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4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篇: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Economics basic)【课程代码】15033004 【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经济学基础是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并替代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一门新设课程和试点课程,该课程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参考学时】72学时 【参考书目】

1.《经济学基础》 吴志清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北京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主编:《经济学》(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000年,北京

3.(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 4.张元鹏著:《西方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引论

§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3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4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 基本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掌握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和一般分析 §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 需求曲线 §3 供给曲线

§4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5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6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 基本要求:

1. 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 掌握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从而把握现实社会对需求的各种不同情况。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选择某一内容(可以某一企业、某一行业、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的资料搜寻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设计出一份市场需求调查表。要求学生对所调查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进行讲解,评选出一部分优秀的调查表,作为以后的实践课的实践小组的调查表。

 第三章 效用理论 §1 效用论概述 §2 无差异曲线 §3 预算线 §4 消费者的均衡

§5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参考学时:2学时

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学时:2学时

§6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基本要求:

1.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

2.明确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 第四章 生产理论 §1 厂商 §2 生产函数

§3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5 等成本线

§6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基本要求:

1. 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

2. 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及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

 实践课:根据之前学生所学市场理论知识,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企业对节本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4学时 的节约,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讨论绥化地区企业怎么节约成本,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 成本的概念

§2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3 短期成本曲线 §4 长期成本曲线  基本要求:

1.掌握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函数;

2.理解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做准备。

参考学时:2学时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 §1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5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6 博弈论初步: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

 基本要求:

1. 掌握市场的类型及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

2. 明确各类市场形成的条件,弄懂非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

 参考学时:4学时

第七章 生产要素理论 §1 引致需求

§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4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5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6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7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基本要求:

1.掌握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供给的原则;

2.能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要素市场理论。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 垄断 §2 外部影响

§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 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

2.弄清市场失灵的原因,加深对矫正市场失灵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解。

 实践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某一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参考学时:2学时

中,是否以市场为中心,调查企业在生产中,是怎样节约成本和扩大产量的,并根据所学知识对调查企业做出经营策划方案。形成报告。

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 国内生产总值

§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6 名义GDP和实际GDP  基本要求: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3.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GDP的意义及缺陷;

4.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了解核算的生产法,掌握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5.掌握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

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均衡产出

参考课时:2课时

参考学时: 4学时

§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5 乘数论

§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7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明白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

2.理解并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 3.掌握二部门、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方法及其计算; 4.掌握乘数原理及各个乘数计算。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选择某一内容(可以某一企业、某一行业、参考学时:6学时

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步的资料搜寻及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我国近10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情况,并形成调查表。

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投资的决定 §2 IS曲线 §3 利率的决定 §4 LM曲线 §5 IS-LM分析

§6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投资函数的内容;

2.掌握货币的供给、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货币需求函数及流动偏好陷阱的内容; 3.掌握IS和LM曲线(含义、推导和斜率); 4.了解影响IS、LM曲线移动的因素;

参考学时:2学时

5.理解IS—LM模型中均衡点的经济含义,以及均衡点的移动和调整。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消费情况,将学生分成大概每十人一组,讨论我参考学时:6学时

国的储蓄率问题,并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情况并加以比较,讨论我国高储蓄率的利与弊。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2 财政政策效果 §3 货币政策效果 §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 基本要求:

1. 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 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3.了解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 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 §3 货币政策 §4 资本证券市场  基本要求:

1.掌握经济政策目标;

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

 实践课: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爱好了解我国银行机构近5年的利息变化情况,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学时:2学时

并调查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经济政策实践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十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 §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3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 总供给曲线

§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 基本要求:

1. 掌握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2.理解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3.理解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参考学时:2学时

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失业的描述 §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4 通货膨胀的描述 §5 通货膨胀的原因 §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 基本要求:

1.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 2.掌握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了解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4.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原因; 5.理解菲利蒲斯曲线。

参考学时:4学时

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3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4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5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 基本要求: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及源泉; 2.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参考学时:2学时

 第十七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 §2 国际贸易组织 §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 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国际货币体系及政府对国际经济的调节的基本概念及一些基本知识。

【考核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考试课。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又应注重理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经济学基础》考核含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

