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0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导读: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总之,开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寻找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数学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本课题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开放性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创新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探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分析、判断处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视为主要研究目标。应把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参与热情,锻炼研究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二是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三是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活动方式
本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些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二)前阶段的主要工作
从开题到现在,课题研究已历时一年多,全体成员能统一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自觉地把课题研究与自身成长结合起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和研究文献进一步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和课题论证,积极撰写了立项报告,该报告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与好评。从开题以来,在学校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能紧紧围绕课题目标,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实验。到目前为止,基本能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研究课,形成教学反思案例10多份;全体成员能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已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2篇;形成教学课件20多个;自制教具2 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体成员的教科研意识大大加强,能在教学中积极“反思”,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学生对教师的评议表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六、研究重点与策略(前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具体策略)本课题前阶段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调查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对策。
1、调查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分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小学基础薄弱,畏难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其中小学基础薄弱和畏难占80%以上。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分析来看,他们充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因此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自信心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点。
2、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1)分层教学
七年级一进校,对每位学生都定位为C组,经过一段时间,对照标准将部分同学提升为B组,再过一段时间,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为A组。并说明组别不是终生制的,每月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际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课后布置作业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C组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使A组学生吃不饱。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A组和B组学生完成。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2)、小组合作,相互竞争。
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各组中三层次学生搭配,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明确分工,轮流发言,以优带差。每天课堂开展小组竞赛,形式多样,并设置优秀小组奖、最快进步奖、优秀个人奖等,通过小组合作,C组学生也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和鲜艳的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形式,特别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解释一些棘手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多媒体课更感兴趣。
(4)、建立成长记录袋。
七年级开学初,学生每人发一个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每次数学测验分数,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我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数学小论文,成败史,获得的荣誉,老师的夸奖,学习心得等。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变化,制定一个个短期的奋斗目标,记录老师对我的夸奖等等,学生能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一次次失败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据调查,部分学生就是从建立成长记录袋中逐步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了兴趣。
七、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多样性、实效性的学习,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09年4月邱良志老师参加在安庆市举行的《安徽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年会》、邱良志老师参加全国《新课程新精彩名师数学课》观摩活动。邱良志老师的论文《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体验》获明光市二等奖。邱良志老师的《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参加省级论文交流。朱家选老师的论文《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忧患与希望”》获明光市一等奖。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沈晓理老师在苏巷分会组织的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邱良志老师参加08年滁州市教坛新星评比,陈培富老师获明光市教学能手称号等。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喜欢数学的人数多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参与数学活动。
4、形成了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1)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2)小组合作,相互竞争。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各组中三层次学生搭配,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明确分工,轮流发言,以优带差,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和鲜艳的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形式,特别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解释一些棘手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多媒体课更感兴趣。(4)、建立成长记录袋。学生每人一个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每次数学测验分数,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我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数学小论文,成败史,获得的荣誉,老师的夸奖,学习心得等。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变化,制定一个个短期的奋斗目标,学生能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八、保障措施
学校对教育教学科研非常重视,校长经常参加课题组会议参与研讨;本课题组的各成员也有明确的分工。本课题的组长是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有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李校长和罗主任都曾是数学教研组主要负责人。本课题组有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叶超主任指导和本校3位高级教师进行理论指导;有多名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每双周组织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一到两次校级或分会级公开课;每个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听课3次,并写出评课意见。学校拥有四十多台电脑和一个多媒体教室可供实验研究;有藏书两万册的图书馆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十二个初中班级可供对比实践。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经费全力支持,保障了本课题研究的良好运作。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材料,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分层教学的实践遇到很多困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等。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将实践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丰富研究的内涵,推广研究成果的应用效应.具体表述为: 教师方面: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办公文档、党团工作、资格考试、文档下载、外语学习、教程攻略、工作范文以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等内容。
第二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总之,开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寻找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数学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本课题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开放性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创新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探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分析、判断处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视为主要研究目标。应把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参与热情,锻炼研究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二是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三是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活动方式
本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些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二)前阶段的主要工作
