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聂耳》教学反思
《聂耳》教学反思
《聂耳》教学反思
根据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课要让学生在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特征;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本节课则是通过欣赏聂耳的两首作品来进一步认识聂耳及其作品的社会价值。
那么如何处理好欣赏音乐和了解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应该把握好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把聂耳以及左翼音乐运动作为课前导入的一个专门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后来,总感觉这样有点“历史课”的味道。况且作为高中学生来说,这一内容应该是比较熟悉并且很容易理解的。经过再三的考虑于是把这一项内容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下提前搜集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在设计欣赏《金蛇狂舞》这首作品时,我采取了先整体感知,再分段简析,让学生试着跟唱每个乐段的主题,并重点了解“螺蛳结顶”的旋律写作手法。最后在比较深入地了解作品之后又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一遍。经过反复的聆听,学生对这首曲子已经非常熟悉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较准确的听辨并跟着曲谱哼唱出每个乐段的主题。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在我们学校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意犹未尽,我特意加了节奏模仿及创编这一环节。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配合得非常好!但在今天的课堂中,可能由于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太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有些拘谨,以至于在这一环节进行的很不成功。对于这一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我感觉这仅仅是一个辅助性的练习,只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作品的体验,为了下一环节的进行,只好把这一内容作为课下练习。这一环节用的时间稍微有些长,以至于后面的内容进行的有些紧张。在今后的课堂中,应该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适量增加一些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对于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毕业歌》,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我感觉单单是欣赏这首歌曲来说,现在的学生大多对这首歌曲比较陌生,并且对此类歌曲不大感兴趣,认为太“过时”!因此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先把《桃李劫》这部影片的大致内容及其背景向学生做以简单介绍,然后再让学生去欣赏歌曲,这样,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就会加深。但是让学生学唱这一环节上,由于时间关系,完成得不是很好。考虑到欣赏课以聆听为主,所以这一环节设计的时间也比较短。关于这一环节的安排,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我始终贯穿注重学生的聆听这一原则,让学生在聆听中感悟音乐,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去体验音乐的美感,进而理解作品的社会价值。
第二篇:少年聂耳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少年聂耳教学反思
少年聂耳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聂耳非常喜欢音乐的事。在学生读通课文后,我就提出了一个统领全篇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聂耳非常喜欢音乐?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几乎全篇字字句句都在向我展示一个喜欢音乐的聂耳,但学生如何从字的表面体会到它的内涵呢?这是这节课教师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默读后纷纷找出了答案。有的说,聂耳常常听木匠师傅吹笛子,而且听的时候眼睛一眨也不眨,还“侧耳倾听”,从这可以看出他喜欢音乐。这是关于聂耳神态的描写。一个“侧耳倾听”,让学生体会到聂耳听入迷了,听得非常认真。有的说,聂耳想让木匠师傅教他吹笛子时,用了“恳求”的语气。于是,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再让学生用“恳求”说一句话,最后再读出聂耳恳求的语气。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了聂耳想学笛子的迫切愿望。更多的学生从聂耳冒雨吹笛子中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他全神贯注地吹笛子,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让人欣喜的是,周围有那么多的人,也冒雨倾听,这是因为笛声太优美了,吸引住了行人而这美妙的笛声,正是聂耳勤学苦练的结果。
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而在语言文字的品析中,学生领悟了文章的内涵,读进去,又读出来了。由此我想:如何设计有价值 的问题,应是我们在备课时要好好琢磨琢磨的。篇二:《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致志做事”的良好品质。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学习聂耳专心致志地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是啊!多少次我们听这激昂的国歌奏响,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们知道它是谁作曲的吗?我国的国歌下是聂耳作曲的,他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少年聂耳》。
3、板书课题
4、简介聂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老师要请几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简单介绍聂耳的其他作品)
2、同学们请看,这就是聂耳,美妙的笛声已经让他着迷了,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描写聂耳动作神态的词语,大家找一找,试着填写表格。(生交流汇报)
3、表演:听着这美妙的笛声,聂耳入神了,“坐”“托”“眼睛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把一个专注,认真的小男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来模仿一下聂耳当时的情景吧。
4、正因为聂耳是如此的喜欢音乐,所以他想学吹笛子,在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充分体现了聂耳求学的态度,找一找,是哪个词?(师讲解“恳求”一词)
5、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我是那名木匠师傅听到他的恳求也会答应他的,聂耳终于如愿以偿。他天天都去学吹笛子,“天天”一词,说明聂耳是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样的?
