健全民生投入机制,科学切好分好“蛋糕”,切实加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建立“基本型民生”投入机制,构建人人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中央、省、市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不折不扣实施。要建立“济困型民生”投入机制,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建立“发展型民生”投入机制,发展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

三要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管理服务,解决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和谐湛江”建设,把综治信访维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积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要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大力培育网络中的建设性力量,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引导。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服务,积极做好人口管理服务,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人口管理服务。

四要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要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科协、社科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的引领作用,努力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区党组织,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支持社区开展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维护秩序等服务,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做法和经验,完善志愿服务政府购买和激励机制,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常态化、规模化、制度化。

五要着力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要提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把湛江建设成为文明之城、友善之城、开放之城、和谐之城。要讲诚信,以建设诚信湛江为目标,加强个人、政府、企业等诚信建设,不断强化诚信教育,建立诚信制度。要健心态,建立健全社会心态引导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积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谦让包容的社会心态。要强法治,切实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引导群众理性参与社会管理,理性监督政府,理性合法表达诉求。

(三)重点抓好“四个三”。

一是做好“三个规定动作”:建立健全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实施意见; 二是抓好“三个防止”:防止做表面文章、防止哗众取宠、防止急于求成;

三是建立“三个机制”:建立社会建设工作目标责任机制、建立社会建设重大成果激励机制、建立社会建设重大事故追究机制;

四是提高“三种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二、王中丙同志作全会总结讲话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是在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上狠抓落实,进一步夯实社会建设物质基础。要突出推进大项目建设,突出推进大园区建设,突出推进大交通建设,突出推进大城市建设,突出推进大旅游建设。

二是在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上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要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民生之重,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抓好教育这个民生之基,抓好医疗卫生这个民生之急,抓好社会保障这个民生之依,抓好住房保障这个民生之需,抓好扶贫这个民生之要。

三是在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和解决突出社会问题上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要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大力解决突出社会问题。

四是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五是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上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加快政事分开,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强化行政问责,保持政府廉洁高效运转。

(二)重点做到“四个强化”:

强化学习提高、强化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完善、强化督促检查。

三、《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

(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既处于实现“五年崛起”、建设“幸福湛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二)我市加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五年崛起”、建设“幸福湛江”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全力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又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夯实社会基层基础,着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着力增强社会建设活力,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努力建设生活安康、精神富足、文化丰富、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湛江。

(三)我市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努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民生福祉显著增加,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管理格局更加健全,公平正义更加彰显,社会大局更加和谐。

(四)我市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注重民生、服务为先;坚持依法建设、规范管理;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推进;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动员群众、共建共享。

(五)全面部署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重点是:千方百计扩大和稳定就业,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发展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建设宜居城乡,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力度。

二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着力夯实社会基层基础。

重点是:提高城市社区建设标准,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城乡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强化社会服务管理,着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重点是:创新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运用信息化创新社会公共服务。

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快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重点是:大力培育新时期湛江人文精神,大力培育社会诚信体系,大力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六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着力增强社会建设活力。

重点从强化政府社会建设职能,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七是强统筹协调,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重点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坚持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坚持人才引领、提升水平,坚持严格考核、落实责任。

四、《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

全面部署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各项任务。

一是民生为重,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重点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群众工作长效机制。

重点是:探索实践基层民主新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健全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和政风行风评议制度。

三是畅通渠道,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

重点是:加强和创新信访工作,建立完善基层服务群众的平台,加强党代表和党员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联系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四是加强领导,为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重点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落实责任主体,强化考核奖惩,加强宣传引导。

下载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毛万春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万春在全市讲话

    毛万春在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强调—— 作风硬 洛阳兴 ▲▲ “对当前的洛阳来讲,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洛阳2011年的目标能不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能不能顺利实......

    1.仇和在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仇和在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08年3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省“两会......

    太原市委九届四次全体会 文档[精选]

    中共太原市委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举行申维辰作工作报告中共太原市委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于12月20日下午举行。会议学习贯彻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了......

    中共喀什市委九届四次全委(共五则)

    中共喀什市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表态发言材料 抢抓机遇 务实奋进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建设步伐 中共帕哈太克里乡党委 帕哈太克里乡人民政府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深入贯......

    洛阳市环境创优毛万春讲话

    “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召开 发出干部作风建设动员令 今日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2011“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环境创优年”,动员全市......

    学习毛万春同志讲话精神

    学习毛万春同志讲话精神 毛万春:落实三项机制 推动追赶超越 党员干部是推动发展的骨干力量。今年4月,省委书记娄勤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要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

    毛万春书记讲话学习心得材料

    洛阳日报报道:(记者 胡越 李江涛) 8月7日,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洛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好上半年工作,运作好下半......

    在市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产业兴巢实干强市为实现跨越赶超、建设明珠之城而努力奋斗——在中共巢湖市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胡启生同志们: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