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重点难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1)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 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 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
①必要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②重要性:是我们 的基本要求;也是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么样?
①要不断,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 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把发挥 和尊重 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 同严谨踏实的 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分析:拔苗助长的宋人为什么达不到预期效果? 组织、引导 承前启后,巩固了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又自然导出新的课题内容。新知学习1.你的月考成绩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在生活中还有没有事与愿违的事例?为什么会出现事与愿违? 2.从上面的例子中概括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3.讨论: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保持量,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 “ 先快后慢 ”。我们如何结合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和自身实际提高学习成绩? 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结果失败。
讨论: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快在遗忘之前及早巩固。例如,每堂课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琐碎,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归纳: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
(1)必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2)重要性:
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归纳哲学道理,通过判断和分析生活情景,提升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及效用。
知识总结世界观+方法论 做好笔记 强调哲学原理包含的内容和回答的要求 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重点知识。
课堂练习1.选择题:(见试卷)
2.问答题:所谓 “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1.口头回答选择题
2.互答:(1)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树立低碳生活的态度?
(2)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举措实现自己的低碳生活?
针对回答情况做指导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知识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课后整理 作业 书面完成 收集错题,下节课课前讲解订正整理笔记本和作业本,及时巩固和运用知识。
教学反思 打破知识点的统一教学,让学生在相应的活动中悟到相关的哲学道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但课堂原理的总结不可缺少,并要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加以整理和学会运用。
第二篇: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
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难点: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实际出发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
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 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理论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2)必要性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
(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 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
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 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④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 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
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为什么要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 题
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③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板书)
二、实事求是
1、什么是实事求是?
(1)解释:“实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规律性;“求”——研究
(2)含义: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 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为什么要实事求是?
(1)理论依据: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地位
①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 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实事求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说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实事求是是中
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也就是
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邓
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
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
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③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拿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过去我们搞革命所
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 是。
3、怎么做到实事求是?(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2)既要克服胡思乱想、盲目蛮干,又要防止固步自封、无所作为。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两者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是为了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内在地包括着解放思想,而
解放思想也必然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二者是互相促进、
第三篇:一切从实际出发案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案例
王琼瑛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发表看法和互相交流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懂得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步骤:
步骤一: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
