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论文 以趣激画 黄菊冬
美术教学论文 以趣激画
岷东小学 黄菊冬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根据小学生爱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们总是喜欢寻找孩子们表现在画中的奇思妙想。那些与众不同的色彩、线条与形象,和谐而富于个性,常令成人们赞叹不已。孩子们尤其喜欢画色彩,当五颜色六色的颜料通过他们的小手自由地挥洒在纸上时,他们常常快乐得手舞足蹈。我们教师应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有充分施展个性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尽情的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最美最好的画。
如: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我让学生画《我的向日葵》,一开始,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解向日葵的形状、颜色等等,而是试着用平等的语言和他们探讨一下画向日葵方面的问题:画向日葵有意思吗?为什么?你愿意用什么样的纸和笔来画向日葵呢?听听这段音乐好不好?这音乐的节奏像不像一些小圆圈?想不想带老师去参观一下你的向日葵?这时,我再鼓励他们将所想的向日葵画下来。由于没有了我给他们的框框,他们的个性便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很有意思:有的向日葵是一如群可爱的小胖子,太阳一出来,它们就大声地唱歌,脸儿涨得红红的,好快乐;有的向日葵像在做早操,有的向日葵很害羞,躲在静静的角落里说悄悄话„„嘿!他们画出来的画还真不错,“趣”味十足。在我的眼里,爱画画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你看,五彩的笔下流淌出多少可爱的画面。那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那么纯洁,那么美丽,充满了灵性。我一直认为,教孩子画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他们画得如何如何像,而是激发他们内在的灵性,即对世界的感悟。空气流动起来,才会清新。同样,让孩子们的眼光和思想“流动”起来,才会激发出智慧和灵光。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激怒学生的绘画兴趣,如:常有的每节课的总结,我将优秀作品挑选出,及时给予表扬,并将其中一部分作品贴于学校的橱窗内,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常此这样,学生们绘画积极性提高。
第二篇:论文:《版画教学激趣四部曲》
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版画教学激趣四部曲
XX 【内容摘要】: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发动储藏在内心的力量,使它具有兴趣,因而使他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那么,如何在版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做出了以下四个步骤的总结:选材激趣、制版激趣、印刷激趣、实用激趣。【关键词】:激趣、指导、了解学生、尝试
孩子与版画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在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版画的时候,就已经会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拓印了。他们会用弄湿的小手小脚在墙上、地面拍打出许多印记,并陶醉于其中。早就有专家指出,版画的概括洗练、单纯明快的效果最能表现出孩子天真烂漫的性格,并以其媒介材料的多样、制作手段的丰富而特别适合于天生具有游戏本能的孩子。
而从生理现象上来分析,版画教学在创造力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版画的设计和制作是对学生心智教育、动手实践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初中儿童版画在用作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归纳如下:
1、制作简单,在技艺和设备条件的要求不高。
2、适应性广,作品能呈现出各自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3、趣味性强。材料使用的特殊性和活动过程的特殊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制作的技巧,创作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体会学习的快乐。
4、安全、经济。材料容易购置,制作安全,有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兴趣不但贯穿于版画的选材和版画的制版过程中,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版画即将完工前的印刷过程中。印制版画是制作版画的最后一步,也是辛勤的汗水即将换来丰硕成果的时刻。版画的印制方法也非常多样,有黑白油印、套色油印、套色粉印、黑白拓印、套色拓印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在版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不同喜好,灵活使用不同的印制方法。
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由于它对学生将来升学、谋职的影响很小,因而也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要使美术学科能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下面就初中儿童版画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话题,从选材激趣、制版激趣、印刷激趣、实用激趣四个方面,来总结论述在版画教学中一些切身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发动储藏在内心的力量,使它具有兴趣,因而使他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一个人要出成果,原
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是啊,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辛苦也就变成了快乐,枯燥也就不再乏味,那么还有什么学不好呢?
