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学案例
课题: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
知识目标:懂得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心理健康才会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同时,了解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心胸开阔、乐于交往、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有正常的智力。
能力目标:能够联系自己所熟悉的青少年成长的事例,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性格良好”。
教
具: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通过前言和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懂得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心理品质锻炼对青少年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在第二课中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心理健康?
讲授新课:
第二课
锻炼心理品质
一、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板书)
提问:同学们,下面的人谁是健康?为什么?(A类学生回答)
A.小明除了心律不齐外,其他身体部位都非常健康。
B.小萍身体非常好,是学校田径队队员,但她与同学关系总是不好,常感烦恼。
C.小强身强体壮,学习时一遇难题就发怵,大家说他缺乏自信心。
D.小兰身体健美,善与人交往,情绪比较稳定,自制力强,意志坚定,大家都喜欢她。
小明心律不齐,说明身体部分不健康。小萍虽然身体不错,但由于她与同学搞不好关系,常感烦恼,从而也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就是说心理不健康。小强虽然身强体壮,但学习自信心不强,这都会阻碍他的成长进步,我们说,他们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小兰不仅身体好,而且心理素质也不错,这就会促进她的成长进步。所以,我们说小兰最健康。可见,人的健康包括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板书)
(引导学生看书第28页,将“健康”定义划出来。)
人的身体健康可通过一系列体能测试来判断,而心理健康也是有衡量标准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板书)
(让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五个方面的表现,然后逐一讲解。)
(1)心胸开朗,乐于交往。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选择题:你认为谁能做到心胸开朗,乐于交往,谁是有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讲台前表演。)
A.在一次大搞卫生过程中,小婷因组长要求她多倒一次垃圾而大发脾气。B.小冬不见一一支钢笔,在心里老是怀疑同桌的小文偷了。
C.小健待人接物很有礼貌,见到同学、老师总会热情地打招呼。
D.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小梅对人很热情;否则,就对周围的人不理不睬。
小婷做事斤斤计较;小冬总是怀疑同学;小梅对待别人很冷漠,都不能做到心胸开朗,乐于乐往,只有小健做到了。我们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离群独居。孤独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是难以忍受的,它会给人带来烦恼,影响身心健康。在社会、学校、家庭、班集体中如果我们开朗、乐于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习、工作更快进步。人的交往包括同龄人之间、异性间、与师长、与父母、长辈及社会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特别指出,在与社会中的人交往中要注意,对不太了解的人不能过于信任、过于热情,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
(2)情绪健全、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板书)
提问:当你遇到以下情况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呢?(B类学生回答)
A.当你听到英雄人物的事迹时(会油然而生敬佩、仰慕之情。)
B.当你取得成功和进步时(会产生喜悦、欢欣之情。)C.当你妨碍打扰了别人时(会有一种抱歉不安之情。)
D.当你面对损人利己行为时(会产生鄙视、憎恶之情。)
这些都是情绪。“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度”只要同他所处的特定情境相一致,相谐调,就是情绪。这是情绪的第一层含义。
情绪的第一层含义:一个人的情绪是喜是怒,应该同他所处的特定的情境相一致、相协调(板书)
再请同学判断下面哪些属于积极的情绪?哪些属于消极情绪?(C类学生回答)
A.遇到不顺利的事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B.为成绩不理想而感到伤心,但发现问题所在后,努力改正。
C.小玲经常妒忌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D.小华心胸开朗,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从学习和生活中发掘乐趣。
A、C都属于消极情绪,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经常拥有这些消极情绪快不快东啊?答案是否定的。那你日常生活中高兴的时候多,还是焦虑、伤心的时候多呢?所以,我们都是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这样,能使我们保持好心情,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有益的影响。这就是情绪的第二层含义。
那么,什么是情感?
