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计算器》第一课时教案
认识计算器
(一)●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P2-3,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
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能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能力训练要求
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情景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片 学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课件情境图)
[师]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泰山古树的数量更是惊人!
(出示课件)
[师]根据泰山古树数量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生]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生]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 [生]„„
二、通过做一做、议一议,探究新知
[师]:我们选择“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这个问题一起来解决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泰山古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做一做 学生自主解决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生]用加法计算古树的总棵数:3449+527+1640=_______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先计算3449+527=3976 再计算3976+1640=5616。计算起来有些麻烦。
[生]我是用计算器计算的,比较快,结果也是5616棵。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两种计算方法都能准确计算出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的古树总数,我们发现用计算器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当我们遇到复杂的计算时就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师操作)我也是这样操作的,为什么不显示呢?(引导学生介绍计算器)哦,没按开机键ON。看来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计算器。(出示投影片)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认识计算器的各部分。
[师]你知道计算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各种键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知道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补充)
(出示课件情境图)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交流的结果?
[生]计算器是由显示屏和键盘组成的。键盘上有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等号键、+—×÷运算符号键、数字键。
[师]我们清楚了解了计算器,就能运用它进行复杂的计算。(教师出示投影片,集体尝试操
作。)
(出示课件情境图)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如下: 首先开机按ON键。
根据算式:3449+527+1640= 依次按3 4 4 9键 按+键 依次按5 2 7键 按+键
依次按1 6 4 0键 最后,按=键显示结果
[师]请你动手试一试。操作过程遇到问题的请小组成员帮忙解决,然后分享收获。[生]我在按数字键的时候不小心按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师]谁能帮忙呢?
[生]不小心按错了,按AC键,就可以清屏,重新录入了。
[师]我们在不小心按错数字键,或者做完一道题目后继续做下一道时,可以按AC键。[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利用计算器了,那我们来一场小组竞赛,各小组有没有信心?好,有信心,胜利就在眼前了!
根据泰山古树数量统计表,算一算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出示投影片)下面请利用手中的计算器来解决这个问题,看哪一组速度快、计算准确。(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10891÷250=。
这次同学们的速度更快了,那么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吗?(教师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上台演示。
[生1]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应该先算乘法,然后算减法。先计算128×6=768 再用计算器算3000-768=2232。
[生2]我们用的不同的方法,直接按顺序在计算器上输入3000-128×6,结果一样。[师]在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科学计算器会自动先乘除后加减。现在我们尝试计算下面各题,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出示课件情境图)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3、议一议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感觉计算器有哪些好处或者窍门? [生1]计算准确、快捷。
[生2]运用计算器计算这种数据多而杂的问题是,可以避免数据出错。方便记录。[生3]我们计算时进行了分工,一个人读数而另一个人操作计算器,解决问题的速度提高了正确率也高了。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计算器确确实实有记录准确、计算快捷的好处,刚才能分工进行的小组非常的不错,提高了效率。既然计算器这么方便,是不是以后它就可以代替我们的笔算了呢?如果不是说说你的看法?
[生]不能,如果我们依赖计算器进行计算,那我们自身的计算能力则会下降。我认为最好只是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用计算器计算。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只有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或者数据非常大的计算时才借助计算器。能笔算的仍要笔算,计算器不能代替笔算。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男生女生大比拼(出示投影片)
◆第一组:男 17+83= 62-12= 1000×5= 第二组: 女 7865+3497= 835×23= 1305÷45=
要求:(1)全体男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2)全体女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出示课件情境图)
◆第一组: 女 25+75 = 88 -18 = 1000×5 = 第二组: 男 5678+3657= 987×9= 2128÷56=
要求:(1)全体女生用口算或笔算算第一组题。(2)全体男生用计算器算第二组题。(通过做题再次发现:要合理使用计算器)
2、数学与生活:(出示课件情境图)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1)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四、课时小结(出示课件情境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最合适?
生:我知道了计算器的结构并会使用计算器。当我们遇到较复杂的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出示课件情境图)
五、作业
1、说一说计算器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2、完成自主练习1、2、3题。
●板书设计
计算器
3449+527+1640 = 10891÷250 = 3000-128×6 = 计算器:显示屏、键盘
运算顺序:
计算器使用快捷准确;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质疑、答疑使学生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通过具体计算,合理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在大数目的计算、探索规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快捷方便。通过练习比较和学生自己的判断,让学生知道,完全依赖计算器算数会使自己的计算能力下降,应结合实际情况将计算器用到实处。
第二篇:三年级认识计算器教案
认识“计算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教学重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师:小朋友们喜欢逛超市吗?老师也喜欢去超市逛逛。老师一下子买了很多东西,小朋友没有办法一下子用口算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计算出老师得花多少钱吗?(使用计算器)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
一、打开计算器
师:在电脑里有位好帮手——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它在哪里呢?