教师将以下四个材料的内容,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 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不同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一次,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人找他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再吃发汗药,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病也很快好了。2. 寓言故事: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年老后,他的儿子很想继承这项专门的技能,以免失传。他把伯乐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根据这条出去“相马”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对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马,额头、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听了,哭笑不得地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3.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只要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作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
4.随机应变的“烟灰缸”
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宴会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有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的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样式,再度占领了市场。
教师在学生阅读时给出阅读思考的题目:
(1)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例子说明什么?(2)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此等笑话?(3)从电影招待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什么启示?(4)烟灰缸重新占领市场说明了什么? 步骤二: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
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同样患了感冒,由于发病过程中症状不同,用药就要有所区别。张仲景没有从两个人不同的实际出发,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对症下药,致使一个病人病情加重,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但是,张仲景到底不愧是名医,它没有止步就事论事,而是极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经过努力,逐步把感冒分成六类八型,发展了“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
伯乐的儿子迷信《相马经》,从书本出发,死记硬背,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不去认真了解事物的真相,凭掌握到的一鳞半爪材料,便贸然下结论,一直闹出了笑话,把癞蛤蟆当成千里马找来了。这是一种主观主义态度。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知之甚少,而对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很熟悉,对中国戏剧知之较少,而对于歌剧却很熟悉,周总理从外国朋友的实际出发,来介绍中国传统名剧。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该厂家坚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该厂家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发展的观点,追求卓越,努力创新才使其产品长盛不衰。主要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道理用到实际生活中,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这是遵循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否则从主观想象出发,或从书本的条文出发,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是唯心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第二步骤的操作,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归纳。每个材料的归纳总结,教师要与教材的观点密切结合。如果学生有好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步骤三:结合上述材料讨论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继续分组讨论,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重视调查研究。只有真正地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否则,那是办不成事情的。
第二、全面掌握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要力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各方面的基本事实,而不能满足于一鳞半爪、零星的和残缺不全的材料;要力求重点地掌握有代表性的关系到全局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以为只有本单位、本人的情况和要求才叫做实际,忘记了还有更大范围和更为重要的实际,尤其是国家的大局和人民的利益。否则,便是丢掉了更为重要的实际。
第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够自觉地做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做到从实际出发。
第四、有务实的态度。所谓务实的态度,就是讲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那种说假话、大话、空话,弄虚作假,都违背了务实的态度,是非常要不得的。
在教师归纳中,用多媒体展示两个材料,进一步说明从实际出发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有务实的态度。
1.“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早年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在印第安那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0年春天,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召唤,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去。就在这一年,他同200多位热爱祖国的留美学生一起,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当时年仅27岁。从此,邓稼先同刚从欧美各国归来的前辈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恒武、王淦昌等一起工作,把整个身心都献给我国的原子弹、氢弹事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创造了奇迹,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的时间,苏联用了五年,法国用了八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
邓稼先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国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一切都置之度外。他长年不能与家人一同生活,但他从不向组织题任何要求,为了使祖国的国防早日强大起来,等稼先及他的亲人们默默的忍受了个人痛苦,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一次,他在杭州参加一个会议,有人问他:“老邓,凭你的水平和资历,你完全可以把日子过得舒坦一点,到国内国外讲讲学,游览一下名胜。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甘心在如此艰苦的岗位上工作呢?”他回答说:“是呀,到处转转,当然好。但是,一个人总得为人民多干点事嘛!”邓稼先为发展我国的物理科学研究事业,特别是新中国的核事业,建立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两弹元勋”。
2.诚实小卫士
