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

时间:2019-05-15 01:3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

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

《溶解的快与慢》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水温、切碎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3.研究冰糖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冰糖,用冰糖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观察。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3.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玻璃棒1根、冰糖4块、热水、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出科学结论.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充满激情的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认真的听,仔细的看,开心的玩(实验)!好吗?好!一起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读课题吧!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1、观看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获得物质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2、探究活动1:《搅拌影响溶解》(搅拌加快红糖的溶解)学生根据获得的实验方法做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盛同样多水(大约30毫升)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一些。把实验记录下来(附表1: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

溶解过程 搅拌 不搅拌 溶解的快与慢 快 慢

3、交流:搅拌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吗?反馈总结: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液体是否被搅动有关,即:在相同条件下,搅拌能加快溶解。

4、师:刚才有同学说水的温度也是影响溶解的因素,要怎么证实呢?(实验)探究活动2:《水温影响溶解》(水的温度高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1、交流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完成的步骤。

2、老师提供相关材料,请两三名同学上台证实、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些?

3、反馈交流,得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热水里溶解得快。

4、猜猜:如果水的温度再高些食盐的溶解能更快吗?让大家完成课本中的记录表二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

溶解过程 常温 热水 溶解的快与慢 快 慢

(三)实验探究加快冰糖溶解方法

1、师出示冰糖,问:同学们,这是大家喜欢吃的冰糖,请你联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说说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更快些?它的溶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探究活动:《怎样加快冰糖的溶解》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如何让冰糖溶解得更快?再分工进行,并制定一份研究计划(参考书上的相关问题)做好记录。

3、反馈实验结果,评价研究计划,综合得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有关,还与物体颗粒大小(切碎)。(完善板书)

(四)游戏延伸,知识运用。

1、我们通过今天的实验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2、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奖励大家玩吃糖游戏:每人一颗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嘴里溶解糖,看看谁快,但不允许囫囵吞枣,注意安全。吃完糖后交流一下吃糖的方法。

3、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加快溶解的现象,比如喝咖啡的时候,小调羹有什么用?炒菜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锅里放盐比较好?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究有关溶解方面的问题。

(五)课外拓展

怎样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通过这一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加快溶解的理解。

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加热 切碎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玻璃棒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两颗、食盐、勺子

1、水槽1。

六、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在液体中看不见颗粒,看不见沉淀,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师引入:我们都喝过牛奶,在冲牛奶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生答:把奶粉放入杯子,然后倒开水,搅拌就可以喝了。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搅拌?(因为可以让奶粉溶得快一些)

师:搅拌真的能让溶解加快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如何做呢?

让学生小组谈论,制定出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将试验计划补充完整,并将表格投影。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30毫升的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杯,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指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提出新的条件:我们冲奶粉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开水呢?(因为开水也可以让奶粉溶得更快些。)真的是这样么?那么我们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证明吧。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补充完整:取大约30毫升热水(60摄氏度左右)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实验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食盐溶解的更快。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热水能让溶解加快。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压碎成小块更容易溶解。

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七、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溶解的因素:搅拌

温度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分布在第一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也就是对比搅拌和水温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整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从“问题—假设—验证—证实”这个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从提出问题,到让学生假设都比较顺利,但是在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时,没能够抓准本节课的主线,学生的回答和方法偏离时没能够用简练到位的语言将学生牵回到主题中,导致在本环节耗时过多。而这一部分由于学生自身还没能很好的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因此本环节更多的是我在引导,指向性提问较多。根据课本设计,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为“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本环节意为让学生经历过第一部分的实验后,让学生借鉴其方法来完全自行经历一个“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本节课我在前面耗时过多,在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拥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整的经历这一过程,导致本节课很多学生没能较好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此外,在课堂中我提问的指向性太明显,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学生更多的时候被我的提问所困在较为狭小的思维空间中,虽然课堂进行的较为顺畅,但学生的感受更像是在上数学课,无法充分感受科学课的真正魅力。

第三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昨天我在桐乡崇德小学执教了《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觉得有许多地方在设计和教学中有不足之处,应该反思一下。