6、可是他也是个孩子,也喜欢游玩。那么他去了哪?去做什么了?请大家到第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7、请看,聂耳正站在细雨中吹着笛子,大家试着找出第五自然段中描写他神态的词语,填写表格。
8、试背诵第五自然段。
9、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小结:蒙蒙细雨也无法阻止聂耳对音乐的执著,正因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四、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回顾整篇课文,文章从“听”学、练三个方面来讲述聂耳是如何学习吹笛子的。突出体现了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发言)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那么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呢,互相说一说。
2、收集关于专心致志的名人名言,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六、总结收获,乐曲欣赏
板书设计:
3、少年聂耳
专心致志 篇三:《少年聂耳》教学设计(品味探究)《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何 丽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做事”的良好品格。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4.认识“创、革”等1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学习聂耳专心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少年聂耳和成人聂耳的生平图片资料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分步揭题。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出它的原名,词、曲作者。(板书:聂耳)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国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热爱并能熟练演唱的国歌引入本课教学,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聂耳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觉得聂耳是那么可亲,可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收集的有关聂耳的资料,使学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聂耳其人。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新课,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巩固目标,当堂测试。出示生字,找同学当小老师领着同学认读。
5.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主合作,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1)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当众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如重点句①: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
重点句②: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象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重点句③: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
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重点句④: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重点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意义。3.再回顾课文,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这个教学环节是文章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补充合作学习成果,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尝试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读一读对话,做一做动作,说一说切身体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语言训练,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抓住表示动作的词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初步渗透围绕中心编排内容的写作方法等,努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诵读全文,积累语言。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归整体)2.我来摘一摘。
好词:如“阴云密布、侧耳倾听、全神贯注、蒙蒙细雨、点点归帆”等。好句: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有特色的一句或几句话。
(有意识地积累文本中有特色的四字词语,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
五、读中思考,读写结合。1.再次回归整体。朗读全文,思考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聂耳,逐步加深对聂耳的认识。)2.说一说,你遇到过专心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的人吗?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形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读写结合,抓住时机进行“小练笔”,逐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三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猜字游戏等,检查并巩固识字。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自选词语”的小货车上。
第三篇: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认识“杰、创”等14个生字。
3、读中感悟和思考,感受聂耳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和聂耳勤学苦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名人故事”。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这些杰出的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名人。(板书:聂耳)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少年聂耳》(补充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读文情况。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文,并及时纠正错误,互相评价。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
2、检查识字情况
读词语----读生字------多音字(齐读----领读----开火车读-----随机读)
3、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从中能感受到聂耳对音乐怎样的情感?
三、品读课文,体会聂耳对音乐的热爱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聂耳对音乐的喜爱。
2、重点学习“他常常…….侧耳倾听”这句话。从哪些词感受到了这种喜爱之情?
(一眨也不眨、手托着下巴、侧耳倾听、常常)从这些神态和动作描写中让学生感受到聂耳听笛子的认真和专注,从而感受到他对音乐的喜爱。
3、有感情的朗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生配合读文:学生读聂耳和师傅的话
2、理解“恳求”的意思。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恳求他人的经历,感受聂耳的情感。
3、再次读文,做到有感情,并从朗读中体会聂耳虚心好学和对音乐的喜爱。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体现聂耳喜爱音乐的句子。
2、汇报交流:
(哥哥去攀龙门山……)聂耳不喜欢玩吗?他为什么不去登山呢?(忽然,天空阴云密布……)
哪个词是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似乎”是什么意思?聂耳到底察没察觉到下雨,为什么?聂耳的笛子吹得怎么样,从哪里体会到的?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聂耳的勤学苦练。
3、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
聂耳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体会聂耳认真专注,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优秀品质)
五、板书 少年聂耳 听
认真专注
喜爱
学
虚心好学
练
勤学苦练
第四篇:《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一、导入(3分)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乐曲,你们想听吗?(想)放《义勇军进行曲》
2、我们又一次听到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知道这首雄伟庄严,激情澎湃的乐曲是谁谱写的呢?(聂耳)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聂耳的生平简介。
3、出示聂耳的生平简介。每个有作为的人,都有他不同寻常的少年时代,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聂耳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5课《少年聂耳》。
4、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跟随老师一起板书。大家一起读一遍,强调“聂”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15分)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快速阅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和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生词。
3、检查认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4、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5、自由读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把你的读书感受写在课文的旁边。
三、深入感悟(15分)
1、同学们的课文读的非常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聂耳
杰出的音乐家
过渡: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他是怎样开始学习音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2—5自然段,认真想一想。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2)、全班汇报
2、重点句。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2)聂耳指着短笛恳求说:“师傅,您笛子吹得太好了,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1按顺序边读边理解句子,2指导朗读3分角色读文4表演
(4)哥哥去攀登龙门山,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5)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解释(全神贯注,删去文中的“似乎”行吗?为什么?)