从开题到现在,课题研究已历时一年多,全体成员能统一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自觉地把课题研究与自身成长结合起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和研究文献进一步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和课题论证,积极撰写了立项报告,该报告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从开题以来,在学校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能紧紧围绕课题目标,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实验。到目前为止,基本能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研究课,形成教学反思案例10多份;全体成员能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已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2篇;形成教学课件20多个;自制教具2 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体成员的教科研意识大大加强,能在教学中积极“反思”,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学生对教师的评议表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六、研究重点与策略(前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具体策略)本课题前阶段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调查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对策。
1、调查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分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小学基础薄弱,畏难情绪,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其中小学基础薄弱和畏难占80%以上。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分析来看,他们充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因此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自信心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点。
2、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1)分层教学
七年级一进校,对每位学生都定位为C组,经过一段时间,对照标准将部分同学提升为B组,再过一段时间,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为A组。并说明组别不是终生制的,每月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际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课后布置作业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C组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使A组学生吃不饱。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A组和B组学生完成。
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
(2)、小组合作,相互竞争。
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各组中三层次学生搭配,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明确分工,轮流发言,以优带差。每天课堂开展小组竞赛,形式多样,并设置优秀小组奖、最快进步奖、优秀个人奖等,通过小组合作,C组学生也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和鲜艳的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形式,特别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解释一些棘手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多媒体课更感兴趣。
(4)、建立成长记录袋。
七年级开学初,学生每人发一个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每次数学测验分数,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我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数学小论文,成败史,获得的荣誉,老师的夸奖,学习心得等。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变化,制定一个个短期的奋斗目标,记录老师对我的夸奖等等,学生能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一次次失败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据调查,部分学生就是从建立成长记录袋中逐步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了兴趣。
七、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多样性、实效性的学习,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09年4月邱良志老师参加在安庆市举行的《安徽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年会》、邱良志老师参加全国《新课程新精彩名师数学课》观摩活动。邱良志老师的论文《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体验》获明光市二等奖。邱良志老师的《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参加省级论文交流。朱家选老师的论文《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忧患与希望”》获明光市一等奖。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沈晓理老师在苏巷分会组织的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邱良志老师参加08年滁州市教坛新星评比,陈培富老师获明光市教学能手称号等。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喜欢数学的人数多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参与数学活动。
4、形成了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1)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2)小组合作,相互竞争。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各组中三层次学生搭配,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明确分工,轮流发言,以优带差,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和鲜艳的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形式,特别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解释一些棘手的问题。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多媒体课更感兴趣。(4)、建立成长记录袋。学生每人一个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每次数学测验分数,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我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数学小论文,成败史,获得的荣誉,老师的夸奖,学习心得等。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变化,制定一个个短期的奋斗目标,学生能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八、保障措施
学校对教育教学科研非常重视,校长经常参加课题组会议参与研讨;本课题组的各成员也有明确的分工。本课题的组长是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有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李校长和罗主任都曾是数学教研组主要负责人。本课题组有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叶超主任指导和本校3位高级教师进行理论指导;有多名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进行实践研究;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每双周组织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一到两次校级或分会级公开课;每个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听课3次,并写出评课意见。学校拥有四十多台电脑和一个多媒体教室可供实验研究;有藏书两万册的图书馆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十二个初中班级可供对比实践。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经费全力支持,保障了本课题研究的良好运作。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材料,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分层教学的实践遇到很多困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等。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将实践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丰富研究的内涵,推广研究成果的应用效应.具体表述为:
教师方面: 1.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2.探索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加强实践后的提炼,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手段; 4.加强课堂教学中评价体系研究。学生方面:
1.进一步开展“小组合作”、“小组竞赛”活动,互相帮助、相互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共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独立提问、大胆质疑和认真反思,养成质疑和反思的好习惯。
2009年5 月9日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读]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性。
黄元廷(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中学
550105)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巧设提问,可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提供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提供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的学习,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我先提问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学生先是回答:是。然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他们动手操作,学生很是感兴趣,在他们的动手实践中找到了否定的答案。这是一个以数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
二、注重直观,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来就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老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乱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注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
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发现知识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享受发现的乐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多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如何把这四个多边形按四种不同方法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探究如何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取一个点在多边形内,该点分别与各顶点连接,这样可把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2)、取一个顶点,分别与其余不相邻的顶点连接,这样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3)、在一边上取任一点(除两个端点外),分别与其余不相邻的顶点连接,这样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4)、思考:取一个点在多边形外,该点分别与各顶点连接,可以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又如何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以上几种分法都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通过推导和计算就可以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这样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己发现知识规律,得出结论,自己也感到高兴自豪,推导出的结论经过加强训练巩固,应用于有关计算,更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这种教法,我欣慰地看到学生对数学课从“不大感兴趣”到“十分有兴趣”,从而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干劲很高。