先让学生听一首歌,歌名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完后问:小时候觉得妈妈好,当你长大以后或年老以后对妈妈的感觉会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对妈妈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改变。
情感,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情绪。(板书)
(3)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板书)
提问:哪些是良好的性格?(D类学生加答)
A.黄芳是班干部,她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认真负责,对集体有责任感。
B.李锋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孩子,他经常到孤儿院做好事,平时乐观,与同学的关系好。
C.王强做事虎头蛇尾,随意性很强。
D.杨晓性格孤独沉默,郁郁寡欢,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责任感、富有同情心、诚实、友善、有恒心、有毅力、自尊、自爱等都属于良好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当性格不同的人一起学习、工作时,应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看课本30、31页“两位化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家第谷的故事。(A类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寻找性格中的共同点,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努力培养良好的性格因素,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地完善。)
在改变不良的性格的过程中,自制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你觉得自己的自制力强不强?当你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有没有过于高兴而手舞足蹈影响了课堂纪律?(D类学生回答)如果有人要你偷走马路上的一辆自行车,给你50元的报酬,你会怎样做?为什么?(D类学生回答,C类学生补充。)这就是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指人自觉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举止、言行的能力。(板书)看来我们同学们都有比较强的自制力,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体现。
(4)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板书)
提问:下列哪些属于意志坚强行为表现?(C类学生回答)
A.小王碰到难一点的题目就不独立完成作业了。
B.小张做作业遇到了困难,就到图书馆翻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坚持完成了作业。C.小李学习英语觉得单词记不住,不想继续下功夫了。
D.小陈天天坚持清晨长跑锻炼,风雨无阻,已坚持了数年,不仅提高了体岳,而且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
小张、小陈都有坚持的意志,他们就取得了成功。可见,意志力是人克服困难的催化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尤其需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
(5)智力正常
(略)
小活动:“找一找我们身边心理健康的同学”,在我们班级里,你认为哪几位同学在心理健康的第一方面是表现最好的?哪几位同学在第二方面表现是最好的?第三、第四方面又各有哪些同学是最突出?(暗示学生提名时不要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只要某一方面做得好,就可提名)
巩固练习(略)
小结(略)
课题: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
—————对习惯的反思
授课日期:2010.9.18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言毕,我说:“上课。”学生纷纷起立。(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是习惯?
板书: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
二、导学达标
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
指导情境表演:(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小组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激情导行。
Flash动画展示 “生活中的习惯”。(自制动画)
讨论:(1)好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形成的?
(2)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影响?这些坏习惯是故意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幻灯片展示:好习惯与坏习惯对人的影响
板书: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走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三、读一读(幻灯片超链接展示内容)
好的读书习惯全让你终身受益
因读书而改变命运——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读书方法的坏习惯
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每天读书至少10分钟——告别盲目读书的坏习惯
演讲的训练与勇气——丢掉说话怯场的坏习惯
习惯就像是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止步。习惯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是一种坚持,坏的习惯是一种惰性。习惯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它不但影响了我们面对人和事物的心态,也影响我们的想法,更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我们谁不是遵从着某种习惯来生活的呢?有的人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节俭,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寡言,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多样,所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习惯病”也增加了许多“新花样”,比如,酗酒和吸烟,已蔓延到女性和孩子中间;电子游戏,成为许多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习惯病”;泡在网上聊天在不少人中成瘾等。至于因不良习惯而酿成人生悲剧的现象,现实中俯首皆是。多少殷实人家,由于子弟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而倾家荡产,多少人因为做事缺乏不折不挠的韧性,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也说不清多少人不改马虎的习惯,而在工作中铸成大错。
习惯有好有坏。好的习惯是你的朋友,它会帮助你成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而坏习惯则是你的敌人,它只会让你难堪、丢丑,给你添麻烦、损坏健康或者导致事业失败。莎士比亚说得好: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当坏习惯主宰了你的生活,它可不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吗? 我们每天生活在习惯中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着习惯的支配,我们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习惯所左右。特别是某些坏习惯,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我们的身上挥不去、抹不掉,让我们丧失自信、感到自卑。坏习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忧愁和困扰,导致我们在事业上举步维艰,不思进取,最终平淡一生。
或许,我们身上也有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习惯,而且一直想把它改掉,因此,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探讨形成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当你细细读完本书,你就会从另一个侧面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明白原来就是一些坏习惯才使你至今没有获得成功。
这些不良习惯如果不特意指出来,我们自己很难注意到它,因为,它看起来只是一些小事,但事实上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了一些不良习惯的左右。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可见小习惯常常是会影响大事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那些不良习惯,别让它侵蚀我们的明天和未来。
当然,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本书中提到的坏习惯,你也不必哀叹,自暴自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生来就完美无缺的,也aY-因为人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够圆满,才使人生有奋斗的空间。
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坏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只要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些坏习惯,并克服掉这些坏习惯,化你的短处为长处,不断追求完美,培养优秀的素质,做到德业兼修,不断进取。最终你会成就一番自己的伟大事业,并成为尽善尽美者。改掉你的坏习惯吧——假如你有。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让坏习惯左右你。
四、尝试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内容)
1.十指交叉握双手在眼前,看上一眼。看看哪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松开双手,重握一次,这一次让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你注意到了什么?