【编 写 人】张俊娥 【审 核 人】王丹 参考学时:2学时

第二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智萍利编撰日期:2009、8、20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A类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45学时 学分:3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0 是否职业基础课程:是

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描述

本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总体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与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等。

学完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要求:学生对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正确掌握,并初步具备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有关原理,解释和探索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学发展史,初步了解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

设、分析方法等,理解经济体制、价格机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经济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原理做准备。

第一节经济学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难点: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

衡价格和数量

第一节 需求原理

第二节 供给原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需求、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定理、均衡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均衡变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第四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成本与收益

教学重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 教学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

第五章 市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

场结构的特征;

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及厂商的目标选择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教学难点:关门点、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六章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一节 要素需求函数

第二节 劳动与工资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的决定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

第五节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

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与政策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教学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乘数原理。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乘数原理

教学重点: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 教学难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乘数原理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与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

第二节经济周期

教学重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教学难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第九章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货币及其职能

第二节 银行体系

第三节 货币的供求及其均衡

教学重点: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货币市场均衡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

第一节 失业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教学重点: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根源、教学难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掌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教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二章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及其发展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均衡

教学重点: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难点:比较优势和资源赋予学说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经济现象错作复杂,经济运行是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经济模型十分系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数学工具尤其是微积分知识作为学习该课程主要基础。

该课程又是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经济学基础》.邱景忠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

3.《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4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缪代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与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考核

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验。要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除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要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比例:平时(20%)+期末(8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范围覆盖所有教学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三篇:教学大纲---《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总体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与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为学生提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看待经济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

1.树立经济学的基本观念,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经济学绪论 教学内容:(1)经济学概述

(2)经济学的方法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明确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与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含义与理解。第二章 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

教学内容:(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均衡理论(4)弹性理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理解供求如何决定市场均衡价格,掌握供求分析方法,了解供求弹性的含义与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需求、供给的含义与规律,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运用使教学重点。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是难点。

第三章 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教学内容:(1)效用理论(2)基数效用论(3)序数效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重点与难点: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1)生产理论(2)成本理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

重点与难点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生产要素的最有组合;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

第五章 市场理论(1)市场理论概述(2)完全竞争市场(3)非完全竞争市场(4)不同市场类型的比较 教学目的及要求:

阐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行业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讲解清楚完全竞争厂商、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的特征;讲解清楚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与厂商的需求曲线形状;完全竞争厂商、2 完全垄断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和特征,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和厂商如何实行价格歧视;寡头模型。

第六章 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2)劳动与工资(3)地租

(4)企业家才能与利润(5)收入分配平均程度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特点: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决定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2)垄断(3)外部性

(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5)信息补对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垄断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相机抉择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和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政策的含义和运用,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运用。第九章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1)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4)名义GDP、实际GDP与人均GDP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理解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区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难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1)经济周期理论概述(2)经济增长的概念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教学,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了解经济方面的知识,认识国家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增强分析的能力。

1.实践教学要求

(1)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知并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

(2)通过训练要求学生建立用经济学思考的观念,将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相关专业知识结合,能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分析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经 4 济问题。

2.实践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及课时(实践性课时穿插在理论中进行)实训一:

名称:调查了解各类成本

实训目的:让学生了解市场上各类产品的成本,以及成本的运算和收益,从而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现实中的意义。

实训类型:简单调查

实训内容:调查生活中的各类成本,以及了解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情况,比较生活中的成本和经济学的成本。

实训方法:调查比较,讨论。仪器设备:无 实训二:

名称:分组写经济论文(1课时)

实训目的:通过分组协作,撰写论文的形式让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的知识。

实训类型:研究经济现象

实训内容:结合学生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以及课外涉足的经济学问题进行用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老师对学生进行写论文的指导。学生上网找题材,定论文题目,并完成论文。

实训方法:经济论文

仪器设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 3.实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社会发生的经济现象。

使用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和展开大范围的讨论分析当前经济发生的大事件。

七、使用教材

《经济学基础》,方杰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八、考核方法

本学科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分,总计100分。

第四篇: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学 课程编码:DX001120A 学 分:3学分 总 学 时:48学时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经济学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言 2学时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4学时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三、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 第五节 对价格的干预的市场结果