1按顺序理解句子2说明写作方法3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三、扩展延伸(3分)
你遇到这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一切的情况吗?从聂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
第五篇:《聂耳》说课稿
《聂耳》说课稿
《聂耳》说课稿1
1.说音乐
(1)课题分析
音乐家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以学生喜爱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这个故事拉近了聂耳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可敬可亲的音乐家就生活在他们中间。编者将这个故事巧妙地安排在《卖报歌》的前面,让学生先通过故事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卖报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卖报歌》的歌词和表演歌曲做好了铺垫。
《卖报歌》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旋律流畅,通过生动形象的歌词将一个卖报童的悲惨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在体验报童生活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a.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b.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并能积极参与《卖报歌》的情境表演活动。
(3)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演唱者的心情,唱好《卖报歌》。
(4)教学难点:创设“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歌声与形体动作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5)教学理念:本课在教材的呈现上注重了情境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它以情境教学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和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2.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视觉图象、创设情境、兴趣引入、音乐律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3.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群体合作法。
4.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重温升国旗仪式(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介绍作曲家聂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本课——音乐家聂耳。介绍作曲家是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讲述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卖报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歌词和表演歌曲作好铺垫。
(4)讲述聂耳耳朵的故事、帮助学生练习耳朵,板书节奏练习,让学生听拍读、视拍读。
设计意图:为歌曲的节奏练习作好铺垫,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
(5)学唱《卖报歌》
a.学习旋律。老师分句出示、弹奏旋律,学生随乐用“lu”哼唱。
b.分组接龙,熟悉旋律。
c. 填词演唱。
d. 听录音范唱,整体感知歌曲。
e. 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词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演唱,通过歌词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演唱者的心情,
这样才会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组,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一名扮演小毛头,另一名扮演聂耳,其余学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组演的最好,
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即表演,使学生的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小毛头悲惨生活的体验。
(7)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使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激励,体现教学相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感恩新中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喝彩!)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师生的教育与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它能使学生张扬个性,主体突现,思想解放。而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去想、去做,成为一个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聂耳》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课本第二十八节。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知识与技能:搜集、阅读相关知识,认识国歌作者聂耳并知道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及高尚品格;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⑵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能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各项音乐活动中,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⑶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
选用举例、聆听、比较、自行分析、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情感共鸣等分析作品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最后我具体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为四个环节:
情景导入——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论——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情景导入——聂耳生平及代表作——作品欣赏——总结讨论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
㈠情景导入(5-8分钟)
⒈放映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片段,起立唱国歌。
①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中、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
②情感教育人们唱起国歌,就会居安思危,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唱国歌是师生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㈡聂耳生平及代表作(5-10分钟)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聂耳的资料,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㈢作品欣赏(25-30分钟)
⒈赏析《金蛇狂舞》
①听由民乐演奏的《金蛇狂舞》,先不介绍作品。思考:谈谈你想到了什么场面?心里激起了什么情绪?
②学生回答思考题
③教师补充:乐曲是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变创作的民乐合奏曲,表现了欢庆的节日场面,描绘的是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在欢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聂耳于1934年亲自指挥并灌成唱片。聂耳将乐曲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金蛇和狂舞个指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④介绍“螺丝结顶”概念:“螺丝结顶”是一种旋律写作手法,他将歌(乐)曲中的某几个乐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法,形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的效果。师:大家看,这种句子越说越短,最后只剩下一个音在音乐中就叫“螺丝结顶”;一问一答就是“对答呼应”,这是我国传统的创作手法。这部分乐曲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
⒉欣赏《毕业歌》
①《毕业歌》创作背景;这首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在毕业前他们欢聚一堂时唱了《毕业歌》。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起到了提示主题、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热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学唱《毕业歌》。请学生当指挥,全班齐唱。
㈣总结讨论(3-5分钟)
⒈《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
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⒉《金蛇狂舞》运用了螺丝结顶的发展手法来发展音乐。
⒊《毕业歌》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我们不仅欣赏聂耳的优美作品更应欣赏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代代传唱!