2.脱了鞋,再先穿平时后穿的那只鞋。
思考:从这2项练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师小结:这是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但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至少在动作方面,是按预定程序进行的。经过有意识的努力,如果我们设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习惯就可以改变。起初做,我们会感到笨手笨脚,甚至可能做错。但是,经过接二边三的练习,我们就能形成新的习惯。
五、班级讨论(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1)~(4))
(1)你有哪些不良习惯?你想过改正它们吗?
(2)改变不良习惯、形成好习惯容易吗?是否需要靠意志去完成?
(3)小明把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开列出一个清单: ①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看西看,浪费时间;
②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词典或字典时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③爱面子,不会也不问;
④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⑤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里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⑥作业本、考试卷一发到手,只看看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⑦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⑧遇到好电视节目,就忘记做作业;
⑨学习班时常说闲话;
⑩学习后把书本胡乱一扔,再用时现找,浪费时间。
请你帮他出出点子,再列一个清单,为他指出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
(4)思维习惯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有的人认为戴眼镜的人看上去有学问、文明,轻易相信戴眼镜的人,因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眼睛不近视,也要配副眼镜,最后真的成了近视。你如何看待这些思维习惯? 课后实践指导。
(1)把你的好习惯列一个清单
(2)把你的不良习惯列一个清单,并思考如何改正它们。
(3)指出不良思维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5、教师投影小结::
传统观念认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及道德健康。所以心理健康习惯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合理而实际上下科学的生活习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拥有健康的一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医药习惯……将成为支撑我们健康的基石。
成功实际很简单,就是需要你从培养好习惯、好性格做起。你的命运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得意还是失意,与你的习惯和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正所谓,(FLASH动画显示)好习惯缔结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命运成就好人生。一生得此三好,既是修来之福,亦为造化之功。
播放:“好习惯”歌曲,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注意力放在“导”字上,而不是“教”字上,努力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我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我通过启发、暗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活动兴趣,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并以此来营造集体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直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认真倾听、理解、体验角色。这样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感受。学生们非常喜欢心理健康活动课,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性
附:(印发给学生)
8大良好习惯。勇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有序;待人有礼貌;喜欢交往;做事遵守规则;爱护环境;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
7大不良习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优秀是个习惯:七个好习惯和七个坏习惯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好习惯
快乐的、成功的青少年所共同拥有的七个性格:习惯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习惯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习惯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如上所示,这些习惯,一个建立在另一个之上。习惯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称为“个人的成功”。习惯四、五、六涉及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可称为“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在成为称职的团队一份子之前,你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个人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个人的成功要先于公众领域中的成功。最后那个习惯七,是让自己得到休整恢复和充电更新的习惯。它支持着其他六个习惯。
问题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被动反应。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你的老爸老妈、你愚蠢的老师、你讨厌的邻居、你的男友或女友、政府或者其他什么人或什么事。你自己则是个受害者。你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就像一头牲口那样行动;饿了就吃,谁说你,你就骂他。如果想做什么你觉得不对的事,尽管让自己去做吧。
习惯二: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不做计划,尽量逃避任何目标。从不考虑将来。干吗要为自己的行动担忧?今日有酒今日醉。尽管吃喝玩乐,明天?明天我们可能都不在了!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生活大事?先别管它!且让我们玩个够:看电视、聊大天、上网、闲逛。家庭作业?明天再做。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
习惯四:争强好胜。生活就是邪恶的竞争。同学在盯着你呢,最好抢在前面先抓住他们的把柄。别让其他人获得成功;切记,他们的成功就是你的失败。如果眼看着即将失败,一定要把那些讨厌的家伙一起拖下水。
习惯五:先夸夸其谈,再假装倾听。生来有嘴,为何不用。一定要大谈特谈,先说你的故事,然后哼哼哈哈,假装倾听别人的谈话。如果你真想听听他的意见,先把意见告诉他。
习惯六:千万别合作。让我们面对现实,其他人都很怪,因为他们不是你。何必要和他们共处。只有狗才需要团队合作,自己干要强得多。
习惯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生活这样紧张,根本没时间恢复、没时间提高。不学新知识。不学习、不锻炼。远离书本、远离大自然、远离一切能激励你的事物。
很显然,这些习惯正是招灾邀难的好法子。然而,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经常沉溺于其中而不自知。既然如此,生活当然有时会让人受不了。
第二篇:心理健康辅导案例5
心 理 辅 导 个 案 —(走出自卑重树自信)
辛寨镇杨家河小学
徐传香 2012.10.11 电话:*** 一.案例介绍
李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扎着长长的马尾辫,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李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李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李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李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毯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李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李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李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激励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李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李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李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李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李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6.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李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四、结论。