上海有个小学生叫小月,有一天她心情格外沉重。因为,她书包里放着的那张“防非典情况调查表”上,有爷爷帮她填写的不实之词。到了学校,她忐忑不安。眼看老师要来收那份表格,她鼓起勇气,将“家中是否接待过外地人员”一栏中爷爷填写的“无”字划去,用铅笔写上“外地表姐来过”的实情。经过询问核实,老师要求爷爷将小月领回家,进行为期两周的医学观察。爷爷原本就是怕小月要留在家中观察,才隐瞒了接待过外地访客的实情,这一来,谎言被揭穿,孩子的功课要受影响,他当然很恼火,就在校门口责骂了小月。小月哭着被领回了家。小月在家中着实收了委屈,可是,小月在学校却“红”了。她勇于讲真话的事情在学校被传开,大家称赞她是“诚实小卫士”.萨斯病毒的突然袭来,像大自然的许多灾难一样,无法预料,让我们措手不及。因此,灾难一旦发生,就应该及时得让人们了解灾难的真相,采取必要的措施。欺骗和隐瞒只会加重灾难,尤其是传染病,更是刻不容缓。北方某地有位老人与一萨斯病人接触,需要隔离,调查人员要求家属提供与老人接触的名单,家属坚决不说实话,结果一家7口感染,3人死于萨斯,更多的人为此隔离。谎言最终都要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第三步骤的操作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步骤四:教师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十多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准确的把握,做到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步骤五:组织学生讨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案例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情景对话: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问题1: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A: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四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的东西是理论,看得多了,会感到困倦。现实是活生生的,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的幸福和快乐,最终是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存是多么地幸福,多么应该感到快乐和感恩。拿我自己来说,现在我们两口人,住着80多平米的楼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夏天下雨,不再担心房顶会漏雨。冬天室内的气温可以达到25度左右,非常地舒适。
现在每天都吃着大米白面,要想吃点玉米面,那是在调剂伙食,是为了健康。现在身上和衣柜里,全是名牌的衣服,又舒适,又美观,又结实。
现在出门,近处可以骑电动,远处可以开轿车。走路上街,全是水泥路,几乎没有一点灰尘。
和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相比,现在的生存简直就是天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现在的生存和小时候相比,是多么地幸福快乐。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都应该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现在人们之间,可以互相给予一些生存条件的礼物。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很多蔬菜和水果。夏天玉米成熟了,可以吃香喷喷的煮玉米;杏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到树下去摘甜美的杏吃;李子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树下吃个饱;苹果和苹果梨成熟的时候,可以在树下品尝甜美多汁的美味。
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上很多青菜。秋天可以给拿新收获的土豆,白菜,花生。我们每次去,也可以给亲戚买一些城里的食品,买酥饼,买西瓜,买糖果,买月饼等等。人们之间的生存条件的互相付出,已经成为自然平常的事情了。所以,在生存方面,大家都是好人,都可以互相付出。偷别人一把米,拿别人两根黄瓜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在生存幸福之上,中国人的做人还是不理想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有时就会损人利己。你生气了,批评我一顿,我不高兴了,说你几句。这是因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不发达,人们的情商还不够。所以在有不良情绪的时候,不会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调节,于是就会野蛮地去伤害别人。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预计会成为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候,中国人的做人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对我自己而言,现在应该感受和感恩生存的幸福,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做人境界。别人可以伤害我,但是我不能去伤害别人。在我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调节,而不能去伤害别人,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不容易,但是我应该做出努力。改变社会是无法靠我一个人完成的,但是我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并且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的社会,这个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将来人们的做人科学了,做人条件发达了,大家都心情美丽了,身体健康的问题才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学习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了解现实,改变现实,提高现实,正是学习的目的。
2017 11 3
第五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现在拥有的条件一定要加以把握与利用,摸不到的东西尽量先放在一边。宏伟的事业不是说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只是现在的底子太薄,我们需要慢慢积累。
不尊重实际是我们走弯路与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照现有的情况行事,这是明智的选择与生活的出路。
如果一个人脱离了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将走好多弯路,但是我们很少去全面考虑,直到在实践中碰得头破血流才去分析主要原因。年轻人要有长远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实现这些离不开不断地学习与实践,这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别指望绕过这一段路程而轻易胜利。其实大家都很要强,但是我们也要明白:生活中好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好强就能赢得的,如果过度的去经营某些事,特意地去赶一段路程,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年轻人都肩负了重任,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肩负来自个人的重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人价值问题(其中包括他的事业、家庭、婚姻)。第二阶段是肩负来自社会的重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个人价值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去影响社会、改造社会。
现在的我们几乎都处于第一阶段,其中有这样一点我们年轻人要注意:一个人为社会服务做贡献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创造价值,待个人价值达到一定成度后,我们自然就有提高各方面水平的要求,这时候我们也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因此年轻人不要过早对物质生活及高水准的事物要求过高,还是尊重实际为好。人生能够达到第二阶段的人群相对就比较少了,为什么说我们即使也很有成就与财富却不能达到影响社会的效果呢?单从哲学的观点出发,事物有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为社会及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或是某一领域进步大、对人民影响深刻的事物才会引起人民群众或是社会的关注,这样我们才会变成社会上的焦点或是名流。也就是说在成千上万的普遍事物中必定有相对比较特殊的事物才有机会跨入到第二阶段。所以说年轻人过早地追逐名利不但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而且会耽误脚下该走的道路,现在的路都走不好,以后的路会非常不稳,尊重客观实际依然很重要。
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必定要闯过很多难关,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处于为事业攀爬的第一阶段并且会长期处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事情我们暂且不需要花太多心血去考虑,这个包袱我们必须先暂且放下。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出发是当前我们每个人的出路,即使做一些调整也不可过度。我们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长结实才能去恶劣的环境中继续成长,在恶劣的环境中适应了才能抵挡狂风暴雨的不断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