教师演示打开计算器: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附件”中的“计算器”命令,启动“计算器”程序。
任务
二、了解计算器的分类
“计算器”分为“标准计算器”和“科学计算器”两种,通常,计算系统中默认启动的是“标准计算器”窗口。它的界面与使用方法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计算器的方法基本一样,可以通过鼠标单击计算器上的按钮来取值,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
当我们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科学运算时,可以选择在“查看”菜单中单击命令,打击“科学计算器”窗口。
任务三:认识各个按钮
师:看来电脑计算器和我们在平时看到的计算器有相似的功能,那有没有区别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教师一一介绍“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与一般计算器进行比较,解决“×”“÷”按钮。
师:电脑计算器上的“backspace”和“c”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尝试探究一下。
学生自由练习鼠标指挥键盘,了解各个按钮的作用。
任务
四、做一做:进行导入计算
以“计算题.TXT”为文件名保存在D盘中,请你用“计算器”完成这几道题的运算。
(按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指导操作,让学生进行计算。)
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
第三篇:认识年月日第一课时教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大家喜不喜欢猜谜语?
生:喜欢。
师:老师这有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东西?(打一物)
有个宝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真聪明!随后,教师出示2016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师:请拿出你手中的年历,想起今天是什么日期吗?请同学们把它圈出来。看到日历,你还想起了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有意义的日子很多,现在,让我们乘坐哆啦A梦的时光机来一次穿越大旅行,再回去看看这些重要的日子。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手中的年历卡片,完成第一题。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2015年各月的天数。
再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2016年各月的天数。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师:人们习惯上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师:人们习惯上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师板书:小月)
2、教学大月、小月。
师:请同学们再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
生:7个大月。
师:几个小月?
生:4个小月。
师: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二月只有28天。
生2:二月还是29天。
师:真棒。二月是个特殊月,通常人们把二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3、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
师:我们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你能算出平年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有几种方法?
生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2:31×7+30×4+28=365天
„„
师:你能不用计算马上说出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生:366天。
师: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生:因为闰年2月是29天,而平年2月是28天,所以闰年比平年全年天数多1天,所以直接用365+1=366天
4、记住大小月的方法
师:我们知道了一年有十二个月,要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师:(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第一种:左拳记忆法,拳头关节凸起的地方是31天,拳头关节凹下的地方是30天,2月除外,下面大家对照大屏幕,轻身念、跟着做。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四、六、九、冬三十整。(教师说明:这里的“冬”是指十一月)
师:你们能很快的把它记下来吗?(生生互动练习说)
师:咱们探索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是大月的拍拍手,是小月的跺跺脚。
三、巩固练习
时光机出现故障了,把我们带到了智慧岛,智慧岛上机关重重,我们得闯过去才能回到现在,大家得努力,我们先来闯第一关。
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再接再厉,来闯第二关。我们接下来闯第三关。第四关
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去了,今天的旅途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教案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一 学习过程:
学前准备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拿出模拟人民币(学生回答钱或者人民币)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要用人民币的? 合作交流
1.教材第46页的主题图(问题设置1)。
(1)让学生观察购物图和乘车购物图。同学之间说一说画面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自己某一次购物或乘车或游玩时用了多少钱。(2)再让学生观察第3图。看见这幅图,请说一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老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题目)
2.教学例1,问题设置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的。(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图案中的“小黑点”——盲文的数等)
(3)老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甲组: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另一类。乙组:把分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元币分成一类。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老师提问: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那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多,哪种最少?
(4)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两种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的币值是相同的吗?他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3.教学例2(1)师生做换钱游戏。(1)老师拿出一张2角币,并提问:用一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用几个?学生上台用2个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老师拿出一枚5角币,并提问:用一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应用几个?学生上台用2个1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
游戏完成后,让学生在例2中空白处填数。(见图①)
老师出1枚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该拿几个1角币,才能换1元?学生可以边摆手中的学具,边回答(见图②)
(2)师生做换钱游戏。1元能换几张2角?能换几张5角的?(5张2角,2张5角)5角能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答案不唯一)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到了什么?今天你有那些收获?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习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做一做的第一题
2.练习九的第一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填空。3元=()角
50角=()元
6元=()角
9元=()角
80角=()元
70角=()元
4.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或“=”,并说明理由。4元()4角
70角()7元
3元()49角
2.要换10元币,可以怎样换,看谁的方法多。
3.一套故事书100元,付款时你有几种方法,那种最方便?
第五篇:认识无理数第一课时教案
2.1认识无理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叙写
1.学生通过预习教材21页,并思考情景引入中的问题1.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初步感知数不够用了, 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3.学生通过交流知识点、易错点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4.学生通过完成“
五、当堂评价”,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2.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 [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1、思考: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
(二)、自主探究
1.问题的提出
[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
[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拼的图展示一下.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
下面再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甲]a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肯定是正数.[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生丙]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生乙]因为111224111,,,„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224339339以a不可能是分数.[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活动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设这个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议一议】: 已知a2,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a2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a2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222
(三)、合学应用 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2x0的x.解:
(四)、整理反思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五)、当堂评价
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
(六)、变练拓展
1.请你在方格纸上按照如下要求设计直角三角形:(1)使它的三边中有一边边长不是有理数;(2)使它的三边中有两边边长不是有理数;(3)使它的三边边长都不是有理数.2.下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试分别找出两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和三条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解:如图,AB=2,BE=1,AB、BE是有理数.AD2=AB2+BD2=22+32=13,AC2=1+1=2.AE2=AB2+BE2=22+12=5.AC、AD、AE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不是有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