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而令人神往的艺术,成为孩子们心中花朵,让他铺满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散发出不绝的芬芳!
我的说课到处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聂耳》说课稿3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作了,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视觉图象、创设情境、兴趣引入、音乐律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群体合作法。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重温升国旗仪式(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介绍作曲家聂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本课——音乐家聂耳。介绍作曲家是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讲述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a.学习旋律。老师分句出示、弹奏旋律,学生随乐用“lu”哼唱。
b.分组接龙,熟悉旋律。
c. 填词演唱。
d. 听录音范唱,整体感知歌曲。
e. 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词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演唱,通过歌词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演唱者的心情,这样才会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组,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一名扮演小毛头,另一名扮演聂耳,其余学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组演的最好,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即表演,使学生的`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小毛头悲惨生活的体验。
(7)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使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激励,体现教学相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感恩新中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喝彩!)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师生的教育与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它能使学生张扬个性,主体突现,思想解放。而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去想、去做,成为一个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聂耳》说课稿4
一、说教材理解
1.教材特色。
《少年聂耳》是浙江省编的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这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作者怀着对我国杰出的音乐家聂耳的祟敬心情,用简洁明白而又略带诗意的语言记叙了聂耳少年时代非常喜爱音乐的故事。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仅2句话,概括地介绍了聂耳的身份———杰出的音乐家及他一生的重大贡献。第2—5自然段分别叙述了聂耳少年时酷爱音乐的两件事。描写了少年聂耳被木匠师傅的笛声迷住,拜木匠师傅为师学笛的情景。描述少年聂耳在西山游玩时,独自出神地在大青树下吹笛,连下雨都似乎未察觉的事。全文层次清晰,行文简洁,用词比较准确、形象,字里行间饱蘸作者情感,隐隐地告诉人们: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非常喜欢音乐,勤学苦练紧密相关的。此文被编入第7册第2单元第一篇课文,从思想内容上看,它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有其共同点,即都是记事写入的文章,都具有思想教育性,都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要下苦功夫才能有成果。”从语文知识能力上看,其重点训练目标都要求教师以课文为例,对学生进行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但在这方面,此文与另两篇比较,还有不同之处,即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缘于:①从整个小学阶段看,它是首次提出对意义段的认识。这标志着,从本文的学习开始,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还要开始进行篇的训练,这是一种质的飞跃。②此文是打头课文,具有以篇带篇的范例作用。
2.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这既是本册阅读训练的重点之一,又是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并品评有关语言。此文中有一些重点词句,如“每当……总是……却、一眨不眨、侧耳倾听、恳求、似乎”等,看似乎谈,却极能传神。帮助学生把握住这些重点词句,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能使本册第1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得到迁移巩固训练,还能借此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及训练语感。
难点:
对逻辑段的认识。因从整个小学阶段看,这一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受先前“自然段”影响,学生要把这一概念构建到自己的认知网络中去,需要进行一番抽象思维及比较和概括。
根据聂耳成才的事实,体会理解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因这一思想情感因素并未在课文中直截了当地点明,需老师点拨,让学生从中领悟。
3,对教材附件的理解;
此文有两幅插图,一幅表现聂耳坐在石阶上,手托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笛声的情景;另;幅表现聂耳在大雨中出神地吹笛的情景。教学中,结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同时可作为学生分段的提示。文后的三道练习题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第2题的分段训练,它提供了2—5自然段的段意,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不仅知道这一课该怎么分,而且从中学到一种分段方法,即阅读方法。
4.教学目标。
课文总体教学目标(略)
根据此文的总体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本课文拟用两教时教学。第一教时的目标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15个生字,正确读写22个新词语。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谱写、诞生、夜幕降临”等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讲什么,初步理清文章脉胳,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段意。
初步感知少年聂耳很喜欢音乐,并能勤学苦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一眨不眨、侧耳倾听、恳求;……却……、似乎”等,并能用“每当……总是……”造句。
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能边读边思,划出具体描写少年聂年非常爱好音乐的句子,初步背诵第5自然段。
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上述教育目标,既考虑了知识、能力 也考虑了情感目标,同时还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
二、学情(略)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较浅显简明等特点及学生实际,课时运行的教学模式为“激情导学——目标导练——积累迁移”主要采用“目标导学、读读议议法”,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直观演示法”等。 学法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比较法,初步学会“自然段归并”分段法。
