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1: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 神;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探究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顽强不屈 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知道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幻灯片放映。

课前准备

从林则徐和“虎门销烟”等方面搜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二、新课学习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4.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5.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三、课堂练习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舟”六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作业布置

1. 理解课文重点内容,难点内容。2. 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虎门硝烟

第二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起来_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

第二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不屈不挠的斗争。

2、能够讲述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来侵略的故事。

3、能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温历史,通过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时间预设: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生自学(20分钟)

阅读课本38—43页,思考下面问题,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出来: 重温历史,了解以下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一)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1、说一说:虎门销烟是怎么一回事?

2、上网查一查:林则徐的生平事迹。除了虎门销烟你还知道林则徐的哪些故事?(提示:可以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林则徐”进行查询)

3、议一议:有人说正是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才导致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你怎么认为?

(二)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

1、讲一讲三元里抗英的故事。

2、讲一讲邓世昌与黄海海战的故事。

(三)抗日烽火

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都是近代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人民反抗外国列强所进行的斗争,我们在了解一下现代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斗争。

1、说一说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者、战况、意义。

2、说一说台儿庄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者、战况、意义。

3、说一说百团大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者、战况。

二、自学后,对子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不明白的问题相互问一问,讲一讲。

三、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课外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百度网页、视频、图片、文库、百科等内容中搜索搜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图片、歌曲等,办一期手抄报,感受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热情。

第一组展示

(一)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第二组展示

(二)三元里抗英与黄海海战 第三组展示

(三)抗日烽火 其他组点评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组内展示、准备班级展示(5分钟)

二、班级展示与点评(20分钟)

三、反馈点拨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 虎门海滩 三元里抗英:1841年5月30日 广州三元里 自发组织 黄海海战:1894年9月 邓世昌 致远舰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八路军 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 利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 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1940年8月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参战

四、课堂检测(5分钟)

1、连线:

时间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1839年6月3日

三元里抗英

林则徐

1841年5月30日

黄海海战

三元里乡民和广州工人 1894年9月

虎门销烟

邓世昌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中国军队(国民党军队)1938年春

百团大战

八路军115师 1940年8月

台儿庄战役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2、除了课本上的三个历史时间外,再举三个有关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故事或者英雄人物。

第三篇:第三单元 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推荐)

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已经远离战火硝烟的年代。缺少战争年代的切身体会,学生能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战事例,但是要想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还有相当的难度。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随着视野的逐步开阔,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加深,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日益摆脱童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及思想品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祖国,从日军侵华的屈辱史及抗日战争的斗争史中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感受我们的祖国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了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了解一些重大的抗争史实。教学难点是:学会用事实说话,牢记屈辱史,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开课之前,教者很容易担心学生难以走进这段日渐远去的历史,难以体会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人民遭受的磨难;难以理解革命先驱不怕牺牲,团结奋斗的精神。因此会在教学环节设计,特别是资料的补充上,语言的渲染上十分用力,这样的教学流程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但是对于还不够成熟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偏激的认识,过激的情绪表现。教者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历史事件及其他资料的呈现方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注意掌控学生的情感走向,正确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设计思路:

1.根据教材呈现的历史事件,按照事件为序,理清抗日战争的全景。同时突出七七事变等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认识那段历史。

2.课前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教学内容做有效补充,对历史事实建立情感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了解逝去历史的兴趣与能力。

3.在活动的设计上,注意活动性原则。尽量避免资料的堆积,避免汇报、交流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采用如:制作“人物故事卡”的形式调节课堂压抑的情感氛围,调动课堂的活动气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牢记屈辱史,继承革命先辈热爱祖国、不怕牺牲、团结奋斗、不懈拼搏的民族精神。

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学会用事实说话,客观评价人物、事件;养成参观纪念馆、瞻仰革命先辈的好习惯。

知识:知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侵略暴行。了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牺牲,知道一些重大的抗争史实。教学重点:

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了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了解一些重大的抗争史实。教学难点: 学会用事实说话,牢记屈辱史,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及抗战胜利的音像资料,收集日本侵华历史,制作“日本侵华大事记”的卡片。

学生准备:听老人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利用多种途径查找日本侵略罪行及中国人民纪念历史的一些活动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抗日战役,查找抗战时期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制作“人物故事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5-P67页内容,话题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8-P71页内容,话题为“筑起血肉长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1.导入话题,师: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全面的侵略战争。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在日本侵略者制造的灾难中去寻找我们的民族之魂吧!

2.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和介绍。

3.学生交流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和经过。

4.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松花江上》、《卢沟桥歌》,学生认真体会歌曲的音乐和歌词内容。

5.师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讨论:

《松花江上》表达的是我国哪个地方民众的心声?

