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教学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教学反思
宁安市海浪镇中心小学
刘言江
计算器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为了使本节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具体做法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本班的学生(55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5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2、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反思与教学相结合。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设计了反思内容: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四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以往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此时,我安排反思环节──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你反思一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第二篇:《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教学要求是“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
对于计算器,学生并不陌生,都有过用计算器计算的经验,因此计算器的认识部分不是难点。由于本班一些学生有粗心的毛病,所以基本练习中需要安排一些正确读数、按键的练习,为后面的强化训练做准备。针对班里的一些爱动脑筋、对数学思考题怀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我安排了一些需要借助计算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计算器使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能比较熟练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
1、今天这节数学课,你们的桌子上多了一样东西,是什么?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课件出示:“电子计算器”的认识)
3.师:听了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二、训练使用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你会使用计算器吗?嗯,让我们试一试吧„„” 57734+7698=
此题训练学生正确读数和按键,提醒学生要细心。56 ÷ 7 = 此题帮助学生认识计算器上的“/”号(除号)。
2345-39×21=
此题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先乘后减。
2.强化练习出示一组题:
3904+1048-2973= 48×29+134= 29192÷82+644= 1593÷27-59= 3.交流计算器使用心得和技巧,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实际应用
1.小游戏
先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把它记在心里。比如说,我喜欢“2”,然后就输入9个“2”,再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猜出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让学生自由尝试,过程中需注意:
(1)算错的学生尽量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发现问题,除数多输入一个“8”的,要提醒学生做事认真。
(2)对于自己发现规律的,要及时给予鼓励。2.数学魔方:“6174问题”
“任意选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去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使用计算器计算,不必要求学生弄懂原理,关键是通过学生饶有兴趣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熟练运用计算器的能力。
3.大挑战
22222222×55555555
此题看似简单,但计算器显示答案时由于位数过多而显示不正常,其实当你观察出这组算式的规律以后,也不需要计算器解决了。
如果学生算不出来,可以适当提示: 2×5=10 22×55=1210 222×555=123210 „„
适时激励学生要超越电子计算器,并总结:
计算器不是万能的,有些情况下,人脑可以比计算器做得更好!
四、课时小结
师:如果你想对计算器有进一步的了解,课后我向你们推荐一位老师,那就是——说明书。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计算器更多的奥秘!
教学资源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电子计算器的实际掌握水平,我配合教学内容制作了课件,针对PowerPoint界面互动性差的特点,我在设计时大量运用链接加强互动,并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环境(如复活节彩蛋等),所以本课件既可作教师授课用,又可作学生自学使用。
课件中自带了两个电子计算器,一个是windows中的算术型计算器,一个是来自网络的十四位数仿真科学计算器(语音型)V2.1试用版,如果遮挡题目的话,鼠标单击液晶屏幕可转为小窗口方式,在此方式下只能用键盘输入,再次单击鼠标可恢复原状。右键点击液晶屏幕可选择退出。
学习效果: 由于课堂设计没有拘泥于单纯的计算器的使用的反复而简单的训练,所以整堂课极大吸引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完成教学预期目标来看,本课不但完全完成了既定目标,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以正确的态度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光要让学生掌握到计算器的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体验到它的实用性,而且要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运用计算器进行学习,学生兴趣浓厚,容易形成依赖性,对简单的口算也要依靠计算器,所以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介绍操作计算器的过程,学习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再通过一些题目的设计,比如能口算和估算的题目,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动脑筋的好处,自己开动脑筋比计算器更加的快捷。
在逐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也逐步的让学生发现计算器的局限性,比如在确定运算顺序上,在结果的位数上,还有在计算的过程中输错数字的情况等等,让学生明白计算器也不能尽信,它也有出错的时候,让学生能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的使用计算器帮助自己计算。
第三篇:《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一、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
案之前,我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
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
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二、联系实际,密切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给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使用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
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设计了几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计算器计算,同时渗透了“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的思
想教育。
三、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优劣。
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优劣,我设计了两组竞赛题目,全班分为两组,一组用计算器计算,一组不用
计算器计算。一组是数目较大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用计算器计算的小
组获胜,从而体会到计算器的长处:计算快、算得准。第二组是一些数目较小,有一定运算规律的计算,口算就能解决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数目较
小,或有一定规律的计算,应该用口算。从而避免盲目用计算器的问题,为今后
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四、精心设计,人脑与计算器大战
计算器学生用后,会有强烈的感受:它很聪明,自己很多算不对,或者不会算的题目它都会算,它比我们人脑都聪明。怎样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我是这样
设计的:先出示1111111×1111111,这道题计算器算不出来,然后我又出示了
这样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完成后三题。1×1=
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找出规律,自然就解决了“1111111×11111111”
这道题,最后我让学生谈体会,学生深刻感受到“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
五、实践操作,深思不足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对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周到。学生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用计算器完成一系列的操作,速度较慢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教学内
容中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人脑比计算器更胜一筹,可以合并于最后一题,在最
后一题中充分体现,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2.过
分追求完美。由于对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速度考虑不周到,故就不能将整个过程实
施,由于是竞赛,我想完全实施,想追求完美,实际效果不理想,感觉前松后紧,过程不流畅。其实在后面练习的环节,每一部分停止都可以。3.有些环节处理
不实。本节课有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去
交流、去讨论。如让学生交流计算器按键的功能上,在学生介绍的环节上,教师
没有很好的引导,在其余学生补充时,没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介绍、去试一试。
第四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使用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用具
算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视频: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课件演示】(算筹图片)动画:算筹的知识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课件演示】(算盘图片)动画:算盘的结构及介绍
视频:介绍人们发明的各种计算工具,重点介绍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课件演示】(计算机图片)动画:计算机的演变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课件演示】(算盘图片)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课件演示】(计算器图片)动画:计算器的介绍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工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介绍功能键: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
(2)自主学习。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
3.利用计算器计算【课件演示】(练习题)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26×39
312÷8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7842
365×734
327180÷492
5.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
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
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课件演示】(练习题)
9999×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四)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五)课堂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Off关闭键
386+179
26×39 825-138
312÷8
第五篇:三年级认识计算器教案
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教学重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师:小朋友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去超市逛逛。老师一下子买了很多东西,小朋友没有办法一下子用口算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计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吗?(使用计算器)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
一、打开计算器
师:在电脑里有位好帮手——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它在哪里呢?
教师演示打开计算器: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附件”中的“计算器”命令,启动“计算器”程序。
任务
二、了解计算器的分类
“计算器”分为“标准计算器”和“科学计算器”两种,通常,计算系统中默认启动的是“标准计算器”窗口。它的界面与使用方法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计算器的方法基本一样,可以通过鼠标单击计算器上的按钮来取值,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
当我们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科学运算时,可以选择在“查看”菜单中单击命令,打击“科学计算器”窗口。
任务三:认识各个按钮
师:看来电脑计算器和我们在平时看到的计算器有相似的功能,那有没有区别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教师一一介绍“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与一般计算器进行比较,解决“×”“÷”按钮。
师:电脑计算器上的“backspace”和“c”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尝试探究一下。
学生自由练习鼠标指挥键盘,了解各个按钮的作用。
任务
四、做一做:进行导入计算
以“计算题.TXT”为文件名保存在D盘中,请你用“计算器”完成这几道题的运算。
(按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指导操作,让学生进行计算。)
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