四、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的课时教学分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在这一板块中,主旨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及一些新词,这一字词的基础训练在四年级仍木可忽略。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单元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白这一课主要的学习任务:即尝试运用按自然段归并给课文分段,及运用这一分段方法一般需要掌握的三个操作步骤中的第2、3步。第二板块为研读、讨论、自悟,并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词句,巩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本板块采用以下两大环节:
1.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运用“读、思、划、品、说、读”方法,先个体自学后再小组、全班交流、研究。此环节中,教师出示的自学要求为①边读边思边划:哪些词句表现了聂耳喜欢音乐?②借助插图,品读重点词句。③说说自然段段意。④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反馈讨论中,教师重点组织学生研究:①感悟“每当……总爱……”的句式,并要求学生运用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加以仿说。如“每当木匠悠扬的笛声传来时,聂耳总爱跑到木匠师傅跟前”。这样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中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能避免教学内容游离于课外,避免教学支离破碎。②“忙、一眨不眨、侧耳倾听”等、表动作神态的词语,让学生演示体会,并从中理解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中,可看出聂耳对笛声喜爱迷恋。③交流段意。
2.迁移学法,学习3—5自然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安排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伙伴学习法”展开自学。学习的步骤仍按“读、思、划、说、感情朗读”进行。之所以把3—5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一气呵成,主要是考虑文字较浅显,学生的理解不会有多大困难,同时力图突破逐段讲解的定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在这一环节的反馈交流中,教师重点组织研究。①“恳求”一词的用法,用抽词比较,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②对“……却……”句式的理解,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用“却”说话。如“哥哥跑过去替聂耳撑雨伞,聂耳却……”让学生体会一个“却”字突出表现了聂耳多么喜欢吹笛,多么勤奋吹笛,从而理解“却”字的转折作用。③“聂耳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用删词比较法,让学生理解“似乎”一词看似平谈,却能形象地表现少年聂耳对音乐的喜爱已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④在启发学生质疑中研究:第5自然段描写聂耳在雨中吹笛,为什么还要写上“哥哥从龙门下来,忙替他撑雨伞”一笔?让生感悟到,这样写,是从侧面衬托聂耳对音乐的痴迷,因为哥哥知道每当聂耳吹笛时,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这一环节的朗读训练重点主要放在第5自然段。因此段是本文语言描写比较精彩的一段,其中有不少值得让学生积累。
《少年聂耳》说课设计 说课稿专题,本站有更多关于说课稿,说课稿方面的作文。
这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师可采用引读、指名读、评读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帮助学生读书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境地,同时也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为背诵此段奠定基础。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边观图边尝试背诵。
第三板块,初步掌握“自然段归并法”的第3个操作步骤: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有的自然段单独讲到一个意思的,就独立成段。 此板块主要环节如下:
1.根据板书出示5个自然段段意,先让学生尝试做“作业练习7”填空,组织4人小组讨论分段,并要求依—‘定句式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2,班级交流“分段”,如有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找出错误所在。本板块的学习,是落实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的关键处。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不仅知道这一课怎么分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得出,所谓讲“同一意思”—般可从地点、时间、内容是否是同一方面考虑,因此在指导学生时,特别需强调“讲出分段的依据”,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切实都经过一次“历练”的过程。另外,对教学难点“逻辑段的认识”,在分段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水到渠成,比较直观的理解。
第四板块,课堂小结,读写迁移训练。
在这一板块中,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这节课主要学懂了什么?以进一步落实重点教学目标,并强化“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学习。另外,为了更好地运用好教材的语言范例,在此板块,还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练习,进行迁移训练,如布置一项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习课文第2自然段中描写聂耳专心致志听木匠师傅吹笛的情形,如用一段话来写一写自己或家庭某一成员看电视时的情形,要求用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四上年级学生写事较笼统、不具体这现状而设计的,力图使学生从课文中学语言、学写作,同时,这样的仿写,学生学有范例,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能使学生乐学
五、说板书
用自然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认真读全文,了解主要讲什么。
2.仔细读、想,自然段段意①聂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
① 聂耳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听吹笛
② 聂耳恳求木匠师傅教他吹笛
③ 聂耳独自在大青树下吹
④ 聂耳沐雨吹笛
3.把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归并成一段。
这一板书设计,左边是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的3个操作步骤,右边是各自然段段意。这仿佛是一张图表,主要是力求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分段方法的理解、认识。
总之,本教材第二课时教学程序的安排,首先是着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每一板块的设计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自学、讨论,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不可偏废。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发挥。此课时,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①为学生导路,如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方法,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突破重点。②给生导练。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效、精当。在这节课中,适时安排学法迁移、朗读、背诵等,都较好地体现了为今后的读写服务。