反思一:课堂容量。在当初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基本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我安排了5个主要环节。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计划,学生操作搅拌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及交流,学生操作冷热水和完整、碎块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吃糖体验溶解快与慢。这5大环节再加上其他一些小环节和衔接部分,整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赵海军老师在一开始就提醒了我这一点,但是由于各个环节难以割舍,再加上没有机会试教,所以一开始我在起点就犯了错误。关于这点我想,以后我们有机会在上没有试教的公开课或者是上陌生班级的公开课,我们尽量的要降低教学目标,不要有过多的教学内容,只要把1-2个环节研究的透彻一点,深入一点就好了。

反思二:实验的疑惑最好当场解决。我设计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做实验,2个杯子里,一个搅拌,一个静止,预设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出搅拌的因素能够加速溶解。可是结果不是很明显,在9个小组里,有2个小组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们认为不能明显的观察出哪个溶解的更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是让学生分析他们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哪个环节,我第一个错误是没有让这2个小组自己分析,而是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猜测,这是无效的提问。在学生分析无果后,我让学生课后领取方糖继续实验。其实按照岳老师的观点,我完全可以让这2个小组的同学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继续做这个实验,而不是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继续操作下一个实验。让学生当场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就能得到解决。反思三:规范的仪器操作。在课时进行到一半的时间后,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时间的不足。一开始原本想让学生在操作完第一个实验后,把第一套实验器材上交后领取第二套实验器材,结果由于时间紧,我没有让学生的桌面上同时出现了2套实验材料,这样有可能在客观上容易让学生操作时,分散注意力,用第一套的材料参与到第二个实验;此外,原本设想让学生在自己倒水的时候,用上滴管,以便更加精确的做到2杯水的水量一样多,结果滴管放错了位置,放到了不需要滴管的小组内,让不需要滴管的小组感到纳闷,这个滴管用来干什么的?有个别小组甚至用滴管来进行搅拌。这2点失误,使课堂上学生对仪器的规范使用,有负面的影响,需要注意和改进。

一个疑惑:由于溶解现象的特殊性,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它的速度是很慢的。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不要让学生看到完整的溶解过程,如果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过程,那么时间是不够的,方糖即使在热水中,如果不借助搅拌,那么30分钟左右也难以完全溶解,显然在课堂中是不现实的,那么借助搅拌的话,可以让学生能够完整的看到溶解过程,但是这样的话,在整个实验中就有2个变量的影响了,难有说服力。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让学生观察到部分过程,能够区别到快与慢就好了。我觉得实验的过程,在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得出结论,这与我们科学的探究精神是不相符,也难以客观、信服的得出结论。我虽然在课堂中采用了第二种处理方式,但是面对这样的疑惑,我左右为难,实在不知道怎样处理会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听课记录

溶解的快与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请看,这有一些白糖,老师要把它们放入这杯冷水中。仔细观察,白糖会怎么样(溶化),白糖会怎么样(溶解)白糖就开始慢慢的溶解了板书溶解 1设计方案,实验探究。2教师引导,尝试探究

先让学生验证第一个猜想搅拌能加快溶解吗?想一想,(学生:把两个杯都盛上同样多的水,两个杯子都放上同样多的食盐,一个杯子不动,另一个用块子搅拌,看哪个杯子溶解的更快。)板书对比实验, 生:一种用筷子搅拌,一种不用筷子搅拌, 在这个实验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生:快子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在这个实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什么吗? 还有吗?(实验时两个杯子水要一样多,食盐要一样多,杯子要一样大,为什么杯子要一样大?生:如果两个杯子不一样大水不一样多,溶化的程度就不一样了。

学生把科学书打开到三十一页, 看课文中的中的第二自然段,仔细找实验有哪些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 学生分组开始讨论。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提示:

1、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记录表一。

3、请实验操作时动作轻,声音小,勤思考。4注意实验安全。

3、学生进行实验。

4、总结。

二、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第二、三个实验 板书能加快溶解,实验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三、结合生活,拓展探究

评课: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溶解的快与慢》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验证实验——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也能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节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因此,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点拨。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

烧杯、玻璃棒、冷水、热水、冰糖、食盐、水果糖、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如果你的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非常喜欢喝冰糖水,那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快速地饮用上冰糖水呢?