面对李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李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
第三篇:教学案例心理健康
《了解真实的自己》教学案例
一、活动设计理念
中职生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此时的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关注对自我的确认和有关自我发展等一些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此时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成人,同时又觉得自己还很幼稚;既希望独立,又情愿依赖。由于还没有真正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因此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在乎外界的评价。做事一旦有任何缺憾,或者外界有一点点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对他们来说,都会成为不小的打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恰当、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标准,学会如何客观认识自我,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并接纳自己的缺点,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悦纳自己,激发潜能、发挥特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导入,引出主题,通过讲授法让同学们了解自己认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让同学们获得对自我的客观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地悦纳自我,消除不必要的“体貌烦恼”,认识到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相信自身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挖抛,确信自己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客观、正确、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自我认识的方法,途径,学会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习惯;学会遇事善于觉察与反思,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天早上,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清晨阳光下的身影说:我这么大的身躯啊,看来得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劳累,寻找用来饱餐的骆驼,到了正午,强烈的太阳光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到自己的身影,小小的,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我吃了”。对于自己的午餐量狐狸的认识正确吗?这样的认知会让狐狸不是撑死了就是饿着了。为什么狐狸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错误认识呢?
同学们在回答为什么狐狸会有错误的认识这个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出本课的主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给予同学们肯定。
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相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清晨的阳光”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清晨的阳光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自己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事实上对于狐狸,骆驼吃不了,一只老鼠吃不饱。现实中很多人也会和狐狸犯同样的错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每个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会滋生什么心理?这样的心理容易导致什么结果?同样,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又会陷入什么心理?这样的心理又容易导致什么结果?这两种不健康心理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既要看到现在的自己,还要看到未来奋斗后的自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真实的自己。(板书课题)
(二)活动在线
活动一:我是谁
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觉察,可以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活动内容】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自己有哪些特点吗?请你在纸上完成你对自己的认识。
(温馨提示:我的生理自我如性别、身高、年齡、体重、相貌等;社会自我如是否受尊重、信任、合群、友善、负责、诚实、关爱他人等;心理自我如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梦想、优缺点、自律等所有你此刻能感知到的自己方方面面)写20句。
在我是谁的活动中,有的同学可以通过思考写出20句,但是有的同学写不出来,这时候不能批评他,可以让他参考提示里的内容去写,或者指出看来自己对自己了解有点少,那以后需要更加多一点的关爱自己,一会儿也要仔细听听别人的自我评价。也有的同学为了凑够20个我是谁开始写近义词,这时候强调一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能认真的写19条,绝不需要将就的写第20条。
活动二:别人眼中的我
【活动内容】同学们,在我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己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认识自己呢?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的比较。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同学畅开心扉,并主动邀请小组同学在你的纸上留下“他(她)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注意用示例中给你的格式哟!
例:小红同学,我欣赏你,因为你学习优秀,如果你在学习上能多多帮助大家,我觉得你会更可爱!并愿意同你做一生的朋友!刘阳
大家在收回卡片之后,向自己的组员真诚致谢:“谢谢你,我会接受你的好意。”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我观察和别人的评价两个途径认识了自己,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通过与他人的比较、通过集体来认识自己。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与不足,就像太阳有灿烂的光辉与阴暗的日食一样,我们既没有必要因优点而骄傲,更没有必要对自己的缺点感到遗憾,在别人的赞扬中保持清醒,在别人的批评中不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确认清自己的缺点,并认真去克服它,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良好的进步与成长。
第四篇:教学案例5
教学案例5
开放课堂 自主体验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以为坚硬而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随着时间的流逝,朴素美观的陶罐被人们发现后视为珍宝,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片断一: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出示挂图)
师:观察这幅画,图上两位朋友的表情一样吗?猜猜它们在干什么呢?也许大家心中还有许多小问号。好,请大家谈一谈。问题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展示课件《陶罐和铁罐》。
师:故事弄明白了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阅读课文,并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笔划下来,作上记号,读一读,然后再在小组中评一评,看看谁读得最好?