一、价格上限

二、价格下限

三、放开价格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三章 弹性理论 3学时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 其他弹性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

一、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分摊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偏好

三、效用

四、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消费可能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一、消费者剩余

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三、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第五节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一、劳动供给决策

二、消费与储蓄决策

三、投资决策

第五章 生产理论 2 第一节 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形式

二、现代企业的实质:委托-代理关系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

学时 学时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一、生产函数

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线分析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3学时

第一节 成本

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三、短期与长期成本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4 第一节 市场结构

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二、市场结构类型

三、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四、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三节 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二、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四、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单一定价与歧视价格

五、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

二、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第五节 寡头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二、传统寡头理论

三、现代寡头理论:博弈论的运用

第八章 分配理论 3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原理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学时 学时

四、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

一、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状态的标准: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政策

一、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三、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难题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学时

第一节 市场失灵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线分析

二、外部性

三、垄断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局限

二、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一、不确定与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

第四节 政府失灵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官僚主义行为模型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3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五、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一、物价指数

二、失业率

三、遗憾指数及其他

第十一章 长期中的宏观经济 4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二、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

三、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第二节 长期中价格的决定

一、货币的基本知识

二、货币数量论

三、货币中性论

四、货币数量论的检验

第三节 自然失业

一、自然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二、摩擦性失业

三、结构性失业

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学时 学时 学时

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与财产效应

三、总需求曲线与利率效应

四、总需求与汇率效应

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工资理论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价格理论

四、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错觉理论

五、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六、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

二、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第十三章 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4 第一节 消费函数理论

一、消费函数的含义

二、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原因

三、消费函数稳定性的意义

第二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及其组成二、投资函数

三、加速原理

四、投资的波动性

第三节 总需求决定原理

一、总支出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二、乘数理论

三、总需求分析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第十四章 货币与经济 3 第一节 货币与金融体系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中介机构

三、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需求理论

二、货币供给理论

三、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IS-LM模型

一、IS曲线

二、LM曲线

三、IS-LM模型

第十五章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3 第一节 失业

一、周期性失业

二、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三、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学时学时学时

四、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五、其他通货膨胀理论 第四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三、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四、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争论

四、教学参考书

1、吴汉洪 《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

第五篇: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了解国内外公共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熟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我国公共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教学方法

1、集中讲授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2、学习专业知识与培养研究能力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关注公共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三、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总计32学时,内容包括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主要理论及其应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讲、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部门经济

一、公共经济学概述

(一)公共部门与公共经济1、2、公共部门的含义和构成公共经济及其存在形式

(二)公共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经济学家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分析

2、公共经济学的产生

3、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构成(四)公共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

二、资源最优配置与“市场失灵”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1、资源最优配置含义

2、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标准:帕累托最优

3、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标准:基尼系数合理

4、资源最优配置的稳定标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1、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2、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

(三)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1、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2、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三、混合经济下的公共部门经济职能

(一)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二)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1、改善资源配置

2、调节收入分配

3、稳定宏观经济

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由“政府失败”引发的关于政府作用的争论

(二)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实践模式

(三)我国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原则

(四)经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经济、公共经济学、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混合经济

2、问答:

(1)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有何不同?(2)公共经济学研究那些基本理论问题?(3)公共经济学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4)简述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以及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结果。(5)阐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讲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与实践

一、公共产品的含义与分类

(一)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1、关于公共产品的两种定义

2、纯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二)公共产品的判别与分类

二、纯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1、囚徒困境模型:对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解读

2、智猪博弈模型:对部分领域存在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现象的诠释

(二)纯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纯公共产品的需求

2、局部均衡分析

3、一般均衡分析

(三)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林达尔均衡

三、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二)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2、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3、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

四、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方式多元化趋势

五、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践

1、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

2、解决公共产品的路径探索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俱乐部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合作供给

2、问答:

(1)简述纯公共产品的特征。

(2)为什么纯公共产品必须由公共部门提供?(3)图示说明纯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4)图示说明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5)公共产品的公私合作供给有哪些形式?(6)简析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条件?