美术的学习也是同样。而且,美术作为一门技能课,在学校众多的学科中所占的课时很少,再加上美术课对学生将来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因此,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教学的内容具有形象直观性,视觉愉悦性,更主要的是,美术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那么,如何在版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选材激趣
版画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材料课,版画的版材选择非常宽泛,各种各样的材料都能成为很好的版材,而新颖独特的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初中美术教材上有《树叶贴画》、《纸板贴画》等教学内容,这些实物拼贴其实也属于版画的制版方法,因而我把这些课程内容都改成了实物拼贴版画课。此外,我还在美术教学中,尝试过用KT板、塑料板等做版材,还尝试过石膏版拓印、综合版画等
版种,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
当然,材料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它的可操作性。如中学七年级学生可选择实物拼贴版画、实物拓印画、吹塑纸版画等容易制作的材料;八年级可选择木刻版画、石膏版画等制作要求稍高一点的版材;作为美术教师,只要课前为学生精心选择准备好制版材料,一堂课也就基本成功了一半。
二、制版激趣
版画的种类繁多,版材各异,制版的方法更是千差万别、数不胜数。制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手工制作过程,初中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版画制版的过程非常适合他们爱动的天性。当然,各年段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对形式美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我在版画教学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制版方法。八年级的学生在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与七年级的学生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相应选择木刻版画、石膏版画等制版难度较高的内容。为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我课前为学生集体准备了三合板、石膏板等材料,准备了木刻刀具,教学中重点讲授不同工具不同方法能取得怎样的效果,使学生对三角刀、圆口刀、平刀、斜刀的刀具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石膏版画教学中,我还鼓励他们用钉子、小刀、废圆珠笔、圆规针等工具,来进行刻、划、铲、切、钻、戳等特殊的方式来制版,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兴味盎然,取得了我所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再如,我在版画教学中,让学生把实物拼贴和纸版画、石膏版画、木刻版画等其他的版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独特的综合版画。一些实物材料应用到其他版画的制版中,往往可以非常生动、贴切、传神地表达主题、表达情感、表现物体的质感,成为版画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当然,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综合版画之前,必须已经熟练掌握了纸版画、石膏版画、木刻版画等多种版画技法,这样,他们才能有的放矢,灵活运用。这种综合的拼版方法,一般来说比较适合中高段年级的创作教学中。那些实物材料在取材时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包括许多废弃物),都是制版的好材料。如蛋壳、毛线等,都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各种版画制作中,如果运用得恰当,常常会成为画面中的亮点。为了使学生能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能突发灵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我让学生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在生活中积累各种具有不同纹理不同质感的材料,我自己也和学生一样平时注意多收集多积累。包水果的网形袋,窗纱布的边料,还有鸡蛋壳、瓜子壳、冰棍杆儿等等,都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放置在一个纸板箱里,以便在创作课上让学生随时取用。我在版画创作教学中,着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寻找材料与物象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手把手地告诉他们这儿该用什么材料,那儿该用什么材料。遇到难处自己好好想办法或者几个人一起来解决。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对使用各种材料进行综合制版的方法感到非常有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有的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常常会有一些独特的创意让你感到惊叹。许多完成的作品让我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印刷激趣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质感肌理与表现主题的关系。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实物拓印来了解物体的肌理美。具体方法是先让学生把宣纸打湿,轻轻地盖在实物表面,再用油画笔拍击,让实物的纹理在纸面上清晰可见,等宣纸稍干,就用自制的布拓蘸上水粉颜色,轻轻拓印,实物拓印就完成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觉得学起来很轻松,学习中也充满了乐趣。
四、实用激趣
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凡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关系比较密切的东西,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因而重视版画教学与学生的实用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版画教学中,我为学生安排了用版画的方法制作藏书票、贺卡、图案纹样等比较实用的内容。如十二月末有圣诞、元旦两个大的节日,于是安排了用版画形式制作贺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使用纸版漏印、吹塑版油印粉印、木刻油印粉印、石膏版油印粉印等多种方法制作小版画——贺卡,如果时间允许,提倡每人可多印几幅,并且在班里搞一个相互赠送贺卡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的带来了外形美丽的树叶,有的带来了心形的橡皮,还有的带来了瓶盖、钥匙、小梳子等。我在简要地讲授了贺卡制作方法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由的发挥和大胆的尝试,学生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感到非常有趣,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很轻松地掌握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显得出奇的好。