其次,力图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在各个环节的安排上,注重的不仅仅是对内容的理解,而更注重的是语言的吸收、内化、表达。如让学生述说分段理由时,给一定的句式,让学生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力图体现“抓住重点、指导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方法,而是抓住重点处,重锤敲打。这样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讲解。从原来的3教时压缩至2教时并大体完成了此课文的教学任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聂耳》说课稿5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聂耳》,首先来看一下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这样界定:“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中学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文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独立感受”三个动词,明确表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感受与鉴赏教学本质上的不同,即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其音乐鉴赏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和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文化、音乐与历史、音乐与人生的深层内涵。
其次是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本课主要欣赏、学习《金蛇狂舞》和《毕业歌》。《金蛇狂舞》是根据传统民间乐曲《倒八板》的音调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青年学生的革命精神。
结合新大纲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通过欣赏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大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并欣赏作品,培养对音乐家聂耳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聂耳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欣赏音乐,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通过对聂耳几部同一时代的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欣赏,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及其代表作品在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对比法、参与体验法、听赏法、设问法、分析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导入——新课教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等活动组成。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我采用设疑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云南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名人,请问同学有哪些名人?他还是你们的校友。
学生自由回答后,我给出总结:这位音乐家是聂耳。他凭借自身的独特的魅力音乐作品在时代的洪流中脱颖而出,在短暂而高产的生命中作出了多部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品,共创作了37首歌曲先后为8部电影创作了20首电影歌曲,他是无产阶级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四单元内容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聂耳,赏析他的几首代表歌曲。
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首他的歌曲《码头工人歌》。通过提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进而总结出这首歌曲情绪。这首歌曲中蕴藏有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这一情绪并且速度与主题旋律具有劳动号子的特征,从中可以反映出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经验。
接下来欣赏第二首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我先进行范唱,并且引导着学生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从而分析歌曲的旋律(抒情)、速度(前紧后松)、力度(呼号)、装饰音的运用及歌曲的情绪,进而反映出作曲家细腻的创作手法。
紧接着再欣赏第三首作品《毕业歌》。欣赏完之后,提问:这首乐曲中音乐要素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自由回答完之后我进行总结: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及歌曲的情绪,进而反映出作曲家性格的号召力,具有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热情。
再欣赏聂耳的第四首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欣赏完之后,提问:乐曲的旋律、情绪在这首作品中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完之后我进行总结:这首作品的节奏紧凑、旋律质朴流畅,多处使用属音到主音的跳进,基调高昂、雄壮、号召,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吹响了民族解放的号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进而反映出作者用深厚的创作功底将自己融入与时代中。
最后再对这首作品做一个完整的欣赏。通过我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由我来指挥,学生们齐唱,使学生更能够体会其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接下来通过学生们在课下搜集的一些资料提问:对聂耳了解多少?学生进行自由回答之后我再做出总结:聂耳,中国作曲家,自幼喜爱音乐,学习过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熟悉传统乐曲。他曾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自学了小提琴,钢琴,他还坚持自学各种音乐知识和作曲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熟悉了我国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名作,这些都为聂耳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认识到“现在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大众化”,从而提出要“创造出新鲜的艺术”。聂耳的代表作品有:《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昭君出塞》《开路先锋》《大路歌》等。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最后通过欣赏上述的几首音乐作品,并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简单阐述一下聂耳的重要贡献。出示多媒体课件:音乐家聂耳用深厚的创作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高产而成功。作品体裁丰富,涉及声乐、器乐、电影配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
最后对本节课做一个小结:本节课我们对聂耳四部同一时代的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进行赏析,体现了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经验、细腻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创作功底。通过音乐了解近代史,使同学们懂得在音乐种明鉴历史,展望未来。
下面再来说一下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始终贯穿于多媒体课件中。主要有:题目、重难点等,在授课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