歌词中写到的:背井离乡,是为什么?

《卢沟桥歌》中,卢沟桥发生了什么事件?

6.小结:“九一八事变”代表着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卢沟桥事变”这代表着日本全面侵华的正式开端。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标志性事件的了解,让学生走进那段历史。利用歌曲的回顾,帮助学生从歌词的角度认识到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开端,初步产生情感共鸣。】 活动二日本侵华大事记

1.师:但是,踏上中国北方的土地没有填满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他们的目标是让全中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日军侵华的路线图。

2.教师对照地图简单介绍:占领北平--天津---洛阳--武汉 沿平汉线等铁路南下—进攻——上海--南京--武汉-1939年占领广州。总的来说就是先东北,在华北,然后华中,继续华南,最后西北和西南。

3.师:在这侵华的全过程中,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很多城市和乡村,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4.课件或教师利用卡片介绍“日本侵华大事记”。

1931年6月26日:日本借口“中村事件”向国民党东北当局发出威胁,集结东北日军于沈阳。

9月18 日:夜十时二十分,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沟自行炸毁南满铁路,进攻北大营,制造武装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9月19 日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就柳条沟事件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正抗议。日军占领沈阳、长春等地。

10月:日军轰炸锦州。

11月6 日:日军猛攻嫩江桥,马占山率部抵抗。

11月8 日:土肥原策动“天津事件”,组织汉奸便衣队大肆骚扰,制造混乱局面。

11月19日:日军占领龙江,马占山退克山。

11月23日:日寇开始进攻锦州。

1932年1月2 日 :日军占领锦州。

1月12 日: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全面展开,日军多门师团开始大讨伐。

1月28 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上海事变”,中国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

2月2 日:日军在上海发起总攻,英、美、法、意、德五国公使照会中日两国,提议划上海为国防共管“中立区”。

3月23 日 :中日两国举行上海地区停战谈判。

4月5 日 :中日《淞沪停战协定》签字。

7月18 日 :日军侵犯热河。

9月15 日 :日满签订《日满协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17日,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

9月16 日 :日军驻抚顺守备队制造平顶山惨案,屠杀中国群众三千多人。

11月21 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反对国联报告书,谓“中国不成为国家”,“满洲本非中国所有”。

12月8 日:中日两军于山海关发生冲突。

1933年 1月1 日:日军进攻山海关。

7月7日 :夜,日军向宛平县城射击,史称“卢沟桥事变”。

7月28日 :日军猛攻北平南苑,30日北平、天津失陷。

8月:日军侵犯南口、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邯郸铁路沿线地 区。

11月12日 :上海陷落。

1937年9~11月 :平型关战役,日军进攻太原。

12月13日 :日军侵占南京,南京大屠杀。

1938年4月8日 :日军千余人九路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27日被粉碎。

4月:台儿庄战役。

5月19日 :徐州失陷。

10月26日:武汉失守。

1938年底:日军轰炸重庆。

2月: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侵占海南岛。

3月: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

5月: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大扫荡。

9月:进犯长沙以北地区。9月17日至10月18日:湘北战役。

11月24日 :南宁失守。

8月1日:日本首相近卫提出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共荣圈”口 号。

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豫南鄂北会战。

5月7日~2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大溃。

7月7日:日伪在华北“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

9月27:长沙陷落。

10月4日:郑州陷落。

12月: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对平、津、青 岛、烟台、上海、九江、汉口、厦门、广州等地实施接管。

1942年1 月4日 :日军再次占领长沙。

5月1日 :日军五万人全面扫荡冀中区,历时两个多月。

7月1日 :浙赣线为日军扫通。

1月10日 :日军攻占信阳,大别山战役结束。

2月16日 :日军在雷州半岛登陆,月底,该岛及附近岛屿全部陷落。

1944年4月18日 :日寇发起河南战役。

6月19日 :日军占长沙。

4月11日 :湖北老河口陷敌。

6月1日 :日军向粤北赣南进攻,国民党失河源、新丰等地。

5.学生交流读后感想。结合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在班级内汇报自己重点了解的日军侵华历史事件。

6.学生补充自己还知道的日军侵华暴行。如: 日军进犯包头途中的两起大屠杀 日军火烧大东洲 抚顺平项山惨案 日军火烧抚顺于家沟 朝阳南营子惨案

铁岭城内的日军狼狗圈

日军在北票炭矿制造的“万人坑” 细菌杀人试验惨案

7.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

8.小结:日军在侵华的十四年中就是这样残害着中国人的躯体,践踏着中国人的尊严,一步步让中国大地陷入屈辱的深渊。

【设计意图:本活动从侵华路线到大事记再到日军的所作所为,一步步让学生清醒认识到了日军侵华的全过程。而且在这全面的历史事件回顾中,以日军的兽性为中心,突出重点,给学生强烈的轻钢冲击。让学生在事实面前走进中国的沉重屈辱史。】