学生版画创作是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内容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他们的作品纯净、自然,充满了创造的个性,学生版画的辅导需要科学,需要关怀,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感受创造的快乐。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我们的美术教学一定能达到优质高效。【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技艺》 北师大出版社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研究 《版画与美术教学》 山西教育出版的 XXXX 7
第三篇: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参评科目:初中英语
论文题目: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单位:湘乡市中沙中学
姓名:范叶眉
联系电话:***
激趣教学 乐在其中
我参加工作已快两年,在这两年的教学工作中有过失误,有过困惑,当然更有收获及成长。下面就我的英语教学谈谈得与失。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分配到学校我接到的教学任务是初一英语,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单纯的单词教学会使得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结合单词的直拼法等等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我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 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 ”。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与此同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如某某学生虽然目前学英语有些困难,但他非常认真,看,他上课从不说话。而另一位调皮好动的陆同学,我会说仅管背单词让他很伤脑筋,但他确实努力了,已经背会了一半一上的单词。这些做法让他们很接受,我不断寻找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最终使这些同学最终在英语学习上即使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他们从不讨厌英语,从不在英语课上捣乱,从而使我的教学能顺利进行。
为了要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尽量增加趣味性。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我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或图片、简笔画、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有时我会从网上下载一些英语材料或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音、画面等的完美结合。
二、重视“以生为本”
我还注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把他们看成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现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终于懂得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与我当学生时的情况很不一样,他们往往不听“师道尊严”这套,讨厌权威型的老师,他们追求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我会正面引导,对他们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 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我们的工作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特别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在课堂上我把全班54个人分为12组,每一组4—6人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加分制,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或是小组完成对话,根据完成情况加分,并予以奖励。实施了这一措施后,许多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尽管他们的对话不是那么完整,发音不那么标准,但我还是尽量给他们机会展现自己,并抓住机会适时给予鼓励,这样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尽管英语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点不一样,但也是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之,我们的英语教学只要善于在学生的“好”与“乐”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第四篇:激趣教学点燃魅力语文论文
依据现代心理学,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语文学科或爱好语文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语文及语文活动的底蕴,直接促进学生们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心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接受信息的感官处于最有效的状态。并力求使这种状态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笔者作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愿与同仁共勉。
一、感官刺激调动情绪
感官是指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器官,当这些器官接收到外界的讯息后再传入脑子加以处理,诠释这些讯息的内容,之后再进行相对的反应等。
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笔者常常运用音乐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刘欢的《好汉歌》顿时让学生热血沸腾起来,鲁达那种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更是深深印在了学生们的心中。又如崔京浩的《父亲》之于《背影》,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之于《伟大的悲剧》等。其他感官的刺激也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散步》时则播放大家都很熟悉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这段人所共知的广告却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体验到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一代一代的传承。在教学《竹影》时,我将一棵竹子投影在大屏幕上,引领学生看竹影,并让学生们分小组画竹影,让天真的游戏走进课堂,让孩子在稚嫩的画笔中体验到美感,很好地领悟到了文章的主题。在学习《安塞腰鼓》前,我用多媒体放映国庆周年庆典时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让学生还没有学习课文就感受到了安塞腰鼓豪迈粗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舞姿以及蕴藉其中的黄土高原人的朴素豪放的性格。又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雷电颂》《中国石拱桥》等课文时,均可以使用视频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走进文本,自编自演