教师演示:把一块冰糖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冰糖水送给客人喝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冰糖水没有完全溶解,水没有变甜。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冰糖溶解地更快吗? 学生:讨论猜测回答,如搅拌、用热水、弄碎等办法。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其实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者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今天我们就来一同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出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哪一个溶解的快?”(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仔细阅读相关内容。

1、教师:出示一份 10g的食盐,老师把它放在这杯水中,请大家来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使食盐在杯子中溶解的快一点呢?

2、生猜测。

3、教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还是错?(做实验)

4、教师:那可不可以三种方法一起试?(不行)那么我们先来探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5、实验一: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1)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几个烧杯?(2个)对了,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等下一杯要搅拌,一杯不能搅拌(不同条件)。

(2)如果要公平的比较搅拌和不搅拌能否加快溶解?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哪些条件?(相同条件)(3)师生小结:(PPT出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水的多少,食盐的多少,烧杯的大小,水的温度,放食盐的时间 不同条件: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师提示:只有一个不同条件)

两组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方法称为对比实验。(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温馨提示:

①在两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同样多的食盐,其中一个杯子的水静置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小棒不停地搅拌,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②实验时,声音要小一点,不要影响其它组。③实验结束后,坐端正。

④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比较搅拌和不搅拌的区别。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研究的结果是: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吗?(6)小结: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6、实验二:温度对溶解的影响

(1)教师:如果要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应该怎样实验?在实验中,应该让哪几个条件相同,哪几个条件不同?(2)学生自主实验,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不要被热水灼伤)

(3)交流比较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得出结论。

(4)小结:食盐在热水里溶解比在凉水里溶解得快,热水能加快溶解。【该部分实验选择前几课多次用到的食盐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两组实验强调只改变一个条件,为第二部分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

7.实验三:弄碎物体对溶解的影响(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

实验器材有哪些?注意对比试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终得出结论:弄碎能够加速溶解。

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提问:把一块水果糖放入水中,怎样才能加快溶解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演示并提问。

2、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搅拌;改变水温;将方糖捣碎等实验方法。)

3、实验要怎么做?

2(1)搅拌实验:拿出两个杯子,都装满纯净的水,温度必须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水果糖,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2)改变水温的实验: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量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水果糖,并且都不搅拌。

(3)将水果糖捣碎的实验:准备两块糖块,糖块的大小要一样,捣碎其中的一粒糖块,把两种糖块放在水温、水量一样的杯子中都不搅拌,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实验注意事项:

①使用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②可以数1、2、3同时放糖块。

③把糖块放在白纸上敲碎,注意尽量别让糖溅出去,把所有的糖都放入杯中。

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1)搅拌可以加快溶解;(2)热水可以加快溶解;(3)捣碎可以加快溶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而言,只有具有问题性,才是问题情境。儿童具有探究问题的天性,当儿童处在一个使他感到困惑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开始探究,这就是探究活动的起源。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对比实验的设计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否则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设计,只会降低探究的有效性,花大量的时间而没有有价值的结果。】

四、总结:

1、教师: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呢?

2、师生共同总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物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1.物体颗粒的大小 2.水的温度 3.水是否被搅动 教学反思:

1、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小组里进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竞争意识,也让他们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和分享研究的成果。

2、本节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通过让学生设计“怎样加快方糖 3 溶解”的实验方案,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生活习惯,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3、本课最大的难点就是自行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出第一个实验方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后再放手由学生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分析中说理,在补充中完善,逐步明白了如何来控制单个变量,使问题迎刃而解。后面的实验我让学生自主设计,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后面的验证实验顺理成章,边实验边记录了现象,稍稍整理后进行了汇报,用事实说服了大家,实验获得了成功,同时学生发现,尽管研究的问题不一样,但方法却相同,那就是每种对比中只允许一个条件不同,从而更好的理解了对比实验的实质,发现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技巧,加深了认识。

4、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严谨,如:没有让学生规范搅拌的动作,导致有些学生直接把糖碾碎了。

(2)上课过程中还需要精练自己的语言,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探究。

下载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追光小学:宋倩倩 一、说教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

    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

    《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1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建瓯市玉山中心小学:何志华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溶解的快与慢》。板书 一、说教材:《溶解的快与慢》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今天就金老师执教的《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金老师的这节课,整体的教学思路十分......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朋多小学 法正荣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溶解的快与慢 1. 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均匀稳定 )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 过滤 )或( 沉降 )的方法分离。 2.除了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液体气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举例子......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教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