(分小组阅读课文)(几分钟后)师:请大家推荐小组中读得最好的同学。
生1:我觉得我们小组中的A同学读得很流利。
生2:我们小组中B同学读的最好,特别是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读出了它们各自的语气。
生3:C同学读得好,特别是第十自然段把时间变换的感受读出来了。
师:那我们就请他们(A、B、C同学)合作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好吗?
(合作读完这篇课文)
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疑问,成为自己探究的切入点,同学们纷纷举手,大胆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思维越活跃,学习也就变得其乐无穷了。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容忽视,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善于倾听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乐于表扬他人,敢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的良好品德,而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片断二:
师:老师这儿有陶罐和铁罐的头饰,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现场表演陶罐和铁罐。
(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师:表演之前,我想问大家在表演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1:先要对课文非常熟悉,记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生2:要注意语气、表情跟动作。
师:真不错,那你们赶紧准备吧。
(小组合作表演,师观察小组活动)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演技呢?
(生争先恐后举手)师选一组上台表演,戴上头饰,表演开始。
(表演过程中掌声、笑声不断)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是评委,请各位评委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陶罐演得不错,一直微笑着面对铁罐,表演得很传神。生2:我觉得铁罐应当是斜着眼睛看陶罐,因为铁罐是带着轻蔑的神气,轻蔑就是看不起它。
师:那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2登台表演,一片欢笑声)
师:表演得真棒!哪个小组再来试试?
(师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全班一片欢笑声)
评: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表演、评价等形式,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学生大面积、全方位地动起来。他们提出的“斜眼看,挥起拳头”是对课文内容的最好诠释,学生能够准确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根据演员的表演开展评说,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受到熏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第五篇:心理健康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怕学习的孩子
小西,男,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常常加班,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小西已经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纵观整个学校,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头晕”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几个字要写半天,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不管不问,却要求孩子有好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尽了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无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而忘了,从来意识不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就不爱学习、不愿学习。
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我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小西能完成家庭作业了,但有时还会犯毛病。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雷进步了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们班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小雷,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骗家长,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很讨厌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二、原因分析:
最近我一直在观察,发现小雷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脾气暴躁,不能被人触犯,自暴自弃、无进取心,学习兴趣不浓厚、投机取巧。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通过跟小雷家长谈话,我了解到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关心和督促孩子的学习,对他的行为习惯不够重视。另外,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一直以来,父母每天都给孩子很多零花钱,如果不给孩子就发脾气、哭闹,不来学校上学,父母拗不过他,便一味地迁就、满足,要啥给啥。
2、同学们的集体排斥。
小雷在班里总是上课做小动作,自言自语,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常耍小心眼,将练习本藏起来,谎称作业本忘带了,经常跟同学发生拌嘴,胡搅蛮缠,甚至老师说今天谁在墙上踢的脚印,全班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伸伸舌头,给大家做个鬼脸。诸如此类的事,经常发生,时间一久,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10岁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家庭教育方法的影响。虽然父母对小雷在生活方面极其溺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却非常高。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所以,他们对小雷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会对孩子手打脚踢,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以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矫治对策: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各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认真聆听,寻找根源
“出租你的耳朵,学生说,教师听”是老师与学生心理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对于小雷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发现小雷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所以针对孩子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就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如果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培养他的自信心。
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他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3、诚恳激励,促进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我培养他积极的心态,始终让他在心里记下“我能行,我很棒”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我也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他。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注意了课堂上的激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我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我就把他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我就会让同学给予他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我就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我,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
四、效果反馈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小雷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小雷同学写了我,他说,“老师,我很喜欢您,在您的帮助下,我进步了,谢谢您!”经过这件事情,我深深地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小雷的进步,对我是一种欣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用我的爱心和耐心辅导学生,我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进步!