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突破课堂教学老套单一的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编演课本剧。当幻灯屏幕上投射出“编剧”“导演”“主演”等同学的名单时,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便展开了。参与的同学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走进了文本,并在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进行合理性的改编,创造性地完成了对文本的改编。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班中的两个小调皮自报奋勇扮演“骗子二人组合”,一人自称是“大骗子”,另一个则自称中“小骗子”,惹得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笑声连连。在教学《吆喝》一文时,学生们则将身边熟悉的吆喝声搬进了课堂,这些吆喝声全部来自他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将它们模仿的惟妙惟肖,充满了浓浓的家乡气息。在教学《喂——出来》时,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本剧中来,分中在剧中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扮演学者的同学穿来爸爸的西服,借来同学的眼镜,连说话的语气都慢条斯理起来。另一同学借来一硕大纸箱当作洞,他们的敬业和投入深深打动了我。看到他们刻意营造出来的情趣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幽默,讲台下的我总有一种大师般的快慰。而同学在编演和观看时,除了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外,更会有一些预设之外的收获。
三、角色互换教学与共
角色互换就是师生互换角色,我的学生作为老师走上讲台为我和同学们讲课,而我则和其他同学一起坐在下面听课,和其他学生一样,要回答台是“老师”的提问。开始,我将事先选择好的部分课文在班内公开招聘“老师”。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踊跃竞聘,每位获聘的“老师”可以指名一位“助教”。我给他们最少一个星期的时间备课。一轮课上完,由我和其他学生们共同评出最优秀的“全真老师”。为了上好自已的那一课,“老师”们当然不遗余力地挖掘课文,搜集资料,狠练口语表达能力。经过精心的准备,他们上课大都没有怯场,激扬澎湃,侃侃而谈。“准备一节课,成就半个专家”。看着他们因教学《丑小鸭》而展开的关于“如果真是一只小鸭,能变成天鹅吗?”的热烈而持久的讨论时,我也感到了极大的快慰。
四、爱上读书同感同乐
在平时早读课或阅读课时,我都会和学生们一起读书。有时和他们读的内容一样,有时和他们读的内容不一样;有时我和一样大声朗读,在时默记。由于我感染和暗示,许多学生都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荒岛余生》之前就读完了《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等。另外,在班级我开设了专门的图书角,组织学生将家中的课外读物择两本拿到班级中,利用每天课间的十分钟或中午上课前的午休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现在我班的课桌上,窗台上,图书角,随手有书可读,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他们的大脑得到了充实,班级也营造出一股浓浓的书香氛围。而我则和学生们一起同读同思,同感同乐。每周周末的时候,我都会布置学生回家之后读课外读物的一段文字,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这篇读书笔记除了必要的摘抄之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读后感悟。而我也会和他们一样在周一交出一篇读后感,与全班同学交流心得体会。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内化了知识,升华了情感,提高了心智,达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之乐。
五、归依生活灵动智慧
“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种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我真正体会到语文是活性的、开放的,是实在的、包容的,给我们实践体验,给我们熏陶感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倡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他们远离了《还珠格格》,喜欢上了《新闻联播》,丢掉了《明星在线》,喜欢上了《扬子晚报》。另外,我还组织学生为我市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拟宣传标语,向本市的多家广告公司投稿广告词和宣传材料,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征集对联的活动,本班就有好几名学生参与,尽管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录用率也不高,但却是他们的智慧在灵动。
在这些活动或生活中学习了语文,学生们不再有来自“语文”的压力,相反,学生可以从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真正被语文的魅力所吸引,学习由被动行为变成了自我需要和求知的渴望,这就使师生之间教和学达到了和谐融洽的状态,教学效率也自然随之提高。直到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语文已不再是阑珊的灯火。当然,这方面的思考探索更是无止境的,漫漫长路上,吾等正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以“辩”激趣 以“辩”促学
辩论,是一种能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很好提高的活动。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一”中建议学生针对“开卷是否有益”展开一次辩论,并“以‘记一次辩论’为题,写一写这次辩论的经过”,这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上首次对小学开展辩论活动提出的要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的综合性学习也要求学生“就怎样争取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辩论活动占有一席之地。笔者所在的学校语文科组进行了“小学辩论活动常态有效实施”的课题研究,对辩论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下面分四个方面谈谈辩论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辩论活动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解题、介绍文章背景、解释生字新词、划分段落、分析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兴趣索然。