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教案 春天的旋律—唱得响亮
灌云县沂北中学“四步四学”导学案
七年级音乐备课组
课题:春天的旋律—唱得响亮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叶苏标
审核:
备课时间: 2014.2.23 上课时间: 第三周
学习目标:
巩固已学的歌唱方法,能用和谐而又有控制的声音合唱《渴望春天》,唱出对春天的盼望和美好的心情。学习重点:
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和代表作。学习难点:
结合歌曲的演唱,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重复对比手法。学教过程: 1.练声
2.歌曲解析
《唱得响亮》是一首充满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的励志歌曲。歌曲采用大调式,四四拍,旋律温馨、流畅,歌词简单明快,贴切地描述了青少年伴随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快乐歌唱,实现自我梦想的愿望。3.音乐常识
前倚音 在乐谱中,我们常会见到
或者
这样的记谱方式,你知道
和的名字吗?对了,它们叫倚音。倚音是装饰音中的一种,它又可以分为前倚音、后倚音。在《渴望春天》中出现的是前倚音。在演唱时要轻巧,将重音落在后一音符上。
达标检测:
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视唱歌曲。
课后反思: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教案 春天的旋律—音乐欣赏
灌云县沂北中学“四步四学”导学案
七年级音乐备课组
课题:春天的旋律—音乐欣赏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叶苏标
审核:
备课时间: 2014.3.2 上课时间: 第四周
学习目标:
体味中国竹笛的风味和塔吉克族的音乐风格。学习重点:
聆听斯特劳斯圆舞曲给我们带来的春的气息和常见的三段体曲式。学习难点:
学生能在中西不同的乐曲中感悟不同音色、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曲式、不同风格的美感。
学教过程:
1.《帕米尔的春天》
乐曲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描述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现了塔吉克族人民淳朴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乐曲共分四个段落:
一、快板,明亮欢快的塔吉克舞曲主题;
二、跳跃的快板,快速的技巧性旋律富有生机;
三、舒展的小快板,优美的旋律歌唱着春天的到来;
四、扩展的中板,为全曲的高潮。2.《春之声圆舞曲》
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83年创作了这首《春之声圆舞曲》,曾被填词成为声乐曲。《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其节奏自由、生动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3.音乐常识之曲式
曲式 乐曲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指乐段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有多种类型。常见的乐曲曲式结构有:
一段体:由单个乐段构成,表达一段完整的音乐。
二段体:由两个乐段构成,前后两段形成引申或对比关系(A+B)。
三段体:由三个乐段构成,通常一、三段基本相同,第二段则有对比的性质(A+B+A)。达标检测:
听乐曲分析乐曲的曲式。课后作业:
收集斯特劳斯的其他圆舞曲作品。课后反思: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教案 春天的旋律—渴望春天
灌云县沂北中学“四步四学”导学案
七年级音乐备课组
课题:春天的旋律—渴望春天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叶苏标
审核:
备课时间: 2014.2.16 上课时间: 第二周
学习目标:
巩固已学的歌唱方法,能用和谐而又有控制的声音合唱《渴望春天》,唱出对春天的盼望和美好的心情。学习重点:
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和代表作。学习难点:
结合歌曲的演唱,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重复对比手法。学教过程: 1.练声
2.歌曲解析
《渴望春天》是一首具有浓郁德奥风格的古典歌曲。歌曲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时的愉悦心情。
歌曲为D大调,八六拍,起伏的旋律具有较强的舞蹈性和律动感。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的前半部分相同,旋律平稳流畅;第三乐句中使用了#1和#4改变了旋律的色彩并伴有轻微的摇曳感;第四乐句为结束乐句,在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并平稳结束。
达标检测:
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背唱歌曲。课后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唤起对春天、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体验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
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欣赏、熟悉旋律,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2、简介莫扎特: 出生地; 出生时间;
非凡的音乐天赋。
3、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
作曲家像莫扎特的作品美好,但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 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4、复听歌曲,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作品的体裁 : 1 1男声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 :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 : 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5、师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三连音”符号、“#”号等,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都是为表达歌曲的已经和情感服务的。
6、练习击拍三连音节奏,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艺术拓展;
1、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2、师让学生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师要求学生注意: a、词曲风格要统一。
b、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c、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各组唱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四、课后作业 :
师让学生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五篇:音乐教案-旋律音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有关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并能听辨感受大小不同的和声色彩。
2、通过《月光》欣赏初步感受和声色彩变化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对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热爱。
4、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听辨大小三和弦,体会其不同的和声色彩。
2、尝试在歌曲的旋律中配置三和弦。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机、自制幻灯片、视唱谱等。
教学模式流程:
导入 感知 理解 运用
《森林深处 的杜鹃》 吹奏讨论探索发现认识新知 《月光》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激发 体验 创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
引言: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学生:春天。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春天大森林去聆听杜鹃叫声(出示幻灯)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绘森林的寂静和幽深的。
二、体验:
1、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乐曲介绍: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九首,钢琴轻柔优美的音响,描绘了寂静山林,单簧管逼真地模仿着杜鹃叫声,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
(2)同桌交流,作曲家用了上节课什么知识来表现森林寂静和幽深的。
学生:和声
(3)吹奏一组三度的和声音程:并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
(4)一半同学吹,一半同学选择适宜色彩来标记和声色彩。
要求:两组交换,并请一个同学标到黑板上。
2、引出课题:三和弦
(1)要求:学生按上行、下行再吹奏一遍,老师加进第三声部。
(2)设问:这次吹的听上去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多了一个音;和声音响更丰富了,立体感更强了等等。
(3)教师弹奏,并请同学把老师加的音写出来。
(4)介绍各 音的名称:
五音
三音
根音(5)出示表格并讨论:(幻灯二)
结 构 色 彩
要求:a、教师为七组音按上级数标记。
b、学生按小组讨论寻找七组音的组合规律及和声色彩
(6)学生回答:
(7)教师出示表格(幻灯三)并归纳。
结构色彩名称
大三度十小三度明亮大三和弦
小三度十大三度暗淡小三和弦(8)学生说说三和弦的特点。
(9)揭示课题《三和弦》
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所构成的和声音响效果就叫三和弦。
3、听辨大小三和弦:
要求:大三和弦用手心表示,小三和弦用手背表示。
4、再次体验,欣赏《月光》
导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它就是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和声色彩变化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意境,请同学闭起眼睛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音乐意境呢?
(1)学生欣赏音乐《月光》中教师拉上窗帘(出示幻灯四)设置夜景。
(2)暂停音乐,让学生突然感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3)简介乐曲。
这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写的《月光》,乐曲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特别是注重和声的各种轻淡,浓重的变幻,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月光色彩变化。
(4)继续欣赏:
要求:用绘画,文字或肢体语言等表现音乐中月光的变化。
(5)同学把感受到的月光讲给大家听。
(6)教师小结:
和声音响效果的明暗浓淡之分,具有渲染音乐色彩的作用。
流 程 说 明
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关键是教师恰当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意识由和声音程逐渐引入到三和弦,通过学生的吹吹看看、听听、议议等一系列自主活动探索并发现新知三和弦。最后通过《月光》欣赏,进一步体验和声色采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优美的情感体验中巩固了新知识的理解。
三、创造:
1、出示乐谱
2、分高低声部吹奏。
3、为歌曲再配置一个声部。
4、借助口琴学习吹奏第三声部。
5、吹奏创编的第三声部。
6、同学分三个声部吹奏。
7、请同学说说加了一个声部后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8、小结: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要求: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小结三和弦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