(7)分析我国现阶段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案例讨论(讨论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

第三讲 政府规制与公共企业

一、政府规制的含义和动因

(一)涵义

(二)动因

1、规范分析:公共利益论

2、实证分析:“部门利益论”与“俘虏理论”

二、政府规制的内容

(一)外部效应及其校正

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1)正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2)负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3、外部效应的校正:外部效应内在化(1)一体化

(2)产权界定和交易(科斯定理、科斯经典案例)(3)补贴、罚款或征税(4)道德约束与社会规范(5)行政与法律措施

4、外部性理论与中国环境问题

(二)政府对垄断的规制

1、垄断形成原因

2、垄断状态下的资源配置

3、反垄断的政策与措施

(三)政府对信息不对称领域经济活动的规制

1、信息不对称含义

2、信息不对称下的资源配置(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政府在信息不对称领域的规制措施

(四)政府对特殊产品市场的干预

特殊产品主要指维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产品。政府干预包括市场准入控制、生产控制、价格干预等。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价格干预,即支持价格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的运用

三、公共企业

(一)公共企业性质

1、政府兴办公共企业的目的

2、公共企业的性质

3、公共企业的存在领域

(二)政府对公共企业规制

1、生产规制

2、产品规制

3、用工与薪酬规制

(三)公共企业的效率

1、公共企业效率判断标准

2、公共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3、提高公共企业效率的途径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功能定位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政府规制、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内在化、科斯定理、垄断、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公共企业

2、问答:

(1)简述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2)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有何启示?(3)何谓排污权交易?

(4)阐述校正外部效应的措施。

(5)垄断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如何对垄断企业进行规制?(6)信息不对称会使市场交易产生哪些问题?(7)联系实际评析政府价格规制。(8)简述公共企业的性质

(9)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公共企业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取向。

3、案例讨论(讨论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

第四讲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市场经济国家的收入分配

(一)功能收入分配

1、涵义与形式

2、核心问题:效率

3、要素价格的决定

(二)规模收入分配

1、涵义

2、核心问题:公平

3、收入差距的衡量(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指数和阿鲁瓦利亚指数)

(三)收入分配过程

1、初次分配

2、再分配

二、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理论流派

(一)分配正义论

(二)机会平等论

(三)功利主义论

(四)福利经济学理论

(五)其他:倒U型理论、阿马蒂亚.森的理论

三、收入分配调节与社会保障

(一)收入分配原则和要求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收入分配原则:效率和公平兼顾

3、收入分配的要求:过程公正,结果合理

(二)收入分配的调节

1、改革初次分配制度(如实行剩余分享制、建立工资增长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谈判协商制度等等)

2、完善再分配制度,即完善税收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3、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价格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

(三)社会保障

1、含义

2、意义

3、构成

4、类型

四、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二)

(三)美国模式 北欧模式 德法模式

五、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现状

(二)问题与对策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功能分配、规模分配、基尼系数、分配正义论、机会平等论 2问答:

(1)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有何不同?(2)简析基于效率的要素价格决定方式。(3)简述衡量收入差距的工具与指标。(4)调节收入分配的制度与手段有哪些?

(5)简述西方国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特点以及对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启示。

(6)结合改革实际,谈谈我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案例讨论(讨论内容由教师选定)

第五讲、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一、宏观调控的地位与目标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二)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地位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

(一)财政政策

1、含义和工具

2、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3、财政政策的运用

4、财政政策乘数

5、平衡预算论与功能预算论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宏观经济的供给管理

(一)产业政策

(二)区域政策

(三)工资政策

(四)人力政策

(五)体制机制改革

四、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财政自动稳定器、平衡预算论与功能预算论、积极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2问答:

(1)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2)简释财政政策的乘数作用(3)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进行需求管理?