而辩论活动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辩论活动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举行了一次“好习惯,伴我行”的主题辩论活动。这次主题辩论活动在高年级中燃起学生对研究辩论、参与辩论的兴趣火花。五六年级每个班都选拨精英组建成辩论队参加比赛。为了帮助本班的辩手在比赛中出色发挥,全班学生都合作起来,与辩手们一起搜集资料,陪他们模拟演练;一些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展现了出色的辩才,被辅导老师选拔为正式队员。正式比赛时,正反双方班级各执一词,唇枪舌剑,好不热闹。每场比赛后,辅导教师都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点评,现场观众发表看法„„这样的辩论活动,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课内推向课外,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辩论活动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学生辩手来说,受益匪浅;对学生听众来说,这种新颖的课型使他们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共鸣与思考。此次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对学生进行了“关于番禺区各中小学校开展辩论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动有趣的辩论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新颖的课型教学,很多学生“摩拳擦掌”,表示要锻炼口才和提高写作水平,下次也要参加辩论赛。
二、辩论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赛前指导方面。辩论赛是一种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竞赛形式。要组织好一场辩论赛,需要教师先从审题、立论、选材、组织等方面指导辩论队员建立起整体理论体系,还要从辩论技巧、辩手的风度及气质等各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在每一次主题辩论活动中,凡是能充分发挥选手辩论水平和展现风采的队伍都离不开辅导老师的精心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辅导教师在赛前的模拟演练中要对每个辩手的表现以及辩论技巧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赛后还要根据辩手在赛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给予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从头至尾无不体现出指导教师的匠心独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辩论活动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参加辩论赛,要紧扣辩题去广泛阅读,做好资料的搜集,写出辩论发言稿。一辩要准备三分钟的开篇陈词和一分半钟的攻辩小结,二辩、三辩要准备一分半钟的对辩问题,四辩要准备三分钟的结辩陈词,这是很能考验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搜集与辩题相关的资料之后,学生还要汇总材料,进行推敲筛选,研究论辩策略,考虑好怎样立论、驳论,这其实是集体写作、共同评改作文的过程。辩手在比赛之前,必须进行多次的模拟演练。这是一种听力训练过程,要求专心倾听对方的发言,以便及时辩驳。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听”的训练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比如,在准备“小学生应该注重个人仪表”这个辩题时,辩手们紧扣住“小学生”、“注重”和“仪表”这三个关键词去搜集资料,查找到“注重”的意思是“重视”,“仪表”的意思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针对这些概念,辅导老师和辩手们一起确定了“小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容貌、姿态、风度、文明、礼仪等方方面面,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对每个小学生的要求,只有注重个人仪表的人才能彰显个人素养„„”这个核心观点。四个辩手就围绕核心观点去写作,一起模拟演练,修改稿件,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又如,在“好习惯,伴我行”主题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借此契机举行了“我与辩论”的主题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学生“可以写观看辩论赛的感想、参加辩论赛的心得体会等,形式不限,可以是观后感、日记、诗歌等”。各班学生踊跃参加,交来一大批文质兼美的征文。教师们认真地批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把一等奖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辩论活动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普通的语言训练没有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而辩论活动中听、说、读、写训练是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辩论活动要求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的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的反击。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训练了辩手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论述的逻辑性。
辩手的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服力也就越强。通过搜集论辩材料、写成发言提纲、模拟演练等一系列训练,辩手的思辨能力得以提高,他们会在辩论赛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作出精彩的即兴发言。例如,高年级两个班在进行“学习成绩的优异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大不大”辩论赛的时候,正方辩手在发表观点的时,口误说成“学习成绩的优异与习惯的养成关系大”,给反方有机可乘;反方抓住正方的口误,提出“学习成绩的优异与习惯的养成关系大,但习惯也有很多种,有学习的习惯、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等。请问反方辩友,学习成绩的优异与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辩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新课标2011版中也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综上所述,以“辩”激趣,以“辩”促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辩论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积累语言,灵活运用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