活动三 南京大屠杀

1.师:在日军所有的侵华历史中,中国人心中最大的一个伤痕就是——南京大屠杀。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南京大屠杀。

3.师配以一定适合学生观看的图片及史实资料。

4.学生交流感想后,师小结:南京大屠杀是国人心中一道永远也愈合不了的伤口。侵华的日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领导下,成了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不是人,中国不是国。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在第二个活动的基础上,由面到点的延伸。通过南京大屠杀这一个点,让学生对日军侵华历史的兽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使得学生对待这段屈辱史的情感体验达到顶点。】 活动四 正视这段历史

1.师: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长达十四年的屈辱历史,却在日本的教科书中一再被扭曲。

2.学生读教材关于日本右翼教科书中对于“卢沟桥事变”的叙述,并谈感想。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教科书中如此歪曲事实,是什么目的?会对学习者产生什么后果?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到,历史不容歪曲。如:2003年在河北挖掘出来的毒气弹等。

5.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正视那段历史呢?

(1)了解现在的许多纪念活动,并明确纪念的意义:悼念死难同胞,学习英烈,牢记历史。

(2)认识到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及对日亲善政策是造成这段屈辱史的根源。

(3)承认在现在的日本社会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承认侵华历史,并愿意与中国友好相处的。如:侵华老兵的忏悔等。

6.总结:日军侵华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屈辱史中最痛苦的一段,需要我们永远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的目的是要认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强大自己的祖国,才能让屈辱不再发生。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教师的调控非常重要。在前三个活动的基础上,学生的情绪会很激动,容易冲动,偏激。本活动重在关于这段历史的全面分析,比如日本对华态度的两面认识以及这段历史造成的自身原因认知,活动配以了一定的史料支撑,要引导学生了解,帮助其学会用事实说话,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残害身体 践踏尊严

第二课时 活动一 重大抗日战役

1.师:面对日军的侵略,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敌人殊死搏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2.师:首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平型关大捷。

3.学生交流自己的资料收集。

4.师引导学生讨论这场战争的意义。

(1)八路军以人民为重,与执政的国民党军共同抗敌。(2)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打败的长驱直入的日军,说明了八路军战士的勇猛。

(3)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5.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著名的抗日战役。

6.师小结:这些重大的战役,歼灭的敌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其他军用物资,粉碎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计划。

7.除了这些重大的战役外,智慧的中国人民和八路军、新四军战士还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开展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有效牵制住了日军的侵华进程。

8.观看电影《地道战》片段。

9.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游击战的故事及其战斗的成果。

10.小结:对于日本来说,长期的侵略战争拖垮了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就是用着各种战略战术拖着日军最后结束了侵略,承认战败投降。

【设计意图:本活动分两个层次,一个部分为重大战役纪略,以资料的补充为主。一个部分游击战纪略,以影片了解为主。通过重大两种斗争形势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对于历史走向的原因进行浅层次的探究。】 活动二前方战斗,后方支援

1.师:有了抗日战场上战士们浴血奋战的鼓舞,后方的老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尽其所能,共同抗敌。

2.师介绍海外华侨捐款捐物的情况。

3.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后方群众支持抗战的故事。

4.师:当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算是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专长支持着抗战。比如我们现在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5.学生读教材中关于国歌的介绍。

6.师补充小故事:《写在烟盒上的国歌歌词》你也许知道田汉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但你也许不太清楚这首非同寻常的歌词的诞生经过。1935年春天,著名作家田汉被捕入狱。他焦急万分,因为电影《风云儿女》还需要创作军歌,但狱中连一张纸都没有。这部影片描写了当时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战争的故事。一天,他突然看见了一张香烟锡纸衬纸,便如获至宝,挥笔疾书,把内心的激情全部倾注在这张小小的纸片上。《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这样诞生了。后经聂耳谱曲,这首歌成为民族的呼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被定为国歌。

7.学生在教材上写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8.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也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极大愤慨。许多国家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介绍美国,苏联的助华义举,如美国的飞虎队对中国空中打击日军的帮助。)

9.学生介绍白求恩的故事。

10.小结:前方前赴后继的战斗,后方精神、物质上源源不断的资源成为了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保证。我们在国家危难之时,团结一致,顽强不屈,体现了五千年锻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设计意图:本活动重在让学生了解战争中后方的资源,氛围国内、国外两个部分,精神、物质两个层面,学生可以在史实的了解中认识到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感受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活动三抗战英雄知多少 1.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英雄的故事吧。