四、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1、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实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位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可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先让学生量出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和,或者用剪刀把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观察能否组成平角,然后提出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你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给予证明,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数学教材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较多,教师要善于发掘。它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主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倡导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精心设置好一个个的问题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真正喜欢上数学课,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寻找丰富的背景资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第四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邱良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21
更新时间:2009-6-21
一、研究实验的课题
研究实验的课题名称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2008年10月被评为滁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编号:CJG08009。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等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面对上述问题,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数学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学习对象或参与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中有现实积极的意义,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正是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们的课题起到借鉴的作用。但是我们觉得现有的研究成果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尚有如下的空白或不足:
1、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的研究;
2、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后进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研究;
3、如何运用多媒体课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5、通过降低教材内容难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学习的研究;
6、通过改变传统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利用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来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方面有所突破。
五、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以我市广大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状况为背景,具体以我校七年级(3)班和七年级(4)班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七年级(3)、(4)两个班学生分别来自苏巷镇几所小学,数学基础层次不齐,能充分反映农村教师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各方面特征。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二是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三是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开放性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创新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探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分析、判断处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视为主要研究目标。应把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参与热情,锻炼研究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
七、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可行性论证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通过学习和研讨,理清核心概念,阐释和完善核心概念的界定、定义和内涵,进行课题研究设计与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组织专题讨论会、研讨会。
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2):制订全面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准备好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初期应用。
3、后期实施阶段(2009、3—2010、2)进行个案和核心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形式,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定期召开专题报告会,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整理归纳,对教学中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
4、总结鉴定阶段(2010、3—2010、4)全面回顾总结整理两年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内容,了解目前国内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邱良志——课题组负责人,负责组织与协调课题的实施,课题计划、方案的拟定,资料的管理,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性成果小结与最终成果的撰写,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工作,指导本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李国诚——具体负责课题组组织、协调工作,与各组员沟通,为课题组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各方面保障,组织撰写研究论文等事宜。
罗德忠——具体负责课题组技术指导,认真对实验班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方案指导,撰写阶段性成果,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陈培付——具体负责课题组技术指导,认真对实验班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方案指导,撰写阶段性成果,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朱家选——课题实验教师,负责具体实验研究工作,发挥课堂、活动等主渠道作用,进行实验过程的操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杨殿军——具体负责课题组资料收集,为课题组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后勤保障,组织撰写研究论文等事宜,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沈晓理——课题实验教师,负责具体实验研究工作,发挥课堂、活动等主渠道作用,进行实验过程的操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乔华伟——具体负责课题教学方法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参与教学方法研讨。
九、课题任务完成可行性的分析
1、人员结构:本课题组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数学教研组组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还有副校长、政教处主任等领导参与,年龄分布有一定的梯度,学历均为教育专科层次以上,中一教师达四人,具备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专业引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明光市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专家叶超同志将全程进行教研指导和教学指导,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证。
3、资料准备:课题组拥有前期有关本校的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现状等调查材料;有关教育科学研究的材料;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理论材料;学校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材料以及多种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报刊。
4、科研手段: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选择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总结法、文献法等。拟采取“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阶段宜以实践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现状,注重个案的积累、分析,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对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概念体系、基本理论、提炼基本模式。第三步,对课题的各个要素进行分别研究。尤其要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各个要素及其影响。形成理论方案,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研讨课等形式呈现。
5、经费保障:我校一贯主张科研兴校,并在各个方面为研究工作提供物质保障。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用于外出培训、专业引领、订阅资料、制作工件等方面需要的经费约一万元全部由学校承担,所用经费得到充分保障。
十、课题研究成果与形式
1、教师成果目标
经历课题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造就大批教学教研骨干教师。
2、学生成果目标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研究成果呈现
对外宣传辐射,抓好课题研究实验活动:做好“实验课”实录;交流实验优秀课;制作活动图片、活动光盘;展示汇报课;课题研究论文,每一阶段进行研究小结,总结阶段成果、每学期末上交市教研室建档,鼓励、支持优秀实验论文在教育教研活动中交流,在教育教研期刊上发表。
4、建立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倡导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个主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题主持人签名:邱良志
2008年11 月20 日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创设情境使学生别有情趣,创编新的故事情景,并把故事情景贯穿始终,情景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2, 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儿童学习数学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的课堂要选取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3, 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新型的交往方式——争辩,在这种讨论和争辩中,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从众多同伴的不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乃至思维和实践方式中获得种种脾益。在同学的合作中,情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意识,逐步积累学习体验,最终学会学习。4, 挖掘潜能学生在自我建构中感受进步, 给足孩子空间,因为相信孩子的潜能,在思维的跌宕起伏中,在摸爬滚打的真实经历中,整理了知识,领悟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