(4)你是如何看待功能预算与平衡预算两种不同财政理念的?(5)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如何运用?(6)概述宏观供给管理的政策。

(7)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3、案例讨论(讨论内容由教师选定)

第六讲 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意义与原则

(一)公共支出的本质

(二)公共支出的意义

(三)公共支出的原则

1、效益原则(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3、统筹兼顾原则

4、公开透明原则

二、公共支出的规模增长理论

(一)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现象

(二)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1、瓦格纳模型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型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阶段模型

4、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和利益集团模型

5、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三)公共支出规模增长原因的综合分析

(四)公共支出的控制1、2、3、预算监督制度 零基预算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

三、公共支出的内容及其政治经济意义

(一)购买性支出

1、国防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

3、教育支出

4、卫生保健支出

5、公共投资支出

(二)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

2、补贴性支出

(三)中国公共支出的实证分析

四、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

1、成本—收益分析的特点

2、成本和收益的评估(贴现法)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三)我国政府支出效率分析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支出、瓦格纳定律、消耗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政府采购

2、问答:(1)简述公共支出的意义和原则(2)概述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模型。

(3)我国公共支出增长的成因有哪些?如何防控不合理因素导致的公共支出增长?

(4)购买性支出有哪些内容,其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5)转移性支出有哪些内容,其政治经济意义何在?(6)如何提高政府支出效率?

第七讲 公共收入

一、公共收入的涵义与结构

(一)涵义

(二)结构

(三)功能

二、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

1、概念

2、特征

3、理论依据

(二)税收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1、构成要素

2、分类

(三)税收的经济效应

1、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2、对生产的影响

3、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四)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形式

2、条件

3、决定因素

(五)税制结构的设计

1、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

2、主体税种的选择

3、宏观税负的确定

4、我国的税收状况

三、公债:有偿的公共收入形式

(一)公债的概念和种类

(二)公债理论

1、“负债有害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2、“公债新哲学论”

3、如何看待公债的利弊

(三)公债的规模:影响和决定公债规模的因素

(四)我国公债发行及其运用状况

四、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一)国有资产收益

(二)公共收费收入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收入、税收、税收的转嫁、公债、拉弗曲线 2问答:

(1)简述公共收入的构成(2)概述税收的特征与分类。(3)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4)税收转嫁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5)谈谈对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认识。(6)概述公债的特点和效应?

(7)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公债利弊的认识。

第八讲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特征

二、公共选择方式

(一)社会偏好与阿罗假设

1、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

2、社会偏好的显示途径

3、阿罗假设

(二)投票规则与投票悖论

1、投票规则

2、投票悖论

3、投票悖论的求解

4、阿罗不可能定理

三、公共选择过程中的主体行为

(一)选民:

(二)政党和政治家

(三)官僚(政府官员)

(四)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及其形成

2、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利益集团的类型

3、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和方法

4、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四、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失败”

(一)政治经济周期

(二)“政府失败”及其表现

(三)“政府失败”的原因

1、官僚追求自身利益

2、利益集团从外部施加影响

3、信息不完善和有限理性

4、制度安排不完善

(四)解决“政府失败”的路径

五、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政府行为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选择、社会偏好、投票悖论、单峰偏好、多峰偏好、阿罗不可能定理、中位选民定理、寻租。2问答:

(1)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是什么?(2)简述阿罗假设的内容。(3)简析投票悖论产生的原因。(4)如何消除投票悖论?

(5)解析官僚与政治家和政党的行为特征。(6)如何最大化地减少政府失败?

(7)联系中国实际谈谈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3、案例讨论(讨论内容由教师选定)

阅读书目: 必读书1、2、参考书: 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黄恒学:《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鲍德威(Robin W.Boadway),.威迪逊(David E.Wildasin):《公共部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英]C.V.布朗 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4、[美]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杨衍江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宏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二版。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政治经济学、微......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 实践:0) 3学 分四、教学对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本......

    劳动经济学教学大纲

    《劳动经济学》教学大纲(LaborEconomics,)一、前言1、课程性质劳动经济学是劳动力市场现象系统化了的理论认识,是劳动力市场运行原理的体系。它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

    房地产经济学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4012201 2.课程中文名称: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Real Estate Economics 3.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课:32实验:上机......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课程类别:选修课先修课程: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学分:2总学时数:36周学时......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y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一、课程简介 技术经济学是决策论证的科学,是关于方......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12421782.doc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育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地位在于: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经济......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801)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定理;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