2.学生举行“抗战英雄知多少”的故事会。

3.学生交流:在这些抗日英雄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4.师小结:正是这些英雄人物,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牺牲了自己,赢得整个民族的重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我们终于结束了这段屈辱的历史。不仅如此,抗战的胜利,还为我们赢得了国际地位。

5.学生读教材P71抗战成果部分。

6.师小结: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更应牢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我们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抗战的精神,很多抗战遗迹都成为了纪念馆,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

7.图片介绍武汉的抗战纪念地。

8.学生交流,自己会去这些地方吗?可以去做什么呢?

9.总结:也许我们平时不会注意到这些地方,但是经历了这样两节课的学习,看看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我们实在需要经常去这些地方看看,想想,永远不忘这段历史,时刻铭记英雄们的壮举,担负起好自己肩上的责任。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激发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国家、民族责任。】

板书设计:

筑起血肉长城

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

游击战:地道战 地雷战 ……

抗战英雄:杨靖宇 赵一曼 ……

不忘历史 担起责任

第四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教学反思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要感谢周围认真帮助我的人,经过多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总算有了明晰的教学思路,然后我对做了许多遍的叙述,虽然这是第一次教这节课,但我在上这节课时其实已经上了不下七八遍了。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一堂好课不但要老师的精心准备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在这里也非常感激学生能认真地来上这节课。首先谈谈我对上好课的理解,一堂好课的标准不但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学的思维方式。所以在课上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从对称、对折、完全重合,以及到最后的轴对称图形都是这么实施的。同时在讲解想想做做习题时不是学生错了我来帮他说错在哪里,而是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这样的效果也比老师讲好很多,带来3个好处让会的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会使他们的注意不分散,再则老师也省了力气。下面谈一谈这节课的不足三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要准备好学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规律的过程就尤为重要,我就准备了小的纸片让学生折一折来发现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上来演示他是怎么折的还是用给学生的小学具,下面的部分学生一定是看不清楚的,这是经验教训。第二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还不够合理,其次我的粉笔字还有待提高,下步在家里买了块小黑板继续的我的粉笔字进行训练。还有就是讲到完全重合时忘记的用手掌来演示完全重合的概念。还有就是课堂生成的东西有些是实现不能预设到的,那么就需要老师灵活应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最后总结下就是相信只要认真去做每件事结果一定不会很差的,相信自己加油!

第五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的部分史实。

2、爱戴革命先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

教学具准备

林则徐雕像、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图、孙中山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图等历史资料。

教法设计建议

谈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引入。

从列强闯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二、学生听故事。

《三元里人民抗英》听后思考: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事迹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板书课题。《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四、展示斗争历史,深入课题内涵。

1、学生自由看书55-56页,林则徐雕像、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图、孙中山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图。

2、这些图片中所展示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教师相机补充。

五、制作节日纪念卡。

1、老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生日,问:这个日子对于你来说特别吗?为什么?

2、出示几张特别日历5月4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问:你们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和纪念意义吗?

3、学生自由交流,制作纪念卡。

六、国歌知识。

1、大家知道国歌的由来吗?《国歌》的全称是什么?原名是什么?这首歌原是哪部电

影的主题歌?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关于田汉,你还知道什么?关于聂耳,你还知道什么?

2、齐读P58的小资料。

3、全体起立,唱国歌。

七、师提问。

你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吗?请家长或其他长辈讲讲这些节日的故事。7月1日、5月4日、8月1日、10月1日。

八、活动。

观看电影《国歌》片断,举行一次抗日救亡诗文朗诵会或抗日歌曲演唱会。

九、看图学文。

1、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撰写抗日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一场持久的抗日战争。

2、死守闸北。

3、血战台儿庄。

4、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队。

十、交流。

收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故事,了解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在班上进行交流。

十一、活动。

你看过或知道哪些爱国题材的电影?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并选择其中的一部,向同学介绍。《地道战》、《小兵张嘎》。

十二、小结。

1、你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吗?想办法搜集相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办一次小展览。

2、中国不会亡!战场上,英勇的将士们顽强作战,给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沉重的打击。敌后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和广大人民一道,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也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战胜利。

下载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名师教案第二单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郭树翠2018.9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单元教材分析: “屈辱的开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血泪国耻”的内......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郭树翠2018.9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单元教材分析: “屈辱的开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血泪国耻”的内......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1 社会需要诚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和互相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失......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对生命负责 1、吸烟酗酒危害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能力:养成良好的生......

    粤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1课 蓝色的星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